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册教案一单元
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
一 《我的母亲》 体裁:回忆性散文
一、上课,同学们好
母亲,一个饱含多少深情的称谓;母爱,一种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它如阳光普照般温暖;如春风化雨般细密,如海纳百川般博大,如蜡炬成灰般无私。我们曾经了解过朱德的母亲,那是一位勤劳善良且富有远见的女性,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这样一位女性。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舍的母亲。(板书课题)
二、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并且喜爱这位作家。下面就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讲述一下他所了解的老舍先生。
这位同学你来回答(停顿),回答的很好,我们来归纳一下。(幻灯片展示)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pò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2]北京太平湖。
三、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读完之后我提一个同学来回答问题:全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母亲和作者的哪些事情?(停顿)回答很正确,我们来明确一下:
第1~6段:写母亲的家庭、婚姻、子女以及“我”的出生等情况。
第7~12段:写母亲的性格及对“我”的影响。
第13段:写母亲对子女的舐犊(shìdú)之情。
第14~17段:写儿子对母亲的思念、感谢。
四、接下来我们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讨。
1、首先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文中的母亲有那些优秀品质?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能概括母亲性格特征的语句,并加以概括总结。学生快速勾画,回答,老师总结
勤俭诚实(第3段)热情好客(第10段)
最会吃亏(第11段)坚强不软弱(第12段)(板书)
2、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13段中的细节描写的运用,从中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爱。
首先请大家齐读13段,要充满感情。
读的很好,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第13节从哪三件事表现那伟大无私的母爱?
回答很好,还可以再简介一些。我来总结
(1).艰苦筹钱送“我”上学。
(2).含泪送三姐出嫁。
(3).除夕夜送“我”返校。
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第三件事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它所体现出的感情。
同学找出后,老师朗读:“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及至:指等到(某种情况出现)直至)
“母亲笑了”写出了母亲看到儿子在除夕夜请假回家看望她,深感欣慰的神态。
“她愣住了”写出了母亲听说儿子还须辞母返校时感到突然的神态,表现了母亲的爱子情深。(欣慰:形容人心里欢喜而感到很安慰,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者上级对下级)
“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写出了母亲不舍得让儿子走,但又明白事理,虽依依依不舍却不曾挽留,对儿子体谅及对他工作的支持,表现了母亲深明大义。
五、下面我们对这节课做一个小结
这篇课文的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是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
六、接下来是情感体验的环节,请大家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并思考:
1、如果让你为母亲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2、让你对妈妈讲一句你最想说的话,你要说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七、下面布置作业
请大家今天回家将自己写下来的要对母亲说的话,做的事,说给妈妈听,做给妈妈看,并仔细观察妈妈的反应,将它写下来,就是最好的文章了。
八、结束语:
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善待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当我们的母亲变得老态龙钟的时候,当母亲满嘴唠叨甚至卧床不起的时候,都请你倍加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她永远是属于你的唯一的——母亲!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 二 《好雪片片》 写人散文
一、上课,同学们好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走在爱的世界里,我们不仅会收获许多感动,也学会了感动别人。林清玄先生在他的散文集中有一段充满哲理的语言:“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今天我们就从林清玄先生的《好雪片片》中去用心感受人世间“最明净的善意”。(板书课题)
二、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地浏览课文,走进这位街头的流浪老人。1.好,这位同学,你来回答:在作者的笔下,流浪老人的外在形象与生存环境如何?
回答正确,我们看:写老人的衣着,作者只写了上衣和鞋子;写老人的外貌,作者只写了“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写老人的睡态,作者只写了“嘴巴微张”和“甜甜”的表情。写皮带上绑着的椅子,更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一个流浪汉的形象就这样跃然于纸上。
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流浪老人的衣着打扮及其日常生活情况,突出老人一无所有的凄惨处境,与下文写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2.接下来再请一位同学回答:在“我”与老人的交往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流浪老人的思想性格?作者想借助流浪老人的言行举止说明一个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很好,作者主要选取了两件事:“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老人帮“我”扣好纽扣。(板书)
作者通过写流浪老人动作“艰困”、态度“慎重”,来表现流浪老人虽然外表污秽但是内心善良;通过写“我”的感受,来表现“明净的善意”给人带来的温暖。作者意在说明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保持乐观心态,拥有一颗善良之心,不断给别人送去温暖。这两件事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3.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三段文字,思考“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呢?这些“好雪”最终落在了什么地方?
读的很整齐。好,这位同学来回答。-----非常正确。“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板书)。它落在人们的心田上,因为明净的善意会给人们带来温暖,给被感动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庞蕴禅师的话,增加了文章的意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明白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思路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在信义路上”到“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概括描写流浪老人的衣着外貌及其日 常生活情况,交代他的身份以及人们对他的态度。
第二部分(从“我每次经过那里”到“鼻子因而酸”)记述第一次买奖券和流浪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情,表现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
第三部分(“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到结尾)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揭示文章的中心。
四、下面我们来对这篇课文进行小结:
作者在文章中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以议论的笔法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无论境况如何都不能失掉一个人的善良本性,都要学会给他人以温暖。
五、最后我们布置作业
1.词语积累 燠(yù)热 污秽(huì)笨拙(zhuō)家当(dàng)奖券(quàn)2.思考本文的语言特色,完成课后第一题 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 三 《卖白菜》 小小说
一、上课,同学们好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回忆过去时却说过这样的话:贫穷的经历整整伴随了我20年,对贫穷和肌饿的恐惧影响着我后来的经历和作品,我的小说里有很多贫困的记忆。是的,莫言的童年记忆就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卖白菜》,一起来感受“我”的这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板书课题)
二、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出名的作家--莫言。为什么老师要说他是出名的作家呢?谁来说一说?你来说。对,莫言,原名管谟业,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所以在咱们中国家喻户晓。
三、接下来我们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完之后请一位同学回答:1.本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对,大家一定要记住,故事发生在70年代中国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板书)2.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通过课文的描述,我们会发现: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而又诚信的人。
四、下面我们仔细研读文章,来把握人物形象
(一)首先听老师朗读小说开端部分,请同学来回答问题:
1、第一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老师明确:运用了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
2、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老师明确:母亲心理变化:犹豫不决——无可奈何——痛下决心
3、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老师明确: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4、“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
老师明确: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小说发展部分,请其它同学来回答问题:
1、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
老师明确: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
2、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
老师明确: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
3、文中刻画了一个非常挑剔的老太太形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
老师明确: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三)最后请同学们齐读结尾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老师明确: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
老师明确: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老师明确: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老师明确: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
五、下面我们对全文做一个小结
母亲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人穷不能志气短,再穷也需真诚实在。(板书)
六、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拓展思考
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作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作文教案: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作文指导)
选择最佳写作角度:
1.记一次__________战
2.记我班关于战争的故事会
3.采访__________
世纪一种新型的战斗武器
5.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可预测未来战争的形式,可就历史上某一次重要战争发表评论,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6.结合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针对活动中自己的收获体验,写一篇随感。如学会了如何搜集资料,学会与他人合作,锻炼了自己的胆量等等。
初看以战争为话题的作文,似乎很难找到写该文章的切入点,犹如持矛勇士入了无人之境,找不到敌人而彷徨失措。这和中学生常常抱怨的生活单调、对材料缺乏感性认识有关,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相关材料的阅读也不多,又缺乏思考的习惯。假如生活与观察、思考之间绝缘,就很难激活鲜活、水灵的文字。《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对联道破了一个真谛:真正的文章不是硬做出来的,是心灵深处激发出来的。这就是说,它来源于对事物多方面的观察,多层次的理解,只有平时多学习,遇事多分析,养成对客观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表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说理才有力,才能写出新意,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
那么,如何激发思维,秀出自己写此文的亮点,让个性在作文中飞扬呢?
第1~3题,可写成记叙文。第1小题,可以通过想象,也可以结合历史上有名的战争,记述一个战斗小故事;第2小题,可采访曾参加过抗日、抗美援朝等革命活动的老人,让他来倾诉当年的故事;第3小题,记述自己班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况。与此同时,要有重点地结合几个同学的精彩发言,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如电影画面中的全景和特写,当然话题作文的“话题”仅仅是一个引子,只要与话题相关便符合要求,因此写作手法可以灵活多样,多种多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往往能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所以叙事性文章中不妨辅以生动的描写,但切忌面面俱到,脱离话题而沉迷于叙述的过程中,反而得不偿失。
第4~5小题,若侧重于谈看法,可写成议论文。从战争是把双刃剑的角度去写,选取事例论述战争具有促进科技发展、带动经济的一面;又有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面,同时,战争又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第5小题,可以选取人民反对非正义战争、渴望和平的事例加以论证。要注意篇章结构,思路要清晰,材料要充分,其中最关键的是材料,正如常言所说的,事实胜于雄辩。但若单单用议论的方式论证不免落入俗套,我一向提倡那些议论风生、笔下“流”情的文字,从理智上说服人固然很好,从感情上打动人触及更深。让感情和理智结合在一起,效果当会更佳。因此不妨试试以哲理散文的方式进行诗意的描写。
第6题,可以写成说明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尖端级武器,如激光武器、隐形武器,隐形武器、单兵攻防武器的外形、结构及功用,可运用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把尖端级武器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说明得准确明白,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此外,虽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话题作文也放宽了对文体的要求,给写作者提供了充分的写作自由,但文章既然选定一种文体,就要像一种文体,“内容是第一位的,再好的形式也是为内容服务的”,要防止写出文体不清的“四不像”文章。
八年级上册作文《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教案
一:训练目标:
1、学会从生活中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突出文章的主题。
2、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二、训练题目:
现在的家庭,一般由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组成,被称为“三人世界”。以“快乐的三人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三、训练要求:
1、写作前编列写作提纲,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2、从生活中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写出真情实感。
3、语句通顺,描写具体,书写工整,字数在600字左右。
四、训练指导:文章的结构主要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这就告诉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就要妥善安排好上述几方面的内容。而编列提纲,主要是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这就犹如在砌房子施工之前先要画好设计图纸一样。先列提纲后动笔写作,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学生应自觉养成这习惯。
五、训练过程:
1、小组讨论《背影》一文中,作者是如何采用“截取法”?即如何截取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来突出文章的主题的?
2、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1)学生自读课本119页的内容。
(2)小组讨论如何编列写作提纲。
(3)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3、小组讨论如何从生活中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来表现“快乐的三人世界”。
4、明确题目和写作要求。
5、点拨:
(1)审题时必须注意:题目已定,无须再拟题目,题目已明确表明人物是“三人世界”,中心要能突出“快乐”二字。
(2)选材时可以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如中秋一家人赏月,除夕时表演节目,晚餐时相互搛菜„„
(3)安排文章的结构时,做到层次清晰,过渡自然,注意在段落、内容之间的过渡照应。
6、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7、交流点评:
(1)小组交流评议。(2)推荐佳作,全班交流评议。
八年级上册作文《大题小作 化难为简易》教案
发表时间:2008-3-14 10:37:26 文章来源:涨水坪中小学
文章作者:汪长平浏览次数:2148
双击自动滚屏
八年级上册作文《大题小作 化难为简易》教案 执教人:涨水坪中学 汪长平一:训练目标:
1、学会大题小作、化难为易,突出文章的主题。
2、围绕中心选材,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二、训练题目:
自拟题目,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三、训练要求:
1、写作前学习《作文教程“专家讲座”:大题小作 化难为简易》,掌握作文过程中大题小作、化难为易的方法、技巧。
2、写作前编列写作提纲,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3、从生活中截取最鲜明的材料,突出中心,写出真情实感。
4、语句通顺,叙述具体,书写工整,字数在600字左右。
四、训练指导:
1、指导学生通过“专家讲座”的学习,明确大题小作、化难为简易的基本方法有:重大主题,小处选材;大型题材,小处落墨;自我扩充题目,缩小写作范围;巧妙过度,大题小写。
2、文章的结构主要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就要妥善安排好上述几方面的内容。而编列提纲,主要是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这就犹如在砌房子施工之前先要画好设计图纸一样。先列提纲后动笔写作,这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应自觉养成这种习惯。
五、训练过程:
1、教师布置本次作文的任务及要求,然后让学生对怎么写“实话实说”。
2、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课文《蜡烛》,明确课文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这是一个大主题,但作者大题小做,化难为易。
3、引导学生阅读《作文教程》“专家讲座”:大题小作、化难为简易。让学生分组学习讨论,班上集体交流。
4、师生共同总结归纳:重大主题,小处选材;大型题材,小处落墨;自我扩充题目,缩小写作范围;巧妙过度,大题小写。
5、同时进行“佳作引路”、“我来点评”。老师朗读学生习作《师爱如山》(本班同学赵进科同学的作文),听后学生点评。
6、指导进一步明确题目和写作要求。
7、指导学生收集作文素材(教师收集的见附页)
8、小组讨论如何编列本次作文写作提纲。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主要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就要妥善安排好上述几方面的内容。而编列提纲,主要是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这就犹如在砌房子施工之前先要画好设计图纸一样。(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8、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9、交流点评:(1)小组交流评议。
(2)推荐佳作,全班交流评议。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作文教案:这就是我一、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3.在介绍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尽可能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可以把全班同学先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然后由各小组推荐几位同学在全班作自我推荐或自我介绍。“模拟面试”,可以由几位同学或老师扮演考官,并事先准备一些与招聘内容有关的问题。
2.本单元的三项活动同样是作自我介绍,但是目的却不尽相同。活动一,目的是让新同学尽快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此,介绍要尽可能地全面,说出自己的个性特点。活动二,是学生为了承担某项工作而作的自我介绍,所以要重点突出,就自己从事该项工作的优势作集中阐述。活动三,是让学生在假设的场景中作自我推荐,趣味性、目的性强,重在在双方的对话交流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文明得体地应答。
综合性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一次自主性活动,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设计和组织,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过,鉴于本次活动是中学阶段的第一次,教师可以多一些监督和指导。
4.无论进行哪一项活动,每位同学在自我介绍后都应留出一点听众提问的时间。这一方面是为了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空间。
5.可先布置口语交际要求,只准打腹稿或列提纲,不得写成书面文稿;在完成口语交际练习的基础上,再布置写作练习。
6.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写作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怎样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如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等。务必强调要写出新意、写出个性。
7.建议在两周内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其中课内占4课时(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文及讲评)。
三、活动评价
教师可根据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的具体本情况,给出分数。
1.口语交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参与意识;
二、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2.本次作文可以从两点评价:
一、语言表达是否通顺;
二、文章是否有新意,是否写出了个性。第二点可以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新意既可以是对全篇文章而言,也可以是对一句话、一个词语而言。
3.建议从第一次作文起,为每个学生建立写作档案,以便如实、全面了解学生七至九年级阶段的写作发展水平。
四、有关资料
1.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练什么,怎么练呢?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练耳是基础。语言还是文字之事,所以在口耳训练的基础上还得练眼、练手。
过去教语言,往往忽略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
练口,要从发音练起。要从小训练发音准确、清晰。发音含糊,拖泥带水,把词句中的某些音节“吃掉”之类的现象,必须纠正。要练读,大声地读。字读得对,句读清楚,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语气神情,才算合格。要练说话,要求说话一字不苟,清楚完整。说稀里糊涂的话,说半截话,都应当纠正。“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嗯”“啊”之类的东西,应当避免。进一步要求说话爽朗流利,有条理。所答非所问,拖沓重复,漫无边际,语无伦次等等现象,都应当纠正。
2.说话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准确、简明、流利、动听地说整段整篇的、连贯的话语能力的教学活动。通过说话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接收能力,活跃思想,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说话是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形式,具有自然性和浓郁的生活色彩。一般讲,说话中,短句多,长句少;自然句多,严密句少;并常运用语音的音高、音长、音强、音色来表情达意。进行说话教学,必须充分注意说话本身的本质特点。说话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语调受听;说话有实在的内容和明确的观点,意思集中,前后一贯,不散漫,不离题;用词妥帖,语句完整,句式灵活,无语法错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说话的要求;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先想再说,敏于表达,不讲粗话。说话教学可以分为独白体说话教学和会话体说话教学。独白体说话教学可以采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复述、转述、讲故事、口头作文、演讲等教学方式;会话体说话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对话、讨论、辩论等。说话教学还可以与读文教学、写作教学和课外语文活动相结合,随机进行。
3.学生习作例文
十六岁──两面的我一副沉沉的眼镜,一张文静的面孔,那就是我。从小由于妈妈严格的管理,我很听话,凡是见过面的长辈无不夸我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我被一种模式固定住了,使我无法挣脱。每当我想随心所欲地做一些在长辈看来是越轨的事时,便觉得像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于是乎马上恢复了好孩子的面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一天天成长起来。我的体内时时涌起一股股的活力,好像要冲破我的身体窜出来。渐渐的,我开始有些管不住自己。放学以后在街上骑车兜风的队伍里悄悄出
现了我的身影,操场上横冲直撞的足球队中也时不时闪出了我的面孔。我不知不觉地扮演着两种角色:在学校里我很活跃,嬉笑怒骂无所顾忌,十六岁的男孩嘛,这无可非议;在家里,我很听话,办事总是小心翼翼,听话的懂事的孩子嘛,这也很正常。有时,连我自己都很惊讶,我怎么变得这么快?我简直是个天才的演员。为此,我甚至曾经打算去考电影学院,将来说不准弄成个小明星当当。
十六岁将离我而去,我的脸上悄悄的出现了一片“青春美丽小豆包”,声音突然粗了不少。可我的两面角色却始终没变。两时、两地都没有什么人强迫我干这干那,而我却真有些身不由己。两副面孔,一个沉稳,一个活泼,我都喜欢。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去妈妈的单位吃午饭,和妈妈碰上了张阿姨,“瞧这娘儿俩,多好,我说你有这么好的儿子该知足了,多稳重。现在这么沉稳的男孩子不多喽!看我们家那
个„„”妈妈喜笑颜开,忙着应付,我却连大气也不敢出,按照标准的姿势站在妈妈的身后,脸上挂着一丝应有的微笑。“妈,我回学校复习去了。”我转过身,用适中的步子走出楼门,背后又传来一阵赞叹。路上碰到了几位同学,我们一起走着。我们时而高谈阔论,海吹神侃,时而被某君的妙语连珠逗得无所顾忌地哈哈大笑,我身上仿佛放下千斤重担,一片轻松。我换上另一张面孔,引来路人一双双带着些许不安和叹息的眼光:“现在的学生呀,真是„„”而我们毫不顾忌这些,依旧开怀大笑,胡吹说笑。“王东!”一个带着怒意而熟悉的声音冲入耳中。“糟了,怎么碰上了?”我的心格登一下,“妈。”我边说边缓缓转过身。“准挨训。”我心里想,默默地跟在妈的后边。果不出所料,一进门,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你怎么可以这样走在大街上呢,一点规矩都没有,这么肆无忌惮,旁人怎么看你,你知道
吗?„„”这时,我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妈,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干点事了,我长大了!”我用异常平静的语调说道。妈妈一愣,似乎原先想好的 “训导”都噎在了喉咙里,她转过身,走回了卧室。“你是长大了,我都快忘了。唉!”这一生重重的叹息震撼了我的心。我错了?不:妈妈错了?没有。谁错了呢?我一片茫然。
从此,我再也不演两面人了。在家,我显出文静本色,但不死板;在外,我多一份活力,但不疯狂。两个“我”,我都喜欢,但我不要刻意地装扮,我要一个真实的我展视在人们面前。也许几年后,我再看这件事会觉得可笑,可我忘不了它。我喜欢十六岁──那个两面的我。我不会忘记,那一夜,我没有睡好,第一次失眠了„„
我这个人
王于鹤
爸爸的同事说我像爸爸,妈妈的同事说我像妈妈。
我像谁呢?
记得刚学骑自行车那会儿,妈妈先教我。由于我动不动就连人带车一起摔到,妈妈终于发话了:“这么笨,一点儿也不像我。我学了四天就会了。”后来爸爸教我,效果并不比以前好,爸爸那辆车子差点儿被我给结束了“老命”。为此,爸爸也丢下一句话:“自己练吧!
一点儿也不像我。”
没人教了,我就自己练。每天我都练上一个小时左右。终于,在我被摔得体无完肤、车子被摔得除了车铃哪儿都响之后,我会骑车了。爸妈都摇头苦笑;“这孩子,不像我。”我像谁呢?思来想去,我就是自己。
在姥姥看来,我才不出众,貌不惊人,而且很缺乏自理能力。
我是废物?
我四年级时,拖地时狠命得蘸水,结果弄得地上“留下脚印两对半”;我六年级时,第一次划火柴,结果被烧伤。我终于发现:我是一个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自命远能治天下其实近不能治一身的废物!我要改!
从那时起,我做值日再也不偷着跑了;妈妈叫我帮她做家务,我再也不以学习为借口推辞了;爸妈都不在家的时候,我也不会
再饿着肚子了„„
渐渐地,我学会了买菜,学会了做饭,学会了洗衣服和收拾房间„„
现在,至少我能够说:我不是废物!
升入初中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一名,夸奖、赞美也随之而至。在弟弟妹妹眼中,我成了他们的榜样;在叔叔婶婶眼中,我成了同龄人的标杆。
我骄傲了!
我真的骄傲了。
面对纷至杳来的掌声、荣誉,虽然我表面上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五味中只剩下“甜”留在心中。我开始目空一切,记忆几乎全被那几句赞美之词占据了。我讨厌听到批评。结果,在期中考试时,我败下阵来,这无疑给了我有力的一击。我犹如从九天之上骤然落下,几乎被摔了个“半死”。我终于明白:骄傲可以让苍鹰失去天空,可以让骏马失去原野。
如今,我可以正确地对待夸奖和批评了。
可以说,我是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中学生,有着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同时,我又是一个逐渐成长、能够不断超越自己的人。
也许,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又将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了吧。评点:本文主题鲜明,逼真地反映出小作者的要强性格、力求上进的精神风貌。人物个性突出,富有立体感。“学车时的辛苦、做家务的认真、骄傲后的反省“,都写得真实可信。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一单元《小麻雀》教案
总第___1_课时
第 一 单元 _____问声好_______ 第__1_课时 教学内容:《小麻雀》 教材来源:
课 型:歌唱综合课
设计人:贾林静 荥阳市第六小学 目标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领域二:表现
1.演唱: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2.演奏: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领域三:创造
2.即兴编创:能够将儿歌、诗词短句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2.【教材分析】
歌词作者结合儿童心理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形象,非常形象化,潜移默化地教给小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歌曲前两句采用了重复的手法,尤其要注意歌曲进入的第一个音符re的音准,第三乐句在较低音区进行节奏重复,第四乐句重复了一二乐句的素材,形成呼应,倒数第二小节要把三拍子唱满,最后一小节要注意休止一拍结束。3.【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比较的简单,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的轻松,但在歌唱姿势和发声练习方面没有养成习惯,容易喊唱,对节奏把握有时不准确,对于四度音程2-5要提醒学生唱准,教师要多加指点和练习。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准确演唱歌曲。
2、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小组的合作,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讨论,能即兴编唱自己喜欢的歌词
评价设计:
1、通过分组与齐唱检测目标一。评价标准: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
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
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旋律节奏准确
2、通过小组展示检测目标二。评价标准: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准确伴奏。
3、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展示检测目标三。评价标准:歌词形象生动 歌词形象生动,符合节奏特点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导入
目标一
目标二
学习活动
说一说鸟类有哪些?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一: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说出自己的感受
再听范唱,辨别连贯的声音和跳跃的声音的不同
学唱,在琴声引领下,掌握连音和跳音的演唱方法,分组演唱、齐唱。
活动二:
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谣伴奏,注意要符合歌谣的节拍。(可以多请几位同学来示
评价标准
评价一
评价二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谈话的方式了导入
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通过对节拍的律动,能够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播放音乐,引领学生完整聆听感受歌曲《小麻雀》的情绪与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声音的连贯性和跳跃性来感受两种唱法
简介双响筒、三角铁、串铃、响板、沙锤的特点,以便学生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目标达成情况 反思与评价
目标三
范,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
活动三:
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按节奏创编歌词(如:小猫、小狗、小鸡等)
评价三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创编歌
词、展示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同学们编的歌词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编创歌词演唱唱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听,像小麻雀一样做个懂事的孩子,同时老师也希望大家都来保护小麻雀,保护小动物。
教学反思:(教师个人讲课过程中的得与失)
板书设计: X X | X X | X | X|
三拍子 节拍规律: 强 弱 演奏下面的图示弱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作文教案:这就是我
一、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3.在介绍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尽可能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可以把全班同学先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然后由各小组推荐几位同学在全班作自我推荐或自我介绍。“模拟面试”,可以由几位同学或老师扮演考官,并事先准备一些与招聘内容有关的问题。
2.本单元的三项活动同样是作自我介绍,但是目的却不尽相同。活动一,目的是让新同学尽快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此,介绍要尽可能地全面,说出自己的个性特点。活动二,是学生为了承担某项工作而作的自我介绍,所以要重点突出,就自己从事该项工作的优势作集中阐述。活动三,是让学生在假设的场景中作自我推荐,趣味性、目的性强,重在在双方的对话交流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文明得体地应答。
综合性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一次自主性活动,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设计和组织,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过,鉴于本次活动是中学阶段的第一次,教师可以多一些监督和指导。
4.无论进行哪一项活动,每位同学在自我介绍后都应留出一点听众提问的时间。这一方面是为了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空间。
5.可先布置口语交际要求,只准打腹稿或列提纲,不得写成书面文稿;在完成口语交际练习的基础上,再布置写作练习。
6.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写作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怎样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如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等。务必强调要写出新意、写出个性。
7.建议在两周内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其中课内占4课时(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文及讲评)。
三、活动评价
教师可根据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的具体本情况,给出分数。
1.口语交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参与意识;
二、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2.本次作文可以从两点评价:
一、语言表达是否通顺;
二、文章是否有新意,是否写出了个性。第二点可以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新意既可以是对全篇文章而言,也可以是对一句话、一个词语而言。
3.建议从第一次作文起,为每个学生建立写作档案,以便如实、全面了解学生七至九年级阶段的写作发展水平。
四、有关资料
1.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练什么,怎么练呢? 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练耳是基础。语言还是文字之事,所以在口耳训练的基础上还得练眼、练手。
过去教语言,往往忽略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
练口,要从发音练起。要从小训练发音准确、清晰。发音含糊,拖泥带水,把词句中的某些音节“吃掉”之类的现象,必须纠正。要练读,大声地读。字读得对,句读清楚,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语气神情,才算合格。要练说话,要求说话一字不苟,清楚完整。说稀里糊涂的话,说半截话,都应当纠正。“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嗯”“啊”之类的东西,应当避免。进一步要求说话爽朗流利,有条理。所答非所问,拖沓重复,漫无边际,语无伦次等等现象,都应当纠正。
2.说话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准确、简明、流利、动听地说整段整篇的、连贯的话语能力的教学活动。通过说话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接收能力,活跃思想,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说话是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形式,具有自然性和浓郁的生活色彩。一般讲,说话中,短句多,长句少;自然句多,严密句少;并常运用语音的音高、音长、音强、音色来表情达意。进行说话教学,必须充分注意说话本身的本质特点。说话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语调受听;说话有实在的内容和明确的观点,意思集中,前后一贯,不散漫,不离题;用词妥帖,语句完整,句式灵活,无语法错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说话的要求;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先想再说,敏于表达,不讲粗话。说话教学可以分为独白体说话教学和会话体说话教学。独白体说话教学可以采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复述、转述、讲故事、口头作文、演讲等教学方式;会话体说话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对话、讨论、辩论等。说话教学还可以与读文教学、写作教学和课外语文活动相结合,随机进行。
3.学生习作例文
十六岁──两面的我
一副沉沉的眼镜,一张文静的面孔,那就是我。从小由于妈妈严格的管理,我很听话,凡是见过面的长辈无不夸我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我被一种模式固定住了,使我无法挣脱。每当我想随心所欲地做一些在长辈看来是越轨的事时,便觉得像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于是乎马上恢复了好孩子的面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一天天成长起来。我的体内时时涌起一股股的活力,好像要冲破我的身体窜出来。渐渐的,我开始有些管不住自己。放学以后在街上骑车兜风的队伍里悄悄出
现了我的身影,操场上横冲直撞的足球队中也时不时闪出了我的面孔。我不知不觉地扮演着两种角色:在学校里我很活跃,嬉笑怒骂无所顾忌,十六岁的男孩嘛,这无可非议;在家里,我很听话,办事总是小心翼翼,听话的懂事的孩子嘛,这也很正常。有时,连我自己都很惊讶,我怎么变得这么快?我简直是个天才的演员。为此,我甚至曾经打算去考电影学院,将来说不准弄成个小明星当当。
十六岁将离我而去,我的脸上悄悄的出现了一片“青春美丽小豆包”,声音突然粗了不少。可我的两面角色却始终没变。两时、两地都没有什么人强迫我干这干那,而我却真有些身不由己。两副面孔,一个沉稳,一个活泼,我都喜欢。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去妈妈的单位吃午饭,和妈妈碰上了张阿姨,“瞧这娘儿俩,多好,我说你有这么好的儿子该知足了,多稳重。现在这么沉稳的男孩子不多喽!看我们家那个……”妈妈喜笑颜开,忙着应付,我却连大气也不敢出,按照标准的姿势站在妈妈的身后,脸上挂着一丝应有的微笑。“妈,我回学校复习去了。”我转过身,用适中的步子走出楼门,背后又传来一阵赞叹。路上碰到了几位同学,我们一起走着。我们时而高谈阔论,海吹神侃,时而被某君的妙语连珠逗得无所顾忌地哈哈大笑,我身上仿佛放下千斤重担,一片轻松。我换上另一张面孔,引来路人一双双带着些许不安和叹息的眼光:“现在的学生呀,真是……”而我们毫不顾忌这些,依旧开怀大笑,胡吹说笑。“王东!”一个带着怒意而熟悉的声音冲入耳中。“糟了,怎么碰上了?”我的心格登一下,“妈。”我边说边缓缓转过身。“准挨训。”我心里想,默默地跟在妈的后边。果不出所料,一进门,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你怎么可以这样走在大街上呢,一点规矩都没有,这么肆无忌惮,旁人怎么看你,你知道吗?……”这时,我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妈,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干点事了,我长大了!”我用异常平静的语调说道。妈妈一愣,似乎原先想好的 “训导”都噎在了喉咙里,她转过身,走回了卧室。“你是长大了,我都快忘了。唉!”这一生重重的叹息震撼了我的心。我错了?不:妈妈错了?没有。谁错了呢?我一片茫然。
从此,我再也不演两面人了。在家,我显出文静本色,但不死板;在外,我多一份活力,但不疯狂。两个“我”,我都喜欢,但我不要刻意地装扮,我要一个真实的我展视在人们面前。也许几年后,我再看这件事会觉得可笑,可我忘不了它。我喜欢十六岁──那个两面的我。我不会忘记,那一夜,我没有睡好,第一次失眠了……
这就是我
一头黑亮的秀发,一双灵活的眼睛,一张甜甜的笑脸,这就是我,同学眼中的李含嫣,一个文静又大方的姑娘,一个有思想又敢于挑战的学生。
我的兴趣十分广泛,写作啦,唱歌啦,朗读啦,书法啦……我都跟它们交上朋友,于是
幸运也常常光顾我这儿。从一年一次,到后来一月一次,我已是硕果累累,不是刊登,便是获奖,什么“征文三等奖”啦,“二等奖”啦,“演讲一等奖”啦……兴趣给我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机会,带来了财富──使我成了个敢于挑战的学生。可是,我并不以它为荣,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忘不了那一次演讲比赛。面对着强有力的对手,三所实验小学,他们在每次比赛中都能屡屡夺魁。我不灰心,不气馁,不退缩,紧紧抓住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地修改,再一次次地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演讲有了很大的提高,博得了我班同学的阵阵掌声,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中,我满怀信心地走向赛场。
我清楚地记得,那刺眼的灯光照得我满脸通红,照得我睁不开眼睛……我紧张的心情慢慢平静了。面对着观众,我开始了演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羊尖中心……”我越讲越投入,越讲越流畅,越讲越精彩,会场里静悄悄的。当我向大家鞠躬致谢时,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我成功啦!我边走边暗暗对自己说。
同学们,这就是我,一个面对困难从不低头的我。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一起迎接挑战,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人生寓言》作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白兔和月亮》:
①介绍寓言。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朗读
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整体感知
①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目的:掌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问题研究
①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把握结构。
②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寓言的讽刺意义。
辩证思维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自我反思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落难的王子》: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②与《白兔与月亮》L匕较阅读。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朗读、默读课文
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的表现上发人深省,而且在情节的编排上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有些问题没有直接体验,教师要很好地引导,还是应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印证为好。
讨论题:
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问题研究
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是粗浅的。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对重要情节和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研讨,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备案引导: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揭示中心。
[提示]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比较阅读
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体验与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点评
本教学案,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当前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本教学案依据教材特点,采用对比阅读教学的方法,形式新颖别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突出了教学重点。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思考题的设置,具有启发性与可操作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发现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从教学流程上看,学生互动性强,参与面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训练。在思维训练方面,涉及到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独特体验与独特感受。另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