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民族大学化生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实践课程大纲之物理化学实验(化学,应化)new[定稿]
物理化学实验
Experiment of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BJ27113, BJ27114 【学分数】3.5+2.5 【学时数】50+4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 【编写日期】2010年6月
【适用专业】化学类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
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课程。它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的一门基础实验课。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而能够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其次是锻炼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第三是验证所学的原理,巩固加深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所涉及的仪器构造,理解其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掌握每个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正确处理数据,掌握误差分析方法,并运用误差理论选择实验仪器和处理数据、分析结果。为此,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操作训练和提出明确的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必修的独立的基本实验课,其基本任务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理论性强、公式多、概念抽象的基础课,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最大困难是概念不清和公式条件难以掌握。因此课堂教学应联系实践教学,而实验教学就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重要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以及应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动脑、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培养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实验是获得原始数据的唯一途径,但是实验中最后所得的结果往往不是由直接测量数据得到的,而是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一系列计算公式,再由直接测量到的物理量运算而得到的。因此要求学生在做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对比和综合,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提高思维的逻辑性。这样一来,通过做各个部分的实验,学生一定能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3.培养自学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是为我校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独立基础课程,因此可以创造条件通过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说:实验教材和实验仪器使用说明书,让学生自学,以便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让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及使用的工具书和手段,可培养学生获取所需新知识的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做实验和书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和进行误差分析;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写出心得体会等,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归纳、综合、评价知识的自学能力。
4.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是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上新台阶。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应注意并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比如,试验研究方案的设计;实验研究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条件的选择;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研究报告(或论文)的书写等基本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为毕业论文和科学实践打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基本实验操作及仪器的使用
学生应对下面物理化学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恒温;压缩气体钢瓶;氧弹式热计;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电极和电位差计;电导仪;旋光仪
2、实验记录
学会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忠实准确、完整记录原始实验数据和实验条件,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3、实验报告
完成实验报告是本课程的基本训练,一个实验成功与否,只有通过报告形式才能体现。所以做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表达能力,它将使学生正实验数据处理、作图误差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条件,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结果和讨论等。数据处理应在明确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公式和有效数学的基础上,按法定单位标准进行运算、作图、列表等来得出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合实验现象讨论、解释或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每一个人独立完成。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验理论教学 6学时 基础理论
主要内容:物化实验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基本方法与特点;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 教学要求:
1、明确物化实验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基本方法与特点;
2、掌握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
3、了解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方法和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一、恒温槽性能测试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装配恒温槽并调试及测定灵敏度 教学要求:
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初步掌握装配和调试技术;
2、掌握温差度计的调节和使用;
3、绘制恒温槽灵敏度曲线T—t。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二、燃烧热的测定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用氧弹量热计测量萘和蔗糖的燃烧热。教学要求:
1、了解氧弹量热计构造原理,掌握氧弹量热计的实验操作技术;
2、掌握燃烧热的测定技术;
3、了解QP、QV差别和相互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三、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用静态法测定不同温度下水或苯的饱和蒸汽压并计算其△H汽化。教学要求:
1、掌握气压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减压系统的操作方法;
3、明确饱和蒸汽压的定义和气—液平衡的概念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四、冰点降低法测分子量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分子量 教学要求:
1、掌握一种常用的相对分子量测定方法和溶液凝固点的测定技术;
2、进一步理解稀溶液理论;
3、熟练掌握温差温度计的使用;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五、金属的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
二组分简单共熔合金相图的绘制 教学要求:
1、用步冷曲线法测绘Bi-Sn二组分金属相图
2、了解固液相图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相律等有关知识
3、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六、双液系相图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用回流冷凝法测定一系列不同组成的二组分液—液体系的沸点,确定平衡时两相组成、绘制相图。教学要求:
1、了解沸点仪的构造原理;
2、掌握沸点的测定技术,绘制双液系的Tb—X图,确定其恒沸组成及恒沸沸温度;
3、进一步理解分馏原理;
4、掌握阿贝射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七、一级反应速率常数测量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通过不同温度下蔗糖转化过程中旋光度的测定求其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教学要求:
1、了解旋光仪的构造和原理,掌握用法;
2、用图解法求出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八、二级反应速率常数测量与活化能的测量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掌握测量电导率原理和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2、用电导率仪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进程中的电导率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其反应速率常数。
3、了解在测定两个不同温度下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求其反应活化能的方法。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九、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用电位差计测量铜锌电池的电动势和铜、锌电极的电位。教学要求:
1、了解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的使用方法;
3、学会铜锌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碳钢极化曲线的测定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碳钢极化曲线的测定 教学要求:
1、掌握恒电位法测量阳极极化曲线的方法。
2、测量碳钢在碳铵溶液中的钝化曲线。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一、黏度法测水溶性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 4.5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黏度法测水溶性高聚物(糖苷)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要求:
1、掌握乌氏黏度计测定黏度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多糖聚合物——右旋糖苷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二、最大泡压法测表面张力 4.5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教学要求:
1、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表面自由能的意义及表面张力和吸附的关系
2、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3、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表面吸附量和乙醇分子的横截面积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三、磁化率的测定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必备项)教学要求:(必备项)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四、分子偶极矩的测量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教学要求:
1、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2、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技术
3、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五、差热分析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差热分析仪测定硫酸铜的差热图 教学要求:
1、掌握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用差热分析仪测定硫酸铜的差热图,并掌握定性解释图谱的基本方法;
3、掌握差热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六、电泳法测电动电位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电泳法测定电动电位 教学要求:
1、掌握电泳法测定ζ电势的原理与技术
2、加深理解电泳是胶体中液相和固相在外电场作用下相对移动而产生的电性现象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七、电解质溶液电导的测定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电导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质溶液电导与浓度的关系;
2、掌握电导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的溶度积的原理和方法。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八、双氧水的分解测分解反应速率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量气法测定双氧水分解的反应速率 教学要求:
1、掌握量气法测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了解一级反应的特点
3、测定双氧水分解的反应速率和半衰期
4、根据不同温度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双氧水分解的活化能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九、电导法测难溶盐溶解度 4学时 选做实验
主要内容:用惠斯顿电桥测定难溶盐溶液的电导,从而求出其溶解度 教学要求:
1、掌握惠斯顿电桥测定电导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用电导法测定难溶盐的溶解度等。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二十、丙酮碘化测量复杂反应速率常数 4学时 选做实验
主要内容: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用酸作催化剂的丙酮碘化反应的级数、速率常数。教学要求:
1、理解本实验的原理,回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2、用图解法求丙酮转化反应的级数、速率常数、活化能;
3、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二
十一、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4学时 选做实验 主要内容:用滴体积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并用作图法求临界胶束浓度 教学要求:
1、掌握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2、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深度;
3、加深对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理解。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二
十二、初始浓度不同的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率 5学时 设计性实验 主要内容:初始浓度不同的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教学要求:
1、加深对二级反应的反应物初始浓度不等时的特征方程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技术
3、测定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不等时的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
4、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二
十三、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5 学时 设计性实验(选做)主要内容: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教学要求:
1、测定可逆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值,从而计算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G、△S、△H
2、巩固掌握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和电位差计的操作技术。
3、学会银—氯化银电极的制备方法
4、通过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求算有关热力学函数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二
十四、利用测定方法燃烧热测定方法求出苯的共振能 5 学时 设计性实验 主要内容:恒温氧弹式热量计测定苯分子的共振能 教学要求:
1、加深对热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环境恒温氧弹式热量计测定可燃液体样品燃烧热的方法
3、明确共振能概念,了解如何使用燃烧热法测定苯分子的共振能
4、学会使用测定苯、环己烯、环己烷的等容燃烧热数据计算苯的共振能
5、通过热化学实验,将热力学数据与结构化学概念联系起来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教学难点:理论知识点与实验操作的联系,数据处理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操练和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态度;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对仪器的使用能力;实验报告的质量;运用理论解释现象和讨论分析问题能力;实验课纪律及安全、卫生、整洁等。
考核以实验操作结合实验理论书面考试方法进行。
成绩分配:预习报告10%;课堂实验报告30%;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30%;实验考试(笔试或操作)3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4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孙尔康, 张剑荣 总编.物理化学实验.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袁誉洪 主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4.黄允中, 张元勤, 刘凡.计算机辅助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5.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组编.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修(制)订人:黄钦 审核人:黄忠京
2010年 6月 2 日
第二篇:广西民族大学化生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实践课程大纲之物理化学实验(环境,制药)new
物理化学实验
Experiment of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BJ27407/ BJ27510 【学分数】2.5 【学时数】4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 【编写日期】2010年6月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
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课程。它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的一门基础实验课。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而能够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其次是锻炼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第三是验证所学的原理,巩固加深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所涉及的仪器构造,理解其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掌握每个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正确处理数据,掌握误差分析方法,并运用误差理论选择实验仪器和处理数据、分析结果。为此,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操作训练和提出明确的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必修的独立的基本实验课,其基本任务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理论性强、公式多、概念抽象的基础课,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最大困难是概念不清和公式条件难以掌握。因此课堂教学应联系实践教学,而实验教学就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重要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以及应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动脑、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培养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实验是获得原始数据的唯一途径,但是实验中最后所得的结果往往不是由直接测量数据得到的,而是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一系列计算公式,再由直接测量到的物理量运算而得到的。因此要求学生在做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对比和综合,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提高思维的逻辑性。这样一来,通过做各个部分的实验,学生一定能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3.培养自学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是为我校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独立基础课程,因此可以创造条件通过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说:实验教材和实验仪器使用说明书,让学生自学,以便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让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及使用的工具书和手段,可培养学生获取所需新知识的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做实验和书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和进行误差分析;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写出心得体会等,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归纳、综合、评价知识的自学能力。
4.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是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上新台阶。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应注意并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比如,试验研究方案的设计;实验研究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条件的选择;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研究报告(或论文)的书写等基本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为毕业论文和科学实践打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基本实验操作及仪器的使用
学生应对下面物理化学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恒温;压缩气体钢瓶;氧弹式热计;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电极和电位差计;电导仪;旋光仪
2、实验记录
学会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忠实准确、完整记录原始实验数据和实验条件,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3、实验报告
完成实验报告是本课程的基本训练,一个实验成功与否,只有通过报告形式才能体现。所以做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表达能力,它将使学生正实验数据处理、作图误差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条件,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结果和讨论等。数据处理应在明确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公式和有效数学的基础上,按法定单位标准进行运算、作图、列表等来得出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合实验现象讨论、解释或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每一个人独立完成。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验理论教学 6学时 基础理论
主要内容:物化实验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基本方法与特点;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 教学要求:
1、明确物化实验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基本方法与特点;
2、掌握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
3、了解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方法和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一、恒温槽性能测试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装配恒温槽并调试及测定灵敏度 教学要求:
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初步掌握装配和调试技术;
2、掌握温差度计的调节和使用;
3、绘制恒温槽灵敏度曲线T—t。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二、燃烧热的测定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用氧弹量热计测量萘和蔗糖的燃烧热。教学要求:
1、了解氧弹量热计构造原理,掌握氧弹量热计的实验操作技术;
2、掌握燃烧热的测定技术;
3、了解QP、QV差别和相互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三、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用静态法测定不同温度下水或苯的饱和蒸汽压并计算其△H汽化。教学要求:
1、掌握气压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减压系统的操作方法;
3、明确饱和蒸汽压的定义和气—液平衡的概念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四、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分子量 教学要求:
1、掌握一种常用的相对分子量测定方法和溶液凝固点的测定技术;
2、进一步理解稀溶液理论;
3、熟练掌握温差温度计的使用;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 实验
五、金属的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 4学时 选做实验 主要内容:
二组分简单共熔合金相图的绘制 教学要求:
1、用步冷曲线法测绘Bi-Sn二组分金属相图
2、了解固液相图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相律等有关知识
3、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六、双液系相图 4学时 选做实验
主要内容:用回流冷凝法测定一系列不同组成的二组分液—液体系的沸点,确定平衡时两相组成、绘制相图。教学要求:
1、了解沸点仪的构造原理;
2、掌握沸点的测定技术,绘制双液系的Tb—X图,确定其恒沸组成及恒沸沸温度;
3、进一步理解分馏原理;
4、掌握阿贝射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七、一级反应速率常数测量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通过不同温度下蔗糖转化过程中旋光度的测定求其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教学要求:
1、了解旋光仪的构造和原理,掌握用法;
2、用图解法求出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八、二级反应速率常数测量与活化能的测量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掌握测量电导率原理和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2、用电导率仪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进程中的电导率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其反应速率常数。
3、了解在测定两个不同温度下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求其反应活化能的方法。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九、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4学时 基础性实验
主要内容:用电位差计测量铜锌电池的电动势和铜、锌电极的电位。教学要求:
1、了解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的使用方法;
3、学会铜锌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黏度法测水溶性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 4.5学时 选做实验 主要内容:黏度法测水溶性高聚物(糖苷)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要求:
1、掌握乌氏黏度计测定黏度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多糖聚合物——右旋糖苷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一、最大泡压法测表面张力 4.5学时 选做实验 主要内容: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教学要求:
1、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表面自由能的意义及表面张力和吸附的关系
2、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3、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表面吸附量和乙醇分子的横截面积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二、电解质溶液电导的测定 4学时 选做实验 主要内容:电导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质溶液电导与浓度的关系;
2、掌握电导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的溶度积的原理和方法。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三、双氧水的分解测分解反应速率 4学时 选做实验 主要内容:量气法测定双氧水分解的反应速率 教学要求:
1、掌握量气法测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了解一级反应的特点
3、测定双氧水分解的反应速率和半衰期
4、根据不同温度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双氧水分解的活化能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四、初始浓度不同的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率 5学时 设计性实验 主要内容:初始浓度不同的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教学要求:
1、加深对二级反应的反应物初始浓度不等时的特征方程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技术
3、测定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不等时的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
4、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五、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5 学时 设计性实验(选做)主要内容: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教学要求:
1、测定可逆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值,从而计算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G、△S、△H
2、巩固掌握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和电位差计的操作技术。
3、学会银—氯化银电极的制备方法
4、通过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求算有关热力学函数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实验
十六、利用测定方法燃烧热测定方法求出苯的共振能 5 学时 设计性实验 主要内容:恒温氧弹式热量计测定苯分子的共振能 教学要求:
1、加深对热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环境恒温氧弹式热量计测定可燃液体样品燃烧热的方法
3、明确共振能概念,了解如何使用燃烧热法测定苯分子的共振能
4、学会使用测定苯、环己烯、环己烷的等容燃烧热数据计算苯的共振能
5、通过热化学实验,将热力学数据与结构化学概念联系起来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无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教学难点:理论知识点与实验操作的联系,数据处理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操练和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态度;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对仪器的使用能力;实验报告的质量;运用理论解释现象和讨论分析问题能力;实验课纪律及安全、卫生、整洁等。
考核以实验操作结合实验理论书面考试方法进行。
成绩分配:预习报告10%;课堂实验报告30%;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30%;实验考试(笔试或操作)3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4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孙尔康, 张剑荣 总编.物理化学实验.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袁誉洪 主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4.黄允中, 张元勤, 刘凡.计算机辅助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5.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组编.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修(制)订人:黄钦 审核人:黄忠京
2010年 6 月 2 日
第三篇:广西民族大学化生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实践课程大纲之工程测量学实验
工程测量学实验
Experiment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课程编号】BZ27409 【学分数】2
【学时数】36(理论30+实验6)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一、教学目的、任务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工程测量学,环境化学 【编写日期】2010.4.10
通过测量实习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的理解,加深印象,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全面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实践测、算、绘的技术环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遵守纪律、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的高尚情操和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不畏艰辛的优良作风,为今后从事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S3水准仪仪器、J6经纬仪和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导线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3、掌握水准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4、基本掌握经纬仪测图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验
一、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2学时)基础性层次 主要内容:
水准仪的认识;水准仪的使用;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水准测量及内业计算。教学要求:
掌握利用S3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的目的意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过程,了解确定高程异常的简单方法。
实验
二、经纬仪的使用及水平角、竖直角观测(2学时)综合性层次 主要内容:
经纬仪的认识;测回法、方向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竖直角观测。教学要求:
了解J6经纬仪的构造,掌握经纬仪测量角度的原理与方法。
掌握J6经纬仪导线测量的方法,理解经纬仪导线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实验
三、视距测量(2学时)综合性层次 主要内容:
用视距测量的方法观测两个基本点,并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程 教学要求:
掌握距离测量的方法,理解距离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全站仪、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能够独立进行地形图的测绘,掌握控制测量的测量方法和内业计算。
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采用教考分离。考试试题由试题库抽取题。
课程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20%+测量实习成绩*2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土木工程测量》,过静珺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测量学》,顾孝烈.同济大学出版社 3.《工程测量学》,李青岳主编.测绘出版社
修(制)订人: 胡玉平 审核人:卢彦越
2010年 5 月 30 日
第四篇:广西民族大学化生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专业课课程大纲之中学生物教育论
中学生物教育论
Pedagogy of High School Biology
【课程编号】XZ27223 【学分数】2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
【学时数】54
【编写日期】2010年5月20日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
中学生物教育论课程是生物教育、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了解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理解中学生物学的基本教学理论,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质及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训练学生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2.了解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3.了理解中学生物学的基本教学理论。
4.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5.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教学技能。6.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绪论 1学时 主要内容: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及学习本门课程要求。教学要求: 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以及学习中学生物学教育论的要求。其它教学环节:无
(二)第一章 中学生物宵课程 1学时 主要内容:
1.1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1.2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1.3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2、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3、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其它教学环节:无
(三)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1学时 主要内容:
2.1 关于自然科学
2.2 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 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四个维度。
2、了解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的概念、特点及关系。其它教学环节:无
(四)第三章 基本教学技能 12学时 主要内容:
3.1 导入技能 3.2 教学语言技能 3.3 提问技能 3.4 讲解技能 3.5 变化技能 3.6 强化技能
3.7 演示技能
3.8 板书技能 3.9 结束技能 3.10 课堂组织技能 教学要求:
1、理解与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技能。
2、理解与掌握教学语言技能。
3、理解与掌握教学提问技能。
4、理解与掌握教学讲解技能。
5、理解与掌握教学变化技能。
6、理解与掌握教学强化技能。
7、理解与掌握教学演示技能。
8、理解与掌握教学板书技能。
9、理解与掌握教学结束技能。
10、理解与掌握教学课堂组织技能。其它教学环节:教学技能训练、讨论课
(五)第四章 教学策略 3学时 主要内容:
4.1 教学策略概述
4.2 运用使用学习的教学策略 4.3 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4.4 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教学要求:
1、理解教学策略概念、选用注意事项。
2、理解和掌握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合作学习的含义、原则和方法。
3、理解与掌握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探究学习的含义、形式、技能以及应用。
4、理解与掌握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策略。其它教学环节:无
(六)第五章 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2学时 主要内容:
5.1 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 5.2 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 教学要求:
1、了解与运用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
2、了解与掌握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方法与技巧。其它教学环节:无
(七)第六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 1学时 主要内容:
6.1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6.2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6.3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1、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之间的联系。
2、了解与掌握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其它教学环节:无
(八)第七章 中学生物学实验 16学时 主要内容:
7.1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及类型 7.2 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 7.3 实验教学 7.4 演示实验教学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及类型。
2、理解与掌握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包括研究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制定实验教学计划,以及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
3、掌握实验教学的基本环节与技能。
4、掌握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环节与技能。其它教学环节:中学生物实验
(九)第八章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备课 15学时 主要内容:
8.1 备课的意义和依据 8.2 备课的内容及程序 8.3 教案的编写与范例 教学要求:
1、了解备课的意义和依据。
2、理解与掌握备课的内容及程序。
3、掌握编写教案的技能。其它教学环节:试教训练、讨论课
(十)第九章 中学生物教师的说课 2学时 主要内容:
9.1 说课的概念 9.2 说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要求:
1、理解说课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说课的基本内容。其它教学环节:无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1、教学重点:基本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直观教学、中学生物学实验、备课、说课。
2、教学难点:基本教学技能、教学策略、中学生物学实验、备课、说课。
3、教学方法: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式教学、直观、活动、讨论、讲练结合等方法。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综合考查。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平时出勤、作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实验教学水平考查成绩占20%,教学论文成绩占20%,理论课教学水平考查成绩占5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 材:《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参考书:《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周美珍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中学生物教学法》,陈皓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汪忠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王永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修(制)订人:叶芬 审核人:何秀苗
2010年5月20日
第五篇: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之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不加粗、表格缺失)
Graphic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ZB31500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数】学分
【先修课程】无
【学时数】
64学时
【编写日期】2014年10月29日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
平面构成是环境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平面构成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造型训练,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为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本课程的基础要求是: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平面构成概论 4学时 主要内容:
1、平面构成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2、平面构成的主要内容以及在设计中的体现 教学要求:
(1)了解平面构成的发展及意义;
(2)掌握平面构成的定义、体会平面构成对设计的作用。其它教学环节:
以平面广告进行案例分析,熟悉平面构成的常用术语。
(二)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2学时
主要内容:
1、点的构成要素及法则
2、线的构成要素及法则
3、面的构成要素及法则 教学要求:
(1)掌握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构成三要素;(3)掌握点、线、面在表现方面的特点。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点、线、面画法训练;(2)习题:以点、线、面画法作主题创作练习。
(三)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 8学时 主要内容:
1、基本形的定义
2、基本形的分类
3、基本形的实际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基本形的基本知识;(2)掌握基本形作画方法和步骤;(3)掌握基本形在现实案例中的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基本形构成画法训练;(2)习题:以基本形构成方法作标志设计训练;
(四)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8学时 主要内容:
1、对比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节奏与韵律
4、比例与权衡
教学要求:
(1)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基本知识;(2)掌握表达形式美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形式美法则在实际案例的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画法训练;(2)习题:以平衡为主题做平面构成设计训练。
(五)第四章平面构成中骨格及其应用 8主要内容:
1、骨格的分类
2、骨格的设计形式
3、骨格的表现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骨格的基本知识;(2)掌握骨格的作图方法和步骤;(3)掌握骨格在真实案例的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骨格的画法训练;
(2)习题:以主题表达为前提作骨格构成训练。
(六)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方法 24主要内容:
1、重复构成;
2、近似构成;
3、渐变构成;
4、发射构成;
5、特异构成;
6、密集构成;
7、对比构成;
8、空间构成;
9、肌理构成;
学时 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平面构成基本构成方法的基本知识;(2)熟悉基本构成的画法与特点;(3)熟悉基本构成的表达以及应用要领。其它教学环节:
(1)习题:课堂作基本构成画法的训练;
(2)习题:以主题性创作来作基本构成的设计训练。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形式美以及构成方法与步骤的教学; 教学难点:基本形以及构成形式在实际设计构成的运用;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课堂命题训练相结合,辅以课堂示范、示范作品分析等手段,使学生充分理解各类平面构成的作图方法和步骤,以进行正确的平面构成方法进行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评分标准:
1、本课程评分以百分制计;
2、任课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定,占60%;
3、课程作业及试卷评分,占40%。评分主要内容:
1、能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或技能 50%
2、能否按课程教学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课堂纪律与表现等 20%
3、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所体现
3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平面构成》,汪芳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杭州,2005年版 教参:
1、《平面构成》,夏镜湖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北碚,1998年版
2、《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日)朝仓直巳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1991年版
3、《造型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蓝先琳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
4、《平面构成》,韩旭编著,郑州大学出版社,郑州,2004年版
修(制)订人:钟震寰
审核人:蔡安宁
学院分管领导:伏 虎
201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