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市黄埔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广州市黄埔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6年3月7日在广州市黄埔区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州市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井德泉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黄埔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全区人民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区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我区按照“优二扬三”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置换,国民经济运行平稳,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完成生产总值384.03亿元,增长10.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亿元,下降7.62%;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3亿元,增长10.14%;
—75— 第三产业增加值108.74亿元,增长13.1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28:71.41:28.31。职工年平均工资33100元,增长8.17%。转制社区转型发展,集体可支配收入5.17亿元,增长1.81%;转制社区居民年人均收入11996元,增长9.99%。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33.91亿元,增长10.03%,其中出口产品产值65.31亿元,增长25.32%,内销产品产值868.6亿元,增长9.03%。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较好,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石油化工、食品和电力等五大支柱产业企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55.5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1.6%。三资工业企业增速较快,完成工业总产值599亿元,拉动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2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55.79%,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三分之一。成功争取设立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州黄埔园区,成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第三产业多头并进格局基本形成。商贸业平稳增长,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1亿元,增长7.47%;商品销售总额281.94亿元,增长7.97%。广州国际玩具礼品城正式开业,木材、钢材等专业市场发展较快。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南海神庙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顺利推进,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接待人数不断攀升,总接待人数128万人次,增长25%。交通运输业畅旺,全年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1609万吨和16593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7.77%和32.56%;港口货物吞吐量 —76— 1.75亿吨,增长16.12%。
——第一产业调整发展。努力促进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农业总产值1.69亿元,下降7.1%。顺利推进了文涌改道工程、庙头涌整治一期工程等12项水利建设和河涌整治工程,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区固定资产投资50.29亿元,增长68.31%。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分别完成7.17亿元、39.36亿元,分别增长23.05%、90.61%;房地产投资完成3.76亿元,增长10.48%。在总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42.7亿元,增长102.66%,广州本田、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和粤华电力加大了项目改造的投入,为我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引进项目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引进国内外投资项目120个,合同利用区外资金9979万美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资5768万美元;实际使用区外资金8989万美元,其中实际使用外资3980万美元。外贸出口6.53亿美元,增长15.88%。产业招商成效明显,围绕汽车、现代化工等支柱产业新引进的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9945万美元,占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的47.33%。外资项目增资扩产增多,14个项目增资扩产,合计增加投资总额6206万美元,占全年外商投资项目合同投资总额的50.9%。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一般预算收入6.97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7.2%,比上年增长13.9%;可支配财力收入9.84亿元,增长16.1%,完成年初计划的109.8%。其中企业所得税、—77— 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增长33.2%、19.9%和10.7%。
(二)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修订完成《广州市黄埔分区规划整合》,编制了《黄埔区公交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力配合推进大沙地污水处理厂、地铁五号线、广深沿海高速、东二环等重点工程建设;对鹤林路、厂南路、后山路及石化路等道路进行改造;建成38条市政道路路灯和6个转制社区内街内巷路灯;推进了5个转制社区生活改水工程试点。积极实施“青山绿地”工程,扩建瓦壶岗公园,新建狮山公园,全区新增绿地面积13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8.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13平方米。积极推进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加大对历史违法建设和新建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全年清拆“两违”15万平方米,整治“六乱”6.9万宗。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坚持一、二级马路16小时保洁,三级马路12小时保洁,全部居住区实现14小时保洁。开展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工作,对12个区级重点整治地区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方案,开展“拔刺”行动。“两抢”、“两盗”案件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0%和7.5%,破案绝对数、破当年案数和破毒品案数分别上升0.22%、11.9%和2.5倍。积极创建文明社区,怡港社区荣获“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称号。转制社区在文化教育、劳动保障、市政建设、环卫绿化等方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三)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78— 认真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增强社会管理的整合力。加强流动人员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为广州市出租屋和流动人员信息化管理试点、流动人员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初步实现了流动人员就业信息化管理。建立黄埔区行政管理告知制度互动系统,试点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推进网络会议系统、政府数据中心、三级土地信息发布平台等项目建设,整合12319城管热线、95100政府服务热线,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制定了《黄埔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工作程序》和《黄埔区财政评审中心工作廉政守则》等制度,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在全市率先制定《对未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实行自行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对未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和达到分散采购起点金额的政府采购行为进行规范。
(四)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
继续实施科教并举战略。加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力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冲船厂被批准组建列为市级重点的集装箱船和挖泥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中山大学——黄埔行政管理研究基地。完成关于增强我区科技竞争力的课题研究。以“质量强校”为中心,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高考上线人数1188人,上线率90.48%,创出我区历史最好成绩。顺利接管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4所中小
—79— 学,投入1500万元加快市86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举办了首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活动、“黄埔八景”评选活动、“海上丝路手牵手—哥德堡号重返广州之旅”大型越洋直播活动等各类文艺演出62场,免费放映电影81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区图书馆新馆已完成主体工程,占地9.7万平方米的区文化中心前期筹备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整顿,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含电子出版物)696159张(套),非法出版物161760本(册),取缔“黑网吧”16家。
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积极推进省体育先进区建设,成功举办黄埔区首届龙舟赛,参加广州市国际龙舟邀请赛夺得传统龙竞渡第一名和彩龙斗艳一等奖。新建社区篮球场12个、健身景点7个。切实抓好环保工作,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监督执法,狠抓老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环境质量状况日益改善。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完成区中医院住院部的改造,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继续加大力度打击无证经营食品行为;做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严防疫情发生。不断提高人口和计生工作水平,代表市接受省流动人口清查验证检查考核,取得了全省第3名的好成绩。全年人口出生率11.42‰、人口自然增长率7.28‰,计划生育率96.73%,完成了市下达的计划指标。全年安置就业13398人,—80— 安置率达74.9%。
过去的一年,我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一是拓展战略发展空间的任务十分艰巨,资源稀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推进产业置换的迫切性明显增强。二是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转制社区城市化水平仍然不高,实现一元化管理尚有差距。三是综合服务环境有待改善,人居环境的改善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差距,社会事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从大环境看。国际上,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投资与贸易日益活跃,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在国内,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内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速,为我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从区内情况看。广州“东进”战略的实施和东部产业带的发展壮大,将有利于我区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广州市已将黄埔纳入了大都会区的规划,我区的城市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地铁5号线、广深沿海高速、东二环高速等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我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有利于加快我区的整体发展。广石化炼油产能升级、乙烯扩产,将军山、状元山等产业基地规划建设;
—81— 大沙地污水处理厂以及黄埔区内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南海神庙、长洲岛等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启动,将对黄埔的经济产生巨大拉动作用。政府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将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06年我区计划安排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区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 ──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 ──工业总产值增长15%; ──农业总产值基本持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实际利用区外资金8000万美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
—82— ──外贸出口商品总额略有增长; ──职工年均工资增长10%; ──物价总水平上升2%;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创造就业岗位7000个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 ──计划生育率95%以上。
(三)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要措施。
1、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竞争力。
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积极推进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两大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积极推进将军山、状元山的开发以及沧联汽配园的建设,通过产业置换升级,把腾出的土地和物业资源向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倾斜。加强与驻区大企业的沟通,争取他们对我区发展汽配产业的支持,推动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品生产的发展,大力培育汽车产业集群。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优势,紧紧依托广州石化,围绕广石化炼油产能升级、乙烯扩产,加快建设姬堂化工产业基地,整合区内化工企业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发展接续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精深加工产品,促进产业的规模扩张、结构升级,促进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合成化工等为主体的我区现代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促进网游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建
—83— 设好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州黄埔园区,从创意、市场、技术等多方面综合推进,为网游与动漫的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大平台,促进玩具、网游、动漫产业链的融合,形成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积极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结合我区产业特点,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加强规划和引导,整合物流资源,拓展专业市场,加快物流业和专业市场发展步伐,依托区内具有实力的物流企业,配套工业基地,发展第三方物流,强化“黄埔国际物流园区”的地位。加紧推进国际玩具礼品城二期、三期的开发,将其打造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批发、展示、研发等多项功能的玩具市场。进一步推进木材、钢材、纸业等专业市场发展。结合我区工业企业众多、技术协助需求大的特点,发展技术研发服务业,引进现代管理咨询、法律、策划等中介服务业。围绕建设广州东部商业中心,做好大沙地“回”字型商圈和地铁沿线物业的总体布局、招商策划,调整优化大沙中心城区商业布局,打造大沙地商圈。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策划宣传推介,唱响“黄埔八景”。抓好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和南海神庙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旅游文化招商,积极推进南海神庙商业街等特色商业街的规划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
2、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职能,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开源与 —84— 节流并重,统筹规划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使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资源能源和排放的污染不断减少,努力建设节约型城区。进一步完善三级土地信息发布平台系统,全面及时掌握资源状况,认真实施《广州市黄埔区产业置换扶持办法(暂行)》,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加快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向优势产业、支柱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倾斜。
推进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优先支持有资源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优势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广泛使用清洁能源、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在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全过程中最大限度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限制和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
加快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三项费用等科技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重点扶持企业研发、技改、产业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继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植和构建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适时组建行业技术中心,形成集群创新的集合和辐射优势。充分发挥民科企业协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交流。发挥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黄埔分中心的作用,推进“产学研”合作。
3、优化区域环境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按照构建东部新城区和加速城市化的要求,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科学地规划城区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城区整体功能的优化,按照
—85—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体系,使城区更加适宜生活居住,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转制社区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转制社区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转制社区辐射。加大对转制社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增强社区发展后劲,建设平安和谐社区。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系统、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政府数据中心、网络会议执行系统等项目建设和应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实现对社会事务综合有效的管理。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食品生产源头质量管理,加强对交通防火、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们要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积极争取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和谐黄埔,加速构建广州东部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86—
第二篇: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全市首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聚集了久邦数码等一批移动互联网行业领先企业;成立了全省首个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
二:“创意大道”和东方文德广场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南方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园二期工程稳步推进。南粤先贤馆一期工程动拆迁已完成97%;海印家电数码港已完成主体工程和外部装修。文德路文化街、广园西229服装设计园等项目更新改造
三:全力推进广州金融街规划建设,对长提大马路区域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改造,全面推进黄花岗科技园扩容升级,进一步推进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创意大道”和南方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园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做好支持普邦园林、嘉城物流上市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知识产权质融资、创业风险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推进昌兴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建设广府文化博览区。
第三篇:关于广州市越秀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广州市越秀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3月5日在广州市越秀区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广州市越秀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郭 环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越秀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州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建设“幸福越秀”的核心任务,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区委、区政府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总体部署,出台了《越秀区促进核心产业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全区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
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以下简称增长)9.5%,超过增长9%的预期目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36亿元,增长17.0%,超过增长12%的预期目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95亿元,增长24.5%,超过增长5%的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3‰,均完成年初预期目标。
总部引擎效应进一步增强。积极实施提升总部战略,大力加强总部基地建设,珠江国际大厦成为我区第6个“总部经济发展基地”,总部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捷成饮料(中国)有限公司、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总部企业进驻我区。全年认定的优质企业达到339家,实现增加值873.97亿元,增长10.0%,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9%。
消费市场销售畅旺。受惠于节日促销和居民消费意愿提升,我区消费市场持续兴旺。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36亿元,增长17.0%;商品销售总额5689.40亿元,增长30.7%。其中,百货业发展势头良好,经营业绩再创新高,实现零售总额126.01亿元,增长15.2%。美东百货、广百GBF店相继开业,带动百货行业高端化发展;广百股份、广州友谊、东山百货等龙头企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创意大道”成为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园区、广州金融街等金融业发展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51.14亿元,增长9.4%。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立了全市首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聚集了久邦数码等一批移动互联网行业领先企业;成立了全省首个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区创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13.15亿元,增长12.8%,占全区营业收入的9.8%。黄花岗科技园区升级扩容加快推进,去年新增5个园区,园区总数达到25个,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88.05亿元,增长25.0%,实现税收收入8.78亿元,增长25.3%。(园区)
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全区私营企业达到3.12万户,注册资金261.83亿元,分别增长18.0%
和26.8%;实现增加值380.03亿元,增长10.2%,占全区生产总值20.4%。58家民营企业被认定为区优质企业;万通达电气、漫友文化、中浩控制等40家民企被评定为“2009—2010越秀区优秀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连续第三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全年共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74项;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入选广东省引进的第二批创新领军人才;3人入选广州市首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9人被认定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博士科技被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广百、新环球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珠江数码、骏丰频谱被评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企业”。
招商引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实施了《越秀区关于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成立了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招商引资服务工作呈现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在市政府举办的“新广州?新商机”北京、上海等系列推介会上,我区成功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额32.1亿元和7762万美元。广东巴博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中大创投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我区。
向上争取支持成效显著。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荐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扶持。2011年,我区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各类扶持资金1885万元、1.01亿元和2.08亿元,其中,“创意大道”获得市战略性主导产业专项资金1亿元。
(二)重点建设项目扎实推进。
我区以“三个重大突破”为抓手,以“三旧”改造和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为重点,积极挖掘整合资源,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东濠涌二期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经市政府批准,确定了以雨污分流、截污、揭盖复涌、调水补水、道路交通改造、景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东濠涌二期综合整治方案。项目立项、设计单位招标、代建单位招标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东濠涌沿线更新改造同步推进,基本完成更新改造方案,完成了东昌大街、海月东街等安置地块的现状摸查和方案送审。
功能区载体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创意大道”和东方文德广场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南方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园二期工程稳步推进。编制了《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与更新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完成了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项目一期工程立项,并启动了书院街项目内443套直管房住宅租户的安置工作;南粤先贤馆一期工程动拆迁已完成97%;海印家电数码港已完成主体工程和外部装修。
城区更新改造项目稳步推进。编制了“三旧”改造规划纲要,以及文德路文化街等10多个旧城更新改造规划。杨箕村改造拆迁、土地整理和出让工作已基本完成;珠光北复建房项目正式动工,越秀南复建房项目完成签约率94%;解放南路西侧地块、东川路地块、广园西229服装设计园等项目稳步推进。
(三)城区环境进一步改善。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动力,全面加强城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城区更新改造,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圆满完成创文迎检工作,为广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入3000万元,维修改造内街和城中村道路139条、排水设施22.5公里;投入1496万元执修辖区市政设施;投入8321万元实施了中山一路等6项排水改造工程。投入925万元新建公共绿地7.85万平方米,改造绿地8.7万平方米,新建绿道10.3公里。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136公顷,绿化覆盖率33.82%。
城市综合管理扎实有效。继续推行区、街、社区三级管理模式和“城管进社区”制度,不断完善城区长效治理机制。加强“数字城管”建设,通过视频资源共享等手段,城管室外监控摄像头从原来的112个扩容到3121个;辖区主次干道和重点地区实现视频或GPS监控全覆盖。市容环卫保洁保持先进水平,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分别达到92%和60%;
一、二星级卫生街道比例分别达100%和27%;有害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工作在全区各街道扎实推进。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获得市优秀等级。
社会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亚运期间社会治安的良好态势得到巩固,去年全区刑事立案6512宗,下降1%,“两抢”案件下降23.7%,“两盗”案件持平。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员分别下降27.3%、16.7%、40%,各项指标均在市下达的控制指标内。
(四)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1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371元,增长11.3%,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0403元,增长8.6%;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43.68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7.93%。
劳动就业稳定增长。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2%;率先在全市建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越友创业联谊俱乐部,创建11个市、区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12个优质创业项目,帮扶6.2万多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办失业人员技能培训班196期,培训失业人员5661人,培训后就业率达76.9%。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2011年,全区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2.22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1.67万人。建成全省首个长者综合服务中心——越秀长者综合服务中心;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613.53万元,增长21%。完成市下达的筹建500套保障性住房任务;解决3017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完成全年任务的102%。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547万元;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设立39家平价商店任务。
文化惠民全面深化。扎实推进“十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建成11个社区“微型博物馆”;举办演出、展览、电影、培训活动140场;提供免费培训学位1000个,培训学员681名,培训人数达12710人次;向区内低收入困难家庭、中小学校贫困生、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等赠送读者卡共1万张。成功举办了“2011首届广府庙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1年,共投入1亿元新建改建教学楼2.7万平方米,完成2.9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标比例达70.13%,超过市下达指标5.23个百分点;投入3547万元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学区管理模式继续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中、高考再创佳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各项改革工作稳步开展。全面推进“广州市深化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试验区”工作,北京街“双试点” 工作扎实开展,街道管理机制和社区居委会职能初步理顺。积极推进医改工作,制定了医改工作方案,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区内21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占比达85%以上,基本药物及市增补非基药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每门诊人次诊疗费用同比下降3.2%。
其他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通过购买、新建、公建配套、置换及租赁等方式,解决了白云街等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到30元。全区常住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达97.99%,自然增长率达1.83‰,人口与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越秀号”信息服务直通车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推广联合预审审批平台二期项目,网上提供在线办理服务达769项;在第十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越秀区信息网在全国451个区县网站中名列第15位、全市各区排名第1。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发布了人口普查公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准确的基础资料。
去年,我区在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经济社会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科学谋划、正确领导、积极应对、统筹协调、狠抓落实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创新务实、锐意改革、努力奋发的结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固定资产社会投资增长乏力、新兴产业增长点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点税源企业外迁趋势明显等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2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目标,全面实施“文化引领、提升总部、创新驱动、共建共享”战略,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着力办好民生实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按照“积极稳妥”原则,兼顾计划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相衔接,提出2012年我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以内。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必须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加强经济预警监测,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物价水平的关系,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以加快发展核心产业、建设战略性发展平台为主要内容,以六大经济建设项目为抓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把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作为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提升总部”战略,加强政企合作,整合利用辖内甲级写字楼资源,进一步拓展“总部经济发展基地”,发挥我区文化、商贸、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重点吸引商贸、金融、信息技术、商务和创意产业等总部入驻我区,着力优化我区总部经济结构,争创发展总部经济新一轮优势。建立健全总部企业联系协调服务机制,合理配置区内教育、医疗等优势资源,为总部企业及其高级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重视发挥金融业对我区产业发展的拉动和促进作用。全力推进广州金融街规划建设,对长堤大马路区域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改造,调整经济业态,力争吸引30家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进驻,打造“立足珠三角、辐射全中国”,具有广州特色、越秀特色的金融街;加快推进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园区建设,引进股权投资机构以及融资担保、财务管理等配套机构,打造在广州乃至华南地区具有规模品牌效应的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园区;推进金融服务进社区试点工作,遴选20个社区进行试点,重点打造两个金融社区样板工程,建成以社区、家庭为单元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集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城市交通、移动通信等社会公共服务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加快建设发展平台。一是全面推进黄花岗科技园扩容升级。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坚持高端高效的产业导向,组织实施产业升级、企业成长、服务提速“三大工程”,以及“载体建设、技术创新、企业上市、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13项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园区转型升级,打造引领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是进一步推进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建设,支持久邦建设移动互联网研究院,打造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平台;三是加快推进“创意大道”和南方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园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
培育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支持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成长性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一是大力培育企业上市。不断完善区内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实行分类指导、跟踪服务、滚动推进,重点做好支持普邦园林、嘉诚物流上市工作;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风险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三是培育自主品牌。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二)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
按照我区推进“三个重大突破”的部署要求,认真执行2012《财政性投资项目计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明确项目责任,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承载力。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以《广州市越秀区“三旧”改造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做好“三旧”改造具体项目的规划方案编制工作。计划投入9.4亿元,重点推进东濠涌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建设;完成东濠涌沿线更新改
造的项目立项、编制规划方案等前期工作,启动房屋征收工作;完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暨大小马站书院街项目规划方案的编制和报批工作,推进捷荣、长城、银豪3宗已征用地的收回,开展直管房和私房的动迁工作;继续推进杨箕村改造,加快推进越秀南和珠光北复建房以及海月东安置房等项目。
切实做好项目跟踪服务。进一步健全区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制定完善《越秀区财政性投资管理办法》和《越秀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责任工作机制,确保项目稳步推进;继续完善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网上申报、审批网上办理,规范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度报送工作。
(三)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创新选商引资模式。
加强政策宣传落实工作。认真抓好《越秀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和《越秀区促进核心产业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宣传贯彻工作,切实把各项扶持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及时调整完善政策配套措施,确保发挥政策措施的引导促进作用。
营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网络和平台建设,切实发挥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的作用,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行政审批办事流程,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以及“绿色通道”等制度措施,为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认真贯彻落实简政强区事权改革,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加快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制度,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社会监督。
积极拓展选商引资方式。围绕我区功能区建设和核心产业的发展要求,开展全面招商、主题招商、重点招商、网上招商和会展招商等招商引资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进驻我区各产业集聚区或发展平台,加快促进文化创意、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研究分析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的设点布局,对尚未在省、市设立总部或者区域总部的企业量身定做主题招商方案,争取引进更多的500强区域总部或营运、研发总部落户我区。
(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建设广府文化博览区。
围绕广州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把握市第十次党代会关于“建设广府文化核心区”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彰显“广府文化源地”地位,打造文化发展高地。
加快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打造广府文化博览区。加强广府文化研究工作,挖掘利用区内丰富的广府文化资源,精心策划、组织举办迎春花市、广府庙会、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等广府文化活动,不断扩大广府文化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南粤先贤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暨书院街、“团一大”纪念广场等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加大区级及社区主题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力度,推进昌兴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建设广府文化博览区。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力推进社区文化设施“五个有” 建设,计划新建、修缮10个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文化广场,新建、提升10个社区微型博物馆,扶持培育10个民间精品文化团队,完善“10分钟文化圈”。继续实施“文化慈善、文化低保、文化自助”工程,打造文化惠民品牌。深入挖掘社区特色文化资源,按照“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的思路,加强精品文化社区建设。
(五)以全国文明城市为新起点,进一步提升城区建设管理水平。
以广州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城区建设管理,巩固创建成果,打造和谐乐居的文明城区。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东濠涌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截污、揭盖复涌、调水补水、道路交通改造、绿化景观工程、雨污分流一期等6项施工内容;计划投入1000万元对珠光街湛塘社区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投入1000万元对越秀南实施道路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投入1000万元实施规划建绿、拆违复绿,力争2012年实现绿化覆盖面积1141公顷,绿化覆盖率33.97%;新增公共绿地面积65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66平方米。
巩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大城管”网格化管理体系,整合城管执法、环卫监管、城市保洁力量,形成以“四化” 为特点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继续推进环卫保洁服务外包等改革,确保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分别达到94%和70%,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率达20%以上,擦亮“整洁越秀”品牌。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实施“民生实事工程”,重点落实十件民生实事。
切实加强就业工作。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不断提高就业水平。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以促进
重点群体就业为主线,发放6000张职业技能培训券,为本区失业人员、在职职工(含社区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帮扶4万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化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完善普惠型社保体系,逐步解决早期参加工作未纳入城保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确保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探索退管服务新模式,稳步推广养老服务储蓄机制,打造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10家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专区)。解决3030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成市下达的保障性住房任务。
推动社会服务优质化发展。推动覆盖全区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区级“公共服务枢纽中心”,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社会服务。抓紧落实选址工作,建设区婚姻婚育服务中心。巩固提升教育中心地位。努力打造“全省基础教育标杆”和“南方教育高地窗口”,积极推进各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验工作。实施《越秀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水平。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提供“三免” 服务。继续完善教育综合改造二期工程,计划投入3400万元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区教育事业的优势地位。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达标建设任务;加快推进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免费为我区当年政策内怀孕的约1.3万户家庭提供出生缺陷干预服务。继续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力争2012年底全区2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区”工作。
加强社会安全管理。加大“平安越秀”创建力度,保持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全面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的安全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强化生产、消防、交通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坚决防止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
第四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章标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来,我市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预计主要指标均完成或超过经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期目标,经济快速、高效、统筹、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跃升平台。
(一)“十一五”稳步开局,跨越发展架构呈现。
一是主要指标完成年初预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下同)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亿元,增速有望达到××.×,超过××的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比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比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企业自营出口总值×.×亿美元,比增××;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比增××;财政总收入实现××亿元,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比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增×。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位,比去年前进×位,继续保持全省十强县(市)第×位。
二是主要产业项目加快发展,产业布局趋于合理,蕴含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标准厂房建设的加快、服装城的繁荣和新老市场的整合,产业链的各个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新一轮的重组和壮大。规模以上纺织服装及其他六大产业项目向专业工业园区集聚,中小型企业向标准厂房集中。近×××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企业自建厂房将在今年建成。pTA、加多宝饮料等一批事关发展后劲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和投产。招商选资平稳增长,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个,协议利用外资×.×亿美元。项目对接转化加快,第四届×.××项目成果交易会我市对接项目××个,总投资近××亿元。
三是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新架势,成为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功能完善,石湖码头×号泊位、祥芝中心渔港、××服装城二期、引水工程二期、垃圾综合处理厂二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万吨自来水厂扩建、大西环、大北环、石祥、石湖、石锦大道、八七路等一批关系发展全局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有序推进,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内涵显著提升。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为××.×,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突出以工为主、工贸结合、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二是产业集群优势巩固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增长××,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家。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市政府荣获中国服装品牌推动大奖。纺织服装产业链加快向上、下游延伸,pTA项目开始落地,致高纺织百台以上规模喷气织机项目投产。富贵鸟鞋业、昇邦电子、黎祥食品、加多宝饮料、日鑫数码等六大类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扩张发展,聚集效应延伸。生物柴油和pDO项目对接成功,冠辉等一批物流基地投入使用。
三是循环经济初显成效。转变发展理念,通过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出台中水回用政策、提高集控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厂等措施,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节约型生产方式逐渐推广,循环经济有实质性进展。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亿度,增长××,工业用水量增长××××万吨,增长××,均低于工业总产值的增幅。
四是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自有品牌企业每年推出的新产品比例逐年上升,服装新面料开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今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个,目前全市共有驰名商标××个、中国名牌×个、国家免检产品××个、中国出口名牌×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个,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多个,企业投入项目研发经费近×亿元。协盛协丰控股成功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清源精细化工与福州大学联合成立新材料研发中心。
(三)城市发展创新商业机会,拓展外延空间有突破。
我市港口经济推动,展会经济带动,专
第五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章标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来,我市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预计主要指标均完成或超过经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期目标,经济快速、高效、统筹、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跃升平台。
(一)“十一五”稳步开局,跨越发展架构呈现。
一是主要指标完成年初预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下同)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亿元,增速有望达到××.×,超过××的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比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比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企业自营出口总值×.×亿美元,比增××;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比增××;财政总收入实现××亿元,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比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增×。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位,比去年前进×位,继续保持全省十强县(市)第×位。
二是主要产业项目加快发展,产业布局趋于合理,蕴含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标准厂房建设的加快、服装城的繁荣和新老市场的整合,产业链的各个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新一轮的重组和壮大。规模以上纺织服装及其他六大产业项目向专业工业园区集聚,中小型企业向标准厂房集中。近×××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企业自建厂房将在今年建成。PTA、加多宝饮料等一批事关发展后劲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和投产。招商选资平稳增长,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个,协议利用外资×.×亿美元。项目对接转化加快,第四届×.××项目成果交易会我市对接项目××个,总投资近××亿元。
三是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新架势,成为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功能完善,石湖码头×号泊位、祥芝中心渔港、××服装城二期、引水工程二期、垃圾综合处理厂二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万吨自来水厂扩建、大西环、大北环、石祥、石湖、石锦大道、八七路等一批关系发展全局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有序推进,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内涵显著提升。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为××.×,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突出以工为主、工贸结合、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二是产业集群优势巩固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增长××,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家。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市政府荣获中国服装品牌推动大奖。纺织服装产业链加快向上、下游延伸,PTA项目开始落地,致高纺织百台以上规模喷气织机项目投产。富贵鸟鞋业、昇邦电子、黎祥食品、加多宝饮料、日鑫数码等六大类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扩张发展,聚集效应延伸。生物柴油和PDO项目对接成功,冠辉等一批物流基地投入使用。
三是循环经济初显成效。转变发展理念,通过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出台中水回用政策、提高集控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厂等措施,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节约型生产方式逐渐推广,循环经济有实质性进展。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亿度,增长××,工业用水量增长××××万吨,增长××,均低于工业总产值的增幅。
四是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自有品牌企业每年推出的新产品比例逐年上升,服装新面料开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今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个,目前全市共有驰名商标××个、中国名牌×个、国家免检产品××个、中国出口名牌×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个,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多个,企业投入项目研发经费近×亿元。协盛协丰控股成功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清源精细化工与福州大学联合成立新材料研发中心。
(三)城市发展创新商业机会,拓展外延空间有突破。
我市港口经济推动,展会经济带动,专业
市场联动,商务消费推动,国内国外销售渠道拓展主动,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空间不断拓延。
港口繁忙。××市政府和中远集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石湖港作为××新港的主力港优势地位更加突出,××港口经济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石湖港吞吐量屡创历史新高,货物吞吐量达×××万吨,比增××,集装箱吞吐量达××万标箱,比增××.×。保税仓
库获准建设。梅林港成为对台贸易试验点,对高雄、金门开通货运直航,吞吐量增长近×倍。
市场活跃。做好“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及各服装专业名镇营销,创新商机,专业市场加大整合,会展经济活跃。服装城人气上升,入驻品牌企业及经营户近××××家,吸引大量国内外客商前来采购。第九届海博会意向成交额达××.×亿元,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纺织服装展会之一。鸳鸯池布料市场跻身中国十佳商品交易市场。着手规划五金市场。组织参加广交会、华交会、北京CHIC、×.×投洽会及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及面料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
消费旺盛。引进国美、苏宁等著名商业零售企业。步行街改造基本完成,卡宾服饰等数十家知名品牌企业进驻开业。餐饮业扩张较快,豪富华等一批星级酒店建成投入使用。旅游总收入超过××.×亿元,接待游客总数×××万人次,分别比增××.×和××.×。房地产业增长迅猛,商品房销售总额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亿元。
出口增长。虽然出口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但企业自营出口仍增长××。出口质量有所提高,出口产品结构更趋合理,纺织服装、鞋产品出口占比稳定,机电等技术含量高产品出口比重提升,水产品大力拓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四)新农村建设成亮点,群众利益倍受关注。
农村发展环境优化。全市安排×.××亿专款支持农村经济、改旧建新、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发展,重点支持前埔示范村和××个重点村建设。建成沿海乡镇垃圾中转站,基本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建设海上渔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防抗台风、保障渔民和渔船安全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
农业经济加快发展。加强与台湾农业合作,引进台湾和厦门×家现代农业公司,建立了多个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水产品产量保持全省第×位,全市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农业基地×个,××种产品获无公害、绿色食品称号,标准化农业基地×个,福建省著名农产品×个,福建省农产品著名商标×个。
农民持续增收。妥善做好征地新旧补偿标准的衔接,引导集体安置地建设通用厂房和三产设施。努力构建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首位。兑现渔用柴油补贴政策,开辟新渔场,发展水产品深加工、海上运输等产业。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今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多人,开展创业辅导培训××期,培训学员××××人。
(五)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有序推进。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两基”成果继续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全免,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增加×××元补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居××市前列。整合石光中学与华侨中学优质教育资源,长春理工大学××学院、泰山航海职业学院、××一中改造扩建工程顺利推进。举办第五届市运会、海峡两岸国标舞大赛等多项赛事。计生水平有所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镇卫生院建设进展顺利,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
统筹城乡就业,推进社会保障。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完善“五险合一、地税统征”工作机制,不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农民工分别达×.×、×.×、×.×、×.×、×.×万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元,××××多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职工×.×万人。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落实中央一系列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宏观调控的要求,把盘活存量土地、用好增量土地作为重点,有效缓解我市土地供需矛盾。妥善处理闲置土地和回批地;组织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修编和全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等控制性详规;强化用地项目预审工作;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巩固封山禁采成果;加大治污力度,组织××湾南岸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市主导产业还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研发、人才、品牌等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还很不足,物流等高附加值产业所占比例偏低。二是经济增长要素制约仍较突出,我市土地资源有限,难以满足一些大项目的用地需求;部分原材料涨价和油价持续高企,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中高级人才、熟练技术工人短缺等因素也制约了我市企业扩大生产。三是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低附加值商品所占比重较大,极易受到贸易壁垒、贸易磨擦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外贸环境变化的冲击和影响。四是社会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安全生产、劳资纠纷、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机关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在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展望2007年,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总体是有利的。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海西战略不断推进,新一轮产业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市扩大出口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经济开发区、灵秀服装工业园、宝盖鞋业工业园等新增长极有力拉动,加多宝饮料等一批大项目投产,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港口物流、旅游、会展、新型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兴起,将促进消费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将进一步增强。虽然受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壁垒等影响,预计2007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将保持良好势头。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根据市委、市政府对200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及今年实际执行情况,并与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建议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增长××;
——财政总收入完成××.××亿,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长××;
——自营出口总值×.××亿美元,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
为实现上述主要预期目标,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以自主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提升,加强引导,树立和表彰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典型,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主品牌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推进资源整合共享,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完善纺织服装ASP等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推动企业创建和引进共建研发机构,不断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技术,促进现有企业存量的盘活、增值。三是充分运用“×.××”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各种载体,广泛开展与科研单位、院校、相关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期科技协作机制。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完善各镇各组团功能为导向,以强化产业集聚优势为核心,以各类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合理有序发展。组织实施一批关键项目,促进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链的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重点整合完善××经济开发区、宝盖鞋业工业园区、灵秀服装工业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落地的各项服务,加强入园项目的管理工作。积极推动PTA、协盛协丰纺织、万联超纤、富贵鸟鞋业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做好前期和建成投产。
发展壮大港口经济。抓住中远集团投资参与建设石湖码头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快港口经济发展。积极开辟外贸航线,增加外贸业务量。积极争取在石湖港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筹建石湖港石材物流区,力争建成全国较大的石材物流交易中心。加快推进石湖港区××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第二疏港通道、联检大楼建设,完善石湖港区基础设施。围绕××港总体规划和“亿吨大港”的总体目标,预留足够发展用地,充分发挥石湖港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港口为支撑,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服务、物流、仓储、金融等相关产业发展。以综合运输、大型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为发展方向,以服务临港工业为重要内容,兼顾零散杂货运输,夯实石湖港区作为××新港主力港区的地位。发挥梅林港对台贸易点的作用。
提升××市场品位。加大城市营销推广,提高××的影响力,树立×ד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良好整体形象。编制“十一五”商品市场发展规划,引导市场有序发展。落实扶持××服装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服装城二期建设,通过建好营运好××服装城,带动××服装产业升级。利用××服装城这个平台,办好第十届海博会,力争参展规模和专业客商人数比往届有较大的突破。继续支持做大做强鸳鸯池布料市场,发挥塔前辅料市场功能,加快洋下面料辅料市场建设进度。加快建设和完善从原料到成品再到市场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国际纺织展览中心大厦和鸳鸯池布料物流仓储中心。加快玉湖农贸市场改造扩建,扶持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壮大摩托车、汽车、五金等专业市场,促进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塑造商贸城市新形象。整合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二)实施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实施项目带动。一是在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确保项目投资稳定增长。按照保续建、保重点的原则,初步筛选全市重点项目××个,其中在建项目××项,计划投资××亿元。继续提高“三个比重”,推动PTA、鸿山热电厂、引水工程二期、跨海通道、生物柴油等一大批关系全局、投资量大、科技含量高的战略项目。二是全面落实重点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切实落实重点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做好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的衔接工作,加大项目前期报批与论证的工作力度,切实抓好重点项目的用地落实、拆迁安置,确保项目开工。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和协调,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为重点项目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确保资金到位。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加强与台港澳侨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内外××籍企业家回家乡投资,充分发挥“五缘”优势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努力提高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的水平和档次,壮大六大支柱产业,积极吸引国际资本投资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利用×.××海博会、×.×投洽会和×.××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加强项目推介和对接。做好产业链招商的调研工作,选择适当时机组织企业赴境外进行产业链对接招商。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对技术含量低、污染环境严重、创造就业机会少、对地方财政贡献少的项目要严格控制,坚决杜绝利用投资名义的圈地行为,提高招商选资质量。加强项目的跟踪落实,促到资促增资。对近两年签约项目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排忧解难,把招商选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增强出口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品牌发展战略,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用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鼓励企业走出国门,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改变企业被动接单、单纯加工方式,争取拿到第一手订单。积极巩固欧美日、非洲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拉美、东盟等新兴市场。引导企业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反倾销、出口退税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落实兑现扶持外贸出口的相关政策,继续扩大我市自营出口规模。推进贸易方式多元化,探索组织××优势产品组成销售群体到境外参展、销售,打造××品牌。继续组织好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及面料展等国内外展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要重视国内市场,充分拓展、挖掘、利用国内市场。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鼓励资源节约,创建节约型社会。认真落实我市《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施意见》,完善资源节约优惠政策。严格土地管理,加大批后用地跟踪管理力度。突出抓好染整等能耗产业和企业的节能,在工业用水大户中开展污水的净化再利用和中水回用工作。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加快水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加大特殊行业的节水力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紧编制循环经济规划和实施方案。推动纺织、漂染、鞋业、食品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再生资源和工业废物综合回收利用程度。推动政府绿色采购,引导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行为,推广循环型消费,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完善有利于节能的体制机制。支持华宝集团生物酶法生物柴油产业链项目和绿宝集团生物柴油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严格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各项专项规划,全力推进城区南跨东进拓展,因地制宜做好镇村规划,强化城镇发展空间的引导和管制,用地指标上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加快镇中路二期、玉湖片区、旧侨中片区及八七路整体立面改造步伐。加快回批地遗留问题处理进度,把解决回批地问题同城市规划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探索解决回批地问题的多种模式。整合行政执法职能,强化城市综合执法。继续加强××湾南岸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升我市环境质量。加快LNG管网、供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明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投产,并启动二期工程。完善垃圾处置体系,加快中转站建设。加强河道溪流综合整治,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推进灵秀山森林公园建设,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保持全市现有的森林覆盖率,建设“生态××”。
(四)城乡统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做好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落实挂钩责任制,在搞好前埔示范村和××个重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再筛选建设一批重点村,树立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新的模式。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和“小康环保行动”,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交客运条件,完善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加强海上渔业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探索建立由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出资的渔船安全救助基金,基本建成渔船安全救助系统和渔港(避风港)防灾减灾体系。
壮大农村经济、集体经济。注重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狮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继续做大海的文章,做强海洋产业联动,积极推进祥芝国家中心渔港、东埔、东店等渔港建设,鼓励建造大吨位钢质渔船,开辟新的渔场。依托祥芝深水海域推广深水网箱养殖,发展优质水产品养殖和精加工。积极应对油价上涨对我市农业发展造成的冲击,及时兑现油价补贴。全面推进农村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和增加消费。支持村集体以出租等方式经营标准厂房等集体资产,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好全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加大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失地农民和转产渔民的技能培训力度,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创业培训,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引导和鼓励农(渔)民就近转产转业,配套服务于工业园区。移风易俗,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农村逐步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文明新风。
(五)关注群众利益,构建和谐××。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两基”和“双高普九”成果,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加快教育强市步伐。不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大力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加快长春理工大学××学院、××泰山航海职业学院建设,做好××纺织服装学院、××一中扩建和石光华侨联合中学新校区一期扫尾工程。加快建设博物馆、档案馆,筹建图书馆新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完善基层文化设施。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建设,提高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各类运动训练基地建设,改善运动训练条件,备战2007年××市第八届运动会。提高人口素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着重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继续实施“关爱女孩”行动,努力提高计生工作水平。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着力优化创业环境,转变市民就业观念,加强政府对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建设市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激励机制和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争取明年新增就业岗位×万个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人以上。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认真做好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工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视加强老干部和老龄人口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
着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三合一”、消防、矿山、民爆、危化品、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快基层管理和服务职能向社区转化进程,夯实和谐××的城市基层基础。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继续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打造“诚信××”。
各位代表!新一年的发展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做出新贡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