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教案
第一课时:工业化和城市化
课程标准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革命的成果。
2、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理解工业革命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化,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
2、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比较理解,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客观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培养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心。
难点:“工业化、城市化”等抽象、专业内容的理解;感受、理解现实工业革命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
教学重点了解城市化和工业化密不可分,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很多问题。
教学设计:
一、问题导入
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的发明?它对人类的生活有影响吗?你能举哪些例子来说明?
二、教学探究案例1:工业化和三大产业。
1、社会小调查:家庭成员的职业及工作情况。(对家庭成员职业的调查简便易行,注意调查对象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曾祖父辈到父辈。可将学生的调查进行大致统计,从中可看到中国百姓在工业化前后职业变化,从而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变化。对家庭成员工作情况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说明其它一些问题,如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工业发展也促进农业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机械化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国家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
2、提问:你是否知道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的?手工业归属于哪一产业,为什么?“城市,因为人口、资本、享乐和需求的大聚集,必然对住房、水、电、热、交通、文化、教育、通讯和享乐设施产生大需求。大批的第三产业因此应运而生。”(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
3、思考:
工业生产部门中哪些工厂分别满足了我们穿衣、饮食、住房、交通运输、生活日用品等方面的需求?衣:纺织厂、服装厂、化纤厂等。食:食品厂、罐头厂、饮料厂、面粉厂等。住:建材厂、水泥厂、自来水厂、发电厂等。行:机车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造船厂、汽修厂等。生活日用品:文具厂、家具厂、钟表厂、日用化工厂等等。从问题解答中得出工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人越来越多,从而得出工业化的概念,这样,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事例。
案例2:城市化。设想: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历史上城市的形成。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这就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的运动――城市化。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看表格: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思考:为什么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3、社会小调查:人口流动情况(在表格中填上爸爸、舅舅等家庭成员)。从调查中说明随工业发展,家庭成员因不同需要,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越来越多,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这就是城市化。
人口流
动类型
人口流动方向
乡村-城市
城市-乡村
城市-城市
乡村-乡村
经商
求学
打工
其他
“大工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要有其他的人,如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了大城市。(恩格斯)
案例3:城市病。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城市是怎样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什么好处?
好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等。看阅读卡“城市病”,思考: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不足:工业污染、交通堵塞、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
分组探究:如何解决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如何改善城市环境(水、大气、噪音、固体废弃物等)?
讨论:怎样全面看待城市化问题?
三、拓展活动:
你所在的城市(城镇)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城市化的程度如何?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教学要求:教材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妇女地位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发展、服饰休闲娱乐的变化等等。教学中侧重于探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通过变化,要求学生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从而理解是工业革命带给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
教学重点从现实出发,通过列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工业革命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材料分析法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二、教学探究
案例:文明生活。
巧辨真假:
1.阅读课文,分组寻找材料《迈克尔的生活》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工业革命前,哪些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
材料:迈克尔,1878年出生,12岁,是英国一个小镇公司职员的儿子。每天早上起来,妈妈已经准备好了牛肉、土司涂果酱,爸爸习惯每天早上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每日邮报》。一家人吃完早餐,爸爸穿好西装去上班,妈妈则去纺织厂上班,迈克尔去上学。晚餐很丰盛,最好吃的要数炒茶叶了。晚饭后,再吃点水果,真是舒服。假日是迈克尔盼望的,因为他可以约同学把篮球玩个爽。可是这个周末,正当一切准备就绪时,电话铃响了,原来姑姑邀请他们来个家庭聚餐。虽然不能打篮球,不过家庭聚会也是很开心的。姑姑脾气有点倔,在爷爷的“强迫”下嫁了个她并不爱的人。她奋力抗争,终于换回自己的独立与自由。许是独身的缘故,姑姑很喜欢迈克尔,经常邀请他们一家。只是姑姑的家有点远,还要搭乘火车呢。
2、阅读教材,看图6-
57、6-
58、6-59,说说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思考:(1)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了解工业革命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2)我们现在又是怎样生活的?
(3)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前人的生活有这么大的不同?
(4)你能设想未来的人们生活状况吗?
3、分组搜集资料并汇报:分小组从物质生活、科技发明、教育文化、娱乐休闲等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分组汇报。
(资料的时间定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通过资料搜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从中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并理解是工业革命带给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
4、结合图6-60,阅读教材,思考:
工业化对改善妇女社会地位和普及教育方面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5、列举身边的生活有哪些是19世纪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如生活用品、生活方式、生活趣味、生活习惯等,并说说它们的变化。
三、思维拓展:
所有这些生活方面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政治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第三课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要求:教材展示了工业革命后阶级斗争的历史画卷。从两极分化到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自觉的政治斗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裂,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理解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教学重点体会社会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人们对消除这种不平等社会现象的追求。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阅读、讨论、分组活动方法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影视导入:
播放卓别林主演的影视《摩登时代》片断,提问:
影片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人在工厂中的地位、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二、教学探究
案例1:工业革命带来的两极分化。
1、阅读教材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话,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中双刃的意思?
阅读教材和阅读卡,思考:
(1)为了改变两极分化的现象,无产阶级作了怎样的努力?
(2)这些斗争有什么变化?斗争的结果怎样?
(3)这些斗争的先后失败,说明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最需要什么?
案例2:空想社会主义。
1.出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图片,回答:
猜猜他们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设想和实践?
2、为了改变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作了怎样的尝试?(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3、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共同之处?为什么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
4、在你看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想法为什么不能实现?
案例3:科学社会主义。1.出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提问:
(1)你知道他们是谁?(2)你能说说他们青年时代的活动以及他们之间高尚友谊的故事吗?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少有大志,这是有志青年学习的榜样。他们的高尚友谊贯彻终生,感人至深,而这种高尚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的。)
2、阅读教材,看图6-69,提问:
(1)马克思、恩格斯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小就有大志,关心工人的疾苦。他们吸取了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详细地考察了工人阶级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运动,所以能够创造出科学社会主义。1842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读《共产党宣言》的首句和尾句,说说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意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介绍: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问世。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书。它篇幅不大,中文版只有二万五千字,但其威力却犹如精神原子弹。它一经出版就震撼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由此获得了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150年来,《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印刷1000多次,传遍全世界,被公认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文献。今天,尽管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依然具有无穷的魅力。继国内外一系列纪念活动之后,今年5月13日,巴黎又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人士云集米特朗图书馆,研讨这部不朽著作,为人类新世纪的命运寻求答案。
(5)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何不同?它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与方案,这就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6)阅读阅读卡,回答: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次伟大实践,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活动:
搜集有关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事例,在班内开展小报比赛并进行交流。
第二篇: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知识要点)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早期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
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开始国家:英国特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蒸汽时代
2、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
(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
(3)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条件、、原料条件
(4)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
3、代表人物及发明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②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并于1785年正式在工 厂投入使用。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③1785 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④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拉开了欧美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3)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4)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5、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美国、法国等。19世纪40年代,英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二、科学的世纪――19世纪
1、表现:(1)鼓励科学研究――拿破仑(2)大学已成为科学研究重地(德国政府将柏
林科学院并入柏林大学)
(3)大学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一些专门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4)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学会)(5)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动实践(19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2、《物种起源》――达尔文 生物进化学说“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3、启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重视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1、兴起国家:德国、美国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电能无污
染。
5、工业革命新阶段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走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3)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
一、地球变小了——世界联系加强(选教内容,了解即可)
1、世界联系加强的必要条件: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式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
4、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凿:使巨轮远洋航运更为便捷畅通,使人类的地域联系不仅局限于本土,而且扩展到
全世界,人们之间的联系也随之愈加密切。
4、西方译著在中国:严复: “严译八大名著”:《天演论》、《原富》、《法意》等。
林纾:《茶花女》、《伊索寓言》、《鲁滨孙漂流记》、《唐〃吉诃德》
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工业文明与野蛮的殖民掠夺相交织
1、整体世界形成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主义 国家瓜分完毕,他们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所以人们称其为帝国主义国家。
2、整体世界形成对印度(亚非拉国家)的影响
(1)工业文明在印度的传播——在一定程度推动了印度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第一封电报,开通了第一条铁 路,开通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电报通讯。
(2)印度遭受到英国野蛮的殖民侵略——严重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使其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①掠夺土地;②倾销商品;③掠夺财富。
(3)[对亚非拉国家]:①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传播到亚非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社会的 进步。②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掠夺,严重的破坏了亚非拉国家 社会经济,使其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三、挑战与回应
1、亚非拉国家面临的挑战和做出的回应
(1)挑战:沦为殖民地的亚非拉国家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2)亚非拉国家的回应:
①通过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摆脱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如海地,在18世纪末爆发黑人奴隶起义。
②顺应工业革命的大潮,进行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民族危机。如日本,19世纪中后期通过 明治维新,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3)启示:只有直面挑战、积极进取才是唯一出路。
2.明治维新
(1)内容:①废藩置县,颁布宪法;②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举办工业企业;
③派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④在风俗习惯
和生活方式方面,要求国民向西方学习,采取了“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成功经验: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了民族危机。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性质:。
(4)作用: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5)启示:主动学习先进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放思想,积极进取等。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一、屈辱的岁月
(一)鸦片战争
1.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
(1)目的: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2)时间:18世纪40年代开始。
(3)危害:①; ②;③统治。
2.中国的禁烟运动
(1)目的:维护民族利益和清王朝的统治。
(2)人物:
(3)事件:1839年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
3.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1)目的:打开中国大门,侵略、掠夺中国。
(2)时间:1840-1842年。
(3)战役和人物:虎门战役、关天培。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中国把香港割让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必须和英国协商。
(6)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1895年发动者:日本结果:战败投降,签订《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2)签订者:中:李鸿章 日:伊藤博文
(3)内容: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
增辟通商口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见教材P66
图6-37问题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时间:1900年――1901年(2)发动国:英、美、俄、日、德、法、意、奥八国
(3)结果:战败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1)签订时间:1901年(2)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保证
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
地;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3)影响: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悲壮的抗争
1、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1)鸦片战争:虎门:关天培奋勇抵抗
(2)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奋勇作战,邓世昌与舰上官兵二百多人壮烈牺牲。
徐骧领导的义军,英勇抗击了日军,他在临终前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2、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2)领导人:洪秀全(3)
金田起义:1851年,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4)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
力联合镇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性质: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6)意义:坚持斗争14年,势力涉及18个省,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与清朝封建统
治相对峙的政权,是中国2000多年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者,在近代中国
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7)教训:农民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能解救中国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
1、战争失败的原因:清朝自大无知,仍沉浸在古代的辉煌中;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经济
实力贫弱;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先进,国力强盛,科技发达。
2、“开眼看世界”兴起:――开明的知识分子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抗西方的侵
略
3、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代表人物:奕訢、李鸿章――地主阶级洋务派
(3)口号:自强 求富(4)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5)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创建三大海军
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各种新式民用企业(1872年,轮船招商局——最大)
③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同文馆,是中国
最早的新式学堂)
④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
(6)评价:洋务运动持续了30多年,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惨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培养了一批军事、翻译、科技人才。
(7)启示:地主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能解救中国
四、从维新到革命
(一)维新变法运动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非常严重,康有为等要求拒和、迁都、变法等;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壮大起来,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公车上书(1)时间:1895年(2)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意义:拉开了维
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2)支持者:光绪帝
(3)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资产阶级维新派
(4)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开办京师大学堂)
政治: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等。
经济: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军事: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等。
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本文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
比较:维新派和洋务派观点的不同: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5)结果: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人士,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把维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清朝皇帝向上,主张采用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愿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顽固派的反击
(7)性质: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8)意义:冲击了封建罗网,显示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奋起救亡图存,提倡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爱国的、进步的。但它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帝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9)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进行革命,才能推翻清朝统治。
4、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军》邹容
5、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的领导政党
(1)时间:1905年(2)创立人:孙中山
(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4)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5)性质:是中国每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6、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1)时间:1911年10月(2)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推翻了清王朝,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是革命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意义: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5)失败的表现: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任务,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悲惨遭遇没有改变。
(6)失败的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7)启示(教训):中国要振兴,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这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7、1912年4月,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8、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不同点:
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希望通过变法,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制,采用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来实现,寄希望于封建统治者
革命派:推翻清朝,争取国家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来实现,采取暴力手段。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手工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银行业、服务业等
2、工业化:工业占据社会生产主要地位;城市化: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了原来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3、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好处与 坏处: 参考书本第77页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不作教学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
极分化。
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的阶级。
3、工人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4、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2)英国宪章运动(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空想社会主义:
(1)代表人物:(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新和谐公社
(2)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
6、科学社会主义:
(1)创立的条件: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③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标志了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④实践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当时工作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
(2)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
(3)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3)意义:《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7、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1)时间:1871年3月(2)人物:巴黎人民
(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篇: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P50]
1)工业革命的兴起
1.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由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过程)从英国开始,人类社会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2.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最早出现在棉纺织业
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3.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4.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P50
5.瓦特吸收前人成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6.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作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7.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8.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2)科学的世纪
科学学会书P53
1.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问世,这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2.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新阶段的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优点是功效高,污染小,应用范围大,使且便利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完成了磁生电的实验;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
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人类迈进了电气时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工业革命势头超过了英国
工业革命新阶段的特点:首先,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其次,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展开,新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筹,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更加迅速;第三,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点,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人在工厂
1.1771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家工厂
2.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工场
3.19世纪后半期,美国人发明了标准化生产方法
20世纪初,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成为汽车大王
4.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与新阶段
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主要发明成果和发明人 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 水力纺纱机 蒸汽机车 电动机 电灯 汽车 飞机 电话
工业发展领先国家 英 美德
主要工业门类 纺织业 机械制造业 冶金业 建筑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 钢铁 化工 汽车等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P58]
1)地球变小了P58
1.19世纪晚期,整个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2.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和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严复翻译了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介绍了进化论
4.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5.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2)文明与野蛮的交织P60
1.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瓜分完毕
2.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P61
3)挑战与回应
1.1804年,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海地
2.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P62
3.意义:逐渐改变了日本的落后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后逐渐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P64]
1)屈辱的岁月——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839年,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
3.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4.书P65中英南京条约内容: 割地 割让香港岛 赔款 2100万银元
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国失败,(洋务运动创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被迫签订《马关条约》P66 割地 辽东半岛 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 白银2亿两
通商口岸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其它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中国基本被瓜分完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900年
签订了《辛丑条约》 标志完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悲壮的抗争
鸦片战争中,60岁老将关天培亲自上陈,在虎门炮台指挥作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1851年,起义地点:广西金田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3)师夷长技以制夷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 口号:自强(军事)求富(民用)
在中央的代表:奕 地方代表:李鸿章 左宗堂 曾国藩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创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中国近代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
洋务派创建的新式学堂:1862年,北京同文馆
中国近代最早的外交机构:1861年,总理衙门
标志洋务运动失败的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4)从维新到革命
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
2,1898年,光绪帝采纳了维新派的见意,开始变法.称为“戊戌变法” 内容在P71
3,文化教育制度方面:废除八股取士,开办京师大学堂
4,戊戌变法最后在慈禧太后的破坏下,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
1,宣传革命思想: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猛回头》
2,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后发展成“民族 民权 民生”的旧三民主义 ,3,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1911.10.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5,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由于革命力量不够,最后袁世凯夺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P75]
1)工业化和城市化
1.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是在农业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它行业
2.城市化:P76
2)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1.1851年,洗衣机第一次在伦敦水晶宫博览会上展出
2.在农业社会,服饰是等级的重要标志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业革命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为了两个主要阶级
2.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的几次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来工人起义
3.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4.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四篇: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要点)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早期阶段,也叫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
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开始国家:英国
2、标志或特征: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汽时代
3、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
(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
(3)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条件、、原料条件
(4)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
4、代表人物及发明
(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3)水力纺纱机(4)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5)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运输行业)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5、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拉开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2)充分显示了与封建制度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
(3)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4)既是生产技术的革新,由于大机器工业的建立,资本主义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技术
基础。又是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5)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6)开始城市化的过程。总之,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
6、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美国、法国等。19世纪40年代,英国成为世界上 唯一的工业国。
二。科学的世纪――19世纪
1、表现:(为什么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或者西欧国家重视科学研究表现在:(1)鼓励科学研究――拿破仑(2)大学已成为科学研究重地(德国政府将柏林科学院并入柏林大学)(3)大学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一些专门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学会)(5)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动实践(19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完
1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2、《物种起源》――达尔文 生物进化学说“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也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1、兴起国家:德国、美国
2、标志或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4、电能与蒸汽能比较有哪些优点? 电能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电站
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电能无污染。
5、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什么影响?
影响:发电机、电话、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改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制造汽车和飞机解决了发动机装置问题,引起一次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
6、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有什么关系?(见P54○)
7、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见教材P57表格
8、工业革命新阶段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走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3)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一、人在工厂1、1771年英国出现第一家纺纱工厂
2、流水线生产方法:优点——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者的技术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缺点——劳动强度增强,对工人的健康有一定危害。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
一、地球变小了——世界联系加强
1、世界联系加强的必要条件(或整体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式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
2、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超越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个世界作为市场。(工业革命的推动是整体世界形成的根本原因)
4、整体世界形成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强大了,而亚非拉国家更落后了。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占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到19世纪末,将整个世界基本瓜分完毕,亚非拉国家则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其奴役。同时,整体世界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非 拉国家的进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思想、科技文化、生产方式影响着亚非 拉国家的发展)。
5、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凿:使巨轮远洋航运更为便捷畅通,使人类的地域联系不仅局限于本土,而且扩展到全世界,人们之间的联系也随之愈加密切。
6、西方译著在中国:严复: “严译八大名著”:《天演论》、《原富》、《法意》等。
林纾:《茶花女》、《伊索寓言》、《鲁滨孙漂流记》、《唐·吉诃德》
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工业文明与野蛮的殖民掠夺相交织1、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它们控制和奴役世界上绝对部分土地和人口,人们称其为帝国主义国家。
2、整体世界形成的对各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基础上的,殖民地为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帝国主义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变得更加强大。而对于亚非拉国家来说,一方面,先进的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促进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给殖民地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
工业文明的传播:铁路、电报、统一的邮政
遭受野蛮的殖民掠夺:侵占土地、倾销商品、掠夺财富
三、挑战与回应
1、原因: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亚非拉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2、代表国家1)海地:18世纪末,海地爆发了黑奴起义,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海地经验:坚持武装斗争,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到底,最后摆脱殖民
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2)日本: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
道路的国家
日本经验: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文明的大
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民族危机。
3. 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受美国的殖民侵略。(2)明治维新内容:见教材P62最后一段四点即:A.(政治上)废藩置县,分布宪法;B.(经济上)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举办工业企业; C.(文化教育)仿效西方建立起学校教育体系;D.(文明开化,移风易俗)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要求国民向西方学习,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3)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明治维新作用: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
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5)明治维新的影响:
①日本摆脱了沦为欧美国家半殖民地的危机。②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③日本走上强国之路,开始了疯狂的侵略扩张。
(6)启示:主动学习先进;科教兴国;思想解放等,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直面挑战、抓住机遇、积极进取„„
4、面对西方工业文明与殖民掠夺,中日两国都进行了回击,但最终日本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中国仍旧没有摆脱危机,这说明了什么?
只有进行武装斗争,推翻腐败统治,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使国家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五篇: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基础卷)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基础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的是„„„„„„„„„„„„„()
A、瓦特B、史蒂芬逊C、哈格里夫斯D、阿克莱特2、19世纪中叶,当时世界上惟一的工业国是„„„„„„„„„„„„„„„()
A、德国B、美国C、英国D、法国
3、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书籍是„„„„„„„„„„„„„„„()
A、《物种起源》B、《人类的故事》C、《天演论》D、《论法的精神》
4、电灯的发明者是„„„„„„„„„„„„„„„„„„„„„„„„„„„()
A、爱迪生B、贝尔C、格拉姆D、莱特兄弟
5、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的地点是„„„„„„„„„„„„„„„„„„()
A、斯巴达B、波斯C、雅典D、西班牙
6、面对西方殖民掠夺,通过自身不掘不挠的斗争,第一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是()
A、印度B、日本C、中国D、海地
7、第一部《伊索寓言》中译本的翻译者是„„„„„„„„„„„„„„„„„()
A、严复B、林纾C、梁启超D、林则徐
8、“若尤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里的“之”指的是„„„„„„„„„„„„„„„„„„„„„„„„„„„„„()
A、北方游牧民族B、鸦片C、海上倭寇D、明朝遗民
9、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法新约
10、把台湾割让出去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法新约
11、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孙中山B、魏源C、邹容D、林则徐
1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邹容D、孙中山
13、北洋舰队的创建者是„„„„„„„„„„„„„„„„„„„„„„„„„()
A、奕訢B、李鸿章C、光绪D、那拉氏
14、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A、京师大学堂B、同文馆C、总理衙门D、北京师范大学15、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又称为„„„„„„„„„„„„„„„„„„()
A、辛亥革命B、三月革命C、二月革命D、广州起义
16、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伟大尝试是„„„„„„„„„„„„„„„„„„()
A、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巴黎公社
17、下列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A、圣西门B、傅立叶C、马克思D、欧文
18、指导工人阶级解放的科学理论是„„„„„„„„„„„„„„„„„„„„()
A、空想社会主义B、乌托邦精神C、自由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19、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你认为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特点的是„„„„„„„()
①、批判资本主义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
③、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对现代社会日益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许多问题,最好的办法是„„„„„„()
A、只要处理好环境问题,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B、先治理后规划
C、先发展后治理D、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策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____________。19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迈进了____________。
22、20世纪初,美国人____________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大批量生产汽车,最终成为著名的汽车大王。
23、1895年,严复翻译了英国人赫胥黎的《____________》介绍进化论,轰动了国内思想界,后来又陆续翻译了七部著作,并称为“____________”。
2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是________________。
25、19世纪日本通过“____________”改革,抓住机遇,顺应了工业文明的大潮,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6、1839年,林则徐主持的____________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英国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对中国的_____________,使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
27、《_____________》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连线题(共8分)
28、不忘国耻!请你认真地把下列相对应的人或事用直线连起来。(5分)
A、邓世昌①、鸦片战争a、《南京条约》
B、关天培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马关条约》
③、甲午战争c、《辛丑条约》
29、感谢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请把他们与相应的贡献领域用直线连接起来。(3分)
A、孙中山①、科技
B、马克思②、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而革命实践
C、史蒂芬逊③、思想
四、材料分析题(共20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工业革命的发展一般分为早期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两个阶段。到了第二阶段,电力代替了蒸汽动力,使工业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改进。发电机的问世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工业赖以发展的动力更大、持久和稳定。
(1)材料一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哪一阶段的发明?(1分)
(2)发电机是谁发明的?他是哪国人?(2分)
(3)你知道哪三大发明在当时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3分)
(4)与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相比,你认为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有什么特点?(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相关问题。(本题共8分)
材料一:1814年1月,反法联军兵临巴黎城下,巴黎理工学校的全体师生向拿破仑请战,皇帝只说了一句话“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话被镌刻在巴黎理工学校荣誉大厅的天花板上,成为该校最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材料二:这是一个创建理论体系的科学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影响至今的科学理论:细胞学说、原子学说、进化学说、地质均变论、人类起源学说、电磁转换学说、能量守恒学说;这是一个科学推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世纪,化学理论的应用产生出化工产业,电磁理论的外延诞生出电力产业。当这个世纪即将结束,已经微露出新世纪科技辉煌的曙光。
材料三:在文化史上,一般称15世纪为“文艺复兴世纪”,16世纪为“宗教改革世纪”,18世纪为“启蒙世纪”或“哲学世纪”,19世纪为“科学的世纪”。
(1)、你认为拿破仑说的“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这句话的寓意是什么?
(2)、你觉得材料二中“这个科学时代”指的是材料三中的哪个世纪?(2分)
(3)、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发?(5分)
五、思辨探究题(共12分)
32、阅读下列一段材料,请你做小辩手!(12分)
最初,同文馆只招收少数十三四岁的满族儿童。后来,奕訢建议招收科举出身的人入馆学习,并增加西洋的天文、算学课程。这个建议遭到一些大臣的强烈反对,理由是,中国原有的文化已经很完美,根本不需要再学习西洋的天文、算学;科举出身的人只应该读孔孟之书,如果学习什么天文、算学,就会坏了心术,国家就危险了。
要求:
1、设计两种不同的观点作为辩论赛的正方和反方。
2、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提高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连线题(共10分)
21、将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人物与相对应的事件或著作用直线连接起来。A—⑥B—⑦C—②D—⑧E—③F—⑨ G—④H—⑩I—①J—⑤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2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1)、这则材料说明现代工业生产、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
(2)、(略)
23、参考下列三幅图,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2分)
(1)、A、马克思B、史蒂芬逊父子1825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箭”号C、孙中山
(2)、思想、科技与革命实践
(3)、(参考)
A、(略)
B、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思辨探究题(共30分)
24、根据上述课堂摘录,请你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4分)
(1)、必要条件是: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
理由分别对应的是学生B、学生E、学生G、学生G所阐述的观点,也可以自己补充。
(2)、(除了学生已有的观点,其余基本符合下列要求的即可)
工业革命的影响:资产阶级建立了统治、海外市场广阔、原始资本积累较多、自由劳动力丰富、国际贸易交通便利、农业资本主义发达等;煤铁资源丰富,英国可以大量炼铁,铁产量的提高又使人们可以更多地利用铁来制造机器;国内交通便利,英国国内有许多适于航行的河流,河网密布,通过水上运输,可以把原料和产品送到各地,便利的交通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利于工业的发展;英国实行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产生了许多发明家和企业家等等。
25、汇入工业文明大潮,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16分)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从军事、经济、思想、教育、政治等方面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