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时间:2019-05-15 04:1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镇西《给女儿的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第一篇:李镇西《给女儿的信》

《给女儿的信》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思考认识“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2.

体会用童话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3.

学会前后照应、层层推进的叙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爱情教育,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致女儿的信》(“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看第15自然段第四行。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经盖起一……‟,后面这个字读什么。” 这个字应该读zhuang。一„幢‟!那么有没有一个dòng字呢,有的,但是写法不一样。”“那是一个木字旁,再加一个东。第八段第二行‘在他们目光接触的„„’” 应该读cha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刹车’的‘刹’便读sha。但在这儿读„刹(cha)那间‟。

二.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我觉得一般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对他女儿这样说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对他女儿谈什么是爱情,很不一般,他和一般的父亲不一样!这点我印象特别深。”

可以请学生同意这种说法的举手,然后问在14岁时有没有想过爱情?)

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说过什么是“爱情”吗?(问过父母吗?)4 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爸妈妈呢?” 不敢?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像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总结:刚才几位同学的父母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相比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第一,在表述形式上,你们家长都给你们讲道理,而苏霍姆林斯基是用讲童话的形式。第二,你们父母都讲每人的爱情不一样,但是既然是都是爱情就有共同的特点,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讲的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情感。现在我们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下面同学们把课文快速看一下,把你喜欢,欣赏的语句勾出来,或者不懂的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交流感想,或者提出问题,老师一会儿也给同学们谈谈我的体会。”

1> ‘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每个人都会死,但在生的时候有过爱情,爱情就会通过你的生命延续。

有了爱情两个人才能走到一起,这样才能够延续后代,这也是生命的一种继承。”

爱情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但不仅是精神的东西,它有着生物性的基础,也包含了人的自然结合,包括人类的生生不息。有了爱情,才有相爱的人之间的结合,才有了后代。但是我们今天谈论爱情更多地是赞美精神的东西,因为我们是人!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不过就是几十年,但爱情是永恒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已经死了多少年了,但是他们因爱而化作的蝴蝶一直飞翔到今天!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因此,人不免一死,但爱情的力量却永远延续下来。”

2> 第15自然段有这样一句――„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一种无以伦比的美……‟我是第一次听到用„无与伦比‟这个词形容爱情,我对这个词有了感觉,就是爱情居然能够产生这样强大的魅力!” 这个语言点是上帝的第二次发现。

那么,我们不妨暂时停留在这里研讨一下,我们围绕上帝看到的东西来看一下,课文说‘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我想问,上帝这样‘看见’过几次?” 至少有三次,是吧?同学们马上这三次找出来,看看上帝三次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不是同样的东西。” “第一次看到的是爱情。” “看到的是爱情?不对吧?那是大天使对上帝所见的解释和概括。”

“第一次是什么?‘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与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看到的是什么?”

“美和力量!” “第二次看到的呢?”

“还是美和力量,第三次是同样的东西。”

“对!”继续引导,“但是三次同样的美在他的眼里是有没有区别呢?或者说三次有什么不同?书上有的,你只需要扣住这句话的语言。第一次看见的美是什么?”

“爱情。”

“这是大天使给他概述的呀!”继续追问,“上帝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不可理解的美。”

一起探讨:“对,在这儿作者想说的是,上帝的眼光渐渐地表现了爱是一种美,一种力量。这种美在人类看来是很常见的,但在上帝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他从未见过。上帝一想,他是无所不能的呀,为什么他没看到过这东西呢?作者这里说,上帝发怒了。为什么要发怒呢?”

“因为人类未经许可就发明了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引导学生看书:“用书上的话说,就是‘因为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那么,上帝第二次看见的对象变了没有?”

“没有。仍然是美和力量。”

“但是换了一个定语„„”

“无与伦比!”

“对!”“就是刚才说的‘无与伦比’。那就是说,五十年过去了,爱情褪色了没有?

“没有。“

“这就是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爱情变得更美了,无与伦比。这就叫什么?“

“忠诚。“

总结 “是呀!忠诚就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时间过得越长,经受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无与伦比的美!这是上帝第二次所见。那么,第三次呢?上帝第三次来了以后只有一个人了,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了。在上帝看来,所未爱情好像似乎应该黯淡一些。但他看见了什么?

“没变。还是„„ “还是什么?

“美!”

“但‘美’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这定语是什么?”

‘不可理解’。” “怎么还是‘不可理解’?第一次是‘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是‘无与伦比的美’,这第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举手回答,这两个‘不可理解’有什么不同?”

“上帝第一次看到人类相爱,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不可理解。第二次看到男的女的相爱,他感到很美,无与伦比。但第三次只有一个人,女的死了,似乎不应该感到爱情之美的,但他还是感到很美,他觉得爱情的力量不可思议。”

也许上帝最初认为,爱情只有人活着的时候才有,为什么死了,还有一种忧伤的美,忧郁的美,上帝不可理解,而且是和过去同样的力量,因为他有‘心灵的追念’。虽然老伴去世了,但是心是相通的。那么再看前两次上帝看到爱情后是怎样的表情?第一次书上怎么写呀?”

‘上帝勃然大怒’。“第二次是‘上帝怒不可遏’。”

“第三次呢?照前两次的推论,应该是暴跳如雷了。但你看第三次怎么样?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读一读。” “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和学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你们想一想,他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说‘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他又思索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离去了?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大家议论一下这些个问题。”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爱情,但是上帝觉得他却不具有,所以就比较恼火,他不是全能的。作者认为,只有拥有爱情才会成为真正的上帝。

我觉得上帝在这儿在思索,是在想,我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征服人类的爱情,而且连人都死了,爱情居然还存在。因此他很无奈地离去了。不过,上帝除了无奈之外,我想还有感动。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在大地上,人为了精神可以献出生命,包括信仰,包括理想,当然更包括爱情!因为人的感情,人的思想,人的尊严,是不可战胜的。从这点上讲,凡是人性的东西,精神的东西,都是不可战胜的。上帝都不能战胜的,你想战胜,这不是很狂妄吗? 三.写法指导

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包括写作上的问题。比如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引用对话比较成功,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对,层层深入,把对爱情的认识引向深入。对话把情节引向深入,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作者并没有全像我们说的,全都是层层深入。“你们看,作者的语言有没有重复的?是哪些句子?找出来。”他们一会儿看天,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传情’ 你说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会这样表达?

爱情,不用语言的,而且爱情就是这么简单,就是‘在金黄色的麦田前,时而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们看,这是多么朴素,又是多么美好!现在,像这种一种古典的爱情方式已经很少了。并不是说在大街上接吻拥抱,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才是爱情。其实,爱情是很简单的,不过就是看着自己心爱的人。”

突然我想到一首歌,这首歌我不会唱,大概就是叫《浪漫的事》。”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四.难点质疑 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苏霍姆林斯基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1> 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只有14岁,作者为什么就说她跨进了„成年女性‟的界限?” 2> 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也就是说前面所说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是一种生物罢了。你虽然成了人了,但还不是真正的人,没有智慧,没有情感。其实从生物的角度,动物也知道繁衍,但是人与动物不同,人类的繁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只有人才有爱情!苏霍姆林斯基在另一部著作中这样写道:爱情的种子,要在我们的青少年性心理成熟以年很久就播到他的心田。中国家长对这个观点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苏霍姆林斯基解释说,所谓爱情的种子不时谈情说爱的技巧,而是培养人的尊严感的过程,培养忠诚、义务、使命感,培养人性美,培养人的责任感的过程。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在女儿14岁的时候跟她谈爱情?因为不仅仅教女儿懂爱情,而且是教她懂真正的爱情,懂得做人应该具有的责任感,培养女儿的人性美。你们读了这封信以后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第二篇:给女儿的信

《给女儿的信》

【苏】阿莫纳什维利 苏霍姆林斯基/著刘文华、杨进发/译 G78 P84

北岳文艺出版社

苏霍姆林斯基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然而之前我并不了解多少,如今通过这十六封信看到了他对教育孩子的重视,体会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细心、耐心、爱心。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作者何以选择书信的方式呢?那是因为书信能一直保存在那里,可以反复看,可以心平气和的阅读。确实很好,那么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可不可以也采取这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呢?还有没有适合我与学生间交流的途径呢?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劳动时最光荣的,富有同情心是人类最根本的情感,因此他特别强调培养孩子的这些优秀品格。在女孩子方面,又需要特别注意青春期教育,爱情是什么?如何对待内心的懵懂情感?只有谨慎与高标准要求才能更好地保证女孩子不受伤。

如此细心的父亲真让我感动,如果我能有这样一位父亲该多好,如果我能做到以后做位优秀的父亲,那么我的孩子将会多么幸福,成为杰出的人才!

2012年8月16日21:52:10

第三篇:读后感 给女儿的信

《给女儿的信》读后感

《给女儿的信》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实际改革家沙·阿·阿莫纳什维利和苏联当代杰出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合著的一部作品。《给女儿的信》中收录的就是他们俩写给女儿的信,共计16封。

沙·阿·阿莫纳什维利和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然而之前我并不了解多少,如今通过这十六封信看到了他对教育孩子的重视,体会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细心、耐心、爱心。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作者为何选择书信的方式呢?那是因为书信能一直保存在那里,可以反复看,可以心平气和的阅读。确实很好,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可不可以也采取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呢?还有没有更适合我与孩子间交流的途径呢?

在沙·阿·阿莫纳什维利看来,劳动时最光荣的,富有同情心是人类最根本的情感,因此他特别强调培养孩子的这些优秀品格。在女孩子方面,又需要特别注意青春期教育,爱情是什么?如何对待内心的懵懂情感?只有谨慎与高标准要求才能更好地保证女孩子不受伤。

通过阅读《给女儿的信》,我发现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真的刻不容缓。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封《爱情是什么》,文章从表面上看是女儿提出了“什么叫爱情”这一问题后,父亲没有正面回答,而用祖母讲过的一则优美童话,从人生的青年恋爱到中年的生儿育女、勤勉生活,到老年的忠贞生活、忠贞爱情回答了爱情问题。但文章的真正含义是在爱情问题上对十四岁女儿及广大青少年提出的做人标准:要明智的生活,要善于生活,要热爱珍惜爱情,并要忠贞不渝的呵护它。要做一个不仅懂得爱情,而且具有“明智”、具有“真诚品质”的人。这篇文章不仅仅对孩子有所启发,对我自身也有很大的意义,能让我更深得理解爱情。

我和孩子之间是否缺少了某种东西,令我们都无法敞开心扉?孩子现在正处于叛逆期,作为家长的我,有时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当我看完霍姆林斯基给他同样处于花季的女儿的信后我明白了。他作为一个父亲,却回答了女儿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爱情?很多中国父母很忌惮这个问题,可是如果父母正确地告诉孩子,孩子就不会误会生活了。如果当面很难说清楚,那赶快拿起笔,父母把期望写下,孩子把困惑写下,十年以后或者二十年以后,这就是回忆,永恒的回忆。有时候,文字有着用语言说不出的魅力。

如此细心的父亲真让我感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坚强,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地打动着我。如果我能成为这样一位父亲该多好,那么我的孩子将会多么幸福,成为杰出的人才!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希望能够有机会多读到这样的书,同时也谢谢学校组织这样的读书活动。

第四篇:给女儿的信教案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思考认识“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

2.体会用童话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3.学会层层推进、起伏有致的叙述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

2、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只有善待爱情,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清除字词障碍。

2、准备说说自己的体会,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不同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致女儿的信》,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1、出示教学目标:

2、作者简介: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主张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强调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

主要代表作有:《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把心灵献给儿童》、《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老师呢,就和你们来做一些探讨。

二、字词清障。

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老师就要问你们了。(强调查字词时我们往往容易去查那些没见过的字,而我们经常所见的字读错了却不知道。)

三、回归文本,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四、联系实际,铺垫下文。

1、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

2、但想过以后又问过父母的同学,请把手再举一下?

3、我们请举手的四个同学谈一谈,当你们在父母面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的父母是怎么说的?

4、可是,为什么只有四个同学问了爸爸妈妈呢?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爸妈妈呢?”

5、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象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6、爸爸妈妈不说,可是你们会想呀!并不因为没有人回答你们就不想爱情,就像是到了春天花一定会开放,到了秋天果实一定会挂满枝头,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呀!我觉得你们,包括多数同学都很现实,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回答,所以轻易不会去问这个问题。在中国,很少有父母这样开明。

7、现在我们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比如,在表述形式上,你们家长都给你们讲道理、上政治课,而苏霍姆林斯基是用什么形式?

五、重回文本,理词、析句、品段。

(一)、快速阅读课文,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出示思考题:

1、上帝在创造人后,几次来到人间视察?

2、上帝从人的眼神中先后发现了什么?

发现的是不是完全一样的东西?

把有关语句用“——”勾下来。

3、上帝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前后态度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4、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研讨。

(三)、师生交流。

1、三次。

2、美和力量。

(明确:“爱情”是大天使对上帝所见的解释和概括。)

抓定语引导分析:三次同样的美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区别呢?

第一次:在这儿作者想说的是,上帝渐渐地发现了爱是一种美,一种力量。这种美在人类看来是很常见的,但在上帝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上帝一想,他是无所不能的呀,为什么他没看到过这东西呢?作者这里说,上帝什么态度?

为什么要发怒呢?引导学生用书上的话说。

第二次:看见的对象变了没有?

那就是说,五十年过去了,爱情褪色了没有?

(这就是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爱情变得更美了,无与伦比。这就叫什么?忠诚。(忠诚就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时间过得越长,经受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无与伦比的美!)

第三次:上帝第三次来了以后只有一个人了,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了。在上帝看来,所谓爱情好像应该黯淡一些。但他看见了什么?

体会这两个‘不可理解’有什么不同?”

(也许上帝最初认为,爱情只有人活着的时候才有,为什么死了,还有一种忧伤的美、忧郁的美,上帝不可理解,而且是和过去同样的力量,因为他有心灵的追念。虽然老伴去世了,但是心是相通的。那么再看前两次上帝看到爱情后,是怎样的表情?

第三次呢?照前两次的推论,应该是暴跳如雷了。但你看第三次怎么样?

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读一读,齐读。

思考: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他又思索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离去了?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我觉得上帝是在想,我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征服人类的爱情,而且连人都死了,爱情居然还存在。因此他很无奈地离去了。不过,上帝除了无奈之外,我想还有感动。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在大地上,人为了精神可以献出生命,包括信仰、理想,当然更包括爱情。人的感情、人的思想、人的尊严,是不可战胜的。连至高无上的上帝都屈服了,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写法:用对话推动情节,层层递进。

(先说爱情的美和力量,然后引申到更高层——“忠诚”,然后再进一层—“心灵的追念”。这些都是通过上帝和大天使的对话完成的。)

六、总结。

1、作者的语言有没有重复的?是哪些句子?找出来。

你说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会这样表达?

(爱情就是这么简单,就是‘在金黄色的麦田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们看,这是多么朴素,又是多么美好!

现在,像这种古典的爱情方式已经很少了。并不是说在大街上接吻拥抱,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才是爱情。其实,爱情是很简单的,不过就是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就是看着对方变老,仍然爱他。

2、欣赏歌曲《最浪漫的事》。

3、学生质疑:文中哪些话对你有所启迪?

七、拓展延伸:

1、出示问题:有一女孩收到了男孩的一封信,眼前就立刻浮现出男孩的笑容,眼神,还有男孩运动时矫健的身姿„„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她陶醉。其实,就像她关注他一样,他也早就开始默默地关注她了„„

他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吗?为什么?

2、回答总结。

八、布置作业。

1、在你的日记本上写下你对爱情的看法,把它读给父母听,告诉他们尽可以放心,你读懂了青春的含义。

2、摘抄与爱情有关的名言警句。

第五篇:给女儿的信

亲爱的宝贝:

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爸首先祝你生日快乐。去年的今天,经过妈妈十个月的孕育,你终于呱呱坠地,成为家里的新成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最应该感谢的是你的妈妈。你的到来是我们俩计划之内预料之外的,所以多少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有了你,妈妈的身体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头五个月,妈妈的妊娠反应很大,每天都在呕吐,胃里基本没什么东西,有时候听到“吃”字都会有很大的反应。可是,为了给你提供营养,她还坚持吃各种不喜欢吃的东西,最后体重达到了160斤,身上起了很多妊辰纹;妈妈喜欢逛街,可是由于拖着沉重的身体,妈妈也只好呆在家里静养;妈妈也非常孝顺,经常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去照顾生病的姥爷,为姥姥分担一些事,可是由于自己行动不便,她也只好呆在家里。我知道,为了你,妈妈舍弃了很多,也增添了不少精神压力。期间,妈妈的单位赶上评定三级医院,需要准备大量的文书材料,由于太疲劳,妈妈还晕倒了好几次,在医院住了两周。即便是这样,妈妈也没有任何的怨言,每天快乐的生活工作。

爸爸喜欢小孩,尤其喜欢女孩,你的诞生让爸爸欣喜万分,在你出生前后的一段时间,爸爸兴奋地几乎没合过眼。可能你觉得这个世界很陌生,很新奇,可是对于爸爸而言,自从知道妈妈怀了你,就已经把你当成家里的一员,每天在早晨醒来和晚上睡觉之前,都会跟你说说话,讲讲身边发生的事情。

一年来,因为你的存在,家里多了许多快乐的气氛。爷爷奶奶也从千里之外的河南老家来照看你,虽然为你洗洗涮涮,我知道他们也非常快乐。最快乐也最辛苦的当然是你的姥姥,不管春夏秋冬,除了每天照顾姥爷,姥姥每天的作业就是步行往返咱们两家,为你和妈妈准备吃穿,哄你逗你。一年来一直陪伴你的还有你的小姨姥,每天照顾咱们全家的家务,尤其是形影不离手不离手的陪着你,怕你热怕你冷,怕你哭怕你闹,怕你饿怕你渴,为你和咱们家提供了很多帮助。这些亲人,我想,你长大了都应该记着,要懂得感谢她们。

一段时间以来,爸爸发现你不太爱笑,即使是在影楼拍周年照的时候,很多叔叔阿姨逗你,你也不笑。爸爸开始有些担心,你的性格会像我一样。爸爸一项严肃,所以不苟言笑。在网上,我查到爸爸的情绪对女儿的性格影响最大。最近一段时间,爸爸开始学着调整心态,学习微笑,我要给你树立一个榜样,让你做一个快乐、爱笑的宝宝。最近,你可能也发现了,我一回家就笑着跟你打招呼,去亲你抱你。

宝贝,爸爸虽然来自农村一个贫穷的家庭,虽然咱们还没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爸爸一定会让你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生活,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宝宝。

最后,再次祝你生日快乐。

下载李镇西《给女儿的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镇西《给女儿的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5给女儿的信

    15、给女儿的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的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给女儿的信 教案设计

    《给女儿的信》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

    《给女儿的信》教案

    《给女儿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

    给女儿的信》教案

    给女儿的信》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思考认识“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 2.体会用童话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3.学会前后照应、层层推进的叙述手法。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自......

    《给女儿的信》教案

    第八课《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歌德说过:“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必然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遐想。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

    《给女儿的信》教案

    给女儿的信 高县来复中学 李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让学生绘声绘色......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对学生进行爱情的自我教育,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乐至实验中学梁军 一. 教材内容 《给女儿的信》是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三课。她是世界著名教育家、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