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从实际生活中的拍手这一物理现象出发,从大量简单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出发,重现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又提高教学效果。本节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前面有关章节中已学了不少,所以这节课以多提问、多讨论、多做实验,用形象生动的实验唤起学生的记忆,用恰到好处的问题去纠正他们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同时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发现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缺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独立自主解释许多物理现象及知识。但在分析,如:“马拉车的过程中,马与车之间拉力谁大谁小?在拉力一样大时,为什么车还能向前运动”等一系列问题时,部分学生还不能分清物体间之间作用力、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区别,虽然这一部分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但是部分学生基本功太差,又对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产生了混淆,在课上做题和训练时体现出来了。
第二篇: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和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是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揭示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和方向间的具体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牛顿第三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独立定律,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仅从解答物理习题、定性地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就能发现牛顿第三定律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特别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使解题时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本定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为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从而使牛顿第三定律更具思想教育价值。【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学难点: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教法学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师生互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法,类比法。【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学生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前面学过力的概念,已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等认识,对牛顿第三定律涉及的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故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又较片面。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从学生年龄特征来看:作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强,有参与意识。因此可以通过直观的物理实验和生动的课堂讨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思路】
“学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我进行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为突出地落实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规律建立的过程,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理解规律;通过迁移应用,让学生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整合知识,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诱”是“思”的起点,“思”是“诱”的归宿,在整个流程的设计上,我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创境激情、体验感知→主体探究、揭示规律→拓展迁移、学以致用”逐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主体探究的动机,全身心投入学习,通过自主实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这样既让学生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又能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意义。(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教学流程】
一、创境激情、体验感知
联系生活实例引入:俗话说“一个把掌拍不响”,让我们举起双手,为我们的青春鼓掌,左掌拍右掌感觉怎么样? 从而引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主体探究、揭示规律
(一)猜想假设、制定方案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问题研究由定性逐渐转向定量,让学生在猜想、假设、制定方案的思考讨论中优化思维,经历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
(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定量研究,必须测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提醒学生在做两把弹簧秤对拉实验时要注意的有关事项。(1)小组内既要分工又要合作;(2)比较不同的拉动﹝A不动拉B,B不动拉A,A、B同时拉,同时拉着A、B动起来﹞情况下,弹簧称示数的大小关系怎么样?方向呢?这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吗?(3)小组代表在实验的基础上说一下自己得出的结论。
(三)深入研究、总结规律
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很快理解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再指明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是经过大量的研究,才得到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普遍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分析,并得出结论。由此过渡到核心知识——牛顿第三定律。)
(四)思维碰撞、理解规律
几个实例(人要跳起应怎么做?人要向前游泳手要怎么划水等)进一步巩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同性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产生效果可以不同。
(设计意图:上述问题针对学生认识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认识有的放矢,制造表象,挑起冲突,引蛇出洞、诱思深入,从而在思维碰撞中化解疑难,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错误认识。)
(五)步步深入、再析异同
引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长的比较像”,“像”在何处?貌似神异,异在何处?请同学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完成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对照比较表格:(设计意图: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充分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特点。)
三、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通过《物理作业本》中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运用进一步让学生去体验,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作适当点拨。
(设计意图: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转移研究对象,感悟牛顿第三定律在解答物理综合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板书设计】
一、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二、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公式:
特点:等大,反向,共线,异物,同时,同性。
三、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课后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是反应物体之间存在的一种规律,而掌握规律的最好办法是在实验中探索。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以“创境激情、体验感知→主体探究、揭示规律→拓展迁移、学以致用”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主体探究实验以及视频展示生活中利用牛顿第三定律的事例,让在观察和体验中,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最后从比较的角度进行分层探索。当学生对于基本知识掌握之后,加上对应联系,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既让学生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又能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成功和快乐。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简练;
2、小组实验中,多组出现学生单干的现象;
3、海岛生活中的实例的选择比较少;
4、由于学生基础比较差,设计问题不够严密,在教学过程中有赶时间的感觉。
第三篇:于超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瓦房店市第三高级中学
于超
物理教学中秉承的教学思想是以知识技能为载体,过程方法为桥梁,情感态度为升华。通过信息的建构,达到知识内化,见识体验意识,教学中希望能将物理教学与物理文化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渗透在教学中。科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用获取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去审视、发现和解决与这些问题相联系的习题,用学生常见的生活事例,生动的说明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使学生不断的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物。
1.通过情景设置问题,将课堂引向深入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将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到课后小结,尽力设计适当的问题。创造物理情境,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视频引入,增加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感受,对课堂内容的展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过程是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是物理知识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受到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激发学生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索的欲望。本课中设计了自主探究实验,将原本较为抽象、枯燥的思维活动转化为生动活泼、兴趣昂然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性活动中,获得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提升和发展。虽然提供的只是两个弹簧秤,但是简单的实验仪器足以让学生身以体之,心以验之。在教学中让我们回到原点追寻课堂教学的本质。
3.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教学设计充分注重对生活的挖掘,积极贯彻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也充分地注意从学生身边或社会实践活动中选取典型的素材,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较难驾驭。因此,这节课的授课中在时间的调控上显得尤为重要,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因为学生较多,还是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小组探究情况,所以探究后,请学生到前面进行再展示与分析。4.通过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探究,通过过程体验,丰富情感的过程与方法本身就是重要教学目标,真水无香,教育无痕,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自然规律中升华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当你伸出援手帮助别人时,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当你伤害别人时,自己也受了伤害,可谓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当然教学中在时间的掌控上,还应更紧凑一些,这样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对本节课的一个检测回馈,能便于教师更好的掌握本节课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
《礼记.学记》有云:“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我想这是古人对教育的理解,也是我们教师对教育的终极理想。
第四篇: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寿光现代中学 肖振宁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是单个物体在不同的受力情况下所遵循的规律问题,但是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不同的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只有充分地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三定律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机械运动规律。然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尤其是面临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往往还是“口是心非”,很容易受直觉的影响,比如在面对“拔河”、“马拉车”、“掰手腕”、“以卵击石”等问题是很容易犯错的,因此,这也是我本节课最重要的目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课本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讨论是循序渐进的,首先是通过对演示实验的分析讨论,得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以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第二是探究实验实验得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得出牛顿第三定律;基于这个过程,我首先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引导全班同学拍手鼓掌,从而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相互作用的2个力,与此同时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对生活中具体实例的分析,这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可以大胆的让他们犯错,在针对错误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有“自相矛盾”的感觉,然后认清问题的本质,这个过程的经历可以加深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认识。
经验表明,学生们的前概念来源于自己的直觉,因此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特别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前概念转化为正确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借鉴一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般性问题,认真了解了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认识误区和思维的盲点,新旧认知产生剧烈碰撞的疑点或展现物理科学方法的有效点,切中要害地提出一些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使之进入一种理性思考,改善自我认知结构,感悟科学本质,领略科学精神真谛,接受科学思想方法熏陶的状态。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思考,其主要特点是结合生活实例,做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启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本节课不足之处:由于器材限制,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时,没能让他们通过观察传感器来发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甚至没能在讲台上做更多相互作用力的实验,这样使得学生少了很多学习的主动性,也使得实验结果不够真实。与此同时,对结合实例和演示实验来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示意图没有做出来,研究不够直观。
第五篇:牛顿第三定律课后反思(模版)
《牛顿第三定律》课后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是单个物体在不同的力学情况所遵循的规律问题,但是自然界是物质的,不同的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充分地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三定律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机械运动规律。然而学生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尤其是面临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往往还是“口是心非”,很容易受直觉的影响,比如在面对“拔河”、“马拉车”、“掰手腕”、“以卵击石”等问题是很容易犯错,因此,这也是我本节课最重要的目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课本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讨论是循序渐进的,首先是通过对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得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第二是通过实验定量测量得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得出牛顿第三定律;第三是回到实际应用中,使学生体会牛顿第三定律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基于这个过程,我首先通过让学生体验身边的一些例子,让学生发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让学生对某一例子进行具体分析,分别找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以此让学生认识到“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我主要采取让学生探究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找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以此得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包括后面寻找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都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一一突破的。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对生活中具体实例的分析,这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可以大胆的让他们犯错,在针对错误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有“自相矛盾”的感觉,然后认清问题的本质,这个过程的经历可以加深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识。
经验表明,学生们的前概念来源于自己的直觉,因此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特别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前概念转化为正确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借鉴往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般性问题的积累,认真研究本届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认识误区和思维的盲点,新旧认知产生剧烈碰撞的疑点或展现物理科学方法的有效点,切中要害地提出一些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使之进入一种理性思考,改善自我认知结构,感悟科学本质,领略科学精神真谛,接受科学思想方法熏陶的状态。
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亲身体验,体现了“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其主要特点是:
1.安排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代替以前的演示实验,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结合生活实例,创设物理情景,启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3.在学法上突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开展合作探究,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分析总结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尤其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产生新的教学资源并较好地进行利用,运用评价手段不断引导学生学习,较好地将新课程理念结合于教学实际中。
本节课不足之处:没有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学生进行小车实验时没有提供一个较好的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