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绪论 学前心理学教案1-4课时
学前心理学 【教学目标】
1.掌握心理学、学前心理学概念,明确学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2.掌握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3.掌握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重点难点】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导入1.观察图片;引发讨论你看到了什么?
2.你了解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吗?说说看
3.走出心理学的六大误区:
(1)读心术=心理学
(2)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3)心理学=心理咨询
(4)心理学=梦的解析
(5)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6)星座=心理学内容
(一)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最普遍、最熟悉、也是最深奥的现象,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2)情绪过程:喜、怒、哀、乐、惧等(3)意志过程:克服困难、毅力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2)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感受、控制等
(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虽然也研究动物心理,但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对象。
二、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科
普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
性别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性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
三、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学?
(一)学前儿童及相关概念
儿童期从广义上,分为学前期和学龄期。1.学前期:
(1)婴儿期:A.新生儿期(0-1个月);
B.婴儿期(乳儿期)1-12个月:又分为婴儿早期(1-6个月)和婴儿晚期(6-12个月)(2)先学前期:1-3岁
(3)学前期(狭义):A.学前初期(3-4岁);B.学前中期(4-5岁);学前晚期(5-
6、7岁); 2.学龄期:
(1)学龄初期(6、7-12岁)(2)学龄中期(11、12-
14、15岁)(3)学龄晚期(14、15-18岁)
总结:通常把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也这是我们专业所要研究的。本课程中将从出生到3岁(0-36个月)统称为婴儿或婴幼儿;3-6岁即36-72个月统称为幼儿,目前我国早教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0-3岁儿童;托儿所接收的也大多是0-3岁儿童。而幼儿园则3-6岁居多。
(二)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是研究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规律的科学。(一般指从出生至入学前,即0~6岁。)
(三)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四)学前心理学的研究任务(WWW)
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
When 什么时间,揭示或描述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
Why什么原因,对该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总之,学前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学前儿童的行为。
(五)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理论意义
(1)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提高同一切迷信思想和唯心主义偏见作斗争的能力。(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我们也可以看到,学前儿童心理学还为学前教育学等学科提供理论依据。2.实践意义
儿童心理学(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表现在它和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1)实际工作的需要。如舞蹈、绘画等教学。(2)为幼教实践工作服务
不仅早期教育,一切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工作,如婴幼儿卫生保健、儿童文学艺术创作、儿童玩具和服装的设计等,都需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帮助。学前儿童心理学只有为社会实践服务才有生命力。
总结: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必须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知识。学前教育如果离开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就只能成为经验之谈,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必须认真学好学前儿童心理学。
(六)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可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培养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
四、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一)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发展心理学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更多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换句话说,发展心理学的对象常常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各阶段也可以分别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二)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儿童的心理活动,包括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我们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时应该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学前儿童心理学不仅是利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反过来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三)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学前儿童是在成人直接教育下成长的,他们的心理发展,一步也不能离开教育。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同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又可以而且应该为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四)儿童卫生学
儿童卫生学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更是需要以儿童神经系统和高级神经活动发展的知识为依据。
第二篇:幼儿心理学教案绪论
幼儿心理学教案——绪论 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初步掌握什么是心理,简单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3.初步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
及难点_____________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教__ 具_____________ 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 案例分析、讲述、自学引导、体验感悟 课
时_____________ 3课时
教_ 学_ 内_ 容
案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状行为
___ 某幼儿园中班有20多个孩子,可只有两辆遥控赛车,一天,老师面前说: “老师,老师,小利不让我玩遥控赛车”。
导语:心理学博士谈学心理学的误区
一个名叫宝宝的小朋友跑到 讲解新课
一、什么是心理
__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的反映。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大脑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人脑的结构:人脑是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1)高级神经中枢„„大脑
___ 大脑是由大脑皮层构成的。大脑皮层可以分成四叶:额叶、顶叶(它们主要是和言语活动、智力活动有关)颞叶(听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
大脑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都把刺激信息由神经传入大脑,经过皮层的加工、整理、决策,然后发出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从而产生心理现象。
(2)低级中枢指的是大脑以下的中枢神经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和小脑。低级神经中枢除了有传递和过滤神经信息的功能外,还对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维持心跳、血压,发生吞咽、咳嗽,平衡和协调身体运动等。
2.大脑两半球各自管理身体对侧的那一半,并且,大脑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通常左半球的机能是阅读和运算,保障连贯的分析性的逻辑思维。右半球运用形象信息,保证空间定位、音乐知觉,以及对情绪和态度的理解。
3.人脑是如何产生心理的——反射(详细说明其种类)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____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社会生活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源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孩事例
___ 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象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一个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
___ 据记载,“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个人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走。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早上三点钟,她们象狼似的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很长时期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主人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以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
___ 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会了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方向前进时,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玛拉死时己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___ 心理在反映客观现实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机械的、像照镜子那样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___ 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会受到个人态度、兴趣、风俗习惯、世界观以有及个人当时的主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比如:两可图等。
__ 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从事物与自己的关系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所以,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陈述和规定往往会带有主观的色彩。(举例:把钱捐给谁)
__ 2.心理的主观能动性也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表现在人们在行动前,往往能够对此次行动的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权衡得失,然后对行为方式作出抉择,而且,在行动中,人们的行动能不断的接受大脑的评价和修正.心理的这一能动性,能使人的行动前后一致,从而保证内部动机与外部行为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____ 无论是从人类的种系还是从个人的一生来看,心理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
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___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应用实验手段研究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三)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___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普莱尔所著的《儿童心理》一书,一般公认为是儿童心理方面的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四)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三、学前儿童心理概论
(一)研究对象 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0—
6、7岁)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概念
__ 1.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___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___ 比如:儿童在入园时所产生的诸多行为表现。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也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关系的突然恶化。比如:儿童在满周时,虽然走路还不稳,但却坚持自己要到处走,到处钻,不再像以前那样,听人成人的指挥。另外,3岁儿童也常常会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如:3岁儿童对成人的任何指令都会说“不”、“偏不”,以示反对,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会说:“不,我不是好孩子。”
我们把可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称为危机期。
___ 应该说,转折期和危机期的概念是密切相联,但又有区别的。我们说,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但危机期却不是必然出现的,危机期的产生是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迅速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发展的不适应现象。(口吃)3岁儿童的认识能力提高了,头脑中也储存了许多知识,迫切需要表述出来,而他的口语能力又还很有限,往往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使成人听明白,由此产生了愿望和能力之间的较大差距,情绪上的强烈不安,于是出现“口吃”现象。这时,如果成人也产生急躁情绪,或对儿童过多地指责,或要求过高,或表示不满,就会加剧儿童心理的矛盾,加重口吃现象。但是,如果成人能够对儿童的口吃现象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和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用手势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因此,在成人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化解其一时产生的尖锐矛盾,“危机”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或者说,“危机期”可以不出现。
__ 2.儿童心理的关键期
___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我们把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___ 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动作和感知觉方面。
__ 3.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
___ 就儿童心理发展的话多方面来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关键期,也就是说,许多心理能力和特征,并不是错过了某一特定时机就不能发展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时机问题,通常采用“敏感期”或“最佳期”的提法。
___ 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不是不可以学习或形成某种知识和能力,但是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比如:儿童学简单的口语,2—4岁是最佳期,年龄越大,效率就越低,而且,在掌握口语发音上,敏感性也越来越差,成人学外语,不但比儿童费力,而且往往还带有母语的口音。须要注意两点:
___ 第一,不同年龄儿童对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性。有的研究者认为:在掌握数概念方面,敏感期在5—5.5岁,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敏感期,耳聋儿童如果在1岁前发觉而给他助听器,就能正常学会发音,而1岁后才开始采取措施,学习发音困难会增大。
___ 第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的许多方面,还需加强研究,以便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例如,幼儿几岁进入托幼机构最为合适,不少老师认为,1岁半以前入托的孩子最易照顾;2岁孩子入托最不理想,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分离焦虑极强,入托时常常哭闹不休,也不愿意学习;2岁半—3岁是公认最理想的入托年龄,这时情绪比以前容易稳定,较易和小伙伴相处,也喜欢学习;4岁以后入园的孩子,在生活习惯和个人特点方面多已定型。例如,有的孩子过分畏缩;有的不会表达自己的愿望;有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依赖性过强等等。这些孩子的不良习惯,改变起来难度较大。在决定每个孩子的入托时间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孩子具体的发展水平,他所在的环境,如家庭和托幼机构的条件等等。
__ 4.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___ 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都会低于他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水平,也可以这样理解:站着够不到的果子,跳起来就可以够着。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成人的引导、帮助,儿童的心理就会在已有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熟悉幼儿,查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可以向他提出稍高、力所能力的任务,促进儿童的心理达到一个新水平。
___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心理发展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同时,又是每一时刻都在发生变化的,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作为教师,当发现儿童心理发展达到新水平时,又要帮助他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可有力推动儿童心理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
_ 1.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P1—4)
___ 思考:如何看待学前儿童心理。(心理访谈事例)_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P4—9)
__(主要说明学前儿童的心理同成人心理品质的区别)
___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
__(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___ ① 儿童各阶段的划分(P6)。___ ② 着重强调二者的关系。__(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__(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补充:男女两性的智力差异
_(1)男女两性智力方面的差异受到年龄阶段的影响。研究发现:男女儿童在婴儿期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到幼儿期女孩的智力略优于男孩的智力,但不明显;从小学阶段开始,女孩的智力明显的优于男孩的智力;到青春发育期,女孩的智力发展优势开始下降,到男性发育高峰期,男性智力逐渐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更加明显,青春发育期结束后才逐渐减弱继续扩大的优势。_(2)男女两性在智力发展上的不同优势(具体)
感知方面:男性的视觉能力特别是视觉的空间能力明显优于女性,与空间能力有关的领域(工程师)男性占有明显的优势,女性的听觉能力较强,特别是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明显的优于男性。
记忆方面: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例如:在复述课文时,男性一般不满足于逐字逐句的背诵或者老师的讲述,而总是喜欢加入一些自己的语言,他们所关心的是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不局限于原文的词句。女生在复述课文时,常喜欢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进行,不是很注意对识记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思维方面:男性更多偏向于逻辑思维,女性更多偏向于形象思维。
__ 3.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即年龄特征 教学实践:
____ 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所学内容,针对自身的某一方面做积极的辩证练习。
第三篇:学前心理学教案
绪 论
教学目标:
1.知道学前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了解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3.能够举例说明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心理学—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被认为是社会学科。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一本著作。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概念
1、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的学科。2.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包括:
(1)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感过程:喜悦、愤怒、哀伤、恐惧等(3)意志过程: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采取行动 个性心理包括:
(1)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性格
(2)个性心理特征: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世界观(3)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三、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在讲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言语、情绪、意志、个性、社会性等这些章节时都会提到它们是何时产生的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般在每章会提到什么心理现象的发生或一般趋势。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研究每个心理现象的各自特点和规律。
四、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育工作成效,科学的教育儿童,还能巩固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练习:
一、思考以下该段中都出现了哪些心理现象?
小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 1
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心理的实质: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2.了解脑的结构和神经系统的组成; 3.理解并举例说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1.心理的实质;
2.了解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4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人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人的心理? 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观点1:心理是非物质的、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
观点2:身心平行论(冯特)
观点3: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从汉字中窥见:思、念、想等,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等心理活动和思考均看到与心脏有关;
2、孟轲: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亚里士多德: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盖伦(130-200),希腊著名医生。他已推测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性能,把大脑视作精神的所在地。
科学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心理活动是脑的产物,神经系统和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脑的结构和机能
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2.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表面覆盖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脑细胞和皮层下的神经纤维有着复杂的联系,相互传递信息,构成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小结: 左半球:
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右半球: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 正常情况下,两半球既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活动。大脑两半球分别对身体对侧的感觉和运动负责。大脑左半球主管身体的右半边,大脑的右半球主管身体的左半侧;大脑皮层运动区和体觉区上
部支配身体的下部,下部支配上部;大脑半球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皮层以下的部位是低级神经中枢,二者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向全身发出: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植物性神(主要分布于内脏的平滑肌和腺体)这些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
二、心理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有人
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第二节 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一)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祖先将生物特征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遗传的重要性
思考:天生的盲人可能成为未来的画家吗?
天生的聋哑人可能成为未来的音乐家吗?
1、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由于遗传而导致的智力低下的疾病:无脑畸形儿;三色体病——先天愚;苯丙酮尿症;遗传的重要性
1、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为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奠定最初基础。如: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水平相差很大;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儿童脑的发展成熟: 出生:400克 9个月:800克
一岁:900克 三岁:1000克 七岁:1300克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结果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T:第48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6周 C:第53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2周
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思考:过早地学习和训练好不好?
二、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所谓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哪些?
(一)家庭环境
1.家庭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2.家庭经济条件; 3.家庭结构; 4.家长文化水平; 5.父母教养态度与方式
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离婚、分居或一方死亡、出走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
英国心理学家调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后发现,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有58%来自于残缺家庭。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犯罪少年中有1/2至2/3是来自于残缺家庭。我国曾有学者对中国大陆28个省、市、自治区小学一至五年级的729名离异家庭的儿童和825名完全家庭的儿童进行过情绪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自卑、孤僻、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
讨论: 你能举例说明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吗? 阅读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
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幼儿园及社会托幼机构
(三)社会环境、电视等各种传媒 讨论:你同意下面的论述吗?为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华生:如果给我一打(12个)健全的儿童,我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三、主观因素——儿童自身心理
主观因素: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行为习惯等。案例讨论:
19世纪德国教师卡尔﹒威特的儿子很小就被认为是“痴呆儿”。他却充满信心地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的教育,结果小威特8岁能流利地讲六国语言,13岁获得博士学位。前苏联建国初期,教育家马卡连柯将流浪儿、小偷等游手好闲的青少年组成成“儿童工学团”进行系统教育,结果这些儿童成长起来后,很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试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的角度分析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测试:第一章练习题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教学目标: 1.掌握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3.理解注意的品质
4.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重点: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难点: 理解注意的品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主要就指“注意”。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指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和范围。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程度。使这一对象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而其他事物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对其反映比较模糊,或者根本得不到反映,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目不转睛、眼睛朝着一个方向“呆视” 2.无关运动的停止:注意时,自动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3.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说,吸得短,呼得更长。
一般来说,姿态端下,面部表情严肃,目光注视老师的学生是集中注意的表现,而
懒洋洋的状态、东张西望的眼神或表情凝滞、呆若木鸡,常常是不注意的表现。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共性,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独立存在。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注意了”“请注意”,只是把注意指向和集中的于心理过程的内容,如注意听讲,注意看黑板、注意记内容,注意想问题等。只不过把后面的内容省略了。注意虽不是独立的心理
过程,但它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离开了注意,心理过程就无法进行。
三、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本身的状态。(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
强烈的刺激,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较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有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不随意注意时更具有重要意义。举例说明。b刺激物新异性
新异刺激物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新意刺激不仅是指从未见过的事物和信息还指熟悉对象间的奇特组合。例如:教师的新装。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运动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例如:闪亮的霓虹灯,教师上课时突然放慢声音或突然停顿,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d刺激物的对比性
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或对比特别鲜明,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例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2)人本身的状态 a需要和兴趣 b情绪情感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容易注意周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而人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c有机体状态
当个体处于极度疲乏和困倦时,常常无法注意周围的事物。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举例说明晚自习做作业,旁边同学在聊天,不自觉地听别人聊天(无意注意)而当意识到做作业必须专心,才会有高效率。断然不去听别人的谈话,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随意注意有两个特征:一是有预定的目的,二是需要意志的努力。它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活动目的与任务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2)间接兴趣的培养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有助于保持随意注意。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3)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一个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毅顽强个性特征的人易于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长时间保持随意注意。反之保持随意注意则比较困难。(4)合理地组织活动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有助于保持有意注意。尽可能把智力活动与与实际操作、技能练习联系起来,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思考:为什么对幼儿来说组织活动时需要两种注意结合起来使用?
(二)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
根据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还是个体内部,可以把注意分为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两类 1.外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即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外界刺激的注意,幼儿常常是外部注意占优势。2.内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感觉、思想和体验等。注意指向自己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良好的内部注意使人能清楚地评价自己,对自我意思的发展有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注意
新生儿刚才是接触外部环境就出现了无条件定向反射,这是无意注意发生的标志,婴儿期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幼儿前期的有意注意主要是由成人提出的要求所引起。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着的刺激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注意也容易被其他新异的刺激所转移。中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且比较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能较长时间保持注意
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比中班幼儿更长时间保持注意,对于干扰其注意的活动会表示出不满,并设法排除。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特别是额叶的控制,额叶的发展比脑部其它部位迟缓,幼儿的注意在成人的要求和教育下开始逐步发展。小班幼儿逐渐能依照成人要求,指向并集中应该注意的对象,但注意的稳定性很低。注意集中的时间大约是:3-5分钟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继续得到发展,注意集中的时间延至10分钟左右 大班幼儿有意注意迅速发展,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10-15分钟。而且大班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内部状态给予注意,比如: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去推测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想法。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指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例如,让被试注视速示器,主试在不到 1/l 0秒的时间内呈现印有一些数字、图形或字母的卡片,结果表明,成人一般能够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关联的外文字母,幼儿最多能把握2-3个对象。
(二)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握对象时间的长短。从注意集中的时间看,小班幼儿3-5分钟;中班幼儿10分钟左右;大班幼儿10-15分钟。对象上看,具体生动的对象集中时间长,枯燥乏味的对象集中的时间短。
(三)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专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反映了注意的灵活性。小班幼儿不善于实现注意的转移,大班孩子能根据要求实现注意的转移。
(四)注意的分配
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上,整个幼儿期还不善于完成注意的分配,但到大班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例如大班体操时,既能注意自己的动作,又能注意体操队形的整齐。
四、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注意的三种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案例分析一】
教师组织小班幼儿的诗歌活动“芭蕉扇”,既没有直观的教具,也没有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儿朗诵诗歌,许多孩子很快坐不住了,有的在与身边的幼儿打闹,有的表现出反感的情绪?这是为什么?你认为保持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案例分析二】 分析以下的案例,你认为影响幼儿注意广度的因素有哪一些?爸爸妈妈带着5岁的小明逛动物园,爸爸和小明比赛数猴子、数老虎、数孔雀„„结果每次都是爸爸赢。爸爸想教小明一次数五个、数三个、数两个,可都教不会,知道为什么吗? 课后练习:
一、你觉得以下的各种心理表现分别属于哪一种注意品质?为什么?
1、看书时,有的同学能“一目十行”。
2、班主任老师用眼一扫,便知道哪些幼儿在,哪些幼儿不在。
3、大部分的学生能一边看乐谱,一边弹钢琴。
4、学习过程中,大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书,一会儿记笔记。
二、请判断下列活动中注意转移的难易:
1、刚玩过“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马上坐下来学计算。2、幼儿在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妈妈喊他过来吃饭。
3、幼儿在听老师讲完故事后,用画笔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想象画在纸上。
第三节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对策
(一)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1、无关刺激过多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转移
5、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二)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干扰其正常活动。如成人的衣着打扮过于新奇,很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为防止幼儿注意分散,布置完教室后,我们首先让幼儿熟悉环境,让幼儿感觉很新鲜,过渡很自然。平时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室内教玩具分门别类,井井有条,教师若作了新发型或换新衣服,可提前与幼儿交流,再开始上课,以免引起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保证幼儿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预防长时间单一的活动引起疲劳。
4、提高教学质量
合理地选择教材,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为幼儿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有趣味又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幼儿认识轮船的外形结构及功用后,可以安排幼儿认识轮船的种类极其发展,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提问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学习“7的组成”时,利用电脑画面,请幼儿根据画面上小猫的几种不同找有几只小猫,找对了小猫会“喵”的鼓励小朋友“真棒”,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注意都随着老师走,不知不觉完成了“7的组成”的学习,减少了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5、适当控制儿童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6、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三)审慎处理幼儿的多动现象
多动症和好动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多动是患儿比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但根据国际精神类症状诊断标准,多动症儿童必须要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明显特征,本质上是注意力缺陷,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难以集中思想从事需要比较
长的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即使做游戏、看动画片也不例外。周围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并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坐立不安,在教室里也难以保持一刻安静,脾气暴躁、容易兴奋冲动,情绪变化快,做事不顾后果。好动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全神贯注,而不希望别人干涉,做事有一定目的和计划,最明显的是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讨论:
观看视频《母婴卫士:学会判断儿童多动症》,讨论多动症有哪些表现:多动和多动症的区别是什么? 思考题:
1、什么是注意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测试:第二章练习题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二者的联系 2.了解感知觉的种类
3.理解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4.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5.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2.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一)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是感觉的源泉和反映的对象。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综合反映。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对整体(事物全貌)的反映 联系: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称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功用
(一)感觉是认识的开端,获得知识的源泉
(二)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与变化,而且还能够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贝克斯顿(B e x to n)等人于l 9 5 4年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是让被试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眼睛蒙上眼罩,耳朵被堵住,手也被套上,这样就将被试的感觉基本剥夺了。
三、感觉与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的分类,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感觉与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定义: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不同,反之,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相互作用: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制约的,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或者提高,或者降低
例如:餐馆里看见端上来的食物颜色很好,你会觉得这道菜特别好吃
微软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能降低色觉得差别感受性(2)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3)感觉的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同时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例如“月明星稀”
相继对比
当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例如:吃塘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很甜。
研究对比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现象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4)感受性与训练
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职业的训练或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作长期、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地提高。例如:品一口茶,就知道茶的产地、等级、品质等,染色工人辨认40多种黑色。另一方面由于为了代偿某种丧失的感觉能力,25
会使其他感觉能力得到发展。如聋哑人视觉特别好,盲人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不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2)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刺激容易被感知;(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易被感知。
主观因素:目的性、任务、知识经验、个人需要、兴趣、情感状态等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它知觉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会把之知觉为一个正方体,这是因为人们在知觉对象时,把过去的知识经验参与其中,大脑对来自各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对刺激物中缺失的部分加以主观上的整合与补充,把客观事物知觉为整体。尽管图形中没有一个立方体,人们却会主观地把它知觉为一个立方体。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即物体各部分的关系,对物体各部分关系的反映则是知觉整体性的基础。一首歌不同的人唱人能知觉为同一首歌;而四条直线不同的组合则构成不同的图形。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有一天,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同去春游,但是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哲学家看到的是万物复苏,想的是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大自然在永恒的运动中保持着和谐;诗人看到的是风和日丽,潺潺流水;植物学家看到的是路旁栽的是什么树,河边长的是什么草,墙上开的是什么花。
为什么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人的知识经验的不同)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主要表现在大小、亮度、形状和颜色等方面。
大小知觉恒常性
a.观察者不受投射在视网膜上的物体映象大小的影响 b.观察者不受物体与视网膜视象距离的影响 明度与颜色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人适应环境极其重要的能力,人类长期生活时间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与知觉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觉敏锐度
(1)概念解释:指幼儿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视力)
(2)特点:整个幼儿阶段,视觉敏锐度不断提高,5岁是视觉敏锐度发展发的转折期
(3)教育要求:教具,图片要大些;座椅高矮合适,采光充足
2、颜色视觉
(1)概念解释: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辨色能力)(2)特点:(3)教育要求:
(二)听觉
(三)触觉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同样按照:①概念解释、②特点、③教育要求三个方面对听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进行整理归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一)概念: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人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观察力是指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初期:不善于自觉、有目的的观察,不能接受观察的任务 幼儿中晚期:目的性增强,能根据要求进行观察
2、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持续性短、3-4岁:6分8秒 幼儿中晚期:5岁:7分6秒,6岁:12分3秒
3、观察的细致性
幼儿初期:只能看到事物粗略轮廓、面积大和突出特征
幼儿中晚期:能从属性进行观察,比如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
4、观察的概括性
幼儿初期: 观察得到的孤立、零散现象
幼儿中晚期: 可以得到对事物各个部分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激发观察的兴趣
3、交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思考题:
1、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测试:第三章练习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教学目标: 1.理解记忆的概念、了解记忆种类 2.掌握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3.了解记忆的品质 4.掌握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5.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6.掌握幼儿记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学重点:
1.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2.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它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认知心理学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记忆,认为记忆是一个人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编码相当于识记,信息储存相当于保持,对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记忆的三个环节可以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类比。
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记忆与心理的关系
(三)记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居重要地位
二、记忆的类型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环节。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二)保持——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二环节,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
1、遗忘及其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2、遗忘的种类
(1)暂时性遗忘——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恢复
(2)永久性遗忘——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就已消失。
(三)回忆——回忆是对头脑中保持事物的提取过程。这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1、再认
再认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人们往往以为不能重现识记过的事物就是遗忘,其实,能识别再度出现的事物,也是回忆。
2、再现
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时能够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回记,如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记学过的内容。
四、记忆的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
(三)记忆的正确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表象
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2、概括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4.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有意性差,影响记忆的效果 2.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3.偶发记忆
4.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的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思考:
1.什么是记忆,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2、什么是遗忘,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析遗忘的规律 测试:第四章练习题
第五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概念、种类 2.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 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想象的种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4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是幼儿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1、黏合:
2、夸张与强调
3、拟人化
4、典型化
(三)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想象的内容与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3、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 分析教材上马克思的话,分析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四)想象发生的条件及表现
(五)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
2、想象是儿童理解的基础
3、想象在游戏中作用:游戏离不开想象
4、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5、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有意想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主题易变。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2、4~5岁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常以当前感知对象为转移。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
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引导下,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长一些。”
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
(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识经验不断增加,兴趣范围逐渐扩大。
2、幼儿中晚期,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已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
3、幼儿晚期,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已发展到了顶峰。研究发现,5岁幼儿已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
验来体会和想象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
(举例: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关系代管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
幼儿还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看到同伴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被成人误认为故意说谎。
幼儿晚期,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并向成人提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之类的问题。由于许多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变成现实,幼儿在游戏中开始追求逼真,智力游戏和竞赛性游戏开始逐渐取代象征性游戏。
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作业:
1、想象在幼儿心理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2、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
第四篇:第一章 幼儿心理学绪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过程与方法: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教学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教学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 幼儿一般指的是3—
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 教育 人 成人 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 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
(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 中学 小学 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 主导 幼儿 反馈 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 思维 言语 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
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⑤老年心理学 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②工业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护理心理学⑤司法心理学⑥艺术心理学⑦体育心理学⑧军事,商业心理学 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
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①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解决。Eg:梅州市机关幼儿园大班不要求写字。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三)提高教师素质。
第三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观察法(最常用)、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等。
三、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如监视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语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作用
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三)观察的程序
1、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描述。
2、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四)有效观察的条件 “外门看热闹,内门看门道”
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eg: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计、准备工具等)
2、做好观察记录(eg:描述性的文子、数字、等级记录、视听设备等)
3、消除观察误差
(五)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1、轶事记录——eg:幼儿玩玩具——是单独玩/合群玩——(可反映出)性格(孤僻还是开朗、合群)
2、时间取样 eg:每隔几分钟进行对同一个幼儿的观察。
3、事件取样 本章作业:
1、教育的含义?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5、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6、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
8、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五篇:《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教案
授课教师
一、学科性质:学前教育专业课
二、教材:陈帼眉编:《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课时:64课时
四、参考书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B.C.穆欣娜著,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M.B.加梅佐、M.B.马秋欣娜、T.C.米哈里契克:《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5、武久著,李静译:《孩子思维与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6、孟昭兰著:《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7、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学前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学习要求:
1、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3、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4、掌握并懂得运用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对象: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三、研究任务:
1、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表现(知其然)
2、揭示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机制(知其所以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类型:
按研究时间分: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按研究范围分:整体研究(系统研究)
分析研究(专题研究)
按研究课题分:差异研究
相关研究 因果研究
按研究任务分:双生子研究
跨文化研究
二、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结论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四)伦理性原则
尊重、有益、公正三原则
三、研究方法
按普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哲学方法(指导思想)
新生儿从几乎完全无能到人类心理逐渐完备的过程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只能揭示关系,不能揭示关系的性质
不允许从“期待”出发,采用符合期待的结果
不能出示与教育目的相违背的问题
美国国家卫生部于1993年颁布了《保护人类被试行为规范回顾指南》,要求将实验对参与者可能产生的生理、心理伤害降到最小
2、一般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谈话、问卷、访问)
实验法(实验室、自然实验)
测验法
作品分析法
3、特殊方法(研究技术)
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互补方能在效
第二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习要求:
1、了解三岁以内婴幼儿的心理及动作发展特点;
2、理解婴儿无条件反射的意义和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
3、掌握婴儿常见的无条件反射的种类;掌握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掌握三到六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节
人生第一年
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现象开始萌芽的阶段。
一、初生到满月
新生儿期是人类一生中唯一能观察到纯正的先天本能行为表现的时期。
(一)适应新生活
简介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神经系统特点:新生儿面临生死存亡的斗争;身体软弱,娇嫩,神经系统简单,功能还不完善。
为适应人间生活逐渐产生人的心理: 生存方式的变化:寄生——独立
生活环境的变化:恒定舒适——变化无常
(二)依靠无条件反射
这些无条件反射均在婴儿长到几个月时相继消失;若到时不消失,反而是婴儿发育不正常的症状。
1、无条件食物反射: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2、无条件防御反射:眨眼反射
3、无条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
4、返祖性反射:
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4——5个月消失 巴宾斯基反射,6个月时消失
P23
晴天时,产院的婴儿象向阳花面向太阳
惊跳反射(莫罗反射),3——5个月消失 击剑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4个月消失 行走反射(迈步反射),2个月消失 游泳反射,6个月时消失
所举的无条件反射,前三种对新生儿维持生命和保护自己有现实意义,后一种没有,但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可能曾经是有意义的。如抓握反射,反映了人类社会需用爬树来保护和维持生命;无论是否有意义,都是最初学习的基础。
无条件反射的意义:
保证了新生儿基本的生命活动,是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
局限性:具有刻板性,不适应变化;数量有限。
(三)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发生
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弥补无条件反射的不足,是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的新机制;
标志着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
2、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 健全的大脑; 基础反射; 条件刺激物;(出现的时间与强度)
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多次结合。
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
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4、心理的发生:
出生即有,可追溯到胎儿期。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1、认识世界的开始:感觉的发生;视听的集中;
2、人际交往的开端;产生交往需要
二、满月到半岁(一月一变样)突出地表现在视听的发展,眼手协调,定向探究,开始认生。
(一)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起来 会主动寻找视听目标
婴儿早期就能表现出视听协调活动;声音定向是靠两耳接收信息的时间差形成的,而小婴儿头小,两耳距小,时间差小于成人,但仍倾向于对声音进行视觉定向。
(二)定向反射作用增加
无条件食物、防御反射对建立条件反射的作用减少,现时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强;依靠定向反射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条件反射。
(三)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经常伸出的手可能预示其习惯用手
只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固定的反应
大脑皮质的成熟健全
非条件反射和已巩固的条件反射
个体差异较大
3-7个月的婴儿对音唇一致的人脸注视更久
1、本能的抓握:动作混乱
无意抚摸
无意抓握
2、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3、手眼协调的抓握
与坐姿有关,是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探索物体的萌芽
(四)开始认生
1、表现:找妈妈;摆脱生人
2、意义: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发展的标志;
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方面的重大变化
三、半岁到周岁
主要表现在动作更加灵活,出现语言的萌芽,亲子依恋关系的巩固。
(一)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往往能说明其心理水平的发展,因为人的动作主要由高级中枢支配,其动作发展与心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①整体——分化
②上部——下部(首尾规律)③中央——边缘(近远规律)④大肌肉——小肌肉(大小规律)⑤无意——有意(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2、坐爬站走的发展:
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一致,是儿童从躺着的姿势解放出来的时期,是其摆脱成人怀抱的时期
(二)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1、五指分工:大拇指的分工
2、双手配合
3、摆弄物体
4、重复动作
(三)语言开始萌芽
1、练习发音;音节清楚但无意义
2、听懂指令
3、用发音进行交往(前语言的交往形式)
(四)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孩子和成人开始相互理解
第二节
1——3岁
这时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幼儿完成了几大任务:学会走路、说话,使用工具,有了自我意识。
一、动作的发展;
两眼不协调,手乱动
照视线去抓;简单的动作目的;不相干的动作;神秘的中线屏障
三翻六坐九来爬,周岁会走叫妈妈
牵一发而动全身
抬头-俯撑-翻身-坐-爬-站-走
头、躯干-双臂、腿-手、脚 臂、腿-手、脚 3、4个月,手弯成大钩子 打破中线屏障
针对物体,带有目的性 开关盒子24次
喜欢练习,只为发音愉快 语调决定理解
分离焦虑
(一)粗大动作的发展(大肌肉运动)最主要的是学会直立行走。1岁:会走;
2岁:攀爬,活动积极性高;
3岁;越障碍,兔跳,上下楼梯。
(二)精细动作(小肌肉运动)
主要是手的动作;逐渐学会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比较灵活、准确、熟练地运用物体。其过程分四个阶段:
1、完全不按用具特点动作
2、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延长
3、有意重复有效动作
4、能根据用具特点来使用它
二、心理的发展
(一)语言真正形成
1岁以前:语言准备阶段; 1——1.5岁:语言理解阶段; 1.5——2岁:开口说话阶段; 2——3岁:积极练习阶段;
3岁以后:基本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思维的发生
1、表象发生:1.5——2岁左右出现表象,记忆进一步发展;
2、想象萌芽:2岁左右能根据物体进行想象性活动;
3、思维出现:2岁以后开始理解事物的意义及联系,是初步的直观动作思维。
(三)自我意识的萌芽
突出地表现为出现独立性,也称为“人生第一反抗期”,表现为:
1、好动,喜做事——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2、语言上学会使用“我”第一人称
3、反抗成人控制 意义: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标志着人类心理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3——6岁
一、小班幼儿(3——4岁)的以下心理特点
(一)生活范围扩大
1、生理的发展:身体更结实
精力更充沛
2、大小动作自如
3、语言的发展
(二)认识依靠行动(直观动作思维)思维依靠行动,记忆、注意也如此。
(三)情绪性强
1、心理和行为无意性强;
2、情绪作用大。
(四)爱模仿
1、模仿表面现象;
2、行为习惯的形成依靠模仿。
二、中班幼儿的(4——5岁)心理特点
(一)活泼好动
儿童都好动,但中班特别突出;因为:
1、熟悉环境,有交往经验
2、生理进一步成熟,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
(二)思维具体形象(依靠表象)
1、思维更多依赖表象;
2、对语言的理解局限于具体生活经验;
3、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易于认识。
(三)开始接受任务(活动目的性增强)
1、心理活动有意性发展增强;
2、有了最初的责任感。
(四)会组织游戏
1、游戏组织能力迅速发展,2、出现同龄人的伙伴关系。
幼儿从此不再局限于亲子、师生关系,人际关系由成人向同龄人过渡。
三、大班幼儿(5——6岁)的心理特点:
(一)好问、好学
1、活动兴趣内化,格外好奇;
2、认识(智力)活动积极性高;
3、有为求知而导致的破坏性行为。
(二)抽象能力开始萌发
1、思维有了概括性;
2、开始掌握抽象概念;
3、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1、认识活动开始具有有意决策;
2、自我控制能力增强;
3、尝试用手段巩固认识。
(四)个性初具雏形
1、有了较稳定的态度和兴趣;
2、心理活动开始形成系统。
小班相同玩具数量应充足 利用示范组织纪律 提供良好的榜样群体
童言无忌
小班幼儿仅凭兴趣
小班游戏角色平行、分散,中班游戏角色多样,有组织 有“好朋友”了
喜欢提问 猜谜 拆电器
能分类
但常出错
自觉控制注意 回家复述有关要求
兴趣有分化 重视他人评价
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习要求:
1、理解感知觉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了解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感觉发展的水平;掌握婴幼儿的触觉探索形式;
3、掌握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特点;理解物体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
4、掌握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复习和导入:
1、复习:心理现象的分类;感知的意义;感知觉的种类;感觉的生理机制。
2、导入:感知觉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
感知觉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1、感知觉的重要性: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2、人类新生儿已具备完善的感觉器官和成熟度较高的神经系统,从而使他们的感觉和知觉能力出现得最早,发展得最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接近甚至已达到成人的水平。
这不仅打通了联系外界环境的道路,也直接或间接地为其它认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语言形成之前,婴儿靠感知觉认识世界。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记忆、控制、反应四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整体结构。不同年龄段,各组成分、相互关系及地位是不一样的。婴儿期,由于思维、言语、表象等心理现象都还未出现,控制力量微弱,反应以动作为主,决定了婴儿的认知结构只能以感知系统为主。
1、普莱尔的研究:0-3岁末,主要研究感觉;
2、皮亚杰的研究:0-2岁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是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依靠感知对环境作出反应,若未直接感知支,则认为它不存在。有三个特点:
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认识;
逐渐形成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逐渐形成有目的的行动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
1、认识活动中受感知左右,且感知是思维发基础;
2、情意活动中
3、控制自己行为(反馈机制)
0-2:感知运动阶段 2-7:前运算阶段 7-11:具体运算阶段
11岁以上:形式运算阶段
(第二信号系统弱)
如视觉区域功能障碍,会影响思维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人最主要的感觉通道。对婴幼儿来讲,视觉作用更大,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常需要视觉形象作为支持。
(一)视敏度的发展
1、视敏度的含义;调节机制(P60)
2、发展状况:发展迅速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3个月时,婴儿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的婴儿视敏度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10岁时,儿童视觉调节能力最强。3、6个月以下是视力发展的敏感期。(P60)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1、颜色视觉的含义
2、颜色视觉的出现
出生后不久即有辨色力,且有“视觉偏好”。新生儿喜欢彩色,不喜欢灰色; 1-2个月时,能区分各种颜色;
4-5个月时,能分出相同但深浅不一的两种颜色;同时能把各种颜色归于红、蓝、黄、绿四个范畴;
3、颜色视觉的发展
3岁前不能很好地辨别近似色; 4岁后逐渐发展
二、听觉
人类依靠听觉辨认事物的发声特点,欣赏音乐,学唱歌曲,学习口语。
(一)听觉的发生
1、胎儿的听觉反应
2、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传统观点:认为新生儿没有听觉,理由是羊水堵塞及耳管粘连;
现代观点:正常健康的新生儿听觉与生俱来。
3、测试指标:习惯化(去习惯化)
(二)听觉的发展
随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三、触觉(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重要性:认识物体
形成人际关系(依恋)
促进动作发展
80%
矫正视力最好在学龄前
喜欢波长较长的暖色 不喜欢冷色
研究方法:配对法、指认法、命名法
色盲:男7-8%;女0.5%
注意听觉有缺陷的儿童 注意幼儿听觉器官的保护 卡西摩多
(一)触觉的发生
出生即有;若干反射均是具体表现;湿尿布婴儿哭闹也是证明
(二)触觉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触觉探索活动的形成,以及触觉与其它感觉的结合。
1、触觉探索:口腔探索
手的探索
口腔探索:当其它方式未发展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手的探索发展后,退居次位,但仍是补充。手的探索:婴儿期形成,分三阶段:本能触觉反应
眼手协调
有目的的探索
3、触觉与其它感觉的结合:视触协调
听触协调
四、其它感觉
(一)味觉
生来就有,反应各异,对味觉差异敏感。糖水——吸吮(长时间)奎宁水——做怪相(痛苦状)酸味——嘴紧闭
(二)嗅觉
与生俱来,有自我保护功能。香蕉精——兴奋
臭鸡蛋——皱眉、转头
(三)痛觉
新生儿感受性极低,痛觉感受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P75)
(四)动觉
动觉的发展使婴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三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物体知觉的发展
物体知觉是反映物体各种属性的知觉。有些一种分析器参与即可,有些则需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1、很小的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形状。2、3岁的儿童已能正确地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
3、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能力有差异
4、幼儿期,形状知觉与图形辨别逐渐与掌握图形的名称结合
(二)大小知觉的发展 1、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且有大小恒常性 2、2.5-3岁是大小知觉发展关键期,能判断大小,此期间注意保护:儿童玩具应避免过小(易误食卡住)、过长(戳伤)、有毒
成人应鼓励幼儿活动,不宜过分限制
5个月以下,视觉不能引导和调节手的动作,手和物体争当视觉目标
选择自己偏好的食物;绝大多数婴儿喜甜
与嗅觉一样,有利于婴儿正确选择食物
对母亲奶味敏感 喜闻哺乳妇女气味
幼儿的痛苦比我们想象的要小
1961年,弗朗茨证实出生十几天的新生儿就能分辨物体形状(人脸、假人脸、黑白鸭蛋)
3个月以上的婴儿开始认识人脸图,喜看妈妈相片
并正确使用大小概念。3、3岁后判断大小精确度提高,能以大小排序。
二、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位置及机体自身在空
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方向定位)
1、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例
1、儿童听觉定位能力强于依靠视觉记忆定位
例
2、盲婴依靠发声回响进行听觉定位,证明人类听觉定位潜力很大。
2、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 上下方位:3岁 前后方位:4岁
左右方位:始于5岁,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5-7岁,能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7-9岁,开始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近年来的一些重复实验指出:当代儿童知觉左右方位的能力较上述研究结果发展较早,我国8-9岁的城市儿童基本可达到上述第三阶段的水平,但左右知觉的发展的总趋势并未改变。
(二)深度(距离)知觉的发展
深度知觉: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程度的知觉。
1、“视觉悬崖”实验证明,会爬的婴儿就已有深度知觉。
卡门波斯的重复实验,以心率为指标(1978)
2、鲍厄(1971)提出,2周婴儿对物体靠近自己有反应。
3、经验对距离知觉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沃克(1978):婴儿学爬的年龄影响深度知觉的发展。
三、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其特殊性在于:
1、时间本身没有直观的形象
2、人没有专门感知时间的分析器
(一)婴儿的时间知觉: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二)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儿童的时间知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知觉方位的参照系统:上下、前后均有,左右则缺。
加拿大多伦多,世界最高的电视发射塔
沃克:同样深度,小婴儿爬过去的较多(68%)
5个月-减慢;9个月-增速
但运动经验不能代替视觉在知觉深度中的作用(如斜视)
7-8岁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婴儿最先能理解的是“天”、“小时” 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四、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概括性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一)目的性(分为三级)
一级:有目的,能克服困难坚持观察; 二级:有目的,不能坚持; 三级:无目的。
(二)坚持性
幼儿初期很差,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发展
(三)概括性(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丁祖荫(1964)认为幼儿对图画的认知概括化分四个阶段:个别对象阶段
空间联系阶段
因果关系阶段
对象总体阶段
(四)观察方法
1、最初是依赖外部动作进行,以后逐渐内化为以视觉为主;
2、未内化前,观察无秩序;内化后,方法逐渐形成: 知觉认同; 归入标准 塑造模型
观察中语言指导对提高幼儿观察效果极为重要。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习要求:
1、复习并巩固注意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2、掌握婴幼儿注意的研究指标;理解习惯化(去习惯化)的概念;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三到六岁儿童的注意特点。导入:
一、复习注意有关知识
(一)注意概述
1、定义
2、特性
3、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二)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品质
二、注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能达一级的幼儿比例: 3岁:0;4岁:2%; 5岁:22%;6岁:24%
阿格诺索娃:
外部动作——视觉为主
无序——有序得法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1、使儿童从环境中获得更丰富、清晰的信息;
2、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1、凡是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
2、注意是研究婴幼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婴儿不会用用表达其对刺激的反映,只有通过其注意的表现,来了解其心理反映
定向反射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变化,是研究注意的重要指标。(P95)
①觉醒状态(深度无意识——极度兴奋): 柯纳:规则的睡眠
不规则的睡眠
昏昏欲睡
不活跃的清醒
活跃的清醒
哭闹
觉醒状态与注意水平呈倒U形关系。②习惯化(去习惯化)
习惯化:对熟悉的刺激所发生的注意减退现象。去习惯化:新刺激的出现导致注意增强。标志:注视时间及心率:固定的试验程序
婴儿控制的程序
③心率变化(减速—定向;增速—防御、恐惧)易测、可靠、敏感。
应有准备性测量;避免其吸奶头
④瞳孔扩大
越大注意水平越高;难以实施,可用范围小。⑤吸吮抑制
婴儿常见的是停止吸吮
研究婴儿注意应综合多种指标。
三、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感觉记忆(短暂注意)——短时记忆(持久注意)——长时记忆
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意志坚持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 注意现象自出生始。其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早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知觉的效果取决于注意状态
视觉悬崖;注视人脸
爱情测验
注意的外部表现之一:无关活动停止
分析无意注意的两种形式,回忆相关内容
(一)定向注意的发生
1、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既是生理反应,也是最初级的注意;
2、定向反射性注意是外界事物特点引起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
负诱导:强烈的刺激引起大脑皮质的一定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同时,其它区域或多或少处于相对抑制状态。
生理饱和:幼儿不能长时间保持一定的优势兴奋中心,注意集中于一种对象后,容易发生“生理饱和”,即有关神经细胞发生抑制,于是,注意转向另一对象。
这使儿童注意的方向不断变化。
(二)注意选择性的发展——儿童注意发展的主要表现
其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选择性注意性质的变化:
最初决定于刺激物的物理特点,以后逐渐转变为刺激物对儿童的意义(满足儿童需要的程度)
2、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变化:范围的扩大
对象的复杂化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定向性、选择性注意都属于无意注意。
随着语言和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使幼儿注意发生更大变化,心理能动性更高。
第三节
3——6岁儿童的注意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
3岁前婴儿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3——6岁儿童的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主要特点表现为:
1、客观因素为主(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但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注意易分散。
2、主观因素开始发挥作用(与幼儿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中班兴趣更广;大班感兴趣的游戏持续更久,中止便反抗。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期,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引导。其特点为:
1、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额叶7岁完善)
额叶的发展 小班3-5(良好的教育条件)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中班10(无干扰)
(单位:分钟)大班15(内部言语自觉调节)
它的生理基础是脑的一般觉醒水平
主要表现为“感觉偏好”新生儿期就有
幼儿玩耍持续时间:
年龄(岁)时间(分钟)1.5 5-8 2 10-12 2.5 10-20 3 30-50 5-6 120 识字的孩子:“干”“田”
2、在外界环境,尤其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①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 ②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
3、逐渐学习一些调节注意的方法
4、其有意性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习要求:
1、复习并巩固记忆的的概念及其相关普通心理学知识;
2、明确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并掌握“客体永久性观念”、“延迟模仿”、“幼年期健忘”、“记忆回涨现象”等概念。
4、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和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复习导入:
人的心理的发展,除得益于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外,主要是经验的不断积累。
回顾:记忆的定义、环节、种类、作用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的所有特性都包括了经验的作用。
二、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
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桥梁——记忆表象
1、表象相关知识的复习:
记忆与思维——表象是过渡环节; 记忆与想象——想象的原材料就是表象
2、遗觉表像:又称遗觉像,是感知后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短暂的保持。P137
三、语言学习的前提
听——记忆——说;读——记忆——写
四、影响情意过程的发展
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导入及复习:记忆过程的环节。问:从哪一个环节来考察记忆?它表现为哪两种形式?
一、记忆的发生与表现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
有意注意的萌芽 言语调节,活动参与
遗觉表象研究:
黄希庭(1982)的实验:摄影记忆;
林传鼎:我国儿童:22-30% 穆欣娜:学前儿童记忆特点,过了一定年龄会消失 都布:儿童多于成人,可能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