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成过程类综合题的答题方法(教学版)
形成过程类综合题的答题方法
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挪威是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西海岸多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分布状况,图示意甲半岛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2)说明挪威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2)冰川侵蚀形成谷地,(2分)之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2分)谷地下部北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2分)
4.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0分)
(2)乙地地貌类型为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2)冲积扇(或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降低,河流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堆积。5.(28分)下图为非洲东部某国家地理状况略图。该国有许多高大的熄火山,湖泊多而较小。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较为落后。首都的气候条件优越,许多国际会议都在此召开,被誉为“非洲的会议之都”。
(2)说明A湖泊的形成过程。(8分)(2)A湖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板块张裂导致地壳下陷,地表形成谷地(洼地);(6分)地表(雨)水(向低处)汇聚,形成湖泊。(2分)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的哈密地区,呈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盆地北部即天山南坡为洪积倾斜平原;东部和西部是丘陵和戈壁,南部为库木塔格沙漠,古称莫贺延碛;中部为地势平缓、土地肥沃的洪积平原。盆地内有很多距今约3000年前的古城堡和古墓群,出土大量木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为研究地理环境变迁提供了证据。图为“哈密盆地古城堡、古墓群和现代城镇分布及附近地貌景观图”。
(1)描述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1)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2分)后经地壳抬升,长期在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下形成。(2分)7.(28分)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8分)(1)洪(冲)积扇。(2分)过程:山区地形起伏大,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泥沙流出山口时,(3分)因地形突然平坦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前大量堆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洪(冲)积扇。(3分)
10.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3)(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12.读渭河流域区域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渭河谷地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3分)(1)断层(地堑)(1分)先是地壳运动,形成地堑,(1分)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1分)15.如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C河段景观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2分)
(2)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坡度变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2分)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简要分析丁处地形的形成过程。(4分)
(3)沉积物在丁处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形成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而两翼岩石被侵蚀掉后,反而形成图示山岭。(4分)18.读山东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图中甲所在区域的地貌类型,并阐释其形成过程。(5分)【答案】(1)(5分)
河口三角洲(1分)。河流携带大量泥沙(1分),入海处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2分),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2分),形成河口三角洲。19.图是中南半岛部分地区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中南半岛北部的地形地势特点,并说明地形特点的形成过程。【答案】
(1)北高南低,(2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分)其形成原因是: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2分)两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势上升,(2分)然后由由北向南平行的河流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峡谷或河谷,(2分)所以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特点。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3)近年来河套地区因土地利用不当产生了土地退化现象,简述其形成过程。
(3)该地灌溉土地多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分被带到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积累,发生土壤盐渍化,进而造成土地退化。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4165米。阿特拉斯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山顶终年积雪,山脉东南侧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沙漠广布,山麓地带有喜温湿的棕榈分布;西北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下图为阿特拉斯山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指出阿特拉斯山脉的走向,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说明其形成过程。【答案】
(1)东北—西南走向(1分)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向水平运动碰撞,挤压垂直上升运动(隆起)(2分)。26.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资料一:亚洲某区域图(图11)。
资料二:泰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2010年接待外国游客1570-1580万人次,带来收入5800-6000亿泰铢。2011年持续4个多月的水灾给泰国南部地区的旅游造成较大影响,预计到泰国南部观光旅游的游客将减少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损失约为200多亿泰铢。(2)受西南季风影响,泰国每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3/4。简要说明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3分)(2)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1分)(来自南印度洋上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1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为西南方向的风。(1分)54.(11分)2012年10月末,受北极冷空气南下与之结合及天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飓风桑迪再一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肆虐了美国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东海岸,形成了一次影响重大的自然灾害。读美国东部地区10月2 9日天气形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简述美国东北部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下的天气。(4分)(3)(4分)暖气流“桑迪”与冷空气相遇,(1分)暖空气势力强,(1分)主动爬升到冷空气上面,(1分)形成暖锋。形成持续的暴风雨天气。(1分)6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隆冬时节,走进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这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材料二 下图为“吉林雾凇形成示意图”。
(1)人们常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说出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并简述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8分)【答案】
(1)注意把握观赏时机冬季,松花湖流出的江水水温较高,水汽大量蒸发;地处山谷,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消散;气温低于-20℃,水汽遇寒冷的空气及树枝而凝结。73.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在上图中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并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2分)(2)简要描述上图A、B、C、D四地之间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4分)【答案】
(1)顺时针方向画箭头 等压面A处凹B处凸(2分)
(2)A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导致近地面B处形成高压,A处形成低压,空气从B处流向A处,高空D处形成高压,C处形成低压,空气从D处流向C处。(4分)
第二篇:地理综合题答题过程
综合题答题过程:
(1)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像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备用。
(2)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3)语言表达: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
(4)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解题策略:先做选做题,因为难度相对较小,尽量不失分。
审题第一,千万要有耐心将所提供的材料、文字、图表等认真完整浏览,审题时注意以下表述要求:
①简述:简单扼要叙述,必须把握要点;
②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③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④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⑤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⑥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⑦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⑧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
1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别、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⑨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⑩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语言表达时要落实四要领:
(1)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2)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不分主次、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不如适当多答。
(3)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否则可能会自露马脚。
(4)注意“死”的采点、“活”的采点(必答点和选答点)。
第三篇: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法
【历史】高考答题万能模板——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
问题类型
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
2.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
3.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答题模板
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3)“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举例说明 对经济全球化的评述,既要看到积极性的一面,又要看到这一趋势带来的消极作用,还要看到面对这一趋势,各国只能顺应,而不能消极抵制。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
材料二 嘎斯车是苏联时代的代表性符号之一。而最早在苏联生产“嘎斯”车的,是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福特原先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声称除非苏联的意识形态变得适合他的口味,否则他“不会运一个螺帽去那儿”。哈默劝他说:“要是这样,你会有太长的时间没法在那里做生意,那里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事后证明,福特对这笔与苏联的交易十分满意。在 2014高考复习全攻略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提前招生家长专区报名咨询高尔基市,福特与苏联建立了汽车联合企业,从1932年起,每年有十万辆嘎斯牌客车和卡车下线,在苏联的道路上奔跑。
——《大国崛起》解说词摘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剥夺年代”分别是什么时期?作者为何如此给这两个时期命名,请说明你的理由。
(2)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处于敌对状态,福特却去苏联建造汽车厂,对此应如何评价?
关键信息 材料一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材料二苏联 美国 福特 嘎斯车
解题步骤 第(1)问,考查恢复发展经济时期的新经济政策,还有斯大林模式形成时期的特征,要抓住“退却”“剥夺”两个关键词进行逻辑推理。
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之间经济合作的历程。福特从敌视社会主义到对苏联这个大市场非常满意,实际上是其把思考问题的着重点由政治上的敌对,转向了经济上的合作、双赢。回答“评价”时可结合答题模板“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或者消极)+结论”来组织答案,具体回答时可把两国在政治上的对峙与经济上的往来分别对待。美苏之间的经济合作需要结合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
答案(1)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时期。
理由:作者是依据当时俄国实行的政策特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承认货币和市场的作用,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中小企业,暂时“后退”了一步;为了支持工业化,斯大林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牺牲了农民的很多利益。
(2)评价:这一做法符合当时苏联实际需要,也符合经济危机时代美国开拓国际市场、恢复经济的需要。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的力量,恢复和发展了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也说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是可以搞好合作关系的。能 力 提 升 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历史主观题,不仅要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体现在答题过程中就是思维的灵活性。如调研1难度非常大,一战后的美苏两国处于敌对状态,而20世纪30年代时双方却有了大规模的经济交流,这一事实是很难被人接受的。既然事实摆在面前,我们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剩余物资、失业人口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另一方面苏联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技术、机械产品、掌握工业技术的劳动力,可以说是两国的国情将二者粘合在一起,让这两个政治立场上的敌人成为了经济市场中的朋友。
单纯靠僵化的理论去套取答案是不可取的,任何题目的设置都有一定的知识 背景或者时代背景,唯一不变的解题方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诏曰:“天下大定„„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
„„„„
七年春正月甲戌,都督佥事王简、王诚、平章[JP3]李伯升屯田河南、山东、北平„„是月,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旱蝗,并免租税„„五月丙子,免真定等四十二祎府州县被灾田租。辛巳,赈苏州饥民三十万户。癸巳,减苏、松、嘉、湖极重田租之半。六月,陕西平凉、延安、靖宁、鄜州雨雹,山西、山东、北平、河南蝗(蝗灾),并蠲(免除)田租。
„„„„
(洪武十三年)秋八月,命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廪膳(指官府发给银粮补助生活)。
——《明史》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伤残孤寡、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促进、鼓励、保险、赔偿、补贴及救济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三分之二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他三分之一由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太祖在民生方面的举措。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 行评价。
(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关键信息
材料一 “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屯田”“免租税”“学校师生,日给廪膳”
材料二平均地权 材料三 社会保障体系
解题步骤 第(1)问主要根据材料一中的“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屯田”“免租税”“学校师生,日给廪膳”等信息进行归纳。
第(2)问,结合答题模板,首先要明确三民主义的性质;其次明确三民主义反映了谁的要求;最后要注意三民主义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提取信息,根据“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以社会承担为主”等回答。第二小问要求回答的内容是“评价”,主体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由答题模板可知,评价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德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对人民、对社会、对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二是从对政府财政、人民及社会的消极影响方面考虑。
第(4)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较为灵活,但一定要与材料紧密结合。答案(1)举措:释放奴隶为平民;扶助困难人群;鼓励流民复业耕种;实施屯田;减免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租税;学校师生饮食由国家供给。
(2)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生主义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也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特点:在欧洲最早实行;立法实施;保障范围广泛;以社会承担为主。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或使低收入阶层获得生活、工作上的保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扩大了社会消费,推动了社会生产。与此同时,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造成巨额财政赤字,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使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4)只有关注民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政权巩固,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关注民生问题;要减少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要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等。
观点评价题的主要形式和解法
观点评价类试题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提供一段或者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二是问题中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辩证评析;三是将史学界对某一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点罗列出来,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种,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
解题方法方面,对于第一、二种情况,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正误,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材料进行论述。对于第三种情况,主要方法和前两种类似,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史实进行论述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所选择的观点,不要在答题过程中迷失了目标。
第四篇: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模式 特征描述类——气候特征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3)主编人 :胡露茹
高考地理 综合题答题模式——特征描述类(3)
题型一
特征描述类——
3、气候
一、设问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二、描述与比较角度:
(一)气候类型名称
(二)气温特征:
1、气温高低及季节变化。表述建议:“全年(炎热、温和、寒冷)”或“夏季„„,冬季„„”;全年何时气温最高,何时气温最低(这一点可以根据提供材料决定是否增加);
用语界定方法:全年月均温≥15℃——“全年高温(全年炎热)。
0℃≤最冷月均温≤15℃——“冬季温和”
最冷月均温≤15℃——“冬季寒冷(或冬季严寒)”
2、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大小。
表述建议:昼夜温差大/小(或“气温日较差大/小”);
用语界定方法:这没有界定的绝对数值。一般而言,① 两种或以上的气候类型或两个区域比较大/小; ② 海陆距离相同,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 ③ 纬度相同,距海远地区>跨海近地区(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④ 小尺度地形区:山谷>附近山峰; 凹地(洼地)>附近高地;平原>附近山地; ⑤ 大尺度地形区:气温日较差与海拔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载大,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东非高原、巴西高原的气温日较差均比同纬度的平原、盆地地区大;⑥ 地势不论高低,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⑦ 下垫面: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土壤;旱地>水田;裸地>植被地区;草地>林地;⑧晴天>阴天>雨天(同纬度的背风岸>迎风岸;阳坡>阴坡);
3、气温年较差大小。
表述建议:年温差大/小()
用语界定方法:气温年较差大于15℃,认为年较差大,小于15℃的认为年较差小。一般而言,① 两种或以上的气候类型或两个区域比较大/小; ② 海陆距离相同,低纬度地区(热带)、高纬度地区(寒事)较小,中纬度地区较大(温带地区一般最大,但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③ 纬度相同,距海远地区>跨海近地区(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④ 小尺度地形区:山谷>附近山峰; 凹地(洼地)>附近高地;平原>附近山地; ⑤ 大尺度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较小,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东非高原、巴西高原的气温年较差均比同纬度的平原、盆地地区小;⑥ 地势不论高低,离地面越近,年较差越大。⑦ 下垫面: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土壤;旱地>水田;裸地>植被地区;草地>林地;⑧晴天>阴天>雨天(同纬度的背风岸>迎风岸;阳坡>阴坡;云雨少地区>云雨多地区);
(三)降水特征
1、降水总量的多少。
试卷第1页,总10页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360026602.doc主编人 :胡露茹
表述建议:年降水量在„„㎜以上/以下/之间,降水量较多/少(注意“较多”或“较少”还需要注意比较对象)
2、时间(季节/年际)变化——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表述建议:“全年多雨”或“全年降水均匀”或“„„(夏/冬/雨/湿)季降水多,„„(夏/冬/旱/干)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小(在归纳“季风气候”降水特点时,这点必写)”。
一般来说,月降水量小于10mm描述时称作“稀少”;10—50mm为“少雨”,50—100mm为“多雨”,大于100mm为“丰富”(“100mm”往往作为雨季起止的界定值)。
3、空间变化——对于一些有此类需求的特殊题目。表述建设:“自„„(方位词,如东北)向„„(方位词,如西南)递增”;或“„„(方位词,如东北)多„„(方位词,如西南)少”。慎用“自沿海向内陆递减”,避免以偏概全而失分。
4、雨季长/短
(四)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
表述建设:
结合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雨热同期”或“雨热不同期”;7月均温大于22℃,降水量超过50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伦敦,多年夏季7月均温16.5℃,7月多年降水量50—70 mm,一般就用“温和湿润(慎用“多雨”)”。
(五)相应的气象资源及气象灾害
对于一些有此类需求的特殊题目,如涉及农业生产的水(降水)、热量(无霜期的长短)、光照强度;交通建设等类型。
三、应用体验:
(一)气候特征
1、读图“萨赫勒地区及其气候特征示意图”,该地区气候具有过渡性,试描述该地区气候特点。(5分)
2、读某国局部地形图(左图)和该国甲市月均降水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该国重要谷物作物有小麦、玉米和大麦。谷物产量仅次于中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五大谷物生产国。其小麦主产区位于北部平原地区,玉米主产区则位于西南部和北部平原。
(1)推测甲市所在地区的气温特征。(8分)
(2)分析甲市所在地区的降水特征及成因。(10分)
试卷第2页,总10页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3)主编人 :胡露茹
(3)归纳影响该国图示地区玉米种植的自然条件。(10分)
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甲岛面积约3635平方千米,拥有宽阔的大陆架,白色沙质海滩四周环布。岛上多荒漠,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较少。
材料二 图A所示洋流为甲岛附近4~9月洋流流向。
(1)简要评价甲岛的交通区位(4分)
(2)描述甲岛气候特征。(4分)
4、下图中B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请描述该气候类型的特点并说明成因。(4分)
5、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图中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请描述 M 城气候特征。(6分)
6、(19分)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正常与否也会对南亚气候产生显著影响。读下 图和表
1、表2,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3页,总10页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360026602.doc主编人 :胡露茹
(l)比较孟买和新德里气温特征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7分)
(2)指出孟加拉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评价其发展条件。(5分)
(3)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孟加拉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7分)
(二)气温特征
7、(10分)读下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8、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简述乙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成因(4分)材料一
某国等高线地形和乙城市气候资料图
试卷第4页,总10页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3)主编人 :胡露茹
9、根据下面雅加达及其气候资料图,指出雅加达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10、结合下面材料,说明卑尔根气温特点及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6分)11、2013年12月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代表亚洲参加在北非国家摩洛哥举行的世俱杯,这是中国球队首次参加此项赛事。阅读某区域图(图a)和兰萨罗特岛气候资料图,描述兰萨罗特岛的气温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
试卷第5页,总10页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360026602.doc主编人 :胡露茹
12、图为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出访美国的行程示意图,表1为西雅图与纽约月均温统计表。根据下列材料,与纽约相比,说出西雅图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
13、读中国大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1)试描述图示月份气温分布特点。(3分)
(2)解释该月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
(3)简述阴影区域气温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分)
(三)降水特征
14、北极地区的气压形势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气候影响显著。2013年,北极高压增强,导致图甲所示地区冬春季节气候出现异常,图乙示意R河谷地当年与往年气候资料对比。根据材料,说出与往年相比R河谷地2013年冬春季节气温和降水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15、读下列图文材料,描述图中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试卷第6页,总10页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3)主编人 :胡露茹
16、读下列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据图推测甲地降水特点及成因。(5分)
17、读青藏高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中为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回答问题:(1)说明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2)图中 A、B为两个多雨中心,试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3)图中南侧雅鲁藏布江上游和北侧地形区界线处降水相对较少,试分析其原因。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3)气候特征
参考答案
(一)气候特征
1、①全年高温(1分),气温最高出现在4、5月份(1分); ②全年降水较少(1分),干湿季分明(或“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7-9月份(1分);③ 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1分)[空间分布特征]。
2、(1)气温特征:①冬季温和;②夏季凉爽;③日较差小;④年较差小(8分)。(2)降水特征:①年雨量月980mm;②全年湿润,③秋冬雨较多。
原因:①终年受暖流和西风影响,水汽大,降水多;②秋冬季温度气旋活动较春夏季频繁,降水亦较多。(10分)
试卷第7页,总10页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360026602.doc主编人 :胡露茹
(3)有利影响:①地形平坦开阔;②土壤肥沃深厚;③灌溉水源充足;④纬度较低,热量较丰富。
弊:夏季凉爽多风,多阴雨天,光热不足,不利于玉米生长。(10分)
【解析】根据等高线和河流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特征,可以看出该国为法国,为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光热不足。
3、(1)有利:①甲岛地处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处于亚丁湾东南端,②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③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④构成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生命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2分)
不利:①大陆架较宽广,②无大型良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泊。(2分)
(2)气候特征:①终年高温;②年温差相对较小;③昼夜温差大;④降水稀少。(2分)
4、地中海气候(1分)
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1分)
成因:冬季受西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和多雨;(1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1分)
5、①冬冷夏热;②气温年较差大;③年降水量少;④气候干旱,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⑤光照强烈。
6、(1)特点:①新德里比孟买热季更热、凉季更凉;②年温差更大。(1分)
原因:与孟买相比:①新德里纬度较高,②夏季昼更长,③日照时间更长;(1分)④冬季昼更短,(1分)⑤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弱。(1分)
⑥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雨季较短,热季降水相对较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1分)⑦凉季降水相对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1分)深居内陆,气温受海洋调节作用小、季节差异大。(1分)(共7分,答出其中五点即可)(2)季风水田农业(1分)
条件:自然条件: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1分)②地形以平原为主;③土壤肥沃;(1分)④河网密集、水源充足;(1分)
人文(社会)条件:⑤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⑥粮食市场需求量大。(1分)
(3)①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大且集中夏季;(1分)②夏秋季多飓风(台风),飓风(台风)带来的暴雨;(1分)③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侧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④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1分)【解析】
(1)气候特征从温度状况(最冷月气温、平均气温和温差等)和降水(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两个方面来回答。而原因分析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角度来分析。要注意从图表材料中获取信息。
(2)孟加拉国位于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及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区位分析。
(3)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要从气候、地形、河流及海水作用等角度分析进行综合分析。考点: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区位分析,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7、特点:①终年温和(2分); ②年温差很小(2分);③昼夜温差大(2分)形成原因:①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2分),获得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导致气温年较差小(2分); ②海拔高(接近3000米)(2分)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年均温低,气温日较差大(2分)。
试卷第8页,总10页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3)主编人 :胡露茹
8、① 夏季凉爽(1分),原因是地势高(1分);② 冬季温和(1分),原因是纬度低(1分),冬季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故冬季温和。(如果答气温年较差小,给2分)【解析】乙城市位于墨西哥高原,地势高,所以夏季凉爽,又因为纬度低,冬季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故冬季温和。
9、特征:①全年高温(1分);②气温年较差小(1分);③昼夜温差较大。
原因:①雅加达纬度低;②常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年较差小(2分);③一天中太阳高变化大,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
【解析】读雅加达气候资料图,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气温特征是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因为雅加达纬度低,常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所以气温高,温差小。
10、气温特征:①冬季温和;②夏季凉爽;③全年温差较小(2分)
原因:冬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分);夏季纬度高,常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不大,太阳辐射弱(2分)
11、气温特点:①终年温和;②气温的年较差小;③昼夜温差较大。
原因:①该地处亚热带(纬度较低)冬季温和;②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夏季气温不高;③四面环海,深受海洋影响,气温年较差小;④全年降水较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昼夜温差大。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图中降水特征进行判断,兰萨罗特岛每月降水量小于15mm,所以该区域为全年少雨。根据该区域气温特征每月都高于15℃,判断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的原因是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12、与纽约相比,①西雅图冬季温暖,(1分)②夏季凉爽,(1分)③气温年较差小。(1分)
影响因素:①西雅图纬度较高,夏季凉爽;②受沿岸暖流增温作用;③高大山脉对来自北冰洋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冬季温暖;④全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小。(1分)
【解析】据表格数据分析西雅图的冬夏季节气温特点及气温年较差,影响温度的因素有洋流、纬度、大气环流等因素。纽约相比,西雅图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西雅图纬度较高,夏季凉爽;受沿岸暖流增温作用,以及高大山脉对来自北冰洋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冬季温暖;全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小。
13、(1)①南北普遍高温(温度普遍较高);②大致由南向北递减;③青藏高原地区气温最低。
(2)原因: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普遍增大;②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夏季北方地区日照时间较南方长,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③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气温最低(1分)。
(3)对农业的影响:①气温偏低,热量不足;②农业以高寒畜牧业为主;③种植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④以耐温凉的小麦或青稞为主;⑤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⑥昼夜温差大,单产高,品质好。(【解析】
(1)由图可知南北气温值都在20℃左右,故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温差较小,而青藏高原出现闭合低温中心。
(2)该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而且昼长比南方长,而青藏高原由于地势最高故气温低。
(3)图中阴影区域海拔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当地农业类型、分布、作物熟制以及该种气温产生的农业优势进行说明。
试卷第9页,总10页 南沙一中2015-2016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360026602.doc主编人 :胡露茹
14、特点:①与往年相比,降水偏多,(2分)②气温偏低。(2分)原因:①2013年北极高压增强,冬春季节南下冷空气势力强大,(3分)导致R河谷地气温下降幅度加大,气温偏低;(2分)②R河谷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分)南下强冷空气遇地形抬升,降水增多。(2分)
【解析】从右图中不难看出,与往年相比,该年R河谷降水偏多、气温偏低。根据材料中“北极高压增强,导致图甲所示地区冬春季节气候出现异常”可推测,因2013年北极高压增强,冬春季南下冷空气势力较强,导致该河谷气温较低;而河谷内地势大致东南高、西北低,冷空气与地形抬升,使降水增多。
15、降水特征:①A地年降水总量多(超过1500毫米);②季节分配均匀。(4分)
原因:①终年受西风影响;②深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大;③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解析】读图,分析图中A地多年的气候资料,可以判断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降水较多,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
原因:从纬度位置判断,A地纬度位于40—45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岛上河流的流向判断,岛屿中部是山地,A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湿润水汽,使迎风坡多地形雨。
16、特点:①年降水丰富(1分);②集中于夏(雨)季(1分),③季节变化大;
成因: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1 分);②水汽沿河谷北上,③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1分)。④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1分)。
【解析】从图示区域位置分析,该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夏季,其原因是:该地的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夏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而甲区域位于河流谷地,且地势北高南低,水汽会沿河谷北上,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空气干燥,降水少。
17、(1)①东南多,西北少;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③东南部降水量变化大,西北部降水量变化小。(2)原因:①A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②地形抬升,降水较多;③B位于四川西部,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④地形抬升,降水较多。(3)①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处喜马拉雅山北坡的背风坡,雨影区(或“焚风效应”),降水少。②北侧地形区界线处位于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降水较少。
【解析】图中地形分界线内为青藏高原,南部为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较多。降水量分布特点要注意分析数据多少,变化趋势。B地位于四川盆地,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加之地形抬升,所以降水多。上游和北侧地形区界线处受地形阻挡,深居内陆,降水少。
试卷第10页,总10页
第五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教学片断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教学片断:
(教师讲解)宏观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粒子间有一定间隔,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为什么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但形成的物质却是相对稳定的呢?同学们看这支笔,对着它吹口气,它并没有成粉末状飞散开去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粒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正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大到无限空间,小到原子世界,正是因为相互作用的存在,维系着我们星际间的和谐相处和物质间的不断变化。
演示实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完成演示实验,并提问)请你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了白烟,试管壁发烫说明产生了热量。(过渡)钠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钠,从宏观看是一个有新物质生成的过程,那么从微观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氯化钠的?我们通过对下面这些问题的分析、讨论解决这一问题。问题1.钠原子、氯原子稳定吗?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稳定结构的?
钠失去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而氯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核中的质子都带正电荷,电子都带负电荷,它们相遇时还会产生斥力。问题 2.吸引作用和排斥作用是怎样使钠离子、氯离子结合的呢?
钠离子和氯离子相距比较远的时候,可能只受到引力作用;当由于受到引力作用而越来越近的时候,斥力就慢慢变大;最后它们连在一起的时候,引力等于斥力就达到了稳定结构。
学生观看flash动画,老师讲解:当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相对运动的距离较远的时候,吸引作用大于排斥作用,吸引作用是主要作用,此时钠离子氯离子彼此接近;相反当钠离子氯离子间相对运动的距离较近的时候,斥力作用大于引力作用,使钠离子氯离子彼此远离;当二者达到平衡时,钠离子氯离子处于围绕平衡点不断振动的一种运动状态。就把是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的平衡作用。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阴阳离子。
问题3.哪些元素间容易形成离子键?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
通常是一二主族的活泼元素与六七主族的活泼非金属元素间容易形成离子键。问题5.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是向环境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请说明理由。
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是一个向环境释放能量的过程。练习:判断离子键:
氯化镁 硝酸钾 氯化氢 水 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