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民族学院理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解析几何大纲2010版
空间解析几何 Spatial Analytic Geometry
【课程编号】BJ25115 【学分数】 5 【学时数】 68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编写日期】2014年6月
【先修课程】初等几何、高等代数
一、教学目的、任务
“解析几何”又名“坐标几何”,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包括“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解析几何”两部分。前一部分除研究直线的有关性质外,主要研究圆锥曲线(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有关性质;后一部分除研究平面、直线的有关性质外,主要研究二次曲面(椭球面、抛物面、双曲面等)的有关性质。
空间解析几何是大学数学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利用笛卡尔和费马发明的坐标系把几何图形化为数与数之间关系的问题进行研究,即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从而把几何问题的研究从定性的研究推进到可以计算的定量的层面.它的基础就是引入向量代数将空间的几何结构进行代数化、数量化.然后通过代数方程来表示和研究曲线、曲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领悟到向量坐标化为手段的‘‘数形”结合的典范,体会到空间几何如何被解析的核心理念:用三个几何不变量和一个半不变量来研究二次曲线的简化和分类;用4个几何不变量和2个半不变量来研究二次曲面的简化和分类.另外,使学生能运用解析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并对解析表达式予以几何解释,熟练地掌握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其标准方程,熟练地进行某些几何量的计算;会描绘一些常见的空间曲线和曲面的图形,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用形数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向量对方向的重视提升到专业定位和人生定位的哲理高度.同时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学几何理论与方法的理解,联系中学数学的教学,充分利用矢量工具注意矢量法与坐标的联系,从而获得高观点下处理中学几何问题的能力,以及画图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着重掌握坐标法和向量法,利用几何不变量化简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具体细节为 1.理解向量的有关概念,掌握向量的运算规律以及它们的几何性质; 2.熟练掌握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并能利用向量解决一些几何问题.3.掌握把坐标法和向量法结合起来研究空间中平面和直线的方程以及它们的性质,学会利用坐标法和向量法讨论空间曲线和曲面的参数方程,特别是常见的曲面.4、根据曲面的方程学会采用“平行截割法”去认识曲面在空间的形状
5.掌握利用移轴转轴的坐标变换和以二次曲线的主直径为坐标轴作坐标变换来化简一般二次曲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升到利用三个几何不变量和一个半不变量来研究二次曲线的简化和分类; 6.掌握利用移轴转轴的坐标变换和以二次曲曲的主径面或主方向出发作坐标变换来化简一般二次曲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升到利用4个几何不变量和2个半不变量来研究二次曲面的简化和分类.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 向量(矢量)和坐标 14学时
主要内容:矢量的概念,矢量的加法,数量乘矢量,共线矢量与共面矢量,矢量的分解与线性关系,标架与坐标,矢量在轴上的射影,两矢量的数量积,两矢量的向量积,直角坐标系下数量积、向量积的分量表示,矢量的方向余弦与方向数,两矢量的交角,三矢量的混合积及其在直角坐标系下的矢量
表示,三矢量的二重向量积。
教学要求:掌握向量的代数运算,以及向量的内积,外积和混合积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二)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10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平面上的曲线方程,空间曲线方程,曲面的参数方程 教学要求:掌握平面轨迹(平面曲线)的方程过度到复杂的空间轨迹(曲面与空间曲线)方程的研究,记住摆线、内摆线、圆柱螺旋线、球面、圆柱面的参数方程以及球面坐标系、柱面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式.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三)第三章平面与直线1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平面的矢量方程与坐标方程(矢量式、参数式、一般式、三点式、截距式、法线式);点与平面的相关位置;两平面的相关位置;直线的矢量方程与坐标方程(矢量式、参数式、标准式、一般式);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两直线的相关位置;平面束。教学要求:掌握把坐标法和向量法结合起来研究空间中平面和直线的方程以及它们的性质;掌握平面的方程、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两平面的相关位置、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了解平面束。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四)第四章 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 10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柱面,锥面,旋转曲面,椭球面,双曲面,抛物面,单叶双曲面与双曲抛物面的直母线 教学要求:掌握几种常见曲面:球面和旋转面,柱面和锥面,二次曲面,单叶双曲面与双曲抛物面的两族直母线.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五)第五章 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 13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二次曲线的渐进方向、中心、渐进线,二次曲线的切线,二次曲线的直径,二次曲线的主直径和主方向,二次曲线的化简和分类,应用不变量化简二次曲线 教学要求:掌握二次曲线方程的类型,掌握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理解二次曲线的不变量,中心、渐近线、共轭直径、主直径和对称轴等。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六)第六章 二次曲面方程的化简 9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二次曲面的化简及二次曲面的不变量。
教学要求:理解二次曲面的渐进方向、中心、主径面、主方向、不变量;掌握二次曲面的化简。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坐标法和向量法,利用几何不变量化简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难点是根据曲面的方程采用“平行截割法”去认识曲面在空间的形状;利用移轴转轴的坐标变换和以二次曲线的主直径为坐标轴(或以二次曲曲的主径面或主方向出发)作坐标变换来化简一般二次曲线(一般二次曲面)的方法.2、教学过程采用讲授为主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教学方法上,教师要突出二次曲线的不变量和 2
二次曲面的不变量是解析几何的中心理念,将数形结合的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段考成绩*20%+期考成绩*60%.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使用教材
吕林根,许子道.解析几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二)主要教学参考书:
1.丘维声.解析几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黄宣国.空间解析几何与微分几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宋卫东.解析几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4.杨文茂,李全英.空间解析几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5.朱鼎勋,陈绍菱.空间解析几何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6.朱德祥,朱纸宗.新编解析几何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修(制)订人: 卢卫君 审核人:蓝师义
2014年6 月5 日
第二篇:广西民族学院理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Java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信计)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 英文名称:Java Programming
【课程编号】 RZ25135 【学分数】 2.5 【学时数】 50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一、教学目的、任务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重要概念和相关知识基础;运用Java语言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编程的思维方法,掌握Java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熟悉Java语言包的组织结构及包中的常用类的使用:Java集合框架、常用的数据结构类、异常处理、多线程及线程同步、输入输出流及图形界面的各个组件,并能应用它们熟练的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熟悉异常和多线程的概念,并能在程序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熟练掌握Java应用程序、Java小程序的概念,设计美观易用的图形界面。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较为全面地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与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综合地运用Java技术和面向对象的思想编写程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为今后进一步掌握Java的各种应用编程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理解与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基本掌握基于Java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3. 能在程序设计中恰当的处理异常和运用多线程解决问题。
4. 能根据所解决问题选用恰当的数据结构类,并能扩展相关类以满足需求。5. 培养灵活使用各种流类解决问题,掌握目录和文件操作。6. 能设计比较美观的图形用户界面,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界面需求。7. 熟练查阅Java API文档,通过文档进行学习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实验一
Java运行环境的设置与简单程序的编写、运行
学时 3(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
1. Java运行环境的配置
2. 在记事本中编写Java程序,然后在命令行提示符下编译、运行Java程序 3.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的使用
4. 数组的创建与使用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适用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编写日期】 2010年5月22日
教学要求:
1. 了解Java开发环境以及相关的概念,掌握设置Java开发环境的方法 2. 掌握Java程序编辑、编译、运行的方法
3. 通过运行简单的Java程序,初步了解Java程序的结构与特点
4. 熟悉Java的数据类型与表达式;数组的创建与使用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理论课,习题课,兴趣小组学习、交流、实践
(二)实验二 类与对象的定义与使用 学时 3(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
1. 类的定义、对象的创建
2. 类中构造方法、get/set方法、toString方法的定义 3. 实例成员与静态成员的特点、定义与引用方法
4. 类及其成员的访问控制符的作用权限 教学要求:
1. 理解 Java 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基本思想,掌握OOP方法 2. 掌握类的定义、对象的创建方法
3. 理解类的构造方法的作用与特点,并掌握构造方法的定义与重载方法 4. 理解get/set方法、toString方法的作用并熟练掌握其定义方法
5. 理解并区分实例成员与静态成员的特性,并掌握它们的定义与调用方法 6. 理解并区分类及其成员的访问控制符的作用,并会熟练使用 其它教学环节:理论课,习题课,兴趣小组学习、交流、实践
(三)第3章
类的方法
学时 2(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
1. 编写由if、switch语句构成的选择结构程序 2. 编写由while、do-while、for构成的循环结构程序 3. continue、break、return语句的使用 4. Java异常处理 5. 方法重载的定义 教学要求:
1. 掌握方法的概念和定义,掌握方法的参数传递
2. 熟练掌握Java的流程控制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 3. 掌握与转移控制有关的语句continue、break、return的使用方法 4. 了解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并掌握Java异常处理的方法 5. 理解方法重载的特点,并会熟练构造重载的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理论课,习题课,兴趣小组学习、交流、实践
(四)第4章
类的重用
学时 2(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
1. 类的继承定义、属性隐藏和方法覆盖
2. 子类构造方法的定义,在子类构造方法中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3. 理解在子类中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的原则与方法 4. 终结类、终结方法、抽象类、抽象方法的定义 5. 类的继承与组合的结合
6. Java基础类库中的一些常见类,如String、StringBuffer、Math、Date、Calendar等的使用 7. 使用jar命令创建可执行的jar文件 教学要求:
1. 理解继承的概念与作用,掌握类的继承方法,并熟知子类对继承自父类的成员的访问性 2. 理解属性隐藏与方法覆盖的概念,并会调用父类中被隐藏的属性或被覆盖的方法
3. 理解在子类中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的原则与方法
4. 理解终结类、终结方法、抽象类、抽象方法的概念、特点,掌握它们的定义方法 5. 理解组合和继承的区别与结合,知道何时使用哪种方法
6. 掌握Java基础类库中的一些常见类,如String、StringBuffer、Math、Date、Calendar等的使用方法
7. 了解JAR文件的概念、jar命令的格式,能够创建可执行的jar文件 其它教学环节:理论课,习题课,兴趣小组学习、交流、实践
(五)第5章
接口与多态
学时 2(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
1. 接口的定义与实现 2. 接口的扩展
3. 多态方法的定义与查找 教学要求:
1. 掌握接口的概念、定义与接口的实现方法 2. 掌握多种继承的概念与实现方法 3. 掌握接口扩展的概念与方法 4. 理解接口与抽象类的区别
5. 理解塑型的概念,掌握对象塑型的方法及塑型后方法的查找 6. 理解多态的概念 7. 掌握构造方法的调用顺序
其它教学环节:理论课,习题课,兴趣小组学习、交流、实践
(六)第6章
输入输出流
学时 2(综合性实验)
主要内容:
1. 读/写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 2. File类的使用 3. 压缩流类的使用 4. 对象序列化
5. 随机访问文件RandomAccessFile类的使用 教学要求:
1. 理解I/O流的概念,了解流式输入输出的基本原理
2. 理解Java流类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分类的标准、不同流类的特点 3. 掌握读/写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的方法 4. 掌握节点流与处理流类的概念和用法 5. 掌握File类的用法、对象序列化的方法 6. 掌握压缩流类、随机读写流类的用法
7. 遇到I/O操作方面的问题,能够自行查阅API文档解决 其它教学环节:理论课,习题课,兴趣小组学习、交流、实践
(七)第7章
对象群体的组织
学时 2(综合性实验)
主要内容:
1. 对象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2. 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的使用 教学要求:
1. 熟练掌握对象数组的定义与使用方法
2. 掌握Collection,Map,Set,List,Iterator等接口的作用
3. 熟悉Java集合框架、常用数据结构类(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TreeSet、HashSet 等)的灵活使用,并能应用到实际编程中
4. 能根据所解决问题选用恰当的数据结构类,并能扩展相关类以满足需求 5. 熟练查阅Java API文档,帮助学习和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类 其它教学环节:理论课,习题课,兴趣小组学习、交流、实践
(八)第8章
多线程
学时 2(设计性实验)
主要内容:
1. 通过Thread类创建多线程程序 2. 通过Runnable接口创建多线程程序 3. 多线程间的数据共享与同步控制 4. 线程间的通信 教学要求:
1. 理解线程的概念,程序、线程和进程之间的区别 2. 掌握通过Thread类和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的方法 3. 掌握多线程间数据共享与同步控制的方法 4. 掌握线程间通信的方法
5. 理解线程生命周期的几种基本状态,掌握控制线程生命的方法 6. 掌握线程优先级的概念,明白基于优先级的线程调度的基本规则
7. 在实际运用中,注意线程安全问题,掌握线程同步的方法,还应该理清程序逻辑,避免死锁
其它教学环节:理论课,习题课,兴趣小组学习、交流、实践
(九)第9章
图形用户界面
学时 2(综合设计性实验)
主要内容:
1. 编写Applet小应用程序 2. 常用Swing组件的使用 3. 组件的事件处理 教学要求:
1. 理解Applet的概念与Applet的通信机制,熟练掌握Applet的创建和运行方法 2. 理解组件,容器,布局等概念;
3. 熟练掌握常用的Swing组件的作用、特点与用法 4. 掌握 Swing事件处理机制,并且能够熟练应用 5. 掌握在图形界面中的绘图方法
6. 熟练查阅Java API文档,帮助学习和掌握Java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用到的组件 其它教学环节:理论课,习题课,兴趣小组学习、交流、实践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 JDK、JRE、JVM的概念,JDK开发工具的组成与使用,配置Java开发环境
2. 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循环和跳转等,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3.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与特性,类、对象、方法的概念、定义与用法,访问权限控制 4. Java中的流的概念,字符流和字节流的的读写处理,文件和目录的处理 5. 基于Java实现的各种常用数据结构类和其他常用工具类
6. 异常、多线程的概念和工作机理,在程序设计中处理异常、灵活运用多线程解决编程中的实际问题
7.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包括类库中提供的各种图形组件类的使用、扩展和设计已有的类以满足程序设计的需要
教学难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输入输出流,多线程,事件处理机制,图形用户界面程序的开发。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并辅以成立相关的兴趣小组进行学习、交流、实践,以期真正做到学中练,练中学,最后进行综合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室,课堂上采用讲授与实际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编程环境下通过一些实例程序展开教学,力求使课堂生动、信息量大、应用性强。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实验教学必须紧跟课堂教学的进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验证教材上的例子以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另一方面主要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要求,通过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实验内容以加深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每次实验后,教师根据学生上机编程的情况进行点评,最后要求学生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在课程设计中,以软件工程方法分析实际应用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采用上机考试方式:在实验室提供的编程环境下,2小时内完成较易(2题)、中等(2题)、较难(1题)的5个编程题,并根据学生提交的源程序、程序运行情况评分。考试满分100分。
2.期末总评成绩按百分制记分,期末总评成绩评定方法和比例为:
平时作业(10%)+上机成绩(20%)+考勤(10%)+期末考试成绩(6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郑莉,王行言,马素霞.Java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主要参考书目:
1.郎波.Java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2.(美)Y.Daniel Liang著,王镁等译.Java语言程序设计
基础篇(原书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3.(美)希尔德 著,鄢爱兰,鹿江春等译.Java 参考大全(J2SE 5 Edi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4.陈刚.Eclipse从入门到精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5.刘亚宾,杨红.精通Eclipse.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 修(制)订人:刘美玲 审核人:
年 月 日
第三篇: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不加粗、表格缺失)
Graphic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ZB31500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数】学分
【先修课程】无
【学时数】
64学时
【编写日期】2014年10月29日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
平面构成是环境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平面构成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造型训练,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为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本课程的基础要求是: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平面构成概论 4学时 主要内容:
1、平面构成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2、平面构成的主要内容以及在设计中的体现 教学要求:
(1)了解平面构成的发展及意义;
(2)掌握平面构成的定义、体会平面构成对设计的作用。其它教学环节:
以平面广告进行案例分析,熟悉平面构成的常用术语。
(二)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2学时
主要内容:
1、点的构成要素及法则
2、线的构成要素及法则
3、面的构成要素及法则 教学要求:
(1)掌握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构成三要素;(3)掌握点、线、面在表现方面的特点。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点、线、面画法训练;(2)习题:以点、线、面画法作主题创作练习。
(三)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 8学时 主要内容:
1、基本形的定义
2、基本形的分类
3、基本形的实际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基本形的基本知识;(2)掌握基本形作画方法和步骤;(3)掌握基本形在现实案例中的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基本形构成画法训练;(2)习题:以基本形构成方法作标志设计训练;
(四)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8学时 主要内容:
1、对比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节奏与韵律
4、比例与权衡
教学要求:
(1)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基本知识;(2)掌握表达形式美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形式美法则在实际案例的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画法训练;(2)习题:以平衡为主题做平面构成设计训练。
(五)第四章平面构成中骨格及其应用 8主要内容:
1、骨格的分类
2、骨格的设计形式
3、骨格的表现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骨格的基本知识;(2)掌握骨格的作图方法和步骤;(3)掌握骨格在真实案例的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骨格的画法训练;
(2)习题:以主题表达为前提作骨格构成训练。
(六)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方法 24主要内容:
1、重复构成;
2、近似构成;
3、渐变构成;
4、发射构成;
5、特异构成;
6、密集构成;
7、对比构成;
8、空间构成;
9、肌理构成;
学时 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平面构成基本构成方法的基本知识;(2)熟悉基本构成的画法与特点;(3)熟悉基本构成的表达以及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基本构成画法的训练;
(2)习题:以主题性创作来作基本构成的设计训练。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形式美以及构成方法与步骤的教学; 教学难点:基本形以及构成形式在实际设计构成的运用;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课堂命题训练相结合,辅以课堂示范、示范作品分析等手段,使学生充分理解各类平面构成的作图方法和步骤,以进行正确的平面构成方法进行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评分标准:
1、本课程评分以百分制计;
2、任课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定,占60%;
3、课程作业及试卷评分,占40%。评分主要内容:
1、能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或技能 50%
2、能否按课程教学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课堂纪律与表现等 20%
3、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所体现
3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平面构成》,汪芳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杭州,2005年版 教参:
1、《平面构成》,夏镜湖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北碚,1998年版
2、《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日)朝仓直巳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1991年版
3、《造型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蓝先琳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
4、《平面构成》,韩旭编著,郑州大学出版社,郑州,2004年版
修(制)订人:钟震寰
审核人:蔡安宁
学院分管领导:伏 虎
2014年10月29日
第四篇: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芭蕾1
《芭蕾》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Ballet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ZB31101 周数/学时数:18/108 适用专业:舞蹈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5 先修课程: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黑体/小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芭蕾的起源,发展有个基本的了解,并通过课堂的练习掌握芭蕾开、蹦、直、立四大特点,能较好地达到身体的软开与肌肉的收缩,通过芭蕾的训练使身体各部分关节达到灵活与协调,并提高身体的基本素质与能力,通过把上与把下的结合训练从而加固基本功的扎实性。
三、课程设计内容(黑体/小四)
芭蕾的基本站姿,手位,脚位;基本功练习;扶把练习;中间部分
四、课程设计基本要求(黑体/小四)
掌握芭蕾基本动作位置的准确性、了解芭蕾的基本感觉;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达到一定的软开度;掌握芭蕾的四大特点:开、绷、直、立。
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黑体/小四)第一章 芭蕾的基本站姿,手位、脚位
1、芭蕾的基本站姿
2、芭蕾的七个手位
3、芭蕾的五个脚位
4、手位脚位组合 第二章
基本功训练
1、压腿、压胯的方法。
2、练腰、开肩的方法。
3、下叉的方法。
4、踢腿的方法。第三章 扶把练习Battement tendu(擦地)Demi plie(半蹲)Grand plie(全蹲)
Battement tendu Jete(小踢腿)Rond de jdmbe pas terre(点地划圈)Battemend fonde(单腿蹲)Battemend frappe(小弹腿)Adagio(控制)
Battement tendu jete(大踢腿)第四章 中间部分 Echappi(五二位 变位跳)Assemble(擦地跳)Faille(闪身跳)sissonni fermi(分腿跳)sissonni fondu(单腿蹲跳)grand tombi(倾倒跳)
grand jete(凌空跃)a la se lone(旁腿转)小转 能力技巧训练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黑体/小四)
考核方式:考试
标准:表演芭蕾基本功组合占70-80%,舞蹈表现力占15-20% 认知层次及比例:识记20% ; 综合应用8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黑体/小四)黄式茂 主编.《芭蕾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6月.朱立人 主编.《芭蕾基础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 , 1993年版.八、其他需说明的(黑体/小四)
大纲制定人:刘玉湘 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大纲审核人:张於 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学院分管领导:伏虎 日期:2014年10月25日
第五篇: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表格缺失、不加粗)
Design Sketch
【课程编号】ZB31500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数】学分
【先修课程】无
【学时数】
64学时
【编写日期】2014年10月30日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
设计素描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对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形体观察能力、形体刻画能力、形体创造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在设计方面的意识形成,培养学生的画面构成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审美,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设计素描的教学:一方面,为学生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必要的造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从设计的角度了解、掌握素描的各种表现手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综合思维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来完善对环艺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能力。通过素描静物及建筑空间写生练习,了解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造型艺术的观察方法,对点、线、面的分析以及结构认识、结构类型、透视、结构线的分析、图形的结构分析等。使学生基本掌握对物体色调、体积等知识结构的理解,做到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造型规律。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设计素描概论 4学时 主要内容:
1、设计素描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2、设计素描的主要内容以及与绘画素描的区别 教学要求:
(1)了解设计素描的发展及意义;
(2)掌握设计素描的定义、体会设计素描与绘画素描的同异。其它教学环节:
以一透明玻璃杯进行案例分析,熟悉设计素描常用术语。
(二)第一章 设计素描中的结构素描及其应用 12学时 主要内容:
1、结构素描的构成要素
2、结构素描的表现要素
3、结构素描的基本画法 教学要求:
(1)掌握结构素描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对物体的形体结构、构造结构、空间结构三要素的观察、分析与理解;(3)掌握对物体内外结构线,主次结构线的观察,分析、理解与表现。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单件物体结构画法训练;(2)习题:以结构画法作组合静物写生训练。
(三)第二章 设计素描中的透视法则 8学时 主要内容:
1、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定义
2、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本特征
3、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教学要求:
(1)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本知识;(2)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作画方法和步骤;(3)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在现实场景的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单件物体的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画法训练;(2)习题:以一点透视画法作单张凳子的写生训练;(3)习题:以两点透视画法作组合凳子的写生训练。
(四)第三章 设计素描明暗色调变化规律 8学时 主要内容:
1、光源本身的强弱与物体的远近的明暗变化
2、光照射物体的角度的明暗变化
3、物体质地的明暗变化
4、物体距素描者的距离的明暗变化 教学要求:
(1)掌握明暗变化的基本知识;(2)掌握表达明暗绘画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光源对真实场景的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单件物体的明暗画法训练;(2)习题:以明暗画法作一复杂静物组合写生训练。
(五)第四章 设计素描中的创意素描及其应用 16学时 主要内容:
1、创意素描的造型意识
2、创意素描的创造形式
3、创意素描的表现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创意素描的基本知识;(2)掌握创意素描的作图方法和步骤;(3)掌握创意素描在真实案例的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单件物体的创意素描画法训练;(2)习题:以主题表达为前提作创意素描创作训练。
(六)第五章 设计素描中的空间素描及其应用 16学时 主要内容:
1、空间素描的定义及特征;
2、空间素描中透视的画法;
3、空间素描的明暗表达; 教学要求:
(1)了解空间素描基本知识;(2)熟悉空间透视的画法;
(3)熟悉真实场景中的空间素描的明暗表达以及绘画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空间透视画法的训练;
(2)习题:以空间素描画法作一真实建筑空间写生训练。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透视理论基础和设计素描绘画方法与步骤的教学;
教学难点:透视理论基础在实际绘画的运用,特别是真实场景的写生作图;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设计素描以及透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真实场景透视训练相结合,辅以课堂示范、示范作品分析等手段,使学生充分理解各类设计素描以及透视的作图方法和步骤,以进行正确的透视及绘画方法进行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评分标准:
1、本课程评分以百分制计;
2、任课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定,占60%;
3、课程作业及试卷评分,占40%。评分主要内容:
1、能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或技能
50%
2、能否按课程教学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课堂纪律与表现等
20%
3、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所体现
3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设计素描》 新思维设计系列教材,周至禹编制 教参:
1、《设计素描》 何建波 编著
安徽美术出版社
2、《素描基础》 [美] 罗伯特·贝费利·黑尔 中国青年出版社98年3月版
3、《素
描》
王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修(制)订人:钟震寰 审核人:蔡安宁 学院分管领导:伏 虎
201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