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评课诗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评课诗
2008年11月10—12日于南京审计学院礼堂即席感赋
(一)第一课时探新途
——评姜燕教《鞋匠的儿子》
鞋匠儿子当总统,走马上任羞辱中。宽容大度退为进,平等睿智压群雄。引领研读明哲理,重视感悟和朗诵。第一课时探新途,词句落实堪认同。
【注释】
姜燕 海南省海口市白龙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0日上午执教六年级语文《鞋匠的儿子》。教学中,教者凭着自己扎实的功底,深钻了教材,课堂上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联系课文中具体语境研读“尴尬”、“卑微”、“羞辱”等重点词语,并重视感悟和朗诵,从中深入浅出地领悟林肯总统提倡平等的政治主张,以及他处变不惊、宽容大度、充满智慧、以退为进的睿智和人格魅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又对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新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新探索。
(二)字里行间品文意
——评刘爱玲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信念,宏篇巨著再重视。二十多年从头越,国榷问世艰辛见。字里行间品文意,图文并茂一线牵。学史励志精读悟,教书育人苦也甜。
【注释】
刘爱玲安徽省合肥市华府骏苑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0日上午执教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中,教者结合对课文的研读,运用图文并茂的媒体课件,抓住课文最后一节,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由表及里地引领学生对课文的字里行间进行有效的精读感悟,品味史学家谈迁20多年如一日地重著史书《国榷》,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坚强毅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良好的学史励志人文熏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学习的一堂优质课。
(三)紧贴文路巧导学
——评张淑芳教《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千古传,制服洪水美名留。三过家门而不入,高山峻岭来凿穿。紧贴课文巧导学,提纲契领开心河。整体感知明大义,情感激发读得多。
【注释】
张淑芳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0日上午执教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教学中,教者善从文题入手,抓住“治”字,引出(大禹)“治理”、“治理洪水”和“治服洪水”的课文主线,并适时进行精当的板书,从而巧妙地导入对课文的教学,接着引领学生通过有效阅读,从整体上提纲契领地感知课文内容和在多读多练中体悟课文所包含着的人文意蕴,加之教者潇洒超俗、激情奔放的“磁性”语言的点拨和渲染,尤其是课堂学生精彩的发言,生成了课堂新的教学资源亮点,并进适时确当地开发利用,有效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并赢得了听课者的啧啧赞叹,使整课教学颇具人文熏陶的显著特色,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诗珠文璧相合联
——评樊裔华教《桂花雨》 桂花雨美香乐甜,乐此不彼趣空前。美不胜收全家乐,情有独钟忆童年。沿波探源循文路,精读多练义自见。画龙点睛嵌名句,诗珠文璧相合联。
【注释】
樊裔华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紫薇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0日上午执教四年级语文《桂花雨》。教学中,教者能抓住课文《桂花雨》中“香、美、乐、甜”的特点,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循着文路引领学生进行恰当地精读多练,并画龙点睛地嵌入名句名言和有关诗作的朗诵,循文明像的引领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及情感的熏陶等都落到了实处,课堂气氛很浓烈,不失为一堂拍案叫好的优课。
(五)把准基调情意真
——评周丽娟教《在大海中永生》 魂归大海终永生,人民儿子中国人。伟男小平创大业,改革开放集大成。循循善诱启心智,范读引领唤童声。深入浅出创意境,把准基调情意真。
【注释】
周丽娟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第一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0日下午执教五年级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学中,教者能准确把握课文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和热情颂扬邓小平同志精神永存的雄浑悲美的基调,恰到好处地创设意境,入情入理地引领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感悟,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俱佳的理想效果。
(六)发情豪放气势壮
——评秦艳教《安寨腰鼓》 安寨腰鼓震天响,骤雨旋风雷激荡。自古逆境出英雄,如今山窝飞凤凰。好一个杏坛女杰,发情豪放气势壮。图文结合临其境,引亢高歌读悟讲。
【注释】
秦艳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0日下午执教六年级语文《安寨腰鼓》。教学中,教者以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通过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复习导入、扣词析句的品读感悟、奇伟磅礴的场景再现、撞击心灵的内化表达,引领学生身临其境、美轮美奂地阅读、真情地感悟和适时地点拨,体现出教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非凡勇气和驾驭教材及课堂的高超技艺,堪为可塑后生、杏坛新秀。“杏坛”,传说是孔子讲学传道授业的地方。“发情”一语,虽为教者课堂“忘情”之口误,但由于纠正及时仍不失为有如瑕不掩玉式“花絮”之美。
(七)多种感官练背讲
——评贾海燕教《梅兰芳学艺》 京剧大师梅兰芳,从小学艺心苦良。紧盯注视练眼力,勤能补拙寒梅香。
披沙拣金字词句,品味诵读议说想。三维对话抒真情,多种感官练背讲。
【注释】
贾海燕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0日下午执教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学中,教者善从课文中披沙拣金般地发掘重点字、词、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想议结合和对话表达,与文本(含补充材料)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己心灵对话,抒发真情实感,并运用多种感官聚焦文本,进行有效的背诵和演讲训练,教学效果显著,不失为低年级一堂优质课。
(八)随文识字认读精
——评孙静教《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登山顶,苍鹰松鼠助它行。遇到困难不害怕,坚持到底就能赢。整体感知文中意,随文识字认读精。角色朗读重训练,清韵阵阵撼心灵。
【注释】
孙静 贵州省贵阳市省府路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0日下午执教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学中,教者能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和文中意思,并采用随文识字、写字和抓住对话进行分角色的朗读训练,收效显著。让人似乎可见课堂洋溢着的阵阵清韵常常撼动着儿童稚嫩的心扉。教学风格平实质朴而不失活泼灵动
(九)句群训练说想象
——评梅雪丽教《云房子》 蔚蓝天空多美丽,鸟造云房惹人醉。发现维护自然景,环保意识从小培。品读感悟戴头饰,深入浅出两来回。句群训练说想象,多种样式醒童扉。
【注释】
梅雪丽云南省保山市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上午执教二年级语文《云房子》。教学中,教者巧妙地运用配乐诗朗诵和张贴云彩图画及给学生戴头饰朗读等方式,营造解读课文的上佳情境,并能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引导想象进行扎实有效的句群训练,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浸润中“走两个来回”,收到了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环保意识启蒙教育的双重实效。
(十)破题导入生成问
——评夏艳教《雾凇》 冰清玉洁雾中凇,自然壮观景异同。雾气遇冷凝结成,银条雪柳神奇矇。破题导入生成问,循序解读见真功。合作学习说感悟,关键词语破难重。
【注释】
夏艳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庐城镇中塘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上午执教四年级语文《雾凇》。教学伊始,教者从文题入手引导学生由“松”到“凇”
再到“雾凇”,由此及彼地破题导入,让学生悄然生成“雾凇在哪里?”和“雾凇是怎样形成的?”等很有质量的问题,为下面进入课文的教学作了水到渠成的铺垫,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循序解读,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突出雾凇是怎样形成的重点段的教学以及课文中介绍雾凇特点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初步
认识和理解感悟,同时,组织有效的分组学习,从诵读和对“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欣赏中感受到雾凇的奇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生识写生字“凝”时,老师蹲了下来,并问学生“能看见吗?”在确认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时,老师才一笔一画地范写这个生字。这仅仅是个小小的细节,但足以看出,夏老师在“蹲下”的那一刻,心里是真的装着学生了。
(十一)古诗新韵妙构思
——评姚桂琼教《寻隐者不遇》 寻隐不遇问童子,云山采药深难知。读讲背想声色佳,指导学法明诗意。读讲背想声色佳,指导学法明诗意。选曲填词歌飞场,唱中奏响葫芦丝。
【注释】
姚桂琼云南省玉溪市聂耳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上午执教五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课堂伊始,教者展示了一幅工整的毛笔楷书《寻隐者不遇》,之后漂亮的板书也展示着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接着的教学中,教者在指导学生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诗句、解读诗意、背诵古诗、想象诗意,更令人称赞的是教者相机演绎出选曲填词(《寻隐者不遇》)进行领唱,同时采用民间传统乐器葫芦丝伴奏。在课前谱曲的基础上,教者现场演唱并教唱了这首古诗歌曲。那由悠扬的葫芦丝配乐的古诗歌曲的演唱听了令人心旷神恰。整堂课构思奇妙,对古诗教学的方式方法作了创新性的有益探索。
(十二)生动活泼有趣味
——评余楠教《美丽的丹顶鹤》
鹤美文美人更美,人鹤形影不相离。为救一只丹顶鹤,身陷沼泽命不回。人与自然和谐处,自读自悟心领会。指导诵读练说话,生动活泼有趣味。
【注释】
余楠云南省昆明市海贝中英文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上午执教二年级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心领神会地感知课文内容,并能恰当地指导学生诵读和练习说话,从中感悟到丹顶鹤的颜色美、姿态美和为救鹤而献出年轻生命的护鹤人的心灵更美,既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趣味性课堂学习中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渗透着的保护野生动物的人文教育,较好地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得到了“文”和“道”的浸润和滋养。
(十三)精读品味更上楼
——评吴艳教《九赛沟》
美丽神奇九赛沟,童话世界金丝猴。雪峰湖瀑不胜收,人间仙境看不够。以歌激情导入好,精读品味更上楼。
有效迁移学写法,前后照应篇结构。
【注释】
吴艳 云南省昭通市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上午执教四年级语文《九赛沟》。教学中,教者恰当地以歌激情导入新课的教学,采用精读品味感知课文重点段中的九赛沟的整体美和各个部分的和谐美相应成趣,并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效迁移写作方法,指导学生练习写作,使学生初步习得前后照应和谋篇结构等文法,对以后学生的习作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十四)无字也有语文味
——评滕衍平教《姥姥的剪纸》
姥姥剪纸技艺高,眼睛不看能剪好。牛和小兔最难忘,拴住孙儿心自豪。语言文字训练实,动情导读说四到。无字也有语文味,有字更觉乐陶陶。
【注释】
滕衍平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三堡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下午执教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中,教者以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为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体会领悟作者对姥姥崇敬和思念的游子情怀,并于课文中的无字之处充分发掘课文语言文字背后所暗藏着的言外之意,并乐此不彼地反复出现体现课文主旨的的语段,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一赞三叹地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地练说“四到”:“我仿佛又听到了,听到了 ;又(仿佛)看到了,看到了。”整个课堂,学生学得有声有色,老师教得有滋有味。
(十五)字词句篇读感化 ——评张娇燕教《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意义大,明耻雪恨卫国家。深得民心国人欢,震惊世界敌害怕。紧扣壮举统教程,字词句篇读感化。图文影像共欣赏,拒绝毒品兴中华。
【注释】张娇燕 海南省三亚市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下午执教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学中,教者抓住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统领全课的教学流程,通过字、词、句、段、篇的文本阅读、品析和对图文影像片断的欣赏,眼看口读心悟地感知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体悟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文意真谛,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道德的教育融会贯通。(十六)留下悬念读理顺
——评许嫄教《掌声》
神奇掌声改变人,助英演讲信心增。掌声响起就是爱,生活处处需掌声。围绕课题巧提问,留下悬念读理顺。复述理解方法当,字词教学功夫深。
【注释】
许嫄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第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下午执教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中,教者从质疑课题开始,引导学生巧提问题留下悬念,着力教学生先识写生字新词,然后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读懂内容、读
出情趣,从而感悟掌声的内涵,同时运用提供记忆支撑进行口头填空和想象画面来反复练习复述的方法突出对学生复述能力的训练。既继承了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课改新精神。“英”为课文中主人公“小英”的简称。
(十七)课堂教学创佳绩
——评陈志明教《黄鹤楼送别》
手足情深何忍别,黄鹤饯行心相惜。远眺孤帆江头久,无情未必真豪杰。紧扣文眼和诗眼,多种读法情真切。吟诗念文巧对白,课堂教学创佳绩。
【注释】
陈志明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溱潼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下午执教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中,教者以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了出神入化的解读、感悟、品味、交流、对白、诵读等。尤其是紧扣文眼和诗眼、采用多种方法阅读、感悟、表达以及诗文结合、巧妙对白等教学环节更为精彩,创造了整个赛场20节课得分最高的佳绩。同时也受到了广大听课老师一致的高度评价。
(十八)童话世界教童趣
——评笪尚花教《小露珠》 亮明圆润小露珠,动物植物和谐处。美如珍珠钻石晶,爬滚笑别惜情诉。精读交流重体验,画面直观形象树。听说读写巧整合,童话世界教童趣。
【注释】
笪尚花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1日下午执教三年级语文《小露珠》。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精读理解小动物和植物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悟小露珠的外形美(闪亮、透明、圆润,如钻石、水晶、珍珠)和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和谐美等可爱之处,并能引领学生在熟练朗读、想象背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本课中灵动的童话语言进行说与写的练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听说读写的整合合理、巧妙,童话体裁的课文教出了童趣,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呈现生气盎然的活泼有趣景象,教学效果显著。(十九)配乐朗诵掀高潮
——评张红梅教《姥姥的剪纸》
心灵手巧俺姥姥,剪纸技艺真高超。喜鹊登枝牛兔乐,乡邻赞叹不得了。有声有色读感悟,重点词句品味好。比较交流和想象,配乐朗诵掀高潮。
【注释】张红梅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2日上午执教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中,教者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反复品读感悟姥姥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并能运用对重点词句的比较,引导学生交流、回报、朗读体会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合理想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剪纸画面背后深涵着的意蕴。教学效果显著。其中,配乐朗诵的教学环节将课堂教学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二十)范读欣赏再创造 ——评何月英教《小露珠》
美好心灵美丽貌,无私奉献夜俏到。动物植物和谐处,大自然中真奇妙。自主探究导发现,字词句段扎实教。角色互换读悟背,范读欣赏再创造。
【注释】
何月英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蓉城第一小学优秀青年教师,11月12日上午执教三年级语文《小露珠》。教学中,教者能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境和联系生活实际扎扎实实地教学字、词、句、段,并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读悟交流,同时运用角色互换和配乐范读等多种形式精读感悟、再创情境、拓展升华,教学效果显著。
盛况空前绩卓著
——热烈祝贺全国课改实验区苏教版小学语文 实验教科书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圆满成功
2008年11月12日下午于南京审计学院礼堂即席感赋 全国课改实验区,苏版小语教科书。教学大赛第二届,十三省市新秀聚。群英荟萃擂台摆,异彩纷呈奔殊途。专家评审公平正,盛况空前绩卓著。
【注释】
2008年11月10~12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家研究中心、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实验区教师教学研究会、中国教师报社、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会、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等5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课改实验区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在南京隆重举行。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41位小学语文教坛新秀选手云集南京,参加大赛,分设两个大赛场,全国各地计有3000余名教师代表出席听课参与评议,可谓声势浩大、盛况空前、群英荟萃。各路选手竞技角逐、教法各异、精彩纷呈,尽显在探索弘扬语文教学优良传统和体现新课改精神相结合道路上之殊途同归的倜傥风流。仅南京审计学院这个赛场参赛的20位选手经专家评审、当场亮分,就评选出特等奖11名、一等奖9名.本次赛课会还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闭幕式,并进行了颁奖仪式,有关方面负责人苏教版小语教科书主编朱家珑等对本届赛事取得的卓著成绩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苏教版小语教材教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殷切希望
第二篇: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专家评课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语文网 > 教师频道 > 高中语文 > 视角 > 正文
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专家评课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2011-10-11 10:22:13
热点推荐:
任海林:学案教学再思考
赵克明:我为何要提出“语文养成教育”
王帮阁:从周予同教授的“导”中体会语文教育
返璞应归真 出色而本色
黄厚江
第一竞赛单元有两节课,一节是山东选手耿文超老师执教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节是云南选手李坚老师执教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阅读课,都是小说阅读,也都是经典篇目。一是外国小说,一是节选自名著《水浒传》;一是短篇小说,一是长篇节选。
听了两位年轻老师的课,我感到十分自卑。两个小伙子,形象好,音色好,普通话好。一个激情如火,气场强大;一个内敛老练,从容不迫。更重要的是,两位老师把握课堂的能力都很老到,课上得有板有眼,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想到自己的普通话,想到自己的破嗓子,想到自己对不起观众的形象,想到自己这般年纪时的稚拙,怎能不万般自卑上心头?
两位老师的课,有这样一些很值得肯定的特点:
一是很本色。
这是两节很本色的语文课。
新课改以后,很多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所以我们大力提倡“把语文当语文来教,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什么是“把语文当语文来教,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阅读,诵读,品味,讨论,概括,表达,这两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语文的活动,都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是很地道。
这是两节很地道的小说阅读课。
我们一贯主张阅读教学要体现文体的特征。不同的文体,教学内容、学习重点、教学形式,都应该有所不同。这两节课都很好地体现了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两节课都以人物的解读为重点。《装在套子里的人》由事件入手,重在抓住别里科夫典型化的言行分析他的性格特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重在把握林教头由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到怒杀仇人、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前者在人物特征的分析过程中,欣赏作者漫画式的夸张讽刺手法;后者在解读人物的性格转变之后又欣赏了小说的情节艺术和环境描写。两节课都体现了小说阅读的基本特点,也都体现了两篇文本的个性特征。
三是很朴实。
两节课的教学都很朴实。
从教学内容看,两节课都把工夫用在文本上,用在文体上,用在品读上;从教学流程看,两节课都按部就班,不故弄玄虚,不节外生枝,没有噱头,不卖关子;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看,没有繁忙的分组,没有花哨的诵读,没有动人的音乐,没有缤纷的画面,PPT也使用得恰到好处。其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要来一段电视剧并不过分,可是教者竟没有安排。好课都是朴素的,这是我们的一贯观点。年轻老师这么朴实地上课,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很少见到。所以,这样的课我们很是喜欢。
但是,作为比赛课,作为具有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意味的课,我们又总觉得缺少一些应该有的东西。
一是少一点个性。
比较成熟的教师,比较成熟的课堂,是应该有一点个性的。年轻老师,更应该有这样的追求。今天有一点个性,明天才会有自己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位老师的课,又过于老实了。无论是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对小说教学的理解,以及对这两篇文本的教学处理,都几乎没有一点创意;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找不到特点,更没有亮点。两节课,都看不到教者明确的教学追求。
二是少一点突破。
要有个性,就要有突破。没有个性,与没有突破有关。首先应是文本解读的突破。阅读学的发展,课程理念的发展,文学批评的发展,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都为我们对经典进行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可惜两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完全囿于“教学参考书”,囿于定格于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说法,不敢越雷池一步,更无一点自我的见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仅仅只是为了图解和印证“官逼民反”的四字主题;《装在套子里的人》始终只是把批判矛头指向可怜的别里科夫,乃至学生有了个性化的突破性的解读,教师都全然置之不理,甚至出现前后解读完全互相矛盾的情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在小说中的重要价值,和人物、主题之间的关系,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很有开发空间的教学内容,可惜教者的处理失之简单和草率,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其次是小说知识的突破。毫无疑问,小说教学是要抓住情节,抓住人物,抓住环境,探究主题。但时至今日,小说的知识又不仅仅是这些内容,比如叙述视角,比如结构艺术等,在这两篇文本中都是可以融入的教学内容。即使所谓的“三要素”,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教者也有自己理解的不同视角和呈现的不同方式。而三者的教学整合,则更能展示教者处理教材拓展教学空间的能力和教学艺术。
三是少一点张力。
课堂教学的张力,就是指一些教学活动能够形成一石三鸟甚至是一石数鸟的理想效果,常常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推进教学的进程,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提升学生思想的高度和广度,引领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让听课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充分享受和教学思想的诸多启迪。这种张力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常规教学活动的巧妙组合。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按部就班地进行人物性格的转变、情节艺术的细节照应和环境描写的分析,就显得平铺直叙,缺少教学的张力;如果能够将三者合理整合,或者由一个切入牵动其余,或者先分后合聚焦于一点,都能彰显教学的张力。另一个思路,就是设计出精彩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总体看,这次比赛中绝大数老师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能力还比较欠缺。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指令式的学习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完成板书”还是比较普遍的教学流程,甚至是教学内容的简单排列和教学理念的罗列呈现。这是课堂教学缺少张力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不能给学生应有的引领,不能比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深,思考得更全面,表现得更精彩,也是课堂教学缺少张力的重要原因。就高中组的情况看,上课班级的学生的确非常优秀。我们很多老师平时抱怨学生基础差,不好教;其实学生优秀,也不好教,或者说更不好教。学生优秀,会带来课堂的精彩;但教师必须有能力让学生更精彩,否则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不仅教学没有张力,而且对教师来说是很难堪的事。有的老师本来是要示范一下的,结果成了反面的例子;本来是想在学生发言之后,自己再补充引申发挥一下的,结果只能说一句“你们这么优秀,我真的无话可说了”;甚至有的老师,被学生牵着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哪里会有教学的张力呢?
其实,上面三点都关系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处理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寻求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这对矛盾。
新课改之初,曾出现了不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语文的内容少了,其他内容多了;语文的方法不用了,其他的方法盛行。脱离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无来由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莫名其妙地进行分组和探究。这次比赛,令人欣喜地看到,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更为清醒,改革的方式也更为理性,华而不实、形式主义、表面化的东西少了。但有一种迹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改革之初,更多的是热情;十年的探索之后,更多的是理性。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很多人说,现在是返璞归真。这自然是对的。可关键是要“归真”,而不是倒退,不是经过十年改革再彻底回到改革之前。否则,这十年就成了白折腾,这课改就真的彻底失败了。什么是“真”?真,就是规律。课改要改的,就是那些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做法;经过十年的探索和改革,我们既要调整改革中不符合规律的做法,又绝不能回归以前不符合规律的老做法。返璞要归真,“归真”是关键。
这些年来,我们倡导的本色语文,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支持和践行。我在《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一书中说:本色就是本原,就是本真,就是本位。本原,就是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热爱母语和运用母语能力的课程目标;本真,就是按照母语学习的规律教学;本位,就是要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教语文。但同样在这本书里,我们强调:“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更不是无为。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也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在《语文教学的基本定位》一文中,我曾引用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的两句话“极练如不练,出色而本色”来表达我的本色语文观。在这里,我仍想用这句话来回答如何处理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寻求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改革的最高追求,应是按照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教学,而不是背离规律;真正本色的课,应该是最出色的课,而不是最平庸的课。以为改革就是越改越远,以为本色就是因循守旧,都必将误入歧途,并终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寻求抒情类文本教学的突破
尤立增
高中组的十六节课,风格各异,异彩纷呈。参赛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审时度势的教学机智、蕴意丰富的人文积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7月26日下午进行的第二竞赛单元,共有三节课。分别是天津选手廉朝老师执教的《归去来兮辞 并序》,安徽选手王兆彬老师执教的《春江花月夜》,辽宁选手金莉波老师执教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三篇课文都是抒情色彩极其浓郁的诗赋。也许有人会说,在这样的课堂大赛中,执教抒情类文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认为这类文本“好讲”“容易出彩”。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有时看似好处理的文本恰恰难以把握。特别是作为比赛课,受准备时间、学情、课情及授课环境的限制,更容易出现“失误”或“遗憾”。但这三位执教者展示了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展现了良好的课堂风貌。当然,因为每位听课者的观照角度不同,所以,同一堂课、同一个教学瞬间,人们的看法也会不同。甚至一个人认为是失误的地方,另一个人却认为是精彩之处。我认为,三堂课都很成功,有以下原因:
一、巧妙的课堂构思是基础
设计教学、构思课堂首先要了解学情,即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等,教师应切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然而,受赛课形式的限制,执教者很难充分了解学情。但三位老师能够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有针对性地点拨,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机智。其次,要准确抓住文本的特点构思课堂。从课堂表现看,三位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十分到位,这是独立阅读、钻研、把握文本的结果;他们都能捕捉住此文与他文最大的不同点,深入理解文本独有的最特殊最精彩的内涵,从而融会贯通,完成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他们都能准确地把握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样,执教者就能明确学生到底该学什么,怎样去学,从而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设计教学、课堂构思呈现新颖性。
廉朝老师用“温故知新法”导入后,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提出疑难问题,并将疏通文意的方法告诉学生。在教师范读环节,廉老师故意读不好,设置悬念,引出怎样才能读好的问题,指导学生品读,并将鉴赏结果以“读”的形式呈现。王兆彬老师执教《春江花月夜》,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奠定情感基础,引出“美”字,以“美”字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的“景美”、“理美”和“情美”。金莉波老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范读,这里特别强调,这么长的一首诗,金老师全诗背诵下来,可谓先声夺人;然后,抓住鉴赏诗歌的核心——意象——来构思课堂。所以,三节课在设计上体现了执教者的匠心独运,课堂风貌能较好地体现课堂构思的预设。
二、正确的方法是保证
有了预设,课堂生成需讲求方法。方法的选择当然仍需考虑学情和文情。三篇文章均为抒情类文本。现行各套教科书中,抒情类文本所占比重很大,抒情类文本的教学也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这类文本是美的化身,美的结晶,所以,其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鉴赏。转化教学论认为,鉴赏的主体是学生,鉴赏的客体是文本,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感知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将文本中的美感因素转化为学生个人审美结果和审美能力的过程。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如何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等去思维、判断、理解、联想,既内化为自己的审美体验与感受,又可外化为语言文字的形态——写诗文、写鉴赏文章、有情感地诵读等。
三位老师都紧紧抓住抒情类文本的特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抓住了情之本,使学生体味到寻幽揽胜的乐趣,将作品之美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而这种“转化”都借助了正确的方法,那就是以鉴赏为核心,“以读带赏,以赏促读”,力求达成“读”与“赏”的完美结合。廉老师在“赏读”环节,让学生找出饱含情感的句子,学生赏析,教师用指导“怎样读”的方法点拨;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启发学生抓关键词,赏析“景美”;金老师更是发挥教师范读的优势,营造氛围,“读赏结合”。所谓正确的方法,就是能收到最佳课堂效果的方法,抒情类文本的教学,“以读带赏,以赏促读”就是很好的方法。
三、合理的定位是关键
这里所说的“定位”,是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定位。两方面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平等的首席”,这些话,我们很熟悉;但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落实,却值得深思。首先,师生要共享“话语权”。这种共享“话语权”的基础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传统教学中教师独霸课堂的“话语权”,学生只能当听众,学生个体的灵动的创造性的火花,都被为师者的唾沫给浇灭了。而共享“话语权”,有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促进课堂气氛的和谐,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其次,要切实落实教学民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平等自由教给学生——该学生做的事教师决不“越俎代庖”。也就是把读书的权利、思考的权利、质疑的权利、赏析的权利、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廉老师在“疏通文意”环节,问题让学生提,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问题;“赏读”环节,让学生找出饱含感情的句子,学生自我赏析,教师点拨。王老师的课,所有诗句的赏析都是学生发现,学生提出,师生合作完成。金老师则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赏意象,析感情,尊重学生的感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始终扮演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我们总在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而实际上课堂有“遗憾”很正常。课堂出现失误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待失误的态度:发现问题,反思失误,消除遗憾是一种选择,是我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有益做法;忽视问题,漠视失误,缺少反思也是一种选择,但那样一来失误将成为永远的遗憾,甚至会衍生出更多的遗憾,只能使我们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例如,廉老师在导入以后安排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时间是三分钟。《归去来兮辞 并序》虽然不长,但是,文前有“序”,且辞赋也有相当的难度,三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是因参赛课的性质决定的。我认为,不能仅仅为了展示“读”的环节,而忽视了“读”的效果。王老师开始配乐朗读,由师生合作完成,但教师范读的能力还需加强;再者,教师偏快的语速有时会使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我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特别注重情感性,根据教学内容而抑扬顿挫,缓急有致。金老师在“初读体会”环节,让学生在倾听和诵读中体会诗歌有怎样的情感,推究起来,这个任务学生几乎无法完成,因为学生“听”出的感情,与朗读者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再者,“意象”这个术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能否将其范围定得过宽呢?当然不行,因此,“意象”不能泛化。
白璧微瑕,况且未必是“瑕”。三位老师的课,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特别是抒情类文本的教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观课的两点思考
赵福楼
在课堂教学大赛的现场,我们的视点集中于观课,观上课的老师,即看课并看人。应约就第三竞赛单元中江苏选手王舒成老师执教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上海选手胡凌老师执教的《咬文嚼字》、福建选手张萍老师执教的《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新疆选手赵凤芳老师执教的《春末闲谈》四堂课作点评,赘语罢了。
一 就观课而言,要看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教师的教学实施是否具有可行性。这两点决定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举例来说。《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教学,教师设计用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这幅图导入,其用意有三:一是点明课题;二是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克服借班上课师生之间的疏离感;三是此纪念堂的设计者为梁思成,他也是教师所执教文章的作者。这个简单的教学构思可见教师的匠心独运。
另如,《春末闲谈》的执教者为了引导学生通读课文,设计出一个表格要学生填写,如下:
人物
手段
对象
结果
细腰蜂
毒蜂
青虫
成为食物
“本文应用譬喻,落笔在针砭当时专制统治的社会现实。”教师这个教学活动设计,采用比较节约的途径,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写法和主题。
具有合理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采用直接、有效的办法,掌握教学内容,形成语言应用能力。
但是,合理的设计未必可以导致具有高效特征的教学。观课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用“词或短语”来概括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这原本也是一个精妙、可行的设计,但是从现实教学看,学生在概括第八项特征的时候,发现这段文字中无法提炼出适宜的词汇和短语,只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为“构件交接处注意修饰”。这里的学情与教师的最初设计存在出入。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第九项特征的概括上。由此需要反思,教师当初要学生用词或短语概括中国建筑特点是否合理。《咬文嚼字》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梳理,概括分析文中举了哪几类例子。此环节的教学实施也不顺畅,这也与教师的实施策略不当有关系。要求学生进行语言推敲的例子归类,这有一个前提,要学生明确课文里有几个例子,分别是什么;在此共同认识基础上,才能进行分类。而且对课文中的例子不好作逻辑分类,这些例子更多与作者强调的咬文嚼字的道理有关。这个教学实施与课后的一个小练习设计,提出五个例子,要学生概括作者说明什么道理,相比较而言,倒是后者更为合理和科学。
二
教师的表现也是观课中的一个视点。这有利于参与赛课的教师自己审视,也会给别人树立一面镜子,可供学习。
教师这个视点,可观处有三: 1.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保持姿态。
《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一课教学的老师,语言表达中有吃音,还有齿音字不清的现象,学生听闻后发出笑声。这位老师在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她面带微笑,情绪饱满,努力把语言说清楚,有解说有朗读,不回避自己的语音缺陷。这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这个精神状态让我感动。有这样的一种教学态度和把一种积极的态势保持长久,注定可以打造出更为精美的课堂。在听课中,我被这位老师的情绪感染着。
2.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
课堂上教师教什么?是教知识,还是教方法?这其中有高下之别。我不反对教知识,但是我也知道教方法的教学更有持久的生命力,教师更为智慧。这里有一个正面的例子。我们现在的课堂,尤其是阅读教学的课堂,大多重视语言的玩味。通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选喜欢的文字,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这是一种散点阅读的处理。各个学生的发言没有设计,所以没有序列,一会拎出文后的这句,一会又回到了文前。这样的讨论如果久了,我们就会觉得思维非常凌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尝试把一组语句集中呈现,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表达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即这篇文章的文字中洋溢着作者浓烈的民族感情。这就是语言分析中概括的方法。
“怎么教”尤其值得关注。有的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诠释者,要为学生讲解;有的教师作为导学者,带着学生学习;还有的教师作为激励者,鼓舞和指导学生学习。目前教师多以课堂威压影响和控制学习行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能动性都不足。所以,我把听到的这四节课,归类在导读课,还是教师牵引着学生亦步亦趋地学习。
从教学现状看,教师导读中缺乏很有效的方法,主要采用问答式教学,即教师提问较多,而要求学生即刻回答。问答随意,过度问答,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从这四节课看,有两个表现:
一是教师理答比较仓促,不容易作出正确和科学的判断。例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学中,有学生把中国建筑的第二项特征概括为“木材结构”。教师即刻追问:还可以用别的词汇概括吗?在教师诱导下,另外有人概括为:结构方法。我们现在做事后诸葛亮,审视这一处理,就会发觉,用“木材结构”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更为准确一些。
二是学生被教师连续追问,思维长期保持跳跃状态,这是一个严峻挑战。一个成年人,即使面对简单问题的追问,十分钟以内也会败下阵来。而孩子们,一节课数十分钟,若被老师持久为难,怎么还能坚持?从可见的课堂,我们验证一个公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另加一群聪明的孩子,是不是就能呈现一节精彩的课呢?答案是,未必。有的优秀教师就是用连续追问,让学生都成为了课堂中的失败者。有的课堂的冷场,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的过于强势的追问。3.教师的教学追求。
每位教师的关注各不相同,有的专注于技术化的教学,有的采用合理的策略来实施教学。前者成为技术领先的教师,或许发展为具有艺术特征的教学;后者看重教学实施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教学思想。有技术的课堂可以寻找,尤其在赛课的场合,教师都很优秀,他们的教学基本功都很好,在教学技术上的修炼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是,有思想的教学很少见。
教学的思想性,可能体现在教材研读中。《春末闲谈》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一节课作处理,教学比较有难度。执教者提出了四个问题:文章中作者谈的什么?作者与谁谈?谁人乐意听作者谈?无人听,作者为什么还要谈?这四个问题,一气贯连,都围绕题目中的“谈”,触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具有思想分量。这些问题入门易,钻研起来有深度。这是很好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一定基于教师对于文本的深刻研读,没有这个底气,教师很难引领这种问题的讨论。
当然,这个案例中,教师的设计在实施中也有一些遗憾,即发觉学生之于问题的讨论很难深化。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第一,学生对于写作背景和鲁迅其人的思想特征、语言风格等所知寥寥。需要教学中增加一些知识链接,如教材中注释第13项和第14项,都是交代写作背景的,而文后也标明了写作时间。这两者都是教学处理中要引起重视的。第二,赛课前学生预习不足,课堂中学生文本阅读也不够。没有很好的认知基础,作深刻讨论毕竟有困难。
有思想的教学注定是贯彻“学生第一”思想的。在教育中有三个“第一”的思想。在教育管理中应该秉持“校长第一”的思想,在学校管理中应该秉持“教师第一”的思想,在教师教学中应该秉持“学生第一”的思想。
我们实施教学一定要从学生需要出发,即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即时进行教学调控。有的课堂,教师比较强势,学生都低头不理。这说明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不支持,缺乏参与积极性。有醒觉意识的老师就应该在此刻进行教学技术调控了。
有思想的教学注定不是偏于学或偏于教,而是一种平衡态。本次赛课的听课学生表现出很高的语文素养,他们非常活跃,积极与老师互动,这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老师在微博留言,希望让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给上节课。然而,就是这样的学生,也会因为教师引导策略失当或教学指向不清楚,而陷入茫然状态。有的课上我们几位评委交换意见,不知教师此刻想做什么,不能明了他的教学意图。这时的教学往往繁复化,教师不停地变化招式,虽然炫目但把学生都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终。我一直以为最好的教学应该是最为朴素的、简约化的。这样的模型或模式才能应用于普通教师和常态教学。我们尤其需要反思,这才是有利于教学改进的。
江山信多美,此地最为神
孟庆欣
7月25日我们去黄山旅游。在去始信峰的山道上,我们的导游总是说:“这里没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往上走。”走到“龙爪松”时她还是这么说,“这不过就是一棵树”。可是我听见后面团队的导游介绍“龙爪松”时内容却很丰富:“这是黄山十大古松之一,约有400年树龄,其根系粗大,主根深扎岩中,另外5条粗壮的支根,全部裸露在外,状若龙爪,所以叫龙爪松。大家看它的树冠,亭亭如盖,晴日里筛下道道阳光;再看它的树干,笔直挺拔,令人想起伟岸的奇男子;最美妙的是呈扇形伏在地面的支根,与树冠上下呼应,盘根错节,静显峥嵘遒劲,动如飞龙舞爪。有《蝶恋花 龙爪松》词咏道:叶翠枝盘峰上峭……”
不善于利用旅游资源的导游也许不多,可不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的教师并不少;带着全体游客在自然的大山里迷路的导游也许不多,可带着全班学生在文本的密林里迷路的教师并不少。此前大家也都看到了,参加这次课堂教学大赛的老师里,既有“不过就是一棵树”式的老师,也有“陷在文本不自知”式的老师——有位老师不仅把学生绕糊涂了,把我们听课的老师们也都绕糊涂了:搞不清她的教学目标与重点,理不清她的教学环节与思路,弄不懂若干提问的价值与意义,看不出学生们的变化与收获。难怪现场直播的微博即时打出了网友们的感叹:“这位阿妹太能绕了!”
因此说,我们的语文老师和导游、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旅游其间还真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这里我也就借用了南朝时期齐人刘绘的旅游诗句作为这次评课的题目。
高中评委组委托我重点就第四竞赛单元中贵州选手隆芳老师执教的《江南的冬景》、甘肃选手陈玉萍老师执教的《项脊轩志》、湖北选手谭清才老师执教的《六国论》作点评,我也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供大家指正。
旅游也好、教学也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去到哪里”——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有人反对向学生明示教学目标或学习重点,我对此是不赞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即以导言组织或是内容概要的方式,建立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好。这些做法包括了清楚说明学习的内容要旨……在如此的安排之下,学生就能随时保持高度的学习方向感。”(崔允漷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教学原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那么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怎么确定呢?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认识》中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是讲求字义”(尤其是古今异义字的字义)。我们认为,这既是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一条基本底线。吕叔湘先生担心教师们把文言文的教学在目的与方法上与现代文混为一谈,也担心学生们“自以为懂”导致“掉以轻心,一滑而过”。叶圣陶先生也特别强调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古今异义、虚词和特殊句式的教学目标(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虽然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观点,但至今并不过时,正如“导而弗牵”不过时一样,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原则。甘肃陈玉萍老师的《项脊轩志》一课在古今异义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语言材料的处理上,做得还是比较认真的;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没有来得及处理,教学设计也没有落实到位。湖北谭清才老师在《六国论》的教学中对“下咽(yān)”的解释也讲清了古代单音词的特点。
文言文教学要体现文体的特点。陈玉萍老师讲何为“志”,谭清才老师讲何为“论”,都是以文言文的文体特点为依据的。
教学还要体现文本的核心价值。陈玉萍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一间书房、两种感情、三个女人”的思路,谭清才老师以“赂”为核心论六国讽北宋谈亏议丧,都体现了这种追求。
其次是“怎样去到那里”——以什么方式到达目的地、达成目标。
根据学情和文本特点,设计两三个带有阶梯性而又直指目标的简明环节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贵州隆芳老师的《江南的冬景》就是这样设计了品其文(品味具有画面感的语言、揣摩作者的心境、体会点睛之笔的作用)、悟其法(感悟情景交融、修辞格与整散句式的手法)、学以致用(学生练笔、教师写下水文)三环节。这种设计对于达成目标来说无疑是有效的。但隆芳老师弃用黑板而无板书这种做法是我们不能认可的。因为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板书”(或“板演”)是教师专业中的一项“基本功”,有其独特作用。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必须具备国际公认的关于“专业”的相应标准,而“板书基本功”则属于“专业”中“具有特殊的知识技能”的标准范畴。换言之,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具备“板书的技能”,也就失去了“具有特殊的知识技能的专业教师”的资格。
从探究作者入手也是有效达成目标的好方式。隆芳老师的《江南的冬景》引画家刘海粟对郁达夫的评价,“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中映着霞绮。他……不愧是一位大画师。青年画家不精读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二省间的山水;不看钱塘、富春、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陈玉萍老师的《项脊轩志》题解“项脊轩”与“唐宋派”;谭清才老师的《六国论》介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不仅是课堂导入之设计,也是“知人论世”之必需。
这几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具有引领、辅助、提升学生的能力,而教师范读、资料辅助、语言挖掘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范读是引领学生的好办法。辽宁金莉波老师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全体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带到了艾青诗的意境中。《江南的冬景》《项脊轩志》《六国论》三课注重学生的诵读也是很好的。
积极开发资源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好办法。谭清才老师通过展示《大秦灭六国示意图》和补充《宋史》“贿赂西夏”的具体细节,解释了《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和现实意义,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评价作者的态度观点很有帮助,这种恰如其分的补充对学生学习而言就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谭清才老师善于利用与开发文本资源,他不是那种“这不过就是一棵树”式的语文导游,所以他上的《六国论》也是学生活动最充分、最放得开的一节课。教师要有提升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不能追求教师无所不问、学生无所不能的“对答如流”式的“平等交流”,教师只有高于学生才有提升可言。深入挖掘语言的妙处是提升学生的一个好办法。比如处理《江南的冬景》时,可以将《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进行比较,两篇都是郁达夫的散文,文字都极具画面感,也都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但前文是写客乡的清、静、悲凉,后文则是写故乡的朗、润、悠闲,感情基调显然是不同的;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家,郁达夫的古典文学功底颇为深厚,他的语言具有“四六文”般平仄对仗的韵律美、音乐美,其“灰云扫尽,落叶满街”“门对长桥,窗临远阜”“得失俱亡,死生不问”等与苏洵的“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暴霜露,斩荆棘”、归有光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向学生指出上述诸多的特点,才能使学生真正鉴赏到郁达夫散文中意境、方法、句式及用字等的妙处,才能真正走近郁达夫,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总之,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的课前课后,都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以及情感、思想中的某些方面有收获、有变化。要努力做到吕叔湘先生希望的那样:让学生明白语文不是用来讲的,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语文课要让学生觉得乐学、有用。(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
因体而教
褚树荣
如果中学生“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是真的话,第五竞赛单元中北京选手连中国老师执教的《渔父》、四川选手陈伟老师执教的《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江西选手魏建宽老师执教的《长亭送别》、黑龙江选手林丽老师执教的《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这四堂课都是学生害怕的课型,但是学生表现非常优秀,执教老师也可圈可点。连中国老师旁征博引,激情汩汩滔滔;陈伟老师平静而习惯于自省,甘做讲台的配角;魏建宽老师神定气闲,陶醉而且投入;林丽老师清醒而机智,对现场有很好的把握。学习不难,课堂出色,我怎么评呢?
我想先设定一个标准,然后按这个标准去审视这四堂课。四堂课分为两类:一类是古诗文教学,一类是作文教学。教学内容不同,评课的标准也不一样。我们先来看古诗文。古诗文是什么?我的理解是用古代汉语记录的以一定的文章体式呈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这不是什么科学的逻辑的定义,但大家想想,这样的理解是否有道理?如果有一定道理的话,我们就可以从中分析出古诗文教学的三个内容:文字语言的理解和积累、文学或文章的欣赏、传统文化的传承或渗透。我称之为古诗文教学内容的“三合一”。在课堂呈现时,这三种内容应该是随着学生和课文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彼此沟通。对于高中的古诗文教学而言,这三种内容应该都具备。基于上述的理解,我们可以向《渔父》《长亭送别》追问三个问题:
1.有无文字理解和语言积累的意识和行为?2.鉴赏的选点和方式恰当吗?3.能否从文化传承的高度设计教学?
《渔父》和《长亭送别》注解详尽,但学生仍然有阅读障碍,两位老师均有疏通文字有助于理解的意识和行为。如连中国老师对《渔父》的“何故至于斯?”的“斯”字解读,把代词的字面意义、屈原的境遇和渔父的价值观都贯穿起来讲了,文字理解里有文化的渗透。关于两个“独”字的朗读,老师启发学生思考应有的语气,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再读,老师也作示范朗读,学生再来点评,最后一起来读,虽然稍显烦琐,但意欲通过反复的诵读,进入屈原的内心,这样的努力值得肯定。当然,有些词语的理解尚可斟酌或者说是不妥的:如“皓皓之白”的解释,如“遂去,不复与言”的“去”究竟是谁“去”,如关于“沧浪之水”仅仅是归隐林泉的暗示,等等。《长亭送别》虽然由唱词和宾白组成,但是其中蕴涵有古典诗歌意象的词语也多,戏曲的各种概念知识学生也是陌生的,我以为这些语言层面的教学应该有。但是魏建宽老师也许要上一堂研究课吧,也许想在课文“边角料”的研究中,“告别文学作品的浅阅读”吧,所以抓住诸如“斜签着坐的”等文字研究张生坐姿的意义。我以为课文里比“斜签着”重要的词语多得多了,但不见教者去“研究”它们。
我们再看鉴赏点和方法。《渔父》的鉴赏点似乎是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从而分析屈原的形象、领会屈原的精神。《长亭送别》的鉴赏点好像是“边角料”,通过平常人们不太注意的地方,析出新意,譬如莺莺和老夫人对于时间感不一样、为什么老夫人看重名利、长老在文中是一个多余的人吗、红娘与崔莺莺的心灵距离、张生的坐姿等等。《渔父》的鉴赏点是集中的,但课堂上老师旁征博引、顺手牵羊,教学的主线时不时淹没在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说中。《长亭送别》的点是散漫的,看去更像一篇学术性的阅读札记,选点确实别出心裁,见人所未见,但很难预料学生听课后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至于方法,《渔父》的教学主要通过朗读,学生了得,读得很好,老师更了得,声如裂帛,穿透力和感染力极强。《长亭送别》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完成教学,间有电影短片的媒介。两堂课呈现的方法均是不错的。
最后看文化的制高点。两位老师都颇有这样的意识。连老师指出屈原与现实的对峙状态,显示了他的“亮剑”精神。他认为屈原和渔父的生命状态是不一样的。课堂还更深入地讨论出屈原这类人的四种解脱方式:决斗、绝交、混世和改革。尤其是改革一途,竟然是学生提出,不同凡响!魏老师最后把崔、张两人的爱情故事加以迁移,从而获得所有爱情故事的感悟,指出中国文学中的爱情故事是永不落幕的神话,最后亮出了自己对于文学作品教学的理解。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这样的文化升华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能否更加深入一些,集中一点?批评家鲍特金说过类似的话:有一些题材有特殊的形式,在时代的变迁中被一直保存下来,并且与被这个题材所感动的人的心灵中那些情感倾向相应。这就是文学母题。《长亭送别》是元曲四十几个爱情戏中的典型,但也逃不出“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子弟中状元,各种势力来作梗,才子佳人大团圆”的模式。中国传统的爱情戏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模式,但《长亭送别》最大的价值在于,在那个禁锢的时代,作者公然以这样的故事宣示:爱超过一切!这真可以看做是人道主义甚至人权主义的先声!《渔父》是一段对话,其实可以看做是儒道对话的滥觞,是太极文化的标本。屈原作为儒家代表,身流沅湘、心系怀王的担当情怀,深思高举、洁白清忠的执著精神,代表太极文化中的阳极,积极入世;渔父不滞于物、与时推移的圆熟,随遇而安、游刃有余的超脱,代表着阴极,以出世为保全。类似的话题只要点到为止,这两篇课文的意义和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再来看两节作文课。作文是什么?就是写作,写作就是实践。写作教学又是什么?我理解是教师指导学生进入写作,这个过程就叫写作教学。这里有几点认识不知有无道理:1.知识不是能力——教写作知识教不会写作;2.能力需要实践——只有在写作中才能学会写作;3.实践注重过程——教学就是优化学生的写作过程;4.过程就是体验——教学的效果要看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如果这几点认识大家同意的话,我们又想对这两堂写作课提三个问题:
1.课堂有无学生进入写作的过程?2.教师的指导能否针对写作过程?3.能否看出指导后的改善?
先来考察第一个问题。陈伟老师入题很快,“注重创新”,作文创新指哪些方面?立意怎样才能创新?布置四道题目进行立意创新思考(《三思而后行》《水的联想》《伯乐相马》《我家来了客人》)。小组交流重点抓住《水的联想》,最后概括出多角度的、反向的、高屋建瓴式的几种新颖的立意思路。学生对于《水的联想》讨论很充分,提出了很多立意。但是讨论、讲述和思考与写作是否一样?如果陈老师安排一个写作的过程,学生的体验肯定会不一样,即使写几句也好啊!林丽老师的教学环节是读图(关于红色主题街)—读文(课文知识短文)—再读图(再次讨论)—写作—展示和评价—总结。这其中有写作过程,而且是有效的过程。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林丽老师的第一环节读图讨论,是学生原认知水平上对于“红色主题街”的评论,是故意让学生观点散漫的,稍带感性的;第二环节学习知识短文《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意在指导提出问题(是什么)—正反论证(为什么)—深入理解(怎么办)这样一种分析的思路。第二环节感觉稍欠得力。当然,遗憾是不可避免的,谁说读了《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的短文后,认识真的就能深刻了?但教者无法跳过这一环节。好在真理越辩越明,第三环节再次讨论红色主题街时,学生真是见解卓著!课堂充满华彩!如此充分的铺垫,就是为了学生更有效更投入地进入写作。果然,奋笔疾书以后的成果展示,让人刮目相看。陈伟老师则显得沉静多了,从容多了。在与学生关于“水的联想”的对话中,你仔细听他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不蔓不枝、不紧不慢,贴切而精到。这种表面看似平淡实则充满张力的对话就是过程性指导!陈老师把立意的思维过程打开了。
最后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能够感觉到指导后的改善吗?这似乎有点急功近利。余秋雨说,写作连接着健康的生命,写作的过程,就是人生过程。但是一次写作课,总得让学生改变点什么吧,或者认识,或者行文。认识从浅到深,从沉睡到唤醒,行文从无到有,从初稿到修改。学生关于水的联想真是异彩纷呈:水能依形而变,水有自净功能,水能屈能伸,水能穿石,水目标坚定始终向东,水能变通,水能就下,水能容纳,水太清则无鱼,上善如水,等等,不一而足,而且有几种立论课堂上都有正反申论。这就是认识上的提升,这就是现场听得到的效果。林丽老师的效果,主要在于她循环往复、渐次提升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对于教学规律的认识,看到对于写作过程的尊重。红色主题街引发的关于政府如何对待民众、对待党的生日,如何执政为民,学生的见解已经超乎教师的预期。最后学生的见解还以物化的成果呈现,这就是现场看得见的效果。
当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连老师旁逸斜出的思想收拢一些,开头孙悟空的故事缩短一些,那颗黄山松也不要了,澎湃的激情稍微节制一些,观感可能更好;林老师如果没有太强的方法指导的意识,没有完美(抑或完整)主义的思想,那么在下课铃响后,就不必再匆匆忙忙、滔滔不绝地总结写作上的金科玉律了,其实,那些东西,讲了也没有用。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评课
语文课堂教学展示已经结束,先将把听课感在这里说说。《将相和》是一篇老课文了,黄老师将一篇老课文上出了新意。通常我们在上这篇课文时总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分析,抓住人物语言理解人物品质特点。而黎老师却不一样,他是抓住了矛盾冲突点:为什么不和?哪里写将相不和?找出了廉颇说的那番话,又抓住了其中的“就靠一张嘴”,启发学生,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靠一张嘴呢?划出蔺相如说的话,抽丝剥茧,层层挖掘,从而通过三个小故事感受到蔺相如的聪明机智,临危不惧和顾全大局。对于这样的历史故事,尤其是这种篇幅长的课文,往往在课堂上很难把握,容易上得繁冗拖沓,教师疲惫不堪,学生兴趣索然。所以,必须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进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老师上得舒心。
买火柴的女小孩在带领学生体会小女孩的“不幸”时,占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谈话“大年夜你在干什么?”在学生充分发言后,陈老师深情地说:“同学们真幸福啊!„„”然后引导学生再次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并配上了悲哀的音乐。就这样,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起了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从学生所谈感受的感受可以明显看出。还有最后一段话的理解中老师也是进行了充分情感渲染,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在此,我也提出一个探讨的问题。陈老师的课堂,关注点只集中在了少数学生的身上,而且大都是女同学们,因为她们的素质很高,读感很好,读书都能够读出情感,口头表达相比男生更流畅。我想如果能够给更多的学生读的机会,课堂的参与面更大一些,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永生的眼睛在课堂教学中,汪老师通过抓文章中的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文中三代人对于捐献角膜这一事件的看法、态度,感受三代人共同的高尚、无私和善良,同时也给了我们听课老师情感的感染。尤其是教学一开始,汪老师那动情的诗朗诵更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和文本的内容很吻合,在老师的诵读之下,无形地拉近了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深深的感动之时一起走进故事,接受情感的体验。这样的教案与实施确实很有魅力。但是可惜的是:在教师动情的诵读与引导之下,我以为整堂课会在浓浓的情意中展开,在深情的诵读、朗读中提升,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却少了老师对学生朗读的引导。要是在情感激发时,老师能很巧妙地引导学生在个别朗读的基础上再齐读,我想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读的过程也会更加完整,更能与开始时老师的动情朗读想呼应,达到更好的效果。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整体把握文本,然后才能联系语境,诵读品味。在今天听王梅芬老师上的《桥》这一课中,执教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采用“快速阅读”的策略,给学生限时,自读自悟,走进当时的情景之中,此时,大多数学生都很投入地在潜心默读、品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快速思考,去体会文章的内容,学生的积极参与得到了充分体现。
7—23自然段是课文的一个重点部分,老汉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老汉----舍己为人-----一心为群众”这一中心,让学生潜心默读,勾画有关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批划都很认真,老师在这里采用 “和老师板书,归纳小结”的策略让学生仔细琢磨、体会是比较好的。
面对如此大的洪水,“老汉像一座山”体会能够深入,老师让学生想:老汉“清瘦”,为什么说“他像一座山?”胡老师让学生体会:在()前他像一座山。在()前他像一座山。在()前他像一座山。并让学生一次次地读,一次次地加上不同的词语,一次次用不同和语气朗读,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移情体验,老汉“山一样的”高大形象就很自然地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了。
在体会老汉是个先人后己的人时,老师抓住文中两次吼那个小伙子的语句来引导学生体会老汉的形象,学生一开始不能悟出老汉吼的样子,读不出吼的语气来,于是老师针对这一状况,采用了“品评”的策略。第一次吼,把“揪”是要把小伙子放在群众之后,把“推”是要让小伙子走在自己前面;一个舍已舍子,一心为群众的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让人难忘。让学生体会读,又将第二次吼到和第一次吼到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这一策略的运用能让学生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走进文本的深处,体验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学生通过反复比较品读已全心于文本之中,对老汉不循私情、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体会得更加深刻。
我听了姜小慧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我好好学习。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姜老师并没有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从客观上去解说什么是生命;也没有以一个演讲者的身份慷慨激昂地给学生讲说着人生的哲理,而是按照语文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温不燥地引领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通过读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同一篇文章,学生的理解往往各式各样。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空,进行再创造。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朗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的朗读,不仅要达到原有要求的顺畅,而且要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不同来传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由于这篇课文含蓄深邃,学生不易理解,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练习,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如反复诵读,齐读,引读,指名读,自主读,配乐读,形式多样,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验读书的过程,得到过程中的求知之乐,逐步领悟文章内涵,感受生命的真正意义。如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合作讨论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充分体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层次和阅读体验。
二、情深而意浓
老师恰如其分地创设了情境,老师深情的朗读伴随悠扬绵长的乐曲,将孩子们带入了一种浓浓的令人震撼的情景之中,引人入胜,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走近杏林子,走进生命。
三、抓住重点,由浅入深,层层深化
由于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对于文章揭示的生命的含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姜老师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之中抓住了一些重点词语,例如“震撼、求生、挣扎、冒出、沉稳”等词语,重点理解、重点体验,层层深入,由词到句,由句到文,使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涵。还从课文事例入手,以读代讲,理解了飞蛾与小瓜秧的不屈精神,然后出示了杏林子的不幸遭遇与事迹,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了生命的含义,读懂了课文,情感也逐步达到了高潮。
最后再强化引读,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了。
四、拓展延伸,接近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第三层次是知识的拓展延伸部分。重要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如:教学过程当中,课外资料的拓展不是一次展示,而是先出现杏林子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她的乐观;然后老师深情地朗读杏林子的生平,让学生在强烈地对比中体会杏林子的坚强,感受内心的“震撼”;再通过阅读杏林子的成就,理解“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从而联系生活引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以此层层深入,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加强情感体验,从而理解了本课的重点句,突破难点。再如: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文章读完了,此时我想每个同学一定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请把你的感悟化作标点,填写在文章的标题上。还要说说这样填的理由。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成为学生心灵放飞、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过程。
听了龚老师的《触摸春天》一课,感受颇多。整堂课教师注重课堂的生成,可以说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几点具体的看法:
一、教师能够立足文本,准确理解教材
教师能准确理解教材,引导学生抓住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文本的内涵。如:时主任抓住2、3段,“整天、流连、神奇的灵性、极其准确”,通过朗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安静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女孩。面对《触摸春天》这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力图通过学生在读懂文字的基础上,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努力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并借助其他人
物的故事,提升学生对不同人物的世界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缤纷世界”的理解。
二、对教材的处理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始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
在处理关键句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体会和理解,注重了学生自主揣摩、感悟的过程。加强了学生在与任务文本人物(安静、作者)的对话过程中,对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引导语,将学生读懂难说的句子通过读的方式呈现出来,听课老师可以感受到老师的驾驭能力和精心设计。
三、学习氛围的创设
一个好的课堂学习应该建立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吸引的磁场。一个灵动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碰撞的场所,相互启迪的空间。深入思考的课堂永远比外表热闹的课堂更有内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
(1)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学生有比较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把大量的、有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
舒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
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通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教学这篇课文,舒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品读并理解课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几点值得我日后学习借用:
一、自读、自悟,体会小女孩的可怜。
依据《课标》的新理念,教学中步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感受深的句、段,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在引导中不仅注重了对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生活的理解,更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图片等,烘托出当时那种凄凉的氛围,激发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同情。
二、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学习、理解课文。
在课堂中步老师抓住文中的重点句: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抓住“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在此基础上,精读、感悟课文一至三自然段。同时又抓住重点句中小女孩脸上的微笑,利用课件展示她五次擦燃火柴,曾经看到过的美好的东西——温暖、食物、快乐与疼爱。幻想是美好的,可是现实是多么的不幸,于是小女孩只得乞求奶奶把她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小女孩死了,为了美好的幻想她付出了幼小而鲜活的生命,小女孩的境遇实在是太凄惨了,同学们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并深深的为卖火柴的小女孩而鸣不平!
三、课堂写话,升华主题。
在旧年的大年夜,小女孩冻死了。嘴上却带着微笑。这是一个幸福的微笑,因为悲惨的她曾经看到过那么多美丽的东西;这也是一个带泪的微笑,为了美好的幻想,她付出了年幼而鲜活的生命;这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微笑,她警示我们,应该去关注并关爱像小女孩一样被穷困生活所折磨着的人。在文中处理时如果老师最后来个这样的环节是不是更好一些。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带我们身边,你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带我身边,我想对她说: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带我们身边,我会(怎么做):
学生们畅所欲言,很好得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应该说这是一堂较为精彩的语文课。
第四篇:第二届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决赛
第二届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决赛
我院参赛选手喜获二等奖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11月22日,由我校教师教育领导小组和学生工作处主办,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和未来教育家联盟共同承办的西南大学第二届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决赛终于在田家炳教育书院举办。这次比赛从各学院初赛到教学技能培训,再到学校复赛直至今天的决赛,共历时了一个多月。
决赛包括手写教案设计、2分钟说课和13分钟多媒体课堂教学展示。复赛胜出的12名选手以现行的中小学教材的部分章节为教课内容,角逐一、二等奖。我院选手唐睿带来高一地理课中的《地震》一节,采用探究实验的方法阐释地震的定义,她让一名观众用力挤压一根木棍,直至木棍断裂,然后让这名观众表达木棍断裂时,自己的手的感觉,形象地说明地壳内部岩层发生断裂有可能引起地震。她播放PPT展示近一百年来世界发生主要大地震的城市,并让台下观众到讲台上找出这些城市,标注在挂在黑板上的世界地图上,直接呈现出世界地震多发带,她沉稳出色的表现博得在场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
决赛共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以及优秀组织奖5名。最终我院选手唐睿以较优异的成绩喜获得二等奖,我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决赛邀请了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李大圣博士、我校附属中学副校长张万琼、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伊克林、我校教科所副所长王牧华、新闻传媒学院张文娟博士担任评委。我校党委副书记徐晓黎、副校长陈时见等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决赛。陈时见在讲话中说,提高师范生技能是我校“985”创新平台主要实践内容之一。我校要着重培养师范生口语表达课堂教学和才艺能力。希望师范生们离开西南大学后,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和教育家。李大圣博士评论说,选手们的准备都很充分,讲课很细致,还有个别选手的细节可以改善。讲要抓住“聚焦要准,路径要直”的八字方针,讲究课堂互动,并考虑学科和学生两个立场,讲课不能死死抓住课本,要面向生活实际。
选手唐睿表示:“于我而言,“教师”这两个字所蕴含的韵味远远高于“职业”,她是人间最美妙的艺术,是我终身愿意为之奋斗的一项伟大的事业。”
这次比赛吸引了众多学生观看,比赛场地的座位早已被抢占一空。后到的又站满了过道。大家听得认真仔细。我院一位09级新生看完后感叹,我到这里来是学习一下讲课的技巧,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学好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的同时,也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韩晔 供稿)
第五篇:说理诗评课稿
2014——2015学第二学期
评 课
学校:车力乡中心校
教师:刘 丹
《乡村四月》评课稿
三年级语文—翟文坤 非常荣幸能在山原绿遍的四月里到水绕山环的美景来学习。虽然
刚刚欣赏语文古诗词《乡村四月》的精彩课堂教学,还来不及整理和
消耗,但这耳边的子规声声,远处乡亲的忙碌身影,对于翟老师的课
我又有了更多的领悟。
刚才大家欣赏了,整节课教师都是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来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的。学
生就犹如沐浴在春雨中,或美读,或想象,或表达,无不显示出勃勃
生机。我想如此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定深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亲其师 则信其道”。
首先,教师的课堂结构简单而完整,基本符合诗歌教学。教师设
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解题引入——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潜心会
文,明诗意——别出心裁悟意境——提升情感。步骤简单,突出了向 老师简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的思想。
1、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白满川”“雨如烟”的情景,学生 不由发出“哇”“呀”的感叹,进而对诗的美景已印在心中,再用自己的话
把诗句意思说出来就容易多了。
2、注重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读,比如初读前问学生读古诗要
读得怎样,生答,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带着感情等。而“了”这类多
音字根据意思来读。引导学生学:古诗文的学习,先扫清字词障碍,再感悟得出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悟诗的意境,走进诗歌品悟,走出
诗歌赞美身边的人们,把诗歌融进生活,这样学生在以后学习诗歌的时候就有方法可循了。短短四十分钟,就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齐
读、男女生合作读。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尤其令我欣赏的是教师巧妙地迎合了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声有色”的特
点。如“我想象中的江南是怎样的”“如果为一二句诗作画你准备用什么 颜色”“从诗的后两句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和语
言表达能力。学习古诗词要在学生反复吟诵地基础上,自我感知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能采取简单的文本对译,学生字字
句句按照老师的模式化去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更不会激发学生创作诗歌地灵感。二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首古诗的基础上应开展适当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多去积累、收集类似的古诗。
《乘法分配律》评课稿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 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异同点引出课题,非常自然,从乘法 意义入手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用算式的结果相同来说明两个算
式有相等的关系,再观察几组数目不同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一般
规律,然后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其数字特点和结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探究 这节课从一系列的等式中发现乘法分配律,让学生从乘法意义上 理解算式的意义,不断地表达两个算式的相等关系,降低了乘法分 配律的难度,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不是把规律 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使主 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 科学发现过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多角度练习
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是一个一般层面的目标,因此,为了使不同 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通过解决不同
四年级数学—李桂娟
《除法的意义及读写法》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白佳晶
教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教师创
设了帮熊猫盼盼分竹笋的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让学生根据平
均分的方法,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
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广泛进行合作交流,篇二:与诗同行 评课稿 dxn 《与诗通行》评课稿
诗歌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却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亮点。丁老师向我们展示的《与诗同行》将孩子们带入了浩瀚、有趣的诗词海洋,陶醉诗歌的神韵之中。课堂上学生们诵诗、补诗、写诗,真可谓生动活泼、动静相宜。孩子们那举手回答的踊跃,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魅力。学习诗歌,既是对语言文字的积淀,又是学生思想的启蒙、人格的熏陶。在丁老师的课堂上,它又体现了以下几个精彩之处:
第一、处理好学生、教师、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丁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而且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须知: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第二,引导好阅读和生活的关系。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应当树立为人生而阅读的观念,既要关照别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丁老师让学生自选一篇诗歌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也很有创新意识,和生活中一些生动有趣的事物联系起来。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感性的文本升华时,抓住学生感情的火花及时点火,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诗情自然喷薄而出了。第三,重视学生的课堂掌握
整个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阅读过程是师生共同感悟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丁老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开展联想,将个人的阅读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通过本堂课对于几篇诗歌的掌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选取理解一首诗的基调,从而让学生展开仿写。学当小诗人制作花瓣试,无疑是给了学生一次对本堂课或是对诗歌质的领悟。
言传诗词之美 畅谈心得体会
——《言传古诗词之妙》评课稿
五十中学 王永梅
学习诗歌,使学生具有优雅、有品位的浪漫情怀。诗歌教学,使教师挥洒自如、开怀畅谈,尽享语文教学的乐趣。
感谢党老师慧眼识人,感谢王舒老师精心演绎,在阳光灿烂的冬日午后,让我们共度好时光。
王舒老师的《言传古诗词之妙》古诗赏析课,上的非常成功,我主要用两个字谈谈我的感受。一是美,一是实。
首先说说美。如诗如画的古诗词图片,扣人心弦、触动情思的配乐,教师行云流水、诗意盎然的语言,全方位的打造了一个妙可言说的古诗词佳境。化茧成蝶、翩然起舞,从容、洒脱的王舒引领我们如在画中游,感觉真是美不胜收。这么成功的一节课,是王舒老师多个不眠之夜,大量阅读资料,潜心揣摩,苦心历练的结果。课美人更美,王舒老师广泛学习、潜心钻研、不断自我挑战、勇攀高峰的优秀品质令我折服。淡然、淡定、与世无争、潜心育人、精心上课的王舒是我要效仿的榜样。再说说实。准备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瘦了十斤的王舒老师把学生领上了古诗词赏析的“溜光大道”,值了。然而受益的又何止学生,我们全组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她感动,受其触动,在古诗词教学方面颇有收获,产生许多新的想法要在教学中尝试。仅以我举例,我听了王舒老师的五节课,从她板书的四次改变;
教学思路的逐步清晰明了;重、难点内容的确立、突破;指导学生赏析古诗词方法的逐步细化、具体、可操作等等宏观之处以及细节方面她都做得扎实而有效。她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扎扎实实的为学生服务。例如学生介绍背景、作者时,教师指导学生紧扣作者经历明确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了李煜人生的经历、作品的风格、把握了李煜的感情变化,为学生理解《相见欢》《虞美人》做足了铺垫。再有,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我感悟,小组交流,主动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具体到位,有个别指导,还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适时点拨,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学会联系背景,体会作者感情。个性的每个学生的看法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完善;共性的重点知识老师呈现在黑板上——“知作者、品词语、赏手法”三步赏析诗词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学以致用,讲解《相见欢》,自学《虞美人》,是方法落到实处的再现。
总之一句话,扎实育人、踏实做人,真乃王舒之本色。言传诗词之美 畅谈心得体会
五十中学
王永梅篇四:《科学解释说理题讲评课》评课稿
《科学解释说理题讲评课》评课稿
《科学解释说理题讲评课》评课稿
今年温州市中考科学试卷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增加了一道6分的解释说理题,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我们科学老师都非常陌生,本次区复习会议上温州××学校的陈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解释说理题讲评课,受益匪浅。
陈老师在课前已经让学生做了上课过程中要解释的三个题目,然后在课开始的时候问学生你在解题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感受很多也很真实:容易错;表达能力不好,答不到点上等,很顺利地引入主题。陈老师在讲解第一道题的时候是先一一出示学生的答案然后让该学生评价自己当时的答案,再让其他学生来评价该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出最佳答案。在整个过程中陈老师很注意对学生方法的引导,最后陈老师归纳出解答说理题的三个步骤并板书:审清题意,理清关系,组织语言。接下来的题目学生就可以沿着这样的三个步骤来一一评价了。
我认为陈老师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每讲一个题目都是先出示学生的各种答案然后让该学生评价自己当时的答案,再让其他学生来评价该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出最佳答案。避免了老师满堂灌学生到最后什么也搞不明白,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俗话说“一个先生一个法”,假如复习方法得当,往往事半功倍。教学过程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其中学生主观的努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除了在复习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而外,还需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如果陈老师能在解题读题方面再对学生多一点方法的指导的话那本节课将更完美。篇五:家 评课稿
《家》评课稿
《家》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炼,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孩子们都很喜欢。全诗共两句话,第一句话点明蓝天、树林、小河、泥土分别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第二句话点明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是儿童的家。整个儿歌紧扣一个 “家”字,采用比喻手法,揭示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和蓝天、树林、小河、泥土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让学生领悟到“家”的内涵。而祖国就是美丽的大花园,儿童则是花园里的花朵,祖国成了儿童的“家”,这就由自然界的事物延伸到孩子们自己,告诉孩子们要热爱祖国这个大家庭,好好学习,为祖国争光。
纪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时,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教学语言优美,教态自然亲切。纪老师能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说话训练,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本人受益匪浅,有两点感受。
一、设置情境,以境助读,以境入情。
纪老师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如整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就通过板画展示给学生,把课文中语句刻意追求的意境再现出来。而读则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边读边理解,辅以画面帮助学生去理解,在指导理解的基础上读,使读的层次很分明。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从初读到细读,以及到最后读得很有感情,这样一个过程,教学上很有坡度。
二、引导想象,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进行 “()是()的家”句式说话训练,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家”概念的感悟,又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从读着手,以读为本。
纪老师营造了一个人人有实践语言的机会。人人有读,读的面很广,形式也多。着重读好句子,而指导读这几句话的方法又各有不同,有详有略。让学生在读读悟悟中掌握,使语言训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