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教案第8册第3课《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3、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后进行写生,使学生能够线条画出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具有基本的透视规律。
2、使学生初步接触“整体—局部”的绘画原则,并养成细致观察和认真表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文具的形状比例。
2、不同角度物体的形象特征。教学难点:
掌握用线条表现不同角度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作业要求:
选一个你喜欢的文具,从不同角度画出它的形象。
教学用具:
写生用的小文具、范画、文具样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8-9页上图的文具,用几何图形分析它们的结构、外形特征、色彩和装饰纹样,对比写生作品,分析写生的技巧: 抓住对象外形特征,大胆地用线条描画,用色要鲜明,表现出立体感。
2、教师取出一两件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的文具,让学生认真仔细地按照“整体—局部”的原则进行观察,提问关于写生对象的基本形组合结构等问题。
3、教师演示作画步骤:
用线条先画出外形——刻画细部。
4、讲述细致观察与表现某些具有重要的特征的部位。
三、布置作业:
各人自选一两件比较美观的文具,布置在自己的桌上,并根据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后进行写生。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随时提示:仔细观察,认真表现,指出画法上的不妥之处。反思:
学生对观察与表现,整体与局部,一般描写与细致描写能清晰地了解与掌握。
第二篇:小学美术第8册教案
第1课
计划明天 教学程序 话说未来
计划明天
1. 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课件出示:未来世界影像片断和图片
尝试训练
探索方法 1.欣赏职业人物图片,感受认知职业特征。引导思考:“未来的我”从形象上来说.具体反映在将来的职业上。你了解哪些职业,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职业人物有哪些特征? 2.尝试与发现。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学生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现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指出不足,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提出画法要求。5.范式分析。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现“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呈现出作者未来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细节表现为辅,但不可少。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一。课件出示:职业人物图片
课件出示:暗示职业性质的细节图片归类
课件出示: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
提出要求
学生作业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作业。
作业展示
自我评述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述说自己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学生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教师评价与鼓励。学生即兴职业角色表演,进行采访等活动。学生习作
教学拓展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第2课
走迷宫
执教 李菁莎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现场组装迷宫
1.游戏:组装立体迷宫。
(1)展示材料:厚包装箱纸板条若干(上绘有图
形、设有可开关的门洞)、大厚包装箱纸板(上绘有路线,贴有双面胶)、活动插卡若干(解释插卡的作用)。
(2)按路径要求将纸板组装。
2.学生玩这个立体迷宫游戏。
3.板书课题:走迷宫一制作立体迷宫
组拼迷宫纸板
展示其他迷宫
欣赏其他材质的迷宫(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
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的迷宫3个
提出制作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立体迷宫时会考虑些什么问题? 2.小结归纳:
(1)要设计立体迷宫的哪些部分,即它的构成。
(2)除了书上提供的材料,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迷宫?(3)技术性问题,如粘合、涂绘、插接等。
了解立体迷宫的制作奥秘 1.寻找立体迷宫的构造:
(1)底板(平面的、非平面的);
(2)起点与终点;
(3)路线;
(4)障碍物。
2.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可以变换路径的立体迷宫?
3.小结:根据障碍物(如插卡)的移动、连接物的移动,可变换立体迷宫的路径。
4.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做立体迷宫。
合作制作
立体迷宫
1.通过看录像了解如何用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立体迷宫。内容:
(1)组长组织讨论设计题材。
(2)讨论、设计路线的分布和表现方法。(3)讨论、设计障碍物的位置与表现方法。
(4)讨论、设计景物。
(5)组员按分配的任务各自行动。
(6)组装配件。
(7)测试迷宫,进行调试。
2.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完成立体迷宫的制作。
播放录像设备
欣赏评价迷宫
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组里设计的迷宫,大家共同推选出迷宫之最:最有趣的迷宫、最有创意的迷宫、制作最精美的迷宫。
奖牌
第2课 走迷宫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体验迷宫 的玩法
2. 1.教师在一分钟之内试玩迷宫图,请学生监督计时,每隔lO秒报时一次。
3.4. 2.学生试玩迷宫游戏:全体学生同时打开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宫格局图,同桌合作一起走迷宫。
5.6. 3.请走得最快的同桌上来演示走法。
7.8. 迷宫大挂图、计时表、装好迷宫小图片的信封 若干个
9. 10.
11. 了解迷宫的12.
13. 相关知识
14.15. 1.迷宫的含义: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称。
16.17. 2.介绍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米诺斯王宫。
18.19.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创造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20.21. 多媒体:米诺斯王官相关图片、文字介绍
22.23.
24. 分解迷宫图
25.26. 的设计方法
27.28. 1..提问: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29.
30. 2.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
31.32. 3.迷宫图的构成:通过五张不同迷宫图片的对比分析,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33.34. 4.学生讨论设计迷宫图:
35.36.(1)构思主题,启发学生想像能形成一定路线、与空间位移相联系的内容作为主题,如:蚂蚁找家。37.
38.(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 通道。
39.40.(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注意道路的曲折。
41.42.(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43.44.(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45.46.(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47.48.(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 对比。
49.50. 5.观看两张迷宫,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51.52.(1)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53.54.(2)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如:秋千、索道。
55. 56. 多媒体:迷宫图片
57.58. 实物投影仪(或幻灯机)59.
60.61. 创作平面
62.63. 迷宫图
64.65. 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66.67. 68. 评析作品
69.
70. 拓展知识
71.
72. 1.谈谈自己设计的迷宫,参与作品的自评、互评。
73.
74.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75.
76. 多媒体图片 77.
78.
79.
80. 课目 第2课走迷宫(活动二)年级 4年级下册
81.
82. 执教 李菁莎
83.
84.
85.
86. 教学程序
87.
88. 教学活动
89.
90. 媒体运用
91.
92.
93.
94. 现场组装迷宫
95.
96. 1.游戏:组装立体迷宫。
97.
98.(1)展示材料:厚包装箱纸板条若干(上绘有图 99.
100. 形、设有可开关的门洞)、大厚包装箱纸板(上绘有路线,贴有双面胶)、活动插卡若干(解释插卡的作用)。
101.
102.(2)按路径要求将纸板组装。
103.
104. 2.学生玩这个立体迷宫游戏。
105.
106. 3.板书课题:走迷宫一制作立体迷宫
107.
108. 组拼迷宫纸板
109.
110.
111.
112. 展示其他迷宫
113.
114. 欣赏其他材质的迷宫(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
115.
116. 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的迷宫3个
117.
118.
119. 120. 提出制作问题
121.
122. 1.提问:你在制作立体迷宫时会考虑些什么问题? 123.
124. 2.小结归纳:
125.
126.(1)要设计立体迷宫的哪些部分,即它的构成。
127.
128.(2)除了书上提供的材料,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迷宫? 129.
130.(3)技术性问题,如粘合、涂绘、插接等。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了解立体迷宫
137.
138. 的制作奥秘
139.
140. 1.寻找立体迷宫的构造:
141. 142.(1)底板(平面的、非平面的);
143.
144.(2)起点与终点;
145.
146.(3)路线;
147.
148.(4)障碍物。
149.
150. 2.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可以变换路径的立体迷宫? 151.
152. 3.小结:根据障碍物(如插卡)的移动、连接物的移动,可变换立体迷宫的路径。
153.
154. 4.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做立体迷宫。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合作制作
161.
162. 立体迷宫 163.
164. 1.通过看录像了解如何用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立体迷宫。内容:
165.
166.(1)组长组织讨论设计题材。
167.
168.(2)讨论、设计路线的分布和表现方法。
169.
170.(3)讨论、设计障碍物的位置与表现方法。
171.
172.(4)讨论、设计景物。
173.
174.(5)组员按分配的任务各自行动。
175.
176.(6)组装配件。
177.
178.(7)测试迷宫,进行调试。
179.
180. 2.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完成立体迷宫的制作。
181.
182. 播放录像设备
183. 184.
185.
186. 欣赏评价迷宫
187.
188. 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组里设计的迷宫,大家共同推选出迷宫之最:最有趣的迷宫、最有创意的迷宫、制作最精美的迷宫。
189.
190. 奖牌
第3课 我爱校园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了解平面示意
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3.多媒体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多媒体或范萄: “校园平面示意图”
分组考察、讨论,用
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教材
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教师
示范)。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
教师示范
教材
背景音乐
欣赏学生作业
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学生作业
第3课 我爱校园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相片,说故事
1.多媒体出示一组校园的相片。
2.学生欣赏。3.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园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多媒体:校园的相片
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按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现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与乱。
多媒体: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
教材
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1.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学生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多媒体:线描写生作业教材
室外写生 1.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线描淡彩写生。
2.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
2.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3.多媒体欣赏线描淡彩建筑设计效果图。
学生作业
多媒体:线描淡彩建筑
设计效果图
第三篇:北师大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9课++从不同角度画物体+教案
第19课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后进行写生,使学生能够线条画出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具有基本的透视规律。使学生初步接触“整体—局部”的绘画原则,并养成细致观察和认真表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不同角度物体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用线条表现不同角度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
作业要求:
选一个你喜欢的文具,从不同角度画出它的形象。
教学用具:
写生用的小文具、范画、文具样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8-9页上图的文具,用几何图形分析它们的结构、外形特征、色彩和装饰纹样,对比写生作品,分析写生的技巧: 抓住对象外形特征,大胆地用线条描画,用色要鲜明,表现出立体感。
2、教师取出一两件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的文具,让学生认真仔细地按照“整体—局部”的原则进行观察,提问关于写生对象的基本形组合结构等问题。
3、教师演示作画步骤:
用线条先画出外形——刻画细部。
讲述细致观察与表现某些具有重要的特征的部位。
三、布置作业:
各人自选一两件比较美观的文具,布置在自己的桌上,并根据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后进行写生。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随时提示:仔细观察,认真表现,指出画法上的不妥之处。
五、小结学生对观察与表现,整体与局部,一般描写与细致描写的掌握情况。
第四篇:第3课 《画虚线》 教案
第3课 《画虚线》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提笔、落笔、复位、擦出命令;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虚线; 2.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综合使用各种命令,实现不同图形的绘制; 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收获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提笔命令和落笔命令;
教学难点:学会落笔命令与提笔命令、擦除命令的配合使用。
三、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PC LOGO语言平台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小海龟画一些基本的图形,今天呢,我们来试一试画画虚线。2.新授
(1)提笔命令—PU(板书)
演示:在LOGO语言命令窗口中输入“PU”,然后再输入“FD 30”,让学生观察变化。(屏幕上不显示线条)(2)落笔命令——PD(板书)
演示:在LOGO语言命令窗口中输入“PD”,然后再输入“FD 30”,让学生观察变化。
落笔命令和提笔命令交替使用,同时让小海龟向前或向后运动就可以画出虚线。任务一:利用“PU”、“PD”命令画一条虚线。
CS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FD 5 „„(3)“HOME”命令——回到母位
思考:你能用学过的命令来画这个图形吗?P11图
讲解:回到母位,还需算出已经走了多少步?有更直接的方法了吗?(使用HOME命令)
板书:复位命令--HOME 分析以下命令: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HOME RT 30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HOME RT 60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HOME RT 90 „„
PU HOME RT 330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PU FD 5 PD FD 10 HT 任务二:完成上述部分图形 3.探究园P12(1)在LOGO语言中输入FD 100 RT 90 FD 100 HOME试问,画出什么图形?(先画后试)
小结:在落笔的情况下HOME命令会从所在位置到母位之间画线。
(起点在母位时,在无法知道转角的度数,斜线的长度的情况下,使用HOME命令完成连线。举例说明)
(2)讨论:比较“HOME”命令与“CS”命令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复位。不同点:HOME不清屏,PD时画线,PU时不画线,CS清屏。4.小结
你今天又学会了哪些驾驭小海龟画图的本领? 作业设计:
(1)使用“BK”“PU”“PD”命令画出一条虚线。(2)在Logo语言中输入:FD 100 RT 90 FD 100 HOME 试问: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五、板书设计
第3课画虚线
★ PU命令——是PENUP的缩写——提笔 ★ PD命令——是PENDOWN的缩写——落笔 ★ HOME命令——回到母位
第五篇:六年级美术教案 第3课 添画人像
第3课 添画人像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隐性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学生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学生发言。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添画人像的另一半或其他。3.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