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反思
《妈妈,不要送伞来》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 一篇小诗。这篇小诗用呼告的语气,表达了小朋友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也表达了小朋友对母亲的感情。诗中第一个“我喜欢„„”,抒发了小朋友贴近大自然的喜悦心情,第二个“我喜欢„„”,抒发了小朋友搏斗风雨的喜悦之情。两处“喜欢”,都流露了希望自已行动、自身去闯,希望自立、自强的愿望,这 样的愿望通过对妈妈的直接对话表达出来了。
这篇小诗语句清新、活泼、自然,充溢了儿童情趣,适合于儿童朗读;同时,又运用了“慢悠悠”、“小糖 人”等需联系语境理解的较含蓄的词语;而课题《妈妈,不要送伞来》,只有学生在真正读懂小诗,并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领悟。总而言之,这是一篇 趣味性强、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语感训练、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感染的佳作。下面,结合教学流程作一具体论述。
一、激趣导入,引起考虑
上课前,先在黑板上安排五彩的伞群、朵朵乌云、无数小雨点,目的是营造一种下雨打伞的氛围,与课文内容连为一体;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课堂伊始的提问奠定基础。
上 课了,首先问学生,“在黑板上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生字“伞”,这是一个生字,引导学生齐读,既使学生在环境中认识了字,也降低了学生自学生 字的难度。再由“伞、乌云、小雨点”引到下雨。然后,教师用诗一样的语言,充溢情趣地引出课题并引起学生的考虑:“听,‘沙、沙、沙’,下雨了,同学们有 的衣着雨披儿,有的打着花雨伞回家去。有位叫“咚咚”的小朋友没拿雨伞,也不希望妈妈送雨伞,她说‘妈妈,不要送伞来’(完成板书),这是为什么呢?”现 在的学生,依赖性强,大多又娇气,下雨不用家长送伞这是他们一时很难理解的,因此,问题的提出自然引起学生的考虑,激起了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这 一环节,首先是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而后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合作自学并检查生字。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教学中引入了“咚咚”这个人物,如:教 师范读是“听一听,咚咚都说了些什么”,学生自读文章是“喜欢咚咚的文章吗?读咚咚的文章,假如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请大家用自身喜欢的方 法认生字、读文章。”而小组合作学习、检查生字也是“咚咚要考考你们生字掌握得怎么样,谁有胆量接受考验?请小组长打开D盘,找到‘咚咚考考你’文件夹,里面有‘第一关、第二关’两个文件,看一看哪个小组能‘团结合作、一起闯关’。”闯过一关,咚咚总会说“嘿,你真棒!”“请给自身鼓鼓掌吧。”“咚咚的关 闯过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等。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北师大版新课标教材,很注重贴近儿童心理,随手翻翻教材,一个个情趣各异的儿童形象跃入眼帘 ——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因此,发明了“咚咚”这个人物,让“咚咚”进入学生心灵,让“咚咚”与学生对话,让“咚咚”引出学生的考虑,让“咚咚”与学生一 起“勇敢、欢快”。实践证明,学生对“咚咚”较对老师更感兴趣,更乐于与“咚咚”一起学习。
三、以疑导读,体会感悟
“学贵有疑。”新课程 倡议自主学习,学习的问题哪里来?教师要求学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读文章,有不懂的地方用笔划出来。”然后质疑。学生往往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慢悠悠”、“机灵的小鹿”、“小糖人”怎么理解;为什么说“妈妈,不要送伞来”。分析这四个问题,前三个在学诗中可边学边理解,第四个问题则贯穿全文,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核心问题。因而在教学中可做如下处置。1.第一小节
先指读第一句话“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然后,引导学生扮演“慢悠悠地走回家”,请学生欣赏歌曲《小小雨点》,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走近大自然,发现雨中世界美的愉悦心情。在此基础上再读第一句话则“润物有声”了。
第二句话“我喜欢细细的雨丝,对我悄悄说话”,重在引导学生相互评议,使学生在“生生合作”中获得方法,得到提高。学完第一小节,教师和时提问:“读了第一小节,谁谈一谈为什么咚咚说‘妈妈,不要送伞来’?”既抓住了全文的核心问题,同时,也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时掌握学生理解的情况,以使调整下面的教学。2.第二小节
学 生好扮演,乐扮演,更易于在扮演中有所感悟,有所理解。教师布置5、6个同学扮演“伞群”,布置一个同学扮演“机灵的小鹿”,在扮演中引导学生体会“机灵 的小鹿,多么欢快!”再分小组合作读,调节了课堂气氛,降低了理解难度。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抓住核心问题:“读了第二小节,谁谈一谈为什么咚咚说“妈 妈,不要送伞来?” 3.第三小节
什么样的人是“小糖人”?这是一个较难理解的问题。假如教师处置不当,既耽误时间,又不能令学生真正理 解。因此教师的突破点是“文章中的小糖人是什么样的人?生活中,还有哪些小朋友的行为像‘小糖人’的行为?‘小糖人’还可以换一个什么词理解?”如此设 计,有条理,有坡度,学生理解既自然,又深入。
而“我像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采用男同学读,女同学评议的方法,既是对第一小节第二句话的学习方法的回应,又进一步突出了“勇敢、欢快”这两个重点词。
最后教师依然提问:“为什么咚咚不要妈妈送伞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说,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完整、更加深刻。4.全文配乐朗读
此时的配乐朗读,是情境的再发明,是“咚咚”与学生融为一体,加深感悟的有益尝试,是享受语文美的重要途径。
四、拓展思维、熏陶感染
教师布置“小练习:说说心理话”包括了四局部: “第一关”:不要(),妈妈,“第二关”:不要(),妈妈,我喜欢()。
“第三关”:不要(),妈妈,我喜欢()。
不要(),妈妈,我喜欢()。
“第四关”:妈妈,我懂得你的爱,但我不是()。我要()。
此四局部由“四关”组成,与前面的教学、与咚咚的引入融为一体,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四关”由易到难,遵循的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四关”内容的设置目的是开拓学生思维,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要不做“小糖人”,要自立,需从很多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五、课后延伸,迁移实践
《妈妈,不要送伞来》这首小诗写了一个小朋友下雨天在雨中漫步,在五彩的伞群中奔跑,享受小雨的轻抚,感受自然的体温,是那样快乐,那样惬意。她多希望妈妈这时不要送伞来,让她尽情享受这一切。小诗用呼告的语气,表达了小朋友不要溺爱,希 望自立的愿望,也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所以我在教学的时候采用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小朋友的勇敢与快乐。但在结尾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 “老师,我们假如真的像这个小朋友一样冒雨跑回家,生病了怎么办?”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瞎捣乱么?但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让讲清原因。
师:你能说说原因吗?
生:平时,我们不淋雨都经常感冒,要是下雨时,我们还淋雨,肯定会感冒,可能还会发烧,怎么说不会淋坏呢?
我试着问其他同学:“大家说呢?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1:“老师我不同意,文中说了是细雨,不会太大,另外他还把衣服裹住书包顶在头上,这样一来不会有事的。”
生2:头顶着书包来跑,一点都不方便,哪还机灵呀!
生3:淋雨发烧后,不能上学,家长更操心,一点都不爱家长。
生4:“下雨天原本就不好走,他不让家长来送伞和他一起回家,万一路上出现危险怎么办?”
„„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顿时哑口无言。可教学不能就此打住呀!生搬硬套,不是方法。我机灵一动,为什么转换一下话题呢?因此,我没有做任何自行评价,但我首先褒扬了他们的积极主动,大胆质疑。
再引问:你能想出不让家长操心,又不会让自身生病的法子吗?
生:我自身准备雨具,放在书包里。
生:我跟顺路的同学合用一把伞回家。
生:我等雨停了再走回家。
„„
已经很久没有在课堂上听到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假如老师一味地压抑他们的个性,那么又何来质疑?何来创新?又何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呢?
实 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相信小朋友都能学好。”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要冷静应对,正确对待学生的种种疑问、异议甚至批评,能少些理论,多些情趣;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代替,多些自由;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意见,借助课文的例子和联系实际生活,在师生互动与生生 互动中学会说服他人,也教会小朋友“理解与感悟本自读书来”的方法,小朋友引回读书中,实现“在读中学,在读中思,在读中悟”,让课堂回归课本,重视语文 课程的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不时地鼓励,课堂才干一次又一次地活跃,学生才敢于发表自身的见解,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民主、和谐,学生的积极性、发明 性和合作精神充沛被调动起来,而语文才干真正成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反思3 《妈妈,不要送伞来》是极富儿童生活情趣的一 首小诗,诗歌用呼告的语气,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向妈妈直接倾诉了自身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独立的愿望,语言表达亲切,自然,学起来就更加轻松、有趣。教学 时,以朗读为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前的预习,让学生记下自身不懂的问题,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听课效率,上课开始让 学生听读,在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听读,并展开想象,为下面的学习打开了思路,创设了学习的氛围。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比比谁读的最好听,谈谈 自身的收获,边交流,边指导朗读。读第三小节时,学生读不出呼告的语气,我这样创设情境:站在你们面前的是疼爱你们的妈妈,我担心你们背上书包累着,个儿 长不高;我害怕你们被雨淋着,生病感冒;我向呵护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维护着你,可是你们不是“小糖人”,不愿意娇生惯养,可你也理解我的爱,你这样劝说我,读第三小节。学生读第三小节:“妈妈,我懂得你的爱,但我不是小糖人,雨点不会把我淋坏。我像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通过这样的引读,学生 读的声情并茂,看来,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到位特别重要。
本文教学时板书和识字学词结合比较紧密,课前在黑板上画上各种颜色的雨伞,结合伞的形状,教 学“伞”字,学生记忆犹其深刻,结合板书上各种颜色的雨伞,理解第二节课文中的“五彩的伞群”的意思。教学“裹”这个形声字时,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模仿 课文插图做动作读“我喜欢头上顶着外衣裹住的书包。”教师出示 “衣”和“果”两个字组成的“裹”字,突破了生字教学的难点。
但教学总有不完美的地方,不知为什么,课堂气氛有一些沉闷,课堂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不多,只集中在那几个学生身上,是不是这样的课就算是失败的课呢?
第二篇:妈妈不要送伞来
妈妈,不要送伞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书写5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从小养成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4.复习巩固查字典。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自立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好品质。3.复习巩固查字典。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挂图、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给下面字加拼音。()()()()()()()寻 拾 总 朝 霞 贴 诗
2、课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自测】 填上合适的词。
一()枫叶 一()纸 一()小诗 一()贺卡 一()的枫叶 一()老师
一、看图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中的挂图,让学生说说图意。(一个小女孩头顶着外衣裹住的书包在雨中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妈妈,不要送伞来》。
二、读文识字 1.范读课文。2.学生尝试读。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我想知道,你们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怎么办?
3.同桌互相读。相互学习,纠正不认识的字。
4.检查读:指名读(3人,每人一个小节)引导听的同学注意对朗读的同学做出评价。(读准字音、读得好听)
5.脱离课文,独立识字。这些词语中的一些生字像淘气的娃娃从小诗中飞出来,你还认得吗?(出示课件)如果认识就大声读一读,如果不认识可以再来读小诗,想一想。6.检查识字:指名读、领读、抢读。你能说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老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说)对“裹、伞、丝、灵”强化,有必要时指导学生练习写“丝、灵”。
“伞”就像一把伞。(出示课件)“裹”就像口袋里装着一个果子。(课件显示)7.生字的应用:选择你喜欢的生字组词“勇敢、机灵、慢悠悠”等说一句话。
三、再读课文。1.这些淘气的生字都变成我们的好朋友了,我们再来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最好听,试着读一遍。
2.各种形式比赛朗读。
四、学写5个生字。
1.教师指导汉字的笔画笔顺及结构。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练习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2.看拼音写词语。
huā
sǎn
biàn
huà
bēn
pǎo
jiā
rù
()
()
()
()3.组词
伞()
裹()
灵()
勇()米()
果()
寻()
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从小养成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2.分小组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每节诗主要讲什么。2.学习第一节诗
(1)全班同学自由读第一节诗。
(2)小组讨论交流:这一节诗主要写了什么?
(3)刚才同学们都读了第一小节,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问题:慢悠悠是什么意思?小雨会说话吗? 解决:慢悠悠指慢慢的意思。
不是小雨会说话,而是下雨的声音就像人在说话。
(4)通过刚才的精彩对答,同学们一定知道这一节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同桌先讨论一下,再互读。(轻柔、喜爱)3.学习第二节诗。(方法如上,以学生自学为主)
(1)学生自由读第二节诗。想想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并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通过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第二节诗写我不要妈妈送伞来,我喜欢外衣裹住书包在大雨中奔跑。问题:五彩的伞群是什么意思? 解决:下雨了,每个人拿的伞都不一样,有很多种颜色,所以看上去像五彩的伞群。你瞧,书上不也画了很多颜色不一的伞吗?
(2)小组讨论:这一节诗要怎样读才好?(欢快)
(3)全班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请一生上台表演头顶书包在雨中欢快奔跑的样子。4.学习第三节诗
(1)全班默读第三节诗。
(2)同桌讨论:这节诗写了什么?(这节诗讲我懂得妈妈的爱,我要像街边的小树在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3)刚才大家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可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解决。问题:你的爱指的是什么爱?什么是小糖人? 解决:你的爱指的是妈妈怕女儿被雨淋坏了。小糖人就是指那种被雨淋了容易生病的人。
(4)小组讨论一下,这节诗要怎样读才好?(勇敢、欢快)(5)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诗。
三、归纳小结
这首诗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真正的少先队员,必须从小学会自立,不要事事都依赖别人。
四、拓展练习。
学习了这首小诗,我觉得大家也长大了许多,为了证明我们长大了,你们想对妈妈、爸爸、老师、同学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仿照例子编一编)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不要______,妈妈,我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爸爸,我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
妈妈,不要送伞来 小雨中 慢悠悠的走 我喜欢
大雨里 机灵的小鹿
像街边的小树 风雨中 勇敢 欢快
小狮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懂得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能一辈子依赖父母生活,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及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能一辈子依赖父母生活,要学会自立.3.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不依赖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人.教学突破: 通过播放《狮子王》片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戴头饰分角色表演中,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其口头表达及表演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动物中谁森林之王吗?它为什么能被封为森林之王呢?(板书课题:小狮子)
2、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自由的读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学不认识的字。
3、学生汇报:通过自学,你认识了什么子?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认识的? 学生认读词语:狮子、懒洋洋、晒太阳、练功、原来、饭来张口、一辈子、享福、劝告、依赖、必须、凭着、滚、咬、何必、抬起头(指名认读——学生领读——齐读)
4、生字游戏
二、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标明自然段。
2、小组比赛读课文,请学生当评委。
3、课堂评价 1)、两人一组拿生字卡片,相互测试。2)、练写田字格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认读词语:狮子、懒洋洋、晒太阳、练功、原来、饭来张口、一辈子、享福、劝告、依赖、必须、凭着、滚、咬、二、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狮子?说说你的理由。
2、四人一组交流交流。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词语来形容这只小狮子:懒惰、知错就改、勤奋、聪明、听话、自立、真正等)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主要是围绕“知错就改”和“真正”这一主题来展开学习)(1)小狮子刚开始有什么表现?他为什么不练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理解“饭来张口”
(3)分角色读课文1——6自然段。
(4)后来,小狮子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5)女同学读狮子妈妈说的话。
(6)联系课文理解:什么样的狮子才是真正的狮子
5、课外延伸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真正的小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呢?
6、课堂评价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看读得怎样?是否能背。
三、拓展训练,提高认识。
1、在妈妈的教育下,小狮子终于学会了生存的本领,你喜欢它吗?为什么?请用“因为„„所以„„”对它说几句你的心里话。
(引导学生对小狮子作出中肯的评价。)
2、同学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孩子,你是一个依赖父母的孩子吗?(设计这样的拓展,从课文延伸到实际生活,使学生明白“凡事不能只依赖别人”的道理,在相互的交流中再次树立自立意识。)
四、小结。
老师也非常喜欢这只小狮子,尽管它曾经不太努力,但它知错就改、刻苦学习,成了一只真正的狮子,真正的本领是靠刻苦学习、锻炼换来的,有付出才有收获。同学们,我们不能依赖父母,自己的事要自做,只要肯付出汗水,相信大家一定可以自己应付一切困难,走好人生的道路。
语文天地二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领会构字、构词、写句的要诀。(2)自读互议,学会讨论。
(3)自读自查,学会读短文、学会查难检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练习中感受识字、学词、写句、读文、查字的快乐,学会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照样子组字组词。选词造句。学会讨论。仿例学句。查找难检字。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二、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三、组字组词
四、选词造句
五、读反义词
师生共同评议。试着把你说的写下来。
自由说说写这两个字时,你想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什么? 跟着老师书空。学生独立书写。学生自由回答。
写出至少四个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找到这几个字的特点,发现都是一个偏旁加上一个以前学过的字组成的。读一读这些词语。
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词的意思。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造句。全班评议,谁的句子造得最好。读一读黑板上的反义词。
自己填出老师出示这些词的反义词。全班同学交流这些词的反义词是什么。自由读课本12中的词条。
告诉小组的同学自己做过其中的哪些事。全班交流。
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
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读帖的好习惯。
注意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大小比例及位置。明白偏旁的意思,并会用归纳同一偏旁的字来记忆生字。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生字。造句过程有层次、有梯度。师生互动,提高造句能力。在一正一反的朗读中感知反义词。巩固反义词的感知。
学会正确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作业设计: 写反义词
矮()生气()忙碌()懒()粗()坏()板书设计:
饱——饿 勤——懒 快——慢 粗——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仿句写句
二、自读短文
三、学习部首查字法
出示例句。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读、议。
这一句讲的是不要送伞,要自己冒雨走回家。仿例写句。
不要________,______来,我_____________。
读句,评价谁的句子造得好,谁最懂得自立。
1、出示《小猴吉吉》插图。老师讲述“小猴吉吉和哥哥??这时,树林里传来了狼的嗥叫。”
师:小猴会怎样呢?
2、自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可结合上下文猜字的读法。
3、正音。故事大会
4、师:现在,我们进行讲故事比赛。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准备讲述《小猴吉吉》。赛一赛。
5、教师可相机问一问学生:你补充的这一点不说行不行?为什么? 我们已经认识了字典,今天我们来学习怎么用部首查字。先示范怎么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出示几个字,让学生自己按照这样的步骤练习查字典。
6、带领学生一起背诵部首查字法口诀。(部首偏旁掌握好,按照目录、页码找;除去部首数笔画,勤查多练效果好)
读一读例句,并说说例句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和同桌说一说自己仿写的句子。在全班交流仿写的句子。评一评谁的句子造得好。
1、学生边看插图边听故事。听故事,思考问题。
2、自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尽量通过查字典认识。无法解决的字可用看上下文猜字的方法认读。
3、指名读,分组读,齐读。故事大会
4、准备讲故事比赛。自己准各复述短文
5、讲故事比赛。
讲完后,请学生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了解部首查字法的主要环节:找部首——数笔画——翻页码——找到字。仔细看老师是怎样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的。自己练习部首查字法。
6、跟着老师一起背诵部首查字法口诀
通过仿写句子积累句式。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感受复述一个故事要抓住主要情节和一些重要细节,有的则可以略过学会部首查字法,能初步运用。
作业设计: 随机找10个字,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出页码,标上拼音。
板书设计:
部首查字法口诀:部首偏旁掌握好,按照目录、页码找; 除去部首数笔画,勤查多练效果好。
师生共同评议。试着把你说的写下来。
自由说说写这两个字时,你想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什么? 跟着老师书空。学生独立书写。学生自由回答。
写出至少四个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找到这几个字的特点,发现都是一个偏旁加上一个以前学过的字组成的。读一读这些词语。
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词的意思。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造句。全班评议,谁的句子造得最好。读一读黑板上的反义词。
自己填出老师出示这些词的反义词。全班同学交流这些词的反义词是什么。自由读课本12中的词条。
告诉小组的同学自己做过其中的哪些事。全班交流。
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
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读帖的好习惯。
注意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大小比例及位置。明白偏旁的意思,并会用归纳同一偏旁的字来记忆生字。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生字。造句过程有层次、有梯度。师生互动,提高造句能力。在一正一反的朗读中感知反义词。巩固反义词的感知。
学会正确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作业设计: 写反义词
矮()生气()忙碌()懒()粗()坏()板书设计:
饱——饿 勤——懒 快——慢 粗——细
小狮子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师:在美丽的草原上,狮子威武雄壮,堪称百兽之王。有一位狮子妈妈生了一只小狮子,它也想像爸爸妈妈那样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这只可爱的小狮子。(出示课题“小狮子”及狮子图片)
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狮子吗?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下面,咱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这只可爱的小狮子吧!
(上课伊始,教师谈话创设小狮子想成为百兽之王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带着问题进课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需要认识的,想办法学会它。
2、向老师汇报你学会了哪些生字。
狮 懒 晒 功 原 凭 饭 享 劝 难 依 赖 辈 必 须 扑 咬
师:你觉得哪个字要提醒小朋友重点记一记,为什么?
3、读句子,再次认识生字。
①、小狮子一天到晚总是懒洋洋的晒太阳。
②、难道我们要依赖父母一辈子吗?
4、把自己认识的生字娃娃告诉同桌,认的又多又准确的,同桌表扬他。
5、带生字娃娃回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考虑一下,你能回答刚才向小狮子提出的问题吗?
三、品词析句,理解文意,深化中心。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真正的狮子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做?咱们一起看看狮子妈妈是怎么说的。
(出示狮子妈妈的话,指导朗读,体会真正的狮子应该刻苦锻炼、学会生活的本领,不依赖别人。)
2、狮子妈妈为什么要对小狮子说这些话?
小狮子可真够懒的,它为什么会这么懒呢?一棵大树都为它着急,找出小狮子和大树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一学,读一读,找出小狮子懒的原因。
学生汇报:小狮子想依靠父母的地位和本领天天享福,所以才非常懒。
3、小狮子的想法对吗?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就小狮子只想依赖父母的想法发表看法。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只有靠自己的真本领,才会拥有幸福生活。)
4、指导朗读:a、小组分角色朗读狮子和大树的对话。b、示范表演,学生评价。c、班内分角色朗读。
5、小狮子虽然想依赖父母,但妈妈语重心长的话却让听话的小狮子明白:只有刻苦锻炼,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为了学会生活的本领,小狮子会怎么做呢?大家为它制订一个学习本领的计划。
6、上课前,大家向小狮子提了不少问题,现在经过刻苦锻炼的小狮子想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来回答小记者的问题。你们想做它的新闻发言人,替它回答记者提问吗?(生答)
小记者A:你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呢?
新闻发言人:我以前很懒惰,但现在已经不依赖父母,变成了一只勤快的小狮子了。
小记者B:你听爸爸妈妈的话吗?
新闻发言人:只要父母的话有道理我一定听!
小记者C:小狮子,你能成为一只真正的百兽之王吗?
新闻发言人:我学会了滚、扑、撕、咬的生活本领,成了一只真正的狮子。„„
(创设情境使每个同学都有兴趣思考和积极参与,并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自己解决自己提 出的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小狮子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终于成了一只真正的草原之王,大家看它正在草原上追捕猎物呢!(适时播放狮子捕猎的音像资料,使学生明白狮子要想在大自然中生存,要想确立自己草原之王的地位,必须学会生存的本领。)
第三篇:妈妈,不要送伞来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
慢悠悠地走回家,我喜欢细细的雨丝
对我悄悄说话。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头上顶着
外衣裹(guǒ)住的书包,变成大雨里机灵的小鹿,在五彩的伞群中奔跑。
妈妈,我懂得你的爱,但我不是小糖(táng)人,雨点不会把我淋坏。
我像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1.“我”喜欢在小雨中
,喜欢在大雨中
,“我”像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
、。
2.学说心里话。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
,妈妈,我。
参考答案
1.慢悠悠地走回家
奔跑
勇敢
欢快
2.担心 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答案不唯一)
第四篇:《妈妈,不要送伞来》的教学反思
《妈妈,不要送伞来》的教学反思
《妈妈,不要送伞来》是一篇用呼告的语气进行表述的诗歌,孩子们对此很有朗读的兴趣。因而,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法。整堂课上,孩子们始终都以 饱满的情绪投入在学习中,朗读擂台赛更是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擂台赛,再选出小组中读得最好的代表参加班级擂台赛,接着通过组织评议,评选出每小节读得最好的同学。最后,在三位朗读擂主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起完整地把课文读一读。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孩子们读通课文——读顺课文——读 懂课文。
虽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挺不错,但从中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认真地探究:
①朗读擂台赛中,最后评选擂主时,我发现多数孩子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进行评定的:不管他(她)读得如何,只要是与自己关系不错的或自己喜欢的人,就是读得最好的。
我想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所导致的,他们对行为的判断与其的认识水平相适应。所以,今后我将得更注重这方面地训练与指导。
②课堂上,孩子们的发言真是令人难以欲料,有时根本无法配合咱们的教学程序。比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境了解“勇敢、欢快”这两个重点词语并造句的教学环节 中:学生学会了“勇敢”这个词语后,我出示课文插图(小女孩顶着书包奔跑),想让他们通过观察图画理解“欢快”这个词语。可谁知,有的学生却说:“这个小 女孩真勇敢,不怕冷,脱掉了外衣。”又有的说:“她真聪明啊!没有雨伞,不让妈妈送过来,会自己想办法。”还有的说:“我也要像她那样去淋淋雨。”„„
可能是我刚才的引导语不够明确,以致学生一时跟不上我的脚步,往下我必须时刻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不过,从我记录的几个学生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思 维发展了,发言很有开阔性,可这也为我提供了一些有利与弊之别的课堂资源。因而,我用了不少时间来处理,特别是第三个孩子的发言真得注意,万一他真跑出去 淋大雨,那就不好了。我试着这样做:在毛毛细雨中散步、奔跑,感觉真的非常不错,但下着哗啦啦的大雨时还跑出去,会怎么样啊?学生们一听,也立即作出了回 答——会感冒,生病;那样要打针吃药;挺难受„„所以呀,小朋友们别忘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相信,经过我适当的引导处理之后,刚才的担忧一定不会存在 了。
我们不能为了完成预订的教学任务,而放弃了这些课堂资源,也不能一言带之。相对来说,有时课堂上更会预告地显现某些偶发事件产生的根源,因而我们更得认真对待。
我想,在新课程的改革浪潮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创新,也得注意课堂中出现的多种多样的问题的处理,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后反思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抓住放学时下雨,妈妈送伞来的 生活细节,采用呼告的语气,表达了孩子不愿意娇身惯养,而愿意在风雨中历练,逐步成长。我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回想下雨时父母焦急的心情去体会家人的爱,从 而唤起孩子们对父母长辈的赶恩和报答之心,做个自立自强的懂事的孩子,进而渗透了自立的思想教育。学习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进行仿写,许多孩子都写到了不要 父母给自己送东西到学校来,他自己能想办法解决困难,愿意在生活中锻炼自己,让自己逐步成长。在读的环节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读出孩子冒着大雨奔跑时勇敢、欢快的感觉。本课生字不多,大部分学生能较容易的掌握,但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感到困难,要想办法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兴趣,养成爱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第五篇:《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设计
《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设计
石建海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自立”,编排了两篇主题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自立的重要性,从小养成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本单元还设计了一个“语文天地”,要求抄写生字,加部首识字,选词造句,认识反义词,学会讨论问题,能仿例写句,自读短文,学会查字典。
《妈妈不要送伞来》一诗通过写一个孩子希望妈妈在下雨天不要送伞的祈盼,表达了孩子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也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情。教学时要提倡多读多说,以理解情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字9个,写字8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力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看拼音、问别人、联系上下文猜字、查字典)。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自立的愿望。2.增强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3.体会孩子与母亲间的爱。
4.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好品质。教学重点:
1.识字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自立的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中的挂图,让学生说说图意。(一个小女孩头顶着外衣裹住的书包在雨中跑)这位小女孩为什么没有带伞呢?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每节诗主要讲什么。
2、学习第一节诗
(1)全班同学自由读第一节诗。
(2)小组讨论交流:这一节诗主要写了什么?(3)刚才同学们都读了第一小节,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问题:慢悠悠是什么意思? 小雨会说话吗?
解决:慢悠悠指慢慢的意思。
不是小雨会说话,而是下雨的声音就像人在说话。(4)通过刚才的精彩对答,同学们一定知道这一节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同桌先讨论一下,再互读。(轻柔、喜爱)
3、学习第二节诗。(方法如上,以学生自学为主)(1)学生自由读第二节诗。想想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并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通过小组讨论后回答。
(2)小组讨论:这一节诗要怎样读才好?(欢快)(3)全班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请一生上台表演头顶书包在雨中欢快奔跑的样子。
4、学习第三节诗(1)全班默读第三节诗。
(2)同桌讨论:这节诗写了什么?(这节诗讲我懂得妈妈的爱,我要像街边的小树在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3)刚才大家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可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解决。问题:你的爱指的是什么爱?
什么是小糖人?
解决:你的爱指的是妈妈怕女儿被雨淋坏了。小糖人就是指那种被雨淋了容易生病的人。
(4)小组讨论一下,这节诗要怎样读才好?(勇敢、欢快)
(5)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诗。
三、归纳小结
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真正的少先队员,必须从小学会自主,不要事事都依赖别人。
四、布置作业
作业:语文天地中的“仿照例子编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