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试讲教案《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历史试讲教案|《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文学三杰”和“艺术三杰”及其代表作,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2.掌握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史料研读、自主阅读等方法,归纳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主要人物及其作品。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提高对历史问题探究、分析及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贡献,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经历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树立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艺术三杰”的主要作品及特点。【难点】
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
史料研读法,自主阅读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意大利的风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艺术品,同时由老师进行讲解: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最诱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就在这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伽利略、马可·波罗等伟大的人物。这就是意大利——一个神秘的国度。同学们,在14、15世纪的意大利
产生了一个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文化现象——文艺复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文艺复兴的足迹。
(板书: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过渡】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于意大利兴起,那大家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会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呢?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6—27页文字并结合课件展示的有关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史料材料,提问: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教师首先请一位同学回答:
14、15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留存有丰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意大利统治阶层广纳贤才。
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全面,说明他对历史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非常强。
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历史背景,教师再次追问:为什么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留存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呢?(教师可以适时提示学生从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内涵思考)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当时意大利民众对于金钱渴望的图片对比《圣经》中的教义“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帮助学生理解当时意大利的资产阶级与教会之间的矛盾。
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内涵的思考,学生可以回顾上节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中的知识来回答。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总结补充: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人才优势——意大利统治阶层广纳贤才;资产阶级与教会阶层矛盾激化。
(二)文艺复兴运动
过渡句: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那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1.“文学三杰”和“艺术三杰”
【过渡】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体现人文主义的作品涌现出来,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这一时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
请学生阅读教材P27页第3段到P28页第3段的内容,然后完成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2.文艺复兴运动的传播与影响
【过渡】我们知道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但是却在全欧洲都开花结果了,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的呢?在其他地区又产生了哪些成果呢?(1)文艺复兴的传播
教师请学生讲述文艺复兴传播的情况(学生课前有预习),老师总结: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的广大地区。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开花各国,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的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拉伯雷的《巨人传》
(2)文艺复兴的影响
【过渡】文艺复兴运动对于欧洲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到底影响了欧洲哪些方面的发展呢?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出示的资料,思考文艺复兴的影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当时和以后两个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人文主义
【过渡】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对于文艺复兴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人文主义。教师提问到底什么是人文主义呢?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宝座上的圣母》和《草地上的圣母》图片,请学生从人物表情、背景、画面风格等角度对这两幅图画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点。
高二的学生能够对于两幅画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有比较强烈的认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两幅画的不同之处在于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体现的了人性的光芒。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薄伽丘《十日谈》中的《裁判官的故事》,学生通过这个故事,了解到中世纪教会的腐败。
教师出示莎士比亚名作《仲夏夜之梦》的片段,学生通过这一片段,认识到人文主义的另一方面——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通过教师讲授哥白尼发表“日心说”的故事,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于科学和理性的追求。【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那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相比大家对于人文主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下面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到底什么是人文主义,然后完成课件中的表格,并举例说明。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
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板书总结: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和科学。
环节四: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原因、内容、影响等方面对文艺复兴的知识进行回顾。
教师设计探究问题:请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说说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并思考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解放人类思想的作用。下节课请学生回答。(伽利略,“现代物理学之父”,改进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哥白尼,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星星运动定律”。作用: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使得天文学从宗教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第二篇:教案 __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案 __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学建议
本课的重点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难点是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这一核心思想的分析,建议先学习文艺复兴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引导学生关注其注重人性的特点,增强感性认识,然后归纳其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也可以先明确概念,再由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史实讨论说明。还可以与基督教神学加以对比分析,加深认识。对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讲授,可以采取由学生撰写马丁•路德小传或者分组扮演路德派和教皇派展开大讨论的课堂活动方式,以人物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带动对宗教改革过程的讲述。教师要当好导演,并对信仰耶稣就可得救这一观点作出明确的解释。可分层次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如:教会为什么要规定复杂的宗教仪式?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与人文主义有什么关系?对于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可由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分组讨论解决。
独立试航(预习教材,提取教材关键信息,记下发现的问题,准备参与合作探讨)问题导读 1、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封建斗争,_______和________是两种主要形式,该时期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被称为--------。
2、由于最早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新兴资产阶级鄙视以________为中心的封建文化,最终,文艺复兴运动超越古典文化复兴的界限,产生了___________社会思潮。
3、_________和薄伽丘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成就的高峰,前者被称为_______,其最优秀的作品是抒情诗集《歌集》。后者最著名的作品是_______。4、1517年,宗教改革的序幕在______拉开,_________在教堂门口张贴《_______》,反对罗马教皇兜售________,斗争矛头直指________。
5、马丁•路德和_________是宗教改革中影响最大的两位代表人物。后者以_________为主要传教基地,并于1536年发表重要著作《________》。他的基本思想同路德相似,主张________,但其更进一步,提出了________的神学学说。关键信息
1、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2、资本主义萌芽 意大利 基督教神学 人文主义
3、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十日谈》
4、德国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赎罪券 罗马天主教会
5、加尔文 瑞士 基督教原理 信仰得救 先定论 我发现的问题:
合作探讨(师生互动,点拨解疑,共同学习,轻松又愉快。这可是新课标的理念哟!)主干知识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且意大利经济繁荣(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变革(3)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
2、文艺复兴的实质和核心
(1)实质: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2)核心:人文主义思潮
3、文艺复兴运动中早期的人文主义代表(1)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的作品及思想
①《歌集》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②提倡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2)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天主教会,赞美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4、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1)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2)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享乐主义,重视现世幸福
(3)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争取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要求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
(4)反对基督教神学的蒙昧主义,重视科学知识,鼓励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征服自然
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1、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背景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2、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过程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①核心:主张信仰得救,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交流; ②反对繁缛的礼拜仪式和繁多的圣礼,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③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①主张信仰得救,进一步提出先定论的神学学说 ②要求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制度
3、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1)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4、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1)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首先表现在以平等观反对教皇权威和封建等级制度,其次表现在肯定人的地位,倡导个人自由(2)由于宗教改革摆脱不了神的信仰的牢笼,故该时期的人文主义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要点透析
1.文艺复兴发端于意大利的原因
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主要包括:
(1)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产生,资产阶级不满现状,且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2)封建神学的各种传统观念与统治地位,不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意大利境内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4)意大利人才聚集,名人辈出。2.文艺复兴是否是古典文化的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号称振兴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内容主要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因此文艺复兴并不是所谓古典文化的复兴。
因为当时封建神学占据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是依据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成果;同时,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神学发生正面冲突,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名,而行反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
①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② 都是新兴资产阶级性质的意识形态;
③ 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天主教会。(2)不同点:
① 从核心内容看: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世界观,以人为中心,主张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是按资产阶级的要求改革宗教,仍然承认神的存在。
② 从形式看: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形式,宣扬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宗教改革则是在宗教外衣的掩饰下,表达资产阶级的要求。
③ 从影响看: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则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运动开辟道路。
第三篇:历史③必修2.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基础知识
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响;马丁·路德的观点。
3、探究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对比分析和课堂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重点和重点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师生共同赏析图片《雅典学院》。《雅典学院》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院为题,并以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描写了古希腊以来50多个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手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以他们为中心,两侧分别画出的一些著名学者,有一些还是当时的人物,他们各自的动态,都统一在为探求真理而自由争辩的崇高主题之中,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的创造力,同时反映了人们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在此基础上,提问:(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有哪些?(2)时人和先贤们共论一堂的情况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4)当时人物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教师讲解: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简要介绍基督教的精神统治。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图片《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创作的油画,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可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新课学习: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必要前提。
(1)
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引导学生回顾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及表现。然后提出“意大利又具备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呢?”,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分析,教师同时提供中世纪欧洲贸易路线图供学生参考。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政治环境、地理位置和统治者的政策几个方面思考。
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
你从意大利早期银行图和美第奇家族住宅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有人说,美第奇家族是文艺复兴的“幕后导演”,你是怎样认识的?以便加深学生对意大利经济繁荣和弘扬文化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以佛罗伦萨城市国家的繁荣为例进一步说明: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此外,可以指出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最后,从政策、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简要总结。
(2)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变化。理清思路。从经济发展对阶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让学生认识其对文艺复兴的影响。资产阶级的理想面对着怎样的现实?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补充指出,继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之后,西北欧、德意志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学生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有一个总的认识,并为由德意志开始的欧洲宗教改革的讲述做好铺垫。二:“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材从兴起的原因、性质、指导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扩展及积极意义等几个方面讲述了这场运动。
(1)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及实质。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它具备了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教师对其物质环境和人才环境作简要的补充说明。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这绝非偶然,因为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此,并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新生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先进知识分子顺应资产阶级的要求,进而提出一系列符合其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主张。这是其前提条件。不仅如此,意大利还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14、15世纪的意大利处在西方贸易的中心地位,经济上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环境。其次,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另外,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境内保留许多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典籍。各城市与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拜占廷帝国灭亡后,深通古希腊文化的学者和大量典籍流入意大利,研究和鉴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蔚然成风。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建议教学时针对“复兴”一词展开讨论。并明确指出其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下面的教学中,还可以就古希腊的人文思想与人文主义加以对比。进一步讨论文艺复兴真的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吗?让学生从背景、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对比,得出文艺复兴实质的结论。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
(2)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核心思想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其实质。可由学生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分析。教师进行总结: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最好列表由学生填写。也可以由学生先阅读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然后归纳出“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主张发挥人们的创造力,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而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总之,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3)意大利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该部分可由学生阅读,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如:(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你能说出其中一部作品的大致内容吗?(2)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这一思想的?(3)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14世纪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16世纪进入全盛时期。教材从文学和艺术两方面展开叙述,建议重点分析其人文内涵。“文学三杰”往往利用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成分与中世纪的来世观念作斗争。薄伽丘(1313—1375)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纵横】,通过《十日谈》中的一个故事了解《十日谈》是如何讥讽教会的?这在当时有什么意义?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在艺术领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艺术大师们改变中世纪绘画简单呆板的宗教风格,创造出具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结合起来。对绘画作品注意结合图片进行说明,并讨论人文主义者对宗教的态度。
(4)文艺复兴的传播及意义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可简要指出其成就: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的成就;“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
关于文艺复兴的影响,应提示学生结合前面背景、核心思想和内容进行分析。就科学方面稍加提醒。文艺复兴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教学中,可结合前面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注意史论结合,如可以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事件认识其思想解放的作用。
三、“宗教改革”。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一种形式是文艺复兴,另一种形式是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的背景。由文艺复兴的影响导入,引导学生从思想、政治、经济三个方面了解宗教改革的大背景,进一步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宗教改革发轫于德意志的背景。首先,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其次,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这一部分可以适当补充,以使学生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加深了解。
16世纪,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一方面反映了教会的日趋腐败,更重要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进一步高涨。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天主教势力强大,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借助宗教反对天主教神学的方式来进行。
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出现于德意志而非一路领先的意大利?明确德意志的国情,突出德意志的分裂状态即可。16世纪的德意志在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视为“教皇的奶牛”,因此,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2)马丁·路德及宗教改革的兴起。
本段教材主要指出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兴起及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的突出表现。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回放】中关于《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从内容、提出的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揭示教皇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同时,对马丁·路德同罗马教皇坚持斗争的图片加以渲染,歌颂捍卫自己信仰的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重点是让学生归纳并理解马丁·路德的主张。第一,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第二,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第三,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第四,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最后可以总结马丁·路德观点的核心是“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其观点为什么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路德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
(3)宗教改革的扩展及意义。
马丁·路德的教义在北部和中部德国迅速传播,形成了路德教派,受其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新教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或民族国家的利益。可以联系现实,让学生解释当今西方各国的宗教信仰状况。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其影响可从三个方面说明:首先,因而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小结
首先理清三目之间的关系,然后重点对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由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讨论解决。(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两者还存在不同点。(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第四篇:高二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史
教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义务教育史第二部分的第二版,分为三部分,即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本课的学习是基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在一个教训的基础上,也为下一课启蒙学习铺平道路。因此,这个类在第二单元中起到了作用,是深刻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关键,两个重大的运动影响深远,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欧美政治和文化生活,所以本课的内容非常重要。
二,学习情况
学习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一,一年高中毕业后,二年级学生对历史事物有一定的了解,能力分析,一般能力和比较能力,但也有一定的意识,独立性性和创造力。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还要加强这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学,合作学习和探索能力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和案件 教学改革在基础知识,文学三艺和艺术三个名字和主要作品。2.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和性质。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对图片分析的欣赏提取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分析,课堂讨论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绪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文艺复兴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品味;通过马丁·路德的故事,体验其勇于创新,不怕性格精神的精神。
四,教学困难
【焦点】
文艺复兴和改革中的主要人物的作品,他们在文艺复兴和改革中兴起的原因。
【困难】
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理解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和讨论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链接一:导入新课程
我使用的方式来播放图片导入本课
照片:中世纪的麦当娜在王座和16世纪 拉斐尔工作我们的草的夫人。请学生从人物的面孔,背景,图片风格等方面对两幅图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异,然后我总结出对学生的回答,指出改变是人性的解放。然后问: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人类的解放然后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有了这些问题进入第二步的教学过程,新的教训。
【设计意图】使用图片对比分析的方式进入一个新的课,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通过两种不同风格的形象比较和欣赏地图,初步体验到人文主义的魅力,成功地进入了本课的第一课。
课程2:新课程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加学生参与度,我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辅助教学,及时播放相关视频,以加深课程内容的课程,我充分利用这一课包括历史人物和成就的许多特点,了解理解,娱乐,提高课堂效率。(A)意大利资本主义的萌发
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意大利视频播放1-2分钟,让学生感受古意大利文明 威尼斯,佛罗伦萨的魅力和繁荣。然后告诉学生早在14世纪,意大利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引导学生在教科书p27页面内容和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回答为什么最早的资本主义?将从经济,政治,地理方面的提示,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看法。
资本主义的萌芽必然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我将在时间的黑暗中向学生介绍法律,让学生发现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宗教神学之间的矛盾和他们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反抗解释神的喜剧,十天的法律,歌曲三部作品的详细和分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包含在教会腐败的批评中,倡导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的想法和感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完成表格,总结人文主义的内涵。
【设计意图】形式的表格可以使学习内容简洁,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习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 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总结他们的观点。
在学生完全理解北京文艺复兴时期和内容之后,老师问学生:文艺复兴时期倡导者的阶级属性和命题是什么?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这种现象看到精华,最后文艺复兴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解放运动,反映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从而解决了文艺复兴的精髓的困难问题。
3.文艺复兴的影响
老师要求学生回顾以前的研究知识和ppt课件中提供的信息,思考文艺复兴的影响。教师及时从经济,意识形态,文化,政治等方面提示。最后由学生回答教师添加自己的书。
(C)宗教改革
教师使用学习的窗口:谈论文艺复兴思想家对宗教的态度,要求学生介绍教学改革的第三种语言
这个问题的答案表明,文艺复兴思想家对宗教有和解态度,反映妥协,所以这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爆发的预兆。1.改革的爆发原因
通过文艺复兴研究,学生已经有了 准备分析能力的背景。因此,我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补充材料,解释宗教改革爆发的原因。这不是指导学生区分教会卖淫和保险丝的根本原因。
九十五篇文章包含了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也是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会让学生通过九十五大纲的知识来理解,让学生思考重要的事情,总结马丁路德的信念和其他主要观点证明了,我将使用马丁·路德的黑板小说大纲,清楚地展示宗教改革的内容,方便学生记忆。
2.宗教改革的扩大
根据课程的要求,为了扩大宗教改革,学生可以了解每个国家的基本情况,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释。
3.宗教改革的影响
教师生产一些材料,用于评价宗教改革,使学生有材料和教材能力,思考宗教改革的影响。教师可以在答案的基础上回答。
链接三:巩固提高
因为新教加尔文主义和圣公会教会的文字较少,所以我将展示一些加尔文主义和英国圣公会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 宗教改革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一个学习小组中思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间的差异。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交流,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热情。
链接四:总结工作
在摘要部分,我使用课堂问答方式分别引导学生按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个部分,分别从原因,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审查。
最后,我设立了关于欧洲历史发展的思想问题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研究,将课题的影响与整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的整合来巩固,从而提高质量教学。
七,说的黑板设计
我的黑板是简单,直观,清晰,系统,这是我的黑板设计。
第五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实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实录
摘 要: 人类历史上每次出现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会伴随巨大的历史进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在世界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突破本课重难点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总结。
关键词: 思想史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教学实录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本课学习是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的基础上开展的,同时为下节课“启蒙运动”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在第二单元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深入学习了解西方人文主义内涵及其发展的关键,这两大运动影响深远,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因此本课内容十分重要。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为高二文科班学生,他们探求知识的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中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经过了一年多高中历史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本课注重让学生在课上分析、讨论,从而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二、教学目标设定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学习,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是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条件”。
2.通过学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理解其实质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探讨这些作品是如何体现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思想的。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斗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引导学生从背景、概况、实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把它们放到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学习。
2.充分利用教材图片、情景再现、分析对比、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师引导下,鼓励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引发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又促进了社会进步”,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和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2.学习文艺复兴,联系社会现实,我们应该尊重人和人性,重视人文情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通过学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学习他勇于改革、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及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雅典社会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主题的学派。古代先哲们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不断强调人性,是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体现。
然而,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一千多年间,欧洲陷入了封建割据的状态,导致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停滞。
从14世纪开始,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冲破封建的藩篱,要求获得个性解放,这段历史就是我们本课的内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二)教学内容
1.文艺复兴
(问题)什么是文艺复兴?
(教师)文艺复兴就是14―17世纪,初期在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反教会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问题)意大利为何能开欧洲文艺复兴的先河?这场运动为何打着光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呢?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得出正确认识。
(归纳)(1)前提: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人才优势:汇聚众多人才;文化环境:古罗马建筑遗迹和文化典籍。
(2)资本主义处在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
(问题)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提倡追求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和肯定人性。
(问题)意大利文艺复兴有何成就?
(方法)学生看书后教师点拨。
(归纳)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在这个时期主要通过文艺作品或美术作品表现对人的尊敬。
文学三杰(前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通过故事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艺术三杰(后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比较欣赏这几幅画在人物服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并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特征是什么?他们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归纳)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全无中世纪刻板、严肃的风格,而是以人性化风格进行创作,力图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并未放弃天主教。
(问题)16世纪为何会扩展到西欧?有何表现?
(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总结。
(归纳)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的路发生了转移;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拉伯雷《巨人传》;伊拉斯谟《愚人颂》;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过渡:文艺复兴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探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奥秘。那么它对社会进步有何影响?
意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
2.宗教改革
(问题)什么因素促使德意志地区兴起宗教改革?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认识。
(材料)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伊拉斯莫
材料三: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材料四: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教会)声称只要购买赎罪券,上帝就可以赦免他本人及其亲属的罪。
(归纳)文艺复兴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天主教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教皇出售“赎罪券”。
(提问)改革又是怎么进行的?
(归纳)宗教改革的过程。
序幕:《九十五条论纲》张贴
观点:因信称义(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圣经》和君权高于教权;信徒皆教士;僧侣还俗。
意义:①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②否定教会神学的垄断地位;③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追求地位平等;④满足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⑤符合资产阶级追求国家统一、强化王权的政治要求,动摇教会的权威。
影响:拉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三教鼎立的宗教格局。
(小结)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脱出来,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三)教案点评
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和材料,用问题方式设计情景,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