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第五章第一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二)(2012新版)

时间:2019-05-15 04:4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6讲 第五章第一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二)(2012新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6讲 第五章第一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二)(2012新版)》。

第一篇:第16讲 第五章第一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二)(2012新版)

四、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由于各种事故灾难种类繁多,情况复杂,突发性强,覆盖面大,应急活动又涉及到从高层管理到基层人员各个层次,从公安、医疗到环保、交通等不同领域,这都给日常应急管理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带来了许多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实施规范有序的运作程序。

根据有关应急管理体系基本框架结构理论,并针对我国目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努力建设一个统一协调指挥、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符合国情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以有效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并为应对其他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有力的支持。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方案》的要求,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支持保障系统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等部分构成。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如图6—6所示。

1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的领导决策层、管理与协调指挥系统以及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而救援队伍则由专业和志愿人员组成。

2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目标是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必块为主,分级响应、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一专多能、专兼结合,防救结合、平战结合,以及动员公众参与,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内部的应急管理,明确和规范响应程序,保证应急救援体系运转高效、应急反应灵敏、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

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划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4个阶段,应急机制与这4个阶段的应急活动密切相关。应急运行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4个基本机制组成。

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或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指挥系统,都必须实行统一指挥的模式,无论应急救援活动涉及单位的行政级别高低还是隶属关系不同,但都必须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行动,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统一号令,步调一致。

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应急级别的主要依

1页

据是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是“升级”的最基本条件。扩大应急救援主要是提高指挥级剐、扩大应急范围等。

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3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急体系的法制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美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的规章、规定以及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

4支持保障系统

支持保障系统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体系运转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主要包括通信信息系统、培训演练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物资与装备保障系统等。

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通信平台是应急体系重要的基础建设。应急信息通信系统要保证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物资与装备不但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而且还要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人力资源保障包括专业队伍的加强、志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应急财务保障应建立专项应急科目,如应急基金等,以保障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反应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同时,应急管理体系还包括与其建设相关的资金、政策支持等,以保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体系正常运行。

(二)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原则

为实现政府的有序运作,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借鉴近年来国际上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吸取“非典”等突发事件的教训,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定位于国家总体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社会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并列共同组成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的应急救援体系。

《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方案》(安监管办字[2004]163号)明确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我国国情和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出发,统筹考虑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经验,硬件与软件并重,根据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应急救援体制、机制、法制、队伍和装备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能

2页

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领导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中心,负责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和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协调指挥的具体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分别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和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协调指挥的具体工作。

2条块结合,属地为主。有关行业和部门应当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进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负责,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体系,满足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国家依托行业、地方和企业骨干救援力量在一些危险性大的特殊行业、领域建立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发挥专业优势,有效应对特别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产业分布、危险源分布、事故灾难类型和有关交通地理条件,对应急指挥机构、救援队伍以及应急救援的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等保障系统的布局、规模和功能等进行统筹规划。有关企业按规定标准建立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需要建立骨干专业救援队伍,国家在一些危险性大、事故发生频度高的地区或领域建立国家级区域救援基地,形成覆盖事故多发地区、事故多发领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队伍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

4依托现有,资源共享。以企业、社会和各级政府现有的应急资源为基础,对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装备和物资储备等系统进行补充完善,建立有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国家级区域救援基地、骨干专业救援队伍原则上依托大中型企业的救援队伍建立,根据所承担的职责分别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加以补充和完善。

5一专多能,平战结合。尽可能在现有的专业救援队伍的基础上加强装备和多种训练,各种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要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作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应急救援活动中来。各种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要做好应对事故灾难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经费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地加强培训演练。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施救,真正做到平战结合。

6功能实用,技术先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以能够实现及时、快速、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设定应急救援信息网络系统的功能,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和特种装备,保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7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根据规划和布局对各地、各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机构、区域应急救援基地

3页

和骨干专业救援队伍、主要保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并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建设。具体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注重实效。

(三)事故应急响应机制

重大事故应急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对不同的响应级别,相应地明确事故的通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词集规模、疏散的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典型的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3级。

1一级紧急情况

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要宣布进一级紧急状态。在该级别中,作出主要决定的职责通常是紧急事务管理部门。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作出保护生命和财产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各种决定。解决整个紧急事件的决定,应该由紧急事件管理部门负责。

2二级紧急情况

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该事故的救援需要有关部门的协作,并且提供人员、设备或其他资源。该级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3.三级紧急情况

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该部门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等。必要时,该部门可以建立一个现场指挥部,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其他资源增援由本部门负责解决。

(四)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如图6—7所示。

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足

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2应急启动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3救援行动

有关应急队伍进人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

4页

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恢复

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5应急结束

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五)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

重大事故的现场情况往往十分复杂,且汇集了各方面的应急力量与大量的资源,应急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和管理成为重大事故应急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汇报;②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各异,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且术语不同;③缺乏可菲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应急救援的整体目标不清或不明;④通信不兼容或不畅;⑤授权不清或机构对自身现场的任务、目标不清。

对事故势态的管理方式决定了整个应急行动的效率。为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对事故现场的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的指挥和管理,即建立事故指挥系统。形成清晰的指挥链,以便及时地获取事故信息、分析和评估势态,确定救援的优先目标,决定如何实施快速、有效的救援行动和保护生命的安全措施,指挥和协调各方应急力量的行动,高散地利用可获取的资源,确保应急决策的正确性和应急行动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结构应当在紧急事件发生前就已建立,预先对指挥结构达成一致意见,将有助于保证应急各方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更好地履行职责。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以及资金/行政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如图6—8所示。

1事故指挥官

事故指挥官负责现场应急响应所有方面的工作,包括确定事故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策略,批准实施书面或口头的事故行动计划,高效地调配现场资源,落实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措施,管理现场所有的应急行动。事故指挥官可将应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信息收集与发布以及与应急各方的通信联络分别指定相应的负责人,如信息负责人、联络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各负责人直接向事故指挥官汇报。其中,信息负责人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包括事故原因、大小、当前的形势、使用的资源和其他综合事务,并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关信息;联络负责人负责与有关支持和协作机构联络,包括到达现场的上级领导、地方政府领导等;安全负责人负责对可能遭受的危险或不安全情况提供及时、完善、详细、准确的危险预测和评估,制定并向事故指挥官建议确保人员安全和健康的措施。

5页

从安全方面审查事故行动计划,制定现场安全计划等。

2行动部

行动部负责所有主要的应急行动,包括消防与抢险、人员搜救、医疗救治、疏散与安置等。所有的战术行动都依据事故行动计划来完成。策划部

策划部负责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准备和起草事故行动计划,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归档。

4后勤部

后勤部负责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等。5资金/行政部

资金/行政部负责跟踪事故的所有费用并进行评估,承担其他职能未涉及的管理职责。

事故现场指挥系统的模块化结构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允许根据现场的行动规模,灵活启用指挥系统相应的部分结构,因为很多的事故可能并不需要启动策划、后勤或资金/行政模块。需要注意的是,对没有启用的模块,其相关的职能由现场指挥官承担,除非明确指定给某一负责人。当事故规模进一步扩大,响应行动涉及到跨部门、跨地区或上级救援机构加入时则可能需要开展联合指挥,即由各有关主要部门代表成立联合指挥部,模块化的现场系统则可以很方便地扩展为联合指挥系统。

6页

第二篇:第28讲:第三章-第一节:建筑结构材料(八)

第三章

工程材料-2

(三)预拌混凝土

运输

在采用商品混凝土时要考虑混凝土的经济运距,一般以15~20km为宜,运输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h。

常规品

常规品代号A

特制品

特制品代号B,包括的混凝土种类有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重混凝土。

运输量核算

①计算单位为m3;预拌混凝土体积应由运输车实际装载的混凝土拌和物质量除以混凝土拌和物的表观密度求得(一辆运输车实际装载量可由用于该车混凝土中全部原材料的质量之和求得,或可由运输车卸料前后的重量差求得)。

②如需要以工程实际量(不扣除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所占体积)进行复核时,其误差应不超过±2%。

(四)特种混凝土

1.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PC

定义

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适用

这种混凝土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物。

(1)

高性能混凝土特性

1)自密实性好

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较低、流动性好、抗离析性高,具有较优异的填充性。因此,配合比恰当的大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有较好的自密实性。

2)体积稳定性好

具有高弹性模量、低收缩与徐变、低温度变形。

采用高弹性模量、高强度的粗集料并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浆体的含量,选用合理的配合比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干缩值低。

3)强度高

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较快,而后期强度的增长率却低于普通强度混凝土。

4)水化热低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较低,会较早的终止水化反应。

5)收缩量小

强度越高总收缩量越小。

但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收缩率,随着早期强度的提高而增大。相对湿度和环境温度仍然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收缩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

6)徐变少

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变形显著低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总量(基本徐变与干燥徐变之和)有显著减少。

7)耐久性好

具有较高的抗冻性、密实性和抗渗性,其抗化学腐蚀性能显著优于普通强度混凝土。

8)耐高温(火)差

高性能混凝土高温下会爆裂,剥落。加入有机纤维后,高温下溶解挥发,混凝土内压力释放,故能改善耐高温性能

(2)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

1)配合比:

单方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不宜大于l75kg/m3。胶凝材料总量宜为450~600kg/m3,其中矿物微细粉用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水胶比不宜大于0.38。砂率宜为37%~44%。

2)材料要求

水泥

选用优质的、符合要求的水泥和粗细集料。水泥应选用不低于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或普硅酸盐水泥。水泥中C3A含量应不大于8%,细度控制在10%以内,碱含量小于0.8%,氯离子含量小于0.1%。

石子

高性能混凝土应选择级配良好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碎石,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之比不低于1.5,其压碎值应小于10%,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最大粒径宜小于或等于25mm,宜采用10—25mm及5—10mm两级粗骨料配合。

沙子

细骨料应选用处于级配区的中粗河砂,砂的细度模数要求为2.6~3.7。

外加剂

选用高效减水剂,并对混凝土及钢筋无害。

选用微细粉

选用具有一定潜在活性或者火山灰活性的矿物掺和料,如硅粉、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及复合微细粉等等

3)改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①水泥裹砂混凝土搅拌工艺。

细骨材、水泥、微细粉投入加少量水(搅拌约0.5min)→粗骨料投入(搅拌约0.5min)→加入拌和用水(搅拌约1min)→加入减水剂(搅拌约0.5min)→出料。

②采用超声波振动或高频振动密实。采用振动频率≥2万次/min的高频振动器。

③对浇筑成型的新拌混凝土进行真空吸水。

④在真空吸水的同时,最好采用适当的机械振动从而促使新拌混凝土的“液化”而降低脱水阻力,有利于同相颗粒位置的调整,有利于气泡的排出。

2.高强混凝土

主要依靠高效减水剂,或同时外加活性矿物掺和料,硬化后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1)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1)优点

①高强混凝土可减少结构断面,降低钢筋用量,增加房屋使用面积和有效空间,减轻地基负荷;

②高强混凝土致密坚硬,其抗渗性、抗冻性、耐蚀性、抗冲击性等诸方面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③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高强混凝土由于刚度大、变形小,故可以施加更大的预应力和更早地施加预应力,以及减少因徐变而导致的预应力损失。

2)缺点

①高强混凝土容易受到施工各环节中环境条件的影响,所以对其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要求高;

②高强混凝土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差。

(2)高强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1)抗压性能

更接近匀质材料,使得高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更好

2)早期与后期强度

早期强度发展较快,特别是加入高效减水剂促进水化,早期强度更高,早期强度高的后期增长较小,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幅度要低于没有掺减水剂的混凝土。

3)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虽然随着抗压强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它们之间的比值却随着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4)收缩

高强混凝土的初期收缩大,但最终收缩量与普通混凝土大体相同,用活性矿物掺和料代替部分水泥还可进一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5)耐久性

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尤其是外加矿物掺和料的高强度混凝土。

(3)对高强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应选用质量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Omm。

3)细骨料的细度模数2.6~3.O,含泥量不大于2.0%。

4)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

【2011】高强混凝土组成材料应满足的要求是()。

A.水泥等级不低于32.5R

B.宜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C.水泥用量不小于500kg/m3

D.水泥用量不大于550kg/m3

【答案】D

【解析】A、B错误,应选用质量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C错误,D正确,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

3.轻骨料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

(1)

分类

按干表观密度及用途分:保温轻骨料混凝土,干表观密度等级小于或等于0.8t/m3;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干表观密度等级为0.8~1.4t/m3;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干表观密度等级为1.4~2.Ot/m3。

(2)物理力学性质

轻骨料本身强度较低,结构多孔,表面粗糙,具有较高吸水率,故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受轻骨料性能的制约。

耐久性:因轻骨料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充分,毛细孔少,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耐久性明显改善,如抗渗等级可达SD25、抗冻等级可达D150。

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低20%~50%,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导热系数相当于烧结普通砖的导热系数

4.多孔混凝土

(1)加气混凝土

材质

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掺加发气剂(铝粉)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

分类

加气混凝土按用途可分为非承重砌块、承重砌块、保温块、墙板与屋面板五种。

优点

1)质轻。与木质差不多,能浮于水。

2)保温、隔声。

3)抗震、耐久。

4)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加工性

(2)泡沫混凝土

凡在配制好的含有胶凝物质的料浆中加入泡沫而形成多孔的坯体,并经养护形成的多孔混凝土,称为泡沫混凝土。泡沫的形成可以通过化学发泡剂发泡,压缩空气弥散及天然沸石粉吸附空气(载气)等方法来完成。松香皂发泡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发泡剂。

充气型泡沫混凝土

压缩空气弥散形成气泡制得的泡沫混凝土可称为充气型泡沫混凝土

载气型泡沫混凝土

天然沸石吸附空气形成气泡制得的混凝土可称为载气型泡沫混凝土

泡沫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及有关注意事项与加气混凝土基本相同,但强度低,所以只能作为围护材料和隔热保温材料。

(3)大孔混凝土

大孔混凝土指无细骨料的混凝土,对水泥浆体量加以控制,水泥浆体只作为粗集料之间的胶结料而没有多余的料浆对粗集料之间的孔隙进行填充,粗集料之间的孔隙就成为混凝土的大孔。大孔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孔尺寸与粗集料的粒径与级配有关。级配越均匀,即级配越少;孔越多,孔隙率也就越高。孔径尺寸从理论上说应接近粗集料的粒径。

分类

普通无砂大孔混凝土

用碎石、卵石、重矿渣等配制而成轻骨料大孔混凝土

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则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煤渣等配制而成。

有时为了提高大孔混凝土的强度,也可掺入少量细骨料,这种混凝土称为少砂混凝土。

配比

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取决于所选用的集料表观密度、粒径和级配。

特点

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低,强度低,导热系数小,抗冻性优良,收缩较小,适用

大孔混凝土适用于制作墙体小型空心砌块、砖和各种板材,也可用于现浇墙体。普通大孔混凝土还可制成滤水管、滤水板等,广泛用于市政工程。

5.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又叫抗渗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不得小于P6,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是根据其工程埋置深度来确定的。设计抗渗等级有P6、P8、Pl0、P12。

(2)技术途径

(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1)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密实度。减小水灰比,降低孔隙率,减少渗水通道。适当提高水泥用量、砂率和灰砂比,改善骨料颗粒级配。

2)掺入化学外加剂提高密实度。减水剂、三乙醇胺早强剂或氯化铁防水剂均可提高密实度,增加抗渗性。氯化铁防水剂可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2生成不溶于水的胶体,填塞孔隙,从而配制出高密度、高抗渗的防水混凝土。

3)使用膨胀水泥(或掺用膨胀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渗性。

(2)改善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可以形成大量封闭微小气泡,这些气泡相互独立,既不渗水,又使水路变得曲折、细小、分散,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施工中应尽量少留或不留施工缝,必须留施工缝时需设止水带。

6.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是由级配良好的骨料、较低的水泥用量和用水量、较多的混合材料(往往加入适量的缓凝剂、减水剂或引气剂)制成的超干硬性混凝土拌和物,经振动碾压等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混凝土,是道路工程、机场工程和水利工程中性能好、成本低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1)对碾压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骨料

①最大粒径以20mm为宜,当碾压混凝土分两层摊铺时,其下层集料最大粒径采用40mm。

②应使用较大的砂率,必要时应多种骨料掺配使用。

2)混合料

常加入缓凝剂;减水剂;为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可引气剂。

3)水泥

①当混合材料掺量较高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以便混凝土尽早获得强度;

②当不用混合材料或用量很少时,宜选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使混凝土取得良好的耐久性。

(2)

碾压混凝土的特点

1)内部结构密实、强度高。

2)干缩性小、耐久性好。3)节约水泥、水化热低。

【2006】碾压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

A.水泥用量小

B.和易性好

C.水化热高

D.干缩性大

【答案】A

【解析】碾压混凝土的特点为:1)内部结构密实、强度高。

2)干缩性小、耐久性好。3)节约水泥、水化热低。

7.纤维混凝土

品种

有高弹性模量纤维(如钢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和低弹性模量纤维(如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两类。

作用

(1)很好地控制混凝土的非结构性裂缝。

(2)对混凝土具有微观补强的作用。

(3)利用纤维束减少塑性裂缝和混凝土的渗透性。

(4)增强混凝土的抗磨损能力。

(5)静载试验表明纤维混凝土可替代焊接钢丝网。

(6)增加混凝土的抗破损能力。

(7)增加混凝土的抗冲击能力。

8.聚合物混凝土

聚合物混凝土是由有机聚合物、无机胶凝材料、集料有效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的总称。克服了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低、脆性大、易开裂、耐化学腐蚀性差等缺点,扩大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

分类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和聚合物胶结混凝土(树脂混凝土)三类。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可作为高效能结构材料应用于特种工程,例如腐蚀介质中的管、桩、柱、地面砖、海洋构筑物和路面、桥面板,以及水利工程中对抗冲、耐磨、抗冻要求高的部位。也可应用于现场修补构筑物的表面和缺陷,以提高其使用性能。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可应用于现场灌筑构筑物、路面及桥面修补,混凝土储罐的耐蚀面层,新老混凝土的黏结以及其他特殊用途的预制品。

聚合物胶结混凝土

又称:树脂混凝土。可在工厂预制。与水泥混凝土相比,具有快硬、高强和显著改善抗渗、耐蚀、耐磨、抗冻融以及黏结等性能,可现场应用于混凝土工程快速修补、地下管线工程快速修建、隧道衬里等。

第三篇:第27讲:第三章-第一节:建筑结构材料(七)

(二)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1.混凝土的强度

(1)立方体抗压强度(fcu)

一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或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下养护到28d,测定其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简称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是按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

(2)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且强度等级越高,该比值越小。

(3)抗折强度

在道路和机场工程中,混凝土抗折强度是结构设计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而抗压强度作为参考强度指标。各交通等级道路路面要求的水泥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为5.OMPa(特重和重交通量)、4.5MPa(中等交通量)、4.OMPa(轻交通量)。

道路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检验的标准试件为150mm×150mm×550mm直方体,是对直角棱柱体小梁按三分点加荷方式测定的。

(4)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1)水灰比和水泥强度等级。当用同一品种及相同强度等级水泥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灰比。适当控制水灰比及水泥用量,是决定混凝土密实性的主要因素。(为和易性而多加的水分形成气孔)

在荷载作用下,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越高。

2)养护的温度和湿度。3)龄期。

2.混凝土的和易性

(1)和易性概念

1)流动性

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充满模板的能力。

2)黏聚性

指混凝土拌和物具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施工、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不致出现分层离析,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性的能力。

3)保水性

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中不致发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通常采用坍落度及坍落扩展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进行评定。

(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1)水泥浆。水泥浆是普通混凝土和易性最敏感的影响因素。

2)骨料品种与品质。3)砂率。4)

水泥、外加剂、温度、时间等其他因素。

3.混凝土耐久性

(1)混凝土耐久性

1)抗冻性

是评定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指标。根据混凝土所能承受的反复冻融次数,抗冻等级划分为9个等级。

混凝土的密实度、孔隙的构造特征是影响抗冻性的重要因素。密实或具有封闭孔隙的混凝土,其抗冻性较好。

2)抗渗性

抗渗性好坏用抗渗等级表示。根据标准试件28d龄期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分等级,相应所能承受的水压分别为0.4MPa、0.6MPa、0.8MPa、1.OMPa、1.2MPa。混凝土水灰比对抗渗性起决定性作用。

3)抗侵蚀性

混凝土的抗侵蚀性与密实度有关,水泥品种、混凝土内部孔隙特征对抗腐蚀性也有较大影响。

4)混凝土碳化。

受外界侵蚀,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减弱了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2)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取决于组成材料的质量及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

1)根据工程环境及要求,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2)控制水灰比及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

3)选用质量良好、级配合理的骨料和合理的砂率。

4)掺用合适的外加剂。

【2015】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体现在()。

A.抗压强度

B.抗折强度

C.抗冻等级

D.抗渗等级

E.混凝土碳化

【答案】CDE

第四篇:触电事故应急预案新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本工程施工工地临时用电工作面广,稍有不慎或违章用电,即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为了使事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处置,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及时救援触电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成立突发事故现场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 长:刘艳滨

副组长:宋晓波 王选祥 黄旭东

成 员:武玉军 王 辉 王甫东 茆玉峰 刘甲文

2、具体职责及分工

刘艳滨:现场总指挥,全面组织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宋晓波:协助现场指挥,负责抢救方案的组织落实。王选祥 王辉:协助现场指挥,组织制定现场抢救方案。王甫东 武玉军:掌握了解现场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黄旭东 茆玉峰:负责与医院、电力部门联系,运送伤员,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与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做好善后工作。

刘甲文:负责抢救资金的落实和安排。

二、事故上报程序

事故一旦发生,现场作业人员在第一时间迅速报告项目部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立即报告监理、项目经理、业主现场经理及集团公司。

三、触电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触电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抢救,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方法是:切断电源,拉掉电源闸刀;用绝缘物、干燥木棒、竹竿等物挑开电源线;拉拽触电者干燥的衣服,使之脱离接触的电源。救援人员在救援时,做好自我保护工作,不能盲目施救。

2、如受害者只有手脚等部位灼伤,立即由应急小组人员陪同前往就近医院救治。(触电急救专业医院——长征医院:凤阳路415号,电话-63610109。电力医院:延安西路937号,电话-62512188)

3、如有心跳无呼吸,应立即就地对病人进行诊断,查看、清除口腔内异物,同时解开衣扣、裤带,对其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

4、如有呼吸无心跳,就地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

5、如无呼吸无心跳,就地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直至120救护人员到达时交由专业人员抢救

6、如在高空作业,还要做好防坠落措施。铺设安全网、草包等防范措施。防止触电者突然失电,从高处坠落,造成二次伤害。

7、事故发生后要保护现场,事故单位负责人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工作,提出处理意见,同时要做好“四不放过”工作,拟写事故报告。

第五篇:第39讲:第四章-第一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九)

(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

地下工程防水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结构自防水。二是表面防水层防水。三是防排结合。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分为4级,地下防水工程不得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1.防水混凝土

目前,常用的防水混凝土有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剂或掺和料防水混凝土和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在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2)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4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3)防水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落高度不得大于1.5m;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保证振捣密实。

4)防水混凝土应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采取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2)防水构造处理。

1)施工缝处理。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②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③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2)贯穿铁件处理。地下建筑施工中墙体模板的穿墙螺栓,穿过底板的基坑围护结构等,均是贯穿防水混凝土的铁件。为保证地下建筑的防水要求,可在铁件上加焊一道或数道止水铁片,延长渗水路径、减小渗水压力,达到防水目的。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少于250mm;当混凝土厚度小于250mm时,应局部加厚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2.表面防水层防水

表面防水层防水有刚性、柔性两种。

(1)水泥砂浆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是一种刚性防水层,适用于地下砖石结构的防水层或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加强层。但水泥砂浆防水层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当结构产生不均匀下沉或受较强烈振动荷载时,易产生裂缝或剥落。对于受腐蚀、高温及反复冻融的砖砌体工程不宜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又可分为:

1)刚性多层法防水层。利用素灰(即较稠的纯水泥浆)和水泥砂浆分层交叉抹面而构成的防水层,具有较高的抗渗能力。

2)刚性外加剂法防水层。在普通水泥砂浆中掺入防水剂,使水泥砂浆内的毛细孔填充、胀实、堵塞,获得较高的密实度,提高抗渗能力。常用的外加剂有氯化铁防水剂、铝粉膨胀剂、减水剂等。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应注意下列事项:

③防水层各层应紧密黏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采用阶梯坡形槎,但与阴阳角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

④水泥砂浆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并应保持砂浆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⑤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单层施工宜为6--8mm,双层施工宜为10~12mm,掺外加剂、掺和料等的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宜为18—20mm。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未达到硬化状态时,不得浇水养护或直接受雨水冲刷,硬化后应采用干湿交替的养护方法。潮湿环境中,可在自然条件下养护。

(2)涂膜防水施工。涂膜防水层施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无论是形状复杂的基面,还是面积狭小的节点,凡是能涂刷到的部位,均可做涂抹防水层

。地下工程涂膜防水层的设置有内防水、外防水和内外结合防水。

1)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和方法。

2)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②涂料应分层涂刷或喷涂,涂层应均匀,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③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

④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和增涂防水涂料,宽度不应小于50mm。

⑤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⑥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厚度的90%。

3)涂料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机械回填时不宜小于70mm,人工回填时不宜小于50mm。

②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③侧墙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

(3)卷材防水层。属于柔性防水层。其缺点是:沥青油毡吸水率大,耐久性差,机械强度低,直接影响防水层质量,而且材料成本高,施工工序多,操作条件差,工期较长,发生渗漏后修补困难。

按其与地下防水结构施工的先后顺序分为外贴法和内贴法两种。

(3)卷材防水层。

1)外贴法:外贴法是指在地下建筑墙体做好后,直接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墙上,然后砌筑保护墙。

外贴法的优点是构筑物与保护墙有不均匀沉降时,对防水层影

响较小;防水层做好后即可进行漏水试验,修补方便。

缺点是工期较长,占地面积较大;

底板与墙身接头处卷材易受损。

2)内贴法:内贴法施工是指在地下建筑墙体施工前,先砌筑保护墙,然后将卷材防

水层铺贴在保护墙上,最后进行地下建筑墙体浇筑。

内贴法的优点是防水层的施工比较方便,不必留接头;施工占地面积小。

缺点是构筑物与保护墙有不均匀沉降

时,对防水层影响较大,保护墙稳定性差,竣工后如发现漏水较难修补。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度(135度)折角,其尺寸视卷材品质确定。在转角处、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贴1~2层相同的卷材,宽度不宜小于500mm.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机械回填时不宜小于70mm,人工回填时不宜小于50mm;②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③侧墙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

3.止水带防水

橡胶及塑料止水带

均为柔性材料,抗渗、适应变形能力强,是常用的止水带材料;

氯丁橡胶止水板

具有施工简便、防水效果好、造价低且易修补的特点;

金属止水带

一般仅用于高温环境条件下,而无法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时。

止水带构造形式有:粘贴式、可卸式和埋入式等。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埋入式。

(三)楼层、厕浴间、厨房间防水

1.涂膜防水

涂膜防水的材料,可以用合成的高分子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该防水层必须在管道安装完毕,管孔四周堵填密实后,做地面工程之前,做一道柔性防水层。防水层必须翻至墙面并做到离地面150mm处。

2.刚性防水

其理想材料是具有微胀性能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水泥砂浆。

(四)保温工程

1.外墙外保温工程

(1)基层应坚实、平整。保温层施工前,应进行基层处理。除EPS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和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应在基层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2)除EPS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和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外门窗洞口应通过验收.伸出墙面的消防梯、水落管、各种进户管线和空调器等的预埋件、联结件应安装完毕,并按外保温系统厚度留出间隙。

(3)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应不低于5℃。夏季应避免阳光曝晒。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得施工。

(4)外保温工程应做好系统在檐口、勒脚处的包边处理。装饰缝、门窗四角和阴阳角等处应做好局部加强网施工。基层墙体变形缝处应做好防水和保温构造处理。

(5)泡沫塑料保温板表面不得长期裸露,安装上墙后应及时做抹面层。

(6)现场取样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不应大于250kg/m3,并且不应小于180kg/m3。现场检验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负偏差。

(7)粘贴饰面砖工程应进行专项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当外保温系统的饰面层采用粘贴饰面砖做法时,系统供应商应提供包括饰面砖拉伸黏结强度内容的耐候性检验报告,对于粘贴饰面砖的建筑物高度,严寒、寒冷地区不宜超过20m,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不宜超过40m。

(8)外保温工程完工后应做好成品保护。

2.屋面保温工程

(4)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施工,喷涂时喷嘴与施工基面的间距应由试验确定。一个作业面应分遍喷涂完成,每遍厚度不宜大于15mm;当日的作业面应当日连续喷涂施工完毕。硬泡聚氨酯喷涂后20min内严禁上人,喷涂完成后,应及时做保护层。

(7)蓄水隔热层与屋面防水层之间应设隔离层。蓄水池的所有孔洞应预留,不得后凿,设置的给水管、排水管和溢水管等,均应在蓄水池混凝土施工前安装完毕。每个蓄水区的防水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得留施工缝。防水混凝土初凝后应覆盖养护,终凝后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4d;蓄水后不得断水。

五、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一)抹灰工程

抹灰用的水泥宜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抹灰用砂子宜选用中砂,砂子使用前应过筛,不得含有杂物。抹灰用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d,罩面用磨细石灰粉的熟化期不应少于3d。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抹灰24h后进行养护。

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砖砌体,应清除表面杂物、尘土,抹灰前应洒水湿润。②混凝土,表面应凿毛或在表面洒水润湿后涂刷1:1水泥砂浆(加适量胶粘剂)。③加气混凝土,应在湿润后边刷界面剂边抹强度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

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抹灰应分层进行,每遍厚度宜为5~7mm。抹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宜为7~9mm。当抹灰总厚度超出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抹灰时,应待前一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抹后一层;用石灰砂浆抹灰时,应待前一抹灰层七八成干后方可抹后一层。

【2011真题】一般抹灰工程在进行大面积抹灰前设置标筋的目的是()。

A.划分抹灰范围

B.提高整体强度

C.增大与基层的结合作用

D.控制抹灰厚度

【答案】D

【解析】一般抹灰工程在进行大面积抹灰前设置标筋的目的是控制抹灰厚度。

(二)吊顶工程

后置埋件、金属吊杆、龙骨应进行防腐处理。木吊杆、木龙骨、造型木板和木饰面板应进行防腐、防火、防蛀处理。

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龙骨上。

龙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主龙骨吊点间距、起拱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吊点间距应小于1.2m,应按房间短向跨度适当起拱。主龙骨安装后应及时校正其位置标高。

(3)吊杆应通直,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超过300mm。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吊点构造或增设吊杆。

(4)次龙骨应紧贴主龙骨安装。固定板材的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600mm,在潮湿地区和场所,间距宜为300—400mm。用沉头自攻钉安装饰面板时,接缝处次龙骨宽度不得小于40mm。

(5)暗龙骨系列横撑龙骨应用连接件将其两端连接在通长次龙骨上。明龙骨系列的横撑龙骨与通长龙骨搭接处的间隙不得大于1mm。

纸面石膏板和纤维水泥加压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材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安装,固定时应从板的中间向板的四周固定。

(4)安装双层石膏板时,上下层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三)轻质隔墙工程

轻钢龙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安装竖向龙骨应垂直,龙骨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潮湿房间和钢板网抹灰墙,龙骨间距不宜大于400mm。

木龙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安装饰面板前应对龙骨进行防火处理。

纸面石膏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2)龙骨两侧的石膏板及龙骨一侧的双层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胶合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胶合板安装前应对板背面进行防火处理。

玻璃砖墙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玻璃砖墙宜以1.5m高为一个施工段,待下部施工段胶结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上部施工。

(四)墙面铺装工程

湿作业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宜在5℃以上;裱糊时空气相对湿度不得大于85%,应防止湿度及温度剧烈变化。

墙面砖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面砖铺贴前应进行挑选,并应浸水2h以上,晾干表面水分。

(2)铺贴前应进行放线定位和排砖,非整砖应排放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每面墙不宜有两列非整砖,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1/3。

(3)铺贴前应确定水平及竖向标志,垫好底尺,挂线铺贴。阴角砖应压向正确,阳角线宜做成45。角对接,在墙面突出物处,应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拼凑铺贴。

(4)结合砂浆宜采用1:2水泥砂浆,砂浆厚度宜为6~10mm。水泥砂浆应满铺在墙砖背面,一面墙不宜一次铺贴到顶,以防塌落。

墙面石材铺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当采用湿作业法施工时,固定石材的钢筋网应与预埋件连接牢固。每块石材与钢筋网拉接点不得少于4个。拉接用金属丝应具有防锈性能。灌注砂浆前应将石材背面及基层湿润,并应用填缝材料临时封闭石材板缝,避免漏浆。灌注砂浆宜用1:2.5水泥砂浆,灌注时应分层进行,每层灌注高度宜为150—200mm,且不超过板高的1/3,插捣应密实。待其初凝后方可灌注上层水泥砂浆。

木装饰装修墙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龙骨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横向间距宜为300mm,竖向间距宜为400mm。龙骨与木砖或木楔连接应牢固。龙骨本质基层板应进行防火处理。

(五)涂饰工程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水性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木质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2%。

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宜在5℃~35℃之间,并应注意通风换气和防尘。

对泛碱、析盐的基层应先用3%的草酸溶液清洗,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或在基层上满刷一遍耐碱底漆,待其干后刮腻子,再涂刷面层涂料。

(六)地面工程

石材、地面砖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2)结合层砂浆宜采用体积比为1: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厚度宜高出实铺厚度2~3mm。铺贴前应在水泥砂浆上刷一道水灰比为1:2的素水泥浆或干铺水泥1~2mm后洒水。

(3)铺贴后应及时清理表面,24h后应用1:1水泥浆灌缝,选择与地面颜色一致的颜料与白水泥拌和均匀后嵌缝。

竹、实木地板铺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铺装前应对基层进行防潮处理,防潮层宜涂刷防水涂料或铺设塑料薄膜。

(7)毛地板及地板与墙之间应留有8~10mm的缝隙。

强化复合地板铺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安装第一排时应凹槽面靠墙。地板与墙之间应留有8~10mm的缝隙。

(3)房间长度或宽度超过8m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

地毯铺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七)幕墙工程

按幕墙材料可分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幕墙、混凝土幕墙和组合幕墙。

1.建筑幕墙施工的准备工作

预埋件制作与安装。常用建筑幕墙预埋件有平板型和槽型两种,其中平板型预埋件最为广泛应用。平板型预埋件的加工要求如下:

(1)锚板宜采用Q235、Q345级钢,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RB400(带肋)或HPB300(光圆)钢筋,不应使用冷加工钢筋。除受压直锚筋外,当采用光圆钢筋时,钢筋末端应作180º弯钩。

(2)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T形焊。当锚筋直径不大于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当锚筋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穿孔塞焊。当采用手工焊时,焊缝高度不宜小于6mm及0.5d(HPB300级钢筋)或0.64(HRB335级、HRB400级钢筋),d为锚筋直径。

为保证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可靠性,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预埋件的锚筋应置于混凝土构件最外排主筋的内侧。

2.玻璃幕墙施工

(1)有框玻璃幕墙施工。

竖直玻璃幕墙立柱应悬挂连接在主体结构上并使其处于受拉状态。

1)弹线定位。测量结果应与主体工程施工测量轴线一致,如主体结构轴线误差大于规定的允许偏差时,应征得监理和设计人员同意后,调整装饰工程轴线。

2)钢连接件安装。钢连接件的预埋钢板应尽量采用原主体结构预埋钢板,无条件时可采用后置钢锚板加膨胀螺栓的方法,但要经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3)框架安装。立柱先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再与主体结构预埋件连接并调整、固定。

同一层横梁安装由下向上进行,安装完一层高度时进行检查调整校正,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横梁与立柱连接处应垫弹性橡胶垫片,用于消除横向热胀冷缩应力及变形造成的横竖杆件的摩擦响声。

4)玻璃安装。镀膜玻璃的镀膜面应朝向室内,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以防止玻璃因温度变化引起胀缩导致破坏。玻璃四周与构件凹槽应保持一定空隙,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2块的弹性定位垫块。垫块宽度与槽宽相同,长度不小于100mm。

5)缝隙处理。窗间墙,窗槛墙之间采用防火材料堵塞,隔离挡板采用1.5mm厚的钢板,并涂防火材料两遍。接缝处用防火密封胶封闭,保证接缝处的严密。

6)避雷设施安装。安装立柱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雷体系的连接。均压环应与主体结构避雷系统相连,预埋件与均压环通过截面积不小于48mm2的圆钢或扁钢连接。圆钢或扁钢与预埋件均压环进行搭接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75mm,位于均压环所在层的每个立柱与支座间应用宽度不小于24mm、厚度不小于2mm的铝条连接,保证其导电电阻小于10欧姆。

(2)全玻璃幕墙施工。

全玻璃幕墙按构造方式可分为吊挂式和坐落式两种。以吊挂式全玻璃幕墙为例。

2)上部钢架安装。上部钢架用于安装玻璃吊具的支架,应使用热镀锌钢材。安装前应注意以下事项:①钢架安装前要检查预埋件或钢锚板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锚栓位置离混凝土边缘不小于50mm;②相邻柱间的钢架、吊具的安装必须通顺平直;③钢架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需要经监理公司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对施焊处进行防锈处理。

3)下部和侧面嵌槽安装。下部槽口内每块玻璃的两角附近放置两块氯丁胶垫块,长度不小于100mm。

4)玻璃板安装。

④耐候硅酮胶的施工厚度,一般应为3.5~4.5mm,保证密封性能。

(3)点支撑玻璃幕墙施工。点式连接玻璃幕墙主要有:玻璃肋点式连接玻璃幕墙,钢桁架点式连接玻璃幕墙和拉索式点式连接玻璃幕墙。

拉索式点式连接玻璃幕墙是将玻璃面板用钢爪固定在索桁架上的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索桁架和支撑结构组成。索桁架悬挂在支撑结构上,它由按一定规律布置的预应力索具及连系杆等组成。索桁架起着形成幕墙支撑系统、承受面板玻璃荷载并传递至支撑结构上的作用,拉索式点式玻璃幕墙施工与其他玻璃幕墙不同,需要施加预应力,其工艺流程为:测设轴线及标高--支撑结构的安装--索桁架的安装--索桁架张拉--玻璃幕墙的安装--安装质量控制--幕墙的竣工验收。

下载第16讲 第五章第一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二)(2012新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6讲 第五章第一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二)(2012新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础》第7讲编辑与编辑工作(第二章第一节)

    《基础》第7讲编辑与编辑工作(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编辑工作的基本环节、特点、功能) 注意点:最早出现的编辑活动是什么?答:是书籍编辑活动。 之后相继出现:报纸、期刊、广播、影视、......

    新登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演练

    新登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演练 国投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新登煤矿为了防范透水事故发生,强化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在安全活动月期间,于2013......

    水灾事故应急预案演习报告(新)

    水灾事故应急预案演习报告 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 2012年3月9日 水灾事故应急预案演习报告 为了预防事故发生或事故发生后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处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安全生......

    戏曲元素训练(二)第1讲

    《戏曲元素训练(二)》第一讲教学课题戏曲宾白的功能与类别教学时间 2009 02 16 星期一上午3,4节教学地点 B楼504教室教学目的1.概述戏曲宾白的功能2.分析比较戏曲宾白的类别教......

    第7讲《半包围结构(二)》教案

    《半包围结构》 教案 张郭中心校赵小华习字内容: 《写字指导》P6-7 写字:(周闭同函画 幽区巨达 司 氧可 )和一段话 。习字目的要求: 1、学习书写半包围结构字的字。(以“周”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启示(5篇)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启示 时间: 2006-04-25 字体:大 中 小 张海红 曹剑锋 史丽生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十四队、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二系) 摘 要 1986年4月26......

    第12讲:第二章-民用建筑-第一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和构造(二)

    二、民用建筑构造建筑物一般都由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六大部分组成。(一)地基1.地基与基础的关系基础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

    初一科学第4讲 耳和听觉(二)

    第四讲耳和听觉(二) 【知识要点】 1.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合称为声音的三种特性。 ⑴音调:一般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来决定的。取决于声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