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析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浅析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内容摘要:体育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学术届普遍认为,体育教学应追求特色性、兴趣性。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话和师生的和谐话的培养。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从学生的人性出发,着重分析体育教学环境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针对学生个性缺失的状况,侧重从“教学思维、教学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三个层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及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环境 学生 个性发展 探讨
当前,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以人为本”的教育。个性一般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形成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影响。而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个性的发展的主基地,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进取和竞争的意识,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样,活动中的情节多变,学生的角色也常变换,因而需要提供多种发展个性的机会和场合。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学校体育作为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最佳手段,进而明确地把发展学生个性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
一、当前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存在问题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后天生活环境、接受教育、个人努力程度等的不同,因而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一)智力因素差异
智力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五大基本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有的人学东西学得快;有的人则忘得快;一般来说,智力差异一部分来自先天遗传,一部分来自后天生活环境。先天遗传的智力水平人们之间相差不大,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主要是由后天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程度所造成的。人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智力特点不同
人的智力特点各不相同。有的人观察敏锐,善于发现问题;有的人记忆超强,可达到过目不忘;有的人善于分析,思维能力较强;有的人想象力丰富„„„人们不同的智力特点,是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2、智力的性别表现不同
男女在身体结构、体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样,在智力方面也各具特点。从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可知,男女的智力上的差异表现在数量上是微不足道的,只是表现在智力发展速度和智力特点上的不同。
(二)非智力因素差异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是指那些除了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外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情绪、动机、兴趣、意志等。其中,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内 1 容,人们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商差异
情商即情绪商数,是衡量人们“情绪智力”高低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构成情商的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关系、挫折承受能力五个方面。
总之,把握人们在情商方面的差异,既是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其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对象的情商,增强他们对知识讲授的接受能力。
2、兴趣差异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人与人之间的兴趣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兴趣的指向性。由于个体的实践活动范围不同,以及人的个性差异,所以人的兴趣也会指向不同的对象。
②兴趣的广博性。有些人兴趣范围十分广泛,而有的人则兴趣狭窄。广博的兴趣可以扩大信息来源,获得渊博的知识,塑造高尚的人格。而兴趣贫乏,往往使人思维呆板,生活单调,不利于优良个性的形成。
③兴趣的持久性。有些人兴趣经久不变,持续发展;有些人则兴趣不定,见异思迁。
3、理想差异
理想是以现实生活发展的规律为依据的,与一定的奋斗目标相联系。理想不仅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动力,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还是人心理活动的纲领,是一个人个性倾向的最高表现形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每个人在理想内容和层次结构上又有较大的不同。因此,认清和把握学生个体理想的差异性与层次性,是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解决体育教学中个性发展缺陷问题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仅涉及到社会发展、教育部门政策制定、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等宏观层面,而且也涉及到教师教学思维、教学课堂组织、教学方法等微观层面。解决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缺陷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学校和学生四者立足本职、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一)突破传统思维,创造教学环境,发展学生个性
体育本是一门热血学科,学生在体育课上应当是主动积极,生龙活虎的。然而,我们现实的体育却显得严肃沉静、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无味等现象。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果一堂体育课学生没有规规矩矩地站好,没有认认真真地听老师的,而是乱成一片,那肯定上老师控制不好,不认真,“放羊”等等。于是,多数体育教师也只能按照传统的观念一步一步地教,内容卡住不放,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有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改革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现代学校体育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等特征,才能创造适合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二)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的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 2 全面发展的需要。
2、健身性原则:健身性是学校体育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是体育区别于德、智、美育和体育科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
3、娱乐性原则:娱乐性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就是一种活动性游戏,没有娱乐性的体育就不成为体育,特别是对大众体育来说更加贴切。体育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也是广大青年儿童学生喜欢体育的原因。
4、选择性原则: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素质教育要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和老师就是应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使得他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上述原则的内涵,了解现代学校体育的时代特征,才能大胆设计、尝试、营造出更多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都喜欢体育,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三)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课堂方法
1、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选择能充分展示自我的内容
在平常的教学中,一般都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参书等教学资料。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合理使用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借鉴教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更多地选择具有浓厚地方特色,能满足学生趣味的教材内容,使学生练习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有自由展示空间,充分表现自我,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教师把学生引导“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把学生带“活”,教师思想要开放,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看过许多如正大综艺一类的综合性节目时,节目于知识、趣味、参与为一体。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能取用此类的模式,教学语言亲切,有感染力,充满激情;课堂组织依据课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课的组织形式上要创新。这也是把学生导“活”的前提。如、耐久跑是一项很难教学的内容,教师可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跑的练习,运用设计情境,利用“故事”串联,采用练歇息的形式,既达到目的,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能力,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加强教师的自我完善
在学校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平易近人的作风,较高的业务能力,还是健壮的体魄、优美的姿势以及自己具有的特有个性,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多方面自我完善过程,我们认为应该重视以下见个方面:
①树立良好的事业心和职业道德观念,教师不仅为人师表,而且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②明确目的任务,改变传统观念。③要有广博知识,并且不断更新。④锐意改革,大胆开拓。
4、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个性形成有机结合要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人性的人才,不能轻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远大的理想,明确的奋斗方向是学生成才的精神力量,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态度之上,作为体育教师,应善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体坛精英为国争光的高尚品质,从思想上培养其坚韧、顽强、富于拼搏的精神。
5、根据学校体育内容和学校客观条件优化体育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校体育,其内容具有严格的规定性,而学生不一定喜欢,就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与个人兴趣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科学地选择手段和方法,以此来端正和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从兴趣和爱好方面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倾向。如体育教学科学地运用兴趣教学法,程序教学法,个人参照标准教学法和自选练习等。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兴趣建立活动小组、组织观摩教学或单项比赛以及教师用高尚社会品德影响教育学生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体育环境,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充分发挥。
在整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有合理组织,严格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学生形成社会个性,使其朝着正确地方向发展。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其能动性。教师主要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主动求新,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渐进地、有层次地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这样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大有裨益。
(四)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把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研究引向深入,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要体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活”而不“险”
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独特性在于其学生身体必须加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去,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可能在活动中发生上意料不到的情况,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注意“活”而不“乱”
体育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对长时间关在课室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自由空间,学生表现活跃、好动,会借“机”捣“乱”。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行动而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活”而不“乱”。
3、注意“活”而不“放”
让学生“活”起来,以充分展示自我,并不是一切都以学生为中心,重学轻教,进行“放羊式”的体育教学,而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地健康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调控好教学进程,松驰有度,做到“活”而不“放”。体育中教学只有灵活选择教材内容,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在上课时态度和蔼,讲解具体生动,示范优美正确,学生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锻炼。在体育课上身体从事各种练习,在运动条件反射下,大脑皮层支配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随意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易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体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与技能及健美的体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表率作用。学校体育中发展学生个性是我国体育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4 随着当前我国全方位改革中既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又是全面完成学校体育的需要保证,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体育教学论文: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一、发展个性的必要性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2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3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二、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一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二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
三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1必须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
2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3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4在体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5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让他们独立进行活动,并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被动驱使为主动追求。
6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教材的选用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和集体荣誉感。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三篇:体育教学环境论文 教学环境论文
体育教学环境论文教学环境论文
体育教学环境的调控与优化探析
摘要: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法,对环境、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构成要素等基本问题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控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教学环境;体育;调控;优化1
一、环境、教学环境和体育教学环境的定义
1.环境的定义:从哲学角度来看,所谓环境,主要是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们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这个外部条件的综合,既包括人在生活中的条件和时间关系的综合,也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综合。
2.教学环境的定义: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 [1]。教学环境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社会制度、家庭条件、社区条件等都属于教学环境。狭义上讲,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如校园、各种教学设施、校风、人际关系等。我们一般所说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狭义的 教学环境。
3.体育教学环境的定义:体育教学环境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体育教学活动中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校系统内部的所有事物,几乎都可以认为是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其中,直接作用于体育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活动效果发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硬环境和软环境。
1.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主要包括:(1)各种物理因素:空气、温度、光线等。(2)各种体育教学设施:体育教学设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性设施,如桌椅、实验器材、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设施等;另一类是体育器材设施,如各种场地、各种器材。这些设备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对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
2.体育教学的软环境。体育教学的软环境主要有:(1)班级规模:许多研究发现,班级规模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有影响,而且对师生双方的课堂行为以及个别化教学的实施也有极大影响。(2)人际关系: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如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师生的关系、教师间的关系、学生间的关系等,都与教学有密切的关系。(3)校风班风:校风是指一
个学校的社会气氛。是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也是一种巨大的潜在教育力量。班风是指班集体的所有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它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不仅能塑造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又能影响他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4)课堂教学气氛: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状态,它集中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和班集体之间的关系。积极地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体育教学环境的调控与优化
(一)体育教学环境调控与优化的依据
1.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社会大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等。社会大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成为影响和改变教学环境的客观因素。在中国“举国体制”影响下,体育的发展呈现出重竞技体育轻大众体育。面对体育环境的变化学校体育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紧随时代脚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创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抵制各种不良之风和不利因素对体育教学环境的负面影响。
2.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校体育目的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化。体育目标对体育教学活动有指导作用,同时各级各类学校有着不同的体育目标。因此,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就必须充分考虑学校体育目标。
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的过程之中,在发展的过程中当然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也并不是所有的环境影响都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只有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环境才是有利的。因此,在创设良好体育教学环境时,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
4.学校实际情况。中国各省市、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造成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因此,在创设良好体育教学环境时,要立足于自己学校的实际。只要能充分考虑并利用本学校的现有条件,并不断改善体育教学环境的面貌,都有可能创建成有自己特色的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二)调控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
1.学校体育教学硬环境的优化策略。(1)加强场馆建设。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场馆、器材等,是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也是影响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直接制约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也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所以,学校要根据教学的规模和学生人数的需要,加大对这些硬件的投入,以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进而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2)体育教学设施的整体协调。体育教学设施的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全面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依据,学校上下都树立全局观念,把各种体育教学设施有机的协调为一个整体,使它们向着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
素质任务。(3)合理布局体育教学设施。体育场馆的建设布局要合理、空气要通畅、光线要明亮,各类器材应摆放合理。场馆的建设和美化一定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规律。在体育场地周围多种植树和草,并根据自然环境的周期变化、学期循环的规律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合适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和场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使学生真正热爱体育,充分享受到体育课所带来的乐趣。(4)因地制宜,利用本校的优势。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事实是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学校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充分利用本校的有利环境,通过科学的设计、巧妙的布置各种器材设施,才有可能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从而给教学环境的建设带来突破。
2.体育教学软环境的优化策略。(1)信息的筛选。学校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社会上的一些信息会不时的传入学校,尤其是现在的信息社会更是如此。这些信息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的,也有对教学起到反作用的。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选出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信息,预防、抑制不良信息在学校中的传播。(2)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校特定范围内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的情趣、学习的行为与动机、学习的效果与效率,从
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3)建立和谐的宽松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共同参与,互相合作”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具有其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协调优化各教学要素,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1.[2]孙卫卫.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4):124-127.[3]高云,唐艳婕.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37-339.[4]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9).
第四篇: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论文
[摘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个性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学校体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
一、发展个性的必要性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二、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一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教室里和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二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集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三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三、体育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一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和爱好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等因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能够坚持的就更少,更谈不上终身体育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有限的选项的教改实验,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节体育课中除按大纲要求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正常教学外,还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选择练习,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外,可在教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1-2个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权威、是教学的中心这种观念的影响,而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得怎么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发展。新课程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例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时,可以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变为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水平悬垂臂屈伸,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从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身心健康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三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至的指标,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教师给学生预定好这节课的指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比较强。在体育课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具有意义,但还应侧重于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争取胜利的进取动机,使学生体验体育活动中愉快的心情,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形式。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的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五、结论
体育课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是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体育教学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孟翔.体育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个性[J].科技平台,2007,(8).
[3]邓强松.浅谈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2).
第五篇: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
摘要:高中體育与健康教学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密不可分,其作用意义也非常巨大。我们应该重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充分的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学生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教学;教学现状;对策研究
高中学习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高中教育非常重要。而学生要想保证学习的水平不断提升,就必须先有强健的体魄作为基础支撑,即学生必须要重视健康问题。近些年,很多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样的情况都与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过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充分的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学生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作用及意义
高中是学生学习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决定学生未来人生命运的主要阶段,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作用意义十分巨大。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关系学生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更是促进学生身体发育的主要教学手段,体育锻炼意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而健康教学意在教会学生养成自主保健的习惯,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利用体育与健康教学,全面的促进学生身体得到更好的保护和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灵活的学习思维,达到身体与学习均衡发展的目的。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在很多高中学校,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视度非常低,使得学生的身体状况达不到最佳状态,造成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1、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教学分配不均衡。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过去的体育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一些体育项目,结合学生的锻炼和测试来评定体育成绩,只是一种应试性的教育,而如今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方面的教学,却更为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其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更加以学生发育为基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体育教学。但是,在很多高中学校,对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教学却没有实现平衡教学状态,即有的教师仍是偏重体育技能知识方面的教学,主张学生多运动,增强身体,而忽略了健康知识教学,导致很多学生盲目锻炼,没有顾及到物极必反的规律,使得学生健康知识匮乏,运动知识却过度丰富化。
2、教师和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认知度较低。在很多高中学校,教师对体育与健康教学认知存在较低的现象,这是由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偏低造成的,更是由于教师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带来的教学弊端,这样的体育教学,是不能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的,更加不能为学生带来强健的体魄。有的教师过度的认为体育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运动锻炼,只有运动才能促进学生发展,但是忽略了运动方式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往往造成学生对体育产生厌烦心理,排斥体育运动,对健康的理解程度也比较低,从而导致教师教学水平低下,学生运动能力降低,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双双失去兴趣。
三、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学生要想实现成绩的提升,就必须先提升健康水平,即重视体育锻炼,掌握健康知识,结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全面的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高中体育论文提高学习能力。
1、均衡分配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教学。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将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教学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学生既可以学习到体育运动方面的技能知识,同时又可以获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教育知识,从而全面的促进学生更好的发育和成长。教师可以增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女同学喜欢的瑜伽运动,男同学喜欢的跆拳道运动,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开设不同的科目,使得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之下,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放松,既可以释放学生心理的压力,又可以让学生获得身体的锻炼;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结合学生们平时开展的体育运动,使得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健康方面的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正确运动,适当运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迎接学习上的各种挑战。
2、提升教师与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作为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提升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认知度,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技能,拓宽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面,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看待体育运动,改变过去单一的运动项目,促进学生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收获更多有益身心的运动技能;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健康知识的教育,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增添健康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获得正确的运动姿势,取得较好的运动效果,从而保证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提升认知度,开始重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通过教师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使得学生在身体方面获得良好的改善,身体素质得到质的提升,为学生日常的学习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
高中学生要想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首先做到的就是保障身体健康,即学校要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性。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学水平,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加深体育锻炼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从而养成学生热爱体育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从而全面的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从而确保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拥有充沛的精力来面对学习,实现学习水平的提高,获得身体和学习的双重成长,从而才能更好的迎接高考,迎接未来。
参考文献
[1] 于飞.山东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2] 孟锋.西宁市(四区)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3] 肖尔盾.吉林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