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试卷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试卷
一、填空题(共二十分,每空一分)
1、中学物理课程的本质是__ 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统一。、中学物理课程总目标 __。
3、中学物理课程资源分为__、__、__。
4、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三个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中学物理教学原则__、__、__、__、__。
7、备课要求主要指__、__、__。
二、选择题(共十分,每题两分)
1、教师对讲述的物理内容必须做到必须做到正确无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科学性原则 B 启发性馆则 C直观性原则 D激发兴趣原则
2、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辅以直观教具等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讲授法
C学习法
D启发法
3、物理规律教学主要分为创设情境,形成问题探究、实施探究,促进构建、()
A激发学生思考 B使学生推论
C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D课后复习
4、课时计划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与课题相关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A解决问题目标 B培养学习方式目标 C提高素质目标 D情感态度、价值观、5、教师备课时()是解决学生现状与预期发展要求的矛盾。
A备学生 B备教法 C被内容 D备学法
三、解答题(共三题,每题十分)
1、如何正确认识物理教学过程?
2、一个合格教案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
3、一个合格的说课稿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
四、综合题(二十五分)
众所周知,探究式教学符合学生学习物理的认识规律,它将物理学科的探究本质与学生探究过程有机统一。故请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思路,写一份教学设计,阐述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五、论答题(十五分)
论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大学生该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功胜任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6、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__、__、__、__。
第二篇: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科学素养:
是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使用的术语,在我国许多文献中称为科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2,中学物理教学过程:
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客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3,物理思维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概念:
分析是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从而把个别的方面与特性分解出来加以认识的过程。
综合是分析的逆过程,即在头脑中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特性和各个方面联系并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比分解前对整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的目的。
抽象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区别开来,把有关因素中最本质的因素抽出来。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4,物理教学中的“四要素” :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四个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要素,即 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和媒体(含教材,教学设备等)。
5,物理教学过程的 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
科学性,最重要的是符合科学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概念,规律,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教育性,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教学的教育性,充分而恰当的(不过分的)发掘教学中内在的教育因素,把教育性渗透在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活动之中。
艺术性,所谓艺术性,指的是要讲究教学方法,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教育性恰当而巧妙的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6,教学模式概念:
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
7,探究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真是的研究经历,让学生经历类似于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让他们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交流论证,得出结论。在亲自发现科学概念,原理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对自然的认识,掌握探究的技能。
8,课题探究模式: 所谓“课题探究”,就是首先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或课题,然后通过搜集资料,制定方案,实践探索,评估反思,得出结论,总结交流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得新知,并主动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9,概念转变: 所谓“概念转变”,即学生在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实现对原来的错误认识的纠正或对原有低层次认识的发展。人们认为,“学习就是概念转变”这是一种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0,中学物理教学设计:78页
11,同化,顺应 :
适应是指主体通过与客体相互作用来认识客体,使之与自身已有的思维形式相一致,而达到认识上的平衡。人们在说“懂得了”或“想通了”的时候,便是适应的反映。这种主体对环境的适应形式叫做同化。当人们已有的思维形式不能同化客体时,平衡被破坏了,因而陷入认识上的“不理解”或“想不通”,就是不适应。但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主体的自我调节,可以用新的思维形式去同化客体,这样又趋于平衡,达到新的适应。这种主体对环境的适应形式叫顺应。
12,教学策略中的图示策略: 所谓图示策略,即将头脑中的思维状态或思维过程用直观的图表达出来,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清晰解决问题思路的教学策略。
13,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策略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策略,就是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式,选择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充分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
14.物理教学资源: 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学校,家庭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理与自然资源。
15,物理教科书:
亦称物理课本,是根据物理课程标准(或物理教学大纲)编订的系统反映物理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6,自制器具:
教师或学生用生活环境中容易得到的材料,按照某种物理原理进行简单加工,制作出某种实验装置或器具,用其开展物理教学活动。
17,说课:
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有授课教师对同行或专家,领导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18,演示实验:
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示范表演实验。
19,物理概念: 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排除片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的概括形成的。
20,前概念:
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业已存在着一定的原有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我们统称为前概念,他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21,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151页
22,物理教学评价:(选拔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个体差异评价)
一般来讲,物理教学评价就是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学生学习的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给予数量或质性的描述,并作出科学的判断。选拔性评价是为了选拔人才而进行的评价。水平性评价是为了判断被评价者的水平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为了监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展而进行的评价。个体差异性评价是将被评价者的现在和过去相比较,或者将被评价者的若干侧面相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
23,(物理教学过程中的)
观察法:即由评价者有计划地观察,记录学生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外部表现,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判断学生学习状态与水平的方法。
问卷法:是通过书面提出问题,调查所要了解的情况,从而取得资料和数据,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判断学生学习状态和水平的方法。
成长记录法: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主要指通过收集,记录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事例,典型作品等事实性资料,评价学生学习与进步的方法。也被一些学者译为档案袋法。
二:简答
1,物理思维过程的主要内容,分别说明(分析 综合 抽象 概括)。
答:思维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主要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分析是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从而把个别的方面与特性分解出来加以认识的过程。
综合是分析的逆过程,即在头脑中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特性和各个方面联系并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比分解前对整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的目的。
抽象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区别开来,把有关因素中最本质的因素抽出来。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抽象和概括是在分析与综合大量事物或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以总结出适用范围较广的结论,从而建立模型,概念,规律与理论。
2,科学推理的主要内容。
答:科学的推理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的事实或结论,推出另一个新的结论的思维形式。按照思维进程的不同,可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由一些个别性的结论,推出一般性规律的方法。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结论推出个别性的结论,类比推理是从个别性的结论推出个别性的结论。
3,物理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答: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
4,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答:32页
5,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实际的原则。36页
6,运用讲授法要注意的问题47页
7,分层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56页
8,物理教学资源的特点。答:多样性,独特性,价值潜在性。
9,如何开发与利用实验室的教学资源。64页
10,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答:1,要有明确的目的,演示实验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目的,因此有不同的要求。2,要明显和直观。(1)演示的现象要明显,(2)仪器简单,过程明了,(3)多种感官并用,提高感知效率。3,要安全,可靠,确保成功。(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确保安全,(3)正确对待演示中的失误,切记弄虚作假。4,要有启发性。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但他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观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好的认识物理规律,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11,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答:1,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实验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学习环境,3,实验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学生掌握科学方法,4,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2,常用教学策略。答:50页
13,请说明物理概念是发展变化的(举例)。141-142页
14,如何在物理概念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答:148页
15,启发-引导模式。答:38页
16,说课与上课的区别与联系(99页表格)
17,请说明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168页
三:论述
1,启发-引导教学模式的含义,程序,特点。38-39页
2,探究教学模式的含义,程序,特点。41-42页
3,课题研究模式的含义,程序,特点。43-44页
4,说课的基本内容。97-98页
5,教学设计的内容。80-81页
6,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环节)。
答: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3,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
7,物理规律教学的过程(物理规律教学的环节)。
答:1,创设物理情境,形成科学问题,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篇: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
绪论
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
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物理教学法;物理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1、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中国科学素质的定义: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3、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4、《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具体目标。
第二章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框架包括:科学探究、科学内容。2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共同必修(物理
1、物理2);选修系列1(选修1-
1、选修1-2);选修系列2(选修2-
1、选修2-
2、选修2-3);选修系列3(选修3-1.2.3.4.5)。共12门。
3、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4、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四个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媒体(含教材、教学设备等)。
5、中学物理的教学原则: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原则;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探究的原则;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实际的原则。
7、科学性是根本,是基础;教育性渗透在科学的教学之中;艺术性是使可学的教学达到最优效果的途径和技巧。
8、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获取物理知识的源泉。
9、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法;科学抽象概括法;比较、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推理、想象,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等。
第三章
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
2、常用的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模式;自学——讨论模式;探究模式;课题研究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3、启发——引导模式的有点是:使学习者少走弯路,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习得的知识已经过人类集体智慧的检验,更接近真理。
4、自学——讨论模式的条件: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基础;需要有充足的学习资源以及必要的实验器材。
5、探究模式的优点:学生能够亲生经历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与艰辛,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亲身参与探究而获得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7、课题研究:就是首先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或课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实践探索、评估反思、得出结论、总结交流这样类似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得新知并主动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8、四大教育支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9、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法。
10、常用的教学策略有:概念转变策略、任务驱动策略、图示策略、分层教学策略。
11、常见的分层教学有:走班模式、班内分层互动模式。
第四章
1、物理教学资源: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于实现教学目标各种条件的总称。
2、物理教科书虽然是重要的文本教学资源,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
3、生活与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自制器具、自组物件、借助器具开展物理实验、用人体获得亲生感受、用手学物理。第五章
1、教学设计包括:任务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反思。
2、任务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学习本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学校学生的情况分析、完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3、教学目标:全面性(三维目标);规范性(了解,掌握。。);微观性;操作性。
4、教学资源:课件、实验器材
5、设计思路:本节设计的依据和理由;突破重点难点;难点的策略和方法;创新处。
6、教学流程:环节设置、逻辑结构、流程图。
7、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由授课教师对同行或专家、领导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记起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8、说课的基本内容: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过程、说实验。其中说过程是重点。
9、说可与上课的区别: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评价不同。
10说课的几点要求: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老师和专家、领导视为学生;说课不死“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
第六章
1、中学物理实验分类: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随堂实验。
2、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明显和直观;要安全可靠,确保成功;要有启发性。
3、探究性实验一般过程和教学要求: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出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交流与合作。第七章
1、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是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2、物理概念的特点: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结合的产物;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明确建立概念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了解概念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学会运用概念。
4、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思维建立物理概念;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第八章
1、物理规律的特点: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多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物理规律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2、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明确物理规律所研究的主题,以及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与科学方法;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明确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
第十章
1、物理复习的意义:巩固知识,减少遗忘;系统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结构;总结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2、复习的种类: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1、物理教学评价:是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学生学习的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给予数量和质性的描述,并作出科学的判断。
2、评价按用途分类:选拔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3、评价按基准分类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4、常用的差异量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相关。
5、标准分数: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叫做标准分数。Z=X/S 它反映一个学生在全体中所处的位置。其优点是:可比性、可加性、明确性、稳定性。
6、物理测验的评价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H值在.0.3——0.7为适中;0.7——0.9为较难;0.1——0.3为较易。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渗透新的课程理念,物理课堂要尽量联系客观实际,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物理教师要开展课题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理念科学探究课题教研 实施新课程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应如何进行?物理教师应如何实践新课程理念?这是摆在广大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结合作者多年的中学物理教学、教研经验,本文就以上课作一些探讨。
一、教学中必须渗透新的课程理念
1.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物理新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是,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十分密切。物理学不可能在孤立之中发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保护、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等对物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师要摆正位置,真正做到把物理学放到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的位置来进行教学,不仅要钻研物理学知识,对其它学科知识也要兼收并蓄。要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新课程的挑战。
2.落实好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间的关系。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也是载体,过程
与方法是重要的环节,新课程理念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凸显出
来!如果学生厌学,就谈不上课堂效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笔试考
不出来的,必须在长期的教学中进行渗透。
3.物理课堂要尽量联系客观实际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必须加强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应
注意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学生们感兴趣的现象、过程、情境等,用物
理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研究。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体验物理活动,收到的效果是以往纯理论的讲授所不能比拟的。通过探索生活中的一些物
理现象,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可以培养学生们探索的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
学是源于自然和社会实践的一门科学,她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回到社
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实际应用中发扬光大。
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物理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那种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
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注重
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物理新课程充分注意到了实验探究在自然规律、原理等建立
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新课程要求注重探究过程,讲求探究方法,这与以往传统教学中重知识技能、轻过程方法的教学是有很大区别的。新教材中许多物理规律、原理、公式等并不直接给出,而是要求
在课堂上探究得出,物理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应充分
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使学生真正从心底涌动出对科学探究的渴望,比
探究过程本身,意义更大、价值更高。
3.如何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
广大的物理教师在科学探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也出
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与课时紧张之间存在矛盾;将本
应让学生经历或体验的探究过程转化为知识性的内容进行讲授;将科
学探究变成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实验等。如何做好科学探究,使《物理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真的落到实处?第一、明确科学探究的目的,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名个环节有所侧重;第二、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三、科学探究要
符合科学性原则,探究内容要科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认
知规律。第四、要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新课程的科学探究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实验不同,传统的学生
实验有统一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记录表格等,期望学生
能得出统一的结论,这样的实验过程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方面有它的积极作用,在培养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其不足之处也
是显然的。《物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科学探究,这样的探究模式十分注意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它鼓励学生提出并实
施不同的探究方案。评估时可先由基础欠佳的学生先发表自己的看
法,再由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来补充。这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不时地激发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逆向思维是一种从现有事物原理机制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或
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探索以期发明创造的重要思想方法。教学
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寻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可按以
下程序进行操作:先找到正向的观点,然后寻求与之相反的观点,作
为新的研究课题,针对新的课题展开研究。如教学中可让学生思考:
自然界中存在电场,是否也存在磁场?电可以生磁,磁反过来也可能
生电?有正物质就会有反物质。核反应中有裂变就会有聚变。有动就
有静,有阴就有阳,有张就有弛,有膨胀就会有收缩。这样的对立与
统一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规律,它支撑着
宇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哲学的角度对一些物理现象、规律作出
说明,对于学生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对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是很好的培养。
四、用心挖掘素材,拓展物理课程资源
1.教师要研读《物理课程标准》、熟悉物理新课程
到学校听课、调研,与一线教师交流、座谈的机会较多。感觉许
多的物理老师,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物理课本(甲种版)有着太
多的留恋。我国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物理课程内容上应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一纲一本的局面被彻
底打破了。人们现在的衣食住行、接触到的事物、环境、收集到的信
息等与过去有天壤之别,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过去不可同日而
语。物理教师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要正视这一点。研读《物理课程标
准》、熟悉物理新课程,是当前物理教师必得踏踏实实完成的一项重
要工作。
2.充分挖掘《物理学史》丰富的教育功能
《物理学史》是重要的物理课程资源,她内容翔实丰富,记载着
物理学家们无所畏惧、披荆斩棘的艰难历程,传承着他们献身理想、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考、论证,牛顿对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等,无不充满着人类探索自然规律、揭示宇宙奥
秘的无穷智慧和不竭追求。高中物理新课程在介绍有关的物理学史方
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物理学史》能够生动地说明科学是怎么来的,能帮助我们了解科学家们的工作,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怎样提
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由此可以学习前人的探索精神。《物
理学史》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思维品质的形
成也是个很好的推动。
3.注意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学方面的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美丽的科学,因为她的研究对象——自然界具
有一种质朴的、统一的和谐美。自然世界中蕴藏着我们不熟悉的客观
规律,这些客观规律由于我们不了解它们,它们很神秘,我们敬畏它
们。一旦我们揭示出它们,其结果往往令人叹为观止!客观世界中看
似无章的现象,其内部受着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且多数规律是对称、和谐的,如: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定律、质能
方程、勾股定理等,它们太神秘了,可是一旦我们用公式、方程将它
们表达出来,揭示出它们时,我们不得不惊叹:它们太简单!太美了!
自然界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简单的、质朴的、和谐的美,这样的美
无处不在,它们弥漫在广袤的宇宙中间。只有不断揭示出这样的美并
与之和谐相处,物理学才能健康地发展;只有欣赏这样的美,物理学
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五、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要求改革以往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评价机制。要求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物理
新课程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物理教师要注意
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
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教师
要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考试要降低难度,要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开展课题研究,规范校本教研
1.教师对教育的发展之心恒在,所以才会有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思,这就是做课题的最初想法。没有个人的总结与反思,没
有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刨根究底,教学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会遇到很多困惑,要解决很多难题,因此有必要开展课题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展课题研究可体现集体协作精神,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新课程改革要求备课组、教研组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借助集体的智慧、力量去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许多现实问题。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各自的心得和体会,“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要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善于在校本教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已步入一个以科学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已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动力。如此的社会发展背景使中学物理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在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中学物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模式、策略和方法;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物理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中学物理教学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认识。
物理学是观察、实验与理论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基础自然科学,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
物理课程标准:尊重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科学探究的作用,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学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1、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对物理学本身及其与其它学科和经济、社会的关系。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深化认识和探究科学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创新 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创新思维的特点: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
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必修一: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运动规律
必修二: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经典力学 3-1:电路、电场和磁场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
1、知识范围广
2、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进一步加强
3、突出了物理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4、与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科学探究相比,高中物理对物理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具有更高一层的要求
中学物理教学的4要素:教师、学生、物理世界、媒体
教学原则: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反映教学规律性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中学物理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2、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原则
3、创设物理情景,突出观察、实验、探究的原则
4、启发思考、交给方法的原则
5、联系生活、技术和社会实际的原则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模式;自学-讨论模式;探究模式;合作学习模式;课题研究模式
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练习运用—巩固深化 自学—讨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 讲授法:综合性、发展性、多样性、补偿性
科学性,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语言要生动、现象、简明扼要,具有启发性,突出重点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教学策略:概念转变策略、任务驱动策略、图示策略、分层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于是想教学目标的各种条件总和。
物理教学资源的特点:多样性、独特性、潜在性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优先性、经济性、开放性、针对性、个性
教学设计原则:
1、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原则
2、整体设计与要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规范性与创造性兼顾的原则
4、动态设计与静态设计并重的原则
5、教师与学生交互协调的原则
教学设计的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学生和教学环境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教学媒体的开发与利用 制定测评工具 教学反思与修改
教案形式: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实验教具及媒体 教学过程 课后分析
说课: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说课的基本内容: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过程、说实验
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创设生动的物理学习情境
3、发展学生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4、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实验分类: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与制作
演示实验作用:
1、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
3、进行观察和思维训练,巩固和运用物理知识
4、提供示范,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作风
学生分组实验:基本实验仪器训练性实验、测定实验、探究实验、验证性试验
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
1、要有明确目的
2、要明显、直观
3、要安全、可靠,确保成功
4、要有启发性
演示实验的观察指导策略:
1、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2、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理清观察思路
3、纵横对比,把握事物特征
物理概念的特点:
1、物理概念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
2、大量的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特性
3、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的
前概念:学生在正式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
前概念的特点:广泛性、顽固性、迁移性、共存性、情景性
针对前概念的教学策略:
1、认知冲突策略
2、发展学生原有认识的策略
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
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
1、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
2、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
3、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4、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区别、联系
5、学会应用概念
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
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景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
3、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的特点:
1、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中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2、物理规律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
3、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1、明确物理规律所研究的主题,以及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和科学方法
2、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3、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4、明确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
5、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
1、创设物理情景,形成科学问题
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
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
4、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练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1、能够巩固和活化基础知识,深化和拓展物理知识
2、促进学生的技能、能力的发展
3、启发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实际的关系问题
4、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物理练习的形式: 填空、选择练习思考问题练习计算问题练习推理论证练习实验设计练习
拓展性物理练习:情景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
解答物理计算题的策略: 读审题目,创设物理情景
分析物理过程和状态,建立物理模型 选择物理规律,建立物理方程 进行数学推演,解决物理问题 讨论与反思
练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有计划性、目的性和连贯性
2、要精心选编题目
3、要交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
习题课的教学程序:
1、复习相关知识
2、教师示范或学生进行讨论
3、学生独立练习或合作学习
4、反思和总结
物理复习的意义:
1、巩固知识,减少遗忘
2、系统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结构
3、总结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复习的种类: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
物理复习的教学方法:
1、系统归纳总结的方法
2、练习复习法
3、实验复习的方法 常用的差异量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相关
物理测验的评价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