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专题复习

时间:2019-05-15 04:0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专题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专题复习》。

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专题复习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专题复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体会制作word文档的一般步骤;

2、知道word软件的四种视图方式,及默认的视图方式;

3、知道制作“个人简历”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目标

1、领会专题复习方法;

2、逐步培养先规划在上机操作的习惯。教学重点:

1、word专题应具备的技能要求;

2、word软件的视图方式。教学难点:学生对word专题应具备的技能要求的理解。

本课任务:

1、学生理解本专题的每个技能要求所表达的意思;

2、了解四种视图方式。导学达标:

一、介绍复习方法

学生体会每个专题的基本复习方法,是围绕着技能与知识两方面进行的。

二、介绍word专题技能要求

1、输入

2、修改(插入、删除、改写、修饰)

3、段落(缩进、边距、对齐方式、编号、项目符号)

4、添加(图片、图形、文本框、艺术字)设置对象的格式,尤其是版式

5、页面(边框、背景,布局、色彩搭配)

三、解释每种技能要求

对以上1-5中的每种技能要求进行解释说明,采取师生共同说明的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总结补充。

四、介绍word的四种视图方式

(一)四种方式

1、普通视图

2、web版式视图

3、页面视图

4、大纲视图

(二)默认的方式 页面视图

五、指导学生学法

在已会的知识及技能点后写ok,在不太理解的后面写?上机操作时及时验证。

六、布置下一课上机操作任务

任务:利用word完成一份“个人简历”的作品 准备:照片电子版 要求: 1、40分钟之内完成;

2、保存文件格式为.doc格式;

3、适当添加艺术效果(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文本框,其他效果不限)小结: 本课三大要点:本专题技能要求,本专题知识点之一,下课任务。检测:

1、word默认的视图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word默认的文档扩展名为:_______________。课后反思:

大部分学生能初步了解专题复习的一般方法,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word专题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word窗口中右上角三个按钮的功能;掌握制作word作品的一般方法。2.技能目标 能利用word字处理软件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利用word字处理软件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并体会word软件与其它软件的不同之处。教学难点:文档的保存及艺术效果的运用。

本课任务:利用word应用程序,制作“个人简历”作品 课型:机房 教学过程:

一、学生按自制草图利用word完成一份“个人简历”的作品

二、学习建议

学生上机的同时,提供给学生学习建议:

1、解决实际问题;

2、观察对话框中的选项,大胆操作;

3、同一操作有菜单操作、工具按钮操作、键盘操作等方式;

4、充分利用“帮助”文件;

5、注意各种艺术效果的色彩搭配和大小、位置的调整。三 巡视指导

四、作品审核 指标要求: 1、40分钟之内完成;

2、保存文件格式为.doc格式;

3、A4纸一页

4、适当添加艺术效果(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文本框,其他效果不限)

五、作品更改

学生查缺补漏,进行自检。

小结:回忆制作word作品的一般步骤。检测:

1、在word编辑状态下,输入的文字超过右边界时,光标会__________。

2、当退出word时,如文档未被存盘,word会_______________。

3、当一个word文档窗口最小化后,该文档 _________________。反思:

1、某些知识要反复提醒,学生才能掌握,比如:文件的扩展名

2、每节课后的小结很重要,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内的知识与技能;

3、每节课都要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课程:复习EXCEL公式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熟悉公式的基本组成;

2.掌握公式的创建、修改、复制、删除等方法; 3.会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财务统计与分析运算; 4.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教学重点:公式的创建与复制。

教学难点: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灵活运用。

教学设计的原则:贯穿启发式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考虑学生实际计算机操作能力,设计相应的达标练习。

教学模式:采用以“指导--参与”为基本形式的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即教师仅粗线条地讲解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和实践,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思考、大胆尝试和探索。教师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示

目的是为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

由成绩统计表入手,运用“任务驱动式”导入新课。

三、展示本课目标

四、达标导学

教师结合成绩统计表,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讲解过程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 公式的创建

教师结合教材中的例子,边讲边操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请学生演示。教师设题导入公式的修改必要性。2. 公式的编辑修改

启发学生对照单元格内容的修改,自主学习公式的修改方法。学生做练习并演示。教师设题导入公式复制。3. 公式的复制(1)连续单元格的复制

方法:单击需复制公式所在的单元格,将鼠标指针移到所选单元格的右下角黑点上,待鼠标指针变为黑色加号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到目标单元格,释放左键。学生简单练习后演示。(2)不连续单元格的复制

教师通过已学过的单元格复制方法相类比,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并请一名同学演示操作。(工具按钮法、菜单法)

由学生演示出现的问题,导入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问题:

使用相对地址时,当将公式复制后,公式中的相对地址随地址的变动自动修改,以保证原公式与原参数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复制后的新公式与新参数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若使用绝对地址时,当将公式复制后,公式中的绝对地址不随地址的变化而变化。教师举例说明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之间的区别,突破难点。

学生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后让个别学生向全班同学演示以检查学习效果。4. 公式的删除

启发学生对照单元格内容的删除,自主学习公式的删除。学生简单练习后演示。

五、小结

总结学生操作情况,再次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课

(1)计算电视机的年度销售总值。

(2)只计算二、四季度电视机的销售值,仍放在销售合计列中。(3)分别求出各商品的年度销售合计及销售总额。

(4)先求出空调的销售百分比,再公式复制法计算VCD的销售百分比。(5)删除所有计算出的数据,恢复原工作表。【思考题】 分别计算出各班的总

入、节

例。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郑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韩晓铂

【课题】“奥运火炬传递”宣传海报制作 【课时】1课时(40分钟)【课型】上机操作课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海报的概念,掌握“文本框”及“艺术字”的应用,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海报制作任务的分解,教会学生如何制作宣传海报,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弘扬奥运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使用“文本框”、“艺术字”

难点:控制“文本框”、“艺术字” 的位置 【教法学法】

1.综合运用“情景导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2.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运用教具】

电脑室、极域电子教室及自制的网页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Ⅰ、(约5’)导入新课

(通过课前看到的一段奥运火炬宣传片视频)同学们知道奥运火炬现在在什么地方正在传递么?(学生回答)奥运火炬经过我们郑州么?(学生回答)奥运火炬将在7月底来到我们郑州,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我们全班每个小组的同学这节课运用所学WORD知识一起来制作 “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海报,宣传奥运,迎接奥运火炬的到来。Ⅱ、(约4’)讲授分析,布置任务

为了更好的完成制作,让我们首先来了解海报的相关知识。(切换演示,介绍海报知识)我们来看一副已经制作好的宣传海报,哪位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看到的海报里边具有哪些元素?(引出“文本框”及“艺术字”的定义)我们本节课制作海报由三个任务组成(介绍“操作实践” 页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同学,作为奖励将在“才艺展示”里给这里其添加一枚奥运徽章(展示“才艺展示”页面),下课前由得到徽章的多少来评出本节课最出色的小组和同学。Ⅲ、(约26’)分解任务、自学操作

任务

一、文本框在海报中的使用(9分钟)

同学们根据刚才对海报知识的了解,知道了海报里要有比较吸引人注意力的图片。那么请同学们按照“任务一”页面的有关操作指导,自己打开WORD设置好页面,并完成海报中插入适当的“文本框”及背景图片的操作。(教师指导)(6分钟)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任务,注意:完成的同学们将做好的文档名保存为所在机器名,先传至任务指定位置(事先做好的FTP链接)。每一小组完成同学辅导周围同学,组长起立来帮助不会上传的同学完成上传。(3分钟)时间到了,下面上传链接,停止上交。我们进行下一个任务。

任务

二、使用艺术字作为海报的标题(8分钟)

海报已经有了很不错的“样子”了,但还不完整,缺少什么?(学生回答)对了,下边给我们的海报添加主题名字。为了使海报具有醒目的标题,同学们自学“任务二”的有关操作,将海报添加“艺术字”来作为海报的标题。(教师指导,并将“才艺展示”页面进行更新)(5分钟)时间快到了,有一部分同学无法移动 “文本框”及“艺术字”的位置,请大家看演示如何解决(教师演示),同学们修改后再次将作品重新先传至指定位置(教师将FTP之前作品删除),每组组长来辅导本组完成有困难的同学。(3分钟)时间到,下面停止上交,我们打开“才艺展示”页面,看一下完成第一个任务不错的同学,(表扬完成不错的学生及小组)其他同学继续加油。

任务

三、海报版面信息的设计(9分钟)

这么多同学的海报基本上制作完成了,但别人知道属于哪位同学什么时间做的么?(学生回答)如何解决?(学生回答)下面我们来完成“任务三”给海报添加制作的相关信息。请同学们根据“任务三”页面的要求来完善自己的作品,2 前边没有完成的同学抓紧剩余的最后时间完成海报制作。(教师进行指导)(5分钟)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好自己的海报了,每组组长起立指导本小组的同学上传作品,规定时间内没有上传作品的同学将不会得到奥运徽章。(3分钟)下面结束上传,停止作品的提交,同学们到“才艺展示”页面看一下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将“才艺展示”页面进行更新)(1分钟)Ⅳ、(约5’)作品点评与小结

我们说哪一组同学本节课做得最出色(展示“才艺展示”页面)?(学生回答)我们下面来欣赏这一组的某某同学作品(打开作品),这位同学来告诉大家你在制作这张海报时你最得意的地方吗?(学生回答)同学们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作品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学生回答)刚刚我们交流分享了几位同学的作品,大家都觉得他们制作的海报非常漂亮,我们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最后请同学们重新打开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改进,完成最后的然后上传,课后每位同学写出本节课你制作海报的感受。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岳麓外国语实验中学

杨怿淳

课题 第一章 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简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和信息处理 第二节 信息技术简介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1.正确把握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简单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方法,完成“个人信息卡片”制作。

2.结合课堂教学,查阅有关资料,完成命题作文:“从烽火台到因特网”,并展开讨论。

3.会开机、关机操作

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概念 信息技术简介

教法、学法

师:讲演辅结合 生:边学边练,自主探究

教学程序

一、复习提问

1.统计在小学学过计算机的人数? 2.怎样开机,关机你还记得吗?

练习开机操作

二、新知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了解信息,认识信息,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是需要感知的,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它为人所感知,并理解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

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可以被感官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2、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方法

3、信息社会

4、信息技术初步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简介因特网、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信息高速公路)

5、信息技术展望

练习登录入网操作

三、小结: 1.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正确认识、运用各类信息及其载体,探索广阔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自觉、高效的信息意识是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2.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和分析。

练习关机操作

四、思考与练习:KP7、15

教学后记

对小学阶段未学习计算机操作的学生,要分层进行讲解正确的开机、关机方法。必要的资料查询、广泛的交流与讨论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参考教案)第一课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课题】第1课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课型】新授课(本班教室)

【教学内容】

1.分析本册教材,明确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本学科的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技能目标:

1.根据学期内容,确定自己操作提高的方向。

2.根据网络概念及组成要素,知道组建网络要做哪些事。如果身边碰巧有这种需要,自己可以参与其中。

3.能恰当地将身边的一些网络进行归类。

※情感目标:

1.激发兴趣,让自己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

2.通过网络的功能及发展,明白分享与合作对学习工作的影响。

3.科技领先是一个国家、民族决定其国际地位的重要砝码,激励学生要有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期计划及内容介绍,让学生知道要学些什么,应该怎么来学。

2.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

3.能列举出身边的网络环境并恰当归类。

【学生分析】

对“网络”这个词,更多的同学会把它的概念缩小理解为“互联网”,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概念,知道其功能和分类。相对于其它知识、技能,本课内容应该有90%以上的学生是在同一起跑线。

【教学过程】

同学们,欢度了一个祥和的春节,在春暖花开的新春季节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让我们翻开这本崭新的教科书,先来了解一下,这学期,《信息技术》课会做些什么?

一、学期内容及计划

(通过引导,浏览目录,明确学习内容)

计算机是我们信息技术课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对它的使用和操作我们也相当的熟悉了。可是,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分散在各处的孤立的计算机就好像一个“光杆司令”,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想请问一下,你们有听说过“地球村”这个名词吗?“地球村”就是比喻人和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时间、空间距离,就好像同处于一个小小的村落一样。

这是如何办到的呢?真是要感谢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日益增长的今天,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经济的信息交换手段。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

二、计算机网络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信息的来源也很多,我想请同学们就自己听说的,看到的,想象的相关内容来谈一谈自己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学生畅谈时间)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教师补充,板书“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必备基本要素”)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彼此间通信及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这样一个实现了资源共享的体系叫做计算机网络。

(指导学生在教材相应位置标记出)

2.必备的基本要素

(根据概念叙述,提取这3个基本要素)

·至少有两台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通信介质分有线、无线

·网络协议

我们一直在说计算机网络怎样让我们的信息交流方便、快速,那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是谁以了要把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快速阅读教材P1-2页后,四人小组归纳出各阶段计算机网络的显著特点。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50年代――60年代)面向终端,网络结构简单,功能有限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60年代末――70年代)共享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70年代末――8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90年代至今)互连、高速、智能与更为广泛的应用下面呢,由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下网络的分类,就我所掌握的“信息”,有些同学可就是把“计算机网络”认为是“互联网”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相连接,根据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以及网络所覆盖的面积不同,可以将网络分为三类:

1.局域网(LAN)

局域网通常是为了一个单位、企业或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内大量存在的微机能够相互通信,共享某些外部设备(过去高容量硬盘、激光打印机、绘图机都是昂贵的设备)、共享数据信息和应用程序而建立的。

典型的局域网络由一台或多台服务器和若干个工作站组成。

比如:计算机教室,整个校园内„„都是一个局域网。

2.广域网(WAN)

广域网在地理上可以跨越很大的距离,连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几万米以上,跨省、跨国甚至跨洲。

目前,大多数局域网在应用中不是孤立的,除了与本部门的大型机系统互相通信,还可以与广域网连接,网络互连形成了更大规模的互连网。

大家通常使用的因特网(Internet)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关于因特网,想多和大家说说。80年代末期,Internet才进入我国,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接入。所以,最初,因特网在我国是高精尖的技术及高精尖的应用,非一般人所能用。直到1994年,邮电部建立了CHINANET网,使因特网真正面向全国大众。CHINANET网目前由中国电信负责经营管理,并且绝大数用户接入因特网都选择中国电信作为ISP(因特网服务供应商)。

虽然我们使用因特网的历史比较短暂,但我们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首先是网民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1月的数据统计表明,中国目前网民数量已达1.1亿,占中国总

人口的近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次,要互联网技术领域,我们由原来的“学徒”跻身为“师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阅读材料”,抖擞抖擞精神,扬眉吐气一下!

3.城域网(MAN)

基本上是一种大型的局域网(LAN),它可以覆盖一组邻近的公司或一个城市,可以支持数据和声音,并有可能涉及到当地的有线电视网。

时下,许多城市教育部门组建了教育城域网,进行远程教学等。

好了,我们介绍了这么多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来归纳一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换言之就是你用网络做了些什么事或是想做什么事?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帮助,说明所事例分别体现或发挥了网络哪方面的功能)

五、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资源共享

2.网络通讯

3.分担负荷及协同处理

在现在的社会,我们会发现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有了网络,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加强了人与人的沟通,学会了共享,增强了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必须要提醒我们的同学们,网络是为了帮助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如果有一天,网络挟持了你,让你不能正常生活,那你就应该及早就医,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与调整,斩断网瘾,重回正轨。

【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一下计算机网络,了解了其发展历史,知道了网络的功能以及分类。

【课后练习】

书上P7“探索活动”,直接填写在书上。

要求:.是自己亲历的最深切的感受,字数不一定多,但要真!

第五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网站规划的一般创建步骤。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网站规划的创建步骤,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感受网站规划的重要性,养成做事有计划、勤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网站的规划步骤。

网站的合理规划。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网站与哪些。百度、新浪。并提出是否想在网上建立一个类似于网站的一个新空间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该如何规划呢?抛出疑问引入新课——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二)新课讲授

1、确定网站的主题和风格

教师引导并提问写作文之前需要确定作文主题,那制作网站的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学生通过类比得出确定网站的主题。教师补充:还需确定网站的风格,网站主题就是网站的体裁,能够确定想要什么人来访问。风格就是给浏览者的整体感受。教师继续追问,若想建立“情感小屋”网站,该如何确定主题和风格。请学生以同桌两人为单位,限时3分钟讨论。请学生小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点评学生确定的主题很到位,对网站风格有自己的思考。教师补充讲解在设定主题及风格前可进行换位思考,思考用户希望看到什么风格的网站。

2、设计网站结构和版面布局

教师多媒体展示“情感小屋”结构图,并提问学生类比写作文,结构图对于网站的功能是什么。教师点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很强,并表示在建设网站前可将结构图画出。在确定结构和内容后,需要对网站整体版面布局,请学生自主探究出网站版面有哪些布局类型。教师可以点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很强并补充说明四种结构布局形式的特点:T型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口型充分利用版面,信息量大;时尚型以一张精美的`图片作为页面的中心内容;三型页面上横向摆放两条色块,将页面整体分割为四部分,色块中大多放广告条。

3、收集素材及选择制作工具

教师向学生展示淘宝网站,并提问每个网页上包括哪些素材。预设学生可以回答出文字、图片、视频、声音。教师补充在框架搭建完成后需收集网站相关素材,请学生自主思考网站应如何收集多种类的素材。预设学生可以回答出自行利用工具创作,网上下载等教师补充:收集的信息应分类管理,便于查找及使用。教师接着提问学生:大家所了解制作网站的工具有哪些。Dreamweaver、FrontPage等。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对相关工具有所了解。教师补充:Dreamweaver、FrontPage是属于可视化工具,适用于初学者,文本编辑类工具有记事本、hotdog,适用于专业设计者

(三)巩固提高

在了解网站规划的步骤后,开展一个小游戏,以开火车的形式请学生依次讲述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上课很积极、认真。并进行补充。

作业:以“我的学校”为主题,制定一个网站规划方案,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2

出示“金山打字”程序,并让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金山打字”程序中,都有生么样的事件发生,请学生阐述讨论结果。

教师做补充分析

任务一:程序运行分析

首先让学生操作完整的易语言“打字练习”程序,并分析其所发生的事件及过程,教师帮助分析讲解。

任务二:窗口界面分析

通过上面的事件和过程分析,让学生再次分析本程序的启动窗口界面中应包含哪些组件及元素,教师帮助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在“窗口界面中”加入本程序所需要的组件及元素。

任务三:程序数据类型及代码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对各个子程序进行分布步讲解。

1、“开始”按钮被单击子程序

通过分析代码,教师讲解逻辑变量“进入循环=真”、“按钮1、禁止=真”。

重点讲解事件“处理事件”和“延时(100)”

2、“停止”按钮被单击子程序

通过分析代码,讲解逻辑变量“进入循环=假”、“按钮1、禁止=假”。

在这一部分,可以先让学生对照上一部分的逻辑变量进行相似性分析。

3、按键盘字母键的过程

这一部分教师应该重点讲解“按下某键”事件,和实现判断按下程序中A、B、C、D的某键。

1、知识目标:

(1)掌握知识窗中输入数值型数据的规律;

(2)巩固数据录入方法。

2、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excel窗口中数值录入的规律的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

(1)通过阅读书本习惯的培养,逐步增强学生利用书本获取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对比、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3)利用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

1课时

重点:数值型数据的规律

对比法、任务驱动法

软件excel

(广播):打开上节课输入的“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点评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于书本中的知识理解和不看课本现象:

p20小博士:光标键、回车键、tab键、esc键的功能与作用;可以减少你既抓鼠标又敲键盘的忙乱,那么使用键盘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加快输入。

p20金钥匙:它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按列输入?”的原因,减少你频繁切换输入法,也是加快录入速度的一种办法。

p21小博士:讲到了使用“填充柄”填充的方法,快速录入的又一方法。

p23小博士:它告诉你“输入的内容较长时怎么办”困惑?

还有大家细心度不够,当你的工作表比较多时,可以通过工作表名了解表中的内容,大家没有更名。

因此大家在今后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课本的知识一定要认真看书,搞明白后,观察好后再动手,不要埋头苦干、蛮干,要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在文本型输入时,“出生日期”列上出“xx#”现象,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不停改,还是原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数值型数据的输入。

任务一:大家打开课本p26的“知识窗”了解原因,并验证知识窗内的规律。

学生动手实践……

练习一:完成下列数据的录入

+12364 -235 12345678000 0、023% 1/8 $34000 ¥1234560000

点评练习:

1、深入体会文本型与数值型的数据的区别:

数值型:12364 -64完成计算结果:12300

文本型:+12364 -64不能进行计算

2、明白生活中财会数据的分隔:12345678000应12,345,678,000

3、理解计算机语言的表达形式:

输入:1/8结果是1月8日

课本中表达“0 1/8”:0后应是空格输入后才为1/8

4、录入时键盘技巧:¥ $这两个符号用插入特殊符号可解决,键盘更快些。

在中文输入法中中文标点符号状态下(shift+4键)结果是¥

英文标点符号状态下(shift+4键)结果是$

5、科学计数法在数学领域与计算机领域中的不同表达方式:

1×104 1e+4

1×10-4 1e-4

6、出现“####”是列宽不够,可以改变列宽。

任务二:结合课本p25方法完成p24的成绩表,注意录入的技巧。

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出现问题:“数学”这一列输入后是日期型,可告诉学生原因以及方法。

学生小结本节课中的小知识点……

教后记:

当我发现上节学生为了“xx”现象频繁地更改单元格内的数据时,学生的心理上感到困惑比较大。

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我上本节课成功之处:

1、以练习促学:布置练习完成单元格及工作表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在积极看书或互相交流,没有看到学生“等着吃”的现象,这种积极的心态也感染了我,同时在处理练习时学生有自己的表现方式,如练习4中的地址,他地址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中,既直观又好理解;在练习7中的操作使用多种不同方法是我没有料想到的。这是我尝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的一种,我认为比较成功,今后也可以推广的方法。

2、设置问题障碍:使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情趣高、效果比较好,知识牵移比较巧妙。

3、区别与拓展:对“信息”与“数据”知识的拓展比较满意,扩大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4、通过找不同学习excel窗口时,随机说了几道题如234+548=256*652=的计算题让学生找不同并用它解决这个计算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发现很容易记住“编辑公式=”的用法,这对今后数据处理有很大的用处。

5、内容衔接比较紧凑。

不足之处:

1、“信息与数据”知识的拓展时间掌握不好会影响下面知识的进展速度。

2、“了解excel窗口,并区别与word窗口不同处”学生实践区别完成后,学生讲解与展示时间太长也影响进度,在另一个班我进行对比区别,让学生和我的进行比较,注意自己没有发现的,这样效果比较好。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3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xx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活动七《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VB。本节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起,与程序世界的实例作类比,让学生通过举例和上机实践,理解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可视化编程包含的许多概念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雏形,要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会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编程,必须从理解和掌握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入手,而学习的方法是从VB提供的可视化编程环境和可视化编程组件开始,因为可视化编程的方法和步骤简单、易于上手。

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能够对各种生活现象加以分析和说明,已接触了许多应用软件,具备了应用软件的一些使用技能,对程序世界的很多现象也有了一定的感触。而可视化编程的方法涉及较少,所以,本节将以“VB”可视化编程基础开始学习,对一些概念将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明确。

教学准备:

1、精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任务,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布置制作“电子钟”应用程序任务。

2、硬件、软件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学习资源主要以教材为主。

3、策略准备: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之喜悦,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Visual Basic开发环境的使用。

2、了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3、了解对象、属性、事件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可视化编程的基本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VB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VB可视化编程的方法。

2、VB可视化编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3、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二)教学难点

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教法、学法:

(一)教法

任务驱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

(二)学法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拓展提高、交流评价、课堂小结作业这五个部分进行。

情境导入

我们经常见到“电子钟”程序,今天我们来学习用VB制作“电子钟”程序应用程序。

学生活动: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认真听课并思考。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回顾:

1、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电子钟”程序需要对什么进行判断?涉及到程序设计的哪种软件?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联结新旧知识。

新课学习

布置制作“电子钟”程序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利用VB可视化编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可自主学习,参照教材第75—84页部分完成该任务。

(1)建立工程

(2)创建图形用户界面

(3)设置对象属性

(4)编写程序

(5)调试运行程序

(6)保存和编译程序

学生活动:听课、思考,探究、合作。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可视化编程的过程,也为学生将来自觉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拓展提高

(1)学习较吃力的学生继续完成上面基本任务,可寻求同伴指导。

(2)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针对“电子钟”程序界面进行修饰完善,自主学习,添加相应控件。鼓励这些学生指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任务,达到共同进步。

(3)思考:制作真正的“电子钟”程序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活动: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实践。

设计意图:关注全体学生、体现分层教学思想。

交流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部分作品。

学生活动:展示、表达、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激励、诊断、促进学习。

课堂小结作业

(1)涉及哪些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

(2)事件过程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3)如何设置和读取对象的属性值?如何调用对象的'方法?

(4)简述VB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步骤。

学生活动:思考、回顾、回答。

设计意图:提升认识

全面阅读教材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巩固、准备。

板书设计:

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

一、认识可视化界面

VB界面、事件、对象、属性。

二、编程体验

1、数据表格化处理的一般过程:

2、表格一般由、和三部分构成。

3、表头由项目组成,每一个项目对应,用于保存的数据。在数据区域中的每一行,称为。

第二环节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1、一个电子表格文件称为电子表格的一个,它可以存储多个。

2、是用于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

3、第F列与第六行交叉处的单元格地址是;从A2到F10所形成的对角线的矩形区域,可用单元格地址表示为。

4、激活单元格的方法有:。

5、在单元格中输入完数据后,可按键进行确认。

第三环节利用公式计算

1、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时,公式的开头字符必须是。

2、改变工作表中的数据,由公式所得到的运算结果会不会自动发生改变?

3、探究:将公式复制到不同的单元格中时,公式中所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会不会发生变化?

第四环节在公式中使用函数

1、表达式“B3+C3+D3+E3+F3”如果用函数表示,可以写成。

2、单击编辑栏前面的插入函数按键

,打开的对话框是。

3、Excel中提供了丰富的函数,这些函数的语法与功能,可在中查到。

自我反思

1、学习过程:

遇到的困难:

存在的困惑:

2、学习成果:

已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

未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为网页中的文本和图像设置超链接。

2、通过教师演示、自主探究等方法,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探究设置超链接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网页制作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网页中文本和图像的超链接设置。

【难点】网页中图像超链接的灵活设置。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制作完成的“沈阳简介”网站,让学生观察在网站首页上和之前制作的首页有哪些区别?学生会发现有些文字下方出现了下划线,颜色也不同。教师演示鼠标单击首页中的带有下划线的文字和网页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出现了什么变化?学生发现页面跳转到了另一个页面。教师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当点击页面上的文本或图片时,怎么跳转到其他页面呢?网页之间的联系应该如何建立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1、建立文本超链接

教师激发学生思考:如果想要为网页中的文本设置超链接,首先应该做什么?【选中文本】教师表扬学生反应迅速,并进行演示操作,选中文字“地理环境”后,利用“属性”面板,在“链接”右侧选择文件“地理环境。html”,在“目标”下拉列表中选择“_blank”选项,创建文本链接。演示完成后让学生观察文字“地理环境”的变化。【文字变成了蓝色,文字下方出现下划线】

教师布置任务:尝试自己完成文本超链接的设置,实现单击“地理环境”能够跳转到“地理环境。html”页面。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加以巡视,并提示学生:完成后可以通过单击“在浏览器中预览/调试”按钮,在浏览器中预览设置的超链接效果,查看是否设置成功。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抛出问题:_blank的作用是什么?_blank和_self的区别是什么?教师让学生尝试修改目标中的选项,操作完成后指定学生回答。【使用_blank,是在新的窗口中显示页面,使用_self,是在当前网页窗口中显示页面,不会打开新的窗口】教师表扬学生操作认真,回答的准确。

教师激发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为文本设置超链接?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课本,自行探究,为文本“风土人情”设置超链接,链接到“风土人情。html”页面。学生操作结束后指定学生说出操作要点。【选中后,在“常用”插入栏中,点击“超级链接”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链接的目标文档,并在“目标”下拉列表中选择_blank选项】教师评价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强,思路清晰。

2、创建图像链接

教师提问:如果想要为沈阳简介中的太阳鸟建筑图片设置超链接,是否和文字设置的.方法一样呢?教师布置任务:按照设置文本超链接的方法尝试自主操作,实现单击图片后跳转到“太阳鸟介绍。html”页面。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如果是对整个图像建立链接,和文字设置方法一样。

教师抛出问题:如果想要为图像的部分区域设置超链接,怎样进行设置?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操作,将太阳鸟区域设为链接区域,链接到“太阳鸟介绍。html”页面。讨论后由小组代表演示及讲解操作要点。【选中图像,在属性面板中找到椭圆形热点工具,在图像上拖动,选中太阳鸟区域,并设置链接的目标文档和目标】教师评价学生操作很熟练,并解释:这属于热点链接,单击设置的链接区域,从而跳转到相应页面。图像属性栏中的“替换”中可以写明图片的含义,当图片无法显示的时候,替换中的文字就会显示出来。教师让学生继续完善对图像链接的设置。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了解了如何为文字和图像设置超链接后,教师布置任务:学生独立操作,将首页中的其他栏目以及图片设置对应的超链接。操作完成后同桌两人进行相互展示,在浏览器中预览是否能够实现正确的跳转。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为文字设置超链接的两种方式。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牢固。

作业:思考为网页中图片设置热点链接,可以设置两个热点区域吗?

四、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5

教学内容: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

(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不过“写字板”“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

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1)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依附在别的程序上,这样就不易被察觉和发现。当病毒事先设定的条件得到满足时,计算机病毒便发作,对计算机系统发起攻击。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都有很强的自我复制能力,这也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它可以随着带有病毒的软盘、光盘、电子邮件等,通过交替使用和网络,迅速传染到别的计算机系统。

(3)破坏性

刚才也有同学讲了很多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删除数据、修改文件、抢占存储空间。计算机病毒甚至可以使一个大型计算机中心的正常工作中断,或使一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危害到国家经济和安全。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同学们现在知道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多么大,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和害怕。只要加强预防,就可以减少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

(学生交流发言)

好,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1)软盘和光盘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因此不要随便与别人通过软盘光盘交换数据。如果必须使用他人的软盘和光盘,可以先用杀毒软件检查处理以后再用。

(2)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桥梁

只要计算机连在网络上,就有被病毒传染的.可能,因此在网络上浏览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轻意去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或电子邮件。

(3)定期用杀毒软件查毒

养成隔一定时间用杀毒软件检查系统的习惯。但是必须认识到,没有万能的杀毒软件。同时,要注意经常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4)安装病毒监视软件

现在有不少杀毒软件都提供了这种功能,它能够在系统中安装一个监视器,时刻监视系统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即会自动报警并运行查毒软件。

(二)网络上的道德规范

刚才我所讲的四点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只是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注意的,而且也是同学们比较容易做到的。做到了这四点,同学们以后在使用因特网时就会减少由计算机病毒带来的许多麻烦和苦恼,但是,就像一切事物都有着两面性一样,我们都知道因特网在为人们打开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使用因特网时要注意做到:

1、上网要有节制,不应终日沉湎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选择能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有益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

3、培养高尚的情趣,不发表低级趣味的或不负责任的言论。

4、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这四点要求就需要同学们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做了,只有自己加强自身修养,遵守道德规范,相信同学们会在网络的世界里找到一片新天地,享受到网上冲浪的感觉。

(三)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上网,上网就要与计算机打交道,目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科研、生产、学习和管理效率,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因此学习信息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信息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掌握信息技术,就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从而很难立足社会,更谈不上发展,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信息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就来给同学们讲一些建议:

1、多实践

2、勤动脑

3、善应用

(四)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总结:

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

2、使用电脑要注意那几点防病毒?

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

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

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四、课堂反馈:

作业:练习一、二。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6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和画流程图,掌握“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

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掌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以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1、“移动”模块的使用,在设置不同参数时,可表现为“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延时”模块的作用;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展示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出发,直线前进,准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你该怎么设计这个机器人呢?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1、通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人,轻松自然地引人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机器人行走软件部分——程序的设计,此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基本的打开软件运行平台到简单流程图的组成,教师要一步步详细演示讲解;

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

学生活动

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思考机器人转弯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点讲解左、右发电机的设置以及“移动”“延时”等模块的参数更改;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

学生活动

机器人转弯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下载的方法,分析机器人行走的程序设计。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7

一、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学习现状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掌握在Word文档中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美化WORD文档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利用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和专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会感恩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图形的叠放次序及填充效果设置

三、学生分析

(一)学生情况

上课班级是一年级计算机网络专业班,该班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积极、活跃。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Windows XP系统的基本操作、网络的基本应用、Word文档的编辑与排版等基本使用。班中有将近40%的学生来自农村,另有60%的学生来自城市,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层次分差较大,个体差异明显,对学生的教授不能一概而论。

(二)学法指导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指导他们更好地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具体采用了如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教材中有明确的知识点及操作指导,因此我对于基本问题的处理,采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能动性。

2、发现探索法

技工学校的学生,重要的是实践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遇到问题,从而学习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模仿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采取模仿老师或同学的操作方法,从而达到学会新知识并学着应用的目的。

4、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互相帮助,采用这样的同伴间学习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弥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有助于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根据我对教材的研究,结合学法进行综合考虑,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

在本单元中,以完成一个总任务——贺卡制作为主线,以三个任务为过程,培养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完成“任务”及自主思考、创作的能动性。

(二)问题引导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通过学生在完成实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面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向上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实训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Word 20xx、演示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对文字的修饰进行,掌握了修饰文字的基本方法,还学习了如何插入艺术字和画出自选图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贺卡制作,提高我们美好WORD文档的技能。

二、新课内容

课前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五组,每个组中都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好上机的座位。

任务提出:

在本单元将要学习制作精美的贺卡。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的发展规律,将总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两个任务在课堂上完成,一个任务课后完成。

任务一:试做一张贺卡(第1课时)

任务说明:由于该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教材又有操作步骤提示,因此采用任务驱动、学生自学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本单元基本的知识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且逐渐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任务过程:给学生欣赏一些用Word制作的较简单的贺卡(并介绍这些贺卡包含的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处理的基本知识点);(3分钟)

学生观察贺卡后,提出自己对贺卡中最赏识的地方,模仿贺卡自己试做一张贺卡,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课本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任务。老师根据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和回答。

学生制作贺卡。(20分钟)

插入剪贴画、艺术字的方法在上一次课已经学过,通过互相交流和向老师求助等方式可以很快插入自己想要的图形或艺术字。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下列问题:

问题1:怎样改变图片的大小?

选定图片→格式→图片,填写长宽值。

②直接拖动图片边框控点改变大小

问题2: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图片后是否可以改变其大小?

可以选定—拖动对象控点改变对象大小。

问题3:可以将艺术字放于图片之上吗?

可以设置叠放次序。

问题4:艺术字的形状可以变化吗?

可以选定艺术字,在艺术字工具栏中选择艺术字的形状

任务完成小结:知识点小结:(5分钟)

插入图形、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点击插入位置→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在“来自文件”对话框的“查找范围”内选定图片所在的子目录,选择所需插入的图片,然后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插入艺术字的方法相同。

点击插入位置,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选中所要的图形即可插入自选图形。

设置图形、剪贴画和自选图形的格式。

①选定图片→格式→图片。②在出现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点击“位置”标签,选中“浮于文字上方”。③点击“环绕”,在其中选择环绕方式和环绕位置。④点击“确定”按钮。

3、设置艺术字的阴影效果。

作为艺术字插入,然后选中它,再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阴影按钮或三维效果按钮来选择你想要的阴影或三维效果,还可详细设置阴影或三维的位置、颜色、深度、光照方向等。

4、文本框的作用。

文本框可以让这一部分文字和整个文章独立出来,便于编辑。选中文本框后可按Ctrl+方向箭任意移动,而文字不可以、另外文本框可加边框也可不加框,一般用在图形标注上等。

课堂表现小结:(10分钟)

1、每个小组挑选一个作品展示。

2、教师给各小组展示作品评分并进行点评(布局设计、审美、选材和文字上)

任务二:制作圣诞贺卡(第2课时)

任务说明:这项任务是前一任务的递进,难度较大,老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完成这个任务过程中,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实现能力目标和贯彻德育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8

一、学习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前三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通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

(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

(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

(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大多数软件课的'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这有点乏味,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又会造成学生毫无目的性的状况,因此,在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以Excel软件的功能简介作为导入,先通过观看视频认识Excel窗口的组成,然后设置录入和修改数据范本的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调整列宽与行高,及对工作表的标签改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数据表范例的基本操作,增加学生对Excel软件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入Excel软件的教学,让学生观察视频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设置录入数据范表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通过设问、探究、演示、练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掌握数据的录入与修改,列宽与行高的调整,以及数据表标签名的更改。

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启动Excel的方法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认识Excel的窗口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

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通过视频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提问:

1、什么是行、列?

2、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多少列?

3、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通过自主学习,理解Excel软件的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录入和修改工作表数据布置任务一:输入课本中的范例工作表“趣味运动会比赛名次”,教师巡视,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

1、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出错该如何修改?

2、A1单元格中的文字输入时为什么会“跑”到B1,c1单元格中去?一个单元格最多可以存放多少个字符?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录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的方法。调整表格列宽提问:

1、如果想单元格A1不“侵占”后面的单元格,那么该怎样操作呢?如果学生发现了解决的方法,请学生演示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否则由教师演示。

2、如果要调整的是行高,该如何操作?思考、实践后找出解决的方法,并演示调整列宽与行高的操作。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调整行高的的办法。给工作表标签改名一个Excel工作薄文件内往往包含多少个工作表?我们可以把电子表格的工作簿看作一个作业簿,簿内有多个页面,每个页面就是一个工作表。工作表默认名为Sheet1,Sheet2、、、为便于识别,可给工作表标签改名。

布置任务二:将工作表标签“Sheet1”改名为“初一运动会”。思考:你能发现有多少种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上机操作修改工作表标签名。通过比喻,促进学生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通过探究,发现和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思考、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综合练习完成书本后面的实践

1、在工作表Sheet2中输入初一计算机成绩。

2、把工作表Sheet2标签分别改为“初一计算机”。

3、把工作簿以文件名“计算机成绩表”存盘。上机操作。综合应用,巩固技能。

3、教学评价

(一)填空题

(1)Excel工作表中的一格称为xxxxxxxx。为了标识表中的每一格,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每格都有一个名称,如图1所示,我们将当前选中的格称为xxxxxxxx。

(2)在Excel工作表中每一格默认的宽度是8个字符,最多可以存放到3200个字符,即每格最多可以存放xxxxxx个汉字。

(二)选择题

(1)Excel是一种xxxxxx

A、系统软件

B、程序语言软件

c、应用软件

D、操作系统软件

(2)以下xxxxxx不是Excel的功能?

A、制作表格

B、各种复杂运算及分析c、数据管理

D、图像处理

(3)Excel的电子表格文件也称为xxxxxx

A、工作袋文件

B、工作簿文件

c、工作表文件

D、工作夹文件

(4)Excel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xxxxxx

A、ppt

B、wps

c、doc

D、xls

(三)判断题

(1)第一次新建Excel电子表格文件时,标题栏内显示的缺省文件名是“sheet1”。

(2)在Excel工作表中包括了许多行与列,其中列标号为1、2、3,行标号为A、B、c。

(3)在Excel工作表中行标号为1、2、3,最多可以到65536行。

4、教学资源:Excel第一节、ppt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Excel电子表格的第一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课堂的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2)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3)本节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如基础差的学生,对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概念的区别,工作表标签名的更改出现差错,这还有待改进。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选项按钮控件

知道vb中过程的含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前提诊测

vb中敲f1键的作用是什么?

导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着选项选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vb中设计选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操作法

教学重点

选项按钮控件

教学难点

编写代码、调试程序

教学过程一、分析演示程序“设置字体”二、设计程序“设置字体”

1、设计程序界面

1、1创建新工程

1、2设计窗体:一个标签控件,一个文本框控件,四个选项按钮控件,一个命令按钮控件。

2、修改对象属性

3、编写代码

打开代码窗口,编写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cmdExitxx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 optHtxxClick()

t = “黑体”

End Sub

Private Sub optLsxxClick()t = “隶书”

End Sub

Private Sub optStxxClick()t = “宋体”

End Sub

Private Sub optYyxxClick()t = “幼圆”

End Sub

4、调试并保存程序

5、生成可执行文件

形成性测试

编写一个“旅游信息”的程序

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vb中的选项按钮控件,使用它进行信息采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和使用。

掌握Word的文档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能运用本课知识初步使用Word进行基本文字处理操作。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的创新精神和积极参予的热情。

层次目标

较高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在熟练运用完成本课操作基础上灵活应用。

一般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熟练运用完成本课的操作

较低层次:记住本课知识,能完成本课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难点:

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电脑室软件:Word 20xx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导言

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学习计算机在文字处理这方面的应用,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工作在Windows98环境下的Word20xx。

提出问题

了解有关Word知识。

如何启动Word?

认识窗口的组成?

如何新建Word文档?

如何输入文字?

如何保存Word文档?

如何退出Word?

活动过程

1、备注:学生根据问题看书自学(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2、启动Word20xx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

(1)直接启动

(2)从菜单启动

(3)快捷方式x

根据以前所学的画图的知识归纳出启动Word的方法。练习启动Word

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20xx

提示:启动Word还可以用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3、20xx窗口

(1)学生自学:看书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

(3)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内容,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编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叫个别学生示范)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4、Word文档的新建

演示并讲解:当我们启动Word时,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空文档,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新建文档演示建立的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总结出新建文档的方法: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及利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并按步骤操作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演示并讲解:当插入光标在编辑区中闪动时,我们就可以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利用键盘我们可以输入“英文”要输入汉字,需要先启动汉字输入法,我们在前面的第五课、第六课已学过了,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到Word中来。(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组织材料练习输入文字。

保存文档

演示并讲解:在Word中的文档可以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保存的方法和我们在画图中所学的大致相同: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或另存为命令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名字,最后单击保存按钮。

学生把刚才输入的文件保存起来。注:Word文件的扩展名为、doc,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来保存。

退出Word

讲解:退出Word的操作步骤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操作相同:单击Word窗口的关闭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学生实践操作退出Word注:如果文件修改后尚未存盘,在退出Word时会出现提示是否存盘对话框

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Word的启动、退出、文档的新建、保存、窗口的组成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在记住知识的基础上要反复练习至熟练。

操作练习:

1、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启动Word,记住步骤;

2、文字输入练习

3、Word启动和退出,文档的新建和保存。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1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交APP有哪些主要功能?流行的社交APP有哪些?

2、了解微信中添加好友的各种方法。

3、了解微信“摇一摇”参与电视互动的原理、查找歌曲的原理。

4、了解微信“摇一摇”交友的风险,能正确地使用社交APP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正确地使用社交APP进行交流。

教学建议

社交APP的种类非常多,目前最流行的当属微信,因此本课主要以微信为例来介绍社交APP。

建议本课用1课时。

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几乎都用微信来进行信息交流,微信比传统的手机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信息功能强大得多,用它不仅可以传递文字及各种文件、进行实时的视频聊天,还可以进行群聊及朋友圈的社交活动,完全了传统的用手机发信息进行交流的方式。

教材中假设了一个学生结伴看电影的生活场景来探索微信的使用方法,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更合适的任务。

添加好友的方式很多,也很好玩,但老师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的走向,一边演示还要一边启发学生思考背后的原理。

“摇一摇”有很多奇妙的用法,例如:“摇”电视、“摇”歌曲等,这些奇妙的用法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到对知识、原理的探究中去,而不能只停留在对“摇”本身感兴趣。

“摇一摇”可以用来添加好友,但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也许不能理解“摇一摇”添加陌生好友时潜藏的巨大风险,可以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讲解引起学生的警觉,树立风险意识。资源目录有相关文字材料和视频可供教学参考。

“摇一摇”的操作比较有趣,安排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合作探究,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回家才有操作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摇一摇”添加好友的操作涉及到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问题,在家操作便于家人进一步对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进行教育。

用微信的朋友圈发布信息,可以与朋友分享见闻,交流思想,是使用微信的`人最热衷的事情。用朋友圈传播信息,速度非常快,范围非常广,因此,有些人看中了朋友圈的这个特点,利用朋友圈来传播各种信息。除了各种真假难辨的广告信息,还有各种谣言、各种诈骗信息也不时地出现在朋友圈中,而糟糕的是有些不良信息还是来自身边的朋友。因此需要将朋友圈的这些负面的东西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学会鉴别,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部分内容用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资源目录有相关文字材料和视频可供教学参考。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2

教学目的:

1、认识电子邮件

2、学习邮件软件outlook Express

3、掌握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重点:

制作电子邮件,收发电子邮件,附加文件的邮件。

教学难点:

收件人地址,电子邮件是否发出。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课

上节课我们浏览了internet网,看到了许多好的网站和漂亮的网页,也下载了部分软件和文章。我们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同学、朋友和亲人啦?又怎样让他们得到啦?有什么办法?(打电话、写信、电报、传真、传呼等)有没有一种既有打电话的快速,又有信件的通讯方式啦?那就是电子邮件。

二、讲述新课

一)、基本知识

1、拨号上网

2、启动outlook Express

3、认识outlook Express界面

1)、文件夹窗口

2)、邮件主题列表窗口

3)、邮件预览窗口

二)、发电子邮件

1、制作电子邮件

1)、单击“新邮件”

2)、认识新邮件窗口

①收件人:

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如本校:stuxx@local

如国际:teacher@ jzl@

②“抄送”和“密件抄送”亦同上述格式一样。

③“主题”可自己命名

如:信件、通知等

④“正文”书写要表达的内容

3)、附加文件

方法:插入――附件――选文件名――单击“附加”

注:可附加别的软件编的'文章,图片、软件等。但收件人方必须有该软件。

4)、保存电子邮件

方法:文件――保存――草稿

5)、发邮件

①方法:单击工具栏的“发送”

②论证邮件是否发出

方法: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已发送文件夹。如已发出,则显示该信件。否则,单击发件箱,选定该邮件,单击“发送和接收”发送该邮件。

6)、实习操作

①告诉学生老师地址jzl@local

②让学生给老师发邮件一封

三)、收邮件

给学生演示收他们邮件的方法:单击outlook工具栏“发送和接收”按钮。

四)、浏览邮件

方法:①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收件箱,单击浏览的邮件,可在邮件浏览窗内浏览。

②双击邮件列表窗的电子邮件,可打开要阅读的邮件。

③双击附加文件邮件,即可打开该文件。(必须有该附加文件的软件,如文本word、解压缩软件等)

三、实习操作

任务:1、同学互相收发电子邮件。

2、老师向部分学生发电子邮件,要求回复。

3、向全班同学展示部分学生接收的邮件及附件。

课后小结:

本堂课抓住了学生想发电子邮件的这一兴奋点,不段的贯川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发邮件,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3

一、课程设计:

记忆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保持,并在一定的时候将这种信息重新撮出来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重现三个阶段。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人在10—17岁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在18岁时可达到记忆力发展的.最高峰。由于记忆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极端重要,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设记忆力的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二)知道一些记忆规律,初步掌握几种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

(一)心理测验

(二)操作训练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重、难点:

记忆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略)

记忆力评估: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记忆力评估问卷,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答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记忆力状况、自己使用的记忆方法,以及什么记忆方法更好。

第二课时

一、活动准备

1、故事引入“2分钟”

“记忆出众的张安世”—张安世是汉武帝时的一员大将,他文武双全,记忆超群。一次,学馆里丢了几箱书,汉武帝又急着要看,有人便推荐张安世去给汉武帝背诵,张安世果然全都背了出来。后来,书找到了,拿来与张安世背诵的记录一核对,一字不差。

2、基础知识:记忆与记忆规律“6分钟”

①记忆是一种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过程。

②记忆规律

1、先快后慢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图见《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P10)

遗忘是有规律的,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被遗忘最多,遗忘率达55、8%,保存量仅为44、2%;

一个月以后的保持量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说明了遗忘是先快后慢。

2、识记有意义的事物不易忘记,与原有认知结构有关

3、识记处在中间部分的材料容易忘记,由于受前后材料的干扰

二、记忆能力训练“18分钟”

(一)再认能力评估和训练:向学生一一呈现第一套单词卡片,让学生记住。每张卡片出示时间约为2秒,卡片之间间隔时间为2秒。第一套材料祟完一分钟后,将第一套卡片和第二套卡片合在一起,以出示时间3秒、间隔时间2秒依次向学生出示。叫学生作出判断,哪些是已经看过的,哪些是新出现的。记分方法:全对得100分,计分公式: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分数= ×100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二)数字—汉字配对作业

先将数字—汉字配对材料展示5分钟,让学生识记。休息1分钟,再展示数字,让学生配上汉字。正确匹配一对得10分,满分为100分。

(三)意义记忆能力训练,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现故事“猫号”,后由学生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讨论从记忆规律和训练中得到什么启发,4人一组,各小组代表轮流参加全班交流。 “15分钟”

四、教师归纳,要点如下:“5分钟”

1、充分利用意义识记

2、排除记忆内容间的相互干扰

中间内容多复习几遍;分散记忆、转换记忆,造出更多的头尾来;利用清晨、晚上临睡前的时间

3、进行尝试回忆;边看边记,勿只看不记

4、尽快复习,减少大量遗忘

5、善于遗忘,忘记无关紧要的东西

6、善用记忆术

联想法、形象法、谐音法、口诀法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4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用法。

教学重点:

的各个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的双击操作及拖动。

课前准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到过老鼠吗?那么老鼠长得是怎样的呢?

那么我们看一看电脑上的哪个东西最像老鼠?哪些地方像?

那我们知道有什么用吗?可以操作电脑,那么到底怎么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如果认真的学的好的同学?老师还会奖励他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2、新课教学

(一)教师讲解

大家来看,上有两个长得有点像小老鼠耳朵的两个键:左边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左键;那么右边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的右键。能记住吗?

1、握的基本姿势

手握,不要太紧,就像把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样,使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也试一下)。

2、用移动光标

在桌面上移动,您会看到,显示屏上有个箭头也在移动,你把往左移动,箭头就往左移动;你把往右移动,箭头就会往右移动;你把箭头往前移动,箭头就会往上移动;你把箭头往后移动,箭头就会往下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来控制显示屏上箭头的位置。

3、单击动作

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左键,马上松开,请注意观察,你会不会?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

单击左键

4、双击动作

不要移动,用食指快速地按两下左键,马上松开。

双击左键

5、拖动动作先移动光标到对准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通过移动将对象移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这样您可以将一个对象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二)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全课总结(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5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专题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专题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计算机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 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

    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本册安排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多媒体世界、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1—5课)信息与信息技术序号 标题 内容1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初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案 认识PowerPoint 执行时间:2012年____月____日星期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 2.使学生掌握利用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2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一教学设计 高林村中学张恒 授课时间: 2018-4-15 课题 修饰Word文档课时 1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 1、学习的办法是相通的,扎实、细心、有责任感非常必要,遵守课堂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纪圣岭 2016年10月27日,我在聊城二中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学习活动,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更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

    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标: 摆正对课程的认识 能够举例说明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本质 能够说明信息的特征,列举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等方面......

    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 2、问号(?) 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

    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知识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复习设想]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