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课程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促进作用,所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阅读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问题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效果显著,所以对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特征
问题式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将教材中所讲的知识内容转换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之间进行探讨,最终把问题解决。现代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针对教材内容提出合理问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组间讨论,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使用问题教学法,对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有着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阅读内容与生活脱节
目前初中生所学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历史内容,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内容不能结合现代实际生活思考和理解,与学生目前的生活情况脱节,这为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加大了难度,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2.传统式阅读训练量过大
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把重点放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上,这与新课改的内容是不相符的,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教学,这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有着抑制的作用。
3.教师的主导作用形同虚设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相比较于传统教师“唱独角戏”的说教式教学来说,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本的鸦雀无声变成热闹红火,然而在这“热闹”背后却是教学的无效,教师指导不足,学生自由过分,教学中散漫而混乱,教学过程一团糟,教学质量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其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对阅读的理解,由于受到年龄的制约,初中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注重速度不注重质量,阅读时敷衍了事,认为快速读完文章就是完成了一项任务,无法真正理解阅读的内容,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目前学生的阅读方式和技巧都存在一些问题,对阅读教学的效果有极大的影
响。所以在进行阅?x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这一情况,让学生放慢阅读的脚步,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找到问题的答案,利用这种方法进行长时间的阅读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时,往往都是搭不上边,甚至是胡乱说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给出的答案与教学的内容不符合,影响阅读质量。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顺着教师思维去思考问题,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真正的理解,从而找到问题答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3.尊重个体差异,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化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过去“大一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导致“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来”的现象,使得学生之间的学习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效果。更何况是阅读教学,阅读作为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尤其需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从形象往抽象转变的过程,相对来说,形象的实物更容易被接受、被理解,所以,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点,在阅读中为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形象化、层次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正确合作探究,发挥合作探究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教学中,师生很容易陷入“设问”的怪圈中。如何改善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是我们教师着重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合作探究模式被广泛应用,但形式化严重,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发挥合作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阅读课堂效率,而且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在新课改形势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好问题教学方法,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范亚凤.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4(14):62-63.[2]王欣浩.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文理导航,2015(22):15.??S编辑 李琴芳
第二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层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73-01
分层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从班级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实现,并结合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学生的学习程度、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法可以从学生群体、教学目标、教学问题以及课后作业这四个方面来展开应用。
一、“学生分层”是前提条件
“学生分层”就是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分组。一般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的小组:学习能力差、不能正常完成学习任务的“学困生”归入C组;学习能力一般、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中等生归入B组;学习能力强、求知欲高、学习任务完成得游刃有余的优秀生归入A组。在教学中,教师对A组学生可采取“特别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对B组学生采用“自主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遇到学习疑难处时与其他学生一起攻克难关;对C组学生可采取“直接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消化学习内容,跟上班级整体教学进度。教师在分组时还要考虑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如把不善于交流沟通的学生安排到学习气氛活跃的小组中,把学习被动的学生安排到学习气氛主动的小组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沉闷的学生变得活跃,被动学习的学生变得主动,真正融入小组活动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分组情况是相对的、动态的,学生的情况有所变化时,教师还应及时进行调整。
二、“目标分层”是关键环节
学生分层确定后,教师就可以依据教学大纲,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例如,笔者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一课时,把教学目标设置成三个梯度:首先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即解决生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够理解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其次是面对B组学生和A组学生的拔高性要求,学生能够紧扣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领悟课文语言描写的含蓄优美意境,掌握寓情于景的写作技巧。最后是面对A组学生的开放性要求,要能够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用以拓展性赏读与《囚绿记》题材相似的文章,并提交读书报告。“目标分层”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有利于达到差异化推进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问题分层”是主要手段
在提问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笔者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一课时设置了分层提问:要求C组学生从课文描写去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要求B组学生挖掘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学生之间可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积极引导。要求A组学生根据B组和C组学生回答的问题归纳孔乙己的性格,要求学生不仅要看到孔乙己的缺点,也要挖掘孔乙己身上的“闪光点”。由于设置的问题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经过思考基本上都可以回答出来,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对学生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驱动力。
四、“作业分层”是有效补充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对A、B、C三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并作统一要求,必然造成C组学生“受不了”,B组学生“一般饱”,A组学生“吃不饱”。由此,笔者在布置作业时也进行了分层,实现分层教学的有效延续,对课堂分层教学实践成果进行补充、巩固。如针对C组学生可布置教材内的课后习题或安排与课文有关的训练,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跟上班级的整体学习进度。针对B组学生可布置补充阅读或发散性思维的作业,如要求学生阅读四大名著节选,在阅读后撰写读书报告等。针对A组学生可要求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二次建构,拓展学习内涵,比如将学过的某一篇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等。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学情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查漏补缺,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缩小班级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距,实现学生学习的共同进步。
(责编 杨 春)
第三篇:浅析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都在围绕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进行不懈的实践研究,其中,多元教学法的使用被证明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就多元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推动作用以及实施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探究,对其中一些应用普遍的方式进行了分析说明,希望对语文教学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和改革历来是人们关注较多的问题,语文学科教学基础性强,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有效地锻炼学生包括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在内的各种语文能力,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需要教师调动自身的教学热情和语文素养,给予学生多元化的教学,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就多元化教学法实施的特点及途径进行如下分析,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语文多元化教学的特点及作用
所谓多元化教学,应当包括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多元
化,所谓“多元”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颖和不同,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实施教学内容的拓展,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新颖,在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方法,有侧重地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相比,除了继续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更多地增加了学生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锻炼,教学重难点更加多元和深入,多元化教学方法从教学手段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创新,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应用不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法,实际上是在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通过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适应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二、语文多元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1.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依然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实施多元化教学的主要途径。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大致可以分为课文学习以及写作训练两部分,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在具体的教学环节逐渐渗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应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用音乐创设情境,教学冰心的《荷叶》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温柔舒缓的音乐;然后结合音乐效果进行课文范读,使学生陶醉于课文和音乐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有关母爱的内涵;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通过制作PPT课件,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2.多元化课外阅读策略
搞好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注意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训练,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需要推荐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书目,使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的目的性;其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监督,比如可以开展“全班共读一本书”的课外阅读活动,规定在一段时间内全班同学共同完成某本书的阅读,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师生共同交流阅读内容,增强阅读体验,还可以组织以课外阅读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展开。
3.多元化监督和评价机制
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评价,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必要手段,无论是监督还是评价,都可以以多元化的形式开展,例如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信息即时传播功
能,请学生每天将自己的阅读内容甚至阅读过程中的照片或者视频上传到班级的微信群,或者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内互相监督和?z验阅读情况;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分数只作为评价的一种形式出现,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间接地推动教学发展。
总之,多元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调动自身的工作热情以及聪明才智,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灵活地展开,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同样需要锻炼创新性思维,争取以更加卓越的表现带领孩子们徜徉在广阔的语文天地。
参考文献:
[1]吴莹.初中语文课程多元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3).[2]姜勇,马继英.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编辑 郭小琴
第四篇: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河源市紫金县义容中学
黄志明
摘要:教学上,我们应该更在乎学生的具体实践学习。尝试教学法通常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尝试学习;教师只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初中语文
随着社会的革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该不断去改变。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进行实际的语文学习,而是由学生自行积极主动地来学习语文。通过自主尝试学习来培养自己切身的语文思维、熏陶自己的语文情操。教师在尝试教学法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精神体验,鼓励学生自己多尝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语文的学习重点是观察、感受、分析、判断、模仿和创造,语文老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呢?尝试教学法就是优化我们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一、尝试教学法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是学生在尝试教学法中的准备阶段。对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准备工作,就是老师布置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有充分的准备。一般说来,旧的知识是在新的知识层面上发展起来的,准备阶段就是我们进行尝试性学习的导入工作。
第二步是语文教师提出尝试教学的范围。因为学生的尝试学习是有一定的盲目性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提出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出一个大体的方向,学生的实际尝试学习才会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第三步是学生自己学习语文课本。语文课本其实是我们学习的主要教材资料,所有的主干知识都在其中的。学生依据这个学习纲要来进行学习,在进行尝试学习的时候,学生会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做引导性的学习了。
第四步,尝试练习是尝试学习的目的。通过练习,尽可能掌握语文阅读要点,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当然,语文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不一样,它是一门极具代表性的文科课程。由于语文课本所涵盖的知识面较宽,且知识点蕴含其中,理解上有困难,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思考模式去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阶段要适时给予指引。
第五步,将学生分组进行课题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看法可以争论。在语文这门课程里面很多东西是没有固定的思维和答案的,很多学术观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学生在此过程中开始尝试分析课文,理清课文内容,把握课文要点,教师也要及时鼓励,表扬优秀,鼓励上进纠正偏差。
第六步是语文教师讲解。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毕竟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知识面会比学生广阔得多,学生在自己尝试学习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盲区。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但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不是什么都要从头讲起,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的关键之处重点讲解即可。
二、用尝试教学法来进行阅读教学
语文教师在用尝试法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掌控: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的制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如果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会更加灵活,思维也会更加的活跃。无可置疑,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教师上课上得宽心,学生学得尽兴。
第二,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驾驭课堂教学,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很关键的。如果我们还是依照老规矩去教导学生,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学,那样学生真的会感到很枯燥。因为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教师以自己的经验来设计的,学生没有参与权。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体验,这样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尝试教学法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条理性,注重自主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语文教师还应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民主开放的教风。在尝试教学法中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多重尝试多尝试多种的途径,自主学习未目标,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模式的权利。
第四,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以达到尝试教学法的要求,这样才会宽阔自己的视野。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那么,语文老师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首先,要按学生的素质高低适当布置定量的阅读作品进行阅读训练;其次,要指导学生写阅读心得,把阅读感受到的各种情况有效消化、吸收;再次,让学生讨论并畅谈阅读心得,使学生共同享受阅读成果。通过尝试阅读训练,定能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教学。
第五,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器具来刺激学生感观。我们可以以现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较多的课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例。从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新鲜的教学组织形式会在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时间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长时间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会从这种不同于固定教室教学的环境中,提取有利于组织教学秩序和教学内容的方法,吸收各种因素来给学生造成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和带色彩的文字来刺激学生学习的感观,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吸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密切联系生活,重视生活的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尝试教学的要求。
以上六个方面,对应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指导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尝试教学法是非常实用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拓自己的语文视野。
参考文献:
[1]田泽生.试谈主体性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04).[2]宋敏芳.“尝试教学法”的运用初探[J].河南教育.
第五篇: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物理知识中迷失了方向,而且其思维被禁锢在了单纯的知识层面上,大部分学生除却借助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物理学习之外,毫无思考的积极性。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由此,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教学法,将所要讲授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一方面借助问题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激发其物理探究兴趣。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W 问题教学法 问题情境创设 提问
常规意义上的问题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根据教学所需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借助问题形式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并采取小组合作或者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推及到高中物理教学之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落实到三个环节: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提问;问题思考。在本文中,我主要从这三个环节入手,谈一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落实问题教学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纵观当前所使用的高中物理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该版本的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每一节新课导入部分都设置了相应的情境,如此,使得物理教学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枯燥、乏味。由此,教师可以充分借鉴教材情境的创设,在上课之初,就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此借助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一)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既然物理是一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对于物理认知有限的高中生来说,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很好地拉近他们与物理的距离,并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作用下,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我在组织“直线运动”这一内容的时候,会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开往北京的动车运行情况,以此创设情境:有一辆开往北京西的动车,途径济南要停车,停车和离站都可以视为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以图像形式展现),那么请问该动车在济南停车浪费了多少运行时间呢?生动直观的画面和生活问题自然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的各个环节都包含着丰富的问题,而且在直观的实验下,学生也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由此,实验是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我在组织“折射率”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将一个大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液体,(该液体的折射率与玻璃的折射率相似),接着向将大烧杯遮住,向其中放入一个小烧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大烧杯,探究其中装了什么东西。在学生讨论之后,我用镊子将小烧杯从大烧杯中取出来,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当小烧杯置于大烧杯中的时候,我们无法清楚地看到小烧杯呢?如此,在实验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对“折射率”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教学法中教师的提问与传统的按照教材习题提问的方式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生成中自然而然地采取多样的方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组织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会遇到诸如现象类、概念类类、规律类等内容,那么,如何就这些抽象的理论内容来进行提问呢?就现象类物理知识教学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问题:1.这是什么现象?2.产生该现象的条件是什么?3.该现象在生活中有何体现,如何将一些现象运用到生活中呢?应用这一现象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我在组织“光的衍射”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按照以上的方式提出这样的问题:1.衍射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2.衍射产生的条件是什么?3.光的衍射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
三、学生解决问题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起着引导作用。由此,在组织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除了借助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向学生呈现问题之外,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思路,如此学生才能准确把握问题,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我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会采取诸如类比法、推广法、追问法等方式。以类比法为例,在教学“电场”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定,将学生已经学过的重力场内容引入其中,引导学生在重力场和电场的类比,探究电场力做功是否和重力做功一样都与路径有关系,电场力和重力是否有着更多的联系?或者电场这一节的内容可以与所学过的哪些知识进行类比,如此可以在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所学到的旧知迁移到新知学习之中,提高其新知学习效率。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教学法,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此借助直观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并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诸如类比法、推广法等来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提高其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培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2]张秀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5.(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临汾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