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诗地理教学模式
“唐诗地理”教学模式-----初二地理活动课探索
甘国斌
【摘要】
通过地理活动课,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与唐诗具有的美感和形象感、以及唐诗写作的地域性和历史性相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其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总结了‚唐诗地理‛教学模式的操作原则、方法和过程。
【关键词】 唐诗地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活动过程 【正文】
西川中学十多年来,坚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程。近年来,地理组在初一开设了《世界国家博览》活动课,在初二尝试开设了《唐诗地理》活动课。现把我们实践探索出的“唐诗地理”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一.地理教学可用唐诗增色添彩
通过在初中地理活动课中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地理教学可以应用唐诗来增色添彩,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能让地理与唐诗相配合使用。地理包含自然与人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唐诗也涉及人文与自然、历史与地理、文化与科学,所以“唐诗”和“地理”是能结合与融合的;地理具有地域性,能用地图沿空间分布或线路来理解唐诗,在游历唐诗之路中学习地理。因此,地理与唐诗可以相互渗透,配合使用,相得益彰。
2.唐诗的“美感和形象感”,能增强地理课的生动性。唐诗短小精干,语言韵律铿锵,内容生动形象,情感丰富多样,哲理深刻经典,富有诗情画意,具有很强的美感和形象感;引入到地理教学中,学生耳濡目染,更能体会到诗歌之美、祖国山水之美;从而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快乐,在愉快中学习地理,在快乐中理解地理。从而,加强地理课的生动性、活泼性。例如,引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学生可以理解黄河发源于高高的青藏高原;又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可以理解夏季风很难吹到西北非季风区。这样,地理课就会生动有趣多了。
唐诗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正是地理活动课程可以大胆引入唐诗进行教学的最好契机。
3.地理课中应用唐诗,能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兴趣。把唐诗、地理、历史知识相结合的活动课,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旅游热情,又增加了语文、历史、地理的课外知识,能使学生印象深、理解透、运用活;既培养学生一定的诗歌、历史等文化素养,让其获得一些人生哲理、文化底蕴、文化修养,又给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唐诗地理”的方法,引其上路,让其自我拓展、终生受用。从而热爱地理、喜欢地理、乐学地理。
4.唐诗与地理相结合教学,能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唐诗与地理的综合教学,对学生和老师都是新颖的尝试,这种涉及自然与人文、历史与地理、文化与科学的课堂,知识量大,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多彩且形象生动,通过有效地整合学习,既能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又能培养其综合学习的思维能力。
总之,地理与唐诗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结合起来教学的;学生需要唐诗来理解地理,老师也可用唐诗点缀地理活动课;从而添加新的光彩、增加新的亮点,使地理活动课锦上添花。
二.“唐诗地理”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初二《唐诗地理》活动课中,我们尝试分6条游历路线和6个专题:“西行诗路、西南诗路、黄河诗路、长江诗路、东北诗路、东南诗路”,通过探索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唐诗地理”教学模式,愿对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什么是“唐诗地理”教学模式
在地理活动课中,沿着一定的游历线路,选择代表性站点,引入典型唐诗(该诗能反映当地一定的地理特色、地理风情、地理景观、地理事物、地理规律等),应用多媒体手段,配上相应的地图、图片、音乐、视频等,把唐诗与地理相联系、相结合、相融合,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地理中品味唐诗,在唐诗中学习地理。我们给这样的教学方法构建一个模式,叫做“唐诗地理”教学模式。
2.实践中选择唐诗的原则
唐诗浩如烟海,教师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有名”:一般选名气大或流传广的名诗、名句或名人的诗,或是中小学课本中的唐诗。这样,学生有亲近感,易于理解,语文课本中“八上”王维的《使至塞上》、“八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典型”:能反映一定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或地理风情或地理特点或地理原理或地理规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反映了新疆典型的大风雪、沙尘暴天气,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反映了八个地方。
(3)“短小”:因课时有限,加上要突出“地理味”,筛选的诗要短小精干,可节选其中一句或一段或一首。如讲火焰山时,只节选了岑参《经火山》中最能反映火焰山特点的四句:“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
(4)“美感”:选的诗要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如杜甫写春天成都美景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首绝句,两对对子,四幅画面;动静结合,色彩丰富;意境高远,格调高雅;千古绝唱!
3.“唐诗地理”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和过程
(1)沿站介绍:如在《西行诗路》专题中,以“丝路“为线索,沿12个关键站点来切入唐诗:长安(西安)→秦州(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阳关(敦煌)→楼兰(罗布泊)→西州(吐鲁番)→轮台(米泉)→龟兹(库车)→疏勒(喀什)。一个站点引入一两句诗或一两首:一首诗,可以引用;一段诗,可以引用;一两句,可以引用;或用于开始,或插入中间,或用于结尾;或吟或诵或读或唱,或个人或几人或集体,都不拘形式,方式多样。如在起始点长安站,可引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在西行途中的咸阳站,引入王维的《渭城曲》;在西行后部分的楼兰站引入王昌龄的《从军行》;在西行尾声部分的轮台站,引入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分析提问:引入唐诗后,教师或学生先可诵读,教师再对相关地理现象或事物分析提问,让学生回答或讨论;设问要有针对性,具有地理特色,符合客观实际和初二学生能力。
例如,在引入王之涣《凉州词》后提问:黄河发源于什么高原?(青藏)所以才远上白云间。春风为什么吹不到玉门关,这里是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吹到这里)
在介绍吐鲁番火焰山时,先播放视频《干极——吐鲁番》,在展现火焰山照片时引出岑参的《经火山》诗,在学生朗读后,分析提问:吐鲁番盆地
有我国地理哪三最?(海拔最低——艾丁湖负155m,夏天最热——曾达49.6℃,年降水最少——托克逊5.9mm;即最低、最热、最干)火焰山下真的有碳在燃烧吗?(没有)那为什么好像在燃烧呢?(温带沙漠气候,夏天炎热干旱,在红色砂岩陪衬下,气浪蒸蒸如燃)
(3)用活图片:应用唐诗时,为了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收放自如、形神兼备,要插入适当的地图、图片、音频、视频,用活多媒体,做好几点:
①“图诗并现:”指地图或其他图片与相配的诗歌共同展现。如在长安站,以中国地图为底图,标出唐朝丝路图起点,展现并朗诵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后,引出杜甫《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朗诵同时,出现油画《丽人行》;再提问:农历的三月三日大约是阳历的什么节气?为什么天气新?(清明前后,天清地明,万物复新。唐朝人也祭祀祖先,也远足踏青赏春。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丽人)那第一美人是谁呢?(杨贵妃)接着,在地图上标出骊山的位置,展现《华清池贵妃沐浴图》和白居易《长恨歌 》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再提问:骊山脚下,春寒料峭,在温泉沐浴,是什么感觉?那温泉是什么作用形成的?(地下水被地热加热,冒出地表而成)
②“图文并茂:”指地图或其他图片与相配的文字共同出现。如在楼兰站,以中国地图为底图,在唐朝丝路图中标出罗布泊位置,同时插有放大的罗布泊卫星地图,展示出《罗布泊的变迁简史》:“第四纪2万k㎡,秦汉1万k㎡,汉末5000 k㎡,1921年2000 k㎡,1931年1900 k㎡,1941年3000 k㎡,1958年2670 k㎡,1962年660 k㎡,1972年450 k㎡,后干涸。”然后提问:罗布泊卫星图片成什么形状?(大耳朵状)为何如此呢?(因干涸,凝积了很多盐分)罗布泊干涸有哪些自然和人为原因?(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渗透耗水;塔里木河变小,河流改道;人口暴增,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大量用水,水库拦截等)这给我们带来什么环保启示?(适当控制人口,调配生产生活用水,节约用水,发展滴灌农业,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③“图声相配”:指图中配以相应的音乐或声音。如在咸阳站,以中国地图为底图,在唐朝丝路图中标出渭城的位置,再插入书有王维的诗《渭城曲》的国画《送有元二使安西》、同时播放殷秀梅唱的《阳关三叠》歌为背景音乐;这样,有图、有诗、有画、有歌,师生在齐诵该诗时,就会获得非常生动的形象和情感升华。
④“动静结合:”指动态的音频或视频或动画与静态的文字或图片相结合。在《西行诗路》中以中国地图为底图,以动态形式逐一呈现唐朝丝路图中各个站点。如在楼兰站,配上了静态的王昌龄的诗《从军行》和楼兰遗址照片,提问:楼兰早已破亡,现淹没于我国最大的什么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接
着播放动态视频《小河公主》,再问:2 003年出土的千年楼兰美女——小河公主,她属于什么人种?(白种人)你看她长长睫毛、高高鼻梁、白白脸蛋,比起埃及木乃伊怎么样?(美不可比)她那迷人的微笑比蒙娜丽莎的都还神秘,那她沉睡千年为何不坏,与这里的什么气候条件有关?(温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全年干旱,紫外线强,埋在沙漠中,不易腐坏)
(4)给予学生“唐诗与地理”相联系的学习方法
“唐诗地理”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地理中品唐诗,在唐诗中学地理”。首先要用好相应的地图和地理知识来品味理解唐诗,反过来又用唐诗来学习理解巩固地理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方法来学习理解诗歌和地理;即把诗歌与地理相互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地学习和理解,今后自我拓展、终生受用。
例如,在《西行诗路》介绍游历了丝路12站点后,我说:“但愿,今后同学们也学会这种方法——用地图!一卷唐诗,一张地图,细细读,慢慢品,在地理中品唐诗,在唐诗里学地理。”
又如在凉州站时,师生齐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同时展现相关地图,并演示动画路线:王维一次去慰问边疆战士,从长安出发,经萧关,过宁夏黄河来到甘肃凉州,见到了这片大沙漠。然后提问、讨论回答:①塞上是指我国西北还是北方地区?(西北)②“塞”是指什么城?(长城——它是西北和北方的分界线)③大雁北归是在春天还是秋天?(春)④“大漠孤烟直”的大
漠是在哪里的沙漠?(甘肃与内蒙古一带的腾格里沙漠)这里为何是沙漠气候?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⑤什么烟是直的?是炊烟、狼烟还是龙卷风?(沙漠人烟稀少,很难见炊烟;龙卷风一般在中午最热时形成,黄昏不易形成;唐朝边塞上的烽火规定:如平安无事,早晚各燃一次以报平安,一次只燃一根狼烟;如遇战事,则燃两根狼烟。所以是一根狼烟,直与圆构成了大漠中美丽的几何画)⑥长河是指什么河?(黄河)⑦萧关在宁夏吗?(宁夏南部)⑧燕然指什么山?(蒙古的杭爱山)
这样,我们理解唐诗就会很轻松了。今后,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用地图来理解学习类似的诗歌和诗歌中反映的地理事物了。
三.课后的反馈和反思
2011年5月12日,在初二·8班,我向成都市武侯区的老师们公开展示了《西行诗路》地理活动课,课后收到了师生许多反响:
武侯区地理教研教师周玲:‚这是一堂别致的地理课。整堂课用‘西行路线’串起了二十几首唐诗,游走在地理课、语文课、历史课、政治课的边缘,让人感受到了地理的博大、历史的厚重、文学的轻灵、思想的升华。
这又是一堂内容丰富的地理课。整堂课以‘丝路行—西行诗路’为线索,带着学生踏遍了我国西北地区。每首诗歌中都有丰富的地理符号。既有‘不教胡马踏阴山’、‘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可看到的西北地区的边界,也有‘长
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对当时西安的人口状况的分析;既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中对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描述,又有‘春风不度玉门关’、‘胡天八月即飞雪’中对本区的气候特征的探究;既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中对黄河的溯源,又有‘温泉水滑洗凝脂’中对温泉成因、地热利用的分析;另外还可在这堂课中看到对人种知识、环境保护、内外流区等地理知识的回顾。‛
学生刘蓬川:‚原来地理还可以和唐诗挂上钩,地理我一直以为是识图,了解各地文化。现在我发现地理很有乐趣,给我最深的一点是每个标志路线点还配了一首诗,在观赏丝绸之路时,同时也学到很多地理知识,如气候特征等。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老师把唐诗与地理、地理与文化相结合,我很有感触。这堂地理课引我探究,让我还想探究其它几条唐诗路线;我学会了如何把唐诗和地理联系起来,在地理中品唐诗,在唐诗里学地理。‛
学生胡智钊:‚本堂课非常精彩!这样的课堂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地理受教方式。甘老师将唐诗、地理、历史、人文相结合,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吸引力;使我在学习地理时能了解到这条地理路线的文化和历史,在欣赏唐诗时还能领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课中还有文化性极强的插曲、视频,能将平常我以为枯燥的地理课变得很有趣,使我们领会到很多课外的东西。‛
师生们的反馈,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开展“唐诗地理”活动课,教师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与困难,没有现成的课
本和资料,没有现成的经验。教师在介绍学习唐诗时,要涉及很多课外知识,特别是语文、历史等知识;为搞懂一首诗的背景、内容、意识、作用、特点,教师要不断拓展相关知识,才能深刻理解;然后才能取其精华给学生。另外,在制作课件时,要收集很多相关的素材,如作者介绍、背景音乐、有关视频和图片等,再加以编辑和剪辑,制作动画、设计流程等,都对教师在文化、美术、影视等方面有较好的锻炼。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通过多媒体综合手段的运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唐诗地理”活动课,已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将更加坚定地开展地理活动课,不断完善改进“唐诗地理”教学模式。今后更要做好以下几点:
1.地理教师要拥有更广的语文和历史知识,要不断提高电脑应用技术,使自己具有更强的综合能力。
2.课堂还应增强师生互动,增多学生活动。
3.课中应更加突出地理特色,突出地理味道,突出地理课的特点,如综合性、地图性、趣味性。必须引导学生好好读图、析图、记图、用图。
4.课件制作应更加精美、科学、实用,现代与传统技术要相结合。多媒体只是一个上课的辅助工具,它不能代替老师,重要的是人,教师不能丢掉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精华。【参考文献】
吴真,《唐诗地图》,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邓金林,《初中地理活动课设计精选》,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模式
地图教学五步骤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中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养成与其地图技能和地图意识密不可分。为此,我们提出培养中学生的地图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图表的基本技能,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特殊之所在。
地理图象系统是地理课本的两大内容之一,它和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的始终。可以说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图象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直接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由此可见,地图和地理教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习惯于地图教学的五个步骤:讲图、读图、析图、概括总结、、练图。
一、讲图,培养用图习惯,详解读图方法。
一般的地图都会涉及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要素,读图时必须先看一下这些要素。接下来要根据提供的图表特点,判断这是哪一类地图,分布图、原理图、统计图、景观图还是其他的图。根据具体图类,运用具体方法读图。
如等值线图就包括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等。但是平常见得最多的是前三类。等值线图阅读中应抓住这几点:等值线的疏密、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呈闭合曲线时的现象(中心数值比四周大或小所表示的地理现象)、等值线数值大小的排列方向、图中的极值、某条或某几条等值线的延伸方向等。如等高线图,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等高距为多少,何处为山峰,何处为山谷,何处为山脊线,何处为集水线,等等。究竟读哪几个方面要视题目要求而定。通过对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地阅读,让学生一起来总结还有哪些地理现象可以用等值线来表示,阅读时从哪里入手。那么今后遇到类似题,学生就知道从哪里入手。
读图时,还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对地理图像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达到准确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二、读图,引导识图,获取新知。
一般来说,学习一个地方的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矿产资源、农作物、交通、城市、地形、气候等内容,利用地图学,比读课文要直观、形象,容易形成空间观念。而直观原则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地图能使书面文字形象化,易为学生感知和理解。
例如:读出图中地理事象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这可以通过图中的经纬线来阅读。另外还能从地图中读出海陆位置和地理事象之间的相对位置。读相对位置的时候要会利用经纬线判断方向。一幅《中国地形图》,我们可以通过经线读出中国位于大约52°N—4°N之间,进而判断出位于北半球,通过纬线读出位于大约73°E—135°E之间,进而判断出位于东半球,根据图中注记,可以得知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三、析图,培养读图能力,获取地理信息。
阅读地图的过程与文字学习不同,读图不是简单的感知,不一定像读文字一样逐行阅读,必须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参与,学生的读图能力是由图表感知能力、空间与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图像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方法等因素构成,是在对一幅新的地理图表的综合、整合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学生能够独立地从一幅没有读过的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叫做地图的判读能力。
读图能力的认知过程一般分为两个能力层次:①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即获取“那里有什么”的一般分布知识的能力,如地名、位置、数字、零散的分布知识等。此阶段不需要思维加工,直接通过各种感官获得事物的表面特征,该过程反映了读图的感性认知过程,即地图的初读阶段。②显性和隐性信息的获取能力,即从表层信息获取其内在联系——分布规律、解释原因的能力。如在“我国水土流
文分布图”的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出“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图”的表层信息是指那些具体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而深层信息则是指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这一分布位置,恰好在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转换地带,又是大江大河的中游地段等。学生地图表象积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就会越强,所能获取的深层信息量就越丰富,学生的读图能力相应会越强
四、概括总结,解释现象,归纳所学, 提高读图分析总结能力。
教材中列表形式的气候知识难以掌握和记忆,可以引导学生画一幅气候分布模式图,并和气压带风带图相对照,直观形象,易于理解。让学生学会画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学生理解图上的几个关系(极圈与回归线、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极圈。)和几条重要经线的时刻,这样学生在今后做类似题时就容易得多。
地理联系框图是归纳许多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它是描述、概括、理解各地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指导学生用地理框图把教材中有关分散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组合成联系框图,不仅有利于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还可通过图文转换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练图,巩固知识,促进迁移。
地理知识凭借地图呈现出来,这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特点。掌握地图技能,熟悉地理的图像语言,牢记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所以在以上教学步骤之后,应该充分利用地图册进行练习,同时在熟读地图的情况下,继续分析图中可能包涵的信息,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
地图在辅助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经过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学生终究会学会利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利用地图分析地理成因,利用地图理解地理原理及规律,并逐步养成“心中有图、图文合一”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将使之终生受益。
黄红艳 太原六十六中学
教学案例
3.1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以生活需要分析课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一节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重要部分,主要讲述了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现状,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学生在学习中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
(2)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是人类制造的。
(3)知道什么是可再生资源,那些是不可再生资源,能够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能变成不可再生资源。
(4)阅读数据,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原因有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用事例说明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教学难点:
可再生资源不成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三、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举例说明法等。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粉笔和书本提问:制造的原料是什么?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自然资源 展示:图片资料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B、从生活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没有自然资源我们会怎样?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理解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并举例说明。做活动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关系。知可再生资源变成不可再生资源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3、畅所欲言:从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设疑过渡】
曾经有人把中国比喻成一块肥肉为什么呢/ 【阅读材料】
1、引导学生读材料,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分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读材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学以致用
出示图表“我国主要的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由学生用数据和分析人均不足的原因,说明我国将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性,通过学生分析总结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质原料来自自然界,了解我们要生存离不开自然,我们人类的活动影响自然也影响我们。通过实例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举实例,辩证法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黄红艳 太原六十六中学
教学案例
3.1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
黄红艳
太原六十六中学
2012.9
第三篇:地理学科教学模式1
习水县第三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模式
组织学习阶段
对教师加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的教育。使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到有模式与无模式的利弊。
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模式。
1、要求教师完整理解:“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结构。
2、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特征。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目标明确,精讲善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紧扣目标要求,重视学情反馈,教师通过优化导学,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品质培养;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预习和课后的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要求教师认真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操作要领。通过学习,使教师领会模式的每一步内涵,同时又组织部分教师针对模式写一份教案,进行说课,说过后进行评议,加快对模式的理解。
5、备课组加强备课研究。要想上好模式课,首先要备好模式课。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先集体备课,目的是加深对模式的理解,再分工备,就比较顺手了。但是规定每一位教师必须用模式备课,学校把每月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作为学校考核内容之一。
全面实施阶段:
一、导入新课:
导入应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地理故事,生活情景、谜语、古诗、小活动、视频等激趣因素,来激活课堂,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为下一步的学生活动做好情绪准备。
二、独立探究,激疑引思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地理教材大量的文字、图表、照片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探究,一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二是阅读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发现问题,能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三是注意读记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四是阅读时注意地理学科中图文结合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有机的图文转换,和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做法:用支点设计来引导阅读,学生根据提纲的要求,来思考问题,启发思维。
三、合作探究,激发参与。
根据学生自学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先在小组交流广泛收集知识信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小组合作探究意识。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辩论。讨论和辩论与讲授相比其优点在于:它一方面把课外信息广泛地引入课堂,增加了知识的容量;另一方面它使得教与学有机统一。这种讨论尤其是辩论,是一种口才、知识、能力的较量和知识的交流。既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集体合作意识。
做法:组长带领,有问题同学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等会大组交流;开放性的问题,小组先辩论交流,等会儿大组交流讨论
四、归纳整理。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交流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串点成网,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对全课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系统把握。
做法: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画知识结构网,其他同学自己整理,最后共同优化。
五、巩固训练。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重视课堂的检测反馈练习,提高训练的质量。练习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重视双基的基础上,侧重对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突出变式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体现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在此,可应用“读图分析”练习题题来整体测评。总而言之,我们在地理课的改革实践中,提出优化的、全方位的、立体的教学结构模式,充分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它始终把教学对象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将努力在地理课教学上研究探索。
总结深化阶段
1.总结经验,加强交流。①学校及时总结学习推广习水三中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②通过组织“学教结合,主体探究”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创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及管理模式。2.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学教结合,主体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习水县第三中学地理教研组
2011年9月22日
第四篇: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老店中学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赵明琼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课堂教学的大改革,我校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地理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只是封闭式的单纯授课模式。它应该具备开放、综合及其多元性的特征。教师应该把课堂留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活跃气氛中轻松学习有用的地理,并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使学生“会学会用、乐学乐用、活学善用”。
老店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善学八步 “一导二标三学四测五合六展七评八固”
第一步,激情导入。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一般选择感性材料入手,或者创设情境联系实际生活、生产,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身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导入新课。第二步,明确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精准;目标难易程度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情况而适当的调整。
第三步,自主学习。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围绕探究内容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成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动口、动手能力。而且要促进他们的相互合作、相互激发、相互引导、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精神。实现内涵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第四步,学生展示。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说话、辩论、表现自我的能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样,恰当的运用听、说、读、写、演、唱实验、操作、交流等。
第五步,当堂检测。结合自主学习的内容,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出示一些应知类的检测题,题的难度依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而定。学生只要认真自学后都能独立完成并举手作答,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认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第六步,评价总结。评价总结是指对学生的展示做出全面客观的激励性评价,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目标做一个小结。可以由教师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一定要切记:学生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作为教师只有“蹲下来”,才能真正尊重学生们的人格、体验、感悟,同时赢得学生们的尊重。
第七步,作业巩固。作业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征布置精准的课后作业巩固题。不应该是课堂练习的重复,要有所拓展,少而精。
第八步,课后预习,为了学生对下一节课有充分的准备,课后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学生才会学而有备,备才嗜学的良好学习风趣。
第五篇:唐诗教学反思
唐诗教学反思
中国古诗词历史悠久,尤其唐诗朗朗上口,流传较广。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针对唐诗的特点,我们该怎样学好唐诗呢,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理解,体验情趣美。
唐诗诗的语言凝炼含蓄,短小精炼,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先让学生理解重点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行诗、整句诗、整首诗的意思。解释时,只要将意思说通即可,不必按字的顺序来解释。通过深入理解,唐诗诗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难体会出来。
二、创设情境,体悟情感。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营造氛围。如在《春夜别友人》的教学中,可通过音乐播放男生吟唱的《春夜别友人》,让学生感受音乐传达的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感受作者目送友人赴古道时的隐隐哀愁。
三、反复诵读,激发想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词,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体会作者的感情。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反复诵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印在脑海,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孤独的游子在静静思念着故乡,美丽的景色无人共赏,也使得他愈加孤独,愈加思归。这样的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含义,也利于学生把握作者所抒发情感的路线,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总之,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教师要结合古典诗词文体特征以及学生学习思维规律,让学生通过揣摩意象,由表及里,感受诗歌意境,体悟作者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