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往届试卷
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20 分
1、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质的科学,兼具有自然科学和(D)的性质。A.生理科学 B.实验科学 C.人文科学 D.社会科学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描述的是心理学中的(C)现象。A.感觉迁移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感觉差异性
3、下图反映的是知觉的(A)特征。A.选择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理解性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汽车司机在双手操纵方向盘的同时,两眼还要注意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障碍物和灯光信号等,这些现象都是利用了注意的(C)品质。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5、“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B)。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6、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A.社会环境 B.家庭 C.学校 D.职业
7、“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哪一种情绪情感状态(B)。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狂喜
8、新版三国中广纳贤才的刘备第一次见到凤雏庞统时,不太相信相貌比较丑陋的他能写出如此好的文章,这是受到(B)的影响。
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9、一群人一起干活时,精神更好,效率更高,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B)。A.旁观者效应 B.社会干扰 C.投射效应 D.社会助长
10、心理学家(D)的心理发展观认为人的一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共有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面对一个主要冲突或危机。A.弗洛伊德 B.荣格 C.罗杰斯 D.艾里克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A.认知与学习B.动机与情绪
C.心理特征 D.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 E.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
2、情绪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调控功能 D.信号功能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ABCD)。
A.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B.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
C.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利于任务表现 D.对于高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过高不利于行为表现
4、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中说法不正确的有(BC)。
A.知识与能力都是成功地完成活动的心理因素 B.知识与能力属于相同的范畴
C.知识的掌握与 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D.知识与能力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5、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为(ABC)。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C.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D. 能力不存在个人差异
6、以下属于人格测评中投射法的有(CD)。A.测验法 B. 情境测验 C.罗夏克墨渍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7、下列动机中属于社会性动机的有(AC)。AC A.成就动机 B.饥饿 C.亲和动机 D.睡眠
8、社会态度的构成包含以下哪些成分(ABC)?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意向成分 D.行为成分
9、费斯汀格认为不同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有(BCD)。A.相互一致和不和谐的 B.相互一致和协调的 C.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 D.无关
10、职业选择的原则有(ABCDE)。
A.现实性原则 B.兴趣原则
C.胜任原则 D.人—职匹原则配 E.发展原则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10 分
1、意识是一种觉知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对)
2、生活中常出现的“舌尖现象”是记忆在提取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对)
3、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对)
4、催眠师诱导下的催眠状态是一种睡眠状态。(错)
5、气质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好与坏之分。(错)
6、偏见是对他人或群体的一种敌意或负面的态度。(对)
7、概念内涵的大小与概念外延的大小成正比关系。(错)
8、“压力”在心理学著作中一般被称为“应激”。(对)
9、心理学对心理异常、变态心理的定义,和人们日常的理解是一样的。(错)
10、心理学家提出“中年危机”的概念,认为人到了中年,关注的领域开始从自身转向外界。(错)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共 10分
1、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生命全程中所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简言之,即是人的一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成年早期)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2、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包括改变情绪的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表现三个层面。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小题,共 30 分
1、什么是“遗忘曲线”?联系实际谈谈在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增强记忆,避免不必要的遗忘。
遗忘曲线: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记忆的保存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这就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著名的遗忘曲线。(3分)增强记忆的方法有:(1)有效的复习
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试图回忆、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展开说明!(3分)(2)PQ4R方法
预览、设问、阅读、反思、背诵、回顾 展开说明!(3分)(3)记忆术
利用组块、关键字法、谐音法、位置法、轨迹法 展开说明!(3分)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3分)
2、联系实际举例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理解问题的方式 展开说明!(2分)
2、定势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3、功能固着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4、迁移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5、知识和经验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5分)
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20 分
1、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以下属于心理过程的是(C)。A.能力 B.气质 C.情绪情感 D.性格
2、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受到开水推动水壶盖原型的启示,鲁班发明锯子是受到锯齿状的植物丝茅草原型的启发,这些现象在心理中被称为(C)。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原型启发 D.表象
3、新版三国中广纳贤才的刘备第一次见到凤雏庞统时,不太相信此人能写出如此好的文章,这是受到(B)的影响。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4、围棋选手在对弈时、外科大夫在做手术时都能长久地集中注意力,一直到任务的完成为止,这突出体现了注意的(B)功能。A.选择 B.保持 C.调节 D.监督
5、绝对感受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在数量上呈(A),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A.反比,越大 B.反比,越小 C.正比,越大 D.正比,越小
6、记忆一般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D)。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7、“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B)。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8、在选择大学时,一所大学是名牌大学,但离家太远;另一所大学离家较近,但知名度小了一些,这样的选择就面临着(突。
A. 接近-接近B.接近-回避 C.回避-回避 D.双重接近-回避
9、以下不属于情绪状态的是(A)。
A.情感 B. 激情 C.应激 D.心境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A)。A.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B.心理是神秘的、虚无飘渺的
C.心理是脑之外的,不依赖脑而独立存在着的 D.心理具有与生理现象相同的实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下面关于性格与气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A.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B.它们相互深透、彼此制约
C.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D.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不能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ABCD)。A.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B.对活动的合理组织
C.培养间接兴趣 D.用坚强的意志同干扰作斗争
3、以下各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有(ABD)。A.知觉 B.记忆 C.意志 D.思维
4、概念由内涵和外延两部分组成,以下属于“笔”外延的有(BCD)。A.书写工具 B.钢笔 C.毛笔 D.圆珠笔
5、以下关于感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BD)。A.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B.感觉反映的是过去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C.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D.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6、心境是人的情绪状态之一,其特点主要有(ACD)。
A.微弱 B.短暂 C.持久 D.具有渲染性
7、下列动机中属于社会性动机的有(AC)。A.成就动机 B.饥饿 C.亲和动机 D.睡眠
8、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是(ABC)。A.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注意
B.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实践活动中是紧密联系、互相转化的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协同作用,交替进行,才能使注意持久 D.有时只凭无意注意也能获得系统的知识
9、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丰富的表象,表象的特征主要有(ABC)。A. 形象性 B.直观性 C. 概括性 D. 稳定性
10、以下各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有(BC)。
A. 绘画能力 B.观察力 C. 记忆力 D. 音乐能力)冲 D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手机更换新号码后,人们在记忆新号码时还常常受到原先号码的干扰影响,这是倒摄抑制现象。
1、错误。(2分)这在心理学中属于前摄抑制现象,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学习材料记忆的干扰。(2分)
2、社会性需要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
正确。(2分)社会性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也会有所不同。(2分)
3、思维与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错误。(2分)思维虽然与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感觉、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2分)
4、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正确。(2分)个体社会化过程并不是个体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影响的单向过程,而是在接受社会影响的同时,也积极的反作用于社会环境。(2分)
5、无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
5、正确。(2分)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动物也有无意注意。(2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共 15分
1、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保持它的印象,这种存储信息形式便是瞬时记忆。
3、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活动。
4、接近—接近冲突
接近-接近冲突时指个体同时被两个事物所吸引,两个具有大致相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冲突介于两个目标之间。
5、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五、论述题(1小题,共 15 分
联系实际举例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理解问题的方式 展开说明!(2分)
2、定势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3、功能固着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4、迁移的作用
展开说明!(2分)
5、情绪和动机状态 展开说明!(2分)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5分)
第二篇:心理学试卷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普通心理学》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 认知活动、情绪活动 和 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人脑 对客观现实的 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 识记、保持、再认 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 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 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不)。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A)。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
3.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不)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
7.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B)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冯特 D、马斯洛 8.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B)。
A、记忆力 B、节奏感 C、曲调感 D、色彩鉴别能力 9.小李是数学系 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B)。
A、持久性 B、效果性 C、倾向性 D、广阔性 10.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D)。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 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C、沉着、淡漠、情绪发生慢而弱 D、热情、粗暴、情绪发生快而强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
注意的功能有: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2、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识记时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
3、引起心境的原因有哪些?
工作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甚至季节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4、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
(一)自觉性
(二)坚韧性
(三)果断性
(四)自制力
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情绪通常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第三,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而情感发生晚。情绪和情感间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另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6、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性格对气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2、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你认为个人应如何树立自信?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长处,才能很好地树立起自信心。假如你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把你的优点也认为是缺点或忽视它,那么你就会有一种心理,我什么都不会,我什么都比别人差,这就会产生自卑了。
其次,必须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好的能力、素质是一个人树立自信心的条件。假如你没有能力、素质,你哪来的自信呢?只有培养好自己的能力、素质,你才能在生活中、活动中更有把握获得成功,成功的机会多了,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再次,树立自信心,理想是基础。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之后,才会萌生出赖以作为精神支柱的自信心,才会生产为之奋斗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每天碌碌无为,生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又缺乏上进心。那么,何来的自信心呢?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理想之后,他才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并勇敢地去开拓、进取。这便是自信所赋予的,它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动力。因此,理想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试卷(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1879 年,其标志是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 和 集中。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相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7+-2 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 0.25—2秒钟。
5.情绪总是与人的 生理 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 社会 需要相联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注意起伏现象: 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2.创造想象: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心境: 是人的内心世界里变幻多变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随时可以在人的外在表象上表现出来。
4.气质: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智商85分说明智力低下。(×)
2、动机和行为的一致的。(×)
3、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
4、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5、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C)的科学。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认识过程
2、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B)。A、逻辑记忆 B、情绪记忆 C、动作记忆 D、形象记忆
3、“ 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 ”。主要体现思维的(C)。A、概括性 B、间接性 C、直接性 D、敏捷性
4、下列事例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
A、作家塑造新人物形象 B、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出的建筑物的形状C、发明家创制了一台新机器 D、小红长大想当科学家
5、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做(B)。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识
6、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产生的内心冲突(A)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7、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是()
A、同步的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没有必然的联系
8、气质的类型是(B)
A、有好坏之分 B、没有好坏之分 C、有强弱之分 D、没有强弱之分
9、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C)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0、意志品质的首要品质是(A)
A、自觉性 B、坚持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2)产生的性质不同。(3)生理机制不同。
2、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科学组织复习?
{一}、复习要及时。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
{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
{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四}、复习内容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
(二)思维定势
(三)功能固着
(四)酝酿效应
(五)知识经验
(六)动机和人格
5、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意志行动表现出以下特点:1.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2.它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3.它是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的行动。意志是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行动的过程。4.它是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的行动,其结构也包括相应的自动化的动作。
6.举例说明心理冲突的类型,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趋趋冲突,即双趋冲突。两个都很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在一个的面前,而这人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时心理冲突,称之为双趋冲突。如谈三角恋爱就是如此。
避避冲突,即双避冲突。两种不利于自己或令人讨厌的事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而这个人如果躲开其中一件却又必定会碰到另一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如癌症病人手术治疗会有很大风险,但药物治疗效果不能确定,而且药物毒副作用很大,这就造成了双避心理冲突。
趋避冲突。既对人有吸引力,又要付出代价的目标出现在面前时所引起的心理冲突,称之为趋避冲突。如有人想致富,又不想干事情,有人想抽烟,又怕危害健康。人始终处于在两种动机中间徘徊的不安状态之中。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 联系个人实际说明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它是对人的生物及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例如,当小孩子又累又困,特别想睡觉时,家长非要他学习,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如果我们能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一定会感到幸福。认知则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我们接触一个人时,对他的外貌、言谈举止的印象,考虑他说的话有什么含义,我们是否想跟他作进一步的接触,等等。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象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象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具体来说,正性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情绪的强度水平。然而,负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
(1)不同性质情绪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作用,愉快比痛苦显示更优的操作效果;兴趣状态比惧怕有更优的操作效果;无怒的中性状态比愤怒状态下操作更好;爆发怒比潜在怒的操作效果更好。
(2)情绪强度差异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影响。以愉快和爆发怒为例,在这两种情绪的背景下,认知操作呈“U”型曲线,表明最弱和最强的激活度不如中等强度能使操作效果达到最优。然而在负性情绪背景下(痛苦、恐惧),则发现情绪激活越强烈,操作效果越差。
(3)情绪对操作策略选择的影响。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婴儿采用的操作策略有所不同。以迂回获取玩具的操作任务为例:愉快状态下婴儿采用有效的迂回获取策略较多,因此在操作中获得成功较快;而痛苦状态下婴儿更多采用径直抓取(难以成功)和被动呆视不动,从而延长了操作时间。
2.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产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原因
因为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体制中,高分是受家长老师和同学赞许的,能力高低,似乎没神恶魔实用。物种生存也有个优胜劣汰,决定什么优胜什么劣汰的是环境。同理,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也是中国教育体制形成的环境造成的。
从心理学角度说的话,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的人会赞扬你,做另外一件事的时候就没什么人关注你。你取得高分的时候,会获得能多的正面肯定,而能力高的正面肯定不会有多少。这个时候,你自然会选择补习任何途径把分数提高,哪怕采取的方式是崎形的方式,于是就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而且,这个社会。高分高能会吃香,高分低能也会吃香,低分高能早被社会淘汰了。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分数能获得更多的正面肯定的时候,一个人会把精力投入在提高分数上,而能力高低就显得不重要了。同时保持高分又要保持高能实在很困难。所以高分低能成了很普遍的现象。
《普通心理学》试卷(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认为人的智力由 一般因素 和 特殊因素 组成。
2、TAT测验是指 洛夏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1879 年,其标志是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4、心理过程包括 认识、情感、意志 三个方面。
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知觉: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2、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诸如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与情感、做过的动作等,都可能保存于头脑中。
4、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2、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著名的情绪认知评估—兴奋学说。()
3、反射是由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推广到脑的全部活动和人的心理活动上。()
4、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5、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在于(C)
A人有思维;B人有记忆;C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D有注意 2.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是利用感觉的(D)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注意 3.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方式是(C)
A直觉思维;B分析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4.在行动中,既不轻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也不拒绝一切有益的建议,我们说这个人的意志品质具有()
A自制性; B自觉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5.一个人的注意离开了应该注意的对象,这是注意的(A)A转移; B分配; C分散; D稳定 6.(A)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思维
7.小李有空就摆弄他自己安装的收音机,小王却喜欢游泳,这是由于各人的(A)不同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8.各种能力发展的核心是(C)(智力和能力的核心都是思维)A观察力;B记忆力; C思维力; D注意力 9.“龙生龙,凤生凤,贼生的儿子会打洞”,这是(B)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二因素论; D辨证法的观点 10.个性的核心是(C)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2、记忆的类型有哪些?其分类标准各是什么?
记忆类型,这些类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等。
3、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指向某一对象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
4、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和抑制无时不在进行着有规律性的运动,基本神经过程运动的规律有二。(一)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二)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5、简述想像的分类 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知识谈能力,那叫异想天开。知识不等同于能力,事实上知识与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知识原本是枯燥,贫瘠,乏味的,只有知识于实践有机结合,才给予知识一活力。能力是通过创造得到的,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际活动进一步升华而塑造的。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正如地球上的物体受到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不能在没有引力的情况下而存在,正如能里在没有知识的情况下消失一样。
知识与能力都是通过人(载体)而体现的,不能借助外物。所以一个人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需从自身出发去实现。从数学的角度看,知识与能力是两个集合,他们之间不存在等号关系,但他们之间的交集占各自很大的百分比。
知识是树种,能力却是参天大树,树种是靠无数次的变异形成的,参天大树是树种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产物。有知识的人活的自信,有能力得人活的潇洒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自己性格形成的因素。(自己搞掂,围绕影响性格形成的几个要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等来展开你的吹水技术)
第三篇:企业文化往届试卷及答案07.1
试卷代号:8282座位号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广告专业(专科)《企业文化》试题
注意:请考生正确填写试卷右上角的座位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6分)
企业精神:是一上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于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2、企业文化选择
企业文化选择: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客观功能,它总是对同质文化中的历史成分和现实成分进行筛选,有选择地积累和依存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部分,摒弃不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部分。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的相应格子内。错选、多选、少选
及不按要求填写在表格内均不得分。)
1、、《美国企业精神——美国未来企业经营的八大原则》一书的作者是(D)
A、特雷斯﹒迪尔;B、爱伦﹒肯尼迪; C、威廉﹒大内;D、劳伦斯﹒米勒
2、企业文化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新的发展,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第几个里程碑?(D)A、第一个里程碑; B、第二个里程碑;C、第三个里程碑;D、第四个里程碑
3、企业文化中能表现企业规范化和信念化了的意识的是(B)A、企业整体价值观念;B、企业精神; C、企业伦理道德;D、企业风貌与形象
4、在企业文化整体结构中处于深层的是(AB)A、企业整体价值观念;B、企业精神; C、企业伦理道德;D、企业风貌与形象
5、把人看成是社会人的是(B)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
6、、“担心企业可能受到难以预测和无法控制的现象所支配” 属于领导者与下属关系中的哪种病态变化?(B)A、幻想型风格;B、强迫型风格; C、戏剧型风格;D、压抑型风格
7、台湾统一企业的“三好一道”,采取的是哪种命名方式?(C)《企业文化》试题第2页(共6页)A、形象比喻命名式;B、人名命名式; C、内涵提炼命名式;D、商标命名式
8、“假如你把顾客看作是中心目标的话,利润也就会随之而来。”这句话说明了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是(C)A、质量;B、服务;C、顾客满意度;D、信誉
9、下面属于企业文化内传播的通道的是(ABD)A、神话传说;B、习俗仪式;C、招聘外国经理; D、考核晋升制度
10、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是中国传统文化哪种精神的体现?(C)
A、团体意识;B、和谐思想; C、求实精神;D、爱国主义精神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现象,具有哪些特征?
(1)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2)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3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
(4)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2、在企业价值观的内化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在企业价值观的内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企业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恪守自己所提倡的价值观。2)企业领导者要不断向员工灌输企业价值观。
3)企业领导者要靠例行的典礼和仪式去宣扬企业价值观。
3、西方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制度化。(2)讲究效率,强调科学性。(3)强调明确性。(4)重视物的因素。(5)强烈的进取精神促使西方企业的市场开拓、产品改进、技术创新等方面有一种无限的扩展欲和侵略性。
4、怎样建立良好的培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运行机制? 建立良好的培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运行机制:
1、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改变企业家的形成机制。
3、形成企业家的激励机制。
4、创造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气氛。
5、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
6、大力倡导和发扬企业家精神。
5、企业文化在实践巩固中,具体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企业文化在实践巩固中,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积极创造适应新的企业文化运行机制的条件。(2)加强精神灌输和舆论宣传。(3)企业领导者以身作则,积极倡导。(4)利用制度、规范、礼仪、活动等进行强化。(5)鼓励正确行为。
四、论述题(共24分)
化传播规律?
企业文化外传播的通道
1、成熟、成型企业文化的主动输出传播。
2、成熟、成型企业文化的示范传播。
3、企业文化行为主体的攀比、模仿有时也会成为企业文化间传播的通道。企业文化外传播时,应遵循以下共同的文化传播规律:
1、同构易播规律。所谓同构易播规律是指相同或相近企业结构的企业文化共同体,企业文化在其间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大,易于奏效。
2、异体或异构抗播规律。所谓异体或异构抗播规律是指相异甚远或全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体,一般说来企业文化在其间的传播速度慢,影响小,不易奏效。
第四篇:《企业文化》往届试卷04.7
试卷代号:8282座位号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企业文化》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6分)
2、企业文化冲突:
3、企业文化礼仪:
《企业文化》试题第1页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将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的相应格子内。错选、多选、少选及不按要求填写在表格内均不得分。)
1、《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的作者是()A、特雷斯﹒迪尔;B、爱伦﹒肯尼迪;C、威廉﹒大内;D、劳伦斯﹒米勒
2、首先提出“小球斜坡理论”,主张不断强化“人人是人才”对观念,建立了一个有利于每个人发挥潜力、发挥特长的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在企业里找到适合于展现自己才华的位置。这是我国哪家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
A、宝钢;B、海尔;C、长虹;D、邯钢
3、主要解决办企业是为了什么,企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企业文化的哪项内容?()
A、企业整体价值观念;B、企业精神;C、企业伦理道德;D、企业风貌与形象
4、从内容特质上划分出来的企业文化是()
A、国有企业文化;B、目标型企业文化;C、成熟型企业文化;D、强人文
化
5、按现实性与预见性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A、传统模式;B、实际模式;C、现代模式;D、目标模式
6、“总是想方设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尽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属于领导者与下属关系中的哪种病态变化?()
A、幻想型风格;B、强迫型风格;C、戏剧型风格;D、压抑型风格
《企业文化》试题第2页(共8页)
7、从纵向系统看,企业价值观的层次构成包括()
A、员工个人价值观;B、群体价值观;C、整体价值观;D、社会价值观
8、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精神”,采取的是哪种命名方式?()A、企业名称命名式;B、人名命名式;C、内涵提炼命名式;D、商标命名式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哪些方面实现其经济价值?
9、“假如你把顾客看作是中心目标的话,利润也就会随之而来。”这句话说明了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是()
A、质量;B、服务;C、顾客满意度;D、信誉
10、下面属于企业文化内传播的通道的是()
A、神话传说;B、习俗仪式;C、招聘外国经理;D、考核晋升制度
11、企业文化的评价标准有()A、企业文化的教化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B、企业文化的维系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C、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D、企业文化是否有助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12、“加强质量管理”体现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的哪种精神?()A、实业报国;B、服务社会;C、“人和”精神;D、严细精神
13、强调理性主义、重视员工参与管理,是哪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之特征?()A、美国;B、欧洲;C、日本;D、中国
14、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而难忘的时刻“建设”出来的企业楷模被称为()A、共生楷模;B、造就的楷模;C、情势楷模;D、全能楷模
15、“有较强的自信心、以身作则” 反映了企业家哪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A、才能方面;B、特征方面;C、人际关系方面;D、成熟个性方面
《企业文化》试题第3页
2、企业文化整合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企业文化》试题第4页(共8页)
3、美国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这种特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体表现为什么?
4、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企业文化》试题第5页
5、建设企业文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共14分)
试述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设计的要素,以及导入企业理念的时机:。
《企业文化》试题第6页(共8页)
7页
8页(共8页)
《企业文化》试题第《企业文化》试题第
第五篇:幼儿心理学试卷
班级:16幼师
班
科目:幼儿心理学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幼儿常有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即破涕为笑,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易受感染
B、幼儿的情绪易外露
C、幼儿的情绪不稳定
D、幼儿的情绪比较深刻
2、上初中后,需要学习一些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判断等,都需要
()思维。
A、直觉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创新性思维
3、不同气质特点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5、幼儿在看图书时,指着坏人说:“坏蛋、坏蛋”,这种现象表明幼儿的()开始发展起来了。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是非感
6、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
A.需要
B.兴趣
C.能力
D.气质
7、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父亲
B.同龄人
C.母亲
D.教师
8、不属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很不稳定
9、幼儿最早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感知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10、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11、(),称为移情。
A、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
B、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C、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
D、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先满足对方
12、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A.自私自利
B.心胸狭窄
C.宽容大度
D.相貌出众
13、“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14、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5、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
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
B.反复细心的说明和解释
C.与练习相结合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亲子关系通常分成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
2、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
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幼儿社会性发展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它发展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
5、人最基本的情绪形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种情绪形式。
6、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由______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______,最后发展到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意识
2、情绪:
3、性格:
4、亲社会行为
5、思维: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20分)1、激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控制不良的激情发生?
2、如何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简述培养幼儿言语能力的方法?
4.简述同伴关系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小米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她每次哭闹的时候,妈妈总是拿喜羊羊来哄她。小米看到喜羊羊就不哭了,还抱着它不撒手。但是小米上大班的时候,妈妈发现这招就不灵了,喜羊羊已经引不起小米的兴趣了。
问:1)、这反映了幼儿兴趣的哪一种特点?
2)、我们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