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时间:2019-05-15 04:2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材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数室

一、教学内容 1.亿以内数的认识。2.十进制计数法。3.亿以上数的认识。4.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认识自然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掌握数位顺序,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

3.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4.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5.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三、编排特点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结构,促进知识、方法的迁移。

“大数的认识”从万以内的数扩展到千亿,数目大,数位多,读和写的情况比较复杂,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数概念的特点,采取逐步扩大认数范围的方式,把大数的认识分为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部分。教材按“亿以内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先由万以内的数扩展到亿,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水平。①把计数单位扩展到“千亿”,通过对计数单位的整理引出数位顺序表,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等概念。这里,整理并拓展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学生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清楚地了解到从个位到千亿位的排列顺序及每四位一级的分级情况等,为认识亿以上的数奠定基础。②学生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探索、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比较大小的方法„„从而丰富、提升学生对整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经验,为认识亿以上的数作好准备。③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类推出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比较大小和求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对整数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编排,有利于知识、方法的迁移,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从自然、社会、科学等多方面选择实例和数据,结合现实情境与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例如,教材首先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6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引入学习内容,提供认识大数的实际背景。教材还选取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数、一个人血管总长度、地球赤道长度、光的传播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蓝鲸的体重、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全球总人口数等素材,并设计现实情境,让学生了解大数的广泛应用,丰富学生对大数的感受。用源于现实世界的丰富素材为载体呈现数学知识,使学习内容生动、鲜活、现实,并使学生在学习数的认、读、写等知识的同时,受到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3.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交流的条件与空间,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索的过程。本单元教材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比如“亿以内数的读法”,先由万以内的数启动读数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接着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读整万数和含有两级的数,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读数的方法。又如,亿以内数的写法、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等都是由学生自己探索。按教材的编排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应用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的方法和经验去尝试、实践亿以内数的读、写与比较大小;让学生通过对读、写和比较大小实例的讨论,归纳总结读法、写法„„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派上了用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过程,可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数学的乐趣,感受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学习表达交流,学会合作。

四、具体内容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例1:认识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首先通过呈现北京市的人口数,说明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然后借助计数器,利用动态拨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计数单位的基础上,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并让学生初步感知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在有了计数单位后,简要说明了用数字表示数的方法,由此引出数位和数位顺序表。并让学生结合北京市人口数,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时应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由万以内的数引出比万大的数,由已知的计数单位引出新的计数单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其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例如,在计数器万位上拨数,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十万怎样表示”的问题,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引出计数单位“十万”。还应注意让学生了解“数位”的意义,体会“位值”的含义。在认识亿以内的计数单位后,要说明:“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使学生初步体会计数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作用。引出数位顺序表后,通过说出北京市人口数中一些数字表示的含义体会“位值”的含义。

2.例

2、例3:读亿以内的数。

教材的编排分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学读整万的数,让学生体会读数的本质,第二个层次是教学读一般的含两级的数,总结读数的方法。

例2的编排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首先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整万数的读法的思路。第1个学生是迁移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也就是由高到低按顺序把每个计数单位都读了出来,这实际上也体现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计数单位的个数。第2个学生则归并了“万”字,简便了读法。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加深对万级数的读法的认识。此外,例2给出的4个数也很有代表性:第一个是万以内的数,其余3个都是整万数,分别是万级没有0的、万级中间有0的、万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

例3是教学读含有两级的数,第一个数没有0,给出读法;后边两个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没有给出读法。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读万以内的数和读整万数的知识,自主探索读数的方法,特别是有关“0”的读法。所以,例3的数据的选择也突出了读数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让学生回顾整理读数的经验,归纳总结读数的方法。3.例4:写数。

通过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上铸字的信息,引出写数活动。对照数位顺序表,出现4个不同的数。第一个给出了写法,采用画竖线的形式,体现了先分级、再写数的思路,其余3个则让学生自己探究写出。

在此基础上,教材提供了不完全的写数法则文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出写数的方法。

4.例5:数的大小比较。教材首先给出了2011年6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为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资源。

接下来通过呈现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境,意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比大小的法则文本,重点突出了两个方面:位数相同的情况和位数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大小比较。

5.例6:大数的改写。

通过呈现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和作用这一素材,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探讨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小精灵的话,则体现了把整万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意义和作用。

例题后面的“做一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方面让学生在“改写”中深化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和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6.例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材首先简洁说明近似数的作用,然后呈现太阳和地球的半径数据。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四舍五入”法,学习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时,可举一些实例说明近似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用一个省或一个市的人口、全国小学生数、全国粮食产量等方面的实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一般没必要十分精确地表示一个事物的量,常用近似数来表示。

7.数的产生。

教材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简要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和数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出示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3幅图,展现了古人一一对应的记数方法。随后简要说明了数字产生的原由,并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并通过小精灵的话说明了统一数字的必要性。

然后呈现了0~9的阿拉伯数字,并以首先通过小精灵的话说明了数字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最后用简练的文字揭示自然数的概念与特点,一方面对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准备。

(二)十进制计数法 教材首先运用两个实例,说明比亿大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来体现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然后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计数器数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在此基础上,“扩展”数位顺序表,系统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知识,并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并为亿以上数的认识和读、写作好准备。

(三)亿以上数的认识

1.例1: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材通过呈现地球不堪人口重负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同时,了解全球人口问题。对照数位顺序表,教材提供了3个亿以上的数,第一个是整亿的数,另两个是非整亿的数。让学生借助数位顺序表由易到难尝试探索读含有三级的数。把亿以内数的读法迁移到读亿以上的数之中。在读法的总结上,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先分级,再读数和重点关注“0”的读法问题。

2.例2: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材结合数位顺序表,呈现了1个整亿数和两个非整亿数,让学生通过思考与尝试、讨论与交流,自主迁移、探究写法,并注意引导学生先分级,再按级写。

“做一做”第2题采取题组形式,把个级数、整万数、整亿数对照编排,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级写数的特点,更好地掌握写数方法。

3.例3: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教材提供3个数据,第一个呈现改写结果,其余2个让学生独立完成,熟悉改写的方法。4.例4:非整亿的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由于前面已经学过将非整万的的数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所以这里用色块和文字标注的形式说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然后直接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下面的阅读材料介绍了我国古代用算筹计数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位值制,感受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并由此了解数字“0”的产生,丰富对“0”的认识。

(四)计算工具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实验教材是放在“阅读材料”里的,修订教材则把它作为了正式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用简洁的文字与画面揭示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由两千多年前的算筹到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人类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与发明,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对算盘和计算器的详细介绍。

接下来教材说明了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两幅情境图,让学生了解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呈现中国算盘和日本算盘的实物图,让学生感受算盘的影响和传播的广泛。最后,呈现了3幅直观图要求学生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因为二年级已经学过用算盘记数,所以这里简单回顾介绍一下即可。

对于“计算器”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结账这一情境,让学生了解到计算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并说明计算器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算得又对又快。然后呈现了计算器的实物图,并标注了显示屏及两个功能键的名称,其余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则让学生自己探索、交流。接下来的例1教学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基本的四则运算。教材呈现了加法计算的例子,减、乘、除法式题,则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例2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呈现乘法试题,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左边各题,再直接写出右边各题的答案。通过计算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

五、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在小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比较抽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一是提供生活中大数运用的事例,突出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数。借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以及对“万”到“亿”新计数单位的初步了解,结合具体情境,促使学生联想,真切感受大数,培养数感。比如,播放某学校学生做广播操的情境或某个观看文艺演出的情境,让学生想想“如果学校的学生为1000人,10所这样的学校的学生有多少人?30所呢?”使学生体验大数的意义。又如,利用教材资源制作课件,让学生看到“每秒画出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三个春夏秋冬过去了„„要用3年2个多月才能画完1亿个点。”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亿”有多大。

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大数的认识中,万以上的数、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大数的读写法则、近似数等,都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要思考研究:新知识需要怎样引入,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几个要点,其中的重点是什么,怎么突破难点等。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揭示数位的规律和数级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数知识展开数数活动。借助计数器,先复习学过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再以“万”为单位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学生凭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多次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从而得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数数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这些计数单位所占数位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数位顺序表,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引出“数级”。学生经历发现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过程,经历了构建数位顺序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每个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名称、大小,认识计数单位的顺序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各数位的名称,排列顺序和规律,既为万以上数概念的形成及读写打好基础,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3.紧紧抓住数的分级,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读、写方法。

读、写万以上的数,要按照数级,一级一级地读、写。因此,牢固掌握数位顺序和数的分级,是读、写万以上数的关键。教学时,在计数单位由“万”扩展到“亿”,归纳总结出数位概念和整理出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应及时介绍我国的计数规律,突出数级知识,重点认识个级和万级,为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打下基础。然后在数的读、写中始终抓住“数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整万数的读写与含两级的数的读写,再引导学生类推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先看级再看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写”的习惯。例如读数时,要先分级再按级读出每一级的数,写数时,则要抓住“万”“亿”这些级的标志词来从高到低写出每一级的数。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

1、亿以内数的读法:按级读;先读()级再读()级;万级按照()

级读,读完加()字,每级末尾的()不读;其它的一个或连续几个()只读()个

2、亿以内数的写法:按级写;先写()级再写()级;哪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写()占位。

3、324600 读作:32000748 读作:70000读作:4050000读作 4、一千零四十万零五百一百万零七写作写作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写作写作

5、3000000=()万80000000=()万1200000000=()亿50000000000=()亿 6:求出下列数的近似数,近似到万作单位。1、50000=40530000= 60926000550300 7、近似到亿作单位。

2089700027≈()亿489900000009≈()亿987653000≈()万690 09803290≈()亿 346709≈()万10599874433≈()亿 8、万级的计数单位有()、()、()()。

9、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10、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所得的近似数是100万,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11、五千三百万,写作(),也写作()万。

12、从个位起,第五位是(),第九位是(),千亿位是第()位。

13、一个数的亿位、十万位和千位上的数字都是5,其余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

14、和1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5、比最大的七位数多8的数是(),比最大的五位数少4的数是

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一个0都不读的数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6)约等于3亿的数

第三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郑文柏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一)学生卷面反馈。

1、第一题填空题,第3小题“5个千万、8个十万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由于学生的疏忽把8个一就写1,导致整个数写错了;第6小题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中10377009≈()万,很多学生都约等于1037,把四舍五入忘了;第9小题比大小263万○263000,学生没有弄清这两个数的数位,所以做错了。

2、判断题,第1小题:“比九百九十九万大一的数写作10000000”(),大部分学生做错了,是缺乏分析题目。第4小题:“由80个十万和54个十组成的数是800054”(),大部分学生都打对,他把80个万看成8个万。

3、选择题,第7小题:最接近1亿的数是(),学生缺乏比较、分析导致做错了。

4、按要求读数、写数和分一分;读、写数主要是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不够深刻,个别学生对读0方法、数级都不是理解到位,尤其是读两个0的。最后按要求分一分都有多种选数,大部分学生只选一个,所以这一题扣分比较严重。

(二)今后的教学方向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填空题、判断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都是真的不会,而是有的学生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平时练习时要有针对性,不要让学生泛泛做题,力争做到优生吃好,一般学生吃饱,学困生吃了,既不浪费时间,又收到良好效果。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要急于求成,教学中要随时随处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这次考试的成绩展示出了教师的教学风范与水准,也暴露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试卷分析也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斑点;它也是一个坐标,为我们教学指明改革方向,望我们今后做得更好。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2014-2015学第一学期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填空。(22分)

(1)、60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中间的“6”表示(),左边的“6”表示()。

(2)从个位起,往左第五位是()位,第()位是亿位,万位的左面第一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亿位的数是()位数。(3)在854006007中,“8”在()位上,表示(),“5”

在()位上,表示()。

(4)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约是()万。

(5)四十六万八千零四十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和()个十组成,它写作()。

(6)十位上和千位上都是4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二、写出或读出下列各数。(16分)

六亿零七千写作(); 五百六十亿零三万写作(); 四万零三百()一亿零九十写作()814200读作(); 108078000读作(); 200003050读作();603000004读作();

三、在○里填上“>” “<”或“=”。(8分)

84亿○8400000000 639925○64亿 790000○709999 3404万○30440000 8888788○8887888 79018万○8亿 1101万○11010000 9999899○9998999

四、判断题。(8分)

(1)一千一千地数,数十次是一万。()(2)最大六位数与最小六位数相差1。()(3)8亿是8位数。()

(4)984650改写成万作单位约98万。()

五、选择题。(12分)

(1)最高位是万位的数是()。A.五位数 B.六位数 C.七位数 D.十位数(2)比10000少1的数是()。A.9000 B.9900 C.9009 D.9999(3)八个千和八个十组成的数是()。A.800080 B.808 C.8080 D.8800(4)把5949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A.60 B.59 C.61 D.595(6)四十、四万、四亿组成的数是()。

A.4000040040 B.400040040 C.400004040 D.4000004004

六、把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到“万”或“亿”位。(12分)

7097344≈()万 60004795≈()万 240000950≈()万 1950400000≈()亿 9946500000≈()亿 420438000000≈()亿

七、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2分)

7□070≈8万 39□560≈39万 365874□021≈365875万 9□7654300≈10亿 74□9950000≈75亿 9□7654300≈9亿

八、按要求把4个“6”和3个“0”组成七位数。(10分)

(1)一个零也不读出来:写作(),读作()。(2)只读出一个0:写作(),读作()。(3)读出两个0:写作(),读作()。(4)三个0都读,写作(),读作()。(5)最大的的数(),最小的数()。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练习三

1、比一比,写一写。

(1)五千六百七十八

写作()

五十六万七千八百

写作()五千六百七十八万

写作()(2)九千零五

写作()

九万零五

写作()九千零五万

写作()

2、填空。

(1)写亿以内的数,先写()级,再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

(2)四千零五十万零六百写作()。(3)一个数由七个千万、八个十万、九个万和一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4)40000+5000+800+2=()(5)比最大的五位数对多1的数是(),这个数表示()个()。

3、判断。

(1)十六万六千写作160006000。

()(2)五百零五万零五十写作5050050。

()(3)三千零二万零一,这个数写出来一共有5个0。

()

练习四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78009□80000

(2)98889□100000

(3)5308450□5298899(4)10204050□10301000

(5)209200□21万

(6)57万□569999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50000

(2)4080000(3)12000000元

(4)90800000千克

3、填空。

(1)619000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2)384500≈()万

(3)1009999≈()万(4)一个数,由8个“百万”、8个“千”和8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等于()。

4、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空。

(1)5400000用“万”作单位是()A.54万

B.540万

C.540(2)600600()606000 A.﹥

B.=

C.﹤(3)2095000米≈()万米

A.209

B.210

C.211

下载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个位起,第七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第九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6006006最高位是( )位,右边的“6”表示6个(......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

    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我是06级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分别在07年6月和08年 8月向贵银行申请了总额为9800元的助学贷款,由于您们的帮助我才顺利了完成了学业,真的非常感谢......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10个一万是;10个十亿是;十个是一千万;里有10个一亿。在十进制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数第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位,它左边一位是位,这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是......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执笔:张永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

    获取更多中小学(期中期末单元)试卷打包资源请在您要搜索的资源后面输入:套陶彦荣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 一、填空题。 1、从个位起,第七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一.我来填一填:26分 1、与千万位左边相邻的是( )位,右边是( )位。 2、从右边起,每( )个数位分一级,个级的数位有( ),表示多少个( );万级包括......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1. 在横线上填上“升”或“毫升”。 一杯橘子汁260 一桶油5 一瓶果汁600 一缸水100 2. 在○里填上“>” “<”或者“=”。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练习题2018年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练习题2018年 这篇关于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练习题2018年,是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填空题 1、10个一万是,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