第一篇:《乡愁》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
下载桌面版 备课更方便!
【字体:小 大】语文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鄂教版、冀教版、北师大版、京版资源中心 原创·系列·全面·实用教研中心
七上备课
七下备课
八上备课
八下备课
九上备课
九下备课
中考语文
主题阅读
说课大全
课堂实录
名师在线
作文大师
文言津梁
语文影院
电子辞海
语文图库
语文工具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常作印 点评:柳文生
一、创设情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伴着《思乡曲》音乐,教师充满深情地走上讲台)
师: 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矇眬,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教室内鸦雀无声,学生完全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境和朗诵中)
[点评:教师用富有诗意的恰切的语言创设情境,是本课导入的第一大亮点;教师富有磁性的声音,先声夺人,深深打动学生,是本课导入的第二大亮点。]
师:大家听得很投入,这么好的诗歌,同学们想不想学一学?
生:想!
师: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吧!
(教师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
(学生朗读)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
生: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一种说不出的痛。
生:无奈,惆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生:我感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学生报以掌声)
师:很好!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
生:语调深沉,语速舒缓。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思乡的愁绪。
师:说得非常有道理!下面就让我们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来齐读一遍,注意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进入诗人创造的世界,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
(学生齐读)
[点评: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体味诗中深情,整体感知诗歌,总结朗读技巧,为下一步深入文本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品味赏析,感受诗歌的内涵美
师:乡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的一种思乡之情,但是诗人笔下的乡愁却让我们触手可及,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你能找出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乡愁的吗?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非常准确!诗人借助的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
生:不一样。四个诗节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前三个诗节写的是家愁,最后一个诗节写的是国愁。
师:你分析得很透彻。小时候想妈妈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就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自己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想见,这两个事物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而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时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纵然有千言万语又能向谁说呢?读这一节时,我们一定要把那种“哀”读出来。而第四个“海峡”又进了一层,如果说“矮矮的坟墓”是死别,那么“浅浅的海峡”则是痛于死别的生离。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浅浅的海峡”就是过不去,他只能眷恋,比眷恋母亲、新娘更眷恋着大陆,至此,诗歌的感情由乡关之思升华到家国之恋。
师:通过以上的分析,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那么带着这种认识和感受,让我们把这首诗再朗读一遍,注意读出每一诗节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来。
(学生齐读。朗读效果有明显进步。)
[点评:强调让学生感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只有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才能悟得真切。正是由于常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朗读才越来越精彩。]
师:同学们的朗读越来越精彩,但似乎还缺点什么。缺点什么呢?还是让我们从诗人的经历中去寻找答案吧!
(课件出示: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1928年生于南京,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他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江南到四川,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到最终回转台湾,后来在感到回乡无望时,他写下了这首《乡愁》。余光中说:“对这块土地来讲,曾经缺席了四十年,回来已经很晚了,早就应该回来看看了。”“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生:我感觉,我们没有诗人那样的漂泊经历和文化体验,所以,我们的朗读缺少一种人生沧桑感,显得单薄了一些。
师:是啊!写出《乡愁》这样诗句的人是至情至性的人,没有深切的体察,没有亲身的经历很难有如此的情怀。余光中说,“乡愁,如果仅仅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简单,同乡的乡愁是人的基本常情。但是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一切文学皆人学。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往往蕴藏着作者杜鹃啼血式的悲鸣。“读诗要像演奏家那样把诗的生命激发出来”,这样的朗读才有震撼力。
[点评:语文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走进心灵、平等对话的艺术。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建构教学情境时,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的朗读还不够到位的情况下,常老师及时补充的相关材料和巧妙的分析点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学生从中受到感情的熏染,悟出表达感情的方法和技巧。不着痕迹的渗透,达到了“大道无名”的境界。]
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用自己的心灵探测器,细细品读诗歌的精妙之处,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我觉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表达了诗人的“乡愁”,越来越浓,越来越重,如油画的着色逐渐加深。
师:你抓住了理解诗歌的关键——意象!祝贺你!
生:我认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还准确表达了情感的变化。感情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浓,逐渐升华。
师: 你读懂了诗人殷殷的赤子情怀,很好!
生:“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用得好,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
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非常精彩!
生: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形容事物的形状,以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而且重章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基调。
师:了不起!分析得头是道,老师钦佩你!(老师竖大拇指)
生:我认为这首诗的结构安排得很好,寓变化于对称统一中,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节与节之间整齐均衡,每节内部长短句错落有致,显现出层叠式的建筑美。
师:把握住了诗歌的内在联系,你的发现也很有价值!
[点评:美在发现,美在感悟。“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生审美的触角伸展到文本的每一个角落,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三、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师: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飞翔。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诗歌在自己头脑中幻现的那一幅幅画面,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点评:尊重、保护、捍卫学生的权利是“生本”思想的核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联想和想象,就是尊重学生的权利,就是“生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生:我选择的是第1个诗节。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昏黄的油灯下,一位少年正在书写家信,信写好后,贴上邮票,手托两腮,想起了母亲送儿去远方的那一幕:少年满脸伤感,手拎着行李箱,走在码头上。在分手的那一刻,母亲的一声:“别忘了,到那边来信,——孩子……”少年哭了,母亲也哭了。船消失在天水之间,母亲仍然伫立着,伫立着……(全体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给了你最好的评价。你的发言让老师想到一首诗《游子吟》,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吧!(师生齐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生:我选择的是第2个诗节。一个夏天的早晨,“我”,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在船上他甜蜜地回忆与妻子的相识、相依,相互离别的情形,潸然泪下。如果能配乐的话,我选配《送别》这支曲子。
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配乐创意很好!
生:我选择的是第3个诗节。到了后来,“我”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再也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我”跪在坟前痛哭: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学生哽咽,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师:这位同学把自己的感情真正地投入进去了,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学生热烈鼓掌)
[点评:“泡”出诗歌的韵味来。诗歌的语言简约凝练,诗歌的意境含蓄蕴藉,品味诗歌需要慢慢“浸泡”。精彩源于生成,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作品创设的意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演绎出一段段动人心魄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师:在这4幅画面中,老师比较喜欢第4幅。每当读到第4个诗节时,我的脑海里还不时地涌现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画像。(课件出示于右任晚年图片)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传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它出生的地方,动物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怎能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呢!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去啊!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望大陆》(课件出示,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师:与于右任先生相比,余光中是幸运的。在多方努力下,1992年,余光中终于跨过这湾海峡,重返阔别43年的大陆。在此后十多年中,余光中20多次返回大陆,参加各种文化活动。2003年当他与到机场迎接的侄儿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候,一向健谈的余光中哽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唯有两行热泪自腮边滚滚而下,砸在机场的土地上。“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2003年9月17日,余光中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福建省永春县洋上村谒祖。这一天距他上次回乡已整整70年。(课件播放余光中回乡图片)同学们,海峡两岸20世纪的国愁,我们必须在21世纪解决,再也不能让这种历史的国愁延续下去!这需要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啊!同学们,那么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诗,共同企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学生深情朗读)
[点评:教师顺势拓展于右任思乡和余光中回乡等例子,有力地升华了文本,也使学生得到启发、思考和文化熏陶,使本课凸现出情感的热度、审美的高度和文化的厚度。]
四、迁移拓展,感受诗歌的创造美
师: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思乡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体会一下创造的快乐?
(学生思考、写作)
生:乡愁是深秋的枫叶,飞旋于天地之间的精灵,舞蹈着我的双眸壮烈着我的文字,超脱成寻根的红色感叹号。
师:非常富有诗意,意境很美!
生:乡愁是一轮明月,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
师:能和古体诗词联系起来,学以致用,不错!
生:乡愁是风霜刻下的皱纹,请让我为你擦去未干的泪痕!乡愁是岁月发出的请柬,请让我为你拨响心灵的琴音!
师:好凄美的思乡曲!富有音乐美啊!
生:乡愁是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吹响的是绿色的乡音;乡愁是串串驼铃,声声叩响游子的心扉;乡愁是一杯月色,斟满的是醉人的思念;乡愁是寄出尘封已久却依然炽烈的书信,每一次读来都澎湃起心潮阵阵……
(热烈鼓掌)
[点评: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唤醒、激活、点燃,用心灵去拨动学生的心灵。以“乡愁是……”的形式,进行写诗的拓展迁移训练,构筑了一道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靓丽的风景,流淌出音乐般美妙的旋律!可以说,用足、用活了教材这个“例子”,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潜质的开发,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没想到咱们班有这么多的诗人,把我又一次带入了的思乡的愁绪。乡愁是音乐中柔美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凄美的恋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是余光中先生系列乡愁诗中的一首。他还有一首乡愁诗在整个华人世界也广为传诵,那就是《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课件显示诗歌)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愿把它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同学,让我们用一生一世去品味一个游子地理的乡愁、历史的乡愁和文化的乡愁!(课件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同学们一起来唱,好吗?(师生同唱中下课)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浪之歌
执教人:黄善凯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
师:上课。今天咱们阅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通过本单元上几篇散文诗的阅读,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课我们用什么形式的阅读才能把它读好? 学生考虑了一下,然后纷纷举手。
生1:根据前几课阅读的体会,我觉得首先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生2:还要读出重音,读出语气。生3:默读。生4:大声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阅读方法。老师觉得一篇文章阅读方法的选用一定要符合文本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体裁衣”。从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阅读方法中,哪些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师:对。要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老师觉得还有一种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那就是还要读出联想和想象,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不妨把它们的顺序调整一下。教师出示阅读方法:
1、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2、读出联想和想象。
3、读出感情。第二环节:个性阅读
(一)自主阅读
师: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读“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一句。学生认真听。
师:老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海岸”和“情人”上,因为老师在读的时候仿佛置身海边,把自己当做海浪,向海岸倾诉衷肠,语气是委婉的,感情是深沉的。好,同学们按照我们总结的阅读方法和老师刚才的示范,朗读课文。用圆心实点标出重音,并在课文的边上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交流。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
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咱们现在进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一个同学读,其他人进行点评。点评的依据就是那三个阅读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阅读交流。老师巡视参与。第三环节:展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们把课文读通了。现在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个句子前后半句形式相近,后比前多一个“却”字,前面一句是甜蜜蜜的,令人向往的;而后半句却稍显低沉。一个“却”字是全句的转折,“相离相分”突出了作者哀的感情。另外,“相亲相近”与“相离相分”二词作前后半句的末笔,既押韵,上口,又十分贴切。
好处,怎一个妙字了得? 伤处,怎一个痛字了得?
(生发出一阵惊叹。有人在小声称赞:才子呀!)
师:分析得很全面!既注意到了内容方面的前后比较,又读出了散文诗押韵的特点,同时还很投入,用反问句将我引入这种境界了!对这一句其他同学还补充吗?
生:我喜欢的句子也是“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句话写出了海浪和海岸若即若离的关系,正如老师曾讲的一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生:这两句诗出自哪里呀?
师:这是柳永的词《蝶恋花》中的名句。课下我会把这首词打印,贴在班里。这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内容上进行理解。好,继续。生:我读的一句是“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这句话中,“里”和“体”押韵,读起来比较顺口。“碧海丹霞”使人感到广阔,心情舒畅;“银白的浪花”让人感到纯净,清新,“金沙铺就的海岸”又让人感到温馨和谐,令人向往。
师:抓住了关键的词语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出关键词语所创造出意。生: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押韵,富有美感,既有散文诗的条理也不失感情色彩,形象地写出了海浪起伏的景象。
生:“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清晨”与“傍晚”,两个“于是”,前后呼应,十分押韵,增进了语势。表达了浪与海紧密相连的关系。
师:读得还应该更有感情。有些重点词要读得更重些。试一试?(生再读,突出了“海誓山盟”“紧紧搂抱”“歌吟”“亲吻”,有些同学善意地笑了。)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的觉得是你们已经学会从散文诗本身的特点去感受语言。但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去表情达意的,抒发感情的。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感受出语言背后的东西。好,继续。生:“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海浪与海岸嬉戏着,但海岸不理“我”。“我”依旧要重复,这些都说明了“我”的执着:为了爱情而百死不悔,即使无法相拥相抱,但也在坚持。最后“终身的工作”也体现了另外一种语气,一辈子无法自拔。师:有进步。对这一句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这句话重音应是“这”、“生活”、“这”、“终身”,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写出了海浪的痴心追求,要读得慷慨激昂。师:从全文去考虑就深刻了。生:“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句子本身押韵,分号恰到好处地将句子分成两部分。前部分描写潮来时,后部分描写潮退时,在时间上对称,以对称的动词使句子相对比又相关联,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海浪对海岸的爱的一往情深。将看似平淡的句子描绘成美丽的图画。师:注意到了标点符号,很细心!读得如何? 生:“拥抱”“扑倒”应重读。(生再读这一句读)
生:我最喜欢的段落是第五段:“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曾有多少次”构成了排比句,后面又用了“曾从”“又从”而不再用“曾有多少次”,可以想到翻译者的用心良苦。这一排比句描写了海浪对海岸所做出的奉献。
师:读得很细心,老师赞同你的看法。既然组成了排比,那在读的语气上得有变化,什么变化呢?(注:文中写“海岸”用“他”,而写“礁石”用“它”,两者并不等同。课堂上我没有听清楚,未能及时指出这一点。)生:生20:“曾有多少次„„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从三个“曾有多少次”可以看出海浪为了爱情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在读得时候,感情基调的把握上是深情倾诉,语气是越来越重,感情越来越强烈。师:很到位。你能读一下吗? 生:再读这一段。
(全班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大家把课文优美的语言以更优美的语言传达出来,使老师也陶醉在这种氛围里了。不过,有一句话我不太明白,谁能帮我解答?第六段的“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生:这个句子显得很不合逻辑,能不能这样理解?虽然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但我还是满腹爱情,为爱情彻夜不眠而形容憔悴,写出了爱情的矛盾心理。
师:找一找“浪”为爱情而“不清醒”的语句?
生七嘴八舌: “海誓山盟”“执拗”“急躁”“拥抱着他”“扑倒在他的脚下”“长吁短叹”“彻夜不眠”“形容憔悴”等。生:浪的爱情是理智的,理由是:“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师:看来,海浪“为爱痴狂”的同时,对爱情有着理性的认识。它爱得深沉,为了所爱,愿意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那么同学们想一下,这首散文诗的主旨是什么呢?也是说作者借浪与岸的关系要抒发什么思想感情呢? 生:写作者对爱情的认识。师: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爱。
生:海浪是作者,海岸是祖国,对海岸的爱就是对祖国的爱。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给总结一下:作者通过塑造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就规范了。第四环节:总结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阅读,我们初步掌握了散文诗的阅读方法。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我们才能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浪之歌》中“浪”对海岸的爱情让我们感动。这种情感或许有着更深、更广的含义。郭沫若的《炉中煤》也是一首献给“年轻的女郎”的爱情之歌,只不过,副标题是“眷念祖国的情绪”。课下我会把打印稿张贴在教室,请大家将两篇作品进行比较,理解作者更博大、更深沉的爱。下课!
点评
《浪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组歌》中的一首。这首诗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在散文诗中,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种浪漫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率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海浪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海浪的爱情不仅仅是对海岸的,而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爱情,并为了这种爱“形容憔悴”而依然坚定:“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宝静老师在处理这节课的教学上,我认为有以下特点:
1、教学思路清晰。就本节课的教学来说,教师以学生的学和文本的特点确定阅读的方法,以对读的指导为主线,落实单元教学重点,注重学法指导。上得实在,上得扎实。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众说纷芸,其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生的学。学生学好了的课,就是最好的课。
2、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适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教学的切入点选择恰当。把诗人以“浪”对“海岸”的痴情理解为他的爱国情感当然是非常合理的,但“海岸”也可以理解为理想,爱人,或者其他“我”渴望追求的意象。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爱情”的认识是极其感性的,而《浪之歌》中海浪对海岸,对时间万物的爱则更显得抽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从感性的语言入手,让学生理解海浪的爱之深,爱之切,在此基础上,感悟“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进而感悟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情怀。这样的思路安排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这也提醒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管学习和运用何种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要发挥恰当,不能太强,刻意把学生引向预设的领域,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阅读);但也不能过分弱化,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对目标和过程恰当地跟踪、调控和指导,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本课教学中,教学目标和任务始终在教师的心中,在学生的思考和发言中,学生的学习没有受预设的束缚及时空的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得十分充分。自主合作学习使课堂释放出更大的空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一起,在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互动提问、互动置疑、互动解读,形成教学之对话的最佳状态。课堂上,学生将对爱情的美好,爱情的甜蜜,爱情的苦涩,爱情的深沉,爱情的矛盾等理解得非常透彻,对文章的揣摩是用心的,表达是准确的,除了注意到了内容的理解,还体会了语言的节奏、押韵等方面的美感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堂教学达到了理想的状态。这是教师平时注意引导和熏陶的结果,是学生深入探究、合作攻关的结果,也是学生多维互动、互相启迪、思维碰撞的结果。
4、本课教学既注重了语言因素,又不忘人文内涵,使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这两个特点很好地糅合在一起,避免了由来已久的肢解课文的弊病,又不致矫枉过正,只抓住人文性而不及其余。另外,课堂上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意识,教师对语用行为的优化意识都很强,也是本节课突出的特点。
第三篇:鸡兔同笼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鸡兔同笼>>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二、教材分析:
(一)设计意图:
本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应注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
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奥数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明前课题:今天我们共同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
问: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
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课件:出示图
师问:请你说一说图中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生1:我猜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
1.独立学习。
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出示题目)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想好了,写在作业纸上。
2.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3.集体讨论并汇报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2只鸡,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鸡,10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三)解决问题:
1.将题目改成:鸡兔同笼,有23个头,66条腿,鸡、兔各几只?请你列表的方法解决。
2/ 老师带51名学生到公园划船。一条大船坐6人,一条小船坐4人,他们租了大船、小船各几条?
请同学们用列表方法解决。
(四)学习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四篇:《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中学 华 清 点评: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中学 吴 云 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魂之所在,历来为人们所歌咏。同学们到过黄河没有? 生:没有。
师:好,咱们先来看看黄河,好吗?
[点击多媒体课件,师生欣赏黄河壶口瀑布影音片段。老师结合画面内容配以影视同期声:这就是黄河。黄河以它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它苍桑,它与它的人们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就以它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点击课件,出示光未然、冼星海及《黄河大合唱》乐章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着)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的《黄河颂》、《黄水谣》和《保卫黄河》流传最广。今天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既然是一部音乐作品,是一首著名的歌曲,那咱们就先来听歌,好不好?] 生:好!
[点击课件,播放歌曲《黄河颂》。老师提示:同学们可以在歌声当中体会歌词的内容,体会作品的情感。] [三峡桥夫点评:借助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象,配以背景解说,以音、画、文的综合让学生直观体验黄河之景,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距离,又把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使之成为文本解读的有力支撑,这样的处理有利于充分调动、优化配置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 师:听了歌,同学们在歌声中体会到了作品要表达的感情是怎样的?请你说说。[三峡桥夫点评:听歌之后即让学生说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这个问题提得有点“拗脑”。若换成说说听歌之后的感受,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发表意见?提问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问题,一个真正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它直接导引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文本,并引发、实现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对话。问题的设计要切合作家与文本,切合学生的阅读期待,切合课堂教学推进过程的实际,有利于发散同时又聚合学生的思维。作品要表达的感情是要通过深入文本、解读内容之后才能悟出的,没有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就直接进入文本内核去谈感情,可能有点“浮躁”吧!] 生1:歌曲表现了作者赞美黄河、歌咏黄河的一种感情。师:歌咏黄河,赞美黄河。好,请你说说。生2:我觉得它表现了一种爱国情怀。
师:爱国情怀。很好,也就是说,体现在一个字上的话,那就是— 生:颂!
师:哦,对!黄河颂,(对)黄河的颂歌。那它到底歌颂了黄河的什么呢?咱们来读课文,看歌词。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
[学生翻开课文] 师: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会发现诗人在歌词之前还给它加了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是什么呀? 生(齐):朗诵词。
师:哦,朗诵词。在歌词之前加朗诵词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在影视作品里头也会经常发现这样的形式,对吧?这样,老师来把朗诵词读一下,同学们边听边体会、边思考,看一看朗诵词在作品当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师(诵读):啊,朋友„„
师:这段朗诵词摆在歌词之前你们认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好,请你说说。生3:我认为这一段朗诵词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它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师:哦?铺垫,它还可以概括内容。怎么概括内容呢?请你说。[三峡桥夫点评:怎么概括内容呢?这个问题学生3还没有表述完自己的观点,老师就让另外一个学生来发表意见。在我看来,应当让这个学生充分表述其观点,以免伤了他的“心”。另外,值得商榷的是:对朗诵词教学的处理,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地预习课文,他们能不能“思考”出朗诵词在整个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4:我觉得是起到的一个总起和提示的作用。师:你能否具体说一下?
生4:总起,它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歌词它主要是赞颂黄河。师:哦,是要赞颂黄河的。
生4:提示,在这个朗诵词的“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就提示我们后面的歌词它主要是要讲黄河英雄的气魄。
师:哦,要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还有没有?
生4:还有,它表现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师:也就是说还要赞美黄河的精神。哦,是这样来提示后文的。很好,请坐。那也就是说,朗诵词在歌词之前,可以起到一种铺垫、提示、总起这样的作用。我们后面的歌词了要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 生:民族精神 师:它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很好,那这样,我们一起来把朗诵词读一下,体会它所起的作用。同时,老师希望,在能够对后文起到作用的关键词、句上同学们应当在读的时候怎样呀? 生:加强语气。
师:对,加强语气。很好,准备,“啊,朋友!”预备,起![生齐读朗诵词] [三峡桥夫点评:精彩!学生4对朗诵词所起作用的分析是那么地精辟明晰!她的这一分析是她深入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结果,是她与文本、与教师展示对话的结果,是她灵动思考的表现。老师对两位学生的发言做了及时地总结,并巧妙地把学生的思考引入到读诗的方法上来,使“授之以渔”的工作显于无形。这样的对话才是阅读教学中真正的对话!] 师:唱出我们的赞歌。所以,歌词自然而然地升华。那我们来看歌词。同学们可以浏览一下,你认为哪些诗句集中体现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而哪些诗句又集中地赞颂了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浏览一下!好,请你说。
[三峡桥夫点评:浏览,大略地看,是一种粗读。读,是要花一定时间的,老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看完,老师就让学生发表意见,太仓促了些,有点“马未走却已观花”的感觉。] 生5:我认为,从那个“我站在高山之巅”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这表现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师:表现黄河的英雄气魄。
生5:因为它里面有“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师:这就是在描绘黄河的什么? 生5:气势磅礴。
师:气势磅礴,对吧!写到了黄河之水、黄河的流向、走向,很好。请坐。那既然是表现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我想,我们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可不可以用声音来表现这种气魄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有没有同学?好,请你!生6(诵读):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
师:嗯!读得很用心,很动情!那表现黄河英雄气魄的,我们要把它读出来,就要用声音把气势表现出来,你们认为在哪些词句上,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它读好?好,还是请你说!
生7:我觉得应该在动词上面把情感投入进去。师:动词上面?这些动词都是在描绘什么? 生7:描绘黄河流的时候那种动态。师:那种动态,很好!请坐!那具体来说说!咱们?哪些动词?我们怎么来读?有没有体会?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学生自读] 师:好,我来想请同学说一说,哪些词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把它读好!好,请你说!生8:有“奔向东南”的“奔”。师:奔向东南,要读出什么感觉? 生8:读出——
师:这种黄河水是什么状态呀!生8:流动的。
师:流动的,而且是怎么流? 生8:飞速地。
师:飞速地流,一泻千里地流。让我们读的时候,这个“奔”字,这一句诗就应当读出,读得怎么呀? 生:要快一点。
师:哦,对了,要读得快一点,是吧!好,你来试一下!生8(快速地):奔向东南!师:奔向东南,要用力!“奔”字要读好,还有哪个字呢?好,你接着说!生8:还有“掀起万丈狂澜”的“掀”。师:“掀起万丈狂澜”的“掀”,怎么读呢?
生8(高声地):掀起万丈狂澜!师:哦!“掀”是一个? 生:动词。
师:动词,而且掀的状态是掀起了万丈狂澜,表现了水势的什么? 生:高。
师:浩大!所以,我们的声音也应当随之高亢起(来)!好,我们一起来试一下怎样?惊涛澎湃—— 生(齐):掀起万丈狂澜!师:很好,请坐!还有没有?好,请你说。生9:我认为还有“望黄河滚滚”的“望”。师:“望”要读好。
生9:应该拖长一点。因为作者是站在高山上面。
师:作者站在高山上面来看。望远,看到的黄河是什么景象啊? 生:非常地磅礴。
师:哦,非常地磅礴。所以,我们的声音也应当的,应当怎样?适当地延长一点,体现一种高远的感觉。来,试一下这一句。我站在高山之巅—— 师生(齐):望黄河滚滚。
师:很好!望黄河滚滚。很好,还有没有关键词?请你说。生10:我认为“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这句应该稍微读重一点。因为黄河是曲向流程的,在这里应把它读得有一种高低起伏的感觉。师:太好了。这句表现的是黄河的什么状态呀!生:宛转?
师:九曲连环。那么声音也应当随之变得有起伏的变化。是不是?来,试一下。浊流宛转—— 生(齐):结成九曲连环。
师:很好。看来,我们要读好课文,读好诗篇,一定要读好什么?(生:关键词)关键词、句,很好,我们一起来把这节诗读一读。注意,读好关键词。“我站在”预备,起!生(齐):我站在„„劈成南北两面。师:嗯,劈成,劈应当是什么感觉? 生:用力,干脆。
师:呵,对!干脆!劈成南北两面!对吧!把中原大地劈成—— 师生(齐):南北两面。[三峡桥夫点评:如何读出诗之情?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这些对话告诉我们,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来体悟情感很重要。在这里,老师对学生的意见给予了充分地尊重,对话也体现出平等原则。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学生对“奔”、“掀”、“望”、“劈”等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是学生与老师、文本及文本作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这种交流,有利于师生与文本间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感的迁移和语用经验的传递,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师:很好!这就是黄河的气魄!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所以见到黄河这样的一种气魄,诗人对它的赞颂之情随之也油然而生,喷勃(音,笔者注)而出。所以,后面就是在赞颂黄河,对吧!好,我们来看看最能体现诗人赞颂之情的有哪些诗句?你发现没有?好,请你说。生11:有“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赞颂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师:哦,历史的贡献。那最能够浓缩他情感的,你们认为,在情感的浓缩上最有作用的(诗句)是?好,你说!
生12:我认为,应该是“啊,黄河!” 师:“啊,黄河!”饱含着诗人的深情。而且,诗人一连串用了三个“啊,黄河!”那这样的诗句我们怎么把它读好呢?我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来尝试。怎么把诗人赞颂黄河之情的诗句读好,回想一下刚才我们用到的读诗的方法。请同学们自己来把三段“啊,黄河!”尝试着读好,等一会儿来交流。而且老师想提醒大家,三句“啊,黄河!”读法是不是一样处理的呀?
生:不是。师:先读一下再说,为什么?好,开始![生自由读] 师:好,同学们。我问一下,有没有体会到三句“啊,黄河!”是不是一样的处理呀!好,请你说!
生13:我认为不是的。“啊,黄河!”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描写黄河对中国的—— 师:哪里?
生13:是第一个“啊,黄河!”。师:第一个“啊,黄河!”对吧? 生13:第二个“啊,黄河!”它是从地理位置的优势来描写、抒发对黄河的情感。所以,读得要比第一个稍微带点感情一些。而第三个则是写的黄河的泽被众生,它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所以,读时感情要最浓厚的。应该把第三个“啊,黄河!”读得非常地、好像是非常地敬佩似的。
师:感情到这里达到了一种巅峰、高潮,对吧。我们在这里,感情就要处理地非常地到位,好!她发表了她的观点,还有没有同学来阐释一下你的感觉。好,请你说!生14:我认为三个“啊,黄河!”也不能读成一样地感情,因为第一个“啊,黄河!”这里写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既然是摇篮,我们就应该读得深情一点。师:深情一些,对吧? 生14:第二个“啊,黄河!”写到了它像一个巨人。既然是一个巨人,我们就应该读得更加坚定。
师:像个巨人!哦!
生14:第三个“啊,黄河!”写到了它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就应该在读这一段的时候使感情达到顶峰。师:赞美之情达到了顶峰。那,我想请同学,三个同学来试一试。刚才我们同学们体会了„„你,能不能来三个同学把这三段读出来?第一段“啊,黄河!”谁来读?好,请你!第二段“啊,黄河!”谁来读?好,请你读。第三段呢?“啊,黄河!”好,请你读。那这样,我们来听一听,他们能不能读出变化。
生15: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生16: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生17: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师:怎么样?挺不错的。请坐,三个同学。我们可以看到,三节“啊,黄河!”语气在逐渐地增强,我们感情也在逐渐地加深。很好,我们一起来一遍,好不好?注意!深情,坚定,激昂,读出它的变化!“啊,黄河!”预备,起!生(齐):啊,黄河!„„
[三峡桥夫点评:诗歌教学,读为首要。师生对三节“啊,黄河!”内容的学习正是通过读——这一首要的语用行为来实施:有整体感知式地读,有选点突破式地读,有老师、学生个体的范读,有学生间的合作读,有师生赏读,有学生个人悟读„„读出了诗之韵、读出了诗之情、读出了诗之美。其间,学生的参与也是积极地、主动地、有效地。我们看到,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诗意地解读着文本。他们个性化地理解(发言、朗读等)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学生对在读诗中针对不同的内容应如何把握其情感所做的分析是十分正确的,他们在读诗时对情感的把握也是十分到位的!这就是新课标指导下的新式课堂给我们展现出来的灵动教学!] 师:太好了。同学们的朗诵可以登台表演了。那也就是说,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在朗诵的时候,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经验:要读好诗歌,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好,请你说!生18:我认为要读好诗歌,首先要理解它,然后仔细地品味它,才能读好!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读,对吧!很好,这是一条好经验!还有没有,请你说。生19:我觉得要认真揣摩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师:哦。还要揣摩感情,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感情怎么样啊?放进去,对吧!很好,请你说。
生20:还要抓住文中的关键的动词、形容词或者是介词。
师:关键的词,无论它是哪种类型的词?什么的词叫关键词呢?(就是)最能够体现它的内容、抒发我们感情的词句,就是关键词。看来,同学们还是很善于学习呀!我们要读好诗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投入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来读,还要读好关键词句。这样呢,我们就能够把诗篇读出情感,读出韵味。那我想问一个问题。问大家,我们平时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为了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除了我们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要读好关键词,要理解,要投入情感,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好,请你说。
[三峡桥夫点评: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十分必要。老师与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总结得来的,而不是老师生搬到课堂灌输给学生让其接受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的作用将是何等地巨大!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这样的课才是好课!] 生21:我们可以在后面布置背景。
师:在朗诵的后面布置背景,这样可以?也就是说,把我们的什么呀?把朗诵诗歌的环境布置好,这是一个好主意!好,后面那位女生!对,就是你!生22:还可以在朗诵时配上音乐。
师:噢?还可以配上音乐!音乐可以让我们的朗诵更有什么呀?对,气氛!好,你来说!生23:还可以分角色朗读。
师:还可以分角色来读,把诗歌的韵味层次都读出来。是吧,还有没有?好,你来说。生24:还可以做手势。
师:还可以做手势,就是要干什么呀?是不是自由乱做呢?应当随着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对吧!还可以加入动作,表情,增加手势。哎呀,同学们的方法还挺多的。那咱们这样,你们来试一下。等会儿,我们来看一看哪些同学能把我们刚才所运用到的方法运用好!自己来组合,咱们现场组合,你认为要分角色跟同学、同伴互助的,这时候我们就组合。然后,我们等会儿就请同学来表演。好,开始!(学生自由组合,开展小组学习)
[三峡桥夫点评:小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中体现合作学习的一种方法,是可以使用的,但关键是这种学习一定要给小组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但从课堂上的表象来看,学生还未来得及分角色读完一遍就早早收场,以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这种做样子式的小组合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师:同学们刚才都在找自己的同伴,小组一块进行了合作。咱们来看一看。你觉得„„(哪个小组)想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好,你们这组先来,好不好?你们是怎么组合的? 生:我们是分角色朗读的。师:好,分角色朗读。请!(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毕。)
师:怎么样啊?(学生鼓掌)那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合作的经验。那这样,全班来一次大合作,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来分一下角色。老师来读朗诵词。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前面的表现黄河英雄气魄的那一段。谁愿意来?(学生举手,老师点了其中一位)请你来,好不好?对,你!女同学,咱们来读第一节“啊,黄河!”男同学,咱们一起来读第二节“啊,黄河!”剩下的部分,咱们一起读。注意读好关键词,读出情感。黄河颂,光„„ 生25:我站在高山之巅„„ 生(女齐):啊,黄河!„„ 生(男齐):啊,黄河!„„ 生(齐):啊,黄河!„„
[三峡桥夫点评:这一部分的教学围绕“在诗歌朗诵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这一问题展开。从课堂上学生所提出的运用“手段”来看,能用于课堂当堂操作的(局限于课堂教学时空范围的),可能仅有分角色朗读了。而分角色朗读是读法中的一种,给朗读配乐、布景、加入肢体动作甚至伴舞等才是别样的手段呢。] 师:很好,我们今后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我们今天这堂课上同学们总结出来的读诗的方法。这就是《黄河颂》。它只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那同学们想了解更多的《黄河大合唱》的内容吗? 生:想!
[三峡桥夫点评: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种聚会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不能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结束,教学应把触角延伸到更广泛的学习场中去,使后继性学习成为不断衍生的生命活动。在这里,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掌握学习方法,走出课堂去学语文,了解更多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是在告诉学生学习的这些道理。老师这样“抛砖”,学生自然便会引得“玉”来。] 师:那咱们今天的课呢,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去了解《黄河大合唱》,去真正地感受到黄河的气魄。当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读诗、了解《黄河大合唱》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学着给它每一段歌词都加上一点朗诵词,以增强我们的读书效果。呵,那怎么加朗诵词,朗诵词有什么作用,还记不记得?
[三峡桥夫点评:对《黄河颂》的学习,在方法性知识的迁移方面,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添加朗诵词不失为一种好的设计,这样做又可能应了部分专家所批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了就要用”,使语文教学有功利化的趋向。但我看来,这种训练是必须而且对路的。我是同意吕渭源先生观点的,知识可以分为知识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对于知识性知识,课堂学习侧重于积累;而对于方法性知识,课堂学习侧重于历练。积累的知识不一定当堂就用,当属学以致用;而方法技巧性知识则要通过历练才能真正让学生拥有,学了就要用,当堂训练十分有必要。仿写是方法性知识,可以“学了就要用”,所以,华老师要求学生现场创作朗诵词,这是很对路的。] 生:记得。师:那咱们今天就来个现场创作。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黄河大合唱》其中的一章——《保卫黄河》。同学们来听一听,来一个即兴创作,看同学们能不能马上给它填上朗诵词。如有会唱的同学,因为这首歌非常熟悉,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点击课件,播放《保卫黄河》。师提醒:边听边感受,想一想如何创作朗诵词。]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来,好,后面那位男同学,你先来说。
生26:五千年来,你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强不息。我们会象你一样尽情地咆哮!师(笑):我们象你一样尽情地咆哮。他是这样来理解保卫黄河的,有个性!好,你来!生27:啊,朋友!黄河正在怒吼!它正以它英雄的气魄在咆哮!它跃过昆仑山脉,流过黄土高原。它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师:嗯,她(的朗诵词)有一个特点,就是把歌词里头的一些重点给它引用、引录出来,对吧!这是一种写作方法。好,你说!
生28:日本现在正在侵略中国,现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让我们用歌声来鼓舞人们去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师:嗯,他(的朗诵词)也有一个特点。点明了这首歌词,它要„„创作的当时的一个背景。面对日寇的入侵,我们怎么拿起刀枪来保卫黄河,保卫祖国。好,请你来说!生29:起来吧,每一个华夏子民。中国正处在亡国的危急时刻,让我们提起武器,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我们的母亲河,保卫全中国!
师:嗯,感情抒发得很自然。非常不错啊,同学们的创作!看来呢,我们在写朗诵词的时候,要把歌词本身的内容理解,还要能够提炼出精华的内容,把我们的情感放进去。不错!我们来看看原作的朗诵词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不好? 生(齐):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象猪羊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三峡桥夫点评:学习从模仿开始,仿写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但仿写有什么要求,如何仿写朗诵词,在仿写时应注意些什么„„这些,老师在对学生的仿写结果进行评价时,坚持了正面引导,这样做好!] 师:很好。那我们今天这堂课,既学习了《黄河颂》,我们同时也在学习当中体会到了我们读诗的什么呀?(生:方法。)哦,方法。而且还现场创作了一段朗诵词。我想,我们的语文学习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对黄河的关注也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保卫母亲河,《母亲河,黄河》。那么,我希望同学们开展广泛地课外阅读,真正地走进黄河。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下课,起立!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三峡桥夫点评: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学生应把在课堂上学得的语文知识和语用经验运用到对社会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去,与阅读教学联系十分紧密的综合性学习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语文学习场,我们做老师的,就要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课堂延伸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交际场里去学语文,用语文。华老师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又成为学生新的学习的开始,这样处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体现出前卫的教学思想。] [吴云总评:美国有一位名叫威廉•亚瑟•沃德的学者把教师分为四种类型。他认为,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华清老师当属于“卓越的教师”。整节课,她没有采用平庸的说教,没有停留在解惑与示范上,而是立足于开启学生的思维,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开展了一次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而且侧重于“授之以渔”的文本聚会。她对课程资源的灵活调用、与学生、文本之间开展的多元对话以及她那亲切的教态、圆润的声音,高超的教学驾驭技巧,我学之难就。但统观整个教学流程,我还是心生几点疑惑:一是受预设的束缚及时空的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并不十分充分(参见前面点评);二是部分教学环节教师主导性太强,刻意地把学生引向预设的领域,使教学流程过于紧凑、拘谨;三是课堂上没有看到学生动笔,须知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是要引起每位教师高度重视的;四是师生的口语用语过于随意化,语用行为的优化意识不是很强;五是“提问权”被老师牢牢握在手中,学生只在解决问题而少有问题提出,学生是被引领着去“主动”地诠释老师的提问。如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在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互动提问、互动置疑、互动解读,则是教学之对话的最佳状态。] 注:本课堂实录出自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和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制作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光盘,执教者为宜昌市第十中学语文老师华清。点评,仅为笔者个人意见,并没有与执教者本人面对面交流。言辞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及执教者本人批评、指正。
作者126
第五篇:《三国鼎立》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三国鼎立》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
2、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反映本质的能力;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教材分析:
1、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2、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因此人们特别怀念英雄。而今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许下面这首歌,可以反映人们的感慨。”(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课件出现歌词)
(点评:短短两句话,便把当今社会的浮燥与历史的厚重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一边是感叹,一边是回顾,古今对比,形成鲜明的反衬。在对比中引出新课,自然、贴切。一首学生熟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更是把一个恢弘的三国时代以长镜头快拉的方式引到了听课者的面前)
师:“大家的微笑暗示我,你们一定知道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生:“《三国演义》”。师:“对,是《三国演义》。那么三国鼎立的背景是什么?又是怎样形成的?现在就让我们展开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生:“官渡之战”。(齐答)(播放“官渡之战”标题)。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场战役发生时的形势?” 生:(两位学生发言,内容略)
(点评:开始新课后,随即引入正文,简洁明快。但是,在让学生回答问题之前,既没有给学生留出时间也没有布置自习,提问得有些唐突)
师:“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统治黑暗,引发了农民起义。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领兵权下放给地方官,使他们成为各霸一方的军阀,也就是凭借军队称霸一方的集团。我们来看当时的形势图(动态显示)。其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是袁绍,盘踞河北,人多粮足。还有一个,就是需要我们认真评价的曹操。他占据河南,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大增。此时,袁绍不满于只占踞河北,于是率军南下,想消灭曹操。结果发生了官渡之战。我们一起来看《官渡之战示意图》。袁绍拥兵10万,曹操却只有3、4万人。袁绍想消灭曹操,挥戈南下,曹操北上迎敌,在官渡大战。关于这场战争你了解多少?与大家分享一下。”
(点评:细讲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并借精致准确的地图加深了学生直观具体的了解,便于突破学生识记的难点。用词比较讲究,为后面引导学生评价曹操和分析官渡之战的败因作了铺垫。)
生:(三位学生回答,略)
(点评:学生根据读过的文学作品对此进行了描述,容易激起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应引
导同学们多读书多积累。)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如图所示,曹操采用谋士许攸的建议,火烧袁军在乌巢的粮仓。袁军大乱,兵败如山倒。曹军乘胜追击,袁绍率数百人仓皇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这样说来,官渡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生:“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师:“战争的结果一目了然,但我们学习历史,更应该注重探究事物的原因。下面这个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四个人一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出示问题:比较一下战前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曹操胜利的原因)。
(点评:应突出“袁绍拥兵10万,曹操却只有3、4万人马”这一史实,并从数字对比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本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曹败之因)
生:(小组代表发言,略)师:(评析,鼓励)。“曹操处于劣势,但善于用人,采纳许攸的建议;袁绍虽然实力占优,但骄傲自满不听谋士建议。曹在经济上鼓励垦荒,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增强了自己的实力,最终获胜。这次战争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作用?”
生:“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师:“很好。如图(《曹操统一北方图》),曹操在消灭袁绍残部和其他军阀后,统一了北方。这时的曹操,又在想些什么呢?也许下面这首诗,能反映他的心声。”(播放曹诗《龟虽寿》)。“这首诗是曹操在207年北征乌桓凯旋时所作,那时他已经52岁了。哪位同学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首诗?”
生:(解释)师:“很好。诗中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么曹操的志向是什么呢?”(点评:此处引用诗《龟虽寿》,先是打出诗的内容,再是由学生解释,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眼中的“龟”、“蛇”,并由此引出52岁的曹操的志向。层层展现,把一个年过半百的志向远大的统帅形象逐步勾勒出来,不由得不让人敬慕。以此对学生进行志向教育,如季节过渡,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生:“统一南北。” 师:“对,统一南北。”(演示:剑指南方)“平定了北方的曹操,同样不能满足现状,带领号称百万的雄师,一路南下。于是,历史上又一次惊天动地的战争拉开了序幕,这就是发生在208年的赤壁之战。现在,谁来充当一次评书表演艺术家,把这段历史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
生:(三位学生讲述)
(点评:学生所讲引用知识或资料,有些是引经据典,有些是源自文学作品。学生有备而来,但还是应区分正史与野史之别以便正确引用。)
师:“很精彩,我们是不是鼓励一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当时的情况(演示《赤壁之战示意图》)“曹军南下,刘备从樊城逃到樊口,派诸葛亮南下柴桑联络孙权。孙权最终同意共同抗曹,并派周瑜率军参战。两军在赤壁交锋。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烧掉曹操连成一体的战船,大获全胜。曹操败走华容,孙刘联合追击。曹操败回北方,短时内再也无力南下。正像刚才的‘评书艺术家‘所讲,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故事(演示:连环计、借东风、黄盖诈降、华容道关公释曹操等图片)。但这里有个问题,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吗?谁能发表意见?”
生:(学生七嘴八舌,认为真的多、假的少)师:“很遗憾,所有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很多情节都是艺术化了的。我们学历史,一定要分清历史故事与史实的区别,不能把所有故事都当真。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点评:此处设计得十分巧妙。课件引用“连环计”等四幅漫画图,引出了些许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些故事为学生所知所熟,却误以为这就是真的历史。教师此处让学生判断故事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浓厚的问题氛围,使学主动地探究,大胆质疑,表现出了严谨科学地精神。)
生:“孙刘联军大胜曹操。” 师:“问题随之而来,在官渡之战中豪情万丈的曹操,何以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回呢?(演示:为什么曹操赢得了官渡之战,却输掉了赤壁战争?)按刚才的分组,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回答)师:(鼓励)“官渡之战,曹操善用人才,发展经济,实力大增。而曹操此时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再加上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因此失败。当然,我们也要从曹的对手方面找原因。袁绍骄傲轻敌,一意孤行;孙刘联军却利用有利的天气、地利和正确的战术,所以他们赢了战争。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又有什么历史作用?”
(点评:采用两次战役两个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引出曹操的败因。既有问题分析的连续性,也有趣味性,还具有结论的可信性。这是正确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学生在教师的设问下,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畅所欲言,真正落实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生:“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师:“回答得非常棒!曹操退居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而刘备占据湖南湖北及四川等地,有相当实力。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三国建立的情况。(演示:三国建立表)谁来完成这个任务?
生:(两位同学发言,略)。师:“关于三国建立的情况,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呢?那好,下面这个问题可以考大家的眼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演示:找错图)
生:(改正示意图中的错误内容)
(点评:三国建立的概况是一个记忆的难点。本节课,教师把它与表格、与地图紧密结合,由学生找出历史因素并表述,然后在地图上改正错误。环环相扣,便于识记,容易巩固。如果在表格填写之前留出一二分钟让学生速记,再填表,再识图,效果会更好。)
师:“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这是一个乱世,只有不断发展自己,才能有生存空间。各国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演示:三国经济发展)
生:(回答,略)师:“到此为止,我们展开的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收起来了。通过学习,你记住了那些人物?如果他们站在你面前,你能认出他们吗?又该如何评价他们呢?试试看。”(演示京剧脸谱: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谁能告诉大家,他们分别是谁?”
生:(积极指认,略)师:“其中,这个人物特别值得我们关注(曹操脸谱)。从官渡之战的意气风发,到赤壁之战的仓皇北逃,曹操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京剧脸谱里,白色代表什么?那么咱们的问题是(演示:‘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一个奸险疑诈之人吗?’”
生:(基本认为他是一个奸险疑诈之人)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这样的标准(演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曹操雄踞河南,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挟天子以令诸侯’,加强政治影响;招贤纳士,重用人才。这些使其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统一了北方,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并有雄心统一南北。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位英雄。”
(点评:教师选用了四幅恰当的京剧脸谱,让学生辨识熟知的英雄。气氛活跃,所指准确。教师对京剧脸谱的简单介绍更加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知识。挑战“白脸奸臣”这一说法,引出了一个如何看待人的大问题。问题一出,掷地有声。学生或褒或贬,能够完整地表述出自己的看法与依据。最后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既要一分为二的评价人,更要看到时代的局限性。)
师:(播放《赤壁怀古》)“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多少英雄豪杰,就这样被浪花淘尽,留给后人无限感慨。历史的车轮又将驶向何方?我们下回再讲。”
(点评:歌曲声声,值得品味。历史已逝,当珍惜眼前时光,奋发有为。现实应成为将来更加辉煌的历史。)
师:“最后,检验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请完成下面的习题。(演示习题)生:(做题,回答)师:(点评答案。)
(点评:习题紧扣重点,考查双基,学生目标达成度高。)师生:(下课)
(综合点评: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楚,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目标制定照顾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等方面。教学主线清晰,环节过渡自然,问题产生平中见奇,有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之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思考、表述、合作、探究、质疑,重视了学生学习与情感的双重过程体验。大量地引用了诗歌、歌曲、美术作品,恰当并充分地发挥了它们的媒介作用,使本节课生动有趣,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同时也显示了执教者宽广的知识面。精心制作了CAI课件,声、像、图、字并茂,运用适时适度。德育渗透如春雨润地。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高。本节课设计匠心,收放自如,虽仍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应当属于一节上乘的好课。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希望更加注重平常积累,善反思,多改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