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09

时间:2019-05-15 04:4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0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09》。

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09

让“生态文明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出彩

江苏省海安县李堡初中 居振斌

为了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我们物理教师必须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充分发挥教材提供的资源优势,注重加强初中学生生态文明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方 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和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4、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

所贡献。

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学生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当今时代以物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材料、新产品已无处不在,人们享受高科技的同时也发现这些新材料、新技术带来的资源、环境等生态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一)电磁方面 无线电发射台(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系统,移动通信系统),还有人们常用的电视机、手机、电脑、微波炉、日光灯等都能带来电磁污染,它常使人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痛,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已直接威胁了人类身体健康。

(二)声学方面 噪声污染,它使人烦燥、耳鸣、头痛、失眠、恶心心悸、视觉模糊、吞咽困难、肝胃功能失调、严重时会使人四肢麻木、胸部有压迫感。

(三)物质及其形态方面

1、各种仪器、仪表上的废弃的旧电池,电脑、电视的荧光屏;乱堆乱放的废旧物品,各类垃圾,以及用来保温、现已废弃的塑料纸,塑料袋„„这些都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

2、工矿、企业在生产和燃烧过程中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居民取暖、煮

饭的各种炉灶、焚烧垃圾把烟尘直接排放在空气中;各种机动车辆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废气„这些废气一般都是有毒、有害气体。它们会产生废气污染对人类的威胁也不可低估。

3、农药厂、造纸厂、化肥厂、制药厂、化工厂、垃圾废品处理厂把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排向田间、地头、河流、湖泊,水污染致使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鱼类大量死亡。

4、原子能造成的核污染更是可怕,不但可以毁灭人类还可以威胁其他动植物死亡。

(四)光学方面 现代歌舞厅是人们休闲的重要场所,而歌舞厅闪烁旋转的彩灯、低能彩色激光、黑光灯;夜晚装饰城市的探照灯、各种霓虹灯等会造成光污染。

三、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

1、在教室里上物理课尤其在学生面前,教师绝对不能污染环境,如:吸烟、吐痰。写完的粉笔头不能随手乱丢乱扔,要扔在专门的盒子内。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无论是教师做物理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做试验,实验前一定要把仪器用品摆放整齐。尤其是

学生实验,教师一定要强调注意或禁忌事项。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室外物理探究学习时如参观、访问、搞调查研究,要严于律己已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要教育学生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把自己喝过的矿泉水瓶、用过的食品袋、废纸等装入塑料袋,投放在垃圾桶内。

(二)从一点一滴中教育学生

1、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室内、室外不乱扔、乱倒垃圾并且条件允许时可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把垃圾分装,投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防止产生固体污染。

2、在每天的师生交往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

3、鼓励学生平时少用一次性的笔、筷子、塑料餐具。鼓励学生和家庭多用环保食品、环保材料、环保用品„,开展收集废旧电池---交环保部门处理的活动,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如:用废旧灯泡注水制作凸透镜可当放大镜用;用矿泉水瓶制作量筒;用塑料袋装水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用废旧电池中拆下来的碳棒、废旧塑料等做物质的导电性实验„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4、要求学生不进歌舞厅,少看电视,少玩电脑游戏---防止光污染和电磁污染。

5、提醒学生过年过节不燃放或少燃放烟花爆竹、平时不点燃垃圾,在农忙收获季节动员家人不要燃放秸秆。

(三)在“真刀实枪”中引导学生

我们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关生态文明 方面的习题来引导学生。如通过实践活动题锻炼和感化学生。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没有现成的模式让我们借鉴。我们只有根据初中生自身的特点,充分借助新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优质资源,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编出多姿多彩教学形式,力争“生态文明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出彩。

第二篇:中学物理教学论文

用实验﹒探究﹒评价相结合改革物理课堂教学

摘要: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对教学的定向和导向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并根据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实验和观察各种现象,亲身体验通过实验进行的探索规律的活动。并在实验探究中不断反思与评价,积累学习经验,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用“实验﹒探究﹒评价相结合”改革物理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方法新而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受到学生的好评。但大部分实验还是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内容的重复,实验的仪器配置还是陈旧的,实验内容以验证性为主,实验编排与教材不够吻合。这与目前所提倡的“新内容、新方法、新实验”进课堂和强调理科的“实践定向性”差距还很久,并且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我们设想能否在落实实验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实验﹑自主探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发挥对教学的定向和导向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研究怎样树立以实验﹒探究﹒评价相结合为基础的教学观,根据初中学生思维特点,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重要手段,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实验和观察各种现象,亲身体验通过实验进行的探索规律的活动。并在实验探究中不断反思与评价,积累学习经验,提高课堂效率.2、研究怎样在实验﹒探究﹒评价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并且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准备在实验内容中增设趣味实验,并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实验﹑依据实验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学生间的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地进行评估,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基础科学,如果物理科学知识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荒谬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实性之母。”实验是物理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因此,学生在物理自主学习中必须以实验探究评价为中心。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反思与评价.3、在教学中研究如何以“实验﹒探究﹒评价相结合”。自主探究与评价, 最主要的特点是自己本身是学习的主体,其主要优点是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强烈,并且自己钻研出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能逐渐积累和运用较好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习惯,能不断地形成和提高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大的空间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好自已的角态,精心组织刘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想,做,反思自我.总结经验.4、要以“实验﹒探究﹒评价相结合”为中心。以“教师放手,学生动手”为主旨的“开放性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以个性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做到思想开放、时空开放、资源开放、形式开放、内容开放、作业开放。

5、运用评价激励学习。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需要、愿望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运用评价能使学生心理较完善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品质,使个体的心理倾向与环境要求之间取得积极平衡,形成良好的品质,自觉调节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实验﹑自主探究﹑评价”是在教师的指导,充分用评价手段,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准备器材、自主进行实验、自行探索问题索取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因,让学生自学知识或自主进行实验探索,实现学习目标体系的初级的层次——识记,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再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运用所得知识,在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解疑,或进行新的实验探索,解决新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体系的中级层次——理解;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实现学习目标体系的高一级层次——运用。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运用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动脑、动手,勇于探索,必然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探究﹒评价相结合”具体操作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内在规律、学生实际水平深度,将每个知识单元的学习分成四个阶段:学习、练习、复习、检测,设计学习程序,指导学生自学(主要学习实验方法)、实验交流、小结。各项概述如下: 而评价能使学生在学习、练习、复习、检测各个阶段中感到“不断进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1)鼓励性评价。如在自主实验中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给予肯定性评价,对学生的创新实验的想法和要求给予鼓励与支持,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又如在练习课中,教师布置知识、能力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自解,教师巡回点拨指导,对学生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或对问题的独到见解给予鼓励性评价,如“你掌握得非常快”,“你说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想法”,“大家看他是怎样做的”等。鼓励性评价能增强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2)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受教育者主动对自己提出的任务,自觉地促进思维的转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的活动,它是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内动力因素。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①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③培养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④培养学生适度的理想水平。自我评价不仅是思想和心理上的修养,还包括再实践中的积极锻炼,人只有通过实践——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再认识自己——再教育自己的循环过程,才能使自身发展的更加完善。总之,使用用“实验﹒探究﹒评价相结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后,发挥了以下的优点,1、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可见兴趣是学习好坏的关键。我们运用“开放性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评价法”改革物理课堂教学,绝大部分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的气氛比较浓厚。

2、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明显提高。由于充分发挥物理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的教育作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利用实验探究物理知识的能力普遍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加强。

3、“实验﹒探究﹒评价相结合”深受全体学生欢迎。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盎然,学生的物理成绩不断提高,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递进式地学习掌握知识,这不仅是教与学的方法的改革,更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内容的改革,我们将继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作者姓名: 刘清军 职 称: 中一

电子邮箱: njyzxlqj@126.com 联系电话: *** 参评组别: 板桥中学物理组 工作单位: 临泽县板桥中学

第三篇:中学物理教学论文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物理探究的技巧

(米有东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730070)

摘 要

物理学习便是这样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它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以兴趣为动力,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话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科学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实验 好动 创造 探究式 兴趣

物理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比课本上的实验难度更高、未知程度更深,更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但无论同学们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也便于多元评价的进行。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物理学习不仅是技术的操作过程,而且包含了丰富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以及创造原理和创新技法。因此,物理实验的教学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但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实施。那么,怎样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物理研究方法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物理探究。

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不能忽视

知识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学生,他们作为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很难产生同样的感受,这种师生之间不同的心态往往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探究式学习中,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初学者,退到和学生在同一起点线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参与者。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路的构思,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和总结,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这更有利于团体和小组的交流,以至于达到知识迁移的需求,举一反三。

教会学生物理探究要素

物理探究式教学就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打好基础。探究式教学是灵活多样的,其主要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定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具体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一般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些问题。(1)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可解释或未解决的谜团,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的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的这种科学魅力。例如:汽车轮胎、人的鞋底为什么都有花纹?飞机为什么会有升力?冬天人嘴里为什么呼出白气?电话和手机有什么不同?等等。

(2)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大自然充满了五彩缤纷的物理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学会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做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有心人。例如:雨后天空会看到彩虹,这是光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从疑惑中寻找问题;

二、要引导学生自己根据以前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原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例如: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在学生猜想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压力变大或变小,压力作用效果怎样变?如果受力面积变大或变小,压力作用效果怎样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交流讨论。

三、要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去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或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并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或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处理。

四、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归纳,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解释和评估。

五、要引导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改进探究方案,总结出先前所提出的猜想或假设。

创设情境,是学生将问题形象化的前奏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需要向学生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的,同时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一、以语言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主要是教师以语言描述具体的事件或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些事实或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用为什么下雪天在马路上撒些炭渣能防止汽车打滑;为什么越重的箱子推动越费力来创设问题情境。在学习压强时,用为什么运输重型设备的平板车要用那么多轮子;而为什么啄木鸟的嘴又长又尖来创设问题情境。

二、以实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又是进行科学物理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呈现问题情境的基本素材和方式。通过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通过把浸过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然后用剥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吸入瓶内的实验,使学生产生问题“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常规教育难以显示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

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利用其他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实验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能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机会,提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条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实验的引入十分重要,所以实验导入时,可以先推导出即将演示实验的原理,也可以先导入其所用器材,进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例如:一块小小的橡皮尼在水中沉浮,能帮助学生对钢铁做成的万吨巨轮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关注实验的导入,科学探索课堂。大多数老师都会注重一堂课的引入,但一个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怎样导入?却考虑得比较少,往往直接把实验装置摆上讲台进行演示,这正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弊端。事实上,五、同时也要培养好动,好动是初中学生一大特征,学生的认识,主要以直观为主,他们获得新知常借助于具体实践经验。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形式。当教师演示一些有趣实验,特别离学生生活较近的实验时,总有不少人跃跃欲试。曾经在上“大气压强”一课,学生看完阅读材料,关于“马德堡半球”一段事故后,不少学生对小小的半球威力这么大不可理解,问:“我们为什么能生活在大气之中?”为了澄清学生心中的迷雾,我展示了一个模拟“马德堡半球”,强调这半球比起其马德堡半球来小得多,用电动抽气机对半球抽气,抽两位女生上讲台,我交待几句后,她们用力拉,没有拉开,台下一片哗然,有的女生在嘀咕什么,男生更是不服,有的男生说:“女生力气小,让男生上”,男生们都举手想一展威风,女生中很少有举手,我又抽两位小个子男 生上台,全班齐喊:“加油!加油!„„”结果两位男生还是没拉开,助威声嘎然而止,台下又开始不停议论着,有几个顽皮力气大的男生,想上台一显威风,我成全了其中两位,从台下所有学生眼神中,不难看出,都是期待着同另一时刻的到来,这两位男生,用力甩一甩双臂,使出全身解术猛拉,在助威声中也没有成功,继续再拉,我提示“请 注意观察”,趁机拧动阀门,突然一个左倒,一个右倾,全班哄堂大 笑,幸好有保险绳,否则不堪设想。待安静下来都不吭声,有的挖耳教师问“为什么他能拉开?”认真观察的学生不难答道:“阀门打开,有空气进去„„”该项实验、让学生懂得,学习物理观察是多么重要,既要有主次 4

观察,又要耐心细致的操作,让他好动又不能乱动,把动和静相结合,新颖有趣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增加成功的体验。

因此,开设学生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让学生动手,有利于学生 注意力的迁移。实验时,有意识引导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熟悉现象、过程的观察方法,教师不断发问:看到什么?说明什么?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成败关键又是什么?如,学生做“测滑动摩擦力”实验时,;有的主动实验了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有的主动实验了摩擦力与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为了增加兴趣,教师可增设一些思考题,如,拉动木块前弹簧秤示数有何变化?木块开始运动时跟匀速直线运动相比较,弹簧秤示数有何不同?让学生实验后回答,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实验素养。有一次,开设“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由于单刀单掷开关不够,有一个组采取的是单刀 双掷开关替代,这组学生事先做完实验后,一位男生想:“做完串联电路后,又撤下元件重新做并联电路,能不能不撤元件或少撤导线,再完成第二个实验?”通过认真试做,终于只添一根导线就解决了。他把定操作结果告诉我,我及时在全班表扬,在时间充分情况下,要求有兴趣的同学试做一次,再请哪位学生上台在磁性演示板上给大家演示一遍。从这次实验,许多学生受到很大的启发,逐渐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许多学生善动脑、勤动手,有的也能完成老师补充小实验,有的自行设计完成一些探索性小实验,为了满足部分学生需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打开实验室,开展一些自组实验:曾经在开设“伏安法测电阻”的学生实验时,一位女生做完实验后,她想:为什么把安培表接在电压表外,而不接到内侧呢?她按内接方法测量后发现,两种接法安培表示数不同?我只好单独给她解释,有时为了解决演示实验受许多因素影响,利用课外时间在室外演示,比如“太阳灶”原理 的演示是属于在冬季教学内容,如遇到强光的中午就召集学生到室外,将凹镜会聚的光斑移到部分学生手上,再移到准备好的白纸或火柴上,让学生多种感官协调作用。书中“小实验”、“想一想”,练习或习题中的探索性实验,估计条件成熟,让学生作为家庭实验,评讲家庭实验时,抽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及理由加以叙述,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心理,使其思维一直处于活跃之中,总之,从生动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必由之路,观察可使学生辨别存在于他们周围、但又模糊不清的事物,丰富学生表象,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利用初中生的好动这一特点,对智力发展极其有益。营造探究式教学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

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是关键,这个问题不容忽视,要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有了更大的兴趣学习物理才会有效益,如果缺乏兴趣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兴趣发展应创造以下条件;因为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问题性、实践胜、参与性和开放性,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探究,:

一、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例如:在“平面镜”教学中,教师做魔术表演(水淹蜡烛):转盘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调节转盘,使学生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没有熄灭。这是什么现象呢?怎样形成的?学生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的过程。

二、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

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广阔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教师怎样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呢?(1)在内容上,设计是最具探究价值的,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问题。(2)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把问题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断。如“磁铁的温度升高时,磁性是不是增强呢?”。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如“水沸腾时温度会怎样变化?”。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如“为什么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呢?”。四是发散类或多元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三、要有充分的自主的学习空间

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四、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 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完善升华。

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放开探究实验的思路,实现探究实验教学的多元化

实验研究的方式是多样的,由于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不同学生完成同样过程任务。否则,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1)实验器材选择的多样化。教师在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时应注意使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可选择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小物品与实验器材结合,设计物理实验。例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老师提供的器材有:一块橡皮泥、一个吹起的气球、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细线、一把弹簧测力计。让学生猜想,并归纳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后,引导学生除老师提供的教材外,也可利用铅笔盒中的工具设计实验,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结果,在实验交流中,学生的实验设计令人惊叹,(2)实验变量多样化处理。一个物理量的变化,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常常与多个因素有关系,因此,控制变量法是物理研究常用方法之一。由于不同学生认识水平的不同,实验本身难易度不同及课堂有限时间的限制等因素,在一节课上,不同的学生不一定能同时研究完所有的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学生的实验活动,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完成。

(3)信息传递的多样化。在探究实验的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是多样的。观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与组内成员交流,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与教师交流等等。而阅读说明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开放实验管理,把合作权利和方法交给学生

在实验教学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不利于合作的行为方式,随时指导合作活动,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学生间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在这种合作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不能代替。例如:实验中,学生的分工问题就应放给学生。因为讨论分工的过程就是学生分析研究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应观察什么?记录哪些数据?实验仪器的使用等,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三、将研究方法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和应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 7

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地向科学的思维模式发生顺应,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物理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运用最多的是以下几种: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理想化法;归纳法等。

四、变演示为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往往越新奇的实验,学生越想亲自尝试,由于演示实验学生无法直接参与使实验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抓好演示实验的同时,应努力开拓实验教学的构想,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新路子。设计性实验选题时不要求突出实验内容的复杂性,题目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去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制定实验方案,在自己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去解决,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五、增强实践性实验教学活动

实践活动课将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对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控制从动员、组织、指导、帮助、检查、总结这几个方面体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验操作步骤,并确定所测物理量。

总结与展望

作为一种学习或学习方式,科学物理探究既可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又可在实践活动或课外活动中应用。课外实验活动即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课堂教学中有限的内容和时间、空间范围,由于有了课外实验活动而得到补充和完善。可以是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探究、发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选择课题范围要小一些,研究和实验操作性要强一些。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热衷于发表见解,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讨论与争论,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使探究顺利进行。同时,可以引导学 8

生开展以设计和动手制作为主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远蓉 朱霞 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蔡苏青.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0(3).[5] 薛建冰.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19).[6] 朱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宿州学院学报, 2005,(04)[7]高传富.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考试周刊, 2007,(12).9

第四篇:中学物理教学技能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2)

二、课堂教学技能 1.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

技能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是为顺利完成某项任务而合理组织起来的实际动作。例如,游泳、做体操、驾驶汽车等等。心智技能也称为智力技能,它是为顺利完成某项智力任务而合理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例如,构思文章、解题、设计方案等都是心智技能。但许多实际活动常常需要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配合起来才能完成,例如,做实验就既需要动作技能(操作仪器)又需要心智技能(操作方法和实验的思路)。因此,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时,动作技能往往需要心智技能来调节和控制。课堂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既有动作行为也有心智活动。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了解到:(1)课堂教学技能是与完成某项课堂教学任务相联系的。离开了课堂教学活动就无法谈及课堂教学技能。(2)教学技能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可以表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被观察和记录。(3)教师所表现出的教学技能水平是有差异的,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恰当的练习训练是可以提高的。2.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根据传播理论,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的的过程。教学语言、板书板画、教态变化、演示、讲解和提问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法、形式,因此我们把这些技能称之为基本技能。(1)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传递知识信息、指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活动的效率。”因此,提高教学语言技能、讲究语言艺术会给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物理学科是一门严密的定量学科,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语言时要求:

①必须注意语言的学科性和科学性

教学语言是学科的教学语言,因此必须运用本门学科的专门用语——术语。这是因为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理论体系,并通过它们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来揭示其客观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用正确术语阐明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例如,讲比热时,应当说“物质的比热”,不能说“物体的比热”;讲惯性时,应当说“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属性”,不能把它说成是“物质的属性”;讲电场时,应当说“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电场”,不能说“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叫电场”;讲反射定律时,应当是“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成“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等。当然,强调学科性和科学性,并不是要求在上课时教师满口都是科学名词象背书一样,应当尽可能把课讲得通俗易懂。②必须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特别要强调语言的形象、生动。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通常要依靠大量的生活经验和感性材料作为抽象的基础,通过教师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表象,促进学生想象和思考。另外,形象、生动的语言(包括比喻、类比)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物理教师经常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为了说明法拉是一个很大的单位,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如果要做一个电容为1法拉的孤立球形的导体电容器,这个导体球的体积比地球还大。”

③必须注意语言的简明性和启发性

简明的语言,即话不多,一听就能明白。这样的语言,就表达的内容来说,一定是经过提炼的、经过认真组织的;选词用语,一定是经过认真推敲的,甚至句式,也是经过严格选择的。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学生则努力从教师的语言中吸收一切有用的信息。教学语言不简明,诉诸学生听觉的是混沌一片的材料,势必给其吸收带来极大的困难。此外,一堂课时间有限,语言不简明,学生听不明白,没有反复琢磨、品味的余地,则不能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既定的任务。简明的语言,也包含留有余地的意思。留有余地,才能引发学生思考。

启发性有三重意思,即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情绪、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首先要体现出对学生尊重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可以激发学生巨大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转化为学生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积极追求。其次,教学语言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尽可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原理形象化。最后,教师要善于设疑,引导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2)板书板画技能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传统教学媒体。传统板书是教师为辅助课堂口语的表达而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其他符号。传统板书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反映教学内容的书面语言,往往写在黑板的正中,称之为正板书。正板书一般都作为教案的一部分而事先写好。另一种是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正板书的补充或注脚而写在黑板两侧的文字或符号,称之为副板书。板书提供的信息可以驻留,不象口头语言转瞬即逝。板书与教学口语的配合可以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调动起来,能够使听者的注意力保持更持久、理解更充分。板书能精炼地揭示教学内容,体现教材结构;在定性或定量的公式推导中应用板书,可以使较长的逻辑推导过程清晰可见,便于大多数学生跟上学习进程,形成连贯的思考,同时也便于记录和回忆。

板书通常有提纲式、表格式、总分式和图示式几种形式。提纲式板书是按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讲解顺序,以纲目的形式展示顺序要点的板书形式。这种形式通常以精练的语言、序号排列的程式出现,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内容结构层次,便于理解和记忆。表格式板书是将分散的相关知识列入表格内,既具有归类、比较、总结等功能,又有助于学生掌握某些具有一定联系的概念、规律和事物性质。总分式板书适合于先总述后分述,或先讲整体结构后讲细微结构的教学内容。这种板书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结构。图示式板书使用文字、线条、符号、框图等表达的板书,用于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具体的板书设计可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这几种板书形式。在运用板书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板书中的术语、图表、公式、定义等必须准确、规范、科学。

②要有计划,通常把教学内容的主干、系统,简明扼要地按层次展开。重要的公式、概念、结论等作为一节课的持久性板书,安排在正板;而把次要的材料,临时性的补充材料作为暂时性板书放在副板,用后擦去。

③应条理分明,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力求简练以突出重点和关键。

板画通常是以简化的示意图表达事物复杂的结构、关系和变化过程,帮助学生想象,促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板画是实物的简化,它通过简单的线条,将学生的注意力统一到被观察实物的主要特征上,从而略去了大量非本质因素,为接下来的分析概括思维活动提供较为鲜明突出的表象,是实物直观与抽象思维之间必要的过渡手段。比如物理教学中的受力分析图和电路图就是常用的板画形式。在教学中运用板画的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①板画要注意简明、生动、形象,突出要讨论的对象。恰当运用简笔画的形式,将需要讨论的局部对象放大夸张,常常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能唤起学生的直观感受,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图5-2的简笔画表示负荷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是非常形象的。

(a)

图5-2

(b)②板画要注意正确表示空间关系。如果要用立体图,线条该实则实该虚就虚。

③板画应与板书紧密配合,以更有力地促进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板书板画也从以黑板演变到以白板、以及投影机或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显现,但板书板画仍以便利、经济的优势保持着很高的使用率。(3)讲解技能

讲解是教师运用口头教学语言对教学内容作逻辑性叙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并启发其思维、培养其高尚情操的一种教学方式。讲解的实质是通过语言对知识进行剖析和揭示,剖析其组成要素,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握知识的实质和规律。从公元前孔子的“私学”和柏拉图的“学园”延续至今,讲解成了教学的最基本方式。讲解何以受到如此偏爱?这大概与讲解本身的特点有关。讲解的最大特点是传递知识信息的密度大、效率高,所以最适合用来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讲解也有自身的弱点。如果运用不当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尽管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解中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能判断学生是否听懂,但毕竟不能很好地解决师生交流和反馈的问题。学生不能控制教与学的进程,被动的结果会影响学生创造品格的培养。因此,要注意讲解的适用范围。一般说来,讲解运用于事实性知识比认知性知识效果好;在教学中,知识综合、概括和总结阶段,讲解是必要和有效的;应用知识时,通过讲解引导、定向也是有利的。因此,讲解要与其它教学技能相配合,例如,实验观察前的提示和说明,之后的分析总结;观看录像、幻灯或计算机课件的解说和提示;讨论和自学或其它学习活动的分析总结;讲解与板书的配合等。配合得当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避免单纯讲解的不足。(4)提问技能

提问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学生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教学技能。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可以把他们引入“愤”、“悱”的境界,激发其主动求知。

在新课开始或更换教学内容时提问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在上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先问:“在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列车上,车厢里有人竖直向上跳起,落下时是否仍在原处?”这类问题不一定要求学生马上得出正确结论,而是通过提问使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教学要点上,并对之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接下去的讲课保持一致,顺利贯彻教师的教学意图。在课堂教学中,用提问来启发学生思维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中,灌输的情形居多,学生上课忙于听、看和记笔记,很少有机会认真思考某一问题,这对思维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出色的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还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通过提问与回答,教师能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并及时对教学过程做出调整。这样,师生之间形成信息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教师提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

②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的内容要集中,问题的表述要简明、清晰、易懂。

③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难度过小,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能齐答;难度过大,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得不到正确答案,会挫伤学习积极性。④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重点,对问题不能正确解释时,教师不要轻易改叫其他学生或代替学生回答,应从不同侧面给予启发和诱导,或降低问题的难度,保证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有所发现。

三、实验操作技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为学生学习物理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重点的观察实验现象和过程,并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印象鲜明。学生还能通过观察教师规范操作的演示实验,学习正确的实验操作技术和方法。因此,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是物理教学中的必备技能,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验素质,练好基本功。

实验操作能力,主要指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正确记录数据,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故障的排除等三个方面: 1.基本仪器的使用

中学物理实验涉及的基本仪器有:米尺、卡尺、螺旋测微仪、天平、秒表、弹簧秤、气压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

使用基本测量仪器的规范要求是:

(1)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明确量程(测量范围允许极限)和精确度。(2)对需要调节零点的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调节零点或记录零点误差。

(3)要熟记使用规则和操作程序。(4)正确读数,记录数据。2.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

很多物理实验,在实验前需要先把各个仪器部件、设备组装起来,并要求装配和连接必须正确无误。整体要求是:布局要合理,要便于观察和操作;连接要正确、简单;实验前要检查,必要时进行预备性调节。其操作要求是:(1)装配仪器

一台仪器的装配,多台仪器和器材的组合,都应当按规范的程序操作。例如在装配天平时,应当先将横梁置于止动架上,才能安放挂钩、挂架和挂盘,不仅要使个部件的位置正确,而且还要“对号入座”。(2)仪器的预备性调整

器件装配好以后,一般都要进行预备性调整,之后还要进行检查,检查时要特别注意观察仪器或电路的装配是否正确;各种器件是否处于规定的初始状态。

(3)按操作规程及实验步骤启动仪器工作,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所示数据。(4)实验结束后的收尾工作

实验结束后,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一般与安装顺序过程相逆)拆除和整理仪器;检查仪器材料是否完好,然后归位,一切设备复原。3.故障的排除

实验中的故障排除,不单是一种操作能力,它涉及对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涉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对各部件工作情况的了解等,是一种综合能力。实验故障发生时,应根据各部件工作状态及各部件联结处的分析,得出可能产生故障的几种因素,逐个检查,直到最后排除故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操作还应注意:(1)操作过程明晰、易见,学生便于观察。教师一人操作,众多学生观看,所以操作过程一定要明显。选择的仪器尺寸要足够大,测量仪表的刻度线要适当粗些,必要时可借助实物展台放大操作过程。

(2)要引导学生观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接收到多方面的刺激信息,这些刺激有主次之分,有本质与非本质之分。因此,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观察的中心问题上来,让观察有的放矢。

(3)在装配仪器、调整和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规范操作。比如,调整天平时,一般用左手握住止动旋钮,不论调节底座、横梁,放卸待测物和砝码,还是拨动游码,都必须在止动状态下进行,需要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时,再轻轻顺时针旋转止动旋钮。称量时,用砝码镊而不是手去放卸砝码。在操作仪器的过程中,对重点要注意的问题予以强调,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操作过程。

第五篇:中学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应用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出发,论述了如何在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及如何走出多媒体应用的误区。尤其是阐述了将多媒体课件合理运用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实验复习中,能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让实验教学变的更灵活、更丰富。同时也探讨了应用多媒体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多媒体

形象化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媒体是指传递信息的中介物,它具有传递、记录、存储和处理加工信息的功能,多媒体是指文字、声音、动画、图形、图像等各种媒体的组合,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系统且具有交互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在课堂上不断掀起小高潮。学生在思维不断的发展中,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对科学的热爱精神,并得到了“美”的感受,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乐园。

现在多媒体设备已进入了很多学校,多媒体教学也进入了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但是,常规教学也有其特点和优点,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现将几年来从事多媒体物理教学与常规教学整合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浅谈如下:

一、多媒体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在多媒体设备未进入课堂之前,我们很多教师都深刻的体会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抽象,因此对我们的教学增大了难度,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同时教师也感到比较吃力,虽然教师想了很多办法,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如摩擦起电的教学,电流产生和导体导电教学,一些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或太慢问题的教学,一些微观或肉眼看不见的物理过程的教学,磁场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等等。现在,我们有了多媒体设备,这给我们带来了施展教学技能的自由空间。对于上述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吃透,要善于去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分析概念的讲解应如何自然地引入与得出,如何把概念和规律讲得形象、直观、易懂,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如果这步做得不够,即使有了最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高超的多媒体技术,也不可能上出一堂优秀的、高质量的课来。

其次,尽可能想办法或创造条件把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用常规教学讲解好,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自己对如何教好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的更深、更透。

最后,对于有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确实对学生来说太抽象难懂了,或在课堂上难于看见或根本看不见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的现象。此时恰到好处的借助多媒体,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

如在进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学中,课本上只是用一个平面图表示出来,不够形象,如果只通过平面图给学生讲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是一般,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理解怎么形成的环食,在什么地方能够看到环食或偏食?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我用Flash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什么地方怎样形成什么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再如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学生不明白电荷怎么移动,如果做成动画如同水流,学生一看就很明白。

二、多媒体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其他方面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物理问题的形象模拟过程,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实验本来是以仪器为主要对象而进行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实践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运用多媒体实验课件代替实际实验,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下面就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课件,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1、利用互动性强、仿真度高的课件,模拟完成一些不易实际操作或仪器短缺而无法操作的实验

在许多中学,本来就短缺的仪器设备很难跟上课程的改进和变化,再加上有些实验仪器十分落后,学生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在好多时候,面对一些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老师只能对照课本“纸上谈兵”,这就无法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分析和能力,从而失去了实验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意义。为了弥补中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我从网上或利用Flash丰富的语言编程功能,下载或制作了互动性强、仿真度高的课件。上课时,让学生在电脑上分组或单独通过对课件的操作,模拟完成了一些不易实际操作或仪器短缺的实验,达到了和实际操作的实验一样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教学之前,本人考虑到实验室中没有电动小车,改为其它形式的实验又不好组织。于是我利用Flash制作了互动性、仿真性比较高,可以方便地进行模拟操作的“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实验课件。课件的内容设计从情景问题提出、实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小车运动的路程、时间的模拟测定、实验数据记录、分析和结论的得出等几方面,逐步引导推进实验进程。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电脑上单独或分组利用课件对实验进行模拟操作。学生用课件模拟操作实验就如同玩电脑游戏一样,在既轻松又需要不断动脑思考的情况下,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实验探究教学任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对不易直接操作和不易观察的演示实验进行展示

在日常的演示实验教学中,总有些实验不易在教室中直接演示操作,有些实验即使可以演示操作,但可见度比较低,学生不易观察。更有一些演示实验,根本就没有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演示。这时,我们不妨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下载一些演示实验的操作实录,然后通过自己的加工、组合,制成内容充实、互动性强的演示实验课件,由老师或学生通过运行课件来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规范,同样也可以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如水和硫酸铜溶液的扩散实验,由于现象发生需要的时间太长,在课堂上不能直接观察到结果;热机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演示,由于仪器小,观察部件细微动作的可见度比较低,演示效果也很不理想。鉴于此,本人通过网络下载、实况录制、Flash动画设计等手段,整理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实录和动画资料。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需要,对这些资料加工、组合,并补充了大量的描述性语言,组织了一个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资源库课件,供演示实验教学随时调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利用课件重现和重作实验,为实验的综合复习夯实基础

中考复习中,实验的复习是整体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从初二到初三相隔时间比较长,好多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分组实验的过程、情景学生都已淡忘。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前面学习过的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要么全部遗忘,要么将有些类似的实验内容和过程互相混淆。如果就这样进入全面的实验复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也只能是生吞活剥,模棱两可。因此,中考实验的复习,单纯通过老师的讲授和学生作业练习,很难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所以复习过程中,对演示实验的现象的重现和分组实验的重作就有一定的必要性。但由于复习时间紧张,对演示实验现象的重现和分组实验的重作,实际上又不可能。这时,运用前面提到的互动性强,仿真性高的模拟分组实验课件和演示实验资源库课件,就可以由老师或学生在课堂内外,利用课件集中讲解、自学或模拟操作实验,这就使学生能既快速又方便的熟悉和掌握以前学过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分组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对进一步的深层次、高难度的实验复习和分析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为老师的实验复习教学和学生自主的实验复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例如:为了巩固和复习从初二到初三的演示实验,本人将主要的演示实验实录或动画资料,通过整理、组合,并根据中考实验题型的形式和要求,针对每个演示实验都从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得出等几个方面设计相关的问题,然后利用Po werpoint、Flash制成演示实验浏览课件。利用这一课件组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上机自学两种方式,让学生一边观察或操作实验,一边完成实验问题解答,进而巩固和掌握了这些演示实验。

又如:在复习“密度测定实验”、“机械效率测定实验”、“测定电阻和功率实验”等分组实验之前,本人下载和自制了“密度测定实验”、“机械效率测定实验”、“测定电阻和功率实验”等可以进行模拟操作的实验课件,并将这些课件放在学生机或校园网站上。在复习时,我组织学生利用微机课和课外时间,在电脑上通过课件对这几个实验进行模拟操作。经过这样的模拟实验,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了实验的操作要令、注意事项、过程、原理、原理图等问题,巩固了这几个分组实验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为下一步将要开展的综合性实验复习打好了基础。

三.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那么,如何用多媒体来整合常规的课堂和实验教学呢?我觉得对物理实际教学,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实验教学中哪些实验是需要用多媒体来展示或模拟?

以下这些情形觉得用多媒体展示或动画演示效果会较好:

①抽象的物理问题,如通电线圈中磁场的模拟,飞机的升降力原理的动画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

②微观物理问题,如原子结构,摩擦起电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微观为宏观,既形象又直观。

③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包括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过程),这些问题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分子热运动的模拟等等。

④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扩散运动中的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等。

⑤图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学、光学课时画图例,而采用多媒体显示图象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好几分钟的内容可在几秒钟内显示于学生眼前。

⑥实物展示不方便,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和某些不能做的实验,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讲解,所有学生都看得非常清楚;再如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有毒没法让学生操作,通过多媒体演示就会很形象。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

2.如何处理多媒体模拟课件与实物演示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可把图象、动画和声音,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直观的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使有些乏味、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主动鲜明。那么,是不是实物实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或不必要了呢?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掀起高潮,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学网络只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利用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初用多媒体教学时,有的老师总是把新授课都设计成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并去追求一种外表的华丽以及绞尽脑汁地如何把自己的课件做成更形象,更动感的效果,投影仪和实物展台也想尽办法要用上去,觉得这样做才是多媒体教学,并且把一些本来用真实实验很好说明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实验也做成了动画,取而代之了真实的物理实验,甚至把习题课的每一道题目和解答都做成了幻灯片等等。时间长了后才发现这是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成了一种多媒体教学中的“满堂灌”。通过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开始对此只是有种新鲜感,时间长了根本不欢迎这种教学,甚至有些学生对这种多媒体教学产生一种厌烦感。因为这样做,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问题。

我们知道,虽然多媒体可模拟任何物理实验,但这必竟是模拟实验,物理情景也是模拟的,模拟成分和现实有差距。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结果必须由真实实验来验证,因此在计算机模拟演示过程中,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尽可能用实物来演示,有必要的话,再辅于模拟实验进行逐步研究,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全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但是,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实验课件,可以代替完成部分实验教学和学习任务,并能达到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让实验教学变的更灵活、更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并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将不仅是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同时还必将促进关于教材的观念与形式、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进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初中物理在线--陇东中学

刘淑霞.2.《有效教学》----肖成全---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09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0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人们为了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根据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教......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1,科学素养: 是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使用的术语,在我国许多文献中称为科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2,中学物理教学......

    中学物理教学论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物理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一般用定义说明)。 物理概念的外延是指......

    中学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中学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篇120xx-20xx下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

    中学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我在上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我应该在新的一年里,做出更大的改进,使自已得到更高的发展,......

    中学物理教学反思

    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机械效率 XX中学XXX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作为物理教师,反思的......

    中学物理教学论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第九章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 一、概述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要搞好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备好课......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磁感应强度》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感应强度b的物理意义。 2、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