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是教师成长的足迹
论文是教师成长的足迹
——兼谈怎样写好教研论文
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牟林
成都华西中学每年都要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今年,我们收到论文97篇。在评比的基础上,本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择优编辑了校本刊物《华西学人》。借此机会,有幸遍读了老师们的作品。既欣赏到不少亮点,也觉察到不少问题。很有必要在这里和大家聊聊,或可给同伴们一些帮助。
一、谈谈亮点
在阅读论文的过程中,不时地会觉得眼前一亮,有时还禁不住拍案叫绝。
1、闪耀着新理念的光辉
我们的新课改差不多推行二十来年了。“以人为本,学生中心”应该是新课改最核心的理念。我们的中青年教师,基本可以算是在新的教育理念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带有新课改思想的印记,我们的论文也普遍闪耀着新课改理念的光辉。
无论是唐华的《文言文教学与学生兴趣的融合》,韩林凤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高中生法治教育的思考》,还是刘琳琳的《从台前到幕后》,都是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立论、思考、论证和探求,都谈的是“学生主体论”“人本主义学习论”这些高端的话题。她们的论述和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也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讨论和探索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某种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由这些文章,我想到,现在不是号召教师们“转变观念”的时候,而是营造环境、优化条件,帮助我们的老师去实践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把它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时候。
2、有触及课改前沿的勇气
近来,课改的热门话题就是课程建设,“教师课程领导力”便是这个话语体系中的核心主张。王舒琳和张立萍组合谈论的话题就是《在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发实践中实现教师课程领导力》。她们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更有实践。同时也是我校开展活动课和选修课的教学经验的一个总结。这给学校有系统地开展课程建设注入了活力与希望。我校课程建设也推进多年,但举步维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和备课组在课程建设上有所作为。
3、多种教学模式呼之欲出
有好多老师的文章谈到“课型”“模式”这些话题。例如谢东金的《高三数学复习课课型模式探索及尝试》,罗倩雯的《游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罗炽荣的《初中物理课堂中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都是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尝试。这是最为可喜可贵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从内容的角度,比如《立体几何》的教学。也可以从教学任务的角度,比如《高三复习》。可以从很小的一个点出发,也可以是一个学科。在我们学校,能够拿得出去、叫得响亮和形成气候的教学模式真的还没有,我们希望这几位老师和更多的老师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4、活力四射的探索精神
李奇的《主位推进理论与高考阅读七选五新题型》,彭利华的《切块拼接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张沁的《初中生物课堂物理建模活动初探》,薛美林的《系统探究式教学反思的运用》,刘琳琳《中学语文“选择式”教学法》中,“主位推进”“切块拼接”“物理建模”“系统探究”“选择式”这几个词非常抢眼,给人以新鲜、充满活力的印象。他们的探究,有理论依据,有实践支持,个性化突出。真心希望这几位老师能带动更多的老师深入下去。长久坚持,必成大器。
5、看到小专题研究的进展
这次,特地收入了高
一、高二和初三物理备课组的三篇文章,这三篇是他们的小专题的研究成果。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毕竟开了头。包括杨欢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和高一的《创设物理情境与建立物理模型》谈的都是如何进行物理建模的问题,很值得深入、系统、长期地研究下去,尤其是在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更可喜的是,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正如张云华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自主创新的升华》中倡导和肯定的那样。物理组带了头,其它教研组要尽快跟上。
6、植根于课堂
本次论文,是老师们教学经验的总结。例如曹勇的《从材料关系到处写作立论角度》,王小菊的《概念隐喻在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邓娟的《英语作业布置的尝试与思考》,邓霖的《英语语法填空题的解题思路与策略》,杨国东的《高三化学复习如何回归教材》,刘玲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张沁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教学对策》,唐玲的《扎染艺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探讨》郑雷的《中学体育课程的资源开发与配置》,尹燕玲的《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和章云凯的《微课促进信息技术课堂革新》这些文章都是谈教学策略、对策、方法、措施的。他们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点,深入下去,形成他们自己的操作策略或方法体系。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问题来自于真实的课堂,是真实的问题,在做真实的研究。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教学科研的精神。我们说课题来自问题,只要锲而不舍地研究下去,必然会凝结出我们自己的成就。
7、后生可畏
这次评优秀论文,获得一等奖的多是青年教师。他们的文章不仅格式相对规范,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和思想活跃度。比如高婕的《以人物之灵魂塑造课堂之灵魂》,黄爱萍的《彝族阿都“朵洛荷”的曲调和唱腔分析》,张雅枝的《当木版画遇上景泰蓝》,郑箭敏的《中学生作文教学艺术浅析》等。她们谈到的都是灵魂、艺术、美学这些高端雅致的话题,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聊聊问题
在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有惊喜也有遗憾,暴露的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
1、格式问题
这本来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论文评比《通知》中交代得非常明确。我们的老师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接受写文章的教育,大学毕业都要写“毕业论文”的。所以,我们是受过写文章的专门训练的。内容如何且不说,先把格式弄正确是不难的。
(1)标题和关键词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应该明确的告诉读者“我要说什么?”或者 “我的观点是什么?”。标题,要尽可能地简捷,一目了然。要准确,关键词一定要选择好。例如《从材料关系导出写作立论角度》很明白,关键词就是“材料关系”和“立论角度”,作者的观点就是“通过对材料关系的分析可以较好地把握立论的角度”。要说什么很明确,作者的观点也很明确。关键词通常出现在标题中,而且是文章中的高频词,一般不超过三个。(2)摘要
摘要,就是对文章的主旨、观点和内容的概述。目的是使读者很快就知道文章大意,再选择详细阅读还是浏览式阅读。这是作者尊重读者的表现。摘要一定要言简意赅,直截了当。
(3)正文
我们要求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保持通篇字体的一致性。正文中只要求“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要注意的是每段的开头的第一个字要缩进两个字符。正文中的小标题也要简捷。有的文章用一个长长的句子做小标题,还要提行,中间还有断句,这要不得。正文内部有时需要插入特殊内容,如学生的话等,可以换个字体以示区别。但是,所插入的内容的字体应该统一,我们要求的是小四号楷体。插图一定要清楚,大小适度,用“紧凑型”比较好。行距1.5。
(4)参考文献
我们要求【参考文献】部分用五号宋体。番号就用“1.”(用[1]也可),左边顶格。
2、内容问题
教育科研论文,表述的内容都是针对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的一些研究性成果。这就要求我们:
(1)要准确地表述问题
比如物理组的两篇文章都谈到“物理模型”,什么是“物理模型”,文章中应该给出准确地,当然可以带有作者个人理解的定义。杨欢老师就用专门的篇幅介绍了物理模型的概念的内涵(定义)和外延(分类)。
(2)要讲清楚问题背景
问题来源于哪里?课堂?学生?学科?文献?自己的教学实践?同伴的提示?上级的课题指南?目前该问题有没有人提出来?解决的如何?„„我们要交代清楚。杨欢老师的“引言”告诉我们,物理模型的问题来自于物理学科。对于小专题研究,则需要专门写《问题背景研究》《文献综述》之类的文章才行。
(3)要明确解决问题的意义
曹勇老师说“审题立意是否准确,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所以他要谈审题立意问题,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张沁老师说“模型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科学的认知观”所以她要研究模型建构。谈意义,反应的是作者对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即回答:该问题值不值得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作者要充分论述,这既是给自己信心也是试图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果是小专题研究,需专文论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4)要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是策略、措施、对策等等)是体现我们的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也是表现作者个性的地方。给自己的方法命名,是体现个性的重要方式,如李奇老师的“主位推进”,王晓菊老师的“概念隐喻”,彭利华老师的“切块拼接”都比较有个性。高一物理备课组的“创设情境和物理建模”很清楚,就是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模型和建立物理模型,该文罗列了许多方法,都是来自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就很有说服力,有成果感。有些方法还可以模式化,如刘琳琳老师的“选择式”教学法的程序,曹勇老师的“导图分析法”,谢东金老师的“复习课流程”等。
(5)要重视案例的价值
论文集中,大多数老师都列举了教学案例,用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证明方法运用的效果。对于科研论文而言,这种实证研究的思想很有价值,是值得提倡的,对于教学论文甚至是必须的。要注意的是,案例选择要精练,表述要简捷,能够说明问题就可以了。不要搞成一个解题过程的展示,那就不是论文了。
(6)要注重关键词的提炼和解读
有些文章提炼了五六个关键词,有些“关键词”在文章中要么出现一两次,要么深藏不露,这不行的。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魂,关键词就是文章魂的魂。整个文章都要围绕着几个关键词打转转。要说从材料关系导出立论角度,那就“扭都说”材料关系是如何导出立论角度的。要说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模型,那就“扭都说”创设情境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模型的。总之。不能南辕北辙,离题万里。一般,对于关键词,文章中要有专门的文字予以解读。就像是下定义,要准确地界定关键词的含义。一旦界定了,全文就得谨守这个含义,不能飘忽不定。比如“物理模型”,什么意思?文章一定要说清楚。
(7)文章要有总结 科研文章,最有一定要有一段文字,概括自己的对这篇文章或这项研究的观点,成功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问题?今后怎么办?这些是要交代的。有的文章忽然就结尾了,悬念不是这样留的。
3、逻辑问题
论文,自然是议论文。首先要通过标题或关键词的解读等方式亮出自己的观点或做法,再用理论和事实做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做法正确、新颖、有价值。因此,论文自然有一条内在的逻辑链条。如果行文不当,就会逻辑紊乱,链条断裂,不知所云,文章就缺乏说服力,甚至失去文章的价值。比如谈“文言文教学和学生兴趣的融合”这个话题,作者的观点很明确:这两者必须融合,才能有很好地教学效果。于是首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学生兴趣”与“融合”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内涵和外延)。而“融合”是最核心的。文章就要扭做“融合”谈什么是融合?为什么要融合?怎样融合?有没有实例证明融合后的效果?把这几个问题说清楚。原文章解读了“学生兴趣”一词,是放在“了解学生兴趣”一节中说的。没有专门解读“文言文教学”,仅在“寻找探究点”中提到。对核心的关键词“融合”没有任何解读,当成了“你懂的”。所以,文章没有说清楚“文言文教学”“学生兴趣”和“融合”的逻辑关系,整篇文章的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受到削弱。好在“结论”部分点到“融合”一词,还给人一点“圆润”的感觉。这里说的圆润就是首尾照应,结尾时回到最初的论点上去,这也叫“不忘初心”。
4、可读性问题
一说到论文,说到逻辑,总给人一脸严肃、满面刻板的印象。论文格式固定,像“八股文”,似乎写不出有可读性的文章,其实不然。八股文曾经被人批得一无是处,那是那个时代反封建的需要。批是应该批的,但八股文讲究起承转合,属于方法层面的问题,并没有错误不错误的,关键是看作者如何运用。八股文中也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妙文,不然历朝历代的状元进士都成蠹虫了,哪里来的那么多文豪和名臣呢?
论文也可庄可谐,犹如朱时茂和陈佩斯,他们一出场你就想笑,就是这个效果。在论点的提出和论证,关键词的解读上一定要“庄”。在举例论证时就可以“谐”,在文章的铺陈上也可以“谐”如设置悬念、抖抖包袱什么的。当然,你一定要“庄”,那就庄到位,庄到极致。像黑格尔的《美学》砖头一样的大部头,严肃得也像砖头一样,但是读下来却有无尽的美感,这个美就是逻辑的力量——无可辩驳。
三、说说足迹
前两段文字,应该说完成了“兼谈怎样写论文”的任务了。这一段该不忘初心,回到正题上来说说“足迹”。我记得“年会”时我写过一篇《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进步的阶梯》发到qq群上的,也收在《华西学人》里。看起来,这像是姊妹篇。论文,就是我们攀登阶梯时的足迹。足迹,意味着实实在在记录我们攀登的高度。
前文谈的“亮点”和“问题”,其实谈的是希望。亮点,表示我们可以达到的灵性高点;问题,表示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合起来只有“希望”这个词比较贴切。那就是,我们华西中学的教师群体是一个有希望攀登高峰的群体!论文,就是我们攀登过程中给自己留下的足迹。每一个足迹,都包含着我们过去的成功;每一个足迹都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新的起点。足迹的内部充满的是希望!
现在,部分年轻同志还在纠结,我为什么要写论文?书教好了不就得了。想通这个并不难,为什么读大学要写毕业论文?为什么评职称一定要有发表的论文?因为论文就是你的知识水平、思想高度、研究与实践能力的集中反映,是你取得社会认可的另外一张“名片”。所以,我们要印好这个足迹,这样我们才有希望。
那如何才能印好这个足迹呢?前面谈的东西还在技术层面,下面说说思想与方法层面的事。
1、有想法
有想法,是“有理想”这个词的现实化说法。就是在一个时间段的开头,比如一个学期或学年,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总体的“理想化”色彩的想法——把某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用到我的教学中去解决某些问题,形成我自己的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2、有设想
想法付诸于实施才有意义,想法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设想——写一个真的计划,把实现这个想法的过程设计出来,形成一个可以操作也可以修改的方案。而不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交一个计划了事。
3、去落实
按照方案一步步去做,把设计好的教学措施投入进教学过程中去,观察效果,记录变化,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及时修正。
4、善反思
选择一个单位时间,日、周、月均可,进行反思,写反思日记、周记或月记。在本篇的姊妹篇中谈了许多反思的事,再此就不赘述了。
5、出成果
以上过程都做到位了,你的论文就出来了。何愁没有写的?何须在网上去复制呢?成熟教师的标志就是“有几手自己的绝活”,带有个性特征;要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学术界称为“中层理论”。
如果以上的过程,你真的去做了,一学期下来你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居然长高了”。就像许久不见的某熟人的孩子“哟!几天不见,就这么高了!”,你会对自己发出这样的惊叹!
写到这里,文章已经很长了,似乎言忧未尽。
我们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是干什么的呢?就是搭建各种平台,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家成长的,让大家在平台上印下精彩的足迹,写下绚烂的文字的。
有些事看起来没有教学任务“硬”,但这是一个不仅讲究“硬实力”的时代,也是一个讲究“软实力”的时代。教育科研,搞课题、写论文就是我们的软实力。一个人也同一个国家一样,“硬实力”不软,“软实力”要硬,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教师成长足迹
教师成长足迹
一、自我反思自我诊断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在这个优秀的学校里,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习和反思使我更加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为了更进一步地搞好本职工作,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 1.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2.家校联手,共育蓓蕾。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充分发挥家校的纽带作用。通过自查,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牢固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意识,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履行教师的义务和职责,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为学校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明确成长目标
1.积极参加省市级优质课赛讲,争取优异成绩。2.不断提升写字教学水平,并总结经验在全校推广。
三、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1.坚持每学期讲一节优质课,并积极参加各类赛讲,力争一年一个新台阶。今年争取参加省优质课赛课,在大课中磨砺自己,提升教学技艺。
2.发挥书法特长,在写字上下功夫,每月出一幅书法作品。上好写字课,让学生学有所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提高写字技巧,带动学校作为省写字实验基地的快速发展。
四、结合自我诊断结果,发现自己思维方式中的不足
我的思维方式有些教条型。以后,我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班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唯书只唯实,不墨守成规,不先入为主,从而更好地总结过去、学习他人、开创未来、推动班级不断发展。
五、交流分享优秀教师成功案例
靳家彦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成功的秘诀,两个字就能概括——刻苦。
锤炼,不怕吃苦
深知生活的艰难,刻苦读书,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师范都是保送的。俗话说:“有钱难买少时贫。”儿时吃些苦,对一生都有益。钻研,付出辛苦
靳家彦的恩师,北京第一实验小学老专家、特级教师王企贤先生对他的一生影响非常大。拜师之后,从师德到教艺,从钻研教材到了解学生,从课余生活到身心健康成长,他都言传身教,堪称楷模。以钻研教材为例,他常以“一词未解烟受难,半句不通茶遭瘟”的苦钻苦研精神,要求我做到:“字求其训,句求其旨,言出有据,烂熟于胸。” 实践,以苦为乐
“实践”,成为靳家彦教学生涯中不断向上攀登的阶梯。40多年来,他始终没有脱离三尺讲台,在教学第一线“实践—再实践—再总结”,不停地向前走。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艰苦的实践过程,也是加速成长的过程。他体会到,实践,苦在其中,乐在其中,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靳家彦想,即使在飞速发展的新世纪,这种精神仍不能丢。
从靳家彦的成长历程,我学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刻苦钻研,不怕吃苦的精神。
第三篇:教师成长足迹
教师成长足迹
一、自我反思自我诊断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一直以来,我认为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只要教好书,上好课,管好学生,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就算是尽职尽责了。除了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外,平时对国家大事关心不够.。
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三是学习知识不够全面。总喜欢看自己有关教学业务方面的书籍,其它书看得较少,特别是一些理论性的看得较少。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吸收有些,但面上还不够广。认为那些理论书籍看起来枯燥无味,看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几年的教学已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有时认为那些理论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在现实中很难行得通的。因此,就存在着一种不着急的心态.备课时虽然很认真,但懒于思考教学方法,疏于练习教学基本功。
四是创新意识淡薄,教学中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够。
五是与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不够,学生管理方面比较粗放。
二、明确成长方向: 首先要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敢于与一切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其次爱岗敬业,热爱教育和学校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在平时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多听课,多学习有益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教学经验。
第三热爱学生,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第四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树立优良作风,不但学习新知识,探索新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团结协作,尊重他人,虚心学习,关心集体,维护学校声誉,共创文明校风。
三、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1.教语文课要做到精心备教材,备学生。钻研每篇课文,挖掘教材的突出训练点,将教学环节精细化,使课标要求落到实处。邀请同组的青年教师听课学习,互补互助共同提高。
2.坚持阅读《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书刊,做好学习笔记。各类培训学习之后尽量将感受汇总成文及时发表。每课坚持写教学反思,每月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学会不断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品格。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四、结合自我诊断结果,发现自己思维方式中的不足 我的思维方式不足是惯用封闭性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我要努力变封闭型思维方式为开放型思维方式。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既非一成不变,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只有始终坚持开放型思维方式,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将教学实践不断推向更高阶段。
五、交流分享优秀教师成功案例
学习了余映潮的《“积累”8法》,我惊叹于他有非常好的“积累”意识与习惯。
在没有使用电脑写作之前的10年,余映潮的论文手稿有两尺多高,它们全是复写之后保留下来的,一张一张,日积月累。
对于“积累”,从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角度,余映潮有一些精辟的言论: 一个人有了毅力,就能勤奋,就能自信,就能坚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就能在喧闹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积累人生中的美丽。
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是占有时间,勤奋积累;发展自己的基本要求是钻研教学,突破专题。
越是有丰厚的积累,越是容易看到事物的空白,越是容易触发研究与写作的思绪;没有积累就进行拓展,于生活于学问都是一句空话。
教学论文的写作最讲“积累”:勤于思考,勤于阅读,勤于笔记,勤于研讨,勤于动笔。
从他的教学经历,我感悟到积累对教师成长的重要,并树立了勤于积累的目标,以后教学工作中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从而发展自己,拓展自己。
第四篇:教师成长足迹
教师成长足迹
一、自我反思自我诊断
平时,工作忙忙碌碌,身体一直在路上,灵魂是否跟上来?那就需要自我诊断。自我诊断,也是内观自己,查找自身的优缺点。我不由静心细思。
(1)学习读书太少,静心思考时间更少,每天深陷繁杂事务中。(2)课堂教学技能和教材研究能力不足,对课堂驾驭能力不强。(3)接受新理念和时代信息面太慢,知识结构狭窄。(4)教师业务学习引领不够,形式和内容需要更新充实。(5)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有些被动和消极。(6)工作热情和精力不足,有时会产生懈怠心理。(7)与同事沟通交流过少。
(8)与家长的沟通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
静心反思,自身各方面需要提高的太多太多。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好的努力和提高。下一步,我会确定好目标,继续改进,使自己在工作中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明确成长目标
1.从实际出发,切实关注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各类问题,组织语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寻求目前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技艺,积极参加市级优质课赛讲。
三、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1.从一线教学实际出发,将课堂教学、教育反思、教学经验总结纳入日常教学管理目标,关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常组织语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将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掉或者是调整改进。随时听课、上课,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2.向教师推荐的各类专业化书籍,自己要胸中明了,坚持读书记笔记,定期写反思,写论文。参与各级课题研究,逐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与教研能力。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市级优质课与省级优质课的赛讲选拔要积极参与,一边磨练自身,一边带动一线教师。
四、结合自我诊断结果,发现自己思维方式中的不足 经过自我诊断,我发现自己思维方式的不足如下:
思维形成定势,遇到问题思考方式单一,不能转变角度去思考。一蹴而就的改变思维方式不可能,只能渐进的改变,在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仔细观察别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好的要记下来。只有慢慢形成一个新的习惯,思维方式也会慢慢形成的。
五、交流分享优秀教师成功案例
《于永正老师成功案例》
踏入小学语文教坛,对于永正老师的名字就耳熟能详,曾多次学习观摩他的课堂教学和讲座报告,对于老先生是崇拜不已。近期,又学习了于永正的成长历程,他的成长和成功,对我们后辈影响深远,特摘录最有触动之处与大家分享。
于永正曾多次对年轻教师说:“不要指望别人培养你,要自己培养自己。”文化大革命时,没有书读,于永正就反复看《毛泽东选集》、《鲁迅文集》。有人埋怨环境,于永正却是自己培养自己,不断给自己出题目,不断树立目标,然后再往前插个目标,他认为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
自主发展使得于永正成为一个喜欢反思的人。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无独有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指出,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教学对教师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于永正说过:“每个人都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我们的昨天,批判自己解剖自己,按教育规律成长起来。“在长期的实践中,于永正”自己培养自己”,自找压力、自定目标、自我塑造、自我评价,在事业上永不知足,善于灵活运用教育理论,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达到了自主发展的理想境界,给年轻的教师们深刻的启示。
从于老先生成功的做法,我认识到了自我培养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它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成长足迹
花样跳绳运用欢快音乐教学反思
大兴农场学校 武国民
经过多年来的花样跳绳教学,我发现一些在跳绳教学上的一些弊端,在跳绳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疲劳、没有节奏感个别学生的协调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我一直在尝试如何改善这种这种现象,经过反复实践和验证,我认为花样跳绳采用欢快的音乐进行教学效果会好很多。这种教学方式新颖独创,是一次创新性教学。通过多次师生交流分析了运用音乐配合跳绳教学的优缺点:
1.跟着音乐节奏跳绳可以缓解运动时产生的疲劳,使人忘记疲劳感。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2.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会新的跳绳动作,而且跟随音乐的节奏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各个动作的练习,从而能够熟练地减少失误次数,同时他们四肢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
有利于课堂时间的掌握。利用很少的时间复习队列队形练习,运用三分三十秒的欢快音乐配合准备活动,使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避免运动时受伤。将近三十分钟的时间用在了学与练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适应音乐去练习花样动作,去研究如何跳的更加优美。教师也能很彻底的观察和指导每名学生的动作。最后利用五分钟放松和师生交流。
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全班学生,及时指导和鼓励学生,给予学生肯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张鑫淼这个学生,她是学差生学动作很慢,在这节课上她学会了左右跳,感到非常高兴,并多次喊我,让我观察她的动作。非常努力。看到她的努力让我知道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喜欢花样跳绳。渴望学习更多的花样跳绳动作。这点使我更肯定了这种模式的教学。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队列练习时没有很好的安排学生将器材跳绳安放好。由于这样的类型的课刚刚实施,难免心里有些毛躁,课堂
42
中感到有些心急怕学生不适应。预先安排的教师展示下节所学,内容由于摄像而没有展示出来,感到不理想。
总之,我觉得这次课完成的很成功,心里很高兴学生能够喜欢这种方式的教学。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让学生在各种教学形式下享受学习的乐趣。
43
《立定跳远》教学叙事
大兴农场学校 王智极
立定跳远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1~5年级)课程标准‚水平一‛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内容之一。它是低年级跳跃动作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小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全,立定跳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四年级小学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环境对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尝试运用自主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地从事学习活动。比如我在教学中开设了‚游戏超市‛,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练习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这样做改变了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并且能够给学生多一点自主的选择,多一点独立的思考,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发挥。在‚游戏超市‛ 中,教师以指导者、服务者的身份巡回在学生中间,一旦发现学生需要,就能及时提供帮助。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好,但是四年级小朋友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应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使游戏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44
勤奋促人成功
大兴农场学校 曹继金
成功源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天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臶,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只要我们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经常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吃苦,今天多留一点汗,明天收获一分甜。我们要持之以恒,世上没有一条通往成功的路是平坦的,成功的路上困难重重,要想取得成绩必定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的成长与进步就存在于与困难的斗争中。在教学生学习篮球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基本功很差,而且水平不一,这给同学们学习篮球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我没有放弃,同学们也没有放弃,我们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这是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获得的。记得再一次训练课上,有一名五年级的同学说:‚老师,我怎么才能把篮球打好啊?‛我就告诉他一句话:‚只要你勤学苦练,终有一天你会成功的。‛这名学生是名非常听话的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非常刻苦,每节课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课下也抽时间练习,经过了两个月的练习,他的运球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也自豪的和同学说:‚勤奋是他进步的法宝。‛平时,我也把一些名人的事例讲给他们听例如:伤后付出的刘翔,举世瞩目的科学家霍金等等。这些人用勤奋造就成功,也感动了世界。
所以,只要我们正视学习中的困难,坚持不懈,我们也会到达成功的彼岸。用勤劳的汗水来滋润成功的花朵吧!
45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兴农场学校 金兰
我担任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已经很久了,回想起我的教学经历,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和总结。
起初来的时候我在想我到底应该怎样来教我的学生,怎样达到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充分利用并实践新的课程改革怎样才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呢?果然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一开始的教学就没有我想的那样简单,我一直把自己在师范的所学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可是我却忽略了一个重点:农村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如:接受能力、实践能力、小学生自信力等等方面。在这一点上我没有特别注意教学设计,因此呢最初的教学目标基本都没有怎么达到的。在上了两周之后我就发觉自己的设计怎么老是和学生不搭调呢?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目标也是困难。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选择和摸索更适合农村孩子的教学模式。主要又以下几个方面:
一、纠正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态度
在一开始上音乐课的时候我就发觉很不对劲,大家都是觉得音乐课是所谓的‚豆芽课‛,上不上好都是无所谓的,觉得上音乐课只是唱一首歌那么简单,更别说对音乐知识的渴望。更过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乐课很多同学都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么课,听的同学呢还动动小嘴,不听的同学完全就没有在这堂课上。我这一想就担心了,这个该怎么办呢?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学生连学习这个的想法都没有我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习呢?最后我想我应该以兴趣来带动大家学习。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教学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
46
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增加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兴趣,渴望老师来上课,这里呢不仅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高、口语表达幽默、带动性强等外在的素质,还要教师的内心必须是以爱动其心,以礼服其人,以智动其行。爱心和责任是老师必备的东西,所以当老师上课而学生不听你的时候记住千万别发火,要爱他关心他,轻轻的一个提示即可了,这时他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所以注意力自然就到你这里了。再制作一些适合音乐教学的幻灯片教学,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其中还有教师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进行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臵,开心了自然就学了。
(2)增加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如果孩子本身对音乐感兴趣的话不需要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去提醒她,而是他自己就有想学心理现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现象,比如给孩子们一些乐器的学习,音乐认识的简介等学习。
二、课堂纪律性的管理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的调控。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十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本学期,我主要是从事低年级的教学。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前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了我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 47
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三、改变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
最初的我一直都是按着自己的教学思维在走,没有为孩子考虑得太多,只知道按着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任务,教学建议来固定我的思维,结果恰恰是时间不够。由于农村的孩子很少接触专业的音乐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接受力是有限的,基本上学习一首歌曲都要一节课的时间,而教参上的设计内容太多了,基本都有音乐欣赏。一节课时间不能好好把握,学生学唱歌曲时间太短了还加上有游戏活动等。因此我把学习歌曲和欣赏分开教学,游戏适当穿插,并且在上新课之前都是进行了复习的,这样的改动让我在学习歌曲上还是取得了进步的。我还在上课时尽量运用电子琴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对孩子的音准进行更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用了音乐当中的模唱教学法和跟唱法来学习歌曲,在学习歌曲前都是先把歌词用节奏来教学生的,这样对歌曲的节奏能够很好把握。
四、把乐器和舞蹈、游戏带进课堂,展示学生的自信
才开始上课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很胆怯,让他们自己起来自我介绍都是扭扭捏捏的,还很害怕,很没有自信。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信,我把乐器、舞蹈、音乐表演等活动运用到教学当中得到了不错的收益。乐器、舞蹈、游戏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而且乐器、舞蹈、音乐表演是你能很好培训学生的节奏感的。对于刚刚接触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 48
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来在辅导,先让学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乐器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那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多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上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动起来。
在音乐游戏方面我经常叫他们进行音乐接龙,音乐情景再现。如小学的低年级大多都是有情节的,在这种情况我就把快要学会的歌曲让学生上台表演,下面的跟唱,在室外的游戏大多都是设计的逮到了就要上前表演。
其实在课堂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自己在将来越做越好,要想学到东西,我觉得更多的是要像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学习实践方面知识,这样自己在实践方面才会越做越好。
二零一二年六月
4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兴农场学校 肖德新
儿童的兴趣爱好是多方面的,但由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空洞的说教往往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只有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实施兴趣教学,寓教于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歌曲教学中,学唱几遍后,学生往往有烦躁情绪,降低了音乐教育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注重启发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我是这样做的:
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音乐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使用简单的乐器,使之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比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要好得多,学生会对音乐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过新年》这一课时,在知识上学会使用小堂鼓、小镲、小锣之后,在练唱歌曲时,我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另一部分为唱的同学伴奏;再让一部分同学伴奏,另一部分同学唱,比一比谁唱得好,谁伴奏得好。这样既巩固了乐器的使用和音乐知识,又熟练了歌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乐器有限,我还鼓励学生自制乐器,并欢迎他们带到课堂上来。
唱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表现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题材丰富,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而有表情的歌曲陛则更能感染教育少年儿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在教学《玩具进行曲》一课时,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让同学们根据歌曲内容、旋律节奏,发挥自己的想象,边唱边表演,同学们跃跃欲试,特别有兴致。他们演唱并扮演歌曲当中的小玩具们,‚小狗‛‚小马‛等等,并且我还让几个同学拿起双响筒,沙锤让他们随音乐伴奏,好像是一场真正的玩具音乐会,使音乐课活了起来。
现在小学生动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改革也让孩子的课堂变得快乐活跃.音乐课已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被孩子翘首期盼着那样 50
具有魅力.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需要,针对低段孩子还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音乐游戏来吸引孩子们,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寓教于乐。
51
让人意想不到的音乐课
大兴农场学校 王健
每次上音乐课,班级气氛都相当好。孩子们在平时课堂上的拘谨、约束,我都让他们在音乐课上尽情地高歌宣泄。有时欣赏乐曲时,他们就会尽情地配合音乐律动,所以周五的最后一节音乐课他们都特别期待。
今天,也不例外,铃声响了,孩子们拿出音乐书,端端正正地坐好,等我过来上课。
这节课的主题是‚感恩母爱‛,照例我先开场白:‚同学们,母爱,人世间最无私的爱;母爱,人世间最仁慈的爱;母爱,人世间最宽容的爱;母爱,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让我们欣赏《鲁冰花》这首曲子。‛ 于是,乐曲开始了,这首歌曲大家都听过,孩子们也就跟着唱了起来:‚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完了之后,有几个孩子提议要学唱《鲁冰花》,于是我就教他们唱起来。
大家唱得非常投入,这时,一个学生突然叫起来:老师,李丽哭了。
大家都停住了,我走过去,问:怎么啦?是谁欺负你了吗? 她摇摇头。那不舒服吗? 她还是摇摇头。
同桌的说:她是想妈妈了吧? 我又问,她点点头。
此时,全班同学议论纷纷,大多数人在善意地取笑。那几个调皮的还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我说:‚是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最无私的爱。从你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她便用温暖的大手,把弱小的你揽在怀里;从你牙牙学语的那一天起,她教会了你喊第一声‘妈妈’!她哭了,那是激动的泪,那是骄傲的泪。无论你走至天之涯还是海之角,她都会每时每刻将你牵挂。看来,李丽很爱自己的妈妈,听到歌曲就想到
52
妈妈。真让人感动。让我们再来投入全部真情来唱这首歌,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吧!‛
于是,大家唱得更响了,更投入了。
不知是否是激情感染了孩子们,唱完了歌,又有一个孩子哭了,还是平时很不听妈妈话的陈明,做了错事被批评的时候可是坚决不承认的,没想到今天却流泪了。我大吃一惊,走过去问:你也想妈妈了吗?
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是不是想到自己平时不听妈妈的话,老是让妈妈操心、生气,所以觉得对不起妈妈?
是……是的。
于是,我又对全班说:‚你们看,陈明同学也很感动,平时做错了许多事,但是妈妈总是毫无怨言地包容他,原谅他,教育他,这样的妈妈更让人感动啊!‛
这次,没有学生再发出取笑声了。
最后,我让孩子们第三次唱《鲁冰花》,并要求独唱部分只听,并回忆妈妈养育了自己十来年里,对自己付出的爱,合唱部分再一起来唱。
结果,又让我大吃了一惊,竟然十几个孩子哭了,尤其是几个平时让我批评得最多的孩子竟哭得泪流满面,上气不接下气。
没办法了,再这样下去课都没法上了。
于是,我说:‚看来,你们对妈妈的爱,感受还是非常深刻的。但是,并不是眼泪才能表达对妈妈的爱,今后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优良成绩来回报妈妈的爱,能做到吗?‛ ‚能!‛
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声音。
课后,我给我的父亲发了条短信:今天音乐课的主题是‚感恩母爱‛,意想不到的是约有十来个孩子竟然感动得哭了,其中包括几个比较顽皮的孩子,使得我也很感动哦!可见,孩子们对于妈妈的爱还是深有感触的。
53
悉心关注每一个学生
大兴农场学校 谭莉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虽然在个性、基础、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在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关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们学科的特点,上课班级多,平时与学生接触少,很少有教师能记住大部分学生的姓名,很少有教师能了解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特点和生活上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内或课堂外,一个教师如果能轻易喊出他的姓名;如果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如指掌,他就会感受到这位教师对他的关注,就会对这位教师另眼相看。
悉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评价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有的老师说我上起课来太会‚忽悠‛学生,说小学生在听了我的赞扬后,绘画的热情空前高涨,美得都在椅子上颠儿起来了,这一天心里都特别美。所以特别盼着我的下节课——希望能够再次赢得我的‚忽悠‛。在他们中曾经有因为不会画急得掉过眼泪的学生现在则变得自信,变得敢想、敢画、敢于表达自我,甚至是张扬自我了。其实这一切的转变岂止是归公于我对学生浅层次的‚忽悠‛,这是我发自内心对学生的赏识,我始终在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一颗平常心去俯下身来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归根结底‚赞赏、鼓励‛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育方式,乍听起来好似并没有什么内涵。有许多人疑问,那孩子调皮、惹事的,是否还能用此方法进行教育呢?其实每当孩子们看到老师树起大拇指表扬自己:‚你真棒,真能干‛的时候,他们那种喜滋滋的样子,就是对这种疑问的最好回答。特别向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较模糊,需要成人给予更多的对于他们行为的评价,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行为值得表扬和肯定,多给孩子表扬与鼓励,不仅能使他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也能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一种满足。不要收起那句老话‚你真行‛,多多的用它,对学生的改变是不可估量的。
以赏识代替挑剔,以鼓励代替批评。我们以往的美术课无非就是在期末的时候给学生打一个等级,这样的评价过于武断单一。现在对
54
学生的评价来了一个360度的转变,评价时时刻刻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上课初设奖励卡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下课时设奖励卡奖励优胜小组和个人。经常有的学生到下课的时候被我贴的从头到脚满身都是奖励卡。而且现在我们比以前更加注重在巡视辅导期间面批每一个孩子的作业。我基本上每节课都能当堂面批完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并且能够作到堂堂课学生有点评。要以赏识代替挑剔,以鼓励代替批评。比方说‚你的想法非常独特、大胆,老师很赏识你,如果细节处理上再认真一点儿,你的画就更完美了‛,‚你画得很认真,构图、用笔都很好,如果你能更大胆地调动你彩笔盒里各种颜色的画笔,作品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诸如此类评语。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应悉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把爱心放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始终相信他们都是有发展潜力的。记得一年三班的王建峰同学,刚入学的时候还是一个很邋遢的小男孩。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总能看见他桌子上乱七八糟的,满不在乎的告诉我忘记了带美术用具,有时还捣乱而且这个孩子在智商方面和别的孩子有一定差距。看见别的孩子能够在我的课堂上有所收益,而他只能在一旁傻呆呆的看着,我特别的替他着急。有好几次我真想放任自流不管他了。但是我没有那样去做。我想了想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在别的孩子作画的时候,我悄悄的带他巡视了班级每个学生的画。看了同学们异彩纷呈的作品,他按耐不住了,‚老师,下次我也要带工具,我也要画!‛听了他的话我的兴奋地说‚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开始的时候他很不自信,总说自己画不好,我就鼓励他放开笔大胆作画,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我都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他。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总能看见一个爱发言、爱发问、认真绘画的小男孩。从这个学生的前后转变上我认识到,其实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不会教育的老师。特别是我们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兴趣、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更要了解每一位孩子,捕捉身边的点滴小事,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用心营造一种融洽的学习环境帮助其良好成长。
55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点滴,收集起来也会成为另人欣慰的成果。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
二0一二年七月
56
拥有自信,走向成功
大兴农场学校 李桂芹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一个自信十足的人,能顺利走向成功的彼岸。在现代社会中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群远比缺乏自信的人群成功的概率要高的多,对于儿童来说从小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美术学科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
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缺乏自信。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让你的学生真正的获得自信,爱上你的美术课呢?除了在平时处处播撒暖人的话语、露出会心的微笑、投去赞许的眼神,更重要的是,你的美术课能让孩子们喜欢。
在一节学做贺卡的课上,我让学生在亲手做的贺卡上写上给父母的祝词,回家送给他们。一下课,一个小男孩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亲手制作的贺卡递到我的手上,神秘的说:‚等会再看‛,微笑着跑远了。当我打开那张他亲手绘制的贺卡时,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帘‚美术老师,您好。我很喜欢你。谢谢你让我喜欢美术。请回信。‛虽然这张贺卡做的很粗糙,画的也不是非常的精美,但却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贺卡。于是我也回去做了一张贺卡,写了一些鼓励他的话,当作回信送给了他。事后与他的班主任随意聊天时了解到他拿着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学习也比以前 更努力了。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这个腼腆的小男孩刚入学时的样子。在第一节绘画课上,同学都开心地在画画。他却拿着笔不敢画,我走到他旁边,用手轻抚着他的头:‚小朋友,你怎么不画画?‛我问,他说:‚我画不好‛,‚会写你的名字吗?写出来让老师看看。‛他慢慢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你写得字很漂亮,会画圆形吗?‛我边鼓励边引导,他又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我问他这个圆形像什么?他说像太阳,我启发他把圆形添画成太阳后又因势利导:你还会画什么形状?他又画出了三角形、方形等,在我耐心启发下,他把各种形状都添画了出来。由于过分胆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少听到他的声音。于是在美术课上
57
我经常制造机会请他回答问题。当我给予他回答的肯定‚说的真棒‛时,他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在小组合作制作手工时我也请他做临时小组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辅导和鼓励,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慢慢消除了胆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笔画画,不敢大声发言的心理障碍。现在这个小男孩已经喜欢上画画了,也就有了开头的那幕。
在教育的长河中,我们伸手可触的地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只有把握住每一个细节,我们教育的田野,才会蓬勃着碧绿的春意,喧腾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只要我们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收获的将是一张张笑脸。
二0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