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

时间:2019-05-12 20:4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

第一篇: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和生理成熟)和环境因素,主观因素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一)遗传的作用

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就的外部表现。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可能影响到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遗传对性格的形成有某些影响,但它不起主要作用。

(二)家庭的影响

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生活习惯等对儿童性格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三)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和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方针、内容、方法,教师的榜样、态度,学校的校风、班风、传统、规章制度、师生关系、团队生活、课外活动等,都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形成。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媒介传播进行的。

(五)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儿童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环境影响性格形成的中介桥梁。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因素等都是性格形成的外部条件,虽然它们对于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却不能直接形成人的性格。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明显地影响着性格的形成。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与性格同步发展的。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性格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因此,教育者要鼓励和指导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地分析自己性格的优劣和不足,加强自身的性格锻炼和修养,使其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幼儿性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幼儿性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摘要: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为之相适应的惯常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是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个性心理特点,是个人个性最重要的一方面,在个性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能够表明一个人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幼儿的性格大致与亲人,特别是父母的很相似,虽然在幼儿阶段表现得不明显,这些都是遗传的因素所引起的,但更主要的是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是对环境和教育影响的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不断反映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影响的过程。

关键词:性格

遗传因素

环境

自我意识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勇敢,有的人胆小懦弱,有的人勤奋,有的人懒惰,有的人诚恳,有的人奸诈,这些都是人的性格差异所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为之相适应的惯常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是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个性心理特点,是个人个性最重要的一方面,在个性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各种影响会通过认知,情感和定向活动在人脑中保持下来形成某种态度体系,性格它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而且还指与这种态度相适应了的行为方式,当个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并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与个体行为之中构成了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时,其性格特征就行形成了。

著名教育家乌申那斯基说:“一个人即使活到80岁也能看到他5岁时的样子”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性格培养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主要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性格的形成与气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气质对性格的影响如下:

(1)胆汁质:胆汁质的孩子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较为急躁,易于冲动,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但是在某些方面的准确性较差,情绪强烈外露的的时间不长。因此,胆汁质的孩子其性格类型一般趋于外向型。

(2)多血质:多血质的孩子给人一种亲切主动的感觉,活泼好动,性格属于外向型。但是这类孩子也具有其气质的消极的方面,如在某些行为方面表现出轻率。行动上易冲动等。

(3)黏液质:相对于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孩子来说黏液质的孩子恬静,沉

着稳重,其性格类型多属于外向型的孩子,这类孩子所表现出反应迟钝的不好一面。

(4)抑郁质:抑郁质的孩子,感情深刻而稳定,但在性格方面比较内向,有孤僻感,郁闷,羞怯。

每一种气质都可能向积极或消极的方面发展,气质的类型只是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性格类型,决定孩子成就的高低,孩子出生后具有其自身气质特征,但是具有典型气质特征的孩子是没有的,大多数的孩子已基本上属于其的某种气质为主,同时又兼备其他气质特点,虽然说气质具有稳定性,但在后天的教育影响下是可以改变的。性格也是如此。一个人的性格从小时候就开始形成,更多时候受到了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性格模糊的时期,是为孩子以后的性格打基础的时期。在此阶段,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的身高、体型来自于遗传,这些体型特征会因为社会文化和自我意识的作用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个瘦而且高的孩子和一个矮胖的孩子相比之下,高瘦的孩子明显比矮胖的孩子更有自信,互相的比较之下矮胖的孩子在长期的影响下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有可能就形成内向的性格。

二、性别对孩子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影响。男孩子的性格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敢于冒险,女孩子大多则依赖性较强,在做事方面比男孩子细心、谨慎。

三、一些精神系统的遗传特征也会影响特定性格的形成,这种影响表现为或起加速或起延缓作用。

四、生理成熟的早晚对孩子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生理成熟的早晚跟遗传是有关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制造人的性格的工厂”,父母把基因传给后代,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心理研究表明,出生到五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在这 2

个阶段,儿童在家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受到父母的爱抚、保护、教育的影响最多。因此,整个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各方面的因素中,家庭氛围,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父母的教养态度,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的性格,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都对孩子的性格有深刻的影响。

家庭氛围: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宁静和睦的家庭关系所营造出来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家庭成员中关系紧张,相互猜疑、争吵,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影响最大。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夫妻关系融洽,孩子在家中感到愉快有安全感,容易形成开朗乐观活泼的性格特征,如果夫妻关系对立,不和谐,孩子在家里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形成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性格特征。在宁静愉快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与在家庭氛围紧张与冲突不断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性格差异很大。一个生长在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性格上多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活泼积极主动的外向型,在不和谐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自卑不愿与人交往或人际关系较差。

心理学上认为父母家庭破裂对孩子的性格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父母离异比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更大,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或死亡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教育容易形成悲观孤僻的不良性格特征,这类孩子产生的行为问题也比较多。有研究表明少年犯罪率最高的是出生1——4岁之间丧父或丧母的孩子,其犯罪率比一般人要高出两倍以上,从年龄上看,婴幼儿期间,丧母对幼儿个性特征的影响最大,儿童期间则是丧父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最大。但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有良好的教育。破裂家庭或丧失父母的孩子仍然可以形成坚强、合作甚至是开朗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教育观念的不同对孩子的性格形成的而影响也是很大的。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自制力,灵活性,思维水平,意志力等都有影响,家长对孩子成才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发展规划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都大大影响孩子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最为亲切,也是子女最重要的教育者。苏联教育家鲁普斯卡娅指出“母亲是天然的教师,她对儿童的影响是最大的”,研究表明,母爱在5岁前儿童的性格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儿童性格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母爱的儿童往往 3

形成孤僻,不合群,任性等情绪反应。父爱在儿童心理发展,特别是在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父亲给孩子提供榜样的作用,为女孩子提供与异性交往的样例。幼年时期没有与父亲接触过的孩子,在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存在不完全,由此可见,父母对子女教养态度,在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如下: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属于支配型的,就简单的打个比方,孩子可以从父母的手中接过钱去买一只笔的,但是父母采取的并不是给钱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把事情办好,还是说妈妈会给你买好。再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收拾书包这件小事,有的父母会有意识的选择让孩子独立完成这个过程,即使孩子在途中会失败很多次,即使孩子收拾的不好,但是父母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他们意识到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然他们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干,为孩子以后的生活作了长久的计划。孩子在生活上许多事都有父母支配,性格上往往具有一种依赖,缺乏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别人的安排他们多数采用的是服从态度,在面对挫折或失败的情形喜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属于溺爱型的。在这种教养模式下生活的孩子多数任性骄傲,由于从小集家庭的宠爱于一身,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也包庇纵容,很多东西都不愿与别人分享,这类孩子利己主义比较强,可能在将来的生活中有点关于利益方面的事情首先考虑到得是自己,由于这类孩子在生活中父母对他百依百顺,在将来的工作或生活中不愿对他人意见的听取,一意孤行,也不愿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这类孩子就会缺乏与人分享合作。

过于严厉型管教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从小被家人严加看管,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就会遭到父母或家人严厉的惩罚,小的时候他会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稍微大点后可能会养成叛逆的心理,性格顽固,内心冷酷,相对来说会比较独立。也有可能受到家庭氛围和家长在教育其过程中的一些影响,残忍是家教严厉型孩子的一个特点。在严厉家教下教养的孩子性格也有朝着反面的方向发展的,如家长的长期压制导致孩子自信心的缺乏,会出现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有的则生性懦弱缺乏自主独立性。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过程过于保护,容易让孩子养成胆小怕事,内向沉默,遇事被动。在日常生活中过度依赖他人,缺乏社会性等性格特征。

家庭民主教养方式下,在一些孩子能独立做主的小事父母把权力让给孩子,从小培养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还习惯,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合作。因此,民主教养方式家庭中的孩子独立性较强,对人对事的态度诚恳,活泼天真,比较容易与人相处,社交能力强,有毅力和创造精神。

还有一种是被忽视型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采取不闻不问,与孩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会导致孩子养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特点。此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往往会羡慕别人有父母和家人的关爱,容易产生嫉妒轻生厌世心理,性格内向。

最后一种是父母意见分歧较大,家庭关系紧张或者出现家庭暴力的环境下生长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看着父母争论他不知道如何是好?长期以往,孩子会学得当着爸爸说一种话当着妈妈又说一种话。有时会迎合父母双方法的意愿说一些好听的话,有的会养成两面讨好,好撒谎,投机取巧,对事对人警惕性高等性格特点。

教育环境

幼儿接触的第二社会便是学校,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老师的性格,对孩子的态度,与孩子间的关系等都对幼儿性格的形成存在着影响,老师的性格是悲观还是乐观,兴趣爱好是狭窄还是广泛都会对孩子带来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幼儿对外界的感知,从而影响幼儿性格的形成。

外界因素

电视上播的图画,妈妈讲的故事,周围同伴的行为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和行为习惯。例如,孩子经常观看一些打斗或者恐怖的画面通常会变得有攻击性或者因为内心的恐惧而变得孤僻胆小。如果这些行为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会形成攻击、暴躁、胆小懦弱的性格特点。因此,家长们再跟孩子选一些电视节目或者图画的时候尽量避免那些暴力血腥的画面,在成人环境里,让孩子学习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东西,养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

自我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的意识明显决定着性格的形成,婴幼儿时期开始,孩子的自我内省能力就得到发展,家长要鼓励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加强孩子自 5

身性格的锻炼,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与别人交往沟通克服孩子怕生害羞的特点,可以陪孩子一起万一些孩子心理能承受的刺激冒险游戏,锻炼孩子胆小的行为,能让孩子自己做主的事父母应该把决定权教给孩子,锻炼他们的自主独立性。

在现在一个开放型,文化多元化,各类新闻公共媒体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内容多的现代化社会里,孩子的性格受到如此多的因素的影响,作为父母或作为老师,该怎样教育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呢?

做为家长,第一、必须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采取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应向孩子提适当的要求,孩子有能力独自完成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主,避免过于溺爱而毁了孩子的一生。如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假如长辈对幼儿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等孩子长大后就会养成对物质方面的要求过高,当对自己的物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又缺乏道德行为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孩子可能会走上犯罪道路而毁了孩子的幸福。所以长辈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该宠爱就宠爱该批评则批评。第二、家长要避免在家中以孩子为中心,杜绝幼儿不良行为的养成。此外,家长必须从日常的小事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和行为品行,给孩子挑选有益孩子发展的玩伴,多与孩子与同伴交往,教育孩子把玩具借给伙伴,对伙伴谦让有爱,让孩子从小学会传播爱,学会与他人分享。第三、要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点不仅仅是做父母的应该做到的,作为一个老师也应该尊重孩子,即使孩子没有多大的能力别把事情做到完美,我们也应该发现孩子的优点,让他们试着走向成功,并且给与爱和鼓励,尽量发挥孩子内心的潜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特别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只是打骂孩子,用言语来刺激他们,不要完全否认孩子的行为,要在爱中教育孩子,发现孩子,尊重孩子。

作为老师。应该配合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做到家园共育。教师根据孩子日常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要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教师要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捕捉教育机会,不失时机的对孩子进行鼓励。这些对幼儿积极受教育,培养其良好性格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列维托夫————《性格心理学》

简.斯特里劳————《气质心理学》

朱智贤 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

安龙琴

09学前教育(本)(63714)

***

第三篇: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工程建设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1.项目可行性研究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和项目策划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投资项目的有关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及所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的拟建方案和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预测和论证,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依据。在此过程中,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与投资目标相协调。因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2.项目决策

项目决策阶段是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对项目的建设方案做出决策,使项目的建设充分反映业主的意思,并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做到投资、质量、进度三者协调统一。所以,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3.工程勘察、设计

工程的地质勘察是为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地质资料依据。而工程设计师根据建设项目总体需求(包括已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和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的外形和内在的实体进行筹划、研究、构思、设计和描绘,形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相关文件,使得质量目标和水平具体化,为施工提供直接依据。

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采用什么样的平面图布置和空间形式、选用什么样的结构类型、使用什么样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关系到建设投资的综合功能是否充分体现规划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设计的完美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也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建设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与环境保护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

4.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建成最终产品的活动。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为现实。因此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保证,以及外表观管能否体现设计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定性环节。

5.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通过检查评定、试车运转,考核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决策阶段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并通过验收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工程竣工验收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第四篇:谈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摘要: 在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育者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幼儿有所溺爱和骄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幼儿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家长忽视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后,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自呱呱坠地到会说会跑,无不与父母息息相关。幼儿时期, 孩子连父母的说话、走路姿势都在模仿,当孩子长大一些,则受父母的思想、行为、处世方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育人观,往往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父母的思想、作风,平日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印痕。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独生子女 家庭教育 儿童性格 性格形成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因此,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界定(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1]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对孩子实施的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语言等行为去影响孩子,孩子根据自己的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双向的互动过程。家庭教育比较完整的涵义是它不是单独的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又是社会教育的一个方面。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消除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一个战略措施。(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我们的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人格、品格的形成的起点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是有区别的,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是以在家庭中生活为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比如说小孩爱发脾气,如果开始引导好,他就变得比较平和,就会变成他稳定的人格个性,如果启发引导得不好,他就变得脾气暴躁,逐渐形成了爱发脾气的性格。

2、长期性。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个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还要深远。

3、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极其广泛。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等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很宽。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这些特点,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和已经习惯的教育行为。它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2] ,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家庭和睦美满对幼儿形成健全的性格有种特殊的作用,幼儿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他会感到一种安宁,更有利于健康性格的成长,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父母会离异,这样就会形成单亲家庭,不同性格的父母对待幼儿的情感态度不同,对幼儿的控制程度也不同。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特从父母的反应性关爱和要求控制两个维度,把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民主型: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会给孩子一定自主权利,满足孩子合理要求,正确对待孩子犯错,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权威型:权威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无视孩子合理要求,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过于苛求孩子把事做好,经常惩罚斥责孩子。这种教养方式以家长说了算,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的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他们在学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

溺爱型: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经常娇惯放纵孩子,迁就孩子任何要求,迁就孩子的错,一切为孩子代劳,在孩子心目中没有威信。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满足,往往会表现出哭闹等行为。对于父母,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

忽视型: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不干预孩子做任何事,不把孩子要求放在心上,不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孩子的事自己定,不过问或者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三、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一)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人的交往需要沟通和交流,沟通是联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民主权威型的父母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他们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多辛苦,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陪他们玩游戏,听他们讲各种有趣地事情,给他们说故事,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幼儿与家长之间不再有隔阂,彼此的心灵靠得更近。幼儿与父母有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就会变得开朗、外向,愿意自我表现并会对自我进行肯定。幼儿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个经过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会使幼儿的自信心大增,变得乐观、积极向上(二)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权威型家庭中充满着严肃的命令、规范和要求,父母对幼儿的行为有着绝对的控制,他们不能随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性地、盲目地按父母的指令做事,逐渐失去自我和丧失自信,遇事后只能习惯性地等待着父母替自己解决,而不会主动去处理问题,最后只能成为父母个人意愿的“执行者”和思想的“代言人”。

权威型的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很少或根本不会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让幼儿学这学那,在孩子身上投注了极大地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于是当孩子没有能达成父母的这些希望时,他们就会恨铁不成钢,对孩子大声责骂,甚至是奉行棍棒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在父母面前会越来越“乖”,而在外面则会变得越来越霸道,欺软怕硬,他们相信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三)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当今的幼儿,不可否认他们是聪明的、机智的,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接受力和适应力,但在看智力的同时再来看他们的生活能力,却是如此的不堪。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5、6岁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在后面追着喂饭,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不会自己系鞋带,曾经有一个幼儿点心吃橘子的时候他竟然连皮一起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会剥,不知道怎么剥,在家都是妈妈剥好喂我吃的。”想一想,这就是我们社会未来的主人,这样的主人如何能肩负起社会的重责? 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事都有兴趣,都想弄个究竟,而当孩子想去尝试和探索的时候,往往就会遭到娇惯溺爱型家长的阻拦。老师组织小朋友用粉笔在地上画画,所有的小朋友都画地很高兴,只有欣欣小朋友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粉笔丢在一边,老师问他:“为什么不画啊?”他说:“妈妈说粉笔很脏,不能玩。”老师突然发现欣欣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他不会搭积木,不会小兔跳跳,不善于想象,欣欣说:“妈妈都不让我这么做。”父母的一句不允许,阻挡了幼儿尝试与探索的道路,湮灭了幼儿的无尽得想象,也阻碍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四)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现在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地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加,这就迫使许多年轻父母要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自己的工作上,于是对于幼儿的关心就少了,有的父母认为只要满足幼儿的物质要求就可以了,其他的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他们是否知道,幼小的孩子并没有很强的名牌意识,他们觉得有的吃有的穿就可以了,在物质方面并不会刻意去追求什么,而在情感方面他们却要求的很多,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说话,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这是任何物质所无法取代的。文文小朋友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于是便将他托付给奶奶抚养,虽然经常看到文文穿得比其他小朋友好,也经常带高档的玩具来幼儿园,但却很少看到他笑,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文文奶奶说:“文文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虽然他们常常给文文寄回来漂亮的衣服和高档的玩具,但文文却一点也不开心,只有在爸爸妈妈回家的那几天才能看见文文发自内心的开心和喜悦。” 像文文这样的孩子由于得不到亲情地关爱,往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关心他人,交不到朋友,变得不和群和孤僻。

四、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家庭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人格的发展之端[3]。而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护,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又是社会教育的一个方面。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消除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一个战略措施。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自闭和自卑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成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完全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裂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4]。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疏远,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自卑自闭的特征。2.自我评价偏低

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自我责备、自我鄙视,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5]。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3.焦虑和抑郁

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易产生恐惧心理或抑郁、焦虑情绪或敌对情绪,对别人的关心表现的极为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应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极易产生极端行为[6]。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如果不处理好,很容易走向极端,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或家人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4.妒忌和逆反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往往不容易得到满足,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憎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就容易导致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7]。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却异常渴望被他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由于家庭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

五、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角色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家长在教育态度与方式上稍有放纵或不一致就很容易造成子女性格上的不良后果。现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教育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也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父母对子女不公平时,受偏爱的一方可能有洋洋自得、高傲的表现,受冷落的一方则容易嫉妒、自卑。艾森伯格研究认为,长子或独生子比中间的孩子或最小的孩子具有更多的优越感。孩子在家庭中越受重视,其性格发展越倾向自信、独立、优越感强。如果其地位发生变化,原有的性格特征往往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8]。苏联一位心理学家对同卵双生子的姐妹进行研究,发现姐姐处事果断、主动勇敢,妹妹较为顺从、被动。经了解,在这对双生子出生后,她们的祖母指定一个为姐姐,一个为妹妹。从童年时起,姐姐就担当起保护、照顾妹妹的责任,所以形成了前面所说的性格特征,而妹妹由于被照顾和保护,就形成了依赖、顺从的性格特征。

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当根据时代和孩子年龄特点,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他们的智能。这样的家庭就会始终充满亲切、友爱、平等、欢乐的气氛,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受到影响和教育,从而健康而活泼地成长。家庭物质条件好,并不等于心理环境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家庭心理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9]。例如,家长的性格、兴趣、才能以及情绪状态等,时刻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影响着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家长有健全的品格,爽朗、乐观、豁达,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充满欢乐;如果家长对生活充满热爱,兴趣广泛,勤于学习和钻研,那么这个家庭定会充满学习的气氛;如果家长有音乐、美术方面的才能,那么这个家庭则会充满艺术的气息。无疑,这些对塑造孩子的性格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家庭的心理环境如何,还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能力的高低和对子女的态度。父母若有较强的鉴定、教育能力,那么教育方法就易为子女所接受,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处理好。反之,父母教育能力低,平时不会管教,那么出问题便会束手无策,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打骂孩子,这样的家庭气氛肯定会很紧张。每个幼儿都有优点,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喜欢,任性、淘气的幼儿也不例外。去寻找他们内心隐藏着的美好品质,及时鼓励、表扬,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

父母应赋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只是物质上的,重要的是一个使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儿童阶段,孩子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影响,他们往往都不加取舍地去接受。我们只有意识到孩子所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对孩子今后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的负面影响,才能明白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重要性,才能痛下决心采取行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是正常现象,简单粗暴的打骂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情况恶化。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性格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培养的起始阶段,是良好性格培养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性格培养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对幼儿性格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应及早的重视孩子的性格起步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在寻求合适教养方式的时候,一定要以幼儿为前提,为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对幼儿合理施爱,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用,并将不同的教养方式融合使用,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和形成优良的性格。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 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3] 杨善堂.两代人家庭与三代人家庭独生幼儿心理发展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4] 邢胜巧,田红英.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引导策略.[5]印小青.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4,(10).[6] 付崇苗.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7,(02)[7] 严孝芝.浅谈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s1).[8] 陈兰萍.性格塑造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9] 席广辉.家庭教育是丰富多彩的[j].家庭与家教,2002,(07)

第五篇:永寿县主导产业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思路

陕西省永寿县长宁镇主导产业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思路 陕西省永寿县常宁镇苹果、核桃、养殖业的发展是全镇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一、常宁镇苹果产业发展情况

苹果产业一直以来是永寿县农民增收的主导经济产业。虽然常宁镇苹果产业发展已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迈进,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问题有:

(1)农资、人力价格不断上涨,果农收入增长缓慢

虽然每年常宁镇苹果新建园和幼园面积不断在扩大,苹果总产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农资、人力价格不断上涨,加之果农大多数为散户个体耕作,所以投入和产出抵消之后得到的“纯利润”增长比较缓慢。而这个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部分果农种植管理果树的积极性。

(2)个体小规模种植,产业链条短,经济附加值低

虽然苹果种植在常宁镇已有25年的历史,但大部分果农对自己的果树地耕作仍停留在“春种秋收”的“原始阶段”,很少有果农具备较强的科技和产业意识。95%的果农只是每年把果子收下来,卖给各地来的果商,不管自己的苹果质量多差,只要是够重量就行了。几乎没有果农能享受到“产、供、销、加”(深加工)或“观光农业”等“一条龙”产业服务带来的效益。

(3)先天条件限制、管理粗放,苹果质量偏低

永寿县地处黄土高原旱腰带地区,属贫瘠、干旱的土地类型。水、肥土壤条件与关中平原地区的礼泉县、白水县等果业大县相比相差甚远。由于常宁镇属黄土沟壑塬上地带,灌溉条件比较差,加之种植苹果时间长,土地肥力逐年减退,常宁镇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冬季低温霜冻时间长,这些因素都对果树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建园保温保水投入成本大,幼园成熟时间较长,挂果树结果较小,果树抵御病虫害能力较低,果树秋季落叶较早,果树伤口不易恢复。大部分果农对待果树现状的态度不积极,对于果园老龄化加速、品种落后、病虫害较多、结果质量差等问题没有采取或根本就不想采取积极的措施,更多的态度是放任自流,采取原始粗放的管理方法。由于利益导向和信息闭塞造成了对新技术无法掌握这一现象,对于果树改型、新技术的投入、水肥的追加等关键环节更是流于形式。

果农们不愿意在技术的关键环节上投入太多的人力和财力,造成果农收益与苹果种植陷入了恶性循环:即苹果质量差、果子卖不上价,果农就不愿意再投入;没有更多的投入和精心管理,又进一步造成苹果质量更差。

发展苹果产业的方法与对策:

(1)成立并依靠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果业合作经济组织

针对农资价格和人力资源价格上涨这个果农个体不可控制的现状,要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成立果业合作经济组织,如果业协会、果业合作社、果业服务所。可以采取利益“捆绑式”把散户果农聚集在一起,利用大集团的优势实行农资的团购、果品的团收、耕作人力的团雇佣服务等方式,来破解果农“单打独斗”所带来的高投入、低回报的困境。此外,农业合作组织还可以提供便利及时的农资信息、考察推荐新品种、行业实时价格等利于果农的信息,最大程度上的为果农带来效益,提高果农发展果业的积极性。

(2)组织引导、能人带动,延长苹果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针对个体小规模种植,产业链条短,经济附加值偏低的问题,可以通过果业合作组织进行引导和果业能人带动的方式,积极鼓励支持果农“走出去、引进来”。利用集体的优势,外出学习获取苹果发展强势地区的优良做法和种植经验;利用集体的特性,联系一批苹果种植、运输、深加工的企业和个人来我镇定向投资发展;利用集体化的长处,引进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农具投入常宁镇果业发展。此外,依靠能人带动的方法提高广大果农的积极性,建设一批果业“能人实验田”,引进栽植新品种,投入实施新农具、新技术。支持果业能人积极投入到果品的收购、运输、产销等环节之中,依靠协会帮扶建设果农自己的苹果农家乐、苹果观光园、苹果储藏加工等一系列环节,想方设法延长苹果产业链条,提高苹果产业经济附加值,增加果农在苹果产业链条中的收益。

(3)精细管理、积极投入,走生态果业的发展路子

要尝试推广实施科学的新型果园管理办法,积极宣传推广,把先进的管理技术带入田间地头,通过实验园、实验户等先期带动,让果农看到科学精细管理所带来的收益和好处。不断加大对果农的扶持力度,积极联系有关涉农部门,为果农争取资金项目,用项目带动科学管理,用资金推动精细耕作。不断增加每年果农科技培训的场次,争取覆盖更多的果农,让广大果农了解新技术、掌握应用新技术。不断加大苹果改型、拉枝、巧施肥、套袋、贴字等重点技术项目的实施力度,引导果农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耕作的转变。不断加快生态果园的建设速度,用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引导果农发展果业、养殖、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太阳能灭虫器、果园有机肥料、秸秆覆盖、间作套种等新方法在果园管理中的应用。

二、常宁镇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核桃产业是常宁镇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富民工程,也是一项正在起步的新兴产业,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着亟待研究破解的难题:

(1)群众对新事物接受较慢,积极性不高

(2)政府在发展核桃产业的过程之中,行政强制手段过多

在核桃产业推广过程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发点是好的,在产业发展初期,行政推动也是必要的,但在方式方法上过分追求落实面积和数量,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搞这项工程。从前期的宣传动员,到中期大包大揽的栽植,再到后期的强制管护等等一系列行政手段,对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依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为了落实种植面积,甚至违背了群众的初衷和意愿,导致群众产生抵触情绪,对核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3)管理技术落后,成活率偏低

核桃产业发展的方法与对策:

(1)积极宣传动员,用正确的方法引导群众

种植核桃是一件富民利民的好事,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动员方法,打破行政强制命令的“老手段”,用成功的案例来说服群众,用长远的利益来打动群众,用科学的手段来引导群众。也可以采取组织有条件的群众到周边核桃种植成功的地区学习经验,联系种植大户、核桃加工企业家来办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方法,用事实的收益来刺激与提高群众栽植核桃的积极性。

(2)依托规划,依靠市场,积极推进核桃产业发展

要减少行政强制干预,积极帮助群众立项目、引资金、传技术,为群众广泛栽植核桃“牵好线、搭好桥、铺好路”。要依靠市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发展一批种植能人大户,用市场的利益来调动群众,让群众与市场接轨,带动群众积极自愿的栽植核桃。

(3)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群众受益

三、常宁镇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畜牧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拳头产业,已成为常宁镇最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主导产业,但从产业化发展要求看,仍然存在着不忽视的问题:

(1)散户养殖方式难以形成规模化,群众收益提升缓慢

常宁镇的群众畜牧养殖基本多为个体零散化养殖,养殖规模长期难以扩大,畜牧业中群众的投入产出比长期难以提升;群众联合程度不高,很多群众对待养殖的态度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初始阶段,大规模的养殖合作组织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小区的规划构想难以实现;缺乏资金投入,无论是养殖户想扩大规模还是想建养殖基地,最难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而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宽,贷款难,抵押贷款要求高,贷款支持难以满足审贷要求。

(2)养殖管理技术落后,防病防疫能力差,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低

由于散户小规模养殖和群众对科学养殖技术的掌握程度低的原因,导致常宁镇的养殖业总体呈现出防病防疫能力差、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低等方面的问题。在常宁镇,群众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群众中能够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人还很少。粗放管理、注射疫苗不规范、圈舍条件落后、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自然气候多变等因素都会直接导致大规模疫病的传播和爆发。

(3)用地紧张,规模化的养殖企业难以进驻,“市场+企业+农户”产业化养殖体系难以形成常宁镇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常宁镇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用地短缺、用地手续过于繁琐等因素导致畜牧企业难以进驻发展,从而限制了“市场+企业+农户”产业化养殖体系的形成。养殖业仅靠散养无法明显增加农民收入,也无法推动养殖业的优化升级。一般农户出于经济或者技术原因无法跟进投资,从而产生龙头企业与散养户之间都是单纯的买卖、回收等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发展畜牧产业的方法与对策

(1)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强化政策引导,转变农户养殖观念

依托镇畜牧业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通过定期举办技术培训,聘请专家教授、专业养殖农户入村宣传指导等方式,让农户了解国家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认清作为农户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产业的发展前途。同时积极制定有利于养殖农户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农户养殖放宽贷款、用地、防疫、保险等条件限制。引导和支持养殖户建立规模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吸引大企业介入畜牧养殖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以积极的方法转变农户的养殖观念,使我镇的群众更加科学合理的养殖。

(2)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养殖的技术素质

一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村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养殖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劳动力培训中心的作用,积极组织常宁镇养殖群众走进学校,参加技术培训,让农民学会一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四是要在“技术更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增强”上下功夫,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优化、提高效益”上下功夫,不断引进新品种,多方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3)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加快畜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要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其中可以采取主动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常宁镇的畜牧业。并积极利用已有的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

下载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民族性格及其形成

    美国民族性格及其形成 外国语学院 2010124122 曾维坤 [摘 要] 分析个人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实用主义等美国重要民族性格,探讨它们形成的渊源,从而加深对美国民族文化的理......

    简析《简爱》主人公性格形成及其影响(共5则范文)

    摘要 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了简爱的独特个性。首先,从简爱年少时的不幸遭遇概括了影响其性格的主要原因,父母的早逝、舅母的冷漠与虐待、劳沃德学校里不公平的待遇都对简爱小......

    心理专家谈影响强迫症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

    影响强迫症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 众所周之,个体的人格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在早年生活经验中完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母体的胎内生长环境。母亲在怀孕期间,可能因各种原因影响到了情绪......

    学校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分析报告

    学校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分析报告 学困生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低劣者。他们有别于其他的特殊对象,心理疾病学生,也同我国教育界所......

    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管理研究方法论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讨论报告书 学 院: 题 目: 研究对象: 组 别: 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指导教师:二O一二 年 十 月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讨论......

    企业文化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文化及其影响因素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明确的价值观。是在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涵盖企业各个方面的管理准则和思想体系。企业文化主要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

    性格形成的过程—回忆录

    回忆录:性格形成的过程 前言 性格决定命运,可想而知,性格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性格呢?性格就是由一个人的许多性格特征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

    毛泽东的性格形成分析

    影响青少年毛泽东性格的因素分析李玉萍摘要:毛泽东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青少年时代。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湖南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东西方文化和历史人物对毛泽东的影响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