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5篇)

时间:2019-05-15 04: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

第一篇: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2、鉴赏诗歌中采用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分析《致大海》中诗人的思路,把握感情线索,理清结构。

2、体会《篱笆那边》中诗人不循章法,意象奇特,韵律多变的风格特征。

3、把握《我愿意是急流》中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的。

第一课时

致大海 普希金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4、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曾经怆海难为水”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面对辽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的放声高歌,我们学过曹操的《观怆海》,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2.背景介绍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二、研习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节-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节-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节-15节)。

3、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的。

三、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如诗句:“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这里“隐秘的愿望”即第6节诗人所写的“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四、欣赏品味

1、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2、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3、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这里的“歌者”指拜伦。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棗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4、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棗峭岩,海湾,闪光,阴影,波浪,带到“荒漠之乡”棗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五、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划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六、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附:有关材料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799年11月9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统治,就任第一执政。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频繁,多次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欧洲各国联军。1814年初反法同盟军队攻入法国境内,4月,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从厄尔巴岛逃出,在法国人民和军队的拥戴下重返巴黎。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打败,再次被迫退位,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卒于该岛。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1809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等地。当时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这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1811年拜伦回到英国。这时英国中部北部爆发了路德派领导的纺织工人暴动,并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拜伦怀着对工人群众的深切同情,为被迫害的工人辩护,严厉斥责政府的暴行。并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真实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惨无人道的杰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先后到瑞士、意大利,并参加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组织,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一时期创作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1823年意大利烧炭党运动遭到了失败,拜伦离开意大利前往希腊去参加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4年4月9日诗人在暴风雨中骑马外出巡视,感受风寒,4月19日不幸与世长辞。[1]

第二篇: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开阔眼界,比较中外诗歌的艺术风格,提高鉴赏水平。

2、鉴赏诗歌中采用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分析《致大海》中诗人的思路,把握感情线索,理清结构。

2、体会《篱笆那边》中诗人不循章法,意象奇特,韵律多变的风格特征。

3、把握《我愿意是急流》中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的。第一课时

致大海 普希金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4、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曾经怆海难为水”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面对辽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的放声高歌,我们学过曹操的《观怆海》,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2.背景介绍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二、研习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节-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节-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节-15节)。

3、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的。

三、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作者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如诗句:“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这里“隐秘的愿望”即第6节诗人所写的“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四、欣赏品味

1、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2、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3、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这里的“歌者”指拜伦。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棗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4、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棗峭岩,海湾,闪光,阴影,波浪,带到“荒漠之乡”棗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五、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划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六、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附:有关材料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799年11月9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统治,就任第一执政。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频繁,多次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欧洲各国联军。1814年初反法同盟军队攻入法国境内,4月,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从厄尔巴岛逃出,在法国人民和军队的拥戴下重返巴黎。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打败,再次被迫退位,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卒于该岛。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1809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等地。当时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这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1811年拜伦回到英国。这时英国中部北部爆发了路德派领导的纺织工人暴动,并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拜伦怀着对工人群众的深切同情,为被迫害的工人辩护,严厉斥责政府的暴行。并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真实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惨无人道的杰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先后到瑞士、意大利,并参加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组织,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一时期创作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1823年意大利烧炭党运动遭到了失败,拜伦离开意大利前往希腊去参加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4年4月9日诗人在暴风雨中骑马外出巡视,感受风寒,4月19日不幸与世长辞。

第三篇:外国诗三首-教学教案

《致大海》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973.2 《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主旨的多样性。重点难点

本诗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的结合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过程

裴多菲是19世纪的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职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优美的爱情诗。1847年裴多裴与心爱的人结成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出爱情的表达。

《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是“激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长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鉴赏要点

1、多样解读

首先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深挚的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出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战士们;“爱人”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2、意象的独特性排列:

本诗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层层递进,使诗人情感富于变化,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

我愿是我的爱人是

急流(崎岖)小鱼(鱼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风)小鸟(是你的可爱家园)

废墟(荒凉)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击)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阳(是你的,相依伙伴)

在我的怀抱中接受我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相依相伴,我愿为你奉献一切。

注意修饰词语的暗色调,可体现:

1、生活的艰难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斗争的艰难 《篱笆那边》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

第四篇:《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荷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很朴实又很美的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赞美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一篇传统的看图学文。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赋予课文以新意,具有时代气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是新时期和课改的要求。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已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但如果缺少了科学的、正确的导向,是会走不少弯路的,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他们思维敏锐,善于表现自己,愿意以不可辩驳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体现自身的价值。

【设计理念】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语)。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就是我们老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设计思路】

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思路为: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4、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设计特色】

紧扣美字,以情为线;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2.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3.思想感情方面: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色,感受荷花的美。教学难点:体会荷花的美。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展示内容。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在猜谜谈话中诱发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课件展示:(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

3、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

26、荷花,齐读课题)

[创设教学情境,从中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荷花的千姿百态。]

(二)、初读课文

引入:还想再看看荷花吗?

1、课件展示:(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

(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荷花。

引入: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老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

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

3、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4、学生畅谈感受。

(1)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你最要好的朋友听,告诉他你的感受。

(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

(2)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很快乐的,能把你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们!

5、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6、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潜心品读,从读中感悟语感。](2)、组织汇报交流。

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

指名读说。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有的()。有的()。

A、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B、说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C、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2)想一想,长、钻、伸、露、探、冲哪个词好?

(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4)请同学们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

[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做多元解读,从中积淀语感。]

(5)课件播放荷花,引导学生想象写话。

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

组织全班交流: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悠扬的乐曲极好地烘托了气氛,优美的画面又帮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引入: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6)教师诵读第3段。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

[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

(1).小组讨论,再写下来;

(2).指名说,集体评议。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轻声读这一段,出示:刚开的白荷花(),全开的白荷花(),将要开的白荷花()。

5、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六)总结课文

1、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引入: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

(1)课件展示,学生观赏。

(2)配乐朗读。

(3)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

出示:荷花!__________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

[以景激情,抒情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2、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课外延伸】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课后反思】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养成语感。本案在不同的诵读阶段,落实相应的语感训练任务,对语感培养的客观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教者借助电脑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描绘的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心,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诱发,就会自然地渗透其间,成为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此种状态貌似雪泥鸿爪,无迹可寻,实乃日积月累所达成的语感境界。

第五篇:《大海》第一课时教案

第五课 大海(第一课时)

课题: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印象主义音乐理解和探讨,能进一步产生感受和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兴趣。

2.通过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三段的主题音乐,能从乐器音色、旋律等方面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

3.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其代表性人物德彪西。教学重点:赏析《大海》,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教学难点: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请学生欣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日出印象》。

师:你知道这幅画的名称吗?作者是谁?作品属于什么流派? 生:《日出印象》、莫奈、印象派。

2.师生共同简要探讨与了解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并引出作曲家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

师:哪位学生能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一下对这幅画的感受好吗? 生:强调光线和色彩而避免鲜明轮廓。

师:十九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一派叫做“印象主义者”的画家和诗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梦幻的美,他们采取交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日出印象》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于是作曲家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所达到的同样效果,这就是印象主义音乐,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吗?(学生交流和讨论)

生:印象主义音乐是„„

师: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集印象主义音乐之大成的两位音乐家都是法国人,即德彪西和拉威尔。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从绘画借用过来的,因此,要想了解印象派音乐,首先得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谈起。

二、欣赏与感受:《海上的早晨到中午》

(一)教师简介交响素描《大海》的主要概况。

师:这部管弦乐作品是杰出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一部音乐画卷,作于1903-1905年,它由三幅交响素描组成。三首素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充满阳光的地中海海面上变化无常的景象,描绘了海的气氛和海的性格。

本课欣赏的是《大海》的第一首:《海上的早晨到中午》。

(二)欣赏《海上的早晨到中午》乐曲的三段主题音乐: 1.欣赏乐曲引子部分。

师:欣赏作品引子部分音乐片断,回答乐曲开始出现了哪三种乐器? 生:定音鼓、竖琴、大提琴

师:继续欣赏引子部分后面的旋律,听听主导动机是由哪件乐器奏出的? 生:加弱音器小号

师:这段序奏部分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音色有何特点? 生:„„

师: 低音提琴的持续音,定音鼓连续不断的极轻的震音,竖琴的轻弱音响,使人联想到晨雾笼罩下的大海迷迷朦朦,随后加弱器里的小号与英国管奏出绵长的音调:表现着晨曦初露,浓雾渐渐散开,灰暗的蓝色悄悄退去 , 寓意大海开始渐渐的苏醒。

在音色上,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及乐器音色的特殊处理,是德彪西为追求柔和、闪烁性音效在配器上的一大创举。另外在旋律上多采用短小的片段、动机式的断句作不规则发展,以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

2.欣赏发展部分的第一、第二主题部分。

师:请大家分别欣赏发展部分的两个主题,想象两段主题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色?试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及音乐场景等方面加以说明。

3.完整欣赏《海上的早晨到中午》,展开你的想象,画一幅你心中的大海图画。

4.作者简介: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罗曼.罗兰对德彪西是这样描绘的:这是一“伟大的梦境画家。”

5.师生总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在旋律上多采用短小的片段、动机式的断句作不规则发展,以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在配器上突出精致细腻,乐队编制灵活,趋于小型化。在音乐内容方面,他集中表现对自然画面的描绘,引起人们的遐思、回忆和梦境等。前面在欣赏音乐时已经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作了初步的分析,这里再次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风格。

三、创造与拓展:

(一)、说说涉及到大海的小说、童话、电影、歌曲。

1.《老人与海》:描写一个古巴渔民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好容易捕到了一条大鱼,却被鲨鱼吃掉。故事寓意是人在同外界势力搏斗中终归失败,这是海明威的一贯主题,但《老人与海》增添了新意,即老人在同鲨鱼搏斗中表现了非凡的毅力。小说中有句话足以概括作者的思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他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2.《海的女儿》是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故事讲述美人鱼原本是天真无忧的公主,直到无意中遇上陆地上令人一见倾心的王子。为了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小美人鱼甘愿放弃一切,与海巫进行交易获得了一双人类的腿,却不知陷入海巫的阴谋。最终在红蟹、比目鱼的帮助下,小美人鱼冲出海底世界,追寻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3.张雨生的《大海》。4.电影《海底总动员》。

(二)欣赏、朗诵诗《帆》,并选择合适的音乐作配乐。1.教师朗诵。

2.思考:怎么样的音乐最合适?有情绪对比的,抒情的?管乐,弦乐? 3.诗人介绍:莱蒙托夫(1814—1841)是19世纪上半叶俄国优秀诗人,是俄国诗坛上继普希金之后的又一颗璀璨之星。他除了有诗歌天赋外,还具有惊人的绘画和音乐天才,他是列宁喜爱的作家之一。《帆》是诗人人格、理想的象征,在诗中,作者塑造了漂浮大海,祈求风暴的孤帆形象,是诗人寂寞、孤独及叛逆性格的写照。马克思曾对这首诗赞赏道:“对于自然的描写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过莱蒙托夫,至少,具有这种才华的人寥寥无几。”

4.请全班带着这种感情听音乐朗诵。

5.准备几分钟,请同学带着合适的音乐上台来配乐朗诵。

三、教师小结。

下载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国诗三首教案(推荐)

    外国诗三首教案 教案示例1 《致大海》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

    一、自读目标 《死水》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二、自读程序 2.查字典,给生字生词......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教案

    刘星河 一、自读目标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

    致大海教案

    致大海 教学目标: 1、 了解普希金及他的作品。 2、 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 3、 正确把握本诗的感情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曾经沧海难为水”,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

    致大海教案(★)

    《致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致大海》教案

    《致大海》教案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行探究性学习,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cai辅助教学。 提倡自主、合......

    登高(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