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学习总结[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04:1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代汉语学习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第一篇: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考研论坛资源共享-《古代汉语》学习总结帖(专用)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南京大学高小方的方法

(一)牢牢抓住八条:

(1)“四到”法

眼到──繁体字,一笔一画看仔细;只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不行,如:“寿(壽)”、“刚才(纔)”的“才”的繁体。有注解,逐条看。“不求甚解”,至少学语言课不行。

口到──寓记忆于吟哦,培养“语感”。西谚:“与其记在心间,不如记在唇边。”运动记忆不易忘。

心到──用心记,记特殊音义,记特殊句型等等。多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这八个字是古今多少学问家成功的共同秘诀。

手到──记笔记,并及时地加以整理;做卡片,定期分类,努力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有生字,要勤翻工具书。

(2)以文选为中心

“语言就包含在言语作品中。”我们要精熟上百篇周秦汉的源头范文,做到能正确诵读、解释、翻译;要熟悉到随便举出其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立刻就能记起是哪一篇里的。首先练好这一项基本功,然后再谈“深造”二字。

(3)以词汇为重点

语音、词汇、语法这三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须特别注意。对于古今词义不同的词,尤其是那些“微殊”的,要细心辨析,留心记住。读古书误解往往在这些词上头。如“信”、“书”(《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一年中,我们要扎实地掌握

600个左右常用词;对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项,要相当熟悉。我们结合文选讲解一些,大量的还要靠大家课外自己看教材,研究、归纳。

(4)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

这就是说,对于文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古汉语语法现象,也要给予相当的重视。关于语法体系,先学通一家,再博采众家之长;不要一上来就搞一个大杂烩。

(5)逐步掌握通论

要以历史主义的观点,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个别认识一般,把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掌握古汉语的一般规律。说得具体些,就是对于古今汉语在词汇形式、词义内容、词性活用、虚词用法、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异同,都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认真做好口头的、笔头的各种练习

口头的练习有朗读、背诵等,笔头的练习有做读书笔记、注音、释义、翻译、语言要点分析、名词解释、古文赏析、小论文等。

(7)要培养自己浓厚的兴趣

有兴趣才会自觉地预习和温习,有兴趣才会钻得进,也才会有创见。人,大概只有吃糖果的兴趣是不用怎么培养就有的,其他的兴趣则一般都要经过强化培养的。地质队员翻山越岭采标本,对冷冰冰的石头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如果我们想到只要闯过了文字关就能为人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古代汉语的干劲自然就大了。“文字关”也是一种“关”,红军长征过娄山关是靠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老子出关也是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的。过关总要付出代价。但我们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却是成功的喜悦。待到我们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闯过了文字关,从而在古代文献阅读和研究的领域里可以自由地驰骋,不断领略到古典艺术的胜境,并自己放出眼光进行美学的分析,或作古代语言的研究,或在创作中成功地继承了某种艺术形式时,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呵!

(8)四字诀:

勤──勤勉,见缝插针,不怕辛劳,孜孜以求。

谨──严谨,一丝不苟,多闻阙疑,认真继承。

精──精通,熟读精思,精益求精,升堂入室。

进──前进,深造有得,勇于创新,追求完美。

(二)掌握一串钥匙:

拎出文言文的十几个学习要点,作为打开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它们是:

1.通假字

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如:赵王少,不能蚤起。蚤,通“早”,早早地。

2.古今字

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先出现的是“古字”,后起的是“今字”。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回来。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

3.异体字 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如:涙,同“泪”;愬,同“诉”。

4.破读字 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5.词类活用 在上下文中甲类词临时用如乙类词。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名词用如意动。

6.词序 前宾语、动量表示法等。如:吾谁欺? 未之有也。[三]思而后行。

7.双宾语(1)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如:语之故;

(2)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如:问之客。

8.非支式 即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式,其形式的宾语,实质是补语。如:而誓〈之〉曰:“„„”誓之,向她发誓。

9.被动式 “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被”字式等。

10.实词、词组 联绵字、偏义复词„

11.虚词 如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等。

12.省略 承上省或探下省主语、宾语、动词、介词等。

13.修辞 如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互文等。

14.文体

如散文中的史传文(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杂史)、杂记文(游记体、笔记体„„)、说理文(语录体、史论体、寓言体„„)、应用文(书信体„„)等;韵文中的风体诗(诗经),骚体诗(楚辞),汉魏六朝古诗(乐府、歌行),古体诗(古风)中的七古、五古、古绝,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七律、五律、排律、律绝,词,曲等;骈文(骈赋、连珠、对联)等。

15.特色与表现手法 如对比、烘托、铺垫、暗示、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等。

16.同源字 具有一个共同的概念义而读音又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或几个字。如: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阙,与“缺”同源。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掌握了这串钥匙,也就掌握了研读文言文的主动权。学生依照新编《古代汉语》教材的示范,在解剖了数十篇文选的语言要点之后,就能实实在在地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从而顺利地闯过文字理解关。

高老师用的是南大自编教材,不过道理一样。

王力的《古代汉语》第一册要熟读,最好每个字都看到,包括注释。前期打下基础,后面就如行云流水了。

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繁体字)本。它是在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常用詞”的基礎上編寫的,解釋的是古代漢語中的一些常用意義。

要了解字的本意,可以查阅《漢語大字典》。

关于标点。。

在对文言散文标点之前,应反复多读几遍,做到真正理解古人的意思和具体语词的意义之后,再进行标点。

正确的断句,需要掌握一定的词语、语法、音韵以及要有比较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方法都是次要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古代汉语研究生部分阅读书目

1《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 中华书局 1963年12 月影印清陈昌治刻本(大徐本)

2《文字蒙求》(清)王筠撰 中华书局 1962年10月影印著者重订本

3《中国文字学》唐兰著 开明书店1949年3月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1版(据原开明书店版重印)

4《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 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第1版

5《汉语音韵学常识》唐作藩著 新知识出版社 1958年5月第1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59年11月新1版

6《诗词格律》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77年12月第2版(《中国文学史知识丛书》本)

06南京大学参考书目:

《文艺学纲论》胡有清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第三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编写组,上海文艺出版社;

《外国文学》(欧美部分)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如考南大,以上书都要精读,不分专业。

重点。。

第一册几乎全部。第二册诸子散文,第三册《史记》以及与其有关的篇目,其中重点是《报任安书》。第四册的文化常识。各册的常用词。

其它三册的常识也必须掌握。

个人认为,第一册很多段落最好背诵,包括注释也要熟练掌握。

初读之建议。。

才开始读是觉得麻烦,我看第一遍时先把常见而重要的和陌生的知识点划出来,不必马上记住,梳理完全书后,全部重温一遍。第3遍专攻重点和难点,那些以前就知道的内容就不怎么看了,或者一带而过。

第一遍梳理时,注音释义可以注在文章空白处,就像古书的“旁批”“眉批”,或者直接注在字的上方(字要小点,不影响阅读为佳),陌生而多次出现的就多注几遍,联系起来,多做比较,加强印象方便后面的学习。

古汉语的学习需要重复记忆,多读多看多背自然能学好。

习题。。

《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古代汉语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开设的硕士课程有汉语语音史、训诂学、汉语语法史、中国语言学史等;博士课程有汉语语音史研究、汉语史料学、广韵与中原音韵等。

本专业主要成员有:

鲁国尧

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语言学科规划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会理事,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鲁国尧自选集》。

李 开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汉语语言研究史》、《现代词典学教程》、《戴震评传》等。

柳士镇

教授,国家教委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等。

王希杰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汉语修辞学》、《修辞学通论》等。

滕志贤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诗经引论》等。

高小方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等。

汪维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等。

刘晓南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锡彭

副教授,主要论著有《连宾动词初探》、《语素的定义及其他》等。

薛 遴

副教授,主要论著有《句容方言志》、《丹徒方言志》等。

陈 光

博士。语言要点:

1.通假字:北冥、南冥-溟(海)斥(chǐ)鴳(yàn)-尺

小大之辩、辩乎荣辱之境-辨 御六气之辩-变

而徵一国-能 旬有五日-又(《词诠》:去声,连词)

2.古今字:垂天-陲 三飡(cān)而反-返 小知不及大知、知效-智

邪(yã,句末语气词)-耶

3.异体字:決-决 飡-餐 鴳-鷃 翶-翱

遊-游

4.破读字:决(xuâ,迅疾)起而飞 抢(qiāng,撞,碰到)

且夫、故夫、夫列子、若夫 行比一乡 数数然 内外之分

恶乎

5.词类活用:适莽苍者

宿舂粮 三月聚粮

6.词序:莫之夭阏 之二虫又何知?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知其然也?

奚适2 恶乎待哉?

7.双宾语:则芥为之舟

8.非支式:抟扶摇

抟扶摇羊角

9.被动式:

10.实词、词组:怒而飞 海运 《齐谐》者,志怪者也。

抟 扶摇(合音为飙)六月息 野马 培风 夭阏 图南 决起而飞

果然 冥灵(一种灵龟。依宋末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说)冥海

羊角 犹然(舒迟之貌。见《荀子·哀公》杨倞注)加劝、加沮

泠然 至人、神人、圣人

11.虚词:是鸟也、之二虫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斯在下矣(斯,于是)斯已矣(斯,此)而后乃今2

特闻(特,独)彼其(那人他)于世

时则不至(则,《经传释词》:“则,犹或也。”副词,或许)

虽然(词组,虽然如此)12.省略:翱翔〔 〕蓬蒿之间

词类活用练习

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词活用了?属于何种活用?), 并解释其活用后的意思:

1.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洁,形容词用如使动,使„„洁。

乱,形容词用如使动,使„„乱,搅乱。2.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

儒〔者〕,信奉儒家学说〔的人〕。[儒,名词用如动词,修饰“者”。]

美〔政〕、美〔俗〕,都是形容词用如使动,使„„美。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强,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强。

用,动词用如名词,费用,用度。

贫,形容词用如使动,使„„贫。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变绿。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

老,形容词用如使动,使„„老,使„„长(zhǎng)大。

肥,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变肥大。6.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红,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变红。

绿,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变绿。7.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生,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复生。

死,动词用如名词,死者。

肉,名词用如使动,使„„长(zhǎng)肉。8.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韩非子·十过》)

入,使动用法,使„„入,把„„送入。9.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将〔括〕、将〔之〕,都是名词用如使动,使„„为将(jiàng)。

破,使动用法,使„„破(被打败)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溅,使动用法,使„„飞溅。

惊,使动用法,使„„惊。1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愁,使动用法,使„„忧愁。12.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朝(cháo),使动用法,使„„来朝见。1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国,名词用如使动,封„„为诸侯国。1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小〔鲁〕、小〔天下〕,都是形容词用如意动,以„„为小。15.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善,形容词用如意动,以„„为善,认为„„才能美好。

客,名词用作状语,把„„当作宾客来„„,以对待宾客的态度来„„。

16.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同上)

轻,形容词用如意动,以„„为轻,轻视,看不起。17.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

宝〔珠玉〕,名词用如意动,以〔珠玉〕为宝。18.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友,名词用如动词,与„„结为朋友,结交。19.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目,名词用如动词,用目光示意。

20.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张翥《东风第一枝·忆梅》)

苔,名词用如动词,生苔藓。

叶,名词用如动词,长(zhǎng)叶子。21.游雅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魏书·陈奇传》)

众,名词用作状语,当众。

尔汝,代词用如动词,以“尔、汝”来称呼。2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

一、再,都是数词用如动词,做一次、做第二次。23.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

侯,名词用如动词,被封侯。

继,动词用如名词,继位者。2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同上)

深远,形容词用如名词,长远的利益。2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记》)

兄,名词用作状语,以对待兄长的态度来„„。

2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朝(zhāo)、夕,都是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在当晚。

27.以鹑首而赐秦,天胡为而此醉?(庾信《哀江南赋》)

此,代词用作状语,这样地,这么。

28.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友、子,都是名词用如意动,以„„为友、以„„为子。

29.〔李〕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生〔得〕,动词用作状语,活〔捉〕。

30.〔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号(háo)〔哭〕,动词用作状语,连喊带叫地大声〔哭〕。

儿,名词用作状语,表比喻,像小孩儿一样地„„。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是同一大类的,上联是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是对句是B型, 则下联出句是b型,也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黏平,仄黏仄,把两联粘连起来。

对: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也就是在对句中,平仄是安全对立的。失黏:不合乎黏的规则的,叫做失黏 失对:不合乎对的规则的,叫做失对

犯狐平;B型句五律第一字七律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会犯狐平

三平调:A 型句,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必须是仄声,否则最后三个字变为平平平,是所谓的三平调。

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

救拗: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做救拗。

合掌:一联对仗的出句合对句完全同义(或者基本同义),是诗家之大忌,叫做合掌。

流水对: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合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

借对:是说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思,诗人在诗中用的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者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的一种,是臣民对君有所陈述的一种文体。疏: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上给皇帝的奏疏。

墓志铭:古代的一种文体。表示对死者的纪念。文章正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序是死者的姓氏,爵位和生平事迹。第二部分是铭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有三个特点:1语句方面:偶和四六2语言方面:平仄相对3用词方面:用典和辞藻

声律:作家按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替的节奏,就是所谓的声律 节奏:平仄在诗和韵文中的作用,构成一种节奏 三王:夏禹,商汤,文王

五帝:皇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尧,舜

汉魏六朝诗:一般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

乐府歌辞:乐府是官置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 新乐府: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的白居易等掀起了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做新乐府。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据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限制

五古:五言古体诗

七古:七言古体诗

五律:五言律诗,限定八句四十字

七律:七言律诗,限定八句五十六个字

排律:超过八句的诗叫作排律

绝句:只有四句的 律句:受平仄格律限制

杂剧:是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其中唱词是剧中人唱的(往往是主角一个人唱)

散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它和词的性质相近

小令:等于一首单调的词,是独立的只曲,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词调或小曲,句调长短不齐,而有一定的强调

套数: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的套曲

衬字:是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加添的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是不能加在句尾

曲子词:词来自民间文学,它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所以当初成为曲子词

填词:(倚声)在唐宋时代,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的,所以叫做填词,又叫倚声

词调: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词牌:词调很多,多种词牌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

小令:前人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以五十八字以内的为小令,五十九到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双调:是最常见的形式,一般的情况是前后两调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也相同,不相等的大都是后阕起首的两句,字数不同或者平仄不同

稽古:援引古人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引经: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倒置:由于对仗平仄和押韵的要求,古代作家往往着意造了一些词序颠倒的句子

迂回:是一种隐晦难懂的修辞手法,作者的话不是直接说的,而是用转弯没角的方式说出来,所以叫迂回法

委婉: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权贵,统治者以至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夸饰;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不是言过其词,而是一种极度的形容语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后来经过许多人的增益,它比较系统详细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放映了那各时代的面貌,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

孔颖达疏。

《康熙字典》是清

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编撰的,书成于康熙55年,它是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写的。字头按部首排列,分为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作者已无可考,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西汉刘向整理过的,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共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拟定

《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书中辑录了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汉初所传《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经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魏时何何晏《论语集解》是最早的论语注本,《论语》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

宋 邢丙疏宋)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四书:《大学》《中庸》(《礼记》中的两篇)《论语》《孟子》

训诂:解释古书中的词句的意思

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词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科学。

形训:是用分析文字的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

声训:又叫音训,就是取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刘熙《释名》是声训的专著。

同字相训:即用相同的字来训释字义。

同声相训:即用同音的字来训释字义。

音近相训:用双声叠韵的字来训释字义。

义训:就是直陈词义,它不借助于字的读音和形体,而是利用语言环境据文证义,即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

标明义界:就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达词义的内容和特点,即用一句话或数句话,给词所标志的事物下定义。

同义相训,简称“同训”,就是利用词的同义关系来训释词义,它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之一。

反义相训:简称“反训”就是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它是训释词义的方式之一。

浑言:是笼统的说,也就是泛指,又称为统言。

析言:是分析的说,也就是特指。

望文生训:是指在解释词义时,不问字词之间的复杂关系,只就字面勉强解说,而这样的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义毫不相干。

增字解经:就是在说解中加进原文所没有的词语,而所增加的词语并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增字是为了“强经就我”而自圆其说,因而又被称为“增字强解”,这是训诂的一大弊病。

修辞:

1.讽喻:是用虚构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用以劝诫或教育别人的一种写作方式,它通常用在本意不便使用或不容易说的明白的时候。

2.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3.反语,就是说反话,让听者自己去领会正面的意思。运用这种修辞方式的句子有两层意思,句子的表层意思跟作者要表述的正面意思总是相反的。

4.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内容的修辞方式就是反问。反问是无疑而故问,不需要听者回答,其答案就在句子的字面意思的反面。

5.委婉;用委曲婉转的话来暗示本意的修辞方式叫做委婉,6.回文;用上句的末尾作下句的开头,又用上句的开头作下句的末尾,运用语序的回环往复形式来表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修辞方式叫作回文。

7.顶真:用上文的结尾作下文的开头,使邻近的章句首尾蝉联,上传下接,这种修辞方式就叫顶真,又叫连珠。

8.拈连:同时叙述甲乙两事物时,故意把只运用于甲事物的词拈来连用到乙事物上,临时巧妙地求得语言表达上的一致,增强两事物之间的意义联系,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拈连。

9.藏词:把古书中的一个语句割裂开来,用留下的部分代指被藏去的部分或原句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藏词。这些被藏去的词语都在原语句的结尾,可称为藏尾。有时被藏去的词语在原句的开头,可称为藏头。互文: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叫做互文。

11摹状:摹写人物的形状声音的修辞方式叫摹状。摹状可以分为描绘形状和模拟声音两种。描绘形状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人物的形貌,颜色,动作和情态描绘出来。

模拟声音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把所听到的人物动作的声音描摹出来。

12.警策:用精练新颖的语言来概括说明深刻的道理,使人觉得意味深长,引起深思,加深印象,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警策,又叫警句,格言等。

13.折绕:有话不直说而故意绕弯子,说得迂回曲折但语意清楚明白,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折绕。

14比喻:就是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或道理(喻体)来比喻说明抽象生疏的事物或道理(本体),使它容易为人所接受。

15.借代: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跟它有密切联系的东西来代替,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作借代。

16.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联的句子成对使用,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对偶。

17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关联,语气一致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词组成串排列,以加强语势,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排比。

18.比拟:以物为人或以人为物来描写说明的修辞方式就是比拟。

19.双关:运用词语的音义条件,使词语同时具有表里两重意思,言在表而意在里的修辞方式称为双关。

20.映衬:为了便于说明一定道理而把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加以比较,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映衬。

21.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故意言过其实,以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就叫夸张。

22.层递:就是按事物的轻重大小先后依次层层递进地说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23.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加强某种语气和感情而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个语句的修辞方式就叫做反复。

24.错综:为了避免单调平板,追求语言的生动活泼,变化多姿,故意选用别异的词面或参差错落的句式,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错综。

25.飞白:明知别人说错或写错,故意运用白字如实地记录或援用下来,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飞白。

26.呼告:说者或写者由于感情强烈,突然撇开听众或读者而呼唤不在眼前的人或物,并且跟他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呼告

27.镶嵌:在某个语句中插进几个字以延长音节,强调语意或者暗示某种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镶嵌。

六书:所谓六书,是指我国古代分析汉字的结构和汉字的使用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依许慎的《说文解字。叙》六书指1像形2指示3会意4形声5专注6假借

像形:像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形,随体诘诎”

指示: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视而可识,”是说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

会意:会意的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这种意义跟每个偏旁的意义都不同,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没有具体形象的名词。分析会意字的表述法,通常是“从某从某”例如:“及”“从人从又”。

形声: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形声字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声音

假借:许慎所谓“假借”指“本无其字”的假借,说是某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选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规定使用了

转注:许慎说“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了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异体字:许慎在《说文》里称为“重文”。它是文字的同义异形现象。在同一时期或先后不同的时期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互相替代都不会产生歧义的字,叫做异体字

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

语音知识:

古音:广义的古音是指跟现代汉语相对的古代汉语的语音,简称古音

狭义的古音是专指上古音,是音韵学对于上古语音的传统叫法

叶韵:因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上古同韵

部的字有的到了后代变成了不同部,有些韵文的韵脚在上古本来是同韵的,到了后代人们念起来就觉得不和谐,从南北朝开始就有人用改变韵脚字的读音的办法来使之和谐。这种改变韵脚字的读音的办法来使之和谐的办法叫作叶韵。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的叫阴声韵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叫阳声韵

入声韵:以塞音收尾的叫入声韵

三十六字母: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这三十六个字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代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五音:所谓五音是指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

七音:把舌音中的来母独立出来,叫半舌音,把齿音中的日母独立出来叫半齿音

双声叠韵:双声是指两个字(音节)的声母相同,如“流离”;叠韵是指两个字(音节)的韵母相同,如“窈窕”。

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相切来拼出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与被切的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的字的韵母声调相同,如夸

“苦瓜切”夸——苦k+瓜ua

切韵 隋 陆法言

平水韵 南宋 刘渊

诗韵(平水韵):南宋时代,平水的刘渊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为107韵,后人减为106韵,成为平水韵,一般叫做诗韵

古音通假:古人在书写时,本来应写甲字而写了同音的乙字,借同音的乙字来代替甲字,古代这种同音代替的现象叫做古音通假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古今词义之间在外延上不存在类属关系。

词的本义:词的本来意义,是与引申义相对而言的

引申义:是从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衍化出来的其他意义,是与本义相对而言的

假借义:是指一个字不是表示本义及其引申义,而是被借用来记录一个与其本义或引申义无关的,仅仅是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的词义,这是文字通用和假借的结果。

比喻义:是一种通过打比方的办法从本义产生出来的特别的引申义

词义的更替:是指一个词原来指某个意义,后来表达了另一个意义,词所指的对象有所转移,它是一个词产生了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原来的意义的一种词义演变现象。

偏义副词:古汉语中有些复合词是由两个单音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的,其中的一个语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作为陪衬,这一类词叫偏义副词

连绵词:两个字连绵起来,只作为一个语素,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思,这种词,古人叫连绵词

同源词:是指词汇中音义相近,由同一语源衍生出来的一组词

典故:典故是指诗文中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和词语,运用典故就是用典。

语法部分:

名词作状语: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经常直接用在动词前,有时也用在形容词前,充当状语,表示各种修饰性意义。

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原属甲类的词临时转用作乙类词,具有乙类词的意义和职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的运用,就叫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意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也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为动用法:所谓为动,是动词对宾语含有“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简而言之,为动就是“为宾语动.”

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流传至今。

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楚辞:是公元前四世纪到三世纪之间由楚国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而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第二篇:学习古代汉语心得

古代汉语学习心得

学习古代汉语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古代汉语也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我们从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初高中六年的文言学习,为我们积累了不少文言知识。但在接触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后,我发现我们对古代汉语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或者说只是“略知皮毛”,并未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从前以为语文课上学习的文言文就是古代汉语,但在学习了古代汉语这一门课后才发现,文言与古汉语不同。文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而古代汉语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都是非常广泛的。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可见,文言只是古汉语的一部分,我们从前只学习了古汉语的一个“小分点”,因此我们对古汉语的学习仍需一段漫长的时间。

古代汉语这本书把古代汉语常识进行系统分类,先从文选开始,让我们对古文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从字到词、从古今词义到语法知识进行分类讲解,使我们更能循序渐进地掌握古代汉语常识的演变与发展。

学习古代汉语目前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对汉字的结构和发展的学习。一个汉字的写法并不是随意构造的,是按照一定形体结构进行创造的。在书本上我们学习到,关于汉字的形体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在实际上汉字的形体结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因为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绝不是某一个人事先订好了条例再着手造字的。因此这些分类只是古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字体分类,是从汉字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的,绝不是造字的必然规律。

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拥有超凡的智慧和洞察力,他们能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了解,进而进行既无限又合理的联想,从而创造出属于人类社会的特有财富。

例如一个简单的“日”字,古人通过对太阳外部轮廓的观察,以一个“”图案表示太阳,既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太阳”这一事物,又让人们轻易地记住并使用了这一个字。这就是“象形法”。

又如“指事法”,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一个看上去像“二”字的甲骨文——在一划的上面加一短横,其实表示的是“上”的意思。上面一横较短,下面一横较长,短的笔画就像是一个箭头,用以表明指向上方,因此“上”的本义为天。

会意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来。如“步”字,甲骨文的写法是用两只穿着草鞋的脚步一前一后拼凑出来,以表示步行。通过对“”外部形体原义的理解,赋予其新的意义,“步”字便由此产生了。

个人认为,“形声法”是四种基本造字法中最富“时代性”的一种,如今我们还会采用这种方法去认读生字(当然,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方法)。形声字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杞”字,甲骨文的写法是上面一个“”,下面一个“”。“杞”的本义是枸杞,是一种木名。因此取其意符“木”,声符“己”,念做“qi”。

古汉字的创造还有很多有趣的方法,每一个古体汉字都蕴含着有趣的意义。对于汉字简体化,有人说是因为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汉字的简化,减轻了汉字的学习难度,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就另一方面而言,我们却丢失了汉字的本来意义。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承载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本身既是文化,也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途径。因此我觉得,学习和传承古汉字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应学好、理解好古代汉语这门课。

第三篇:古代汉语大二总结

第十六节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基本体例:有传﹑注﹑笺﹑诂﹑解﹑章句﹑音义﹑正义﹑补注、集注﹑集解﹑集释等。大致类型有:(1)传注体:用以解释古书正文,(2)义疏体: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文。(3)集解(集注﹑集释)体:在同一本古书下洪各家注释。

2、《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又叫《释文》),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3、古书注解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解释词义(2)串讲文意(3)分析句读(4)提示语法(5)说明修辞表达方式(6)诠释典故成语(7)校勘文字。

4、古注中的“章句”体,着重于串讲和提示文意。不仅串讲文句大意,还往往把文章的段落大意归纳出来。“集注体”的古注有时也这样做。5、古注的常用术语:

(1)“曰﹑为﹑谓之”:用来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间的细微差别。用法是“解释语+ ‘曰﹑为﹑谓之’→被解释语”。如“豕一岁曰豵”,“豵”是被解释语。

(2)“谓”: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偶尔有用“谓”辨析相关相类的词语的意义差别。如“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3)“犹”:被释语在前,解释语在后。使用这个术语大致有四种性质:用同义(包括近义)词来解释。如“同犹俱也。”用远引申义来解释。如“老犹敬也,幼犹爱也”。以今语释古语。“谁为,犹为谁也。”以常用字释非常用字。如“直犹但也。”

(4)“貌,之貌”:都用来解释表示某种性质﹑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的样子”。如“莞尔,小笑貌”。

(5)“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古注中使用这些术语,大都是用来说明某字是虚词(主要是指语气词)。如《诗经》:“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思,辞也。”意思指“思”是虚词。

(6)“之言﹑之为言”:一般都是声训,即用被解释的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义或同源词,并不是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具体表达义。如《礼记》:“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之言借也。”古注中也有用“之言”来解释用字通假现象的。如《诗经》:“既敬既戒,惠此南国。”郑笺:“敬之言警也。”(7)“言”:是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即含意,包括用来串讲正文。如《诗经》:“黽勉同心,不宜有怒。”毛传:“言黽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

(8)“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来说明通假,即用本字来说明正文中的假借字及古今通用字。如:“信,读为伸”,“巨,读曰讵。”,“倍读曰背”。

(9)“读若﹑读如”:主要用于注音,起标明音读的作用。如“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10)“如字”:用于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读音来读。如:《礼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陆德明《音义》:“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意思是“前面的‘恶’字反切音是乌路,(即取‘乌’的声母路的韵母,读。)。后面的‘恶’,读它通常的音。„„前面的‘好’,读‘呼报’反切出来的音,后面的‘好’读它通常的音。”

(11)“当为﹑当作”:用来改正古书中的误字。如《周礼》:“诵四方之传道”。郑玄注:“故书‘传’作‘傅’,杜子春云:”傅当作传‘“。

(12)“衍﹑脱”:“衍”是用来说明古书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脱”是用来说明古书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6、怎样利用古注:(1)批判吸收,(2)正确取舍,(3)联系正文,(4)融会贯通。第十七节 古书的标点

古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用“。”和“、”作为句子结束和句间停顿的标记,叫做“句读()”。刻书附有句读,是从宋代开始的。

2、古书标点的注意事项:(1)注意正确地点断句子。所断开的每个句子必须各自成立。句句可以讲通。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2)注意引语的有无和起迄,注意使用引号。(3)注意句子的结构层次。

3、古书标点致误原因:(1)词汇方面,(2)语法方面(3)音韵方面(4)古代文化常识方面。

填空:

1.韵母包括:韵头、主要元音、韵尾三个部分。而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2.《诗经》的用韵情况,从一章用韵的数量看,可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3.韵脚是指一般放在句尾的诗韵。

4.从《诗经》韵脚相互举例看,大致可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交韵三种情况。5.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前综合各家的观点,把上古韵部分为三十部。

6.上古三十韵部中,属于入声韵有:职、觉、药、屋、铎、锡、质、物、月、缉、叶。7.三十二字母中,属于半舌音的是:来,属于牙音的有:见、溪、群、疑。8.从发音部位看,“日”为半齿音。

9.《广韵》的作者是宋代的陈彭年、邱雍等,这部韵书分为206韵,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最早的一部韵书。10.古汉语的四声指的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11.《切韵》的作者是隋代的陆法言。

12.古汉语的全浊声母到现代汉语已全部清化,其规律是:平声归送气,仄声归不送气。13.我国古书注解的工作始于汉代,当时著名的注解家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

14.《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由汉代毛亨作注,唐代孔颖达作疏,《仪礼》由汉代郑玄作注,由唐代贾公彦作疏。15.一部作品注解的人很多,后人把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并加上自己的注解,称作集注或集解。16.“章句”体的注解每章之后都有“章指”,章指就是通释全章正文的大意的。17.《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最大特点是:每句话的用典让人难以理解。

18.唐代《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的特点是:以词语的出处和典故的来源地考证为主。19.《史记》三家注是: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20.律诗对仗的一般要求是颈联、颔联规定要用对仗。21.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今体诗)和古体诗(古风)。22.旧说,南宋平水刘渊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这就是著名的“平水韵”,一般就叫“诗韵”。23.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便是坳句。

24.律诗讲究“黏对”,“对”指的是: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黏”指的是: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不符合就叫失黏、失对。25.首联出句是“平平平仄仄”,颔联对句是“仄仄平平仄”。名词解释:

1.古无舌上音:根据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的研究成果,将三十六字母中“知彻澄娘”与“端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所以没有舌上音。

2.古无轻唇音:根据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的研究成果,古无轻唇音可以根据形声字、方言、地名、双声等来判定,三十六字母中“非敷奉微”与“帮滂并明”相同,都是双唇音,把它们合并在一起,所以故无轻唇音。

3.反切:汉末孙炎首先提出,魏晋之后,能为每一个字用反切注音,反切方法: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声调。反切亦称反语、反言、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是我国传统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4.守温:唐代末年的僧人,第一个用汉字记录字母的人,中古三十字母:帮滂并明端透定泥知彻澄精清从心邪照穿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日。5.陈第:明代人,著作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考》,他是古音学的鼻祖。

6.叶音:“叶”也作“协”,语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诗经》的韵脚到了后代念起来就不和谐了,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于是认为某字该读某音,这就是所谓的叶音。

7.平分阴阳:古代汉语中的平声,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里分为阴平和阳平。8.浊上归去:古代汉语中上声的全浊在普通话里归为去声。

9.入派四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在普通话里可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当中。10.连绵词:连绵词是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扳开的词。连绵词分为哪几类:A.双声:参差、踟蹰、粟烈。B.叠韵:窈窕、须臾、婵媛。C.双声并叠韵:辗转。11.传注体:直接为原文做注解。

12.义疏体:隋唐后出现的经、传兼注,又称疏、正义。

13,集解体:一部重要的古代作品,注解的人常常很多,后来就有人把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为集注或集解。例:何晏注《论语》。14.十三经注疏:A.《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B.《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C.《论语》: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D.《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E.《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F.《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G.《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H《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I《礼记》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J《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K《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L《孝经》唐玄宗注,宋刑昺疏。M《尔雅》晋郭璞注,宋刑昺疏。

15.衍文:它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16.脱文:它简称“脱”也叫“脱字”,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17.如字: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18.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

19.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20.工对:它是指同类的词相对。

21.流水对:是说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的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和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22.借对:是说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23.柏梁体:它是指句句入韵的七言诗。

24.“对”指的是: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黏”指的是: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

25.拗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位置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拗救。26.字面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27.合掌:一联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是诗家的大忌。28.五音:梁朝,顾野王在《玉篇》中把五音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简答题

1.《诗经》的押韵情况:1)句句押韵:《诗经》的押韵一般都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例: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2)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3)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例: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古书注解以《诗经·魏风·硕鼠》为例,来说明经书注疏,有哪些代表人物? 大字是正文,双行小字是注疏。前面没有“笺云”的注是毛传,如“贯事也”;在 “笺云”之后的注是郑玄笺;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对正文和注文的注音。【疏】字以下才是孔颖达的疏。3.古书注解的述语:

1)曰、为、谓之: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榖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尔雅·释天》:“榖不熟曰饥,蔬不熟曰馑”。《 榖梁传公二十四年》:“二榖不升谓之饥,三榖不升谓之馑”。2)谓:“谓”与“谓之”不同,前面说过,使用“谓之”时,被释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都放在“谓”的前面。可见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很明显。“谓”这个术语,往往是在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才用上它,指的是例:《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3)貌:“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例:《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貌:„„的样子”。4)犹: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例:《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实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厓也”,“犹”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5)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例:《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6)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泮”是假借,“畔”是本字。7)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例:《说文》:“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有时,“读若”,“读如”的作用和“读曰”,“读为”相同,也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之也。”“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后者则是一般是用于注音,但是有时也用本字来破假借字。

4.近体诗押韵有什么要求:1)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2)偶数句一定要押韵,奇数句不要押韵。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4)一般押平声韵,少数押仄声韵。5.近体诗押韵和古体诗押韵有什么不同:1)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2)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3)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无论律诗、长律或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邻韵通押。4)古体诗押韵比近体诗宽,邻近的韵可以通押。6.五言律诗平仄交互规则的类型:A.仄仄仄平平。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b。平平平仄仄。

7.古代的韵书问题:1)《切韵》:隋,陆法言(残卷)。2)《声类》:魏,李登,最早的一部韵书(失传)。3)《唐韵》:唐,孙愐(残卷)。4)《广韵》:宋,陈彭年、邱雍等,按平上去入分,是第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韵书,有26194个字,206个韵。5)《集韵》:宋,丁度。6)《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宋,刘渊,作者把同韵合并起来,并对《广韵》从新整理,将同韵归入一起,一共107韵,后来(金)王文郁提出了“诗韵”,共106韵(平水韵)。7)《中原音韵》:元,周德清(曲韵)。作品与作家搭配(10分,根据作品写出相应的作者)1.宋代:

朱熹——《四书集注》(《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楚辞集注》

邢昺bǐng——为《论语》、《孝经》、《尔雅》作疏 孙奭shì——为《孟子》作疏 2.清代“说文四大家”:

段玉载《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义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3.魏晋南北朝:

何晏《论语集解》

魏·王弼《周易注》、《老子注》 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郭象《庄子注》 郭璞《尔雅注》

魏晋南北朝三大注: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 4.唐代:

颜师古《汉书注》 李善《文选注》

陆德明《经典释义》(释难义、难音)成玄英《庄子疏》

孔颖达《五经正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左传)5.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注)、《楚辞章句》(注)、服虔《春秋左氏传注》

6.《十三经注疏》(个人觉得这是期末考试这道题的重点):(1)三经:

《周易》—— 韩康伯、魏·王弼注 唐·孔颖达疏 《尚书》—— 伪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 西汉·毛亨传 唐·孔颖达等正义 东汉·郑玄笺(2)三礼:

《周礼》—— 东汉·郑玄注 唐·贾公彥疏 《仪礼》—— 东汉·郑玄注 唐·贾公彥疏 《礼记》—— 东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3)三传:

《春秋左传》 ——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 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4)其他:

《论语》—— 魏·何晏集解 宋·邢昺疏 《孝经》—— 唐玄宗(李隆基)注 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 汉·赵歧注 宋·孙奭疏

三、注音(10分,破读、通假等)例举(详情请看P1074):

牺尊(suō zūn)仆射(pǔ yè)齐衰(zī cūi)滑稽(gǔ jì)

四、名词解释(20分)【声训、衍文、脱文(夺文)、如字、破读、讹文、叶音(读作“谐音”)、注、疏、笺、正义、反切、双声、叠韵、格律、《说文解字》、句读、破读、通假字、假借字、同源词、十三经、对仗、拗救】

1.声训:汉语训诂学术语,又称音训。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推求词义的来源,以说明其命名的原由。就声音关系而言,声训可分为4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

2.衍文:校勘学术语,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

3.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脱”,也叫“脱字”、“夺文”。用来指明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4.讹文:校勘学术语,因在古籍抄传的过程中抄写错误的字。

5.如字:一种注音法。当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法的时候,要按照习惯上最

通常的读音读,按照最常用的意义解释,叫如字。

6.破读:古代汉语中用同一个字表示的词,有时由于意义和词性的变化而使读音有所不同,用改

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该词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

7.叶音(读「谐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的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8.注:广义的“注”包括传、笺、注、疏、正义、集解。凡是给前人著作注解皆称“注”。9.疏:“疏”是相对于“注”而言的,是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能解释正文,也能解 释“注”。

10.传:“传,传也,博释经义,传示后人。”

11.笺:“笺”是对“传”的再解释,是对经文化和前人的注解有所阐发和补充而标注在旁边。12.正义:意思是解释经传而得其正确的意义。与“疏”同实而异名。如唐孔颖达作《五经正义》,实际上是疏。但不是所有的正义都等于疏,如唐代的张守节《史记正义》并不是对注的注。13.《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著。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开创了部首检字的

先河。收录了汉代能见到的古文字,一般保留文字的最古老的意思。

14.反切: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法,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

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15.双声:就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就是双声。也就是同声母的字,可

以构成双声。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

16.叠韵:叠韵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个术语。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例如“荒唐”,“螳螂”,“徘徊”等就是叠韵的词。

17.格律: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18.句读: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

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19.破读:所谓破读就是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该词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

20.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

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21.假借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

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22.同源词:同源词,本是同一语源,后来分化成若干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词。音义相关,由

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如“背”和“负”。

23.十三经: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24.对仗: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

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对仗多用于骈文。

25.拗救:所谓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诗人对於拗句,往往用“救”。具体地说,就是

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做拗救。

五、给古文作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六、给唐诗标格律(10分,按照实际格律标)

补充:阴平和阳平都是平声,上声和去声都是仄声,入声是仄声。详情请看P1088。★如何辨别入声字?

j , zh , z , b , d , g ,能解阳平二百多。(意思是声母为这些的而且读阳平的汉字都是入声字)zh , ch , sh , r 加上 k , 拼uo皆入不用说。

d , t , n , l , b , p , m ,拼ie 除去爹。(意思是这些声母拼ie的除了“爹”字都是入声字)üe 韵出去嗟、瘸、靴。

d , t , n , l , z , c , s ,拼e皆入应自知。fa , fo 皆为入声字。例如: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补充:

以五言律诗为例子,可分为四种格律的句式。甲: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乙: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丙: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丁: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1.七律则在五律的前面加两个相反的韵声,如甲变成七言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2.其中要注意粘对的情况(针对五言中第二个字和七言中第四个字):(1)粘:后一联的出句的第二个字与上一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2)对:同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注意: 1.

律诗中所有的对句最后一个字必须要押韵,而且必须是平声韵(即2、4、6,8句的最后的韵字),首联的出句最后一个字平仄都可,其他出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2. 七言律诗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3.

七言中一句诗的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续用平声,这种“三平调”的现象绝对不允许在近体诗中出现。

4. 七言中一句诗里如果仄声过多(超过或等于5个仄声),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平”。

第四篇: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古代汉语泛指“五四”以前的汉民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狭义的古代汉语特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即文言﹙或文言文、古文﹚。2汉语发展的历史分期:

①上古汉语:先秦两汉到魏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②中古汉语: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六朝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③近代汉语:元明清时期。其书面语是以近代北方话为基础的近代白话。④现代汉语:“五四”以后。其书面语是在现代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2学习古汉语的基本方法:

①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②文选与通论有机结合;

③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现代学习工具;④博学好问、勤于积累、善于总结。

二、古汉语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 1汉初到东晋末:

偏重于文字、训诂研究,是古代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有毛亨《诗诂训传》、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郑玄《毛诗笺》等。2南北朝到明末:

偏重于韵律及音系研究,是古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有沈约《四声谱》、陆法言《切韵》、陈彭年《广韵》、周德清《中原音韵》等。3清代:

古汉语研究全面发展并成就辉煌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古文字、音韵、训诂等国学大师及语言学名著。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上说文四大家)、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刘淇《助字辨略》、陈澧《切韵考》、戴震《声韵考》、阮元《经籍纂诂》、章炳麟《国故论衡》、孙怡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文存》等。

三、什么是文字:

1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2起源: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两万多年前的山洞壁画,多具记事性质。我国云南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当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称为“人类古文化的活化石”。3三大古老文字:

古美索不达尼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钉头文字)、甲骨文体系的古汉字。﹙周有光认为发源于中美洲古土著族的玛雅文字是笫四大古文字﹚

四、汉字的发展(形体演变):分古文字、今文字两个阶段。1秦以前的古文字:

①甲骨文:殷商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主用于占卜。又叫甲骨卜辞、殷墟文字等。

②金文:周代铸在青铜器上的古文字,多为铭记之辞。又叫钟鼎文、铜器铭文。③战国古文字:分秦大篆和六国古文字。秦大篆:战国时秦国古文字,保存于籀文、石鼓文、诅楚文等里面。六国古文字:指与秦大篆同时代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古文字。

④小篆:又叫秦篆,省改大篆而形成的秦代通行的标准文字。《说文•叙》:“皆取《史籀》大籀,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2秦以后的今文字:

①隶书:有秦隶、汉隶之分。秦隶:又叫古隶,相传为秦时徒隶创制,是对小篆的一种简化写法。秦隶承上启下,处于由小篆到汉隶的过渡阶段。汉隶:又叫今隶,汉代通行的标准文字。汉隶承秦隶而来,如果说秦隶是古文字的结尾,那么汉隶就是今文字的开端。

②楷书:又叫真书或正书,是魏晋以来的通行的汉字字体。“楷”有“楷模”、“法式”之义。楷书直接从“八分”汉隶演变来,是综隶、草之长而产生的新字体。③草书:是某种正规书体的草率写法。又分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由隶书草化而来,又叫隶草,东汉章帝时命名;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去掉隶草的波折挑法而趋楷化;狂草由今草演变而来,书写快速诡奇,笔画顺势勾连,泼洒随意恣肆。④行书: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字体,产生于东汉末年,盛行于晋代。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行书书法代表人物。行书又有行楷和行草之分。3“隶变”及其意义:

“隶变”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古文字的旧时代,开创了今文字的新时期,使汉字的形体发生了由形象的表意文字阶段过渡到符号的表意文字阶段的质的变化,并为汉字的进一步声化、符号化和定型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4甲骨文的发现及其意义:

1898年前后,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附近的农民,在耕作中发现了许多奇特的古代龟甲兽骨,有人称其为“龙骨”。“龙骨”经古董商人之手(如山东潍县商人范春清)被带进了天津和北京,作为一种中药材摆进了各大中药房。当时在京城作国子监祭酒的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因患病抓药,则成为发现和收集“甲骨文”的第一人。190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王懿荣自杀。刘鹗购其甲骨萃印为《铁云藏龟》。此后罗振玉、孙怡让、王国维及郭沫若等在收集研究甲骨文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甲骨文的出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甲骨文的发现在学术上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形成,拓宽了古文字学的领域,并且推动了古史的重建;甲骨文又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它的发现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及对现代艺术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五、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1古今字:

古代字少词多,常一字写多词。为减少一字写多词现象,后人便在原字基础上另造新字来专记其中某个词的意义,于是导致了汉字的“孳乳分化”。分化前“一字写多词”的原字被称为“古字”,分化后产生的新字被称作“今字”,两者合称为“古今字”。如“取”与“娶”,“反”与“返”,“昏”与“婚”、“希”与“稀”等都是古今字关系。古今字有两个来源: ①同源分化:意义上有词义分化的同源关系。

为了区分一个词的本义和分化义(又叫孳乳义、派生义等)而另造一个新的区别字,这样形成的古今字就属于“同源分化”。“反返”、“责债”、“取娶”、“奉捧”等。

②同音假借:声音上有音同音近的假借关系。为区分一个词的本义和假借义(指“本无其字,以声託事”的假借造字法)而另外新造区别字,这样形成的古今字属于“同音假借”。如“来麦”、“其箕”、“自鼻”、“辟避”等。2通假字:

又称“古音通假”。古人用字,有时舍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其他字来代替,这种写别﹙白﹚的字就是通假字。如《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为通假字,本字应为“叛”)∕《诗.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蚤”通“早”)等。

通假字中本该使用的字叫本字或正字,被临时借用的字叫借字或通假字。古人用通假字相沿成习,在古音上“音同音近”就可能形成通假字。通假字是训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3异体字:

又叫或体字。指语音、意义完全相同而字形不相同的一对或一组字。异体中最常用的叫通用字。如“村”和“邨”,“蚓”和“螾”,“睹”和“覩”等。异体字的成因有:

①因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的异体字。如:泪(会意)-涙(形声)/灾(会)-烖(形)等。

②因造字部件(字符)不同形成的异体字。如:畔—泮(形符不同)∕啗—啖(声符不同)。

③因字符结构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异体字。如:峰-峯 期-朞 胸-胷 鞍-鞌 秋-秌 等。4繁简字:

记写同一词的汉字中,笔画多、结构复杂的叫繁体字,笔画少、结构简单的叫简体字,两者合称为“繁简字”。繁简字各时代都有,今谓“繁简字”,其中繁体字特指古文献中的楷体汉字,简体字特指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繁简字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以下几种关系:

①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类似于“异体字”关系。如:衆-众 書-书 畫-画 禮-礼 等。②意义、用法有同有异,类似“古今字”关系。如:“舍-捨”在“舍弃”义上是古今字,今简化合并为一个简体“舍”字。“采-採”在“摘取”义上是古今字,今简化为“采”字。

③意义、用法完全不同,类似于“通假字”关系。如:“筑-築”,“筑”为乐器,“築”为建造,两者本无意义联系,只是同音字。今简化将其合为一“筑”字,有人误为“築”是繁体。

六、古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音节构成:单音词和复音词﹙略﹚

▲词的语素构成:单纯词和合成词。仅以复音词为例说明各自的分类。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共分3类。

①叠音词:又叫“重言”。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构成,主要是拟声摹状。如:关关雎鸠、车辚辚、伐木丁丁、磨刀霍霍(拟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盈盈公府步、杨柳依依(摹状)。

②联绵词:又叫“连语”。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如:流离、参差、仓卒等(双声)∕仓皇、窈窕、逍遥、荒唐等(叠韵)∕缤纷、辗转等(双声叠韵)∕扶摇、狼藉等(非双声叠韵)。

③音译外来词:葡萄、浮屠、罗汉、乌孙、琵琶、天竺、刹那、鲜卑、月氏(ròu zh等。

2合成词:主指复合词,简称复词。由两个或多个语素构成的词。共分3类8种。①并列式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语素构成的复词。又可分为3种: A 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其词义跟语素义基本相同。如:师旅、封疆、险阻、逾越、愤懑、众庶、货贿等。《报任安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B 偏义复词:由两意义相近、相反或相关语素构成,词义偏于一个语素义,另语素只作陪衬。如:治乱、作息、耳目、异同、园圃、寒暑等。《谏逐客书》:“快耳目者,其秦声也。”

C 变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关的语素构成,词义不是语素义简单加合,而是产生新的意义。如:春秋、干戈、社稷、寻常、聪明、规矩等。《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主从式复词:由两个有主从关系的语素构成。又可分为3种。

A 偏正复词:两语素有偏正关系。如:东宫、百姓、黔首、布衣、夏至、朱门等。B 动宾复词:两语素有动宾关系。如:将军、司令、知县、执事、稽首等。C 主谓复词:两语素有主谓关系。如:霜降、月食、御用、公主、锋利、狐疑等。③加缀式复词:(现汉称为附加式合成词)在实语素前或后粘附一虚语素而构成。分为2种。

A 加前缀的:阿姊、有夏、言采、于役、其凉、薄污等。《韩非•五蠹》:“号之曰有巢氏。”

B 加后缀的:沃若、欣然、沛然、晏如、率尔、铿尔等。《论语•乡党》:“与下大夫言,侃

侃如也。”∕《诗•小雅•裳裳者华》:“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七、文史工具书的分类:

1字词类工具书(字典、词典): ①《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著。全书14篇,每篇分上下两部,以小篆字体为据,收字9353个,重文﹙即小篆以前的籀文等古字形﹚1163个,说解文133441字。将所收字分为540部首,并用“六书说”归纳了汉字造字法。

《说文》是一部重要的文字学和训诂学著作。研究者多,形成“《说文》学”。北宋徐铉校订《说文》成流行较广的“大徐本”;其弟徐锴作《说文解字系传》,世称“小徐本”。清代有“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正义》,王筠《说文释例》、《说文解字句读》,朱骏声《说文解字通训定声》。②《尔雅》:尔,近也;雅,正也。

我国最早的-部同义词词典。十三经之一。作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载《尔雅》共三卷19篇。释词内容分19类: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其中释诂、释言、释训为语词部分,其余是专类解释。释词具体方法是把几个同义词放在一起,然后用一个词作总括性解释,有的也可对个别词另作补充性解释。如《释诂》:乔、嵩、崇,高也。崇,充也。∕《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③《释名》:

我国最早声训词典,东汉刘熙撰。共收词1502条,分为27篇,即:释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饮食、采帛、首饰、衣服、宫室、床帐、书契、典艺、用器、乐器、兵、车、船、疾病、丧制。编排体例大致与《尔雅》同,以被释词为词头,逐条训释。主要从词的读音及名实关系上释词。声训方式有同音相训、双声为训、叠韵为训三类。如《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释水》:涧,间也,言在两山之间也。④《康熙字典》:

清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撰。设214部首,收字47035个。据部首笔画多少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12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解字方法是先注音后释义。注音取《唐韵》《广韵》《集韵》《韵会》等韵书的反切;释义主要依《说文》等工具书,先释本义再释他义,并引古书作例证,不同义项用“又”字隔开。正文外附有“辨似”、“补遗”、“备考”等。

﹙《康熙字典》引书、引文存在许多错误,清王引之写《字典考证》,指出其误2500多处﹚

⑤《助字辨略》与《经传释词》:

《助字辨略》为清•刘淇撰,是一部用训诂方法解释古汉语虚词的专门工具书。收虚词476个,按“平水韵”及平上去入四声排列。虚词分“重言、省文、助语、断辞”等30类,训释有“正训、反训、通训、借训、互训、转训”等多种方法。

《经传释词》为清•王引之﹙江苏高邮人﹚著,是一部解释古文献虚词的专门工具书。书中收录先秦与西汉经传著述中单音虚词160个,按古声母喉、牙、舌、半舌、齿、半齿、唇七音排列。收词范围虽小,释词重在说明特殊用法,恰在这一点上超越了前人成果。

(王引之与其父王念孙擅音韵训诂之学,在经传训释方面颇有建树,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⑥《辭源》:有新旧两种

旧《辞源》由陆尔奎等编撰,1915年出版正编,1931年出版续编。新《辞源》由国家统一规划自1958年开始修订,1979年开始出版,1983年出齐四册。

新《辞源》是一部以收录古汉语词汇为主的大型工具书,收单字一万多个、词目十万余条。仍立214部首,单字按部首排列,同部字按笔画多少排列,字形用繁体。以笔画部首检字为主,后附四角号码、汉语拼音索引,检索十分方便。注音采用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广韵》反切三种方法,并标明中古音的声、韵、调。⑦《詞詮》与《古书虚字集解》:

《詞詮》为杨树达1928年著,一部文言虚词词典。全书收古书常用介、连、助、叹词及部分代名词、内动词、副词等500余词,先别词性,再释音义,后举书例。原书依旧注音字母编次,并附部首目录;今再版时又加汉语拼音索引附后,方便了查阅。《古书虚字集解》为裴学海1934年编著。以王引之《经传释词》为基础,酌采刘淇《助字辨略》王念孙《读书杂志》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杨树达《词诠》等书之长。收先秦两汉虚字290个,解释较完备。但以守温36字母为编字顺序,给读者带来翻检困难。

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北大中文系汉语专业师生编。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单字3700多,选收双音词约2000个。书后附《难字表》,收难字2600多。按音序排列,书前有部首检字表,书后附《古汉语语法简介》和《我国历代纪元表》备查。⑨《汉语大字典》:

以释汉字形、音、义为主的大型语文工具书。由四川、湖北组织编写,1984年成初稿,1990年出齐。全书共八卷,前七卷为正文,后一卷收附录、检字表、补遗等。收单字56000左右,字数大大超过《康熙字典》,设200部首。

单字条目用楷书繁体,并注明简化字和异体字,下列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情况。注音先用汉语拼音,再用《广韵》《集韵》反切标注中古音,对中古前出现的字再标上古声韵调,对现代字则只注汉语拼音。释义一般按本义、引申义、通假义顺序排列,释本义以《说文》为据又不拘泥。

⑩《汉语大词典》:

以释词语音义源流为主的大型语文工具书。由上海、山东等组织编写,1986-1994出齐13卷,前12卷为正文,每卷首都有该卷部首检字;第13卷为附录,附有音序与笔画检字。收词目37万左右,5000余万字,设200个部首。其编排和注释体例是:字形为繁体与简体、正体与异体兼收;注音兼用现代音和古音(含中古音、上古音);释义先释单字各义项并引书证,再分列以该字为字头的复音词或词组,词语义项力求穷尽。引书证古今兼顾,以便反映词语演变历程。书证凡古代的用繁体,凡现代的用简体字形。2资料类工具书 :又叫类书。①《通典》:

唐代杜佑编撰,是一部关于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资料性工具书。书成于唐贞元十七年,历时三十六年。全书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门下又分若干子目。所收典章制度上自黄帝,下至唐代天宝年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有较高参考与研究价值。

《通典》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通史,与宋人编的《通志》、元人编的《文献通考》合称“三通”。②《通志》:

宋人郑樵编撰,共200卷,体例仿《通典》。分帝纪、皇后列传、年谱、诸略、列传等目,上自三皇,下迄隋代。其中氏族、六书、七帝、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草木昆虫等内容为全书之精华。③《太平御览》:

宋代李昉等奉太宗命编撰,是一部辑录古籍文献的大型资料类工具书。全书共1000卷,分55门。辑录了古籍材料1600多种,其中多为古籍佚文。书初名《太平类编》,太宗赐名《太平御览》。④《佩文韵府》:

清代张玉书等编撰,成书于1711年(康熙五十年),是一部汇辑词汇、典故等资料的工具书,可供作诗写赋查找典故、词藻之用。该书是在元代阴时夫《韵府群玉》、明代凌稚隆《五车韵瑞》的基础上增补辑录而成的。全书按诗韵排列,故称“韵府”。全书212卷,按平、上、去、入四声标目,每一部收录同韵的字,并注音释义。每单字下辑录尾字与单字相同的词语(即“韵藻”),按顺序排列,并举书证,罗列典故。所列材料以经、史、子、集为序,后面再附以“对语”、“摘句”。⑤《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民国初刘钧仁编撰。全书12集,集中再分部,部中再分画,书前列《笔画检字表》,按地名的第一字笔画查检,在第一字下注反切与《广韵》韵目,下列以字为头的地名。释地名时先介绍地理位置,再介绍曾在此发生过的历史事件。⑥《中国人名大辞典》: 民国初藏励龢等编撰。所载人物“起自太古,断于清末”,“凡群经重要人名、上古圣贤、历代帝王诸侯,及正史有传之人,无论贤奸,悉为甄录”。按姓氏笔画排列,书前列有笔画检字表,书后附有四角号码索引。所释之人,先说朝代、任职,后叙业绩、著述。3图表类工具书: ①《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主编。共8册,收304幅地图。按历史时期编排,每册书后都附有《地名索引》,可按部首查检地名。②《中外历史年表》:

翦伯赞主编,1958年初版。全书编入从公元前4500年至1918年间中外重要历史事件,全书按年代顺序编排,方便于查考。③《中国历史纪年表》:

万国鼎编,本书只注历代政权交接年代、年号,不记历史事件。书后附有索引,可按笔画查找帝号年号。④《历代职官表》:

清乾隆年间官修,共72卷。以清设职官为纲,追溯历代职官沿革,先列图表次述官职名称、员额、职责、品级等。4 索引类工具书:

如《二十四史传目索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史记人名索引》《中国地名索引》《中国历史地名索引》《中国古典文学论文索引》《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列宁全集索引》《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四库全书总目及未收书目引得》等。▲《十三经索引》:

叶绍钧(圣陶)编撰。1934年开明书店初版,1982年中华书局出重订。是文、史、哲各科研究者普遍需要的重要工具书。可与《十三经注疏》配合使用,凡十三经的经文都可通过第一字查到所在的书、篇(年)等。重订本在经文索引之后还标明了合订本《十三经注疏》的页数、栏次等。

附中华书局影印重刻宋版《十三经注疏》目录:⒈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⒉尚书正义二十卷,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⒊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公传郑元笺唐孔颖达正义。(郑元即郑玄,下同)⒋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元注,唐贾公彦疏。⒌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元注,唐贾公彦疏。⒍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元注唐孔颖达等正义。⒎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⒏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⒐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⒑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⒒孝经注疏九卷,唐元宗明皇帝御注,宋邢昺疏。⒓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⒔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八、古人的名号: 1 古人的命名与取字:

古人有名又有字。相传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命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行笄(jī)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字,一般由尊辈代为取。古人“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联系。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宰予,名予字子我(予,我也),颜回,名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名与字同义。∕曾点,名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名与字反义。

2上古男子取“字”的习惯方式:

① 周代贵族男子“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字后加“父”“甫”以示性别。如:伯禽父(字禽)、仲山甫(字山)、叔兴父(字兴)、仲尼父(字尼)/亦可省称为:

伯禽、仲山、叔兴、仲尼或禽父、尼父等。② 春秋时男子“字”前加尊称“子”。

如:子产(公孙侨)、子犯(狐偃)、子胥(伍员)、子渊(颜回)、子有(冉求)等。男子的尊称“子”可省略,可直接称姓氏与字。如:公孙产、伍胥、颜渊、冉有等。古人的别号和谥号:

别号(别字)一般由自已取,字数不等。如:葛洪→抱朴子、陶潜→五柳先生、苏轼→东坡居士、王安石→半山、陆游→放翁、辛弃疾→稼轩等。

为尊敬他人可以其官职、出生地、做官地等为别称。如:杜工部(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王临川(王安石江西临川人)、柳柳州(柳宗元曾任职柳州)。古代帝王、诸候、大臣死后可据生前事迹给以谥号。如:秦穆公、晋文公、汉武帝(“穆文武景昭”等褒义)/晋灵公、隋炀帝(“灵炀”等贬义)/鲁哀公、楚怀王(“哀怀”等为同情)。附:古人对年令的习惯称谓

【襁褓】婴儿。【孩提、总角】幼年、儿童期。【豆蔻】喻指十三岁处女。【及笄jī、笄年】加笄之年的女子(十五岁)。【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耆qí、耳顺】60岁。【古稀】70岁。【耄耋màodié】80-90岁;

【期颐qīyí】100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九、古代的职官: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大致以秦汉官制为基础,《汉书•百官公卿表》为较早的专门记载。

1中央官制:

① 三公九卿:﹙中央中枢机构﹚ A 三公:

秦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最尊,承皇帝旨意佐理国政;太尉协助皇帝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秘书长”,负责监察并协助丞相处理事务。

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西汉末又改丞相为大司徒,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合称“三公”,亦称“三司”(都是宰相)。B 九卿:秦汉时中央行政机关的诸长官。

○ 奉常(太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管理宫廷侍卫。

○ 卫尉:管宫门近卫军。○ 太僕:管皇帝車马。○ 廷尉(大理):掌刑法。○ 典客(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和外国来朝等事宜。

○ 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 少府:管宮廷总务。② 尚书台(尚书省)及其六部(曹): A 尚书台(尚书省):

东汉到隋唐行政总管机构。首长为尚书令,副职为尚书僕射púyè,分曹办事,曹下设司,每曹(部)设尚书一人。(相当国务院及各部)B 六部(曹):

隋前无定制,隋代为“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曹),唐改民部为户部,后历代沿袭以至于清。

○ 吏部:掌官吏。○ 户部:掌土户财税等。○ 礼部:掌典礼科举等。○ 兵部:掌军政。○ 刑部:掌刑讼等。○ 工部:掌工程水利等。六部(曹)各首长为尚书,副首长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首长为郎中,司副首长为员外郎,另有属官都事、主事等。③ 台官、谏官和学官:

台官是监察官员的总称,包括御史大夫、侍御史等。∕谏官有谏大夫或谏议大夫等。∕ 学官有翰林待诏或翰林学士等。2地方官制: ① 秦汉时的郡与县: A 郡: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行政长官为郡守,军事长官为尉、监察长官为监御史。(汉代皇帝子弟封地称国,与郡平级,隋唐时称州;汉改郡守称太守,唐则称刺史)B 县:

郡(州)下设县。一县大致方圆百里,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另有县丞、县尉相助。② 秦汉以后的州、府,道(路),省等:

州、府,道(路),省,均为县上行政区,各代有异。明清地方区划最高为省,省级长官有布政使、巡抚等;省下有道,道有道员;道下有府州,长官知府知州。3古代职官的等级:品、阶、勋、爵 ① 品: 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统称为品。曹魏时官分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隋唐九品又分正从,自正四品起每品又分上下二阶,共分三十级。明清时九品只分正从,共十八级。

古代九品之外还有“流外”职官,经考铨可转授“流内”官,称为“入流”。② 阶:

隋把有职务官称职事官,无职务官称散官。唐给散官定品称阶,其官员通称阶官。后沿袭。③ 勋:

自唐始以官号作为酬赏军功的勋号,称为勋,其受勋官员通称为勋官。如: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轻车都尉、骁骑尉等,共十二级。后沿袭,明代还有文勋官、武勋官之分。④ 爵:

我国历代都有封爵制度,但具体内容不同。旧说周代封爵共五等:公、侯、伯、子、男。

汉代封爵为王、侯两等,汉初异姓亦可封王,后来只同姓封王。汉后一般是异姓只封公、侯、伯、子、男等爵号。晋宋后爵号加“开国”示尊贵,如“乐安郡开国公”“曲阜县开国子”。

十、古代行政区域(划):

① 九州:传说中上古时期中原地区的行政区域。

《尚书.禹贡》分九州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② 十二诸侯国:周代分封制形成的行政区域。

《史记》列春秋12主要诸侯国为: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此外还有春秋后期的强国吴越。战国时经兼并成七雄争霸局势,其都城如下:

齐(临淄)、楚(郢,今湖北江陵北)、燕(蓟,今北京)、韩(新郑)、赵(邯郸)、魏(大梁,今开封)、秦(咸阳)。

③ 郡、县设置及其沿革:县自秦以来一直是基层行政单位。A 秦实行郡、县制: 设三十六郡,著名者:陇西、颖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等。后又增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四十郡。B 汉以后的设置:

承秦制亦设郡(国)、县两级。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唐时郡、州迭改,宋代废郡称州。以后各朝以州统县。(春秋前县大于郡,战国后反之)

唐宋有道、路、府与州、郡相当,元有省、道、路、州(府)、县等。明改省为布政使司,清又改回为省,下设府(州)、县两级。2历代的都城:

○ 夏:相传都于安邑(今山西运城县域)。

○ 商:成汤定都于亳bó(今河南商丘市附近),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市西)。○ 周:西周都于镐京(今西安市西南),东周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 秦:都于咸阳(今陕西咸阳附近)。○ 汉:西汉长安(今西安附近),东汉洛阳。

○ 三国:魏都洛阳,蜀都益州(今四川境内),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晋:西晋都洛阳,东晋都建业(后改建康)。○ 南朝:宋、齐、梁、陈均都建康(今南京)。

○ 北朝:北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齐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周都长安(今西安)。

○ 隋:都大兴(今西安)。○ 唐:都长安(今西安)。

○ 五代十国:后梁都汴(今开封);后唐先都大梁(今开封),后迁洛(今洛阳);后晋、后汉、后周均都汴(今开封)。

○ 宋:北宋都东京(今开封),南宋都临安(今杭州)。(北宋时辽都燕京,即今北京)

○ 元:都大都(今北京)。○ 明:都北平府(今北京)。○ 清:都顺天府(今北京)。●唐朝陪都(五京):

中京京兆府,西京凤翔府,南京成都府,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宋朝陪都(四京):

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3古代山河、地名及方位的习称:

① 四渎:指古代的四条河流。江(长江)、(黄河)、淮(淮河)、济(济水)② 五岳(嶽):指古代的五座高山。

东岳泰山(又太山、岱山)、西岳华山(又太华)、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③ 关、山: 【关】

汉代前特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内)。先秦著述所说的“关内”、“关外”、“关东”、“关西”等皆以函谷关为标座。明清以来“关”特指“山海关”,“关东”、“关外”、“关外”等特指山海关外的东三省。【山】

在汉代前特指崤xiáo山(今河南洛宁县北)。战国时秦据崤山以西,故“山东” 泛指地处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六国。今“山”多指太行山,如今说“山东”、“山西”两省大致以太行山为界。④ 古代的同名异地和同地异名:

A 同名异地:都城名相同,但不在同一个地方。如:

北京:唐五代指今山西太原,宋指今河北大名,金指今辽宁凌源。

南京:唐指今四川成都,宋指今河南商丘,辽指今北京,金指今河南开封。B 同地异名: 北京:春秋至南北朝称蓟,辽称燕京,金称中都,元称大都,明称北平府,清称顺天府。

南京:战国时为楚国金陵,秦改秣陵,三国吴称建业,晋改建康,隋改丹阳郡,唐置江宁郡,北宋称江宁府,南宋称建康府,明称应天府,清称江宁府。⑤ 古代方位习称: A 六合、八荒: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西、南、北。

“八荒”:古代泛指远离中原的地方,即:“八”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荒”指荒远或蛮荒之地。

B 阴、阳:山之北、水之南称阴,山之南、水之北称阳。如:“汉阴”、“汉阳”分别处于汉水之南、汉水之北。

C 江左、江表:长江以东为江左,长江以外(南)为江表。

十一、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1古代天文常识: ① 黄道:

古人想像的太阳一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从地球上可看成是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一圈,太阳移动的这条线路叫黄道。它是在天球上假设的一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于春分和秋分点。② 七曜:又叫七政。日、月与五星(金、木、水、火、土)的合称。

○ 金星:古曰明星、太白。色银白,亮度特强。黎明见东方曰啓明星,黄昏见西方曰长庚星。《诗•小雅•大东》: “东有啓明,西有长庚。”

○ 木星:古曰岁星。岁星绕天一周为十二年,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由西向东分为十二等份以纪年。《国语•晋语四》:“岁在寿星及鹑尾,其有此士乎?”

○ 水星:古名辰星。《史记•天官书》:“辰星之色。春,青黄;夏,赤白;秋,青白…;冬,黄而不明。”

○ 火星:古名熒惑。《论衡•变虚》:“是夕也,火星果徙三舍。”

○ 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史记•天官书》:“木星与土合,为内乱,饥。” ③ 三垣:天文学上指三个大星空区域。

A 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B 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C 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④ 二十八宿:天文学上指二十八个星宿,亦即二十八个星空区域。

古人将二十八宿又分为东、西、南、北四方,并把每一方的七个星宿想像成一个动物。

A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B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C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D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古人说的“星宿”不是指单颗的星,而是指邻近若干星的集合体。如“斗宿”是把七 颗星联起来想像成古代舀酒的斗;“箕宿”是将四星相联系再想像成簸箕的形状;“参宿”是三星一线等。⑤ 十二次(宫):

中国古代将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份,每等份都有二十八宿中的

某几个星宿作为其标志,并用以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以及节气变换等现象,这十二等份被称为“十二星次”,简称“十二次”。

西方古代也把黄道南北八度内的空间叫黄道带,也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将其分成十二等 份,叫做黄道“十二宫”。西方古代的黄道“十二宫”与我国古代的“十二次”大致相当。

十二次:星纪 玄枵 诹訾 降娄 大梁 实沈 鹑首 鹑火 鹑尾 寿星 大火 析木 十二宫:摩羯 宝瓶 双鱼 白羊 金牛 双子 巨蟹 狮子 室女 天秤 天蝎 人马

十二、古代历法常识: ① 年、岁与阴、阳历〔曆〕: A “年”与阴历:

“年” 古代指阴历年。古人以太阳出没(昼夜交替)一周期为一“日”,以月亮盈亏(月相朔望变化)一周期为一“月”。这种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叫阴历。B “岁”与阳历:

“岁”古代指阳历年,也称“朞jī”。古人把太阳运行一周天(实为地球绕太阳一圈)称一“岁”。这种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就叫阳历。太阳年(或称回归年),指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又复回春分点的时间,约365天。《书经•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我古代有夏、殷、周三代历法,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殷建丑、周建子﹚,合于农事、传之于今。我国古代历法既非阴历又非阳历,实为阴阳合历。②平年与闰年:

平年与闰年﹙闰月﹚都是阴历的设置。阴历的平年有十二个月,其中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共354天。阳历的一个太阳年有365.25天,比阴历的平年多11.25天,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为使年均长度约等于太阳年,并和四季调和,故约三年置一个闰月。有闰月的年是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计383天。中国阴历所置的闰月,就是为解决阴阳历矛盾的。③ 四时(四季):

古人根据气候寒暖将年分成季节。商和西周前期只分春、秋两季(二时),所以古代常称“年”为春秋。后来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合为“四时”。古书所列 “四时” 顺序常为“春→秋→冬→夏”,与现在“春→夏→秋→冬”的顺序不同。④ 月份与节气: A 十二月份及其代称:

古人把一年分为十二月,四时中每季各含三个月。古代对每季三个月习以“孟、仲、季”代称。

孟春(正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孟夏(四月)仲夏(五月)季夏(六月),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孟冬(十月)仲冬

(十一)季冬

(十二)。B 二十四节气:阴历把每月分为两个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⑤ 朔、晦、望、弦:农历每月的四个不同月相。

A朔:朔在农历每月初一,即所谓日月合朔之月相。古人重视朔日,并以之确定时序。

B晦:晦在每月最后一天。夜晚看不到月光。

C望:望在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亦称既望)。这时地球运行到日、月中间,日、月此升彼落,一东一西,遥遥相望,故月相叫望。

D弦:月亮与太阳成九十度角时的月相叫弦,初七、八日为上弦,二十二、二十三日为下弦。⑥ 古代的纪年法: 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公元前770年,周记为平王元年、秦记为襄公八年等。汉武帝始用年号纪元,如建元元年等。这是史学上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天文占星家始据天象纪年,而有了星岁纪年法。星岁纪年主要有以下三种: A岁星纪年:

岁星即木星。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故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由西向东分为十二星次﹙星纪 玄枵 诹訾 降娄 大梁 实沈 鹑首 鹑火 鹑尾 寿星 大火 析木﹚,并以纪年。《国语•晋语》:“君之行也,岁在大火。” B太岁纪年:

古人假想有一太岁由东向西与岁星逆行,以之纪年为太岁纪年。古人把太岁运行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并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是为十二辰。十二辰与岁星十二星次的运行方向与顺次相反。C干支﹙甲子﹚纪年: 远在商代以前,古人就已用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得“六十甲子”的方法来纪日,后又用之纪年。“六十甲子”的组合排列顺次如下: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⑦ 古代纪时法:

古人以一昼夜为一日,一日分为十二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纪时,谓“十二辰纪时法”,所纪之时为之“时辰”。

时辰从半夜算起,叫子时。今以夜间23时到次日凌晨1时为子时,以此类推:1-3时为丑时,3-5时为寅时,5-7时为卯时,7-9时为辰时,9-11时为巳时,11-13时为午时,13-15时为未时,15-17时为申时,17-19时为酉时,19-21时为戌时,21-23时为亥时。

十三、古代的(传统)节日: 1元旦:

亦称元日,即正月初一。有祭神贴符习俗,后演变成贴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

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人日:

正月初七。传:初一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为人日。《太平御览》引《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谓为人日,采七种菜以为羹。” 3上元:

又称元宵、元夕、元夜,正月十五日。旧俗元夜张灯,故称灯节。宋朱淑真《生 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又: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4社日:

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节日。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前后)。乡邻在土地庙集会,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5寒食:

清明前两日,禁火寒食之日。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宁死不仕的隐者介之推而下命禁火之事,后演变为寒食节。《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谓之寒食。实际有时是冬至后一百零六日,故元稹《连昌宫词》有句:“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6清明:

为踏青和祭扫亡故亲朋之日。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7上巳:

原为水边采兰驱邪活动,后演变为郊外春游、水边宴饮节日。原是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曹魏后定作三月三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8端午:

又叫端阳,五月初五日。“端”有“初”义。传说是屈原投江自溺日子,人们争渡相救,后演变成划龙舟;人们向江中投粽子以护屈原身体,后演变成吃粽子。唐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朝廷常有赏赐。9伏日:

夏季暑热最盛、需伏隐避暑之时日。伏日有初、中、末之分,分指夏至后第三、第四及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伏日一般指初伏日,即入伏;结束为出伏。古时伏日有祭祀活动。10七夕:

七月初七日。传为此夜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地下妇女穿针乞巧(向织女乞求智巧)。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tōu石为针,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11中元:

七月十五日。佛教有目连作盂兰盆经救堕入饿鬼道母亲的故事。后视中元为鬼节,有施救饿鬼等活动。12中秋:

八月十五日。传统的家人团圆共赏明月之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13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均为阳数,故称重阳。古有登高而饮插萸免灾之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4冬至:

古人认为冬至是节气之起点。《史记•律书》:气始於冬至,周而复始。冬至后白天渐长,俗“冬至一阳生”。杜甫《至后》: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15腊日:

又叫腊八。十二月初八日。古代把岁末祭神叫腊,故十二月叫腊月。《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古人还有击鼓逐疫之俗。今人仍留吃腊八粥的习俗。16除夕:

腊月最后一天晚上(年三十或二九)。这一天叫“岁除”,有除旧布新义。除夕夜人们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十四、古代的礼俗: 1冠礼:

周代贵族男青年举行的加冠仪式。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礼前先筮日、筮宾(选定日期来宾),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特权;次加皮弁(biàn),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来宾敬酒后去见母亲,再由来宾取“字”,后见兄弟姑姊,最后戴礼帽穿礼服带礼品去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主人向来宾敬酒赠礼品后,礼成。男子二十岁结发冠礼后可以娶妻。

周代冠礼来于氏族社会“成丁礼”。氏族社会男女成熟后参加成丁礼后成氏族正式成员。2笄礼:

周代贵族女青年举行的结发加笄礼。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要举行结发加笄礼,表示年届“成人”可以出嫁了。结发:在头顶上盘成发髻,以别童年发式。笄盘发所用簪子。3婚姻之俗:

春秋时的随嫁制度→媵。春秋时诸侯娶一国女为妻(嫡夫人,正妻),女方以姪(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另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也送女儿陪嫁,并也有姪、娣相从,这些陪嫁的女子统称为媵。媵非正妻,但地位较尊贵,故与妾、嬖人不同。4六礼→古代婚嫁程序: ①纳采②问名③纳吉④纳徵⑤请期⑥亲迎。5丧葬之俗:

○ 复:初死,生者要上屋顶面向西北为之招魂。○ 沐浴:为死者浴身。见《礼记•丧大记》所载。

○ 殓:有大小殓之别。小殓给尸体裹上衣衾,大殓把尸体放入棺材。殓时死人口里须饭含(饭是把米放在其嘴里,含是把玉放在嘴里)。○ 殡:殓后停丧待葬叫殡。灵柩送葬地叫出殡。

○ 殉葬:殷代奴隶主有人殉制度,后世改以“俑”(木或土制的人偶。孔子反对用俑,曾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商周至战国贵族殉葬物有车马器物等,秦始皇有大规模兵马俑。

○ 棺槨:贵族墓大多棺外有槨,有的有多重。

十五、古代的用器﹙什物﹚: 筵、席:古人铺在地上的席子。古人习惯席地而坐。筵为垫席,稍大些,席在筵上供坐用,稍小些。后筵、席连用代指酒筵。烛、灯:古代的烛非今之蜡烛,而是火炬。《说文》:“烛,庭燎大烛也。”庭燎即大火炬,用苇薪制成,可立于地上;烛,麻秸制成,可手持者。古灯状如登﹙瓦豆﹚,故作燈、镫,战国已有。古代点灯用膏﹙兽类脂肪﹚,用植物油则是后来的事。耒、耜:古代耕具。《说文》“耒,手耕曲木也。”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下端是圆头木板,后嵌入青铜或铁片,为犁的前身。4鼎、鬲lì、甗yǎn、釜、甑zèng:

古代炊具。鼎,煮肉盛肉用三足器,圆形或方形,鼎口有双耳;鬲lì,煮饭用似鼎三足﹙空心﹚器;甗yǎn,蒸饭用器,上层似甑蒸饭用,下层似鬲可盛水;釜,似锅,用处如甗的下层;甑zèng,似盆,放在釜上,相当于甗的上层。5簋、簠、豆:

古代食具。簋guǐ,盛饭用,圆腹圈足双耳;簠,用途同簋,长方形;豆,盛食品,如今之高脚杯。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笾,瓦豆叫做登。豆,有的有盖,有的无盖。《诗•大雅•生民》:“于豆于登。” 6 箸、梜:古代的筷子。尊、觥gōng、罍、壶、爵:古代盛酒或饮酒器。《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爵,温酒器,下可举火。盘﹙槃﹚、匜yí:古代的盥洗用具。匜像一只瓢,有把有足有盖,用来浇水洗手;槃在下接水,又叫“承槃”。床、几:木制用具。床﹙牀﹚,既可作卧具,又可作坐具。《诗•小雅•斯干》:“载寝之牀”指卧具;《孟子•万章上》:“舜在牀琴”指坐具。几,长方形,不高,坐时可凭几。

第五篇:古代汉语课程总结

古代汉语课程回顾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原名《左氏春秋》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记载的历史和《春秋》大致相同,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书中比较详细的记录了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或侵略的斗争及各诸侯国内部贵族之间的争权斗争。对于统治者的凶恶残暴,骄奢淫逸以及神权观念有一定的否定。但在宣扬和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措施,道德观念等方面还是极尽其力的。书中的记载,有较大的历史真实性,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左传》有很大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语言价值。通行地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的旧注本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注殊》,今注本有当代杨伯峻编著的《春秋左传注》。

课文中选

《郑伯克段于鄢》讲述了郑庄公和弟弟公叔段以及母亲的事情,郑庄公和共叔段为了争夺权力而不顾兄弟关系,进行互相残杀。郑庄公的确可在“京不度”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行动来遏制叔段这股“恶势力”的发展,但是,身为叔段的哥哥,他一定不愿意惩罚自己的弟弟,甚至形成骨肉相残的局面,所以他一忍再忍„等待自己的弟弟能够自省,然后改过自新。然而,叔段却得寸进尺,郑庄公身为一国之君,既然要捍卫自己的地位就不得不在叔段“将袭郑”的时候予以回击。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可理解为郑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狠毒和虚伪狡诈,充分地证明了他为权力而不顾一切。他表面上是在爱自己的弟弟,让他扩大管辖范围,其实他这样做,是为了让他弟弟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对共叔段产生怀疑,对他不满。郑伯耍着欲擒故纵的手段,共叔段有勇无谋,贪婪无度,不顾兄弟之情,更加肆无忌惮的扩大自己的管辖范围,到处招兵买马,企图谋反。郑伯在等待时机回击公叔段,共叔段起兵袭郑时,他就可以以讨伐叛徒的名义除去共叔段。从一方面看郑庄公是在害他弟弟,他本来可以及时的制止弟弟的行为,但是却让其自由发展,没有尽到作为兄长的责任与义务,后来与母亲和好,而他们的母亲姜氏,偏袒公叔段,讨厌郑伯,企图里应外合,一心想让公叔段谋反,作为母亲,没有让兄弟俩和睦相处,反而添油加醋的助长想兄弟反目成仇,把他一网打尽,从此就可以后患无忧了。

《齐桓公伐楚》文中叙述了齐楚两个国家在春秋时的一场斗争,齐桓公侵略蔡国之后又向楚国进军。楚国以其实力为后盾,同齐国展开了一场尖锐的外交斗争,最后达成妥协齐国退兵。齐国以楚国不纳贡祭祀用品为由,对齐展开讨伐,楚国派遣使者不卑不亢的与齐国进行谈判,先恭维了齐王一番,巧妙的表达自己不愿意归属于齐国,再得到齐国强硬态度时,分析了自己有利的条件,方城做城墙,用汉水做护城河,即使是强大的齐国与之对抗,也占不了多少便宜,两败俱伤罢了,齐国最终退兵。两国订立盟约,避免了一场战争,强大的外交辞令,令人惊叹。

《晋灵公不君》文中描写一个骄奢淫逸的暴君,滥杀无辜,不务正业的昏君,晋国大夫赵盾等人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觐见,但是晋灵公不听从忠臣的意见,反而变本加厉的想加害赵盾,幸运的是晋灵君派去的武士曾得到赵盾的恩惠,没有杀害他,后来晋灵公设宴企图杀害他,因为有护卫提弥明拼死保护才逃脱厄运,赵盾逃亡,后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返回国都,被扣上了弑君的罪名,理由1找顿时宰相逃亡没有越过国境,返回都城没有将凶手正法,假设他越过国境或者是将杀害晋灵公的凶手缉拿归案,也许就能摆脱弑君的罪名了吧。

《论语》一书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论和行事,是由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论语》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学说的基本资料,主要内容是孔子对仁义,礼乐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的说明和阐释,被视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为语录体,语言通俗简练,含义深远,富有哲理,许多语句成为格言和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曲阜人,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思想,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礼”思想----为国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文中选取了十则进行学习,《吾日三省吾身》通过曾子的口述,每日经常反省,查看自己有无过失,可以看出孔子弟子在进德修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孔子概括他一生的成长,成熟的过程,以十年作为一个人生阶段,要想达到预定的目标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不会感到人生迷茫一无所获,到了古稀之年老脸成熟,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都符合社会规范。《见贤思齐焉》孔子激励人们向有德才的人看齐,看见没有的人德才的人应当远离,并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们一样的缺点。《饭疏食》《叶公文孔子与子路》则分别讲述了孔子安贫乐道,清廉无愧于心的做人,对那些歪门邪道的得来的富贵,孔子视之为浮云,鄙夷不慕。和刻苦学习,发奋学习乐以忘忧的态度,不懈追求却不知道老期将至。以及其他的表现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目的的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还有抨击统治阶级奢侈无度,不顾百姓死活,《哀公问于有若》选段即使在灾荒之前仍然不减赋税反而变本加厉层层盘剥的行径,借有若的对话,进行有力的抨击,反映了孔子民本的思想。《季氏将伐颛臾》则反映孔子维护周礼,政治上保守,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那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大国吞并小国并不意

外,体现孔子思想局限性,但是孔子提出的:“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子路从而后》描述了一个隐者对孔子的误解,隐者鄙视那些一心谋求仕途的游着,通过子路之口,道出了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批评隐者逃避现实,洁身自好的出事思想。

《礼记》阐述了儒家的政治思想以及,以理服人的政治主张,《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下载古代汉语学习总结[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汉语学习总结[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代汉语大二总结

    第十六节 古书的注解 1 古书的基本体例:有传﹑注﹑笺﹑诂﹑解﹑章句﹑音义﹑正义﹑补注、集注﹑集解﹑集释等。大致类型有:(1 )传注体:用以解释古书正文,(2 )义疏体: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文。(3 )集解......

    古代汉语

    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古代汉语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双音合成词的是() A、若舍郑以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B、乃筑诸侯之馆、 .. C、寡君闻命矣 ..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 ........

    《古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 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通论配套练习题(北师大) 汉字练习第一套 1.填空: (1)汉字形体演变六个阶段中的前四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依次是: 商代的甲骨文、▁▁▁▁▁▁▁▁、▁▁▁▁▁▁▁▁、▁......

    古代汉语

    第五课 五柳先生传 一字: =吝 二虚词:1 、“因以为号焉”:“因”,连词,于是、就:“焉”,句尾语气词,表提示语气。1 、“或置酒而招之”:有时候(肯定性无定代词)2 、“曾不吝情去留”:语......

    谈学习古代汉语的心得体会

    谈学习古代汉语的心得体会 历时一个半学期的古代汉语课结束了,在听张教授讲解的过程中,自己真正学到了很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学习心得和体会。于是在结课之际,来谈......

    古代汉语总结(小编推荐)

    先秦总论: 先秦:广义的“先秦”,指秦统一中国(前221)以前直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从远古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时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代。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