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足球教学经验论文

时间:2019-05-15 04:4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足球教学经验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足球教学经验论文》。

第一篇:小学足球教学经验论文

小学足球教学经验论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足球教学是小学三年级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但是,足球教学的基本技能和要掌握的战略战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有的学生因为足球的训练量很大,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训练方法不得当,还会受伤,让很多喜爱足球的小学生对足球望而生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足球的热情,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足球教学的效率呢?从教学实践出发,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规则教育人性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铁的纪律是体育教学的灵魂。尤其是足球教学,讲的是集体合作的精神而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一个人的技术即使再强,如果离开了集体,也不能充分展示个人才华。因此,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但是,三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如果是一味的枯燥的说教,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标,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厌倦。所以,老师在进行规则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加入浓郁的人情味,学生可能会更乐于接受。比如在强调学生要有时间观念,训练比赛不迟到这个纪律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体育史上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兴趣的故事深深体会到如果比赛迟到,不但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形象,更严重酌还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服从教练或者裁判的指挥是一个球员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但是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因为不服裁判的判决会做出比较冲动的行为。老师可以举一些反面的例子来提醒大家,比赛现场如果和裁判发生冲突,不但要取消比赛资格,更严重的会禁赛。

通过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鲜活的人性化的故事,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纪律在课堂、训练、比赛中是何等的重要!有了纪律的约束,学生在足球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技术要领掌握的特别快。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明细化

足球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战术还有简单的裁判方法,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熟练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训练的效果,课堂上一定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明细化,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的时候有的放矢。比如,在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对队友传过来的球有时很漫不经心,致使错失很好的得分机会。这时,老师就应该明确责任:球队是一个集体,队友给你传球说明他对你的能力充分的信任,我们应该竭尽自己的力量把这个球抢过来,否则就失去了队友的信任。还有,球场上每个队员的位置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每个球员的任务祁职责也是不一样的,人人都应该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协助队友完成任务,这也是一种责任的体现,所以在训练和比赛的时候,不能出现满球场为了抢球到处乱跑的现象。

足球的基本技能包括传球、运球、顶球、假动作、截球等,老师每节课传授给学生什么技能课前应该做好计划,上课的时候明确告诉学生,然后进行专一训练,最后老师进行有目的的检测学习效果,确保动作技能人人过关。

1.训练形式多样化。足球教学训练量大,耗费体能较多,如果训练形式单一,有可能使学生体力透支,引起厌学情绪。众所周知,速度是足球运动的生命,如果一个足球队中的成员没有速度。也就意味着这个球队很难在比赛中获胜。那么如何有效训练学生的速度,又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呢?

2.分阶段训练。我把整个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分成训练阶段、巩固阶段、强化阶段。训练阶段主要是技术动作和战略战术相配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对技术动作反复练习,老师不断的纠正学生训练过程中的错误,一直到学生的基本技术动作定型。巩固阶段主要传授学生进攻和防守的技术要领,先是让学生观看视频,感悟和体会动作的技巧,然后队员相互训练,纠正对方的错误。最后的强化阶段,则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当裁判,然后总结出优点和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技术动作不断的完善。

3.分小组训练。足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竞技体育,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它的竞争性。小学生好胜心比较强,在学习和训练中不甘示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让训练更有实效。比如在传授技术要领的时候,可以分小组进行,看哪个小组的成员学习的快。等学生基本掌握了技能之后,可以安排各个小组进行技能比赛,比如传球、顶球、截球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技术动作强,最后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学员。

在分组训练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对于他们的技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切磋技能,适应比赛过程中各种突发情况,让自己的技术技能掌握的更全面。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巡回指导,及时鼓励或者纠正错误;也可以参与其中,充当角色,当学生能够战胜老师的时候,极大的成就感可以让学生愈战愈勇,更加热爱足球运动。

总之,小学生的悟性很好,但由于训练量大,技术动作要求高,训练难度大等原因,在训练的时候很容易缺少酎心和持久力,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又不忽略基本的技能训练,采用多种训练方式,以示范教学为基础,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相结合,给学生创造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体验足球带来的魅力。

第二篇:小学校园足球教学论文

小学足球教学训练方法探讨

临江小学 张宇

摘要:

足球运动是一项重要而且常见的运动项目,就目前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现状而言,把握好小学生的足球训练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足球训练应该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采取适合小学生的科学训练方法。本文就是针对小学足球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我国小学在进行足球训练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足球教学中需要遵循的训练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足球教学;足球训练;教学方法;探讨

在进行足球运动时,运动员的身体能够得到完全的放松。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足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本身就作用巨大,小学足球运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因而足球训练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帮助小学生提高足球运动技能的同时实现小学生强身健体的目标。

一、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足球运动是一项有组织的健身运动,在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也要遵循一定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当中体育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小学中,足球教学的训练方法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

1.缺乏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小学足球教学要遵循一定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按照小学生的发展特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然而有些体育教师仅仅为了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不顾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硬是让学生进行盲目的培训,在培训的同时也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案。

2.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其身体发展特征是不同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足球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每个小学生获得更多足球知识与技能。

3.对教学目标缺乏直观性的认识。对小学生加强足球训练对于他们的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理念,加强小学生的足球训练,树立足球技能知识从娃娃抓起的正确观念。

二、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足球运动是一项高技能性的运动。掌握不牢就很难将球踢好。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与成年人不同,在一开始接触足球时他们可能会比较有兴趣,但是一旦掌握不好技能便会失去对足球训练的兴趣。因而教师在进行足球培训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大家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到足球教学当中,帮助提高学生的足球训练兴趣。

2.分组教学。足球运动讲究的是一种团队合作。分组训练、小组竞赛是足球运动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因而在进行足球训练时科学有效的分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身体素质。只有在各个小组的总体训练水平基本持平的前提下,才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毕竟是体育训练,男孩子对于足球的喜爱远远超过女孩子,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男生与女生分配到一组进行训练,让男生带动女生进行足球训练。一旦分配好小组成员就不可轻易的变动以防人员的变动影响整体的训练效果。但是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小组成员分配的不尽合理可以及时的变动重新进行分配,尽量保障小组训练的科学性。

3.媒体资源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会出现多媒体的身影。在小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体育视频用于课堂教学。通过视频的方式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教师在教授专业技能时有时很难用语言给它介绍的客观直接,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在直观的了解足球技能的同时产生对足球训练的兴趣。

4.教师示范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接触足球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很显然他们对足球的理解不会太深入,也许在进行足球训练时他们会感到手足无措。这时教师教必须发挥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积极主动并且科学合理的示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足球在未来将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身体特征以及兴趣所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足球技能。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还要不断的进行改革,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依据小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以及知识掌握能力进行科学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学足球的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课中足球教学探析

临江小学 万松

足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本文就从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教学,有效学习足球技能;深刻反思总结,师生沟通共同提高三个方面来讨论小学体育课中的足球教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体育课很少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重视,学生更多的是把体育课当成是一段放松的时间,经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中乱跑瞎闹的现象。新课标指出,要想提高小学足球课程的教学效率,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足球运动,学校要经常检查体育设施,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者课间活动中受伤,另外,学校应该聘请一些敢于创新的教师,建设一支有水平、有实力的足球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趣味教学。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学生的思想,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仅要抓紧时间学习,还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让学生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只有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认真地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小学足球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小学生都要改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课。

二、积极开展教学,有效学习足球技能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程的趣味性很重要。在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了解学生的需求。若只是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一些足球技能,而没有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陷入迷茫。小学足球课上,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常用足球技能,同时,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足球比赛,让学生了解一些特殊的足球技能或者思维方法,让学生爱上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并鼓励一些肢体不协调的同学多参加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讲课方式,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足球技能。

三、深刻反思总结,师生沟通共同提高 小学体育课上,反思总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足球技巧。另外,学生也要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哪些内容,课堂中有没有没听懂的地方,发现问题要及时和老师沟通,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足球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反思,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哪些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是否真正掌握了动作要领,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等。只有教师和学生都重视足球课,师生才能在课堂中打成一片,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摒弃传统思想观念中“体育课并不重要”的错误观点,同时,学生也应该明白,小学时候,好好学习很重要,强身健体同样重要。另外,教师要在课堂中教给学生更多的足球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放松身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和学生要在课后不断反思总结,在反思中共同提高,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小学足球教学探析 临江小学 张宇

摘要: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这次会议开启了我国“足球黄金十年”,明确了从现在开始我国的足球将从娃娃抓起的方针。足球从娃娃抓起这是许多国家都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我国也明确了足球事业从小学抓起,许多学校的课程表里面已经有足球课的纳入,国家也从物力人力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

关键词: 足球教学;小学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这次会议开启了我们“足球黄金十年”,明确了从现在开始我国的足球将从娃娃抓起的方针。此方案的通过并实施,彰显了我国发展足球事业的决心,习主席说的“让更多的青少年投身足球事业”已成了中国足球的长远目标。足球从娃娃抓起这是许多国家的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我国也明确了足球事业从小学抓起,许多学校的课程表里面已经有足球课的纳入,国家也从物力人力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那么,我就谈谈小学教学中的足球课以及足球训练。

一、遵守教学原则,讲求教学方法

第一,足球需要从小抓起,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身体的协调能力差,肌纤维还比较细,身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功能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导致力量小,不宜进行力量训练;第二,小学生心容量、肺活量都小,自身血压也低,不宜进行大的耐力训练;第三、由于小学生正处在发育灵敏协调的黄金时间,练习强度不宜太大。足球动作技术是需要反复经常性的练习才能更好的掌握,而小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又很弱,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技术语言要生动有趣,要儿童化,动作的训练需要从易到难,要稳步提升,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动作要领要多用肢体语言,少用枯燥的专业技术词汇。小学生的训练课一定要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培养足球兴趣,掌握足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

兴趣是小学生足球入门的基础,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比如和学生谈我国足球的起源,从古代的“蹴鞠”开始,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足球的相关知识,奠定他们乐于学习的基础。小学的足球课也可以从游戏开始,让他们在足球课上享受运动的快乐,其次才是提高他们的技术。在游戏的基础上传授基本的足球知识,比如:足球场地、基本的规则;基本技术的传授教师可以秀秀顶球让孩子们羡慕;可以通过让孩子传球教师展示接球的技艺;可以展示教师运球的本领,让他们眼花缭乱;足球的基本技术教师玩得转一定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得他们佩服教师,同时是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游戏的玩中教师要融入基本技术,安排1对1、4对4和5对5等小组对抗赛,使其掌握正确的跑跳、急停、转身和启动动作,提高他们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三、培养比赛意识,掌握基本足球战术

小学生对足球充满着热爱,他们模仿能力很强,肢体动作灵活快速,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抓住这些特点,根据学生个性发展,有针对性质的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技术指导。要让他们明确技术完善是学好足球的基础,明白其重要性。建立足球技术的动力定型,必须经历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上足球课的教师在进行技术讲解和示范动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讲解准确,动作规范,学生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指导,仔细观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而且要反复强化动作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快的进入理性认识,建立巩固的技术动作定型。教师一定要在学生技术动作趋于成熟的时候再进行战术方面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基本战术掌握扎实,其中包括攻防战术。

四、培养足球技能,发展比赛能力

足球是团体的竞技运动,这正是学生喜欢足球的原因之一,教师在教授基本技能之后,一定会对学生进行战术教学,战术教学包括:个人战术、小范围战术、集体战术,这几种战术中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往往相融合的,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战术上教师要教授给学生在对手强压下如何灵活运用个人的守攻以及和队友的默契配合来破解局面。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介绍位置战术、定位球战术和几种比赛阵型。位置:后卫、中卫、前卫、后腰、前腰、前锋、守门员。定位球战术:任意球战术、角球攻守战术和掷界外球攻守战术。比赛阵型:四三三、四二二、四五一、三五二(对于十一人足球)。我们的足球课堂上在进行战术训练中主要以射门和阻止射门来训练。训练的重点应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进攻的时候制造空档和防守的时候能够及时弥补漏洞方面的训练,这些动作要领都需要团队密切配合。当教师对学生进行局部战术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实际地域情况进行战术布置,要具有灵活性。整体战术训练课目的就是要提高各个位置和各线之间的协调能力,致力培养核心队员和各线的默契以及能力提升。

五、养成集体主义精神,锻造良好品质

足球是一项团体的运动项目,那么在团体合作过程中,就能锻炼学生的品质,足球教学也是可以育人,在足球教学过程中,不仅给学生传授关于这项运动的技能,而且也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拼搏精神是竞技运动中必须具备的品质,在运动项目中教师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拼搏精神,要敢拼,要敢打硬仗,要在比赛时灵活贯彻教练的意图,通过团体的合作和拼搏的精神,拿下比赛,同时教师在平时也需要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秀品质。足球是一项团体参赛的竞技项目,那么就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着重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要把集体的荣誉看作是至上的,在集体中要有合作、协调以及默契的配合,取得比赛的胜利应该是大家共同的努力,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另外,当教师强调个体之间协调、默契的配合的时候,集体主义精神就更加凸显重要,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常规的训练中时刻强调的重点,让学生知道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和个人的努力才能取得胜利。在足球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只有遵守队规,热爱队友,热爱球队才能受到欢迎,这种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情感就是爱国主义萌芽。

小学足球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运用

临江小学 万松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对于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人们由原来片面追求子女学习成绩逐渐转变为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他们越来越希望孩子不仅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愉悦中自主学习。社会教育观念的演变也就注定了足球教学的诞生,足球本身就是一项极其受欢迎的体育运动,而将足球加入教育教学中无疑是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举措。小学足球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一些农村小学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一教学必须科学实施,如果运用失当,很容易起到反作用。快乐教学法是经过无数的实践证明的能够帮助小学足球教学的有效方法,那么这种方法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快乐教学法呢?

关键词:

小学足球;快乐教学法;意义;运用方法

小学足球教学是我国目前小学教学的创新教学之一,也是我国政府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体现。就小学生自身而言,他们正处于一个好动的年纪,也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年纪,针对这一年龄特征开展足球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如果等到小学生成长为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以后,他们就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足球训练,运动激情也大大降低,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而小学阶段的足球教学既充分满足学生玩耍的欲望,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活跃学生的大脑,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小学足球教学也是需要掌握方法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使足球教学效果尽可能最大化,快乐教学法正是其中之一。文章则主要是针对小学足球中的快乐教学法的运用给出一些建议,同时阐述一些快乐教学法对于小学足球教学的意义。

1小学足球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的意义

1.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不管是什么方面的教学,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都是非常有效的,当然快乐的前提也是必须完成教学目标,将快乐教学法融入教学内容中。小学足球教学本身就是一项活跃的运动,更加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而快乐教学法对于学生的足球学习更加事半功倍。小学生是非常好动的,同时还是充满激情的,可是如果小学足球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能够融入教学过程中,他们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受到抑制,同样学习兴趣也会大大降低,反之,快乐教学法能够及时弥补这一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自然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所学

快乐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同时还能够让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所长,用自己的所学来教育学生。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必须有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二者缺一不可,而快乐教学法却能够让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快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在整个小学足球教学中的起着引导作用,可是现如今的足球教学却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难以发挥所长,只能跟着应试教育的形势展开教学。快乐教学法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帮助教师发挥所长,让教师尽可能少地受到阻碍,充分用自己所学来教育学生,争取让学生得到最好的足球教学。

2小学足球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运用方法 2.1建立规章制度,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正如俗话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规章制度的引导和制约,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快乐教学法的运用自然也当如此。足球本身也是一项运动,运动类的项目往往都在规章制度方面有着一些缺陷,而建立规章制度也是帮助在小学足球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助力。教师在小学足球教学中可以先制定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对于足球规则、裁判等方面都加以规定,能够更加有利于快乐教学法的顺利展开。

2.2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整个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小学足球教学必须融洽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而教师也能够积极发挥自己所学,倾其所有教育学生,整个足球教学才可能成功。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比如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参与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然后针对学生的不同做出相关调整,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毫不吝啬表扬与赞赏,对表现欠佳的学生同样及时加以鼓励,让学生在整个足球教学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更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2.3培养团队精神,铸造球队之魂

足球运动是一个团体活动,只有一个人是完成不了整个足球运动的,而团体活动自然就少不了团队合作,因此,在运用快乐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铸造球队之魂至关重要。足球的团队配合在整个足球运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不同于其他一些球类运动,很多小型球类运动更加注重个人发挥,可是在足球运动中个人能力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团队精神,每一个队员都有自己在足球中的职位分配,而他们就需要互相配合,完成整个足球活动。因此,在整个小学足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足球运动。除此之外,在小学足球教学中,教师在践行快乐教学法的同时仍然需要注意方法,不能够片面追求快乐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足球教学中体会到足球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不忘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学到足球知识。当然,学生也需要充分积极主动参与,对于足球教学报以充分的热情,在教师给予足够的快乐教学空间时,也能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毕竟,学生自身的足球技能的提高同样重要。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足球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快乐教学法,尽情发挥所长,当然也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与此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原本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换句话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完成足球教学。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践行快乐教学法,让学生在枯燥的教学任务中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忘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足球知识;而作为学生,需要充分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校园足球与校园文化

临江小学张宇

学校体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只有德、智、体、美互相结合, 相互促进, 才能构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和体魄健壮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一代新人的完整内容。而作为文化现象的高校校园足球, 在校园内寓乐、美、学、文于一体, 融入小学文化和小学精神, 在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足球文化,即足球运动和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历史文化足球风格文化和足球运动中所蕴涵的深刻的社会内涵。关于高校校足球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泛指小学园内一切与足球有关的活动;从狭义的角度讲又特指高校之间的大生足球比赛。小学生足球运动的核心是足球运动项目本身,它属于技运动范畴,具有竞技运动的共性特征。足球运动是一项特殊的竞技运动项目,其社会蕴涵是整个足球行为过程的精神支柱,足球运动过程中充分展现着竞技运动的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不但对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对参与者形成强烈的争胜意识、规则意识、平等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顽强的拼搏精神、高尚的社会公德以及奉献精神和协作意识;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客观看待成功和失败,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特殊的意义。

(1)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足球运动中分有球技术和无球技术且种类繁多,它提供了多元化的身体运动形式,从而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

(2)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关键。人们在自 己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中,只要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成果,便是创造。足球运动更是展示创新能力的场所。

(3)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高超的认识能力都是现 代社会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都建基于此。在学校教育阶段即高等教育时期正是小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认识能力的关键时期。足球运动蕴涵着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它决定着一个人足球运动的认识水平和运动水平。

(4)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作为竞技运动的足球运动其残酷性体现在价值判断准则 的唯一性,竞争求胜是每一个运动员的目标追求,“冠军”意识形成心理压力,并且足球场上攻防迅速、对抗激烈,变化迅捷而复杂,运动员常常要面对来自队友、教练、对手、裁判员、观众、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的不可预知的直接作用,这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与协作精神。在足球项目中,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具有一 致性,但是集体目标和利益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这个根本目标在服务,通过集体目标的达到而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个人的行为决策和行动要以满足集体需要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这点在足球竞赛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影响、制约和规范着运动员个人的言行举止。因此,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强烈的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主和次的关系。

(6)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足球运动是一种有约束力的社会活动,这种约束机制 本质上是社会行为规范在足球运动项目上的体现,表现为一种足球竞技行为 规范。足球运动的参与者的思想、言行都受其制约和影响,这也是对培养人 们遵守社会生活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强化。

虽然校园足球有着很大的价值,但是当前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和我国体育战略的影响, 高校体育作为基础课程处于从属地位, 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很大程度上也是从满足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的工作任务需要的。

要想让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兴盛起来,还需要我们做很多努力。

1.加强足球课程建设教材是教学的载体, 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接受性、健身性与娱

乐性对提高校园足球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材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价值, 对于那些缺乏实用性的教材,以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运动技术难度大、动作结构复杂而不易掌握且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的教材应考虑予以删除,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足球运动的需求和兴趣。

2.加强足球俱乐部建设足球俱乐部是一个开放的会员组织, 小学生在俱乐部中参加锻炼, 可以达到提高技术水平, 强身健体的目的, 还可通过足球沙龙让学生有机会欣赏高水平的足球比赛, 互相切磋、探讨。3.积极开展和参与校内外的足球竞赛活动足球竞赛不仅是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力手段, 也是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足球文化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小学生足球运动乃至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 要营造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多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实现。

只有以足球教学为主导,以课外足球活动为依托,多方协调配合,全员积极参与,才能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本着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小学文化生活的宗旨,对普及我国足球运动,提高我国小学生足球运动水平,并通过无数个小学生影响周围的人甚至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下一代的足球兴趣。

让足球回归校园

临江小学苏燕

对现今中国来说,足球永远是挥之不去的痛。从崇洋媚外到现在的修炼内功,从来就没有统一思想,总是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然而,众观古今,任何投机取巧都不可能取得什么丰功伟绩。诸葛亮聪明绝顶,他可以火烧赤壁,可以孔明借箭,但最终却得不到天下。毛泽东却不学习他这套,他一步一个脚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时情况,从群众出发,依靠群众,最终和群众一起打天下。我认为,中国足球也应该从中悟出点道理,足球应该从校园抓起。我们有十几亿人口,他们不缺身体素质,但是更多局限于控球和个人技术,他们对足球的理解并不专业,缺乏团队意识。这是自身尚未建立起完善青训体系的中国足球不得不迈出的一步。

“我国把孩子送到外国学习活动到现在,已经不知道搞了多少年,尤其是李金羽巴西那一帮,而最终回国却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连个亚洲都冲不出去!在外教眼里中国踢球的太少了,这也太可怜了。以我们国家的人口计算,全国有40万孩子参加选拔都不多。”前国脚郝海东告诉记者:“多少年来,足协只重视国家队成绩,从不愿在青少年培养方面投入。”20多年前,郝海东经历过的专业体制非常简单,业余体校教练挑选七八岁的孩子从小学阶段开始足球训练,有”天赋”的孩子则在结束九年义务教育之前就要进入专业体校,几年之后,有“能力”的孩子进入专业队(职业队),而无法成为职业球员的孩子大多因为缺乏相应的教育,在社会上难以立足。因此我们应该把起点抓好,才会赢得终点。

郝海东说,“足球本身就是教育,我们原来就不该把这项运动当成一种竞技来看。我都是快30岁时才明白这个道理,以前对足球的理解基本都是错的。” “要让孩子们踢球,家长、老师、社会都要告诉孩子,踢球是快乐的,足球是信仰,是传承,是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的一项运动。”中国一些有足球传统的城市学校里,8岁的孩子就能表现出显而易见的足球天赋。然而由于一些原因,这些有一定足球天赋的孩子们从8岁直到12岁整整5年小学校阶段根本得不到系统、规范与科学的足球培养。也就是说,根本遇不到可信的“伯乐”来挖掘。结果,他们只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自生自灭!吸取中国足球数十年迷途往返,屡败不止的教训,如今“足球回归校园”已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然而问题来了:孩子即使能学踢足球,可是,由谁来承担对他们的培训任务?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中国的中、小学校学生如果平均按600—800人计,体育教师只限3—4名。多数学校还配置有半数女体育教师。体育上他们必须什么都得会教,都属初懂。说俗了,属“万金油”式的:什么体育项目都能教,但是什么也都难教细、教精。因此,在中国的中小学校里,罕有对足球精通者。换言之,即使你能有足球专长,学校教学就怕你所学太专,眼睁睁看着多方面和多项目的体育却派不上用场。所以,有足球专长也难予放开施展。久而久之,现行中国的小学校体育师资配置仅就“足球回归校园”来说,只能维持一种级低质次的状态。

如此一来,虽然中国有13亿人口,可足球人才及资源的浪费是十

分惊人的!目前,中国只有极少数大城市、直辖市的小学校才顾及到小学生足球的一定发展。并且,它们还得依靠向孩子受收比较高的费用才能维持。穷孩子,即使有足球天赋因交不起费用依然被排斥在外。能交得起费用者不是“小胖墩”,就是对足球并无兴趣的“调皮鬼”。他们原本与足球天赋无缘!即使如此,如今“中国的小学校内,几乎没有孩子踢足球了!”这,绝非骇人听闻!小学校师资“级低质欠”的固疾到底能不能解决呢?完全可以解决!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数年成功的实验之后,我们已经找到了具体的和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只俟下一步,中国足球的运作机制与相关关系基本理顺,我们便可以将包括解决此漏洞与难点

在我国,校园足球之所以被社会各界屡屡提及却始终难以推广,正是因为“校园足球”工作很难用成绩量化考核,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在应试教育面前仍是附属品。“足球无法速成,需要极度耐心。大家看到西班牙队拿了世界冠军和欧洲冠军,却不知道人家付出了大概20年才打造了一个统一的风格。中国足球不要着急,让孩子们对足球有正确的认识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过程是不能省略的。” 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足球的腾飞。

浅谈小学生足球训练兴趣培养

临江小学 谷明燕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最早发源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叫“蹴鞠”,即踢球的意思,是一项拼抢激烈、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重视,小学生也不例外。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培养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需要从小就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由于对抗激烈,拼抢有一定的危险性,小学生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害怕心理,以至于不敢上去抢,不敢大胆带球过人,影响了场上的水平发挥和整体的配合。如何做好小学生的足球训练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重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让孩子们喜欢上这项运动。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足球训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结合校园环境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我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足球运动

体育教师或者是学校要利用好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展板等各种宣传手段,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和认识足球的相关知识、人物,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此外,在适当的时间组织学生观赏比赛,提高情趣。如“足球世界杯”“奥运会”“欧洲各大足球联赛”“中国甲A”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观赏到球星们那细腻的脚法、精彩的盘带、漂亮的传球、精准的射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开阔眼界,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在精神上获得力量,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讲授足球训练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要抓住小学生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开展足球训练。一般6~12岁是儿童期,13~18岁是少年期,而10~13岁又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急增期。在该时期的运动训练过程中,既不能过早地施加大负荷训练,又受着生长发育、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它与运动训练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及各系统的不同特点,抓住其敏感期,促进身体的良好发育和运动成绩的协调增长。另一方面科学的足球训练可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足球运动可以使孩子们更加健康,可以让他们锻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更能使他们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和欣赏足球比赛,不仅能娱乐健身,还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陶冶情操。

三、发挥好教师在足球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实际就是如何去引导学生的学习、组织学生的学习、与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学习过程与心得、参与论价检测的具体课堂行为。体育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是学习、模仿的直接榜样,他们很喜欢看老师做动作。因此,体育教师应当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振奋的精神、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以及对足球工作、对学生的情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为学生创造出最佳的学习足球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会足球动作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从“要我学”很好地过渡到“我要学”,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四、增强学生在足球训练中的自信心和学习足球的热情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内驱力。”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在足球训练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多鼓励、多表扬。用欣赏、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表现、发挥和参与的机会,同时认真观察,一旦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就要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对自己学习足球有足够的信心。

五、开展“足球游戏”活动增加学生足球训练的快乐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像阿根廷、巴西、荷兰、墨西哥等足球运动发达的国家,就十分重视“足球游戏”,并把它贯穿和融会在对青少年教学训练的始终。他们认为,要使孩子们懂得最重要的是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选手,而不是首先考虑如何去取得胜利。如果仅仅是为了比赛的胜利上足球课,就会限制孩子们聪明才智的发挥,不利于他们形成各自的特点、特长和风格。所以,他们对于十岁左右初涉足坛的小学生,并不急于安排足球战术和对抗性较强的教学内

容,而是首先进行游戏,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充分享受游戏的欢乐,然后才去提高他们的技术。我们也可以利用科学的“足球游戏”,如比谁运球好、停球好、顶球好、踢得准、控制球的时间长、谁的球艺高超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练得球艺娴熟和个人的许多“绝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消除自身因为枯燥训练引起烦闷、沮丧等一系列消极因素,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足球运动是一项快乐的运动,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快乐足球”理念的目的。

六、举行多种足球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动机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好胜心强,不管自己水平如何,都想争第一。体育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因素组建班队、校队足球训练队,在专职体育教师的带领下训练,进行学校间的足球友谊赛,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足球比赛,从而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兴趣。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小学生足球训练水平如何提高最关键的就是要他们热爱足球、喜欢足球,使他们知道“快乐足球”的理念,让他们对学习足球产生浓厚而强烈的兴趣。只有我们国家青少年的足球水平提高了,中国足球才能走上足球强国的光荣道路。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

人们正处于一个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我们就要进入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为参与国际竞争行列,我国的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以前的教育,继承的多,创新的少。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装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人性。把学生都培养成整齐划一的一个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时代,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国家教委和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作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我们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至从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就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发现“主体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一、明确目的

明确目的,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是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目标。明确目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能将传统的“教师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追”现象变为“师生

之间迎面而行的相遇问题”,将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做到师生双方都目标明确呢?

以学定教,是让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说说他从课文题目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后又让学生汇报知道了此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与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考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回顾.拓展、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2、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

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生活的启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这组教材不仅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而且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凡人情怀;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本册在编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本册各组的导语大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在语言叙述上,有的导语比较平实。比如第三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说明性文章。这些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有的导语则充满文学色彩,富有感染力,如第七组,“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

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教材加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例如第八组“走近毛泽东”,先是两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然后用一段连接语引出后两篇课文,“我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把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形象立体的伟人呈现给学生。略读课文不仅在内容上是精读课文的补充,在体裁上也有补充的作用。如,第一组课文主要体裁是散文,但第二课《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就采用了采访记的形式,通过著名学者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每一组从导语到课文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例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导语部分即提出要求,在课文学习中主要通过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说明方法,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则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

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里让学生归纳本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通过这一条明晰的线索串起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全面推进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有的学习内容还预先布置。例如,在第三组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介绍一种商品,教材则提前两课以“选做题”的方式来铺垫,提示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说明书。

再如,第七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这一学习重点在“导语”中明确提出;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要求学生联系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后“选做题”中鼓励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以及今日祖国的强大”;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引导学生在写读后感和进行演讲时用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单元后面的“回顾.拓展”中,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收获,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体现对相关资料的灵活运用。这样,结合“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专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在搜集、运用资料上反复实践,以有效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保留的课文本册教材中被编入了新的单元,体现了新的教学功能,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

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以香港回归为题材的诗歌《最后一分钟》,体现现代意识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有的课文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第五组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慈母情深》《青山处处埋忠骨》。

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说明文以外,还有访问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联、笑话、通讯报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实际,本册教材不再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精读课文中也取消了提示语。但是,仍然通过其他方式加强教材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外貌、语言描写,仔细体会。每篇精读课文一般安排四道题,有的引导朗读或默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有的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有的从抄写、背诵方面提出要求。“思考.练习”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也更加关注文本,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另外,思考.练习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增加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性。在“口语交际.习作”的编写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指导更加得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中,有先说后写的,有先写后说的,有二者可以灵活处理的。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最后,从本册起,将原先每组之后的“语文园地”,分作“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两个板块。在“回顾.拓展”中新设“交流平台”栏目,旨在侧重引导学生小结、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并逐渐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总结的习惯。这个栏目是低、中年级“我的发现”的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学习之后,交流收获、体会,特别是侧重就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交流平台”栏目里的提示,仅供教师教学参考。交流、总结的内容可以不受其限制。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我爱阅读”专题中,其编

排方式和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相同,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交流发现和得到的启发。另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安排在第五组,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接着提出结合活动建议,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与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力。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供若干必读材料,提出一些阅读要求,体现“下要保底”的编写思想;分别提出活动建议,供师生选用或参考。最后,建议用办展览、办手抄报、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建议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开展探究活动。其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本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第一、第五单元,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体现

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其他各组,从课文的编选、“思考.练习”的设计、语文活动的建议等方面,也都重视向生活拓展。如,读了说明性文章,启发学生找来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单元,引导学生搜集图文资料,了解中国昔日的耻辱和今日的强大。

本册重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除继续保持“资料袋”“阅读链接”两个栏目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更多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和文章,帮助理解课文和增加阅读量;教材还在“回顾.拓展”中增设了“课外书屋”这一新栏目,旨在介绍、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特别是读中外儿童文学名著;在“小练笔”中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外阅读和生活实际,记下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想象。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通过语文活动和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3、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阶段性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对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

其次,五年级上学期仅仅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有的目标是在整个学段要求达到的,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以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本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学习重点,在前面教材中可能也曾涉及,但不像本册教材这样集中和深入,有的知识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识字、写字教学

五年级上册的识字都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本册教材在正式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大胆猜读和跳读,运用一些识字方法推知

生字的大意,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三)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精读课文的教学(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

语感。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有的精读课文也不是全篇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句段,指导学生练读。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

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前一项内容安排在第三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后一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在“回顾.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4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单元对应,有少数是

为了补充本册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例如,本册教材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教材在选读中选了《黄果树听瀑》《百泉村》两文加以补充。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4.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

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和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另一方面教材特意安排了“课外书屋”这一栏目,配合单元专题,以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书。例如,在第三组的“课外书屋”中,重点推荐了苏联作家比安基的科普名著《森林报》,并推荐了中外其他一些科普名著;在“父母之爱”单元,则推荐了脍炙人口的著名漫画集《父与子》。“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都是整本的书,大都比较轻松活泼,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推荐的书,让学生作读书笔记,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当然,教师也并不一定只推荐教材中提到的书籍,也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其他书籍。

3、讲究单元测试的评、析方法。

单元测试是学完一单元后,对本单元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检测的一种形式。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都有来源于外界对他们的看法。小学生可塑性大,为了减小思维定势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因此单元测试的评、析一定要讲究方法。如何进行评价呢?

(1)师生都要有正确的考试观。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让学生成才。学习是为了掌握方法,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考试划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弥补缺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2)要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减轻学生由于考试而带来的心理负担。(3)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4)要充分发挥考试的调节功能。考试后教师可把试题分门别类,根据各种题型的失误情况,认真分析试卷,让师生都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及时采取弥补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还可以公布优、良、合格、不合格的人数比例来激励学生团结奋进,努力拼搏。

总之,只要我们以人为本,精心经营,就能打造出教育品牌。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经验论文

走出教室、探究自然、放飞梦想

——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岭县关索镇中心小学王瑞向

【摘要】:探究是科学的灵魂,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它强调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亲身经历探究全过程。在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探究活动的方式和探究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探究性,都会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从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和探究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述了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放飞科学的梦想。

【关键词】:走出教室探究自然解决问题放飞梦想

【引言】:科学知识来源于自然也应用其探究自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的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然而,在我国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都是学生安安静静的座在教室里接受老师的“传教”,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建设,老师们又把科学课搬进了实验室,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尽管这样学生也会被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所束缚,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科学的趣味与作用,无法体验到科学的魅力。为此,笔者认为小学科学作为科学启蒙课程,我们应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方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这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 “科学大教材”中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学习科学的乐趣。

一、走出教室,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走出教室,自己动手做自己喜欢的事,让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科学的素养。

学生都喜欢玩镜子反射的游戏,但他们平时玩的时候可能没有去注意这其中的科学道理,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这一课时,我就让他们尽情地玩,让他们把太阳光照到不同的地方,再把镜子换成别的材料来反射,在和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和点拨,让他们从玩的过程中去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光和影》一课时,这课是以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为重点内容的,虽然他们对影子并不陌生,但没有进行认真的观察。如果在室内讲,无论怎么讲学生也不会明白。因此,我把这次课安排在课外进行。首先,我在室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在玩过之后写一个以《我了解了影子》为题的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是:(1)你走到什么地方开始发现自己的影子了?为什么在这儿会有影子?(2)影子在什么方向?影子方向会改变吗?怎样才能改变影子的方向呢?(3)你会变化自己的影子吗?(4)你能踩到别人的影子吗?带着这些任务,学生来到了操场。在操场上,你踩踩我的影子,我踩踩你的影子,他们玩得非常开心,并且学生之间还不时地交流。他们玩累了,就回到教室拿出自己的笔,完成了报告。像这样把教学内容融于游戏当中,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述,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知识,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二、走出教室,探究自然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探究学习时,实验室中能给学生提供的探究材料是单一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经过“加工”和“处理”过的,学生从中能获得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能获得更多、更广、更丰富的科学知识,我们老师眼光要放远一点,步子要迈大一点,把手放开一点,大胆让学生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在大自然中有更多更广的、原滋原味的、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这些都是学校实验室所不能代替的,学生从大自然课堂中获取的知识也是课本所不能比拟的。

文学家卡尔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就是因为他的好奇心驱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每一件事直到掌握为此。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各种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与自然零距离的接触,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充分表现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

科学来源于自然,自然中也孕集着科学,在大自然中有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单凭实验室里面的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不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会把书本和现实生活脱节,久而久之让学生对科学探究也失去兴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自然,探究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三年级《科学》上册中的《植物的叶》的观察时,他们对植物的叶都很熟悉,上课时如果老师只是把有限的几片树叶带到教室中,让学生去观察,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会让学生把“书中的植物的叶”

和“大自然中的植物的叶”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

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实验室”,学生在大自然这个“实验室”中更会全身投入,更会细心观察,更能积极动手、潜心思考。真正实现了“兴趣、知识、生活、能力、社会”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协调发展。

三、走出教室,放飞梦想

上课不是科学课的开始,下课也不是科学课的结束。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和探究不能被教室的四面墙壁所隔离,科学无处不在,也不应该被学校的大门所关闭,我们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社区和家庭、走进网络、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他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给他们插上科学的翅膀,让他们在科学的天空翱翔。

学生大多的时间都是生活在校外,生活中科学是无处不在的,有时它很有可能就从你的眼皮底下溜过、从你的指间滑过,能不能抓住它就要看你能不能发现它了。作为科学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课间十分,一位学生问我:丢纸飞机时,有的纸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好几圈,而有的却像丢石头一样,只会往下掉?学生能提出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我非常欣喜,但我没有回答,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向全体同学。于是在我的提议下,成立了“纸飞机的奥秘”探索队,让学生像大科学家一样去探索纸飞机会飞的奥秘。许多同学都做了自己的纸飞机,并以“谁的纸飞机最能飞”自行展开了多次大比拼,学生们经过一次次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最后他们终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首先,纸飞机的机翼形状很重要,包括飞机的翼展,机翼的后掠角度,机翼的上反角度等;其次,就是整个飞机的重心要在合理的位置上,飞机飞行的区域的空气流通要相对稳定,否则飞机会不稳定;最后,飞机的重量尽量的轻,当然还要保持飞机的强度,这样飞机才能稳定的在空中飞行。

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只有运用到生活中才是活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区和家庭生活了。比如我们五年级上册学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之后,他们懂得了珍惜每一种生物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向自己认识的人宣传不任意破坏生态环境。又如学了六年级下册的《环境和和们》,学生了解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后,在社区里宣传垃圾要分类,废旧电池不能乱扔,会污染水和土壤的等等。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了山东省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家村小学五年级李德在看到爸爸织网,剪尼龙绳时,尼龙绳很不听话,不肯老老实实地呆在剪刀上,总是打滑。爸爸好几次都没剪断,气得直嘟囔:“不中用的剪刀。”她看在眼里,把这个难题记在心里,一连几天魂不守舍,心思都放在了怎样制作能快速剪断尼龙绳的剪刀上。一天,她去理发店理发,被理发师手中那把奇特的剪刀吸引了。她对这种剪刀产生了好奇心,便问理发师这种剪刀有什么用处,理发师说:“这把剪刀用来剪头发再合适不过了。左边的梳齿可以定住头发,右边的刀刃就可以轻松地把长发剪断了。”她从中得到了灵感,心想:如果把剪刀的一侧打上一个小口,那么不就可以轻松地把绳子剪断了吗?回到家,她立刻找来一把剪刀,用砂轮在剪刀一侧靠后些的位置打了个小孔,把一段尼龙绳放到剪刀小口上,尼龙绳被轻松剪断了。平时,这种剪刀还能剪别的东西,一剪多用。这样他就发明了防滑剪刀。学生听后都跃跃一试,许多同学也开始对自己身边的事物起了兴趣,向我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虽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什么发明,但也提出了一些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我相信照这样下去,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小学科学每一课的内容都与社会与自然密切相关,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课堂,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同时又张显了学生的品质和个性。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科学课堂回归自然,让孩子与大自然进行对话,让每一堂科学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在科学中成长,放飞科学的梦想!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论文

石堰九义校谢瑞华

十几年来,我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认识能力低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以学生乐学为出发点,改革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积累了点滴经验。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从知识人才的培养转变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改变传统的教法,把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使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参与者和探索者,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到五个转变,即:①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②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的教学方法;③由只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的开发性教学;④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即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⑤由课堂教学的“独角戏”转变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让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语言创设情境。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方式。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抑扬顿挫,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用低沉、悲痛的语气向学生讲解,配上哀乐。学生伴随着我的讲解渐入情境,课堂气氛显得庄严、肃穆。我

1用悲哀、缓慢的语气描绘当时的情景,再加上对一系列问题的讲解,有很多学生流泪了。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人们对亲人的爱戴、崇敬和留恋之情。

2、巩固图画再现情况。运用图画再现情境,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利用图画创设情境时,教师加以点拨。如教《三只白鹤》一文时,我在黑板上画这样两幅图:一幅是三只白鹤都记住了自己鱼的地方,分别是太阳下面、白云下面、柳树旁边;另一幅是第二天三只白鹤分别到白云下面、太阳下面、柳树旁边来找鱼。这两幅画概括了全文内容,也就是三只白鹤第二天是怎样找鱼的。由于在教学中巧用了图画,使教学情境有静有动,效果好,同时使教学过程始终随着学生情感活动向前推进,并进一步得到深化,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有重要意义。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和直接途径。因为,想象需要提供着直接凭借。同时,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就能够从无到有的。任何能力的形成,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训练,训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以小见大,培养学生的扩展想象能力扩展想象就是让学生依据语言材料中提供的已有表象或依据,对某些重点词句所表现的意境作横向的扩充,或对某些重点词句所反映的意象作纵向开掘,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会。如教《在艰苦的岁月里》一课中的有段:“你看他长得多结实啊!他一定跟着八路军跑过很多路,打过很多仗。他准是个勇敢的小八路。”从课文看,他的勇敢主要表现在“跑过很多路”、“打过很多仗”两个方面。这里仅用十个字组成的两个短语表现小八路的勇敢,似乎显得空洞、抽象。要想让学生对小八路的勇敢表现有深刻的认识,可让学生先看图,再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电视或课外读物中看到的小八路情形,想象小八路跑路、打仗的具体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小八路的认识,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的对比想象能力客观事物因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同一种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或特征。语言文字训练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需要进行对比想象。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言文字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品质。

3、合乎情理,培养学生的假设想象能力假设想象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想象未曾经历的情境或没有出现的结果等。这种想象比较顺应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假设想象的。读了《海底世界》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已描述的情景,进一步假想海底的其他景观,这又能激发学生的热爱海洋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树立从小认真学习,长大向海洋探宝的远大志向。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教材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因素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契机和空间,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意识地向学生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创新学习。首先,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或在知识的“怎么样”“为什么”以及在知识的“脉络”“体系上”去寻找,发现问题。其次,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我还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学生通过思考而得到新的认识,就包含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学生能积极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好问、敢疑的精神多加鼓励。

五、抓关键、抓重点

1、抓住关键句子层层探究。如教《一定要争气》一课时,我抓住“一定要争气”这一关键句子引导学生探究:“一定要争气”是什么意思?课文讲谁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关键句子——“一定要争气”,并提出问题: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都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两个句子搞清楚后,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重点,深刻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受

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和熏陶。

2、抓住重点问题进行点拨。课文的重点,往往也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在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情况下,教给他们知识,训练他们的思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林海》一文时,我抓住课文的重点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课文中几次讲到“亲切舒服”?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初读课文时,学生认为,作者是在看到大兴安岭的美景时才感到“亲切舒服”的。这样的看法是很浅显的,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深刻的。这时我就加以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当作者第一次到达大兴安岭、脚踩在积有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时,有什么感想?当作者看到那么多岭、那么多树时,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觉得大兴安岭的美并不空洞?当作者把大兴安岭这个名字和国家的兴盛、安定联系起来时,有想到了什么?我就这样一步步地引导着学生深入理解,使学生既学会了围绕重点读书思考的方法,又掌握了课文的重点。

下载小学足球教学经验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足球教学经验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01小学科学教学经验论文

    激发兴趣、探究自然、放飞梦想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通化县光华镇中心小学王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

    足球论文

    浅谈如何使幼儿自主参与足球游戏活动 自主的学习就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主动自主地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往往是活动的主角,由老师设计......

    足球论文

    对足球远射问题的探讨 [内容提要]:为提高足球远射的训练水平,以文献资料发,从远射的概念,远射在比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远射包含的几个重因素,远射采用的方法等多方面对足球远射进......

    足球论文

    学院:体育学院 班级: 姓名:李骏翔 学号: 2010级3班20100803035 足球比赛对城市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现代足球起源发展历程 对城市的影响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足球的起源......

    足球论文

    大庆市市区小学生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第二章 大庆市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2.1研究对象2.2研究......

    小学足球教学反思

    小学足球教学反思 1、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我在课前与学生一起上网观看了足球技能训练教学,马修式的带球,假动作的经典比赛,欣赏过了马拉多纳和贝克汉姆梅西......

    小学足球教学反思

    小学足球教学反思 小学足球教学反思1 《我叫足球》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足球自述的方式介绍了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概况。对于足球,可以说孩子们都知道,但由于年纪小并不......

    小学语文教学课改经验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课改经验论文 我是一名刚刚接触小学语文的新教师,对于我来说,语文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但是我知道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学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