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备好课”专题考核参考题
“备好课”专题考核参考题
小学数学
一、基础理论简答题(三题选二题)(分值30%)
1、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备好学生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认知派学习理论家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质变过程。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的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
(2)、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新知识前,提供一个材料,这个材料是以学生既有的知识为基础,并能与新知识发生联结,能够突出新知识的具体结构,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3)、注意将分化后的知识前后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贯通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引导学习者以划分层次或列图表方式发现内在的时间、空间、人物或其他方面的发展线索。认知学习理论还强调以整体的方式呈现教学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宏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重启迪的精神,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手脚,要以暗示和启发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运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学习理论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参考答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案设计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并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教学生才会感兴趣?重点难点又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优化,以此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高速高效构起一条设计教案的最佳路线,使教学活动始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从而有的放矢地备课。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
为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2)、了解学生 教师应有明确的“备学生”意识,包括: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等。既要了解全班的整体情况,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困惑、疑点,以及在认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订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使教学过程和谐融洽,保证学生顺利步入知识的殿堂。
(3)、依靠学生
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在备课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体味语言,把握学生认知中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解决疑难问题。
(4)、激发学生
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动机来加强学习。
3、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哪些?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请你从以下两案例中,任选一例分析)(分值30%)
(一)这是某教师《克和千克》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设计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该目标能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制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规律,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新知、把握新知和应用新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比较模糊,应分类详细说明。
b、整个目标定位错误,以教学要求代替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表述,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而不应该表述教师做什么。
(二)这是某教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操作、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分析案例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清楚、详细,层次合理。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1、目标定位错误。
2、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提高能力。
三、请你从以下两课中(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任选一课制作以下部分教学设计:
1、设计教学策略(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难点)。
2、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要精炼)
3、设计一个结课方案(要求: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4、设计一个板书方案(要求:语言要精炼、恰当、科学、准确,要有灵活多样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启发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模拟购物等活动中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难点: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生日蛋糕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说出元、角、分三个单位,然后充分利用模拟人民币帮助他们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共同解决小明买蛋糕的问题。
2、人民币的兑换。
通过小明换零钱买橡皮,让学生学会不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应用新知。
1、兑换游戏,让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兑换方法。
2、模拟购物,教师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快乐的体验。
四、课堂总结。
在总结中教育学生要合理使用零花钱,要爱护人民币。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边用课件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趁机导入到新课。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谁能说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教师趁机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认识人民币
1元 = 10角
1角 = 10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方法: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教师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入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导入到新课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学习例1:通过让学生将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化成以米做单位的小数,让学生观察0.1米=0.10米=0.100米,初步认识小数的性质。
2、学习例2:通过在同样大的两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3和0.30,让学生再次感受小数的性质。
3、让学生将自己之前观察所得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试着归纳出来。
4、看书质疑,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三、课堂巩固、运用新知。
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我有个邻居小明的爸爸下岗了,最近他开了个便民小超市,想请大家帮忙给设计个标价牌,大家能帮这个忙吗?(出示手套和毛巾图)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条3元,标价牌该怎么填呢?学生自由创作。(选择几种写法引起争论)
板书:
2.5
2.50
3.00
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2.50元
3.00元(课件演示)
2.5 和2.50都表示2元5角吗?3和3.00相等吗?
为什么会相等呢?学会今天的这节课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探索小数的性质的?通过对整数末尾0的变化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小数末尾0变化引起变化的猜想,并通过生活的实例发现了小数性质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过在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小 数 的 性 质
2.5元
=
2.50元
3元=3.0元= 3.00元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末尾
添上“0”
小数
0.1米=0.10米=0.100米
大小不变
末尾
去掉“0”
0.30 = 0.3
小学语文类:
备好课”专题考核参考题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
一、基础理论简答题(三题选二题)(分值30%)
1、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备好学生的重要性。答:(1)认知心理学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生的可变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质变过程。(2)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学生只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才会有价值。而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①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②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结构联系起来。这样意义学学习才会发生。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
(3)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即备好学生。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运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学习理论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答:我打算从“人本主义学习论――情感体验”方面来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1)人本主义学习论者以潜能的实现来说明学习的机制。他们反对刺激——反应这种机械决定论,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他们认为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激发“自我实现”潜能。“以学生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
(2)依据这一理论,我认为备好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自我实现”;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学习方案,对自己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教师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助产士”而非权威,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己,创造一种真诚、关心、理解同时又能促进学习的气氛。
②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③教师要辅导学生了解并接纳自己:了解群己关系和社会规范;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树立团结合作的精神;
④加强传统文化与人文科学的教育;
⑤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哪些? 答:(1)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简言之,就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或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它的作用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
(2)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以下几个主面: ①教学目标和内容 ②教学理念 ③学习者 ④施教者 ⑤教学条件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请你从以下两案例中,任选一例分析)(分值30%)
(一)这是某教师“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①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的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②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③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识。④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⑤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2、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设计的:(1)成功之处: 答:该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学目标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了能力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又关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体现了三维目标。(2)不足之处:
答: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合理。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更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这样才能使课时或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适切性,即合理性。然而以上的教学目标明显存在拔高要求的地方:如本课只要认识9个生字,写4个,符合课标低段的“多识少写”的理念,而上面的目标却为认识12个生字,写6个。另外本课的另一个目标是认识一个偏旁“门”,而上面的老师却将之定为“小”作偏旁的变形,明显不当。另外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并不是本课的重难点。口语交际也非本课的应训练的知识点。
(二)这是某教师“狼”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下列知识: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2、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让学生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分析案例的:(1)成功之处:(2)不足之处:
三、请你从以下两课中
(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②《只拣儿童多处行》(2)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②《雨点》;任选一课制作以下部分教学设计: 《雨点》
1、设计教学策略(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难点)。
答: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8句,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有不同状态,句式整齐,韵律感强,插图形象地现现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的情景。
本课应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图片、录音,把词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1)揭示课题时可出示投影片或挂图,并告诉学生,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
(2)边看图,边读书。结合图片,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感受“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动态。(3)积累内化
听读欣赏。听课文配乐朗读,让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熟读背诵。凭借画面,联想记忆,指导背诵。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来了,小雨点落在其它的地方,会有哪些变化? 或者:1.利用插图来理解文字。
2、调动生活经验来丰富文字。
3、通过朗读技巧的指导来捕捉文字的味道。
4、还可以尝试通过比较句子之间词语的变化来加深对文字的感受。)
2、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要精炼)导入一: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导入二:儿歌《小雨沙沙》(这个儿歌,我们上学期背诵过。),之后可以抛出一个自读问题:这首诗里的雨点都落到了哪些地方? 导入三: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3、设计一个结课方案(要求: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综合练习,形成能力
1.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2.师生共同编儿歌,如: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 雨点落在树梢上,在树梢上欢笑。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编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条件的还可以谱成曲子唱一唱。
4、设计一个板书方案(要求:语言要精炼、恰当、科学、准确,要有灵活多样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启发性)。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2雨点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跃
第二篇:备好课
备好课”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2009-06-02 16:25:26| 分类: 基础教育 |举报|字号 订阅
数学是一门较抽象,而又是应用极广泛的基础学科。中学数学又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除了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外,更主要的就在于老师成功的“45”分钟。
向“45”分钟要成绩,要质量,要效率,这是一个执教者的目标,要成功于“45”分钟又谈何容易呢?当然这当中,除了教者本人较高的数学知识和熟练的传授数学知识的艺术外,更重要的是教者,要下苦功于“45”分钟前的几个“45”分钟的备课工作。
一
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涯,深深体会到备好课的关键是钻研教材,一是要“钻”进去,二是要“钻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钻研教材,要有一定的深度,掌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从而安排课时、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可接受能力,做到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较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学生进入初中,一开始学习数学第一章有理数中,我对负数概念的引进、数轴、绝对值、相反数等几个概念的传授,我首先充分研究了这些概念的内涵,怎样使学生领会、把握住概念的主要精神,从而在熟悉有理数概念的同时与小学所学的数作比较,在现在看来,小学教的数是有理数中的一部分,也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到中学后,第一步把数的概念扩大,这样使学生重视在新的数的范围内研究数的运算的迫切性,必然也联想到有理数的运算。所谓“钻”出来,就是使学生以学习的主人来评价自己应用知识自如,解决具体问题灵活与否,如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时,学生对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最容易混淆和发生错误,根据这一点,我在备课中,充分注意如何使学生知道站在什么角度看其符号,关键是统一求代数和的问题,为此这就要使学生很好理解性质符号和运算符号的不同。不过要“钻”出来,必须要学生钻得深,不然是达不到理解的目的。
二、在备课中要注意寻求知识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得以融洽的结合。
我在备课中,体会到要注意寻求使知识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得以融洽的结合,使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素质发展得以同步向前发展。注意教学中要反映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因为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内部和外部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人类归纳、总结这些联系和联系中的规律就得到了知识结构。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并有助于养成从联系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在备课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参考书的作用
我在备课中也体会到要充分发挥教学参考书和其它数学书籍的作用,数学教课书的内容是丰富的,语言也是非常精练的,前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很强,每节课要复习旧的、引进新的,并又为后一节的知识传授打好埋伏,为了完成好教学任务,使学生都能掌握和理解数学教本的内容知识,必须根据教材前后的联系,通过教学参考书,研究其教法,安排好一堂课的重点和高潮,并又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要求,必须在教学中适当的扩大知识面,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例题,这就必须参阅其它的数学书籍。
四、数学教学中,如何育人也是备课中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育人既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为此我体会到在备课中认真考虑教学中如何育人是十分重要的,并注意下列三条育人线索:
1、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明确为四化学习数学的目的,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目的,思想作风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贯穿始终。
2、在教学中通过对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如讲到“有理数”时,指出我国在“九章算术”方程章节中引入“负数”的概念及正负数的加减法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促进学生民族自尊心萌发。
3、在教学中,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中的辩证关系,结合每章节的教材,挖掘进行教育的因素,让学生掌握矛盾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转化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把数和形、特殊和一般、有限与无限、近似与准确、量变与质变、偶然与必然、具体与抽象等对立统一规律御接起来,并在头脑中扎下根。
五、认真写好备课笔记,注意记好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夯实基础的要点。
几十年的教学中,我对备课笔记的书写是很重视的,我也深刻体会到写好备课笔记的重要性,并注意记好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夯实基础的要点。特别在讲例题的过程中,把握好解题的几种方法,预先估计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做到教者胸中有数。
总之,成功于“45”分钟前的几个“45”分钟的备课,对任何一个教师,上好一堂课极为重要的,本人也极为重视这项工作,尽管我教学多年,教材反复教过多遍,但每教一次就有新体会,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通过深入细致备课,使我在教学中能做到胸中有数,临场不乱,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备好课
《备好课》专题学习总结
2012年2月至3月,本人参加了大理州春季远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的《备好课》专题学习,本人所在的班级是大理州小学语文二班。参训期间,本人研修学习了专题下的《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备好课——教学设计》、《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科学备课》、《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六门子课。本人在线学习时间55小时;完成研修日志4篇,教学故事2个,作业3次,教学设计与反思1篇,论坛帖子数篇;并将各门学科的主要内容做了摘录笔记。此次学习,本人主要有如下收获:
一、深刻理解了爱国守法的内涵,理解了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
教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确立为社会主义祖国教育而献身的崇高理想。教师要讲法律。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教育教学要遵循教育法律法规。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合法、规范、严谨,要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认识到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关键要看他能否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他是否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他所爱的工作和学生,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把培育祖国的下一代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为国尽力,为民造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提高了有关备课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的技能。
1、理解掌握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课堂、合作课堂、探究课堂与开放课堂的设计与组织的策略。
2、学到了备课的新技能及备课中出现的问题的诊断与解决方法。
3、了解了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人本主义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论及这些现代学习论的整合运用方法。
4、掌握了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建构特点、创新教学设计及进行教学创新的策略。
三、通过反思教学实际,提出了改进计划。
课堂教学是主战场、是教学的关键;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尤其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备课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化:
1、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并对照教科书,准确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和教学的侧重点,从而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课堂行为准则。
2、通过钻研教科书,把教科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案例。
3、通过研究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转化为教师已明确在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
4、通过备课,把人的全面发展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并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最终转化为教学行为,物化为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四篇:如何备好课
如何备好课
一、备课的意义
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艺术。教师要摸清学生的水平和学习习惯,吃透教材,还要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始自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通过备课,教师还可能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上的缺陷,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想教好课,自己必须先掌握好本学科课程的内容。教师对于本学科课程有哪些问题还不清楚,还需要查资料,都应在备课时通过查阅资料或向人请教,加以解决。常言道,“教学相长。”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过程。
备课时,教师要编教案,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考虑教学里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各种解决办法。经过认真思考和妥善安排,就可以在教学里处于主动地位,有板有眼地进行工作。出现问题时,因早有准备,随时都有妥善的处理方法。这对在教学里争取主动,保证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理论,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总之,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课程的特点以及学 1 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
我们在上课时应讲什么内容?该采用什么方法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其实教师就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因此说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更应该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二、备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备课前,教师要了解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同时教师必须准备四个教学基本材料:
1、教学大纲
2、教材
3、教学日历
4、教学首页。
1、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还要规定必修课、限选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对平时作业、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和平时成绩等都具体规定和要求,除此之外还有对学习的建议,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对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会有所帮助。
一般来说,国家未颁布教学大纲的课程,由任课教师提出教学要求,经一轮教学后,在系主任主持下组织制定教学大纲。(我院现在采取谁任课谁制定教学大纲)。
教学应按教学大纲,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备课,如无现成教学大纲或教学大纲已不适用都应编写出新的教学大纲。
2、教材。教材(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一般来说,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如教材已先选定而又有部分内容需要补充时,可补充少量讲义或提纲作教学中使用。
3、教学日历。教学日历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的,它是以 两个课时为单位,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课程进行总体安排,编制一个学期的教学进程时间表。按规定,教学日历应在开学后一周内报系和教务主管部门,并在认真消化教材的基础上写好授课讲稿或讲授提纲。
4、教学首页,是中级以下职称(包括中级职称)的教师,在每次课的教案前,对每次上课的内容进行安排的教学材料。只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型、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以及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对上述四个教学材料的基本要求是:教学日历要与教学大纲、教材相符,教学首页要与教学日历相符,教学首页要与教案或者授课提纲相符,这样才符合教学检查的基本要求。
准备好上述四个教学材料后,就要进行备课,也就是要写教案或授课提纲。
教师上讲台前必先进行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才会使教师在课堂上轻松自如、得心应手。相反,教材不熟、教法不明、教案不全,匆促上阵,单靠教师个人的小聪明想即席发挥,是决不可能成功的 好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是:①学生,这是许多大学教师容易忽视的方面。教师必先了解学生对知识了解多少,他们的需要是什么?创造性程度高不高?学风怎样? ②每堂课应给学生多少知识?难点、重点是什么?应该有多少个信息点最合适?这些信息点与现实联系有多少?对学生吸引力有多大?③课件制作和直观教具是否必要?课件和直观教具是否生动、形象、有效率。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设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走上讲坛前,一定要接受教学论、心 理学等理论指导和系统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应将各种现代教学思想中的精髓如“发现法”、“非指导性”、“合作教育”等教学策略灵活的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因此让我们当好教师前,先让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布鲁纳等人当我们的老师,或者以身边的优秀教师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
总之课前准备必须受到教师们的重视。新手不用说,老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设计。“常教常新”是一名好教师应追求的目标。比如中国新闻史专家方汉奇先生讲了多年的中国新闻史,史实早已烂熟于胸,但每次上课前依然会认真准备两个小时。我们有些上课只是应付的教师对此不知有何感想。
三、如何备好课
那么如何备好课呢。笔者结合自身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五个环节
备课作为教师上课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已引起众多教师的浓厚兴趣,并就如何搞好备课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教师搞好备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在“备教材”上下功夫
备教材前,必须先备大纲,《教学大纲》就是课程标准,课前必须学习和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概念,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分析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性质及教学的总体要求。还要对教材有整体性的把握。教师要了解全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5 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教学建议等,对全册教材形成完整的认识。在全册教材通研的基础上实施单元备课。
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1)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2)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备课就是去熟悉准备讲的内容,但是只熟悉内容不够,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是一般理解的„„这一系列问题,在备课时就必须很清醒,并且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去领会它。
对于重点、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备课时要提醒自己在讲这些问题时,除了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外,还可利用板书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的重视。
如果在引出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时,能有意识地带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理解难点和重点了。
必须注意,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 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
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教材,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把教材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思想,把教材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是第一,备教材
2.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一定气氛活跃,师生相互学习的效率会极大地提高。创造性教学首先是创新意识的具备,即对教学创新意义的认识,这一点还需我们高校教师加以深刻体会。毫无疑问,我们的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创造潜能,但我们必须清楚只有创造性的教学才是学生创造潜能得以开发的前提!
其次创造性教学应落实在教学实践的每个细节上,有人讲“细节决定成败,”我们也可以说“教学的每个细节都能表现创造性,并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比如,有位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静物写生,教师看学生面对静物、埋头创作,新意不多。便发奇想,将静物搬到教室后部,让学生扭头观摹,从不同视角、在特殊的身体状态创作,作品大多出了新意,师生欣喜。
还有位教师在每次批阅学生的作业时,发现每学期的作业本都要浪费大量的纸张,于是便要求作业本从正面写作业,反面写自己的学习心得、或收录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或和教师的对话。并且在布置作业题时让每个学生参与命题,最后大家从中选择认为有价值的题目去做,结果作业本的使用价值提高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作业本成为了有纪念意义的学习记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 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要做到:
(1)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
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课下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学习里的进步或停滞不前等,都和学生的思想、情绪有关。应随时注意,并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备课时考虑如何配合教学,结合讲课、提问或其他作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及时提出要求,予以鼓励、帮助或引导。必要时,可安排时间和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2)要了解学生的学科水平
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不仅要有一个总的估计,对特殊学生的程度还要有具体的了解。这对掌握教学进度,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都是有关系的。用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3)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是怎样学习的?他的学习方法是否最有效?怎样取得学生在课上、课下的紧密配合?要结合讲课、提问、布置作业,介绍学生中间好的学习方法,提醒学生在学习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另外,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爱好、特长,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反映。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4)备课时,要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这是第二,备学生
3.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
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案例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
某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
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愉快传授知识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
注意,我校已申办下来,现在是高职学院,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强调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大量增加实训课的内容。
关于教学方法主要介绍以下几种:(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避免采用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是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参与式教学法
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教师的讲授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和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汇报、小组辩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学生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3)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提出问题或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互动;而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的方式则可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进而又促进了教学。教学相长,扩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4)采用案例教学法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小组意见,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也能起到相互启发的效果。备教法要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包括考虑教学目的,贯彻教学原则,选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等。
要随时翻阅学科教学里的有关章节,利用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要体会有关章节的精神实质,把它变成自己的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加思考,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学习和参考他人的教学法,是为了从中吸取滋养,为我所用;开阔思路,广集韬略;争取在教学里方向对、办法多,在问题面前都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教学法犹如作战时的武器,它是在教师的手里发挥作用的。运用教学理论的技巧和艺术,是在教学实践里磨练出来的,也是在教学实践进而逐步提高的。
还要注意,在备教法时要落实到以下几点上:(1)划分课时
备课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划分课时,即一章或一节要用几课时授完,每一课时都教什么,采用什么类型和教学方法,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在决定一章或一节要用几课时授完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科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和教材编者的意图;(2)要教的这课书的内容和分量;(3)班上学生的学科水平。
在确定教学进度时,既要有一定的进度,又要保证质量。确定了一章或者一节用多少课时以后,就要参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上的需要,考虑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安排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每节课的类型。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要适当地分散到各个课时,还要注意在课后的课时里,要有复习、巩固的任务,在安排上要留有余地。
可考虑在最后一个章的课时里,上一次巩固课,全面地整理和复习本章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技能和技巧。
(2)确定教学目的
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式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心中有数。教学目的应该尽可能订得明确、具体,这样才好进一步考虑教学原则,选用有效的方法和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的不能太高或太低,经过努力,全班学生都能达到,并且都能有所前进,才算合适。
(3)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的确定后,要进一步分析教材,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步骤。
这是第三,备教法
4.在“备练习”方面精心设计,有的放矢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
目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 主体作用(当然不只限于以课堂练习来体现)显得薄弱;
二是练习题设计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
三是有的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
四是课堂练习题单调,无层次和坡度;
五是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矫正错误这一环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鉴于此,建议每个教师在实施课堂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
二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及时纠正;
三是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辅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运用的题目。
这是第四,备课堂练习
5.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 作业;
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到个别,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
四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
五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
在谈及“备作业”这个问题时,要特别提出的是作业的批改和作业的讲评。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存在三个“不及时”,即不及时收作业、不及时批作业、不及时讲评作业。显而易见,不论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花了多少心血,并预期收到满意的效果,但若如此“不及时”则必将枉费心思。因此,教师对待作业要及时收、及时批、及时讲,要特别注意搜集通过作业反馈回来的重要信息,并建议每个教师在教案的备注或后记栏内记录好这些信息,真正发挥作业信息的重要作用。
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关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前面也谈及一些,但有几点笔者还想概要地提出来(限于篇幅,不再详述)仅供同仁们商讨。
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对象即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努力使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变不易接受为容易接受。任何好的教学方法一旦脱离了与其适应的教学对象,都可能变得无能为力。如,不能针对未参加工作的学生大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
常言道,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因此教师备课必须以自己依此能讲好课为首要前提,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都各有千秋,因此盲目效仿或生搬硬套必将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
3.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教育性
教学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个性品质,自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渗透,这一点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备课时研究和设计课堂渗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堂渗透绝不能是生硬的、穿靴带帽式的,而必须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只有深挖渗透素材、钻研渗透艺术,才能真正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4、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 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
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
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
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4、不放弃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中发现少数教师的课堂气氛沉闷,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论教师上课怎样卖力,总有部分学生上课瞌睡、迟到、讲话等。教与学本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当教师面对如此情形时,往往心里就冷了半截,设计好的教学怎么也发挥不出来。此时改造课堂的主动权还是在教师。
比如:有位教师一次上院选课,教室里黑板没有擦,本来应有百多名学生的课堂稀稀拉拉只到了50人左右,然后是迟到的学生,陆陆续续直到第二节课快结束时才基本到齐。教师强忍不快,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心理:许多学生认为院选课不是专业课,不怎么重要,目的 只为学分。再者上课是在星期天,大家忙着休闲、访友等,诸事缠身。当然根本的问题还是在学生的认识上,作为教师不能睁只眼闭只眼,随他们去。于是教师一方面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特别是仍然保持教学的激情,另一方面,决定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行强有力冲击,上完课后,将迟到的学生和以前缺席的学生全部留下来,对其进行了认真的长时的说理教育和严厉的批评,后来纪律状况大为改观,师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距离似乎更近了。其实只要心在学生身上,只要对学生有益,无论怎样的批评教育,我们的学生是能接受的。
一名大学教师能走上讲台,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一定要珍惜上讲台的机会。无论你是教授、副教授,还是博士、硕士,这些头衔只是一时的光耀。工作是否有成效,最终要靠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来说话。教学时把学生装在心中,营造好课堂,这既是为学校的发展出力,也是为个人的前途尽心,当然更大的意义是为国家的未来。因此一名真正心系学生的教者,他会留心自己一切与课堂有关的行为:知识的积累、人品的修养、教学设计的用心、创造性的发挥等等,而这些因素无疑将使他的课堂成为师生共享思想和智慧的天堂,并在此走过人生中值得回味一生的充实而快乐的一段生命里程。
五、如何提高备课水平提出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勉 1、博览群书
从各种书籍、刊物中吸取与教学有关的精华,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新知识、新情况,做好读书笔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 18 须得有一桶水。不但有一桶水,教师更应是一个源源不断的水龙头。因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常听课
通过听课,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认真听取评议,主动征求领导和同行的意见,及时改正出现的错误,倾听学生的呼声,听取学生对教学的评议,以便“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3、经常向本学科及其他学科教师请教 探讨有关问题,以便开阔思路,不断创新。
4、勤写
边实践边总结,把自己积累的信息、资料、体会、办法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5、走向社会
有选择地交流,了解社会的变化与要求,到行业顶岗实习,使自己的教学与社会息息相通、与岗位息息相通。
民政管理系
2007-9-2
第五篇:备好课,教好书
备 好 课,教 好 书
怎样备课,用八句话来概括,即: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通俗易懂、系统条理、融会贯通。
老师们,在教学改革上有一句老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可循,不能无法可依,无法就会乱套,跟着感觉走,必然摔跟斗!然而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学确又无定法,事实上也难以定法。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地域的差异,教学对象素质的不同等等,决定了我们不能仅用一个万古不变的模式去套用。况且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很难完全与你备课时所设想的理论轨迹相吻合,千篇一律、千师一面、千课一法的定法在教学上鲜有作为的。可见无法与定法同样有害无益。法随事变,法因人变,才是教法改革的希望之所在。
教学有法是走向教学无定法的前提,教学无定法是对有法的升华,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突破;从无定法到创新法,贵在得法,这是飞跃。变无定法为有法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劳动;使有法为无定法,需要我们抛洒辛勤的汗水;化有定法为创新法,更需要我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前提。然而要备好一节成功的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就怎样备好课?备什么?应考虑些什么问题?注意哪些环节,作一简单谈述,也许它对老师们备课有所帮助。
一、备课首先要端正思想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而备好课才是优化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备课是熟悉教学对象和教材,弄清学生的知识底子和教材的重点、教材的思路。如果照抄教案让其搬家,什么重点、难点、方法、步骤,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样,这样的备课没有什么价值,这绝对不是备课。
教师的人生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准备的教案,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剧本”,编写教案则是教师对知识的整合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构思,就像电影一样在我们头脑中一一展现,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备课不是背课,也不是摘抄课文要点,照抄参考教案,更不是为了供学校检查当作差事,只图有个备课本,这种思想必须纠正。
备课备得好不好,检验的唯一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用教学目标体系来指导备课。从而把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作为我们备课的指导思想。
二、备课要有明确的要求
备课需要备什么?不需要备什么?教师的心中都应该有数。通常备课应备六个方面,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反思,而这六个方面又是把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作为重点。备课要备出深度,就是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的摸不着的深层次含义挖掘出来;备课要备出梯度,就是把梯度大的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备课要备出新意,就是能够使学生获得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和观念。同时备课中还要正确处理好钻研教材与写教案的关系,钻研教材与看教参的关系,钻研教材与研究学生的关系,钻研教材与研究教法的关系。备课既要“胸中有书”,更重要的是“目中有人”,既要备教师怎么教,又要备学生怎么学。要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都要考虑,尽可能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取得最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备课就必须认真研究备课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深钻教材,研究教材,掌握教材,这才是备好课的关键所在。我们说课堂教学过程是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探索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前后之间的联系,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思想结构,从而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的步骤、板书的设计、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都要周密地考虑,去备课,去处理教材。
三、备课要选择最佳方式
由于教师各自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差异,所以备课的方式也不能强求统一,特别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各有所异,但最基本的备课方式不能少。备课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总备、分备、课时备。
1、总备:就是对全册教材进行总的分析。主要是根据大纲要求,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掌握整个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总体目标、时间进度安排、知识要点。再对本教材进行整体分析,搞清全教材的总体结构和框架,以及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系、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的关系,搞清各单元、各章节的内在联系,以及先后顺序的衔接,全面掌握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2、分备(备单元或章节):主要是对各章节或各单元知识内容的掌握,明确本单元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它在本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要弄清它在本教材中承上启下的关系,也就是它在本单元与单元、章节与章节之间的传递,弄清学生在本单元、本章节中应掌握的知识、重点,教师用什么方法来传授给学生,并运用哪些辅助手段帮助理解以及实验器材等的准备。
3、课时备课,也就是每天要写的课时教案
①备课要先备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它规范着教学方向和应达到的教学质量标准,并指导教学全课程,调节全部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更明确更有效,所以目标的确定必须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实效性。一节课教学目标定多少?定什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从教材内容的要求出发,只有每堂课真正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才会最终实现总目标。
②备课要先备问题。这是因为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对问题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想法和疑问,都要在备课前了解清楚,然后把一些普遍而又典型的问题列为教案的主要内容,问题设臵要科学、巧妙、新颖,要有目的性,一堂课问什么?如何问?什么时候问?先问什么?后问什么?都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去精心设计。设问难易要适度,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或答疑解难,或组织讨论,或设臵情景。运用一定的设问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且使问题得到解决。
③备课要备学生。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要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就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法,并能以学法为依据,调整教法。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一个班的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各有所异,在教学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并要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还要通过家访、个别交谈、作业分析、试卷评价等多种渠道,尽快掌握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而通盘考虑、分类指导。在编写教案中要注意面向多数,兼顾两头,让优等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让成绩差的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这是教学中对待学生的关键。备课要因材施教,不仅要考虑到优、中、差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还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如对习惯记忆的学生则重于调动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对好动脑筋、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防止其忽视对基础知识储存的倾向,引导他们运用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对成绩差的学生先给他们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从获得简单知识中增强学习的信心,然后再逐渐加大知识的难度,并根据实际,通过学习或思考来进行指导,让他们得到乐趣,奋发向上,象滚雪球式的越滚越大。
④备课要深钻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深钻教材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教材分析,确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明晰教材的知识和能力目标;统一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确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统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深钻教材要在“精”字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备“四精”,即备“精华”部分,备“精要”方面,备“精辟”之点,备“精炼”语句。在写教案时,要留有余地,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有一个反复思考认真推敲的过程。因此,课前修改、调整,课后反思完善是不可缺少的。钻研教材的关键是要理解掌握教材,也就是要深挖教材,对教材理解透了,可以使书变薄,教学时才会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纲目分明、重点突出;否则就会把书变厚,教学时就会繁冗累赘,枝节交错,漫无中心。教师要把教材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意图清楚,这样运用才能自如。
⑤备课要“吃透”教材。一是要从教材的前后联系中弄清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来龙去脉,它和哪些教材内容处于从属关系,又和哪些知识处于并列或者交错之中,它是旧知识的延续,还是新知识的开始。要将知识纳入结构系统来看待。二要细致分析本教材的难点,从而找出难点与旧知识的关系,这样新知识就可以用旧知识去化解,“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重点和难点有时可以重合,又可不重合,要抓住重点、分散难点。三要弄清楚本教材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材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实际需要对本门学科的深度与范围做了适当的处理的,任课教师要 把握所教内容,涉及到多大范围,理论深度限制在什么程度,而不能随意扩大和加深,或者缩小或者变浅,依纲达标。总之要达到能够掌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深度与广度、重点与难点。把教材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再深入浅出地讲出来,犹如就是自己编写的教材,把教材变成自己的内容,这才算理解透了。
⑥备课要备出最佳教法。研究教法,编写好教案,钻研教材之后,必须确定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如何分配课时,每一课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和要求,要教哪些内容,进行什么训练,分别要采取什么方法,怎样进行指导,编写的教案要把备课中所研究的全部问题加以整理,用文字表达出来。我们说教有定则,教无定法却有法,关键是用好方法,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去筛选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或者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自己的教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去筛选自己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更好地去改进教法,我们说只有不合格的教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常言道:教学生学会了是低层次的教学水平,教学生会学了才是高档次的教学艺术。
⑦备课要有预见性。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问题要有充分地估量,并设计不同的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预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实属正常。所以课堂意外发生时,教师不能回避,或者不假思索、急忙答复,而是要将这种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之中,并且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变为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僵局。课堂上教师紧张,或备课不充分,常会出现漏缺现象,如说漏了话,或一时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疑难,板书出现了错字、错句等,很容易使教师处于尴尬的境地。而此时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及时准确地将意外纳入预设的教学之中,教师不动声色伺机巧妙地补上。这样教师既摆脱了僵局,又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又不至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一时不便寻机纠错,教师必须实事求是、心胸坦诚、总结教训、巧妙补正。
4、怎样才能使教案变活。写好教案是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是上好课的蓝本,所以要反复思考,认真推敲、琢磨,把教案写活。怎样才能把教案写活?
①备课时要反复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能吸引学生,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要边推敲边修改,力求准确符合实际。
②备课时要仔细考虑如何把教案上的文字变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语言,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课堂教学就不是有骨有肉,而是干干巴巴、生硬死板、照本宣科。要注意锤炼教学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③备课要反复揣摩学生的心理,要考虑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绪和班级的不同特点。只有如此讲课才能有的放矢,要善于抓住学生,做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④要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留有余地,必要时要多准备一些材料,多考虑几种方法,多想几种讲授的思路,以便见缝插针,活跃课堂气氛。
⑤要反复熟悉教案,从重点内容的讲述、难点的分散,课堂设疑提问,到板书布局,字字句句要烂熟于心,要力求张口成诵,做到“背讲”,“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千万不能拿着课本讲,看着教案写。
⑥及时做好总结,写好课后反思,这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每上完一堂课走出教室总有种种感受,不管是成功,或是失败,或是一般,都要及时把自己的经验体会记录下来,教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都要整理前面零散的札记,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写出单元或章节的教学小结。写课后反思开始阶段总觉得有些麻烦之感,甚至怀疑是否真有价值,但一定要坚持信念,长期坚持下去,它不仅能帮我们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还能有助于培养严谨的治学精神。要与听课想结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既总结自己的经验,又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积少成多,系统整理,就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5、运用是教案的生命。教师要凭借教案上好课,就要把教案写具体实际,切实可行,教案的编写要有祥有略,教案是备忘录,有些教材早已熟悉,不必写得过于详细,但需要祥讲的疑难之处,不妨多用一点笔墨。
①教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是要根据教师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实际;二是要根据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实际;三是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目标要求结合生活的实际。没有针对性就谈不上实用性,一味照参考书来设计教案只能是一厢情愿。
②编写教案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要重视信息反馈。编写教案不仅要了解教材外的新鲜信息,还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新信息。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来进行教案设计。如对调皮学生要“引”,对智力强的要“促”,对智力弱的要“帮”,对反应慢的要求“快”,对聪明灵活的要求“准”,这些都应该在教案中的教法中有所体现。
④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努力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要把“三维”教学目标落实在备课讲课的整个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做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导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法。
⑤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如何教,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所以我们教师备课在年级组要互相探讨、相互合作、相互借鉴,集思广益地备好课、上好课。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应以学生为主,体现“三维教学目标”,重点做到备知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反思,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活动,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⑥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困难,若用常规的教学手段,不容易向学生讲清楚,而恰当地设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具体的演示,才能把一些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能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全面落实新课程目标下的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推进,要从学生、教材、教法等方面去研究,从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去优化。做到课前求精,课中求活,课后求新。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会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多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勤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力争引导学生做到观察事物有目的,比较事物有标准,归纳小结会举例,概括知识会分层,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