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 善良教案
二、善良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培养严密的思维习惯。把握善良的含义,做一位善良的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2、反复阅读,揣摩作者的思维流程,并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善良过时了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教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人人都坚守善良,幸福之花将处处开放。’当代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在强调斗争的年代,被错划为右派,然后被‘自我流放’到新疆生活了十几年才得以回到北京。可是他在一场场的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加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他就是王蒙。”
二、王蒙及其作品的介绍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维流程。
2、字词积累:
① 字音:不足恃(shì)滥(làn)恶 圭(guī)臬(niè)稚(zhì)弱 ② 字形:恃才傲物 对峙 凄厉 励精图治 弘扬 一泓深潭
参透 渗透 迷彩服 兴高采烈 负隅抵抗 喁喁私语
3、理清文章思路:(请学生归纳,教师点拨)
第一部分(1—4)针对社会生活中善良似乎过时,善良被看作愚蠢的情况,提
出自己的思考。
第二部分(5—11)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并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强
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第三部分(12)总结强调自己喜欢善良,¬并且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重点探究,分析理解(学生思考,举手发言)
1、本文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深入挖掘两个寓言故事? 明确:作者从两个有关善良的传统故事切入话题,这样不仅能获得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而且这样切入,使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突兀,有说服力,这也恰恰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从逆向的角度使人们认识到施与善良的必要性,为下文的论述做了准备。
2、第6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明确:排比 喜欢—欢迎—向往表现迫切之情。“……才(有)能……”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表示善良是必要的条件,强调了善良对于幸福和平、天下太平的重要性。
3、在文中找出“善良”和“凶恶”作对比的段落。① 第5自然段: 凶恶 善良 强大 稚弱 毫不犹豫 不设防 无所不为 有所不为 武器多 武器少 作用:取材于生活,让人产生共鸣。②第8自然段
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见解独到,醒人耳目。这是作者根据自己坎坷的生活经历悟出的哲理,它能帮助人们解开心中的郁结,更坚信善良,坚守善良。
4、小结主旨:本文围绕善良这一话题,通过对比论证,阐明了善良的重要意义、作用、属性和本质,暗示了新形势下人们应该学会善良的道理,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时代感。
五、联系现实,发散思维
1、说说课文中你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2、联系生活,讨论交流:
① 请说说在你周围发生过有关善良的故事。
② 你曾经有过“好心没好报”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对待的?
(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加以情感上的引导)
3、思维的诗意拓展:善良是什么颜色?(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朗读有关善良的名言。
六、教师提出希望:从今天起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
第二篇:《善良》教案
科目:语文
课题:善
教学目的:
1、掌握文学常识,学习掌握对比论证法。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文章论证的严密。
3、进行善良教育,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教学重点:
1、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及作用。
2、认识善良的意义,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教学难点:对生活中有些现象的认识。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是善良。也有人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因此,一句善言,万两黄金难求;一颗善心,一座神圣的庙宇。
还有一种说法:“女人被称善良表示不够漂亮,没有特色;男人被称善良,表示没有男子气概;主管被称善良,表示管理不果决;部属被称善良表示冲劲不够。总之,善良不是个好的形容词。”
究竟,善良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当代作家王蒙是怎样诠释“善良”的。
二、作者介绍
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
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
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
良
课型:新授课
班级:16护理(5)班
主备人:李永秀
时间:2017年3月3日
三、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并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针对社会生活中善良似乎过时,善良被看作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第二部分(5—11):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并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与作用。
第三部分(12):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分析第一部分:
1.找出1—4自然段的关键句。
(1)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
(2)一味善良不足恃。
(3)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将一切视为毒蛇和恶狼,不惜以对付毒蛇和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这是一种疾病。
(4)面对并非毒蛇或恶狼的人却坚决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之,我们自己就有点向蛇或狼靠拢了。
2.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1)当今社会的人对善良有哪些看法?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①“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有否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
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②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
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提炼出作者的看法——毒蛇和恶狼是有限的;不能以对待有限的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一切;若一概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非毒蛇和恶狼的人,我们也就成了毒蛇和恶狼。
(2)作者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什么观点?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将一切视为毒蛇和恶狼,不惜以对付毒蛇和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这是一种疾病。面对并非毒蛇或恶狼的人却坚决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之,我们自己就有点向蛇或狼靠拢了。
(3)“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利益原则,即在人际关系中奉行对自己有利的原则;实力原则,即在人际关系中 奉行展示自己实力的原则,逞强欺弱就属于此类。这句话提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常的严酷的现实,发人深思。生存竞争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过程,有实力者往往战胜软弱者,而且为了追逐最大的利益,往往不顾一切,不损人利己,甚至践踏道德。但句中的“似乎”表明这些现象不是普遍的绝对的,而作者也相信道德原则并未完全被代替,这是他立论的基础。
五、布置作业。
1、复习作者介绍。
2、预习文章的第二、三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分析第二部分
1.找出5—11自然段的关键句。
(5)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6)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的力量)
(7)善良的属性。
(8)善良宣扬自己的光明。
(9)善良的内涵。
(10)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
(11)善良者永远乐观、充满信心。
(12)我喜欢善良。
2、阅读第二、三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对善良的评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王蒙对善良的议论有哪些新意? 答案可允许不一,旨在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
如:①善良与凶恶相对善良是稚弱的,常常败于凶恶手下,但善良每败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一次。
②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③即使自以为百分之百地代表着真理和正义也不应该滥恶。④善是人类和社会进化所必需。⑤相信国人会愈来愈善良。
⑥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
(2)反复咀嚼下面几段话,理解其深刻的含义,想想为什么。①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明确:因为,善良是人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她属于人”;因为“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天下太平”,所以说“她属于„„”
善良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一次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②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的平安,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一种文化,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明确:这句话是对善良的性质的较全面的概括,它从不同的角度提示了“善良”的深层含义。这句话阐释了作者在上文论述善良在与凶恶作战的过程中尽管常败,但每败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的观点的原因。
③事情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明确:这句话是扣紧首句“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与超拔联系在一起”展开的具体阐述。小孩子天真,不谙世事,不知人世险恶,所以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因成熟、超拔,不会滥用权力,所以也善良。
3、请找出课文中的对比论证,并说说运用对比论证有什么好处。对比的运用:
对比:是将两种性质不同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或对照,从而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方法。
集中在第5、8、11段。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
把善良的稚弱与凶恶强大比,把善良处于不设防不抵抗的地位与凶恶会毫不犹豫地施出毒手比,把善良有所不为与凶恶无所不为比,把善良常败而凶恶常胜对比;
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被弘扬—凶恶被压缩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
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
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恶人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
好处:通过对比,好坏、是非就分明了,能够突出事物的本质,更好地说明问题,增强说服力。
三、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中运用了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
1、排比:文章中大量使用了排比的语句,排比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善良”的理解,也引起读者对“善良”的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如: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由“喜欢”到“向往”,迫切之情溢于言表。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了善良的功能作用,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做事处世,小至个人,大至社会,有善良才有幸福,有善良才能天下太平。“„„才(有)能„„”的句式尽管前面没有用“只有”,表示善良是唯一的条件,但也强调了善良是幸福、和平„„天下太平的重要条件。
2、对比:为了突出“善良”,作者在文中多处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如: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善良常败在凶恶手下。”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说明:前一段的对比,摆出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凶恶是强大的,无所不为的;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常常败于凶恶手下。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凶恶有各种各样的武器,施毒手时毫不犹豫。这种情况人们大多有亲身经历,很容易认同,但往往会生出不平之心,有的人甚至因而放弃善良。
后一段对比,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见解独特,醒人耳目。这是作者根据自己坎坷的生活经历悟出的哲理,它能帮助人们解开心头的郁结,更坚信善良,坚守善良。
四、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文章针对善良这一美好的品德受到冷落这一现实,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处世行事原则,揭示了恶人的可悲下场,肯定了善良的价值,认为善良是人和社会进化所必需,应该受到欢迎、被重视、被弘扬。
第三篇:善良教案
《善良》教案
授课教师:郏县职专2014-3-2
陈淑会
《善良》教案
【教学目标】
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
4.启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教学难点】
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用两分钟写出一个人最宝贵的五种品质,引出“善良”。
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明确:
提出问题(1—4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分析问题(5—11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表明观点(12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三、重点研读
(一)研读第一部分:
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有否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 明确:层层追问如下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3.小结:这部分针对现实中一般人对“善良”的错误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连串的质疑表明自己的态度,引人思考,继而转入下文对“善良”的论述,这种写法叫先破后立。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对比论证(找出所在段落)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
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
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
2.齐读第六段,说说第6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明确:运用排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的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3.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三)研读第三部分 找出中心句
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四、教学总结:
中心思想:文章针对善良这一美好的品德受到冷落这一现实,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处世行事原则,揭示了恶人的可悲下场,肯定了善良的价值,认为善良是人和社会进化所必需,应该受到欢迎、被重视、被弘扬。
五、课堂讨论
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第四篇:善良教案
善良
教学目的:
1、掌握文学常识,学会运用对比论证法。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文章论证的严密。
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
4、进行善良教育,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
2、学习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3、通过对论证结构的学习,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4、认识善良的意义并且进行善良教育。教学难点:
1、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2、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及作用。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应该听过东郭先生与狼和农夫与蛇的故事吧,有哪两位同学能说说这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通过问题将同学引入善良的话题)同学们,你们对东郭先生和农夫的善良有什么看法?如果让他们重现,你们觉得他们还应该那样做吗?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王蒙的《善良》,先看看文学家王蒙对此是怎么看的?然后你们再说说你们的看法。(善良: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二、王蒙简介:
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新疆生活、工作了16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这时期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三、速读课文,明确文章文体,把握文章内容。
1、通过对这一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明确文章体裁也为议论文。
2、回顾旧知:
(1)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通过对议论文的格式,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针对社会生活中善良似乎过时,善良被看作愚蠢的情况,提出自
己的思考。
第二部分(5—11):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并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强调
了善良的力量与作用。
第三部分(12):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中心观点:
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四、重点研读第一部分
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1)当今社会的人对善良有哪些看法?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是否有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说明。)
(2)作者对善良持什么态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作者不认同当今社会的人。由“似乎”一词;作者提出的一连串疑问从中看出作者的发对态度。)
2、小结:
第一部分针对现实中一般人对“善良”的错误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连串质疑表明自己的态度,引人思考,从而要转向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对“善良”的论述。
五、作业设计:
你对善良是什么看法?你同意作者的态度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部分,留了思考题,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
二、重点阅读二、三部分。
1、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是怎样论证的?
对比论证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
2、对比论证有什么作用?
是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使论证更加深刻、更吸引,更具有说服力。
3、反复阅读下面几段话,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1)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的平安,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一种文化,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明确:这句话是对善良的性质的较全面的概括,它从不同的角度提示了“善良”的深层含义。这句话阐释了作者在上文论述善良在与凶恶作战的过程中尽管常败,但每败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的观点的原因。
(2)事情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明确:这句话是扣紧首句“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与超拔联系在一起”展开的具体阐述。小孩子天真,不谙世事,不知人世险恶,所以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因成熟、超拔,不会滥用权力,所以也善良。
4、文章二三部分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例句进行说明。
文中运用了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
(1)排比:文章中大量使用了排比的语句,排比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善良”的理解,也引起读者对“善良”的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如: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由“喜欢”到“向往”,迫切之情溢于言表。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了善良的功能作用,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做事处世,小至个人,大至社会,有善良才有幸福,有善良才能天下太平。“„„才(有)能„„”的句式尽管前面没有用“只有”,表示善良是唯一的条件,但也强调了善良是幸福、和平„„天下太平的重要条件。
(2)对比:为了突出“善良”,作者在文中多处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如: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善良常败在凶恶手下。”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说明:前一段的对比,摆出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凶恶是强大的,无所不为的;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常常败于凶恶手下。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凶恶有各种各样的武器,施毒手时毫不犹豫。这种情况人们大多有亲身经历,很容易认同,但往往会生出不平之心,有的人甚至因而放弃善良。
后一段对比,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见解独特,醒人耳目。这是作者根据自己坎坷的生活经历悟出的哲理,它能帮助人们解开心头的郁结,更坚信善良,坚守善良。
三、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文章针对善良这一美好的品德受到冷落这一现实,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处世行事原则,揭示了恶人的可悲下场,肯定了善良的价值,认为善良是人和社会进化所必需,应该受到欢迎、被重视、被弘扬。
四、课堂讨论:
1、在生活中哪些行为你认为是善良的?
2、你觉得当今社会是否需要善良的人?
五、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上完了王蒙《善良》一课,我相信大家对善良有了更深的认识,根据你们的理解来说说你们对东郭先生和农夫的善良有什么看法?如果让他们重现,你们觉得他们还应该那样做吗?(学生自由回答,给予善良的肯定。)
六、作业设计:
1、应用对比论证法,论证一下“美”与“丑”、“真”与“假”。(角度不限)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结合日常生活,写出你认为善良的人的所作所为。板书设计:
第五篇:46《善良》教案
一、关于《善良》
从时间上看,善良是一个古老的道德话题,从感情色彩来看,善良是一个带有人性光辉的褒义词。但是“善良”在与现实生活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因而“善良”又常常被人们所怀疑甚至否定。这就是善良的复杂性。当代作家王蒙的《善良》,应该说就是这种复杂性所带来的一个作品,文章从现实中人们的善良观(“善良......过时”、“善良即愚蠢”)出发,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并试图在思辩上进行“抑恶扬善”,事实上文章也确实表达出了这种价值观念,它没有过多的说教味道,而是借助独有的“王蒙式语言”强有力地弘扬了“善良”的力量、属性、内涵、结果等正义的一面,在这样精彩有力的语言中,读者很容易在阅读之中被其折服。我认为这就是这篇文章的重要特点。
《善良》并没有明确地答复“人们是否需要善良”这样的现实问题,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善良的芬芳,读者可以从中领会到“向善”的旨意,显然这就是作者所要表露的观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一向主张“惩恶扬善”,从这点出发,王蒙的观点并没有多大的突破,然而作为一篇富有时代色彩的议论散文,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社会性。本文写于1995年,正值商品经济大潮涌来之时,可以看出,它是基于人们价值观出现摇摆之时的社会现实而写成的。
二、关于学习目标
“善良”是一个道德词语,像《善良》这样具有浓厚道德色彩和人生规劝意义的文章,学生应该学什么呢?换句话说,通过接触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呢?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善良》是议论文单元里的基本篇目,我们可以从文体着眼,以文章为范例,以议论文要素为框架,进行议论文教学。我们也可以从思想教育着眼,从文章观点出发,进行“善良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水平。我们还可以从语言学习着眼,理解、欣赏、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我们甚至还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出发,分列不同的学习目标。语文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一篇文章的教学点是多角度的,然而在有限的40分钟内进行教学,多角只能变成几角,这就存在一个教学取舍的问题,那么,本文应该取什么,舍什么呢?
文本是学习之本,阅读教学的基点建立在文章上。《善良》这篇文章,从接受层面的角度讲,我认为学生通过阅读,应该能明白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做到“读懂”文章,同时,从文学层面看,学生还要感受好作品的语言,做到“欣赏”文章。因此,从文本研习的角度,我由此引申出两个学习目标,设定为:(1)正确理解作者对善良的看法。(2)能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
文以载道,从价值观的角度,我们很容易设定另一个学习目标,比如树立正确的善良观念、端正学生的善良态度、学会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世界和人等等,归结起来就是要学生学会善良和践行善良。很多文章我们几乎都可以这样处理,很多时候我们也希望达到这样的教育意义,但我以为,一节课不足以解决人的价值观等许多精神层面的问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认识的提升要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我们课堂上的努力也许只是使学生“受熏陶”,而不是使学生“能做到”,更何况本文只是思辩上的“崇善论”,(认真研究,会发现作者并没有讲清楚“善良”与“一味善良”的区分点),因此,对读者(学生)而言,本文与其作为一个“善良教育”的作品,还不如作为一个“善良讨论”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善良》的作品真正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宣扬了善良的正面,而在于它启发了读者(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很多人生观、价值观的普遍性内容,我们不是没有价值,缺乏的是主体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因此,我认为文学教育的意义正在于此。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设定学习目标,我想既符合文章实际,也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将第三个学习目标设定为: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只要学生读完这个作品之后,对善良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进而形成比较独立的看法,我想就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了,作为一个高一的学生,已经有足够的道德修养分辨一般意义上的善恶,我想无须担心他们会走向异端,他们所要做的是就是思考,以及思考后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上的思考永远比课堂上的结论重要,没有答案的课堂并非一概坏事,反而会更具精神张力和筛选空间,这也许就是作品的“立人”意义。
综合来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正确理解作者对善良的看法。(2)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
(3)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
三、关于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也就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因此过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在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呢?怎样学习才能积极欢乐高质高效呢?这其实是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像《善良》这样具有很大讨论空间(内容、语言、思考等方面)的文章,我打算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进行,在对话中提出问题,在对话中领会文章,在对话中激发思考,在对话中产生疑问,在对话中研究问题。
根据这三个学习目标以及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本课的学习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就是思路、观点、语言和讨论四大内容,学习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阅读--感受--理解--思考四个程序,阅读与感受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属于感性认识;理解与思考是学习的第二阶段,属于理性认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提升,整体上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过程。具体来说,过程如下:
首先,学生要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这既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前提。做好这一点,分两步走:一是上课前让学生各自至少自读文章一两遍,二是讲课前学生再阅读一遍。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1)文章的结构如何?争取能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2)在文中划出作者对善良的一些观点。
(3)你是如何看待善良的?争取能用生活实例加以解说。
第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就是要把握文章结构,这是理解作品的重要一环,是从感知整体到感知局部内在联系的学习转移,这个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教师予以点评,同时我也把自己的看法拿出来跟学生交流。我的看法是:全文可从“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这一段划开,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作者谈善良的现象(现状)和自己对善良的叩问(思考),后一部分作者对善良进行阐释和表明自己的态度。从“现象”到“阐释”,从“叩问”到“态度”,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也比较有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当然这样的划分并不太符合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其实本文也大体上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这一逻辑思维),我所考虑的是是否能给学生一个更好的认识过程,是否能有一种更符合文本的解说方式。
第三,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作者对善良的看法。这个内容,也拟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阅读结果,要注意的是作者所批判的观点和作者所表明的观点。
第四,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本文语言运用的两大技巧是排比和对比(我更愿意将其说成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不是对比论证的使用,在于从修辞的角度讲解和学习,学生会有更好的体会,而用“对比论证”来分析,虽然扣紧了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但削弱了语言欣赏的效果)。当然还有疑问、设问、语言的准确性等欣赏点。
第四,跳出文本看文本,引发学生对善良进行思考,重在激活学生思维,答案不必求同,最后向学生推荐阅读王蒙的新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从作品的解读、目标的设定到过程的设计,整个教学设想体现了我的一些教学主张,应该说大体上是比较完满的,当然课堂始终是个动态的过程,相关的因素众多,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待教学实践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