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心理学》试题B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试卷
学前心理学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年龄范围是()
A.0-3岁B.0-6岁
C.0-18岁C.0-25岁
2.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制作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
C.作品分析法D.测验法
3.注意是一种()
A.心理过程B.认识风格
C.个性特征D.心理状态
4.梦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属于想象的一种,是()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D.有意想象
5.下列选项不属于颜色的特性的是()
A.颜色的饱和度B.颜色的色调
C.颜色的明度D.颜色的暗度
6.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B.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C.孩子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
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
7.儿童的心理活动中有意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体现了()的一般规律。
A.从具体到抽象B.从零乱到成体系
C.从简单到复杂D.从被动到主动
8.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的表现。
A.独特性B.整体性
C.稳定性D.社会性
9.某儿童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精力旺盛,待人热情,但冲动,易感情用事,他的气质属于()
A.多血质B.粘液质
C.胆汁质D.抑郁质
10.“哨兵持枪姿势”实验的研究目的是考察3-7岁儿童在控制自己动作方面的()
A.坚持性B.果断性
C.选择性D.自觉性
11.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是根据幼儿活动()
A.有无针对性B.有无目的性
C.有无集中性C.有无主动性
12.关于男女双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特征
B.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C.双性化理论强调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
D.有研究表明高智力成就是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13.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出现在()
A.7-11岁B.2-4岁
C.4-7岁D.0-2岁
14.关于意志过程中遇到的内部障碍和外部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部障碍是在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的外部条件的障碍
B.内部障碍是在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新的需要、动机与原有的需要和动机相矛盾
C.内部障碍不会构成意志过程中的困难
D.外部障碍可能成为产生内部障碍的原因
15.关于遗传和儿童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卵双生子有近乎相同的智力
B.异卵双生子有近乎相同的智力
C.同卵双生子智力相关不高
D.异卵双生子智力相关最高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知觉
17.近远规律
18.个性心理特征
19.直观行动思维
20.二因素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简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22.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23.如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联系实际,谈谈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26.从积极的教育态度的角度,结合实际对孩子情绪的培养加以阐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6.肖洋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在该幼儿园是出了名的,他“身强体壮”,非常顽皮,经常和其他小朋友闹矛盾。今天上午他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原因是这样的:
前几天,他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叫李明的小朋友,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他和李明就成为该班里仅有的两个“高个”,肖洋和以前一样主动找李明玩,风风火火的,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肖洋这样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王洋又让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二人就动起手来„„
肖洋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没人愿和他玩,然而,他自己却经常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据此案例回答问题:
(1)肖洋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2)这种儿童有哪些行为特点?教室应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
第二篇: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十分)
1.()期主要是指儿童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心里 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 各种否定和反抗的行为。
2.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主要观点是“()说” 3.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性行为。
4.所谓()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坏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5.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的心理发展观,其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6.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他的人格学说。人格的组成成分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7.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和()性。8.处于单词句阶段的儿童说出的词句有单音重叠、一词多义和()三特点。
9.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由环境决定,该理论课称为(“ ”)阶段理论。
10.经研究发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1.心里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
12.()期也叫敏感期或临界期,指的是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
13.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他的人格学说。人格的组成成分是本我、自我和()。
14.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提出S----R公式,S代表刺激,R代表相关的反应。
15.()法是通过和儿童交谈,来研究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
16.帮助幼儿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有:转移法、冷却法和()法。17.内部语言是()性语言,其特点是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和语言高度简略。
18.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的行为表现为变通性、()性和独特性的三个特征。
19.在幼儿期创造想象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进行加工。
20.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绘制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的规律。
答案:1.危机 2.成熟势力3.操作4.图式5.皮亚杰6.弗洛伊德7.外露8.以词带句9.心理社会10.语言11,人格12.关键13.超我14.华生15.谈话16.消退17.非交际18.流畅19.表象20.先快后慢
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十分)
1.从进化论看只有在动物产生神经结构后才有心理活动。()2.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3.记忆是人在头脑中保留对以前感知过的对象或现象的映像。()4.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5.测验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材料以测量学前儿童行为和态度的基本研究方法。()
6.儿童刚生下来是没有思维的,只有从先天带来的一些无条件反射。()7.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称为前语言阶段。()
8.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是个体过去对事物的反应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在以后的活动中的恢复、重现和不断完善。()
9.对儿童进行集中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归类法、排除法和下定义法。()10.针对胎儿生长和发育有不同的时期,心理学大师皮亚杰将出生前发育划分为胚芽期(0~2周)、胚胎期(3~8周)和胎儿期(8~40周)三个阶段。()
11.心理的产生需要有人脑和客观世界这两个物质基础。()
12.皮亚杰认为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质因素、社会因素和平衡四个方面。()
13.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
14.相对与物体婴儿更喜欢人,相对与平面图形,跟喜欢立体的人物图像。()
15.问卷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
16.幼儿期的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实际水平也不相同。()
17.2岁以后,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逐渐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18.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在眼前时还能“想起”(重现)这个客体。()
19.幼儿的创造力表现为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突发奇想,想出新的办法或形成新的观点。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核心内容。()
20.心理学大师斯腾伯格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一 何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儿童的生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4)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不同。
二、在游戏时幼儿教师如何防止学前儿童注意的分散?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4)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5)灵活的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三、怎样加强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持久性?
(1)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具(2)激发兴趣和积极情绪(3)明确识记目的(4)组织有效的复习
四、对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那些?
(1)一形多物的扩散(2)一物多用的扩散(3)一因多果的扩散(4)一物多变的扩散(5)一题多法的扩散
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
六、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应注意的问题。
(1)激发幼儿对观察活动的兴趣(2)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3)确认认知的目的和任务4)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
七、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方面,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应怎样做?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引导幼儿积极从事又创造想象参与的思维活动。(3)教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具体形象思维明显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渐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思维发展最主要的特点。
(2)感知水平的抽象概括。幼儿初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只是对事物的某一属性或某些属性的概括:或者只顾把相同属性抽出而不顾不同属性剔除。只能反映物体直观的特点,就是在感知水平上进行抽象概括。
(3)掌握的感念有限。由于幼儿概括水平较低,最初掌握的概念,往往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掌握的概念数量有限,并且多半是具体的实物概念和动作概念。这些概念是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的。在教育的影响下,直到幼儿晚期,才能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4)判断推理不合逻辑。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常常使判断、推理不合逻辑,常常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因果关系来认识。还不习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推理的客观逻辑依据。
(5)自我中心性。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是孤立地具体事务,不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出发。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形象,而
且理解表面化、简单化,不能理解事物深刻的内在含义。
2.培养学前儿童言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试做归纳。
第一,注意环境的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离不开环境中承认的影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儿童首要学习的内容。第二,注意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模仿性。婴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学前儿童逐渐可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语言。
第三,注意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儿童语言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在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应尊重其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儿童进行引导。
第四,尊重儿童的兴趣。每个儿童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也不同。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兴趣限制儿童的思维。
第五,赏识儿童的语言。教师只有在活动过程中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走进其心灵,才能欣赏他们奇思妙想的语言。
3.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如何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
(1)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在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思维的特点。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其次,要为儿童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再次,在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和教具。还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2)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一是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二是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3)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观察具体事物,让幼儿充分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综合。
(4)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幼儿通过对事物的操作能够对具体事物的特征直接感知,进行直接比较,找出物体之间的不同之处或相同之处。通过对物体相同之处的概括和判断,幼儿能够逐渐对事物进行分类。
3.对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应采用哪些措施?
(1)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幼儿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获得周围世界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2)通过各种领域的教育活动,提高发展幼儿言语的条件。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语言是连接各科领域的重要工具,各科教育教学内容的进行离不开语言。语言又促进了幼儿行为、思维、能力的发展。
(3)通过创设环境,让幼儿在看、听、说、练中发展言语能力。孩子只有真正地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的和人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教授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礼貌是人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分析题20分
第三篇: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
2.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3.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
4.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A.学习
B.游戏
C.劳动
D.手工
5.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6.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B.想像的内容零散
C.想像受情绪影响
D.想像具有夸张性
7.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A.0~2岁
B.2~4岁
C.4~7岁
D.7~11岁
8.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A.游戏言语
B.问题言语
C.对话言语
D.连贯言语
9.儿童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是()。A.笑
B.哭
C.怒
D.怕
10.0~6岁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是()。A.动力性
B.情绪性
C.坚持性
D.情境性
11.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12.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A.挫折
B.榜样
C.强化
D.惩罚
13.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盖塞尔设计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实验是()。A.视崖实验
B.双生子爬梯实验
C.守恒实验
D.早期隔离实验
14.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A.1~2个月
B.3~4个月
C.5~6个月
D.7~8个月
15.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A.名词
B.形容词
C.代词
D.数词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气质
17.直观行动思维
18.性别角色
19.情境言语
20.最近发展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3.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4.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6.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小王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刚工作不久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可令她苦恼的是,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这样一来,小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
请你:
(1)就此案例结
性别角色
19.情境言语
20.最近发展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3.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4.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6.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小王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刚工作不久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可令她苦恼的是,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这样一来,小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
请你:
(1)就此案例结合幼儿注意发展特征,帮助小王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联系实际谈谈要提高幼儿教育和活动效果,老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中区青年幼儿教师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9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15题,每小题2分,本题总分30分)
1.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C)方式较好。
A、相向示范 B、围观示范 C、顺向示范 D、三种结合
2.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BCD)几个。A、活跃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C)是最基本的。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4.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AD)。
A、替代性 B、戏剧性 C、虚拟性 D、假定性 5.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C)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 6.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已有研究表明,(C)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A、1-2岁 B、2-3岁 C、4-5岁 D、6-7岁
7.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属于行为改变的(A)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E、自我控制法 8.属于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将幼儿的游戏分为的种类的有(ABCDE).A、无所用心游戏 B、单独游戏 C、旁观游戏 D、联合游戏 E、合作游戏 9.属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的有(ABCDE)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示范法 D、暂时隔离法 E、自我控制法 10.游戏准备活动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ABCD)等。A、游戏时间 B、游戏地点 C、游戏材料 D、幼儿游戏的经验准备 E、游戏难度 11.(D)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后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1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ABCDE)等几种要素。
A、幼儿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13.(E)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A、动机理论 B、品德学习C、问题解决 D、知识学习E、学习理论 14.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BCDE)的作用。A、指导 B、描述 C、解释 D、预测 E、控制 15.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ACDE)几个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 B、逻辑理解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共10题,每题2分,本题总分20分)
1.在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不良习惯、学习障碍等4个方面,其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注意力缺失情绪障碍以及 行为过度依赖 等。
2.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 社会环境 两个方面
3.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如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叫 高原期。
4.所谓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5.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社会性、虚构性、自由性和愉悦性。
6.儿童多动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 8-l0岁。
7.情感过度依赖和退行性行为是幼儿期普遍存在的行为问题。主要原因是幼儿 缺乏安全感。
8.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 两个方面。9.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替代性”、假定性。10.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和 序列性。
三、辨析题。(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共3题,每题7分,本题总分21分)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错误。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心理学与幼儿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幼儿心理学原理在幼儿教育中的简单应用。幼儿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幼儿教育心理学旨在如何理解幼儿各种活动的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幼儿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而言,有其特殊性。
正确。幼儿的学习不仅具有学生学习的特点,还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2.幼儿学习注重真实经验和主动参与3.幼儿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指导
3.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都是幼儿玩扮演角色的游戏,没有区别。错误。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都是幼儿玩扮演角色的游戏,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不同的是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而角色游戏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是幼儿自己的生活印象,游戏的角色情节内容可以由幼儿自己选择创造表演游戏是为游戏自娱而进行的它与幼儿文艺表演不同,并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日的的,而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一种游戏活动即使没有人看,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表演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7分,本题总分14分。)
1.什么是多动症? 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幼儿和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l0岁,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2.如何对有规则游戏进行指导?
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会幼儿正确的游戏,教师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示范,将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结果向幼儿逐一介绍清楚(2)在幼儿独立开展有规则游戏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帮助幼儿遵守规则(3)鼓励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4)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五、论述题。(共1题,本题总分15分)
1.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有哪些?(一)不断提高幼儿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二)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首先,要帮助幼儿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表征,如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问题。其次,要帮助幼儿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问题情景、问题的目标要很好地把握。第三,要辅导幼儿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要突破原来的事实和原则限制。第四,训练幼儿陈述自己的假设及步骤的能力。
(三)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机会: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问题解决,应考虑问题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各种问题。
(四)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幼儿经常对平常事物进行观察,主动发现问题。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然后要求幼儿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第四篇:《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A.1~1岁半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A.1岁半~2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很好 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A.整体局部规律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
14.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A.困难抚育型 B.兴奋型 C.启动迟缓型 D.容易抚育型 1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原始情绪反应
17.学前儿童心理学
18.选择性注意
1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20.幼年健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2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3.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4.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何趋势?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26.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
27.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经常外出工作,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请您结合案例,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谈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依恋。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C)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B)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B)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C)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D)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D)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A)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B)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B)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A)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A)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B)
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C)
14.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D)
1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6.原始情绪反应 答: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 四肢划动等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17.学前儿童心理学
答: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列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8.选择性注意 答: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1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答: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
20.幼年健忘
答:3 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请任选 3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3 小题评分。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2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昀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3)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又因为对学前儿童行为的评定容易带有主观性,因此通常需要两个观察者同时分别评定。
2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幼儿活动动机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3)从外部动机占忧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23.1-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学会直立行走(2)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24.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何趋势?
答:从儿童所说出的句子类型看,有下列发展趋势:(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请任选1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1 小题评分。每小题 分,共 12 分)
25.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答:进入 3 岁以后,孩子的个性逐渐开始形成,出现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一般把3~6 岁叫做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其标志为以下四方面:(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孩子刚出生时,主要靠本能来维持生命,心理刚刚开始发生,只具备简单的感觉现象,如微弱的视力、听力及嗅觉、味觉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记忆、想像、思维等各种心理现象。可以说,3 岁前是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逐渐发生的时期,但这时孩子的心理活动是零散的、混乱的。儿童行为中有很多矛盾现象,如说哭就哭,说笑就笑,作为人的心理的最主要特征的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非常差,而 调节控制能力逐渐成为心理的协调者的过程发生在整个幼儿期。到了幼儿末期,幼儿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增强,开始能够按照一定目的、计划去活动。只有当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
候,才能说开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期心理活动开始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
(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心理活动变化多端,不论是注意、记忆、思维,还是情感各方面,都是如此。婴 儿期的直观行动思维就充分地体现了小孩心理活动的无目的、受 外界情景制约、不稳定的特点。如,一个 2 岁半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根塑料棍(长度大约为半米)摆弄,听到外面鞭炮声后马上说:“新娘子。”鞭炮声刺激了她,使地想起了枪炮声,说:“我有大枪,咚咚„„”过了一会儿,无意中塑料管扎到胳膊上,说:“我有大长针,打针。”又过了一会儿,说“拿大棍子打大老虎”,从中可以看出其思维的跳跃性、不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的稳定性逐渐增长。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观察、学习、思考,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对婴儿降低,而受自身控制的水平逐渐增高。这一点从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中可以看出。
(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幼儿的个性特征已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新生儿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幼儿气质的不同已十分明显。在能力方面,幼儿的智力的差异及特殊能力也开始显露出来,特别是作为个性特征核心部分的性格开始形成。同时,幼儿的个人特点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渐趋一致,出现稳定的个人特点。可以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行为观察,对每个幼儿作出比较准确的个性评定。幼儿期的这种差异成为儿童日后发展的基础,俗话说的“3 岁看大,7 岁看老”虽然有些绝对,但它肯定了幼儿期个性的特点及基础作用。
(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积极能动性对幼儿心理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自我意识方面,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及相应的自信心已经表现出差异。如有的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退缩;有的孩子能够控制自己,有的则自制力差。而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生活,甚至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在兴趣、爱好方面,有的孩子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有的对什么都无所谓;有的喜欢昆虫,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则喜欢舞蹈等。兴趣、爱好的不同提供了幼儿的发展好坏和朝那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兴趣性强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兴趣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26.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
答:无意想像(不随意想像)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像。幼儿的想像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像。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幼儿的想像常常没有自己预定的目的。在游戏中想像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例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像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像去当小学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像活动。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像的主题往往是从看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正因为如此,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像的主题常常雷同。如果要求幼儿在活动开始前想像活动进行的目标,幼儿园小班儿童往往不能完成任务。他们不知道自己将创造什么形象。幼儿往往是在行动中看到了由自己的动作无意造成的物体形态,才能想像出自己所作产品的意义。比如,一位 4岁幼儿绘画时,无意中画了个圆圈,一看很像面包,于是,便高兴地说:“啊呀,我画了个大面包,真香真好吃!”(2)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幼儿想像进行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想像的方向常常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像的主题容易改变。比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煞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3)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由于想像的主题没有预定目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像的内容是零散的,所想像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的联系。幼儿绘画常常有这种情况,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先画了“海军”,然后又画了一把“牙刷”,显然是一串无系统的自由联想。
(4)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想像往往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于想像进行的过程。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乍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实际听起来毫无中心,没有说出任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讲故事者本人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孩子也津津有味,这种活动经常可以持续半个小时以上。他们都随着这种零乱的情节进行想像,感到满足。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想像也是如此,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画一样,直到把整张纸画满为止,甚至最后把所画的东西涂满黑色,自己口中念念有词,感到极大的满足。幼儿在游戏中的想像更是如此,游戏的特点是不要求创造任何成果,只满足于游戏活动的过程,这也是幼儿想像活动的特点。
(5)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想像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 14 分)27.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 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 经常外出工作,所 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 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请您结合案例,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谈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依恋。答:
一、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研究表明,早期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2 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儿童对事物产生积极的兴趣,主动去活动、探索。随着儿童年龄的发展,这种好奇心则直接影响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持久性和愉快感,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在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身上却没有这种表现。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证明,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牢骚少,玫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社会性技能,他们的朋友多。还有研究发现,至少对男孩,1 岁时的不安全型依恋是与 6 岁时的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相联系的。
二、要使孩子养成较好的依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有研究认为,最佳依恋的发展需要在“母性敏感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他们把正常医院条件下的母子接触和理想条件下的接触作比较。医 院的标准做法是:出 生时让妈妈看一下孩子,10 个小时后孩子再在妈妈身边稍留一会儿。然后每隔 4 小时喂奶一次。理想条件是:出生后 3 小时起便有定时的母子(女)接触,在开始3 天里,每天另有 5 小时让妈妈搂抱孩子。结果发现,理想条件下的孩子与妈妈更密切,面对面注视的次数更多,而且,后期依恋关系好。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研究表明,孩 子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会造成孩子的“ 分离焦虑”,而 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特别是 6~8 个月后的分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这个时期,正好是孩子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关键时期。所以,不管存在什么样的困难,父母都要尽量自己负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3.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如抱孩子,还要适当和孩子一块玩耍。同时,父母亲在和孩子接触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高高兴兴地和孩子玩。
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作出反应。
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如找人、哭闹等),并给予一定的关照。
第五篇: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幼儿很喜欢做游戏 B.幼儿很喜欢提问题 C.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 D.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
B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A.学前教育学的分支 B.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C.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D.普通心理学的基础
C 3.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A.神经活动参与 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 D.眼手协调
D 4.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对成就的向往 B.追求成功的倾向 C.树立目标 D.对目标的向往
B
5.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
A.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B.老师语言的描述 C.头脑中已有的表象 D.丰富的游戏内容
C
6.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直观性 B.行动性
C.具体形象性 D.抽象逻辑性
C 7.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
这是属于()。
A.想象 B.判断 C.直觉 D.下定义
A 8.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反复练习B.回避说出某些词 C.放慢说话的速度 D.解除紧张
D 9.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A.不同的生理原**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B.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C.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
D.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
C 10.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B.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不断增加
C.自我调节化 D.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C 11.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记忆 B.注意 C.动作 D.口头言语
12.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A.关键期 B.原始期
C.最近发展区 D.最佳期
13.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
A.游戏 B.模仿 C.逻辑推理 D.阅读识字
14.从判断的内容看,儿童的判断首先是()。
A.以直接判断为主 B.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 C.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 D.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
15.儿童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的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不存在的
16.“幼年健忘”指的是()的现象。
A.3岁前儿童记忆力超常 B.3岁前儿童记忆力丧失 C.3岁前儿童记忆不能永久保持 D.3岁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一种病症
17.()指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A.知觉恒常性 B.形状知觉性 C.视觉恒常性 D.嗅觉恒常性
18.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是()。
A.陌生情境实验 B.视崖实验 C.习惯化 D.吸吮反射 多选题
1.下面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A.看到天上的白云,想到它的形状很嫁一匹飞奔的骏马
B.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儿童头脑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
C.做梦
D.精神病思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 2.时间知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
A.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B.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C.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
展趋势
D.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3.下面属于创造想象的是()。A.科学家提出新构想的想象 B.发明家改革新工艺 C.作家创作新小说 D.艺术家扮演新角色 4.学习准备有()和()两个维度
A.横向 B.逆向 C.纵向 D.顺向
5.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
A.情境言语 B.游戏言语 C.问题言语 D.交际言语
6.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是什么?
A.无关刺激的干扰
B.疲劳 C.缺乏兴趣 D.缺乏必要的情感支持 7.幼儿的认识活动依靠()。
A.情绪 B.动作 C.行动 D.表情
8.注意具有哪些功能 ?()。
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节功能 D.指向功能
9.儿童最初的想像,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表现在()
A.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B.简单的相似联想 C.没有情节的组合 D.有情节的组合
10.婴儿在辨别形状的基础上,较多喜欢哪些形状?()
A.条纹 B.环形 C.非同心圆 D.人脸
11.疼痛包括两种成分即痛的()。
A.感觉 B.情绪 C.记忆 D.认
12.据研究,儿童对图画的观察逐渐概括化,可以分为认识()阶段。
A.个别对象 B.空间联系 C.**果联系 D.对象总体
13.儿童有意注意的形成大致经过哪几个阶段? A.儿童的注意由@@@@@@@@@的言语指令引起和调节 B.儿童通过自言自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C.运用外部言语指令控制、调节行为 D.运用内部言语指令控制、调节行为
14.幼儿注意的范围比较小,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或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
点?()A.具体明确的要求 B.呈现挂图 C.呈现直观教具 D.喜闻乐见的方式
15.下列哪些方法可以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A.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B.制定并严格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C.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D.不要反复地向儿童提要求 E.要求、鼓励孩子做事到底,有始有终
16.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到哪些条件影响?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B.对象的活动性
C.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相邻性原则)
D.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
判断题
1.积极的元认知体验会激发主体的认知热情,调动主体的认知潜能,从而提高认
知加工的速度和有效性。
A.错误 B.正确
2.成就动机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
A.错误 B.正确
3.在整个幼儿期,集中性对引起注意有重要作用。
A.错误 B.正确
4.儿童的思维虽处于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但它具有思维的本质特点——反映的概括性、间接性,已经是典型的人类思维。
A.错误 B.正确
5.场独立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
环境**素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6.儿童痛觉阈限值比@@@@@@@@@要大
A.错误 B.正确
7.精制策略指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策略。
A.错误 B.正确
8.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是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是一种外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9.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辅音
A.错误
B.正确
10.一个人为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和认可,而努力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动机。这种动机是由外部的目标所激起的,是内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11.幼儿判断圆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大小较容易。
A.错误 B.正确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感觉
A.错误 B.正确
13.“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都是注意的广度。
A.错误 B.正确
14.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5.复述策略是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组织的策略。
A.错误 B.正确
16.注意的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活动之
间。A.错误
B.正确2011年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产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
B.增进社会文明 C.促进社会发展
D.提高人口素质 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 B.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C.唯一的 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
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社会人口 C.地理环境
D.政治制度
15.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16.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 C.个人本位儿童观
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17.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B.《理想国》 C.《母育学校》
D.《太阳城》
18.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A.中心综合法 B.完整教学法 C.分科教学法
D.整个教学法
19.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C.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20.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 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者 2.人的个体社会化 3.儿童发展 4.儿童观 5.教育观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功能.2.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3.简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4.试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
1.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包括哪些
2.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B 6.D 7.A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C 16.B 17.C 18.D 19.D 20.C 二,名词解释:
1.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2.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3.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4.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5.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三,简答题:
1.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儿童发展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则:(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2)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3)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3.“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4.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也是蒙台梭利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初步的知识教育;文化历史教育.四,论述题:
1.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主要包括下列几点: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2)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3)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被动地发展;(4)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5)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6)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坐着,只通过听或看教师的说和做而发展;(7)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体,智,德,美几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联系的,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8)每个儿童都拥有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这些权力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2.答:(1)培养入学意识:培养幼儿向往入学学习的感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可参加少先队活动和入队仪式;要向大班幼儿提出要求,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进行毕业离园教育.(2)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学习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一定的读书技能;加强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的训练,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4)培养生活适应能力.幼儿园如何作好大班幼儿的入小学教育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1年教师资格师考试复习的重点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产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 B.增进社会文明 C.促进社会发展 D.提高人口素质 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 B.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 C.唯一的 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 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社会人口 C.地理环境
政治制度
15.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16.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 C.个人本位儿童观 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17.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B.《理想国》 C.《母育学校》 D.《太阳城》
18.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A.中心综合法 B.完整教学法 C.分科教学法 D.整个教学法
19.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20.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 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者 2.人的个体社会化 3.儿童发展 4.儿童观 5.教育观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功能.2.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3.简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4.试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
1.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包括哪些 2.幼儿园如何作好大班幼儿的入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9.D 20.C 二,名词解释:
1.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2.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3.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4.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5.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三,简答题:
1.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儿童发展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则:(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2)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3)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3.“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4.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也是蒙台梭利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初步 四,论述题:
1.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主要包括下列几点:(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2)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3)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被动地发展;(4)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5)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6)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坐着,只通过听或看教师的说和做而发展;(7)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体,智,德,美几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联系的,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8)每个儿童都拥有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这些权力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2.答:(1)培养入学意识:培养幼儿向往入学学习的感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可参加少先队活动和入队仪式;要向大班幼儿提出要求,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进行毕业离园教育.(2)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学习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一定的读书技能;加强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的训练,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4)培养生活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