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一、剪纸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剪纸教学要突出基础性。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小班年级的孩子刚接触剪纸,剪纸活动的设计就要从拿剪刀开始,剪纸的作品也是教师提前辅助画好线,幼儿沿线剪切;中班年级的孩子可以根据样稿进行模仿训练,会简单的对折剪和三角折剪;大班年级的孩子能够在自画自剪的基础上,进行样稿创新,最终独立完成一幅带有背景的剪纸作品。也就是说剪纸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这样才能发挥出剪纸的作用。
二、剪纸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根据幼儿阶段性的认知和经验,选择一些幼儿喜欢的贴近幼儿生活各类事物(包括动物、植物、人物、故事情节等)为内容。
前阶段,幼儿园举行师幼剪纸大赛,我们组选择的剪纸内容是《小蝌蚪找妈妈》。之所以选择这一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小蝌蚪找妈妈》是我们大班主题教育的内容,幼儿熟悉内容;另一方面《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在剪纸过程中,我们组的两个孩子,一会儿剪小蝌蚪,一会儿剪水草,一会剪乌龟,剪出来的效果都很好。
所以说,贴近生活的剪纸内容,幼儿更加熟知选材的形象,这对于幼儿剪纸的潜能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剪纸活动的设计要游戏化、情节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幼儿的剪纸活动中,创设一些游戏情节,让孩子去探索,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大班《环保小卫士》这一主题里,我设计了一节《美丽的草原》这一剪纸课,在活动之初设计了一个小故事:原来青青的草原被破坏了,牛儿羊儿没有了家和食物,它们特别需要小朋友的帮助,希望小朋友帮助它们重新建造美丽的家园。这样,孩子的爱心都涌了出来,纷纷拿起小剪刀,帮助牛儿羊儿剪小草,盖房子,一会儿美丽的草原又青青绿绿了。所以说,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实现的途径,不仅可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提高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的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给幼儿带来快乐。
四、尊重幼儿差异,鼓励幼儿不断创新。
剪纸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的创意。在幼儿剪纸活动过程中,教师提供基本的样稿,并鼓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在设计剪纸活动时更要注意这一特点。例如,我们大班的孩子在剪纸的基本技能方面都已经掌握了,在练习课上我都会出两种样稿:一种是基本的折剪法练习样稿,一种是加了一些花的样稿。这样基础差的孩子就按照基本的样稿练习,而基础好的孩子可以在样稿的基础上进行花样剪纸,如镂空剪。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去发现新的创意,创造出显示个人独特感受的剪纸作品。
总之,剪纸是孩子感知外部世界,发现自身潜力的一个过程。剪纸可以培养幼儿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并且带动大脑的开发。合理地设计幼儿剪纸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技能,而且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篇: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课题阶段计划(2005、2)
朝阳第二幼儿园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拟申报的市级课题“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将以园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深入开展剪纸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剪纸特色教育,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二、工作重点
本学期重点研究将剪纸活动与其他活动有机结合,相互间形成互动,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我们将把剪纸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做进一步探讨,从而逐步形成剪纸园本课程。
三、研究工作安排
1、开学初,课题组将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深入了解本课题的研究思想、研究目标,明确本学期的研究工作重点,各班制定子课题。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动力,我们将组织教师学习《造型艺术的美与美育》、《教育新理念》、《说剪纸艺术》、《纲要行动指南》等教育论著,并鼓励教师收集相关学习材料,不断提升理性认识与理性思维能力。
2、学习方式以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文章;在教研活动中对课题进展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讲座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教师每月写课题小结并进行交流,促进理论学习地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学期末进行课题成果交流。剪纸活动与其他活动互动是研究的重点。如剪纸与文学互动,剪纸作品与文学作品都属于艺术的范畴,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形式。利用两者的相通性,将造型艺术与语言艺术巧妙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引导幼儿欣赏、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出生动形象、富有个性的剪纸作品;在剪纸创作过程中,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让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触觉、大脑等多种感觉创造性地想象与表现,开发幼儿的记忆潜能、语言潜能、想象潜能及创新潜能。各班教师根据子课题计划上研究课,体现剪纸与文学作品的互动性。
3、注重资料的积累。鼓励教师在剪纸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积累自己的安案例、心得体会与经验,善于反思,勤写教育笔记,积极撰写经验论文,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水平。本学期,课题组教师每月写一篇课题实施反思记录,认真完成个案观察记录,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课活动。
4、构建剪纸特色课题。根据本园实施剪纸教育活动的情况与积累的资料,本学期我们将着手构建剪纸特色课程的工作。在把握幼儿园课题生活化、综合化、游戏化的总趋势前提下,对课题实施以来的内容、案例、资料等进行筛选、修改,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及感兴趣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幼儿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习得两方面的需要,注重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张扬幼儿的个性,最终形成剪纸园本课程。
四、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份
1、拟订课题阶段计划。
2、各班教师制定子课题阶段计划。三月份
1、专题理论学习。
2、教师剪纸技能培训。
3、园内剪纸研讨活动(大、中班)。
4、构思剪纸园本课程。四月份
1、教师剪纸技能培训。
2、园内剪纸研讨活动。(小、大班)
3、每位教师创作参赛作品。五月份
1、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交流。
2、园内剪纸研讨活动。(中、小班)
3、教师剪纸技能培训。六月份
1、教师剪纸手册交流。
2、教师剪纸技能培训。
3、园内剪纸研讨活动。(大、中班)
4、专题理论学习。
5、课题阶段小结。
6、经验论文交流。
第三篇: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课题阶段小结(2006、2-2006、7)
本学期我们将课题作为教科研的一项主要内容,开学初课题组的第一个会议是研究本学期课题目标、措施及安排,制定好幼儿园课题阶段实施计划,并要求各实验班制定专题阶段计划。对全体课题组成员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从而保证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统一。
我们采取的实验措施是:
1、环境渲染,形成氛围
继续利用电视、录像等现代化工具,引导幼儿观看剪纸作品制作的记录片,欣赏民间剪纸作品,陶冶幼儿的审美情操;利用走廊、教室布置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展示教师及幼儿的精选剪纸作品;利用区域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剪纸,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剪纸文化氛围和师生共剪的美好景象。
2、深化指导,培养能力
在原来的基础上,利用区域活动、剪纸活动进一步深化剪纸指导,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剪纸技巧及经验积累方式的指导,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幼儿勤于动手,乐于积累,提高剪纸创造能力。这是我们大班小朋友创造的一种非常典型所谓的“牛角”花纹,像这样的花纹,老师就从来没教过,老实说我们的老师可能也剪不出,包括我自己。当然,孩子们创造的花纹,还很多,比如小飞机花纹、小仙女花纹等等,除了在花纹上有创新,孩子们在材料的运用上也有创新,比如用双色纸来剪,看这幅“小猴捞月亮”的作品,就是运用了两种颜色。剪和编织融合在一起,看这幅作品小猫是剪出来的,而下面的篮子是两种颜色的纸条编织而成的。这些说明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不仅仅学的是剪纸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
3、内容系列化,随主题而调整。
本学期,我们要求各实验班,剪纸内容的选择上要在原来的基础了系列化,尽量围绕主题,结合其他学科,使剪纸的内容更丰富。如在开展“春天”的主题时,就让孩子们剪春天,因为孩子们在其他学科中有了很多的感性知识,剪的时候,他就会有内容可剪。同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确定内容,如小班从撕纸开始,接着开始无意识剪、沿线剪、按意愿剪,这样一步一步的深入。在剪纸活动中,我们不仅会教给幼儿剪纸的基本方法,但同时又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本学期,小班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习剪碎片、沿轮廓线剪,幼儿通过自己剪下的碎片、基本图形按照自己的意愿拼贴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或在沿轮廓线剪下的图形上进行简单地装饰。看,这些都是小班小朋友的作品。到了中班,引导幼儿将学到的一些剪纸符号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独特地排列与组合,就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新图案。每个孩子的小手就像万花筒一样,只要剪刀稍稍变动一下,剪出来的作品就会是千姿百态。这是中班幼儿剪出的鱼、手帕、花瓶,还有手套、帽子。到了大班,引导幼儿突破已学剪纸符号,创造出自己喜欢的花纹或将自己生活中的事剪进作品中。
4、全面渗透,剪满校园 在日常教学中,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实践活动,运用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幼儿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将剪纸作品做成立体挂饰;和爸爸妈妈一起剪纸;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六一”联欢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幼儿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在实践中,让幼儿发现不足、获得成功,变“要我剪”为“我要剪”,真真切切感受到剪纸的快乐!也真正做到让剪香溢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5、提供舞台,享受成功
课题组倡导教师精选幼儿的剪纸作品,认真指导,鼓励幼儿创作,然后由幼儿园统一组织参加比赛,本学期我们共两次参加全国比赛,荣获金、银、铜、优秀奖各若干幅,这样,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成功成为幼儿通往艺术之门的金钥匙。
第四篇:课题“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课题“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而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极富创造力的时期,为此,我们根据我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在幼儿园剪纸活动研究》的实验,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性的剪纸教学活动实践,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该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幼儿逐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独创性,同时也促进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生活中、学习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充分挖掘生活情趣,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课题研究价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日本的一位医学博士也指出:如果也培育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使他锻炼手指的活动,由于手指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从而促进全部智能的提高。而剪纸艺术需要经常的折、卷、剪等动作,都是精微的指尖活动,故是锻炼指尖、开发智力的很好途径。本课题立足于实践操作,运用行动研究法,边行动边研究,积累有形的教育经验。如活动方案、经验总结、论文等文字资料及剪纸作品、图像资料,形成有利于幼儿快乐成长的,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探索以剪纸为区域活动之一的教育实践模式。
充分利用剪纸艺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开发幼儿智商,让幼儿通过做来探索世界,学会用脑、用手巧妙、愉快、创造性地剪折,从而促进幼儿在智力、个性、社会性情感、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从人文观的角度出发,剪纸课程将对如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尊重幼儿意愿、行为与规则,要求教师与幼儿双方作用的发挥等进行深入探讨。
从生态学意义上看,剪纸课程对如何启动环境与幼儿互动、环境、材料对剪纸作用等方面寻找最佳切入点,从教育学热点着手,剪纸课程将对如何把握预成与生成有机结合,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系统探索性学习转化等问题重点关注。
从心理学层面入手,剪纸课程将从探索幼儿学习动机、需要、好奇心、兴趣点着手,通过欣赏、游戏、操作、娱乐、交流等形式,摸索有益于幼儿学会思考、想象、创造、探究等个性综合心理素质的有效策略。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整合有利的教育因素,构建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课程目标、内容和形式。
(2)通过分析剪纸课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析研究内容,针对剪纸的技能、技法、表现形式等不同方面进行有关环境材料、师生互动、观察方式、学习方式等教育策略的研究,探讨自主与规则,生成与预成,基本与创造的关系,促进幼儿自主发展,提高教育理性研究能力。
(3)初步摸索出适合农村幼儿园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剪纸园本课程体系。(4)通过开展系列剪纸活动,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剪贴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所认的、密切贴近他们生活的各种事物的情感与体验,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家长、教师互相合作的能力。
(5)通过剪纸活动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培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6)探索教师在剪纸活动中怎样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怎样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表美、创造美。
(7)激发教师积极参与幼儿园科研活动的兴趣,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寻找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从而达到解决实际
问题,改良教育现状,形成园本课程体系的目的。(2)文献研究法
收集研究信息,研究资料。
(3)通过调查、测查了解幼儿原有情况和前后差异。
(4)采取有效手段等记录,分析幼儿剪纸技能的提高,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论文、整理成成果集等
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步骤 本园大(1)、中(1)、小(1)为实验班,大(2)、中(2)、小(2)班为对照班 本课题拟用研究时间为三年半时间(2010年月—2010年月)。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年月—年月)为课题论证期,进行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进行以下的步骤: 据教研室总课题组《幼儿园美工活动生活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选择本园课题,并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
1、选择本园实验班、对比班;
2、成立幼儿园科研课题组,落实研究班子、成员、经费;
3、对实验班、对比班幼儿剪纸活动现状进行测查(实验前测),并形成测查报告;
4、拟定课题实施方案;
5、培训课题实验教师;
6、拟订幼儿园剪纸活动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活动内容建议计划。
7、进行本阶段工作总结。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年月—年月)为课题实施的主要阶段,在本过个程中教师、家长将给实验班的幼儿提供丰富的剪纸材料、足够多的剪纸工具、共同创设幼儿选择材料以及合作伙伴的自由空间,根据幼儿园剪纸活动总目标、阶段目标开展有意识的、形式多样的系列剪纸活动,并将剪纸活动有机融入幼儿的家庭生活中、幼儿园生活中、社会交往活动之中,及时收集家园互动、师幼互动活动中开展的活动资料、生成的活动资料、形成系统的文字、声相资料。本阶段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
步骤一:时间为年月—年月
1、修改课题实施方案,发放课题组问卷;
2、选择本阶段实施内容。
3、培训实验班、课题组教师。
4、形成本阶段总结;
5、收集本阶段教学活动设计、经验文章,幼儿剪纸作品; 步骤二:年月—年月
1、选择本阶段实施内容;
2、对实验教师教师进行培训;
3、召开课题实施研讨会;
4、形成本阶段总结。
5、收集本阶段教学活动设计、经验文章,幼儿剪纸作品; 步骤三:(年月—年月)
1、选择本阶段实施内容;
2、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3、实验教师进行研讨交流,收集教师经验文章,幼儿剪纸活动作品;
4、形成本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年月—年月)
1、对几年来的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
2、形成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3、对形成的资料进行归档立卷,4、提出结题建议,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题鉴定。
六、成果预计
1、形成剪纸活动系列活动计划、小、中、大班剪纸内容模块。
2、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有效途径。
3、试验课、优质论文、活动的声相资料。
七、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1)体验为本
在剪纸活动中,让幼儿亲自看一看,试一试,做一做,使幼儿成为真正完整的、自由的人,让他们从小在实践活动中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生活经验、技能和知识。
(2)生活为源
幼儿的生活需要和已有经验是课程内容的源泉和首要依据,这也是与体验为本息息相关的原则,幼儿的剪纸活动往往就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当幼儿在剪纸活动中产生对生活的需要和体验时,成人不能朝着功利的目的去干预,而是要在维持幼儿完整体验的基础上,和幼儿共同交流,使知识在体验中获得进一步生长的动力,才会不断地学习、研究、探索,回归于幼儿的生活。(3)整合为系
幼儿的成长是身心全面的、整体发展的过程,课程的各要素要有机的统一和整合,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我们以“剪纸”为枢纽,从教育内容(认知、艺术、科学、社会等)、(教育手段,操作、交流、表现等),组织形式(集体、小组、个别、平行班等)生活环节(节目活动竞赛、制作)计划与评价(生成、预成、自评、他评等)多层面有机联系,融会贯通,促进幼儿在情感、审美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4)自主为魂
在整个活动中放开幼儿的手脚,让幼儿能够自己选择材料,主动提出目标,独立操作,独立解决难题,保证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作业,即使是教师安排的剪纸内容,也应该以幼儿的需要和要求出发,根据幼儿在剪纸中出现的兴趣点、困惑等随机调整剪纸内容,惟有如此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5)需要为动力
在剪纸活动中要满足幼儿的需求,材料要合适、充足,材料是帮助孩子在活动中实现遐想,满足愿望的必需物,如在区角活动中放置剪刀、纸类等,尊重幼儿的意愿,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之处
将预成课与生成课相结合,倡导体验为本,生活为源,整合为系,自主为魂的原则,运用欣赏、游戏、操作、娱乐、交流观察等手段,鼓励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求发展,做中会创造。通过课题实施,还幼儿以幸福、自主、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给幼儿提供宝贵学习经验,体验人生机会,这是发展前提和目的,幼儿将终生受益。
八、预期研究成果
1.三年内总结有关剪纸经验、技法等论10篇以上。2.形成剪纸活动案例3册。3.汇集幼儿剪纸作品集3册
九、研究保障能力(1)经济支持
课题经济资源及时、丰富。本园拟定相关制度,在课题研究经费上专项投入,优先派送课题组成员成员参观培训,对有优异表现的给予相应的奖励。(2)资料设备
资料收集整理有专人负责,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内容充足,师生、家长共同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剪纸作品。(3)研究时间保障
1、每周安排一次教研活动时间。
2、每月一次教研观摩活动。
3、一季度进行一次阶段性小结
十、课题组研究成员
课题指导:林美娇 课题组长:蒋萱
课题组员:陈惠芳、潘杏芬、欧红桃、左荷敏、周东华、张奇、高岚、张云等
第五篇: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
(结题报告)
**市朝阳第二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西方学者和艺术家们面对工业文明给田园风光和传统文化带来的破坏深表忧虑和不安,提出艺术回归自然,形成了对原始艺术及其风格的由衷向往。中国民间艺术宝藏,确实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丰富而独特。但在今天,也面临着赖以产生的小农经济基础的逐步解体,工业商品经济的冲击,民间美术变异的必然性和消失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必然唤起我们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对它进行全方位地深入研究。我们认为有一种切实可行的继承与发扬民间美术的做法,这就是将民间美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工作中,使这一国粹艺术在幼儿纯洁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这一做法切实可行而且势在必行。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举不胜举,剪纸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剪纸艺术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它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几千年来形成的剪纸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极好教育资源。而现实中的幼儿大多数对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不追随他人,才能取得自己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因此,发掘与研究本民族文化形成了一个迫切的课题。目前,国内幼儿园对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很少,即使涉及到了剪纸活动,也只是小范围的研究。国外对剪纸活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我园地处一个老新村里,园所规模较小,远离交通要道,生源非常局限,但是一直以来我园都在努力探索着小型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践形式。根据幼儿园及幼儿的具体实际,2004年2月以前我园以剪纸兴趣活动为切入口,进行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整个幼儿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剪纸活动日益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为了充分实现剪纸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决定在兴趣小组活动阶段取得的成果基础之上,将剪纸兴趣小组的探索和实践引向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领域,结合我园幼儿勤于动手的特点,幼儿园在园本课程的开发中,开设了剪纸课。探索剪纸特色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热爱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继续发掘民间艺术的情感,发展幼儿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同时,使中华民族的剪纸艺术后继有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概念界定:
剪纸:剪纸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以纸为材料,让幼儿在纸上镂空、剪刻,把纸张剪刻成人物、花草、鸟兽、虫鱼等形象的一种民间工艺。
活动:活动主要是指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自主参与的,以幼儿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幼儿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剪纸活动:课题中的剪纸活动,主要是指常规课堂教学和课外剪纸活动两方面内容。常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课程中渗透剪纸艺术知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剪纸意识,掌握基本的剪纸技艺。课外剪纸活动是常规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提高,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幼儿个性,培养特长。
(二)理论支撑:
1)著名国内外教育家理论。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2)认知发展教学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从感知、动作开始,在活动中感知动作逐渐内化,构成直觉思维、具体思维,最后达到逻辑思维。
人文主义的教学论:主张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教学的价值不是单纯学习知识,主要是发展创造力,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能适应世界变化。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在指导要点中也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些告诉我们,教育所探求的应是如何让孩子在艺术氛围中去感受艺术所带来的愉悦性、感官冲击、美感体验和对人格的升华作用,从而使孩子喜欢艺术、乐于表现。剪纸活动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剪纸活动中,孩子们的身心得到愉悦,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4)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幼儿正处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动手动脑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利于萌发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孩子的腕骨和指骨正处于生长的过程中,指挥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成熟。因此,他们手部小动作的精确性比较差,而这个时期正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高峰期。剪纸是幼儿手、眼、脑并用的过程,可有效的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锻炼手的灵巧性,开启智慧。幼儿思维不成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任何事物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因此,他们敢于大胆的想象。如果通过学习剪纸紧紧抓住幼儿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就能不失时机地使幼儿的创新精神得到早期开发,对幼儿敢想、敢干及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大有裨益。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剪纸特色教育是时代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要求。
本课题,正是依据上述理论支撑,创设剪纸艺术的氛围,并促进幼儿在这氛围中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同时,注重培养幼儿创造性的表达与表现。
三、研究对象:
朝阳第二幼儿园全体师生
四、研究时间:
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吸纳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为方案实施及调整寻找理论依据及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在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分析状况,设计、开展幼儿剪纸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性认识,指导新的活动设计和展开,为实施方案的调整、修订提供依据;形成一个循环的体系,使课题研究不断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从而解决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个案分析法:选定个案分析的对象,在设定的创造意识及兴趣、感悟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表现情绪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方面进行跟踪调查、观察研究。
4、观察法:在实施过程中,点滴记录不同模式下幼儿的活动状态及老师指导情况,及时指正老师指导的误区,提高幼儿活动的效率。
5、经验总结法:有计划地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收集子课题的经验论文及游戏活动方案设计,积累材料,总结和推广经验,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六、研究目标:
1、针对幼儿发展的特点和主题教育的目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剪纸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提高幼儿的剪纸技能,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充分享受剪纸创作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2、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剪纸艺术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动手、创新能力,培养一支具有剪纸艺术素质的教师队伍。在研究中提高教师对剪纸活动的指导水平,提高教师对剪纸活动的观察、指导、记录、分析、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为幼儿提供自由剪纸的空间,使剪纸特色教育深入幼儿及家长心中,形成鲜明的剪纸办园特色。将《规程》与《纲要》的精神落实到我园的教育实践中,初步构建剪纸活动园本课程。
七、课题研究内容
1、初步构建剪纸活动园本课程方案。
2、如何培养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剪纸技能。
3、如何通过剪纸活动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八、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4年9月至2004年12月,对剪纸艺术进行理论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的课题分工责任制,实施课题研究。深入研究,不断修改研究方案,写出阶段性小结,并以研究课、活动方案等形式展示研究的进展与深入情况,及时反馈研究信息,收集研究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课题完成总结报告。进行研究总结工作,以论文、活动方案、研究课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写出结题报告。
九、研究过程及措施
我园课题《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2004年10月立项到2007年6月结题,历时两年多,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实践,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在相关各方地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为成果鉴定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在幼儿园如何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的:
(一)重视幼儿个性、能力的发展
1、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幼儿是实验对象,因此,如何激发幼儿参与剪纸活动的兴趣,是研究成败的关键。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当幼儿最感兴趣的时候,也是他们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掌握知识最快的时候。
(1)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剪纸兴趣。我们积极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如老鼠嫁女、**呈祥、百鸟朝凤等,使幼儿与这些作品发生共鸣,感受到剪纸的魅力所在,从而对剪纸活动从好奇到喜欢。
(2)专家剪纸表演萌发幼儿剪纸欲望。幼儿园邀请**剪刻纸研究所剪纸老专家殷卓宁老师、孙所长来园做剪纸专题讲座,幼儿园定期出剪纸专版欣赏等活动,开阔幼儿眼界,了解不同剪纸的风格特点、审美情趣,培养了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还请专家当场表演剪纸,看到专家爷爷像变戏法一样剪出各种小动物,幼儿感受到剪纸的神奇,更萌发了剪纸的欲望。
(3)在趣味操作中体验用剪的快乐。在孩子们刚使用剪刀的时候,由于他们中大部分人还没有熟悉剪刀的结构、性能,还不能自如地使用这一工具,有的因用力不当未能使剪刀顺利开合而沮丧:老师,我不会剪,有的直嚷嚷:老师,我怕剪刀剪破我的手&&,孩子们的这些反应是在意料之中的。由此更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及早让幼儿学会使用剪刀,才能使幼儿运用这一工具去大胆表现自己所认识的事物,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使用工具的兴趣。
我们尝试从小班开始就学习使用剪刀,教师以游戏的口吻、用拟人的方法,丰富的教学情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刚开始学习使用剪刀时,幼儿不会拿剪刀,就引导幼儿玩剪刀。先让幼儿想象一下张开的剪刀像什么?幼儿想象力非常丰富,有的说像大鳄鱼,有的说像螃蟹的大夹子,有的说像鸟的嘴巴,老师这时立刻引导幼儿观察:对呀,剪刀像一只鸟嘴巴又尖又长,两边的柄就像小鸟的一对翅膀。把大拇指放在小鸟的一侧翅膀上,其余四指放在另一侧翅膀上,大拇指和四指带动翅膀起飞时,鸟嘴就张开了。还编成儿歌,让幼儿边玩边说:小小鸟张开嘴,飞呀飞,飞呀飞,一边飞一边叫,咔嚓、咔嚓。接着,老师因势利导让幼儿把纸塞入鸟嘴,然后让大拇指和四指带动翅膀继续飞,只要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就能把纸剪开了。就这样,幼儿兴趣盎然地学会了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游戏中孩子们不再惧怕剪刀,剪刀已成为帮助他们表达想象和创造的好朋友。再如,小班幼儿开始学剪纸时,为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编成许多朗朗上口的儿歌,如在学剪直线时,编成这样的儿歌:轰隆隆,轰隆隆,剪刀火车开,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开来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到站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剪刀火车到站了。剪青蛙时编成这样的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咔嚓咔嚓剪青蛙。剪刀沿着黑线走,抠出大眼阔嘴巴。小青蛙,穿花衣,月牙纹,小草纹。剪出的青蛙真漂亮,乐得青蛙哇哇哇。等等。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地引导,我们的孩子对剪纸发生浓厚的兴趣。
2、关注幼儿社会性、解决问题等等能力的发展
(1)注重培养幼儿独立、自信、专心致志、坚持到底等个性品质
在剪纸活动中,鼓励幼儿独立构思、自由创编,尽量与别人不同,很少用对错、像不像来评价幼儿。幼儿的表现风格和必然特征,是他们眼中的世界,因此我们是多肯定,多认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美丽的春天剪纸创作活动中,在教师地鼓励下幼儿充分沉浸于其中,动手制作了各种花草:太阳花、星星花、苹果花,胖胖的叶子,弯弯的草儿&&他们的身心完全融入无限欢快和活泼的境界中,无拘无束,这给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表现自己时提供极大的可能,没有压抑感,完全陶醉于自我的欣赏中。因为有宽松的学习环境,幼儿没有了上课的拘束,都投入到探索之中,而每次作品完成,张张稚气的脸上就会展现出的满足和欣喜,这正是幼儿建立自信的一种表现。对于一贯内向、自卑、不愿表现自己的幼儿,这一过程尤其重要,这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种好方式。我们老师尤为关注这些孩子,如:教师常常会对他们说:剪错没关系,可以再重剪。有了老师的鼓励,这些孩子不再怕剪错,当自己完成一幅作品时,也会兴奋地跳起来或是很炫耀地拿给同伴看,你看我也剪出来了,好看吧!语气中充满自信,显得很自豪,这样,他们的性格开朗了,自信性也增强了。实践中,我们还引导幼儿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在创作作品时,要学会细心,让幼儿知道如果不细心,一不小心细小花纹就剪断了,如果一幅作品不完成,是不可以放下剪刀的。现在我们的孩子在剪纸时可以说是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放下剪刀的。如果你不亲眼目睹,你不会相信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的孩子剪纸时的那股认真劲。
我们也非常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明白做事必须按顺序进行。如:每次剪纸活动前引导幼儿先要把桌布铺好,以防画笔弄脏桌子,然后桌上放上装废纸、放剪刀的盒子,剪时不将剪刀对着别人,剪好后把剪刀放回原处。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活动结束后地上不会有一点废纸,从小班到大班都如此。我们也曾为剪刀的安全担心过,可实验以后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一点点意外。因为老师的重视,剪纸过程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有了好的习惯,独立能力也增强了。
(2)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交往能力
我们充分利用剪纸艺术教育的优势,多为幼儿提供集体创作的机会,如:全班幼儿群策群力共同创作一幅主题剪纸作品,或几个人合作完成一幅剪纸作品等,使幼儿体会到互助的力量、合作的乐趣,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在剪纸活动过程中,我们教师有意识设计相关情景,这样幼儿很容易自发的形成合作精神,从而提高了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能力。例如:大班幼儿共同创作完成的一幅海底世界剪贴画,在老师地引导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把手中的纸想象和创作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有大鲸鱼、海马&&然后师生共同寻找还需要添加些什么呢?有的说:缺海草,有的说:缺珊瑚,又有的说:缺少潜水员,孩子们的想法可奇妙了,大家齐心协力把海底世界打扮得五彩斑斓。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中,体会到了互助的力量,合作的乐趣。有时在学习一种新技能时,一些幼儿较快学会了,还有些幼儿没有理解,这时,我们会引导已学会的幼儿充当小老师帮助同伴,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这是在玩、在做游戏,所以就会自发做出以上行为。同时在制作时,他们的嘴巴还会说个不停,这样的气氛也带动了一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在剪纸活动中都变得活泼、大方、爱交谈了。
(3)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在许多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大一班在布置交通工具这一主题墙时,教师不是自己包办,而是引导孩子们通过设计、选方案、分工、制订材料和工具的清单,再合作完成的。活动中产生的问题都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墙饰中有比汽车高很多的红绿灯杆,可没有这么长的纸,怎么办?老师提醒他们可以用拼接的方法,孩子们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将纸裁成许多一样宽的纸条,然后再连接在一起。这样,一个和设计图一模一样的红绿灯杆展现在眼前。
(4)活动中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有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时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剪纸活动中,我们也非常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地发展,如在剪前,引导幼儿作口头计划,养成在剪之前有先想、先构思的习惯,把想和说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每次组织剪纸活动的时候,我们都要坐下来与孩子一起讨论,今天你想怎么剪,你要用什么颜色的纸,你想镂空什么样的花纹,你想怎么布置你的作品等。孩子们在这样自主的氛围下,使自己爱说、想说、敢说。再如在剪后,利用游戏的形式讲评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把自己的作品或者同伴的作品放在背景图上进行讲述,作品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字,自己是怎么剪的、同伴的作品哪里剪得好,哪里值得自己学习,哪儿还需要改进等。由于形式新颖,幼儿的兴趣很高,幼儿都争着进行讲评,孩子们在畅所欲言中充分的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再比如利用自主创意剪纸作品创编故事,培养幼儿创造性讲述。幼儿在老师地引导下,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许多有趣的故事,可能是不小心剪掉了一个花瓣,他们却会编成是花在慢慢地凋谢,他们的奇思妙想使每个故事的情节越来越丰富,也使剪纸创作的气氛就越来越浓。
总之,这些丰富的剪纸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发展了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等等。并养成了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以致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了自信、坚定、勇敢、活泼等健康的性格特征。
3、关注幼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能力
剪纸对幼儿的强烈吸引力在于它具有的可塑性,具有魔术般的变化。这使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有一种玩纸的感觉。赫伯里德说过:教育实实在在就是建设性活动兴趣的作用。儿童的天性使玩纸受教于其中,美育于其中,也乐在其中。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兴致勃勃的玩纸使他们提高了创造美和欣赏美的意识。创造美于自我,施洁净于人心。剪纸使幼儿在津津乐道和制作剪纸的纸趣中,得到滋长享受美而又陶冶美的心灵与情操。
(1)激发创作欲望,培养审美意识
一是收集共享。根据幼儿的欣赏水平,我们选定欣赏内容。我们常常留意相关的信息,收集有关书籍、影视碟片,更是处处留意收集各类剪纸作品。我们还常常发动家长、幼儿收集相关的照片、实物、图片等,并一起布置相应的活动区,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并展开深入的讨论,使孩子们对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充满好奇,体会到民间艺术具有审美与实用双重功能的特征,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培养幼儿对美的敏锐的捕捉能力,为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打开了一扇窗。
二是环境感受。良好环境暗示的作用,能诱发幼儿积极的行为,它的效果往往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的更实在。例如,在楼道墙壁上,贴上孩子们的剪纸作品;在各楼层展示栏里贴上孩子们结合主题剪出的具有主题性的等系列化作品;各班教室内的窗户上、横梁上挂上孩子们制作的手工作品;活动室墙上张贴孩子们自己用各种广告纸、包装纸、塑料纸做的剪纸作品;活动区角里放有丰富的剪纸材料和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可自由操作、玩耍。孩子们看到墙上这一幅幅出自自己手里剪出的作品,开心的手舞足蹈,课间三三两两的好伙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着,教室内外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剪纸艺术气氛。这样,孩子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的兴趣就更大了。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自主活动和交往的空间,我们将剪纸渗透到主题活动中,以此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等目标,随着主题的变化,环境在活动的不断深入中逐渐调整,引导幼儿用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有立体的,有平面的),不断地更换环境,使幼儿园的环境活起来。大自然四季轮回,景象万千,我们的环境也体现季节的特色。如开展主题春天来了时,我们组织孩子们剪桃花、柳条、李花、梨花、菜花、蝌蚪、燕子、蝴蝶&&;开展主题夏天来了时,引导孩子们剪各种绿叶、瓜果、荷花、蜻蜓、鱼虾、青蛙&&;开展主题秋天来了时,引导孩子们剪各种水果,描绘丰收的田野&&;开展主题冬天来了时,引导孩子们剪雪花、窗花&&。开展主题可爱的小动物,引导孩子们剪各种小动物&&另外,还结合节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如六.一节来了,引导孩子们制作自己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来了剪贴国旗、剪灯笼;元旦节举办幼儿剪纸作品展览&&;等等。这样,通过环境地感受,幼儿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对艺术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高。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室是固定的,内容是流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创意是无限的;环境的作用是无限的、隐形的。通过环境感受,引发幼儿无限的遐想,迸发出创作的欲望。
三是活动中适时地介入。创造力通常来自于一种直觉和灵感,幼儿的艺术思维更容易受他人暗示,如果老师不断问他在剪什么、想什么,他很可能因此放弃自己正在创作的主题。所以,一般在孩子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去打扰他们,除非他们无法剪下去了,再适当地介入,即使介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们也要让幼儿知道这只是一种方法,鼓励他们想出更好的方法。或者提出建议,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接受。当幼儿具有强烈创造欲望时,他们的行为有时会有点手忙脚乱,兴奋的忘乎所以。这时,我们不过于强调在所有时间里保持良好秩序,防止干扰幼儿的创造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幼儿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需要教师倍加呵护。要保护他们创造的天性,挖掘他们丰富的潜能,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甚至要容忍他们恶作剧那样可爱的错误,甚至是一时的的喋喋不休和违反常规的行为。如:大班孙威小朋友虽然很淘气,但爱动脑筋。有一次,在剪《未来的城市》时,他一直在自言自语,一会儿站,一会儿坐,兴奋地剪着,教师不加干预。他设计的未来的楼房下面按了轮子,可随意移动,上面长了翅膀,可以随意躲避洪水和危险物,多么具有创造精神的孩子呀!可见,幼儿活动时,教师要蹲下去,用幼儿视角去细致观察,真正去了解孩子,倾听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保护他们稚嫩的创造天性。例如:在剪纸活动中有些自信心不强的幼儿,常常一剪错或不满意就不敢剪或不剪。这时我们就引导幼儿学会对已有的图像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像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如今小朋友会把剪坏的花变成了小蘑菇,把剪下的废纸变成了小伞、小蝴蝶&&,教师及时地肯定幼儿的奇思妙想,保护幼儿的创造意识,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成为幼儿进行创造的原动力。
(2)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技能,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一是引导幼儿创造性的学习和运用剪纸的技能。知识技能和幼儿创新能力是既相关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知识技能是客观存在的,而能力是主观已经内化的,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或不能内化的能力都不可能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和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在处理这一关系时,我们也曾经走过一段弯路,前期我们只注重剪纸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孩子们剪出来的作品是千篇一律。然后我们又片面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技能的传授,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我们发现,幼儿光有创新的欲望,但无表现的能力,许多孩子由于缺乏技巧而难以表现周围的世界,而逐渐失去了剪纸的热情。为了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剪纸发展的低谷,使其掌握一定的剪纸技巧,能自如地通过剪纸来比较客观地表现客观世界,我们专门召开了课题组会议,大家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幼儿的创新需要一定的技能来支持。剪纸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以二维空间观念作为构图基础,教学使幼儿的直接体验、感受,逐步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符号的程式化手法。开始时,只有一步一步,通过手、脑、眼协调的训练,才能使幼儿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制定了剪纸活动教学目标,目标制定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逐步提高幼儿剪纸技能。如小班从玩纸、玩剪开始,接着开始无意识剪、沿线剪、按意愿剪,这样一步一步的深入。但在操作过程中允许孩子尽量自然地去表现,而这时教师的任务是通过仔细的指导,为创造满意的艺术表现效果而提供接触技巧的机会,再以恰当的形式让幼儿掌握。在学习一定基本技能后,引导幼儿创新的运用。如:小班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习剪碎片、沿轮廓线剪,幼儿通过自己剪下的碎片、基本图形按照自己的意愿拼贴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或在沿轮廓线剪下的图形上进行简单地装饰,这就是他们的创新。到了中班,引导幼儿将学到的一些装饰符号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独特地排列与组合,就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新图案。每个孩子的小手就像万花筒一样,只要剪刀稍稍变动一下,剪出来的作品就会是千姿百态。到了大班,引导幼儿突破已学装饰符号,创造出自己喜欢的花纹或将自己生活中的事剪进作品中。
二是留给孩子创造的空间。孩子们都是艺术家。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画之美发出的由衷感叹,剪纸也是艺术教育中的一种。孩子的想法是最原始的,他们没有太多格式的限制,也没有技法的约束,他们就是剪自己所想,剪自己所见,对他们而言,剪纸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对孩子们的剪纸,我们不是用对待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们的作品,不是只看剪纸是不是漂亮,形象是不是准确,而是重视剪纸中表达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突破传统看、临,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创作,充分展现了幼儿的创新性和个性,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孩子们。如:大班在一次剪青蛙时,老师先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形状、结构、生活的环境后,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剪,至于青蛙是什么造型,跟谁一起玩,就鼓励幼儿用已掌握的技能去创造。结果,孩子们的作品是千姿百态:冬眠的青蛙,游泳的青蛙,青蛙和一群小鱼在握手,青蛙在荷叶上睡觉等等。虽然孩子们创作的作品稚拙,但却纯真而富有情趣,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生命,他们在不断的体验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去创作更美好的剪纸作品,创造力也在慢慢地发展起来。
三是创新教法,寓教于乐。幼儿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于是,教师们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方法,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撕纸联想法,将撕碎的纸片,在不同角度观看或拼摆图形,再展开想象,完成剪纸作品。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的实践证明,此法重在奇思妙想,这类剪纸构图新颖,自然巧合,形象生动,造型夸张,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会让人或惊或喜,幼儿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与快乐,体验艺术创作的喜悦。再如添加法,引导幼儿在动物、人物或空白之处添加花纹,或是在形象外侧加上团花外框,这样,使作品更具有形式美感。
四是运用剪纸作品再创造。在剪纸活动中,我们注意引导幼儿用剪出来的作品进行游戏或美化环境。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纸影来操作游戏;让幼儿把旧挂历上的图案剪下来按动物、植物、风景、人物进行分类游戏;剪窗花贴在窗上、剪拉花、吊饰挂在活动室中间,美化环境;在开展语言活动时,让幼儿把剪下来的图案进行组合粘贴后进行讲述活动;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运用剪下来的图案进行数数、排序、认识单、双数,进行数的分合及加减等;音游《许多小鱼游来了》,幼儿拿着小鱼的剪纸作品,成了大海中自由自在的小鱼;在美工活动时,引导幼儿把挂历上的彩色纸剪成各种形态的动植物进行粘贴活动,或者制成风车、扇子、灯笼等玩具;引导幼儿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服装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幼儿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将剪纸作品灵活的运用起来,使活动变得更有趣、更生动。
孩子们自在随意地以剪代笔,心随剪走,剪随心移,创作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不仅发展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更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
4、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相互交融
由于剪纸和人们生活的贴近,还能培养、训练幼儿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因此,我园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大班增设了剪纸课,不仅购买了剪纸所需的剪刀、各色彩纸等,还腾出了专供幼儿使用的剪纸室。仅从一次剪纸课,无法使幼儿接受全面的剪纸艺术熏陶,由此,我们开始思索:要使剪纸艺术落到实处,应从小班开始,这样就拥有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可以从对撕纸、剪纸拼画开始,由浅入深,有计划、有目的的编排剪纸的学习内容,将剪纸课发展成为能系统学习剪纸的艺术课程。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思考提供实践的契机,我们利用开发剪纸园本课程的机会,2005年上半年尝试从小班开始进行系统的剪纸教学,从幼儿感兴趣的玩纸开始,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剪纸文化的熏陶。我们决定把剪纸与美术教学要求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剪中运用镂空花纹去抒发对美的感悟;让幼儿在剪纸中学会如何用双手去表现;让幼儿在剪中利用纸展现自己创造力,进而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剪纸作为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其表现方式主要是镂空花纹,镂空花纹虽与传统美术教学中的绘画、手工等同属造型艺术,但对帮助幼儿培养审美能力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剪纸课一开始我们就以展示剪纸作品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使幼儿获得新的审美体验。与美术教学紧密结合,向幼儿传授剪纸的人文、知识、情感内容;展现剪纸文化自身的纵向发展。还结合剪纸与音乐、与文学、与社会、与科学等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体现剪纸的多元化,从而实现幼儿对剪纸课的系统化学习。在剪纸课中,我们的目标是最终达到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用手创作自己想要的作品,创造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明显提高,为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石。
(二)多元化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当今幼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纲要中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亟待提高。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具有艰苦探索和认真钻研的科学精神。于是,我们通过课题研究这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1、引导教师学会观察、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因此,我们引导教师学会悉心体察幼儿富于变化的心灵,达到心和心的交流和沟通。研究中我们发现,孩子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开始无法能够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直接表现出来。于是,我们开始调整教师评价的策略,改变了以前是否按文本要求教,是否按教师预设计划办事,以孩子是否学会为评价内容转为以教师是否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时刻,是否把握孩子的学习特点,是否以发展的眼光关注每个幼儿在各方面小步递进为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注重以日常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观察笔记、教师的教育反思等为依据。
在剪纸活动中,教师们发现幼儿在剪纸表现能力上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就引导教师不要只是简单地对幼儿剪纸活动进行观察,而是把幼儿在剪纸当时的表现进行有效的记录,并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认真地整理与反思。以下这一观察记录说明了在剪纸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是非常有心的:
个别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
对象
王怡菁
观察
时间
下午
观察
地点
中二班教室
观察者
许君
行
为
表
现
这天小朋友的剪纸内容是三角折剪鸽子,要求他们自己画剪纸样稿后剪。大家看着示范图学着在纸上画起来,王怡菁拿出一张纸费力的剪成三角形后,举着笔半天没有动手,等待了好一会,看见旁边小朋友都要剪好了,才磨磨蹭蹭的下笔画起样稿,画着画着又画错了,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她把画错的纸揉成一个球,偷偷的丢到了垃圾筒里。
行
为
分
析
原来王怡菁的妈妈在纺织厂上班,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把她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两位老人对他过度照顾,过分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她锻炼的机会,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活动能力,游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就是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常常盼望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喜欢那其他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较。如:人家多有礼貌啊,你什么也不懂别人学的多快,你怎么这么笨家长这些消极的评价,会使孩子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真的怀疑自己的能力。
措
施
1、相信孩子并有意识的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
2、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放手培养,帮助孩子学会竞争。
3、鼓励教育孩子向困难挑战,让孩子享受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4、正确评价孩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尽量把原本课题组的集中反思,分散到一日活动之中,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和观察幼儿,时刻分析自身的教育行为,更重要的是:把孩子一些寻常时刻的寻常事定格在特定的情景中,这些寻常事常常会令教师们兴奋不已,更激起大家关注孩子的兴趣,这些寻常事成为一个个小小的案例,充实着我们的研究实践,留下实实在在的研究足迹。首先,各实验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在幼儿中调查自我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反思,分析问题的症结与原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写出整改的具体措施。
2、转变教师教育角色 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教育角色的转变从原来的教育者、指导者、要求者转变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如在大班进行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教师们打破传统的光依赖教材填鸭式的教学框框,让孩子们在剪、贴、拼、画的过程中发挥了极有创意的想象力,一幅幅意趣盎然的剪贴画在孩子们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此课题的研究为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平等沟通搭建了和谐有益的桥梁,也为幼儿教师的教育角色的转变提供了先决条件。
3、采用园外培训与园内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幼儿园积极利用各种机会让教师走出园门,参加各种培训、会议,从而促成教师的研训,起到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质的目的。我们还在园内经常进行一些理论培训、观摩学习、实践等活动。如每月两次剪纸观摩活动,先预定时间,然后进行备课、试教、听课、评课一系列程序,保证观摩活动的质量,让大家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展开。在研讨的过程中,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参加听课、评课。每次的观摩研讨活动,都使教师在观念、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有新的收获。为了提高教师们的剪纸技能,我们邀请**市剪刻纸研究所国际工艺家殷卓宁老师作为剪纸辅导老师,每月一次剪纸技能培训,从不间断,教师的剪纸水平大大的提高了。我们还为每位教师建立了剪纸手册,使每位教师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三)形成幼儿园的剪纸特色
1、剪纸教育与园所文化建设相结合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生命所在,它是幼儿园发展内涵的目标。通过几年的探索,逐渐将园所文化建设定位于剪纸文化,以传承民间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1)营造以剪纸为特色的园所文化氛围。
一是创造鲜明的剪纸环境文化。环境文化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和无形的。我园充分发挥环境隐性教育作用,提升师生审美情趣。为了营造氛围,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幼儿园加大硬件投入的力度。如:幼儿园建起了剪纸室。此外,还聘请了园外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老师来园指导,为幼儿开展活动提供了条件。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以环境和氛围来教育每一位幼儿,幼儿园在橱窗里贴上民间剪纸作品,走廊处悬挂精美剪纸作品,教室、楼道随处可见幼儿用灵巧的小手剪出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作品。每学期,我园都从幼儿的剪纸作品中,精选一批幼儿的作品,装裱后在园内显著的位置展出,让幼儿的作品上墙,让每一面墙壁说话。用幼儿的作品装饰幼儿园,用幼儿的作品装饰生活,使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地发挥。在园领导及全体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幼儿的共同努力下,剪纸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进入我园,成为我园的园所特色,成为我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评选活动。如:在全园开展 小巧手评选活动,组织幼儿参六、一现场作品制作评比活动、剪纸作品交易活动、迎新年、赠剪纸、送温暖、组织幼儿参加社区活动等活动,为幼儿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提供平台,促进幼儿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大量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的创造表演、欣赏、交流、评价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的成功感带动了其它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2)提升剪纸教育品质,培育人文精神
一是以剪育德,以剪育能,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在剪纸活动中,通过幼儿运用折、剪、抠、拼、贴等方法自由改变纸的纹样,激发幼儿探索纸造型新方法的浓厚兴趣。通过幼儿强化眼、脑、手的协调运用,促使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和谐发展。通过对原始剪纸、民间剪纸和现代剪纸作品的欣赏,激发幼儿的思维与灵感,特别是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创作主题的设置,使幼儿在轻松的创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如:引导幼儿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交流、分析与探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纸的折叠、色彩处理、花纹设计、花纹镂空,培养幼儿在艺术创作中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技术创新精神。
二是打造尽责、好学、合作、创新的教师文化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更多体现的是人文性。先是民主性,全体教师商议;再是大胆的放手让教师、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独创、想象、构建,大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教学管理工作不再是对教师的监督、评价、量化考核,而是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管理的导向。如:听课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上的问题,不是公开指责,更不是一次定论,而是进行个别交流或者提出参考性的意见,询问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提问、共同探讨和让教师自我评价等方法途径,促进教师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研究,制定实施计划加以改进。幼儿园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只要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全力以赴的支持教师的学习,从而达到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质的目的。我们还在园内经常进行一些理论培训、观摩学习、实践等活动。每次活动,都使教师在观念、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有新的收获。我们还邀请专家来园作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讨论交流研究心得,解答研究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请专家手把手的进行课题指导。初步建立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培训中,老师们积极探讨,刻苦钻研,敢于创新,创作出一幅幅精美而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这些活动营造的是开放、合作、互动的氛围,搭建的是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提高的是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一次次的研讨中让老师们体会到学习的重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开发《剪纸园本课程》方案
在构建《剪纸园本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和幼儿广泛收集原始剪纸、民间剪纸、现代剪纸、幼儿作品,从文字、声像、图片进行收集和整理。我们以课题研究总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子课题为引领,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捕捉素材,以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主题活动为纽带。首先,我们以课题总目标为基础,确立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目标体系,其次,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对各年龄段目标体系进行再细化,形成了大、中、小三个年龄段上、下学期的配套目标体系。然后,我们考虑如何把这些目标通过课程内容加以体现。根据我们对剪纸新的的界定与赋予它的内涵,我们倡导课程内容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感兴趣的,需要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幼儿生活学习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要表达的问题,我们都及时的把它纳入课程中。我们的老师将研究总目标烂熟于心,从近阶段目标出发,细心观察幼儿,洞察他们的直接经验和需要,然后经过适当的加工以纳入课程。同时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幼儿园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幼儿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从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幼儿自身发展层面这三个纬度,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幼儿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3、多渠道、多角度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彰显剪纸特色
我们不仅在园内营造良好的剪纸学习氛围,也重视剪纸教学在幼儿家长、社会中的宣传。
一是以剪纸兴趣活动影响家长
2004年上半年,我们的剪纸活动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的,当时参加的孩子并不是太多。为了扩大影响,我们每个月进行一次剪纸作品展,果不所料,引来了众多的家长和孩子,家长们连连称赞,孩子们跃跃欲试,向家长吵着要参加剪纸活动。可家长们称赞归称赞,却拿不定注意该不该让孩子参加。我们乘着这个东风,因势利导,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学习剪纸对幼儿的好处。在我们的大力宣传下,家长们开始支持我们的工作,在家长们的支持下,2004年下半年,剪纸活动在我们幼儿园全面展开,全园师生一起参与,并将这项活动正式立项,申报市级课题。实践中,我们还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剪纸实践指导。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为每一位幼儿建立了剪纸成长手册,每一本手册记录了幼儿剪纸成长的点滴进步,同时让每一位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剪纸进展情况,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孩子,使我们的剪纸活动更顺利地开展。从家长每一次反馈的信息来看,我们的剪纸是非常深得人心的,备受家长们的赞赏。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活动
通过剪纸活动,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家长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不再是开始时的那种埋怨、不配合,而是积极关注幼儿园的剪纸活动。每到剪纸活动,家长们普遍能非常积极地配合各班的剪纸活动,尽他们所能的帮助我们收集材料,以利于开发幼儿的动手、想象能力,对我们课题的研究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通过我们的宣传教育,家长了解到当今剪纸艺术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更乐于参与到我们的剪纸艺术教育中来。如:针对剪纸活动我们每个月开展一次家园半日活动,内容有服装设计大赛、脸谱大会展、小小化妆舞会、小小时装展示会等亲子活动,制作过程中,家长们非常卖力,孩子们需要怎样配合的,他们会立刻响应,甘当孩子的助手。在家长们的配合下,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把平时积累的一些审美经验、审美能力运用到这次的活动之中,使他们的作品都各具特色。在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教师的协助下,用稚嫩的双手诠释了自己对美的理解;活动后,每个幼儿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了他们眼中的这次活动,表达了对美的感受。每月开展一次家园剪纸分享活动,由家长和幼儿共同合作,制作剪纸作品。现在,剪纸活动已深受幼儿的喜爱和家长们的喜爱和认同。
我们还经常邀请社区里孩子们及家长来参加我们的剪纸活动,每周派教师到市儿童福利院为那里的孩子上课,以自己独特的剪纸内容和形式向社会释放能量,以幼儿园的小环境影响社会大气候,来彰显我们的剪纸特色。
九、研究成果及结论
两年多的摸索和尝试,我们扎实研究,及时反思与总结,大力推广我们在实践中收获的成果: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已经初步构建的课题目标体系、剪纸园本课程的初步构建&&让这些成果在实践中继续得到验证和完善,从而使我们的幼儿、教师、幼儿园都得到了可持续性的发展。
1、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创意无限
幼儿的发展是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经过不断完善的剪纸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以幼儿的身体健康、行为习惯、经验智慧、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为价值取向,为孩子剪纸活动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活动空间,为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孩子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创作方法;他们会就某些物体展开积极的思考,讨论剪什么样的花纹比较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等,这些都表现出孩子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幼儿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潜质得到了开发,从感知鉴赏创造展示过程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剪纸与科学、语言、美术、数学等各学科密切相联,融会贯通,润物无声似有声,形成整合的理念,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动手,动脑,审美,观察,想象,协调等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制作、创新、自信、互助的技艺和集体意识。我们可以从许多案例中看出。如:朱常锦老师记录的一个案例:张仪小朋友,原来总是两眼无助地四处找帮助或榜样,事事跟着别人,动作总是比别人慢一拍。剪纸活动要求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给他许多锻炼的机会,使张仪慢慢学会了自己拿主意,变得自信而活泼,从幕后走向了舞台。
剪纸活动顺应幼儿创作的需要,激发了幼儿创作的灵感,使每一位幼儿都有了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无遗。如:大二班有个叫刘云康的孩子的小动物身上创新了一种牛角花纹,这种花纹特别受到他们班孩子的喜爱。说实在的,这种花纹老师从没教过,也没剪过,可是孩子们会剪,这既是孩子们经验的积淀,也是一种创新,现在这种花纹已成为我园的特色花纹。我园孩子们一批批的习作中,带着童心的稚趣与灵动的创意。如《扫地》、《堆雪人》、《放风筝》等系列作品,孩子们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与生活情景表现到作品中。幼儿在各级大奖赛中的许多获奖剪纸作品体现了他们对剪纸的审美水平和蕴藏的创造力。2006年全国幼儿优秀绘画书法手工作品大赛中荣获特等奖1个、金奖7个、银奖15个、铜奖16个,2006年新世纪星杯全国少儿文学及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个名、银奖2个、铜奖2个、优秀奖14个。2007年全国幼儿优秀绘画书法手工作品大赛中荣获特等奖2个、金奖34个、银奖51个、铜奖43个、优秀奖31个。如今,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剪纸整体水平较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创造力强。
2、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
(1)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
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纲要》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大大提高,新的观念和新的要求正逐步内化为教师自己的认识与行为。
面对幼儿剪纸活动,我们的教师逐渐改变过去居高临下倾泻的王者身份,而成为一个倾听者、支持者、观察者,孩子们常听到的是大胆地剪,剪错了没关系,嗯,有创意!等话语;也常常扮演一个合作者、研究者、学习者和欣赏者,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该用什么样的花纹比较好看?你剪得好棒哟!从而使剪纸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过程;在构建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但更重要的是担当开发者的角色。剪纸活动的研究使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发生了改变:如今,她们善于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剪纸教育内容;她们懂得以幼儿的需要为出发点,理性的组织幼儿的剪纸活动。
(2)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经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探索,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观察能力、设计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生成教育内容的能力、与幼儿互动的能力、活动环境创设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评价幼儿发展的能力等得到大大提高。例如:在实践中,中二班的许君老师发现有时自己班内大部分幼儿根本不能按照自己预定的内容进行,就此问题她反复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幼儿不能跟上我预定的进度?并和其他老师一起讨论、研究、交流,在交流中我们这个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幼儿年龄偏小,动手能力发展的水平还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程度。
二是本班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对幼儿动手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使幼儿整体剪纸水平存在一定问题。
三是教师的剪纸活动进度太快,导致幼儿吃不消。
问题产生以后,教师们很关注如何解决,此后我们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以上几种可能进行验证,经过调查发现,这个班的幼儿几乎都偏小半岁到一岁,原来这些幼儿实际是小班年龄,而此时的中班剪纸教育内容必须建立在小班幼儿剪纸内容的基础上,而有的幼儿没有上过小班,所以这些幼儿还未达到中班这个水平阶段,因此大家讨论认为将这个班的剪纸内容倒回到小班下学期内容重新进行。许君老师克服了时间的限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将小班内容重做了一遍,教师与幼儿一起游戏、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再如:在一次大班剪纸研究探讨课《好看的手帕》活动过程中,看到熙熙的手帕是圆形的,当时丁老师拿起熙熙的作品问全班小朋友:你们见到过圆形的手帕吗?回答:没有。于是,丁老师请熙熙谈谈她的想法。熙熙说:我想手帕是用来擦汗的,什么形状应该都可以吧!我剪出圆形的手帕,我长大了还要设计出不同形状的手帕呢。于是丁老师对大家说:熙熙的知识面好广,我们要向熙熙一样爱学习,我们希望熙熙长大后能设计出各种形状的手帕。丁老师这种创新的态度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今后创造性思维的持续发展。
从课题的方案到实施计划,都要经过教师反复的商议、讨论、修改,然后使课题活动逐步趋于完善。在教师们的共同参与、商讨、悉心研究下,一个个活动就这样鲜明地表现了出来,有的活动设计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教师在不断的揣摩、思索中创新着自己的思维,寻找各自的教学特色,教师们的实践研究能力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提高。两年多来,教师们10多篇论文、随笔在省、市、区级得奖或发表;20多幅剪纸作品获奖市、区级得奖;17人次在全国幼儿手工作品比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3、形成了幼儿园剪纸的美育特色
剪纸活动的研究是建立在我园最近发展区的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如今,我们的幼儿园呈现出浓浓的剪纸特色:环境中呈现了许多师生的优秀剪纸作品,主题活动中渗透了剪纸,每个班都有剪纸活动区,孩子们常常嘴里谈论着剪纸、手里拿着剪纸作品做成的小玩具,家长们也深深喜欢上了剪纸。由于有了扎实有效的研究措施,推进了我园剪纸教学的进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2006年全国幼儿优秀绘画书法手工作品大赛中,我园获团体一等奖,在2006年新世纪星杯全国少儿文学及书画大赛中,我园获团体三等奖,在2007年全国幼儿优秀绘画书法手工作品大赛中,我园获团体特等奖。针对我园的剪纸特色,先后受到《江南日报》、《**晚报》7次报道,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大大提高了我园剪纸特色的影响力。
课题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幼儿园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家庭、社区教育的同步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我园两百多名家长参与到幼儿剪纸成长档案的建立中,不少家长还主动为幼儿园教育出谋划策,主动为幼儿园实施开放性课程提供支持和帮助。家园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彼此之间多了沟通交流,促进了家园互动,实现了教育的优势互补。
两年多来,剪纸教育就像一个小小的齿轮,它的有效转动能带动与之相连的许多齿轮运转,让整个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思维活跃起来;让教师的专业展现光彩,事业心与责任感落在实处;让幼儿不仅从中学到了剪纸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提高幼儿的学习、养性、静气、识史、追求完美、规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品行意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幼儿智力的潜在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更有助于幼儿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艺术修养的提高。在全园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研究总目标为根本,融认知和态度、情感和兴趣、行为和能力为一体,初步构建出了剪纸活动的课程目标体系,并将目标体系融合进主题活动,在预设和生成中尝试构建剪纸园本课程。在和孩子同生同长的过程中,我们和剪纸活动的亲密接触使我们的教学实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虽然我们的课程构建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合理安排和实施基于剪纸的课程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尝试,但我们相信,在我们幼儿园原有的剪纸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新一轮的课题实践和思考,我园力求将园所文化建设融于剪纸艺术之中,陶冶幼儿的情操,构建幼儿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让教师在优美的环境中润物无声,让幼儿在优美的环境中舒心怡神,让剪纸文化承载着园所文化更具魅力。
十、讨论与思考
1、幼儿剪纸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以提高幼儿艺术感受为目的。剪纸不仅是单纯美的剪纸仿造,更在于美的创造,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对幼儿进行创造意识的启迪,让幼儿在艺术感受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努力把我们传统文化艺术继承和发挥。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将已有的创新能力的发挥不只局限在结构化很强的剪纸活动中?如何萌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具有初步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幼儿在未来的世界里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有必要深入研究的。
2、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用自身的艺术感染力来呼应幼儿的活动,在交流中共同发展,活动中细心的观察幼儿,公正的评价幼儿的艺术作品,建议、商量的方式提出个人意见,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艺术活动的乐趣。虽然教师已经拥有新的观念,但由于有意或无意的缘故,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流露难以避免。或缺乏指导策略,只负责提出问题,然后任凭幼儿海阔天空地发散;或误认为创造就仅仅是发散,而将规则、传统、限制统统丢掉。如:很多教师常要求幼儿剪的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种提倡创新的做法很好,但这种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因此,如何把不一样具体化、明确化?如何提高教师在剪纸教学中的指导策略,帮助幼儿建立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将成为一个重要而值得我们继续积极探讨的问题。
3、幼儿园如何利用剪纸这一优质资源,为社区其他儿童服务,让社区其他儿童享受优质教育,促进了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与沟通,使社区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使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教育合力?
4、由于时间关系,研究人员精力有限,对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其实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如: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如何丰富美术渠道,将剪纸和美术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提高幼儿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如何发扬民间剪纸艺术,弥补传统美术教育形式的不足?今后我们将不断获取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打造本园的办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