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课孔子学案及答案
第二单元 第1课 孔子 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难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岁):苦研《 》《 》《 》《 》,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 为己任。
2、讲学收徒(30岁):对“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 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
3、从政生涯(51岁):在鲁国做中都宰,后官至司寇。为了实现恢复 社会的理想,他试图加强,削弱,抑制,结果失败。
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化: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除《 》,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1)、春秋时期是 社会向 社会转变的时期。(2)、违背 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意义。
2、内容:
(1)、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 ”,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就是,包括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主张以 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
(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他认为“ ”,要恰到好处“ ”。
(4)、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开创,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 ”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
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 》,成为儒家经典。
四、多后世的影响
1、积极意义:
(1)对中国:① 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
② 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
③ 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① 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
② 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
③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2、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
3、总 评:世界前列思想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合作探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
【当堂检测】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
(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
(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第一课 孔子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1.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界思想文化名人,伟大的教育家。
2.影响:
对中国:(1)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一统,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古代文化: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世界:(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对这些国家产生深远影响。(2)西方:明清以后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当堂检测】(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2)“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
(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
第二篇:成语学案及答案
****中学高中语文思维导学案
成语练习班级:姓名:
学科:语文 课时:2课时 编写人:审核人:编号: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B.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C
D.第49届NBA东西部全明星赛将于北京时间明晨7时在三藩市举行,届时球迷们熟悉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把祖传的珍藏多年的明清字画义无反顾地献给了历史博物馆。
B
C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B
C.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刘宋诗人谢灵运。
D.刘华非常激动,高声争辩说:事实”。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B.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伟大的事业,要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C.侦察员小吴谈了自己的看法,队长和老王听后相视一笑,小吴的看法与他俩不约而同。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贵”。
B.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C.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B
C。
D.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行吗?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B
C1
D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战士们奋战了一天一夜,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继续与山火搏斗。
B
C
D.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杂着一些外语词汇,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她的小学和初中的都是在很普通的学校里上的,虽然师出无名,但今天她却成了这一领域中的杰出人才。
B.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
C
D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天光很暗,那个人的笑容讳莫如深,如同罩在一层雾里。
B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必须坚持借鉴、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使文学的百花园呈现出如花似锦的景象。
D.但最终只是招来嘲笑而已。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B6·19”的大火。
C
D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经在去年七月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
C
D。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含义。
B.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C
D.这家饭店不仅为该单位大吃大喝提供了方便,双方都少不了好处。
《成语》
1【答案】选A
【解析】B项“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C项“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孟子&8226;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
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肇始人D项“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贬义 2【答案】选C
【解析】A项“义无反顾”是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B项“不可思议”是形容事物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D项“细大不捐”捐,舍弃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
3【答案】选A无法跟他讲道理,形容态度蛮横
【解析】B项“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C项“独占鳌头”指第一名,此处不合语境D项“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4【答案】选D一视同仁:原指对百姓一例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不分厚薄,同样待遇
【解析】A项“丧家之犬”指无家可归的狗比喻失去倚仗,无处投奔的人宜改用“瓮中之鳖”B项“ 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C项“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约定而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完全一致应改为“不谋而合”
5【答案】选 D
【解析】A项“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B项“如坐春风”用以喻与品德高尚而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其熏陶 C项“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
6【答案】选D
【解析】A项“安之若素”谓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B项“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年轻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C项“ 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就高兴
7【答案】选B
【解析】A项“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而不能控制自己语出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应改为“不由自主”C项“气象万千”形容景象变化多姿,非常壮观应改为“瞬息万变”D项“鼎足”是指三方面局势,前文是“两家商店”,语境义与成渝含义相悖而误
8【答案】选C
【解析】A项“忘乎所以”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得意而忘记了一切,含贬义B项“无动于衷”强调的是内心不为外界所动,形容内心冷酷、感情麻木应改为“心不在焉”D项“不知所云”本为谦词,谓自己思绪紊乱,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今泛指言语混乱或空洞9【答案】选B
【解析】A项“师出无名”谓出兵而无正当理由语本《汉书·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的理由C项“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就像已经逼近了眉毛和睫毛一样D项“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时间紧迫
10【答案】选D
【解析】A项“讳莫如深”指隐瞒得非常严密,惟恐别人知道B项“挥洒自如”多形容写字、绘画、作诗时运用笔墨不拘束,非常流利自然C项“如花似锦”华彩绚丽,形容风景或前程美好
11【答案】选C
【解析】A项“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是稍微、较、尚之意,如天气差暖、差可告慰等B项“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D项“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12【答案】选B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
【解析】A项“东山再起”指再度任职,或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此使用对象不当C“呼之欲出”形容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D项“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 玩弄文辞;耍笔杆子含贬义
13【答案】选D
【解析】A项“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贬义B项“官样文章”指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贬义C项“曲尽其妙”曲折深入地将其奥妙处都表达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第三篇:咬文嚼字学案及答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2、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预习案】
1、了解有关常识:
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2、作家作品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等。
3、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炼字题如何设问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2.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尽量点出表现手法。
4、“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5、.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第一层(1至4)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思想_和情感的调整。
第二层(5至7)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8段)点明写作目的:对多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6、字音
嫌弃
垂涎
唾骂
氛围
潜能
锱铢
箭镞
.........嚼碎
月晕
焚香
意蕴
灞桥
携手 ......
7、字形
陈词()调
自()得意
咬文()字
举不()举 留心玩()
推陈()新
清()肺腑
变化莫()()()必较
()然无味
胸()气度
轮外圆()
8、熟语积累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推敲词句;形容卖弄才学;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含贬义)陈词滥调:陈旧不切实际的话。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锱铢必较:很少的利益,很小的事情也会斤斤计较。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9、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咀嚼(jiáo)上乘(chéng)锱(zhī)铢(zhū)必较 拘(jū)礼
B.没镞(zú)付梓(xīn)清沁(xīn肺腑)斟(zhēn)酌
C.岑(cén)寂 憎(zèng)恶 深恶痛嫉(jí)胸襟(jìn)
D.蕴(yùn)藉(jiè)尺牍(dú)咬文嚼(jiáo)字 流弊(bì)
10、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C)
A.援例 红彤彤 凝炼 事过景迁
B.含糊 兴冲冲 揉合 锱铢必较
C.谨严 热烘烘 付梓 深恶痛绝
D.含义 耍花招 精髓 发人深醒
【思考探究】
1、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其中中心论点是哪个?
文章中作者提出了
(1)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3)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
(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6)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不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7)字的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袭用套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滑向套板反应。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8)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答: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答: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答: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两句的剖析。
答: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答: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3、探究下列各题,在实践中咬文嚼字。
(1)《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项
(A)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
②点
③火
④笑
B.①潜
②翻
③蓝
④笑
C.①润
②翻
③蓝
④春
D.①潜
②点
③火
④春
(2)下列两组诗,加入哪一组动词境界全出?
①轻风()细柳,淡月()梅花。(d
a.摇 映
b.舞 隐
c.弄 吻
d.扶 失
②山色蒙蒙()画轴,白鸥飞处()诗来。(b
a.如 带
b.横 带
c.入 送
d.挂 入
宋俞佳过湖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
(3)作者说:“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根据这一论断,说说下面原句与修改句在表意上的差别。
①、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
(鲁迅诗)
②、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蹓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啊!
改句: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谁是最可爱的人》)、参考答案” ①意为眼睁睁地看着,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②由思想感情上的羡慕而调整为赞美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当堂检测】
一、本课考点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
A.姚明意外受伤,近几场赛事只能作壁上观,但火箭队仍然取得了22连胜。有人认为他们很有些运气成份。
B.对于主持人读错音,有人觉得无伤大雅,但其声音经电视等媒体一传播,再小的错误也会放大,因此应当特别注意。
C.试想,连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都自言不是永远的称职博导,更何况望其项背的那些年迈的博导们了。
D.一些作者的文字功底不足,往往错字连篇,病句百出,其错误之多,常令编辑目不暇接,想帮助修改都改不过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院团要带头出精品,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市场,弘扬民族文化。
B.处在汽车时代,攀比之风盛行,不但收入一般的工作人员买了汽车,而且白领、金领们也都“伤筋动骨”地买了高档汽车。
C.在市政府举行的研讨会上,代表们分小组对处理制假贩假问题进行讨论,与会者都群情鼎沸,强烈要求严惩违法者。
D.人类文明进步史告诉我们,基础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应用科学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下列有关“咬文嚼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所以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是很好。
B.本文中作者认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C.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D.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是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A.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原因在于“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B.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凡多三石字”,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其中区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C.古今人都赞赏“推敲”故事中“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作者认为二词并无高下之分,关键在于贾岛要表现的意境是什么。
D.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运用了文字联想的意义,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我们今天为文要想写出个性,也不可忽视字的联想意义。
B.文学的文字有时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而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因而,科学不必顾到联想的意义,而应重视直指的意义。
C.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创作要努力走出套板反应。
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创作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二、运用咬文嚼字这一标准,对下列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
1.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2.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春意“浓”
3.“眼”看朋辈成新鬼 “忍”看朋辈成新鬼
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例1:
“绿”字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例2: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且将无“声”的景象附着了有“声”的意味。它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例3:
“眼看”有冷眼旁观之意,少了“忍看”一词中“强忍着”的悲愤意味。
例4:
“一枝”乃画龙点睛之词,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 开,更显此梅不同寻常,写出了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的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
第四篇:孔子游春作业设计及答案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孔子游春》作业设计及答案。
1、《孔子游春》本文通过描写孔子带领弟子们到四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
2、《孔子游春》孔子带学生到泗水欣赏春天美景以此来教导学生做人。因为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所以孔子称水是真君子。学了课文,我们认识了博学多才、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导有方的大教育家孔子,认识了爽朗大方、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子路,温文尔雅、谦虚沉稳的颜回。
3、“泗水河畔春意更浓了”是因为(1)春天来了,泗水河畔本来就洋溢着浓浓的春意;(2)孔子与弟子一番论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这句话有着 深化中心 的作用。
4、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72人,曾整理过《诗》《书》《易》《礼》,编写过《春秋》。贤弟子有:颜回、子路。
5、《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论语》里有不少精辟的语句: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默而识之,学而不言,诲人不倦。
③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来自《论语》的成语:文质彬彬 敬而远之 当仁不让
7、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做人就应该做像水一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第五篇:《海燕》 导学案及答案
姓名 班级
一 海 燕
一、目标导学
1.理解象征意义,体会对比作用。2.把握海燕形象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或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苍茫()飞沫()胆怯()困乏().....翡()翠 呻吟()掠起()飞cuàn()....chǔn()笨 蜿yán()寂mò()zhân()怒 2.二读课文,思考本文以大海为背景,描写了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几个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四)理解象征意义。
1.本文采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指出海燕、海鸥、海鸭、企鹅、乌云、狂风、雷声、闪电、大海、暴风雨的象征意义。
2.作者写海燕,当然有他的时代性。就我们现在来说,仍然觉得他有较大的意义,想一想,他对我们现在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五)总结全文。
1.中心意思:《海燕》这首散文诗,热情地歌颂了,揭露 了,抨击了 的丑恶嘴脸。
2.写作特点:寓情于景,借景抒怀,运用 手法,兼用对比、反复、烘托、、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特点。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胆怯()蜿()蜒 号()叫 呻吟().....掠起()甩()到悬崖上 摔()成尘雾和碎末 ...2.《海燕》作者是,他是(国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 》、《 》、《 》。本文体裁是,它兼有 和 的特点。
3.在暴风雨将要来临的画面中,其他海鸟和海燕形成鲜明对比。请发挥想像,深入体味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说一段话,充分展示海燕的心理活动(不少于50字)。提示:海燕的心理活动应包括以下几点:(1)欢乐之情;(2)对暴风雨的热情和渴望;(3)无畏和战胜暴风雨的信心。
(二)课内阅读
①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②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③海燕叫喊着,飞翔着,象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④看吧,他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⑤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大意。
2.又温暖,又滋润!”蛇对那自由的鸟这样的回答,可是它却在心里暗笑鹰的这些梦话。而且,它这样想着:“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
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鹰使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战斗是多么幸福啊!„„”
1.高尔基《鹰之歌》中的“鹰”、“蛇”象征什么?
2.本文运用类比方法主要体现在()A.借鹰和蛇来寄托自己的情志。
B.用鹰和蛇的习性来体现社会上某类人的行为。C.赋予鹰、蛇以及其他自然景物以人的灵性。D.用鹰和蛇的言行来体现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3.“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这句景物描写对刻画“那勇敢的鹰”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文末“鹰使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这一句,着重从什么角度刻画“鹰”的英雄品格的?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失败的英雄”?
5.读了本文,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自我解剖从前什么时候扮演了“蛇”的角色,什么时候像“鹰”学习的?今后有何打算?
五、课后作业
1.完成导学案拓展阅读。
2.熟读课文,选择最喜欢的语段加以背诵。
《海燕》导学案参考答案
二、自主预学
1.cāngmáng mò qiâ fá fěi shēnyín lǜe 窜 蠢 蜒 寞 震
2.本文以大海为背景,注意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画面。
变现实了么?你们以为逃避就可以无忧无虑了么?你们错了!你们大错特错!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逃避只会让你们变得更加虚弱!你们将会不堪一击!你们要勇敢地站起来啊!站起来呀!站起来吧!
例二
海鸥啊!你这海面翱翔的精灵,你总是借着阳光的庇护,偷得片刻的休闲,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飞翔。此时,残烈的暴风雨即将吞噬阳光,海浪也倚仗着烈风的嚣张气焰怒号着,就在这天地被黑暗笼罩的刹那,无论你是怎样地飞窜,也挣脱不出黑暗的囚笼,与其不断地挣扎,还不如和我比翼翱翔,带着必胜的信念,与暴风雨搏击!
海鸭啊,平时悠闲自在的你此时怎么这般措手不及?难道就是这轰轰烈烈的雷声将你吓成这番模样?被动是没有任何取胜的余地的,让我们一起,带着大海的愤怒向乌云挑战吧!
还有你,你这笨拙的企鹅,你躲藏起来就能逃避被黑暗吞噬的厄运吗?与其提心吊胆地为自己担忧,不如慷慨激昂地与暴风雨鏖战!让我们一起和狂风争鸣,吹响战斗的号角吧!
海鸥、海鸭、企鹅,你们听到我的心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战斗带来的拼搏的乐趣吧!
(二)课内阅读: 1.答案:暴风雨到来时海燕搏击风浪,积极战斗,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2.答案:形象地表现了风、云、雷、电的嚣张气焰。3.答案: “飞舞”一词写出了海燕的欢乐;“精灵”一词展示海燕的战斗形象;“大笑”“号叫”,显示了海燕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
4.解析:不行,改动以后句式变化了,突出的对象就成了浪,而不是象征反动势力的狂风,也不能表现反动派势力对人民群众的迫害之深。
五、拓展阅读:
1.鹰”象征革命勇士;“蛇”象征满脑袋市侩哲学的庸俗小市民。2.D 3.通过对蛇生活的阴暗、腐臭的山谷的环境描写来反衬鹰对重返广阔自由的美好天空战斗的渴望之情。
4.文末着重从在蓝天中搏击、不幸负伤的“失败的英雄”,其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渴望战斗的激情和念念不忘再一次翱翔天空重新战斗的精神却屹立不倒这一内外对比的角度来刻画“鹰”的英雄品格。联系生活略。
5.此题是开放题,答案不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