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性格形成的过程—回忆录
回忆录:性格形成的过程
前言
性格决定命运,可想而知,性格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性格呢?性格就是由一个人的许多性格特征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性格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它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格的形成是在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性格有一部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下面就讲述下我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吧!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爸爸是小学教师,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我的父母对我是非常慈爱和温暖的,从小长这么大,爸妈没打过我一次,那个时候的我整天无忧无虑的,想要什么都能得到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就有三岁了,那时没有上学,我很调皮,总是跟邻居家的小孩打打闹闹,爸爸说我一点都不像女孩子,我的性格很开朗,每天都挺开心。有一次,我半夜醒来,发现爸爸妈妈不见了,台灯开着,我哭喊着叫他们都没有人理我,于是我光着脚丫从楼上跑了下去,没想到大门打不开,我便坐在地上哭了起来,那时的我好害怕,生怕他们不见了,不知过了多久他们才回来,一看我坐在地上哭的那么可怜,便抱我到床上,安慰我睡觉,我一直不知道他们去干什么了,我只知道,从那以后,我害怕黑夜,我总是会半夜醒来,看看爸爸妈妈还在我身边,便放心地睡下……
从我的经历来看,父母对我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甚至有些做法是错误的,让我有了过分依赖、固执、懒惰、任性、恐惧等不好的性格。
小学篇
四岁时,我上了学前班,我在爸爸的学校读书,爸爸是我的启蒙老师,第一节课,爸爸提问我,我一时居然不知道要叫他老师还是爸爸,我变得胆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没有回答任何问题。下课后,爸爸叫我去了他的办公室,教导我各种礼貌问题,我深深地记下了,那时的我就已经知道害羞了,知道丢人了。也许就是那次以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我总会感到紧张,至今如此。
一年级时,由于爸爸忙于教学,没时间照顾我的生活,我回到了离家最近的学校上学,换了老师,那个老师特别严格。有一次,我作业没做完,被罚站,同学们那时都还小,他们都在嘲笑我,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都在笑我,我感到特别难过。从此以后,一放学回家,我就写完作业,并且认真检查,生怕出错。自此,再也没有因为作业的问题被老师罚过。三年级那年暑假,我由于期末成绩好,都接近满分,我朋友一个劲的让我去她们家玩,说回来时把我送到家,爸爸准许我跟朋友去她们家玩几天,于是我就跟她去了。在她们家我们玩的很开心,有时去小溪边玩水,但是我走的时候说好送我回家的,结果没有送,我一个人从来没走过山路,我转身的那一刻我哭了,我为她不守信而哭,又为自己害怕而哭,其实路不算长,但对于七八岁的我来说,确实够长了,我由于害怕,一路上走得很快,却不觉得累,终于走到家了,回到了爸妈的怀抱。那时我便知道,诚信有多么重要,独立有多么重要。一生中总有自己要走的路,没有人可以陪我们到永远。
五年级那年的期中考试,由于题目很难,快到时间了,我的作文还没有写完,最后急匆匆结了尾,却发现未写题目,已为时晚矣。我在紧张害怕的情绪中回了家,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如果因为这个而退步的话,我肯定接受不了。我哭了,妈妈安慰我,爸爸也安慰我,说扣的分数不多,我仍是半信半疑。成绩下来后,我名次没变,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却造成了我以后遇到考试就紧张的心态。一到考试,如临大敌,伴有考试焦虑症。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我,虽然我不懂,为什么跟男孩子玩就要遭到别人的议论,但是我对这种议论很反感,很想逃离。于是,我不跟男孩子玩,不跟他们接触,尽管他们找我玩,我也不搭理……因为我知道,人言可畏。
有一次,班主任选我在国旗下讲话,我精心准备,没想到那天却由于站在全校师生面前紧张而没演讲好,导致了班主任的批评。那时的感觉,我记忆尤深,就从那开始,我恐惧在人多面前讲话,甚至能避免就避免。
初中篇
初中,爸爸给我转了学校,去了县里最好的书院初级中学,妈妈也跟着我去,租了一套房。我本以为换个环境会没有那些在我看来比较不可思议的事,没想到更严重,学校居然让班主任评选异性关系处理好的标兵,那些平时爱跟异性交往的同学肯定不会是标兵了,相反,不跟异性接触的却是标兵,我也不例外……就在这样一个一味抓学习,忽略其他方面发展的学校,养成了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习惯。
那时起我的性格也慢慢的开始变得安静起来,整个人也变得稳重了。我认为做个乖学生是个不错的选择,理所当然,我的成绩也不错。就这样,在学习的重压下,我每天都要熬夜,因为考试名次一旦退步,我知道迎来的是班主任的批评,同学的鄙视。我的性格变得抑郁,不爱笑,也不爱跟人说话,初二时的班主任挺好,经常找我聊天,说我小小年纪就开始抑郁很不好的,可是我改不了啊。初三快中考的时候,我有时候能做题做到凌晨四点多,妈妈再三催促,我都无动于衷。到了周末,我也喜欢晚上学习,白天累了就睡,却不能有任何动静,否则我就心烦意乱,乱发脾气。为此,爸妈总是在白天不说话,做什么事都轻手轻脚,她们只是为了我。
初中的我,过得平平淡淡,只知道学习。
高中篇
高中,我自然也在县里最好的高中上学,军训的时候,我们那级是直接到临县的军营里去的。那一天正好下着大雨,教官们都淋着雨整队,让我们打着伞,之后分了各自的宿舍,让整理内务,这时候我才发现我什么都不会,连床单都铺不好,更别说套被罩,叠被子了,看着别人都会我却不会,顿时都想哭了。这时我宿舍那个女孩,她帮我了,给我整理好了一切,我特别感激她,从那以后我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军训结束后,很幸运地是,我跟她分到了一个班,每天放学都一起,有什么事都向她说,可是好景不长,她谈恋爱了,她陪着的不是我了,而是她男朋友。渐渐地,我们也陌生了,到最后直接成了普通同学。从此,我便不喜欢和别人走的太近,都没有知心朋友,喜欢将心事藏于心底。
高中的学习,使我的压力更大,产生了焦虑、消极的情绪。高二那年,班里有个男孩对我挺好的,我俩回家正好顺路,于是也就每天放学一起回家,我跟他越来越熟,我们经常讨论学习,晚上相约一起做题,第二天有不会的再讲解,这样过了有半学期,我同桌是个女孩,她问我是不是谈恋爱了,我听到这话立即心跳加速,那一周我都在紧张中度过,我晚上躺在床上都会想起他,也许就是那一刻我懂得了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但是在我们之间,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谈,尤其是偶尔谈到别人的感情时,就立即冷场了。所以那时起我对感情问题很反感,甚至都不愿意听别人说,因为一听到就莫名的难受。因此,我还是全身心投入学习,至少在题海中可以找到乐趣。
高三,那是痛苦的一年,由于压力太大,我总是会莫名其妙的乱发脾气,有时题做不出来,我会顺手拿起学习用品把它摔了,自己生闷气,我也不会找人倾诉。在家里,我摔得更多,桌子上的陶瓷娃娃全被我摔碎了,从小到大,我的内心几乎是封闭的,就连爸妈也不知道我的心事。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大清早就出去了,我没有上本一线,谁给我打电话我都没有接,直接关机了,感觉世界都黑暗了。不幸地是,还下了雨,我坐在经常去的广场上,淋着雨,思考着自己为何如此失败,比平时差那么多。到了晚上,我打开手机,全是未接,我自己回去了,一天没吃东西,还淋了雨,狼狈不堪。那三天,我几乎不吃东西,也不起床,我感觉没脸见人。我知道爸爸很难过,他为我学习可以说是全身心付出,但他一直说我很棒了,女孩子没必要那么强势,让我接受现实,最后报了志愿,结果未被录取。我便踏入了复习的旅程。
在复习班那年,我还在以前班主任的班里,他知道我心态承受力不好,经常开导我,考试不要紧张,顺其自然反倒发挥更好,还有我遇到的同学也很好,大家都是经历过失败的人,承受力也就比应届生好,我封闭的心渐渐打开,我喜欢跟同学们交流了,学会跟他们如何相处好,大家都说我其实蛮好的。经历过高考,我的抗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得到加强。
大学篇
到了大学,又面临新环境,我在家什么都不用做,一心学习就行了,在这儿不行,凡事都得亲力亲为,生活、学习、交友各方面都得靠自己。在这个小社会中,跟室友相处了一年多,难免会滋生矛盾,我学会了克制自己的脾气,学会了容忍,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不依赖他人,这一切都是磨练出来的。在以前参加的团队中,我知道了团队的重要性,合作是必须的,我更喜欢与他人交流,做事也更加严谨,从小养成的习惯保持到今。也乐意让学长们教我一些东西,我慢慢的变得更活泼更开朗,但是还有一点就是没改观,在正式的场合,当着别人的面说话紧张,甚至无话可说。
在大学里有时候难受了,没人陪的时候,便自己待在图书馆,虽然看不进去书,但也在修身养性,耐得住寂寞了。经历了这么多,开心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天真,悲伤起来,却是不能自己。
总结篇
回想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果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就会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学校的基本组织是班集体,我感觉我的每个班都是很温暖的,我通过参加学习、劳动及各种文艺、体育及兴趣小组等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交往,增强了责任感、义务感、集体主义感,学会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尊重他人、遵守纪律,也培养了乐观、坚强、勇敢、向上等优秀品质。有人曾把教师的态度分为三种,即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这些老师我都经历过,他们的言行对我的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历学校教育,使我摆脱了小时候的过分依赖,任性妄为,有了自律性。经过学校的感恩教育,使我渐渐懂事了,明白父母的不容易之处和他们的爱,这一点毋庸置疑,父母和老师的爱都是无私的毫无保留的,那是很伟大的,改变自己,做一个好性格的人才是好。
性格特征不是天生的,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一个人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自己性格的好与坏,知道了性格形成的历程,改善自己的性格,使自己的性格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年青人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挫败感,严重的还会走上歧路。这就需要我们很好的剖析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的弱点,认清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对家人和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篇:美国民族性格及其形成
美国民族性格及其形成
外国语学院 2010124122 曾维坤
[摘 要] 分析个人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实用主义等美国重要民族性格,探讨它们形成的渊源,从而加深对美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并拓宽视野,学习美国文化中的精髓。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个人主义 实用主义 清教主义
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美国建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民族多样性鲜明,但经过不断的探索融合形成了共同的美利坚民族性格,这一独特的名族性格影响着美国的历史进程,也同时不断发展完善着。
一、美国民族性格
美国民族性格的典型特征包括个人主义、崇尚自由和平等、追求成功的冒险精神、实用主义等几个方面。
1)个人主义——美国文化价值的中心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美国精神的主体。美国人主张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他人而不顾及他人,反对社会和国家对自由的干涉。值得留意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是一个贬词,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却是一个美丽的字眼。
个人主义的内涵,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Invidualism)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即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一句话,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1]
美国的“个人主义”(Invidualism)持有“个性”“共同性”的内涵,在汉语里应译成“个体主义”较为确切[2]。它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确认人是价值的主体,置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注重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开展,能够说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实质和中心,它无疑推进着美国梦的完成。所谓的美国梦(the American Dream),是指追求富庶、自在和时机均等。举例来说,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Chris在窘境中表现出的乐观向上、坚定不移、处处向时机敲门的的精神可视为几百年来美国的主流认识所公认的中心价值观——个人主义的圆满演绎。影片中屡次提到《独立宣言》,美国国旗也呈现好几次,因而全片能够被看成是完成美国梦(the American Dream),表现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圆满范本。
个人主义使人们的追求多元化。美国这个国家之所以显得有活力、生机勃勃,就在于美国人讲究一个“新”字,求新求变是美国人的人生哲学,因此在美国新产品、新观念、新风俗层出不穷。求新求变的观念,促使美国人去搞新的发明,推动社会的进步。有统计数字说,1901年到1984年的诺贝尔奖获奖人中,其中美国人占了130多个,苏联和日本分别为10个和5个。但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也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等。
总之,个人主义已是公认的美国民族性格的鲜明特点,我们应理解他在美国历史及当今的重要作用,辩证的看待它的优势与弊端,学习其中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实现我们自己心中的梦想。
2)个人自由与平等
美国人的自由观是什么概念呢?美国人的自由观与欧洲流行的概念不同。在欧洲,“自由”是指人们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美国的自由观“不仅指免除对肉体的约束,而且指个人有权签订契约;有权从事任何一种普通谋生职业;有权获取有用的知识;有权结婚、建立家庭和抚养孩子;受自己良心的支配崇拜上帝,以及普遍地享有历来被认为是自由和平等地追求幸福所必不可少的那些特权。
美国的“自由观”强调,自由不是“无法无天的自由”,而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这是自由权利的前提。没有这个条件,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如果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损害另一个人的自由,结果将是谁的自由也得不到保证。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自由,但是不能损害别人的自由。美国人强调,自由只有在与责任一起运用时才发挥作用。这就是克林顿总统在《希望与历史之间》一书中指出的:“没有责任感,任何自由社会都不会繁荣。”
平等观是美国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一般来说,美国人等级观念淡薄,在早期,阶级界线不太明显,多数为中下层阶级。美国是新开辟的国家,在创业之初,几乎所有美国人除了力量和意志外都一无所有,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承袭来的权利就无足轻重,大家靠本事吃饭。美国人信奉”天赋人权"说,《独立宣言》就宣称,“所有人都生而平等”,都具有“天赋人权”,即“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美国,“平等”是指机会平等,而不是在处境方面人人一样。也就是说,人人都有获取成功的同样机会,而他们各自努力的结果并不一定相同。
3)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是美国文化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美国人性格的一部分。
人们对实用主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还是存在几个基本的共同点,这就是“强调行动,注重效果,提倡开拓进取,这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三个主要特征,也是它的基本精神所在”[3]。它的平民性、乐观性、实用性、个人主义以及其中的冒险精神等都很符合美国人的个性,把一直存在于美国人心中的思想、做法进行了理论升华,符合美国人应对复杂多变和竞争剧烈的社会生活的要求。实用主义精神充斥在美国文化的每一根血管里,是指导人们行动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它反映了美国民族的特性,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这些特点无不融合在美国人的政治、宗教、文化和科学领域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认为,实用主义是“美国精神”,美国人的求实精神和进取心就是实用主义培养起来的,而美国的领导是“官僚——实用主义型领导集团”。[4]基辛格对实用主义的评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美国民族性格的形成——以欧洲清教主义为历史渊源的文化模式 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殖民地时期至美国独立后,此时美国人有与英国民族认同的意识;美国独立后至第二次英美战争,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某州人,他们具有与本州人民族认同的意识;英美第二次战争至美国内战,北方人已经具有美利坚民族意识,而南方美国人则认为自己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内战后至南方重建时期,美国人才最后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的整体意识和精神。
《五月花号公约》的签署和西进运动两个关键事件对美国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前者使个人主义得以深刻体现,并促进了美国人追求自由和平等信仰的发展;后者强化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并给冒险精神以深刻注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五月花号公约》是对以清教徒为代表的美国先民身上勇气、坚韧、毅力、冒险、讲求实用和效率、物质主义、贪婪等性格的肯定,而且随着美国的前身———北美各殖民地的陆续建立,这种性格便逐渐的扩散整个北美大陆,进而构成了美国的主体国民性格。清教徒带着身为上帝选民的自豪感移民北美,信心十足地投入到神学实践中,把神学运用于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在新英格兰广袤的荒野上,把务实、实干、勤俭奋斗、富于创新进取的实用精神种植在这块土地上。
清教徒把清教主义自英国带入北美洲。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清教徒奋力拼搏,不断进取,艰苦创业,奠定了美国的雏形。他们以自己的宗教哲学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康马杰指出:“虽然清教神学思想的重要性在18、19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逐渐消失,但其许多道德和政治思想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两个世纪的沧桑变化并没有使我们失去对这些遗产的继承。”[5]这是因为,清教主义的基本思想已经渗入美国社会,奠定了美国社会意识形态基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美国人来说,清教主义不但是一种宗教信仰理念,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正是它铸就了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美利坚基本民族性格。
三、结论
美国民族性格即美国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具体体现有个人主义、自由平等观念实用主义等。其中个人主义是核心,各方面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促进了美利坚民族性格的不断完善。美国民族性格的渊源是美国形成早期来自欧洲的清教主义,清教徒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奠定了美国民族性格之基础,《五月花号公约》促进了个人主义、自由和平等观念的发展;西进运动强化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及冒险精神。从而,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的那种进取精神,努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著;张晓明编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郑立信,顾嘉祖,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216 [3]王元明.行动与效果:美国实用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6.[4]王守昌,苏玉昆.现代美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7-38.[5]亨利·斯蒂尔·康马杰.美国精神[M].杨静予,崔妙英,王绍仁,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251.
第三篇: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夕,是这一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把我们党和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但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百废待兴。为了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党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通过这场讨论,我们党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会议冲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任务;并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决议在系统总结三十二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十点经验。这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十二大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这一理论初步形成的阶段。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二大报告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高度民主”、“高度文明”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建设一起抓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改革开放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方针,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
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至此,我们党已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十三大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的阶段。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首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原则,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十二条原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在十二条原则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经验,鲜明地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从而使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和轮廓更加清晰。这个谈话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报告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理论层次,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作出科学的概括,并写入了党章。这标志着我们党继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理论上的第一次飞跃以后,又一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当代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提出了清晰的基本框架和实现的总体规划,不仅使我们有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而且对进一步丰富邓小平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
从以上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我们党能够形成邓小平理论,是来之不易的,它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可是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上述九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要掌握其完整体系和内在逻辑。第一条是思想基础,是这一理论的精髓,贯穿于全部。第二条是这一理论的前提和立论基点。第三、四、五、六、七条着重论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这一理论在党的路线上的集中表现。其中又突出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还突出讲了生产力标准,这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第八条专门论述了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党的路线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九
条讲“一国两制”,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部分。
拨乱反正过程中右的错误思潮
有人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而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借口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发生的失误而企图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能否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对于我们事业的伟大指导作用,能否科学地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样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为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建国他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多次发表重要谈话,对《决议》总的原则和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他说,《决议》的中心意思应该是三条:“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从十二大起,十五年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11次概括和论述,十五大正式将这个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深刻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我们毫不动摇的行动纲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即致力于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结合。提出“以苏为鉴”,“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二大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随之丰富发展。从十二大到十五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内涵的概括和论述从未间断,直到十五大将这个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15年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与论述,举其要者有11次之多。
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了全面的论述和相应的规定,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旧世纪之交,面对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科学发展观这一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全面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我们毫不动摇的行动纲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全正确地运用并彻底贯彻了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和方法,是当代中国真正深刻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第五篇: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要经过20多年时间,综观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个阶段。
1,自我意识萌生时期(生理自我形成发展期)
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区别。他经常吮吸自己的手指头,就像吮吸自己母亲的乳头一样津津有味,因为他把母亲当作他自己的一部分。可见,他还生活在主体和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之中。婴儿一般在8个月龄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
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出现了羞愧感与疑虑感。当做错了事时,会感到羞愧;当碰到矛盾时,会感到疑虑。出现了占有欲和嫉妒感。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独自占有,不愿与人共享;如果母亲对其他儿童表现出关心和喜爱,他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感。
第一人称“我”使用频率提高,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了自我独立的要求。应该说,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行为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
2,自我意识形成时期(社会自我形成发展期)
3岁到青春期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青春期以前,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引起他们兴趣和注意的是外部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视而不见。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下列状态: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情绪视为某种客观上伴随行动而产生的东西,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还不善于应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只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作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3,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心理自我形成发展期)
从青春发育期到青春后期大约10年时间,是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自我观念渐趋成熟。青春期,个人无论在生理、认识或情绪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如性的成熟、逻辑思维和想像力的发展、感受性的敏感,都是造成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自我意识分裂为观察者的我(I)和被观察的我(me),因而个人就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和考量自己的心理活动。二是个体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即由自我的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从他人的观点去考量
事物。三是个体价值体系的发展和理想自我的活动,总是与自我观念的发展相联系。这时,个体常常强调自己所具有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性,以及认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青春期,青年要求独立、自治的意识强烈,更想摆脱成年人的影响束缚。
一般地讲,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自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矛盾斗争的加剧。两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便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也不能形成。于是青年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可能忽而只看到自己的这一方面,又忽而只看到自己的那一方面;时而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不能这样做;时而肯定自己,时而又否定自己;时而感到自己什么都行,时而又感到自己特别幼稚;时而步入憧憬境界,对自己的现实缺乏意识,时而又厌恶自己长大而津津乐道那令人留恋的童年;时而对自己充满自信,时而又感到自己无能,对自己不满等等。4,自我意识完善时期(自我意识同一期)
如果说青春期自我意识是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那么青年期之后个体的自我意识则是完善和提高阶段。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经过激烈的矛盾和斗争,重新实现统一的时期。这种统一是在新的水平与方向上的协调一致,使现实我努力符合理想我的要求。当然,矛盾斗争的同一结果有两种可能性,积极的结果是形成新的真实的自我统一,使人增强自信,努力奋斗,有利于自身发展;消极的结果是形成歪曲的自我统一,或自卑,或自负,影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过程,忽视了每一阶段的健康成长,都会给人带来终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