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教学观(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4:1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中的教学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中的教学观》。

第一篇:《论语》中的教学观

浅谈《论语》中教与学的观点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的大教育家,他打破了之前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枷锁,开办了私学,让平民百姓也能接受教育,他的很多理念至今还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他提出了很多教育观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问”、“学以致用”、“终身学习”诸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论语》

孔子

教育观

学习观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论语》是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我们研究孔子教育观念的典籍,一下是我对《论语》中孔子教育观念的一些简陋的总结。

一、有教无类。孔子之前教育 “学在官府“教育的权利全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只有少数贵族子弟能接受教育,春秋战国后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孔子创办了私学,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把接受教育的权力带给了普通民众。孔子的学生中,有地位显赫的孟懿子,南宫适,有地位底下的子路,仲弓等。有“家富千金,结连驱马”的子贡,有一担食一壶浆而不改其乐的颜回。而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在《论语》中很少看见孔子哭泣,而颜回死的时候孔夫子痛哭流涕,组建孔子对颜回有多喜欢,当然这可能是颜回“不二过”能“以一知十的缘故。可以看出孔子收弟子不论贵贱、贫富、智愚、长幼、地域。《论语》中有言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只要愿意亲自送来十条干肉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这正是老师有教无类思想的体现。

二、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名胜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最早的实践者是孔子。孔子的弟子中贫富不一智力不一,关于相同的问题孔子给的回答相去甚远。如同样是问孝孔子给的回答是这样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关于孝的问题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是基于孔子对每位学生性格,生活背景不同的了解之上的回答。《论语》中像问孝这样的列子还很多。时至今日因材施教的理念还在指导这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是今人想要努力实现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传承并发扬这一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教学相长。《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在《论语》一书只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有一次,子贡引用《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说明做事应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很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绘事后素”。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的仁义之后。孔子听后高兴的说,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和你进一步讨论《诗经》了。从《论语》里记载的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教学活动并不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发现不足,受到启迪,继而使自己的道德,学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有所思,有所悟,真正建构自己的知识。

以上是我对《论语》中关于教学方法的总结,下面是关于学习的总结。

一、学思问相结合。《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讲究学、思、问并重,把学习、思考和问人请教这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孔子重学,曾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仍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又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在这里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排斥思考。《论语·季氏》中曾写道:“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处理学与思的问题中孔子主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孔子不仅善学、善思更加善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教育子由的一番话,孔子提出“不耻下问”的思想,同时孔子自己也实践这一理念《论语》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问是获取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论语》中有着大量的弟子向孔子问仁、问孝、问政、问礼的记载,孔子都一一作了回答。从《论语》中可以看出教学生途有三:曰学、曰思、曰问。

二、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益之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以为?”孔子治学的内容设于向往来世的宗教趋向,也不同于观察自然的科学之道,而是着眼于论理道德政治社会的实际,其治学就为“务实致用”。孔子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孔子五十一岁时,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相,掌握地方的行政事务,颇有改质。五十岁时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其执政时,将扰乱政事的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整顿社会秩序,使百姓各守礼法,路不招遗,四客都列照顾,仅三个月就把鲁国治理的有声有色。可见孔子是力行学以致用的。不仅这样,他门下的弟子在他的指引下,大多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学以致用的思想在当今仍然有主要的意义。

三、终身学习。孔子的一生是为实现仁义王道而苦苦奋斗的一生,也是学而不厌的一生。孔子自称“十五志于学”。离开鲁国创齐国时,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并深入学习境入断列“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方。曾说过“加我对而学《篆》可无丈过关”。真正达到了“进闻道夕可死”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根据为八个字即:学而不厌,终身学习。孔子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影响了他的弟子。其子弟子夏曾经说过:“百居肆以成其事,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以致期道”。《论语》里的这些记载告诉了每个治学者一个道理,求学要持之到恒,要终身学习。

《论语》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先贤留下的生命智慧却仍旧灿烂生辉。孔子的教育理念至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推陈出新。我相信我们将站在巨人的肩上将他的理念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篇:论语中的教师观

浅谈孔子的教师观在《论语》中的体现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对教育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改革。此后,漫长岁月里儒学垄断了教育,重学必崇儒,崇儒必尊孔,儒学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儒家的教育思想成为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尤其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更是深刻阐述了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论语》中的教师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孔子在近三十岁时就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创设儒家“私学”,相传其弟子达三千余人,成名者有七十二人。虽然他在晚年还专注于整理国故,对《诗》、《书》、《礼》、《乐》、《春秋》进行了编纂和阐释,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但他始终忠心于教育事业,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是更多、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令万世景仰的伟大教师人格。在《论语》这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中,主要记录了以下几方面关于孔子的教育观点。

1.关于教师的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一生当教师,但从未停止学习。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他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也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无论什么人只要向孔子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绝粮,“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当学生把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称之为圣与仁的时候,他却自谦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正是这一点是弟子学不到的。子贡更进一步解释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已乎”(《孟子·公孙丑上》)。

2.关于师生关系

孔子教学,从不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答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进一步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高兴的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若诸往而知来者。”(《论语·述而》)

孔子对学生,从学习到生活,无不深切关怀,体贴备至,达到了爱如生子的地步,有时甚至超过对其儿子的关怀。“鲤趋而过庭“的故事,具体说明了他对儿子没有超过他对学生的教育。再如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年龄较大、与孔子接触较多、而且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人,孔子对子路好勇、耿直和卤莽有着较深刻的了解,经常予以提醒和警戒。但在他对子路的批评中,包含着深切的关怀,而且对子路的品德和才能,他还是充分肯定的。如当孟武伯向他询问子路的才能时,他毫不迟疑地介绍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的才干。他对学生真正做到了“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诲乎”表现出深沉的和有原则的爱。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激励孔子不知疲劳,全力教诲。将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真诚无私的对待学生。

3.关于教师的身教

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予路》)这就是说,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更为有力。他对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显然,孔子在这里不是说教师不要言教,而是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教师只重言教,即使讲的都是正确的,而不注意身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就会失去教育的作用,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讲的越多,效果越差,以致适得其反。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些教学原则都从教学角度对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建立在他对学生正确的认识基础 2

之上的。正由于他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所以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二、《论语》中教师观的特点

在《论语》中体现出儒家在对待教师问题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认为教师具有很大的社会作用和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尊师的优良传统,给予了教师以很高的地位。这种“尊师”的思想不仅仅出自理论家们一厢情愿的理想描绘,而且已渗入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意识中。对学生而言,尊师更是类似于事父,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不仅是一种社会观念,而且形成了相应的社会习俗。弟子(包括学习专门手艺的徒弟)一人师门,就要像侍俸父母一样侍俸老师和师娘。“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论语》)有时事师的要求比事君事亲还要高。师死,做弟子的要为其服丧。儒家礼制规定:“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眼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第二,对教师的从业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论语》中凡提及教师,都会对教师的标准做或详细或简单的说明。而无论这种标准的说明是繁还是简,其标准都是非常严格的。孔子指出,为人师者必须有一种好学、乐学、“学而不厌”的认真学习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孔子还指出“诲人不倦”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品质,只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教为乐的人才会做到教人不知疲倦。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无隐无私。为人师者既要爱护、关心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爱和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知识传授上,还要做到无隐无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第三,认为在学业上学生可以超越教师的成就,不必师云亦云。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于罕》)孔子不仅肯定“后生可畏”,学生可以超过老师,而且还鼓励学生要有“当仁不让于师”的勇气。

三、《论语》中教师观的形成原因

《论语》中教师观的形成是和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分不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度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阶级关系和政治制度都发生了转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把教 3

师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除了因为教师的确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发挥着别人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更是因为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事实上,统治者之所以尊师,是要求教师代表他们的意志去施教,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而提出“师严道尊”的目的在于把教师当作整个封建思想体系的代表,企图通过尊师来尊重封建的“道”。

虽然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和目的服务的,企图通过教育手段来实现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各个问题的论述中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论语》中提出的“尊师重道”、“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论断都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是我们应该批判继承的文化财富,我们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的发挥儒家经典著作对于今天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三篇:从《论语》中感悟交友观

从《论语》中感悟孔子的交友观

摘要:朋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是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群体。朋友间能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个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里对这些早已有了许多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论语 交友观

一、交友的作用

在论述交友之前,首先要明确“友”的基本概念。在现代汉语中,“朋”和“友”都是“朋友”的意思,所以现在人们说“交友”,也就是笼统地说“交朋友”。但是在《论语》中,“友”和“朋”虽属近义词,但是其涵义却有明显差异。《论语注疏》解释道:“郑玄注《大司徒》:‘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同志谓同其心意所趣乡(向)也。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这里的表述可以看出来,“友”比“朋”的层次要高一点。“朋”仅为在同一个师门学习的人(即同师曰朋),“友”则是拥有共同志趣、心意相投的人(即同志曰友)。所以《论语注疏》中说:“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论语》中孔子所论的交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即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群体,朋友间能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个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里对这些早已有了明确的观点。

那么,为何要交友,其作用是什么,其重要性如何体现?

(一)培养气质,加强修养。儒家非常看重修身养性,提出了许多途径和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切磋。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指“君子要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也就是说,接受朋友正直、诚实、博学的影响,全面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就会使自己变得正直诚实,宽厚仁慈,自己的思想境界就能得到升华。还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即通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来实现。

(二)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在儒家看来,交友不仅能促进修养的提高,还可以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孔子交友主张时要“友多闻”,就是针对通过交友扩大接触面而提出的。对于这一重要作用,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有着深刻阐述:“自古未见关门闭户,独自做成圣贤。自古圣贤,未有绝类离群,孤立无与的学问。”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门类丰富多彩,穷毕一生也不可能全都学尽。通过交友,就可以使人“之所不知”、“闻所未闻”,摆脱井底之蛙、独学寡闻的窘境。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孔子教育弟子们要通过交友的方式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他的一生,也是按照这个准则身体力行,积极交友并向他人学习。

(三)愉悦身心,快乐生活。孔子把交友当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一观点在《论语》开头就已经道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交友如同读书、下棋、听音乐等乐趣一样,是一件令人非常开心的事情,生活因此增加一种乐趣。同时,孔子还把“乐多贤友”列入“益者三乐”之中。《论语》、《左传》等史书中就记载了不少孔子与学生们以及友人们彼此享受快乐友谊的生活片断。

(四)化解为难,摆脱困境。朋友还有互相帮助,在危难之际伸手解困的社会功能。所谓“两肋插刀”,即指的朋友在困顿危难之际,相互关照支持的写照,这一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白虎通•三纲六纪》中就明确提出朋友要“共忧患而相救”。这一功能在论语中体现为“收尸葬友”和“托六尺之孤”。有一次,孔子的一个朋友去世了,但无人收葬,是孔子帮他料理了后事。(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他的这一行为为朋友保存了最后的尊严,体现了不为生死之故而易交的患难真情。曾子也指出真正的君子和朋友是可以“托六尺之孤”的。“赵氏孤儿”的典故更是体现了古人这一朴素的思想情怀。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的现实需求。这并不等同于友谊的世俗化,也不意味着把朋友的交往和感情作为一种工具来庸俗化。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现实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这种现实需求与当今社会的功利目的有着本质区别,其动机是朴素而高尚的。

二、择友的标准

孔子倡导的交友,并不是毫无标准的滥交。

(一)朋友的志向兴趣。首先,孔子特别强调这一点,并指出是怀有高尚志趣而且心意相通的朋友,只有这样的朋友才能相互得益、共同进步。反过来,就会“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了。因此,孔子在《论语•学而篇》提出了一个交友的总原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这是孔子倡导的一个交友总原则。即指“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从字面上理解,容易把这句话误解为孔子的势利。但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晓,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是针对的“忠信”这一道德标准。《论语注疏》:“‘主忠信’者,主犹亲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因此,孔子提出的交友总原则的实际含义就是,要和讲忠信的人亲近,不能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二)择友的几大标准。在提出总原则之后,孔子进一步阐明了可交之友与不可交之友的几种情况。《论语•季氏篇》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论语注疏》的释义是这样的:“‘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者,“直”就是指正直,“谅”就是指诚信,“多闻”就是指博学。以这三种人为友,则有益于自身的成长进步。也就是说,孔子倡导与正直、诚信、博学的人交朋友,反对与谄媚奉承、虚情假意、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

(三)朋友的思想行为。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就是说,孔子倡导朋友的思想和行为趋向于中庸,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但是,这属于非常理想化的想法,在现实中我们的做法是,既要听取激进者的意见,也要善于结交狷介者,这样就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避免偏听与偏执。

(四)朋友的种类。《论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记载:司马牛忧

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这里的兄弟可以作为“朋友”层面来理解。这一段语录反映的是,友谊需要双方共同建立,不能只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使自己修养、气质、行为为对方所接纳,符合对方的选择范围。做到这一点的基本条件就是恭敬有礼。另外,这段话扩大了朋友选择的范围,阐明了朋友交往应该具备的气度。当一个人能够独立生活,自立于天地之间,个人能力和自身修养已达到相当程度时,什么人都能成为他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伦理底线,“四海之内皆兄弟”。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以理解为开放与包容,“同”可以理解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些朋友不离不弃、相伴一生,有些朋友能解燃眉之急,有些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行一程,最终分开。最值得珍惜的朋友,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一直走在一起的朋友。虽然没有刻意去保持联系,但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当然,交接朋友也不能完全因为情意相投、价值认同,这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意地追求全面了解,可能会使朋友间的理解和包容烟消云散。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回忆有时会更加美好。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进一步阐明,如果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是指对朋友的包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理解、接受甚至欣赏异己,意味着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交友中“和合”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当前外交战线上“求同存异”的处事准则,也得到了国际上大多数的一致认同和遵循,应该说,这一朴素的交友思想时至今日仍散发着光彩与活力。

三、与朋友交往时的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朋友交往也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对此有着比较深刻的论述:

(一)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的两名弟子都不约而同地将“诚信”视为与朋友交往应持的重要原则,联系《论语》中孔子关于“诚信”的其他论述(如《论语•为政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孔子坚持的与朋友交往的首要原则,就是讲诚信。

(二)推己及人

《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说“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交友提出这一思想,但是作为《论语》中论述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笔者认为应当把这一条列入交友所持的原则中。

(三)看重感情

《论语•乡党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论语注疏》曰:“此明孔子重朋友之恩也。言朋友若死,更无亲昵可归,孔子则曰:‘于我殡。’与之为丧主也。”虽然古人认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篇》),但究其涵义,是说君子相交,不应当被利欲和物质所累,而不是说朋友之间不重视感情。朋友死了,家里没人可以依靠,孔子就会挺身而出说:“丧事由我负责。”这不正体现了孔子对朋友之间情谊的重视吗?

(四)轻利重礼

《论语•乡党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注疏》曰:“此言孔子轻财重祭之礼也。朋友有通财之义,故其馈遗之物,虽是车马,非祭肉,不拜谢之。言其祭肉则拜之,尊神惠也。”孔子的朋友送给他非常贵重的车马,但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都不行拜礼。这充分说明了在孔子的心目中,朋友之间的利益往来其重要程度远远不能和礼制相比。孔子十分重视“礼”,甚至为了“礼”可以牺牲其他的利益。朋友间的情谊固然重要,但孔子清醒地认识到,绝对不可以让利益往来凌驾于礼制之上。

四、结语

每次读到《论语》,都可以找到《论语•子罕篇》中颜渊感叹的那种相似感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学史的瑰宝,更是一部微缩版的哲学全书,本文选择“孔子论交友”这一主题来论述,仅仅是择取其中的一个小小方面,但也感到难以穷其妙处。

今后,还要不断学习,深入钻研,才能吸取其思想精华,真正走近和领悟孔子所提倡的“理想道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邢昺,何晏(疏).论语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孙希旦(辑).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第四篇:观论语心得有感

观《论语心得》有感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并且还在起着重大影响。

利用暑期,每天花一个小时,观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论语》中告诉了我们很多处世之道,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是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而自己的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观《论语》能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让人心平气和。聆听人与自然的剖析,享受心灵的滋养:让我换一种眼光看世界,换一种方式待人接物,换一种态度做学问。《论语》也好像是我们精神家园中的氧气,吸进去,让人心旷神怡,精神倍增,充满信心、充满活力!

2009.9

第五篇:论语中的教学理念

《论语》中的教学理念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借鉴,它不但是承载了其教育思想的不朽经典,更是一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方法,引导我们生活做人的指南。今天,科技稳步提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我们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当这一部珍贵的教育宝典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有必要去回归传统,研究下这部教育巨作。

一.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这句话的解释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人的性格有鲁、雅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潜质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孔子“有教无类”这一主张而言,它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年龄和“国别”,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用现代文解释,就是:只要有人自行送给我十条干肉,我就没有不教他的。孔子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对于现代教育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那就是什么人可以受教育的问题。教师们对理论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排挤打击差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实施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必须克服教学中对差生失去信心的错误做法,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提出适合学生不同条件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

二.因材施教

《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仲由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大胆再问一问。”孔子回答:“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

孔子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孔门弟子年龄参差不齐,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所以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孔子也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由也谚”。“师也过,商也不及。”又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在他看来人的性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不得中行而为之,必也狂狷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所以仲弓为人狂傲,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怒之道;司马牛话多而且急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还说“雍也可使南面”,“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才能差异的洞察。

而从因材施教的定义来看,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的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所谓的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很大程度上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已经屡见不鲜了,例如有许多学生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甚至有些因为外语成绩落选的优秀学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了。可想而知,这是教育的羞辱。都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到处都是格。因此在现代教育中,要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三.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在孔子的教学论中,他非常重视“学”和“思”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深刻认识理解问题的本质。其中“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要认真地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养成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接着,就是“习”和“行”了。在“学”和“思”中,孔子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在“习”和“行”则要求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躬行践履。《论语》的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特设了练习、实习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本领,将“习”纳入教学过程是孔子的一大创造。“学而时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猎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庸》把孔子提出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要求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孔子是第一个将学以致用、知行一致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之中的人,这样就完成了他们学、思、习、行的教学过程。

孔子的这种“学、思、习、行”相统一的学以致用观点对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也不无启示。在学习中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将学、思、习、行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做到“学思”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形成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将“学”和“用”结合起来,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只会学,不会用”对现代社会是无所裨益的。

总结

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除了以上教育理念之外有许多精华,如何更好地研究他,吸收它,并将它进一步发扬光大,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任务,也是孔子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让其在新世纪教育领域中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德富,刘梅。从《论语》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学术探讨。[2]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3]刘辉。孔子的“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对当代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启示 [4]百度百科

下载《论语》中的教学观(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中的教学观(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于丹讲论语》有感

    观《于丹讲论语》有感 机关服务中心 孙艳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百家讲坛,看于丹讲论语,一下子便被这个美女教授吸引住了,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

    观于丹论《论语》有感

    观于丹论《论语》人生之道心得今天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有感而发,故做此篇,聊以内心的告白。生命匆匆转瞬即逝,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从时光中借了一段给予......

    《论语》孝悌观综述[五篇范例]

    《论语》孝悌观综述 华夏民族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向来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的,所以想成了重亲情、重伦理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孝悌。孝,善事父母者。悌,......

    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新课程的理论像一股股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给古老的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生的活力,促进它发挥着教书育人的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借鉴了发达国......

    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湖南省澧县雷公塔中学 曾庆忠[摘要]中华民族文化中有许多优秀传统美德。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传统美德的教育,因材施教,深刻挖掘教材内涵,合理进行......

    论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论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素养不同于素质。按一般的理解,“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此次课程改革,许多学科的课程标......

    《论语》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论语》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陈斌杰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都会关注与重视模式与秩序,读《论语》,可以帮助正在成长的教师找到出路,提高自己。......

    论语文教学中的方言应用

    【摘要】国家开展推普工作迄今已有十多年,在教育、服务、传媒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普通话在许多省市的中小学成为了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但是,方言区的校园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