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心理学教案
绪 论
教学目标:
1.知道学前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了解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3.能够举例说明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心理学—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被认为是社会学科。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一本著作。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概念
1、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的学科。2.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包括:
(1)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感过程:喜悦、愤怒、哀伤、恐惧等(3)意志过程: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采取行动 个性心理包括:
(1)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性格
(2)个性心理特征: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世界观(3)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三、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在讲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言语、情绪、意志、个性、社会性等这些章节时都会提到它们是何时产生的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般在每章会提到什么心理现象的发生或一般趋势。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研究每个心理现象的各自特点和规律。
四、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育工作成效,科学的教育儿童,还能巩固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练习:
一、思考以下该段中都出现了哪些心理现象?
小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 1
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心理的实质: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2.了解脑的结构和神经系统的组成; 3.理解并举例说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1.心理的实质;
2.了解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4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人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人的心理? 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观点1:心理是非物质的、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
观点2:身心平行论(冯特)
观点3: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从汉字中窥见:思、念、想等,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等心理活动和思考均看到与心脏有关;
2、孟轲: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亚里士多德: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盖伦(130-200),希腊著名医生。他已推测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性能,把大脑视作精神的所在地。
科学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心理活动是脑的产物,神经系统和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脑的结构和机能
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2.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表面覆盖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脑细胞和皮层下的神经纤维有着复杂的联系,相互传递信息,构成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小结: 左半球:
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右半球: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 正常情况下,两半球既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活动。大脑两半球分别对身体对侧的感觉和运动负责。大脑左半球主管身体的右半边,大脑的右半球主管身体的左半侧;大脑皮层运动区和体觉区上
部支配身体的下部,下部支配上部;大脑半球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皮层以下的部位是低级神经中枢,二者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向全身发出: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植物性神(主要分布于内脏的平滑肌和腺体)这些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
二、心理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有人
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第二节 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一)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祖先将生物特征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遗传的重要性
思考:天生的盲人可能成为未来的画家吗?
天生的聋哑人可能成为未来的音乐家吗?
1、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由于遗传而导致的智力低下的疾病:无脑畸形儿;三色体病——先天愚;苯丙酮尿症;遗传的重要性
1、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为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奠定最初基础。如: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水平相差很大;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儿童脑的发展成熟: 出生:400克 9个月:800克
一岁:900克 三岁:1000克 七岁:1300克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结果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T:第48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6周 C:第53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2周
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思考:过早地学习和训练好不好?
二、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所谓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哪些?
(一)家庭环境
1.家庭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2.家庭经济条件; 3.家庭结构; 4.家长文化水平; 5.父母教养态度与方式
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离婚、分居或一方死亡、出走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
英国心理学家调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后发现,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有58%来自于残缺家庭。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犯罪少年中有1/2至2/3是来自于残缺家庭。我国曾有学者对中国大陆28个省、市、自治区小学一至五年级的729名离异家庭的儿童和825名完全家庭的儿童进行过情绪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自卑、孤僻、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
讨论: 你能举例说明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吗? 阅读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
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幼儿园及社会托幼机构
(三)社会环境、电视等各种传媒 讨论:你同意下面的论述吗?为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华生:如果给我一打(12个)健全的儿童,我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三、主观因素——儿童自身心理
主观因素: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行为习惯等。案例讨论:
19世纪德国教师卡尔﹒威特的儿子很小就被认为是“痴呆儿”。他却充满信心地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的教育,结果小威特8岁能流利地讲六国语言,13岁获得博士学位。前苏联建国初期,教育家马卡连柯将流浪儿、小偷等游手好闲的青少年组成成“儿童工学团”进行系统教育,结果这些儿童成长起来后,很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试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的角度分析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测试:第一章练习题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教学目标: 1.掌握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3.理解注意的品质
4.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重点: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难点: 理解注意的品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主要就指“注意”。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指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和范围。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程度。使这一对象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而其他事物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对其反映比较模糊,或者根本得不到反映,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目不转睛、眼睛朝着一个方向“呆视” 2.无关运动的停止:注意时,自动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3.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说,吸得短,呼得更长。
一般来说,姿态端下,面部表情严肃,目光注视老师的学生是集中注意的表现,而
懒洋洋的状态、东张西望的眼神或表情凝滞、呆若木鸡,常常是不注意的表现。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共性,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独立存在。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注意了”“请注意”,只是把注意指向和集中的于心理过程的内容,如注意听讲,注意看黑板、注意记内容,注意想问题等。只不过把后面的内容省略了。注意虽不是独立的心理
过程,但它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离开了注意,心理过程就无法进行。
三、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本身的状态。(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
强烈的刺激,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较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有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不随意注意时更具有重要意义。举例说明。b刺激物新异性
新异刺激物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新意刺激不仅是指从未见过的事物和信息还指熟悉对象间的奇特组合。例如:教师的新装。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运动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例如:闪亮的霓虹灯,教师上课时突然放慢声音或突然停顿,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d刺激物的对比性
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或对比特别鲜明,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例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2)人本身的状态 a需要和兴趣 b情绪情感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容易注意周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而人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c有机体状态
当个体处于极度疲乏和困倦时,常常无法注意周围的事物。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举例说明晚自习做作业,旁边同学在聊天,不自觉地听别人聊天(无意注意)而当意识到做作业必须专心,才会有高效率。断然不去听别人的谈话,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随意注意有两个特征:一是有预定的目的,二是需要意志的努力。它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活动目的与任务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2)间接兴趣的培养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有助于保持随意注意。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3)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一个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毅顽强个性特征的人易于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长时间保持随意注意。反之保持随意注意则比较困难。(4)合理地组织活动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有助于保持有意注意。尽可能把智力活动与与实际操作、技能练习联系起来,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思考:为什么对幼儿来说组织活动时需要两种注意结合起来使用?
(二)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
根据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还是个体内部,可以把注意分为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两类 1.外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即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外界刺激的注意,幼儿常常是外部注意占优势。2.内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感觉、思想和体验等。注意指向自己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良好的内部注意使人能清楚地评价自己,对自我意思的发展有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注意
新生儿刚才是接触外部环境就出现了无条件定向反射,这是无意注意发生的标志,婴儿期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幼儿前期的有意注意主要是由成人提出的要求所引起。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着的刺激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注意也容易被其他新异的刺激所转移。中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且比较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能较长时间保持注意
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比中班幼儿更长时间保持注意,对于干扰其注意的活动会表示出不满,并设法排除。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特别是额叶的控制,额叶的发展比脑部其它部位迟缓,幼儿的注意在成人的要求和教育下开始逐步发展。小班幼儿逐渐能依照成人要求,指向并集中应该注意的对象,但注意的稳定性很低。注意集中的时间大约是:3-5分钟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继续得到发展,注意集中的时间延至10分钟左右 大班幼儿有意注意迅速发展,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10-15分钟。而且大班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内部状态给予注意,比如: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去推测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想法。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指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例如,让被试注视速示器,主试在不到 1/l 0秒的时间内呈现印有一些数字、图形或字母的卡片,结果表明,成人一般能够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关联的外文字母,幼儿最多能把握2-3个对象。
(二)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握对象时间的长短。从注意集中的时间看,小班幼儿3-5分钟;中班幼儿10分钟左右;大班幼儿10-15分钟。对象上看,具体生动的对象集中时间长,枯燥乏味的对象集中的时间短。
(三)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专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反映了注意的灵活性。小班幼儿不善于实现注意的转移,大班孩子能根据要求实现注意的转移。
(四)注意的分配
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上,整个幼儿期还不善于完成注意的分配,但到大班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例如大班体操时,既能注意自己的动作,又能注意体操队形的整齐。
四、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注意的三种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案例分析一】
教师组织小班幼儿的诗歌活动“芭蕉扇”,既没有直观的教具,也没有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儿朗诵诗歌,许多孩子很快坐不住了,有的在与身边的幼儿打闹,有的表现出反感的情绪?这是为什么?你认为保持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案例分析二】 分析以下的案例,你认为影响幼儿注意广度的因素有哪一些?爸爸妈妈带着5岁的小明逛动物园,爸爸和小明比赛数猴子、数老虎、数孔雀„„结果每次都是爸爸赢。爸爸想教小明一次数五个、数三个、数两个,可都教不会,知道为什么吗? 课后练习:
一、你觉得以下的各种心理表现分别属于哪一种注意品质?为什么?
1、看书时,有的同学能“一目十行”。
2、班主任老师用眼一扫,便知道哪些幼儿在,哪些幼儿不在。
3、大部分的学生能一边看乐谱,一边弹钢琴。
4、学习过程中,大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书,一会儿记笔记。
二、请判断下列活动中注意转移的难易:
1、刚玩过“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马上坐下来学计算。2、幼儿在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妈妈喊他过来吃饭。
3、幼儿在听老师讲完故事后,用画笔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想象画在纸上。
第三节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对策
(一)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1、无关刺激过多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转移
5、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二)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干扰其正常活动。如成人的衣着打扮过于新奇,很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为防止幼儿注意分散,布置完教室后,我们首先让幼儿熟悉环境,让幼儿感觉很新鲜,过渡很自然。平时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室内教玩具分门别类,井井有条,教师若作了新发型或换新衣服,可提前与幼儿交流,再开始上课,以免引起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保证幼儿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预防长时间单一的活动引起疲劳。
4、提高教学质量
合理地选择教材,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为幼儿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有趣味又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幼儿认识轮船的外形结构及功用后,可以安排幼儿认识轮船的种类极其发展,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提问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学习“7的组成”时,利用电脑画面,请幼儿根据画面上小猫的几种不同找有几只小猫,找对了小猫会“喵”的鼓励小朋友“真棒”,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注意都随着老师走,不知不觉完成了“7的组成”的学习,减少了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5、适当控制儿童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6、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三)审慎处理幼儿的多动现象
多动症和好动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多动是患儿比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但根据国际精神类症状诊断标准,多动症儿童必须要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明显特征,本质上是注意力缺陷,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难以集中思想从事需要比较
长的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即使做游戏、看动画片也不例外。周围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并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坐立不安,在教室里也难以保持一刻安静,脾气暴躁、容易兴奋冲动,情绪变化快,做事不顾后果。好动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全神贯注,而不希望别人干涉,做事有一定目的和计划,最明显的是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讨论:
观看视频《母婴卫士:学会判断儿童多动症》,讨论多动症有哪些表现:多动和多动症的区别是什么? 思考题:
1、什么是注意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测试:第二章练习题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二者的联系 2.了解感知觉的种类
3.理解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4.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5.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2.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一)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是感觉的源泉和反映的对象。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综合反映。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对整体(事物全貌)的反映 联系: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称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功用
(一)感觉是认识的开端,获得知识的源泉
(二)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与变化,而且还能够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贝克斯顿(B e x to n)等人于l 9 5 4年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是让被试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眼睛蒙上眼罩,耳朵被堵住,手也被套上,这样就将被试的感觉基本剥夺了。
三、感觉与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的分类,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感觉与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定义: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不同,反之,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相互作用: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制约的,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或者提高,或者降低
例如:餐馆里看见端上来的食物颜色很好,你会觉得这道菜特别好吃
微软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能降低色觉得差别感受性(2)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3)感觉的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同时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例如“月明星稀”
相继对比
当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例如:吃塘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很甜。
研究对比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现象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4)感受性与训练
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职业的训练或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作长期、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地提高。例如:品一口茶,就知道茶的产地、等级、品质等,染色工人辨认40多种黑色。另一方面由于为了代偿某种丧失的感觉能力,25
会使其他感觉能力得到发展。如聋哑人视觉特别好,盲人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不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2)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刺激容易被感知;(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易被感知。
主观因素:目的性、任务、知识经验、个人需要、兴趣、情感状态等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它知觉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会把之知觉为一个正方体,这是因为人们在知觉对象时,把过去的知识经验参与其中,大脑对来自各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对刺激物中缺失的部分加以主观上的整合与补充,把客观事物知觉为整体。尽管图形中没有一个立方体,人们却会主观地把它知觉为一个立方体。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即物体各部分的关系,对物体各部分关系的反映则是知觉整体性的基础。一首歌不同的人唱人能知觉为同一首歌;而四条直线不同的组合则构成不同的图形。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有一天,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同去春游,但是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哲学家看到的是万物复苏,想的是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大自然在永恒的运动中保持着和谐;诗人看到的是风和日丽,潺潺流水;植物学家看到的是路旁栽的是什么树,河边长的是什么草,墙上开的是什么花。
为什么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人的知识经验的不同)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主要表现在大小、亮度、形状和颜色等方面。
大小知觉恒常性
a.观察者不受投射在视网膜上的物体映象大小的影响 b.观察者不受物体与视网膜视象距离的影响 明度与颜色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人适应环境极其重要的能力,人类长期生活时间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与知觉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觉敏锐度
(1)概念解释:指幼儿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视力)
(2)特点:整个幼儿阶段,视觉敏锐度不断提高,5岁是视觉敏锐度发展发的转折期
(3)教育要求:教具,图片要大些;座椅高矮合适,采光充足
2、颜色视觉
(1)概念解释: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辨色能力)(2)特点:(3)教育要求:
(二)听觉
(三)触觉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同样按照:①概念解释、②特点、③教育要求三个方面对听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进行整理归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一)概念: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人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观察力是指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初期:不善于自觉、有目的的观察,不能接受观察的任务 幼儿中晚期:目的性增强,能根据要求进行观察
2、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持续性短、3-4岁:6分8秒 幼儿中晚期:5岁:7分6秒,6岁:12分3秒
3、观察的细致性
幼儿初期:只能看到事物粗略轮廓、面积大和突出特征
幼儿中晚期:能从属性进行观察,比如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
4、观察的概括性
幼儿初期: 观察得到的孤立、零散现象
幼儿中晚期: 可以得到对事物各个部分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激发观察的兴趣
3、交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思考题:
1、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测试:第三章练习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教学目标: 1.理解记忆的概念、了解记忆种类 2.掌握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3.了解记忆的品质 4.掌握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5.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6.掌握幼儿记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学重点:
1.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2.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它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认知心理学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记忆,认为记忆是一个人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编码相当于识记,信息储存相当于保持,对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记忆的三个环节可以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类比。
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记忆与心理的关系
(三)记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居重要地位
二、记忆的类型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环节。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二)保持——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二环节,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
1、遗忘及其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2、遗忘的种类
(1)暂时性遗忘——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恢复
(2)永久性遗忘——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就已消失。
(三)回忆——回忆是对头脑中保持事物的提取过程。这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1、再认
再认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人们往往以为不能重现识记过的事物就是遗忘,其实,能识别再度出现的事物,也是回忆。
2、再现
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时能够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回记,如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记学过的内容。
四、记忆的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
(三)记忆的正确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表象
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2、概括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4.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有意性差,影响记忆的效果 2.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3.偶发记忆
4.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的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思考:
1.什么是记忆,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2、什么是遗忘,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析遗忘的规律 测试:第四章练习题
第五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概念、种类 2.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 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想象的种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4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是幼儿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1、黏合:
2、夸张与强调
3、拟人化
4、典型化
(三)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想象的内容与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3、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 分析教材上马克思的话,分析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四)想象发生的条件及表现
(五)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
2、想象是儿童理解的基础
3、想象在游戏中作用:游戏离不开想象
4、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5、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有意想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主题易变。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2、4~5岁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常以当前感知对象为转移。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
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引导下,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长一些。”
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
(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识经验不断增加,兴趣范围逐渐扩大。
2、幼儿中晚期,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已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
3、幼儿晚期,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已发展到了顶峰。研究发现,5岁幼儿已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
验来体会和想象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
(举例: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关系代管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
幼儿还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看到同伴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被成人误认为故意说谎。
幼儿晚期,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并向成人提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之类的问题。由于许多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变成现实,幼儿在游戏中开始追求逼真,智力游戏和竞赛性游戏开始逐渐取代象征性游戏。
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作业:
1、想象在幼儿心理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2、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
第二篇:学前心理学教案
教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从初生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一)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发展心理学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更多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换句话说,发展心理学的对象常常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各阶段也可以分别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二)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儿童的心理活动,包括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我们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时应该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学前儿童心理学不仅是利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反过来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三)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学前儿童是在成人直接教育下成长的,他们的心理发展,一步也不能离开教育。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同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又可以而且应该为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四)儿童解剖生理学
儿童解剖生理学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更是需要以儿童神经系统和高级神经活动发展的知识为依据。
(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总是不能离开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科学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同时,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根据。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应该完成两个主要任务。
第—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辩证唯物论、普通心理学等提供理论依据。
1.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根据。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提高同一切迷信思想和唯心主义偏见作斗争的能力。
2.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我们也可以看到,学前儿童心理学还为学前教育学等学科提供理论依据。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儿童心理学(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表现在它和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来尔(w ·Preyer)的《儿童 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不仅早期教育,一切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工作,如婴幼儿卫生保健、儿童文学艺术创作、儿童玩具和服装的设计等,都需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帮助。学前儿童心理学只有为社会实践服务才有生命力。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必须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知识。学前教育如果离开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就只能成为经验之谈,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必须认真学好学前儿童心理学。
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可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培养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
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论原理。
普通心理学指出的原则,如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矛盾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等等,也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下列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第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第二,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学前儿童,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以及心理发展的趋势。
三、教育性原则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贯彻教育性原则。这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人员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以研究时间为标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所谓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
纵向研究的时间可长可短。长者可达几十年,短则可以是几个月。短时的纵向研究一般只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婴儿。
纵向研究要注意时间的安排问题。如果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生活在一起,可随时进行研究。否则,研究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时间的间隔应该固定,间隔的长短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年龄越小,心理的发展变化越大,间隔的时间应越短。
所谓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研究某一年龄阶段或几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待点。
横断研究应特别注意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因此,应慎重确定研究对象的年龄及年龄组的划分。要使研究对象达到足够的数量,并且照顾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教育背景。一般来说,儿童年龄越小,年龄组内的儿童年龄差距应越小,这样有利于发现心理发展的质变和关键年龄。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各有优缺点。鉴于两种研究类型各有千秋,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兼而用之,以取长补短。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分析研究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大多数的研究课题属于此类。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都可以是整体研究或分析研究。纵向研究可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貌,也可以研究某一个方面心理的发展。横断研究也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专题的。
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题,较多集中于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我们把这种类型的研究称为差异研究。通过这一类的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及发展的关键年龄等。
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一类研究有助于查明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结构,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相关研究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明关系的性质.
因果研究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验证假设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查明心理发展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因素对内部因素的影响,或内部因素对外部因素的反作用。
以上几种类型都需要依靠推论统计来进行。
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
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和课题,还可以采用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等方法。
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了解双生子(遗传因素相同的儿童)在不同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异同。
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是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一)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二)观察对象和范围的确定
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所不同以下各种抽样方式。
1.开放式抽样
2.封闭式抽样
3.时间抽样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3.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进行。
二、实验法
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的心理现象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一)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的不足之处,在于幼儿在实验室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实验结果有一定局限性。特别是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
因此,运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该考虑到下列几点:
1.幼儿心理实验室内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2.对幼儿的实验室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3.实验开始前要有较多的准备时间,使幼儿被试熟悉环境和熟悉主试。4.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5.实验进行过程应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6.实验记录应考虑到幼儿表达能力的特点。
(二)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的特点在于,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种或某些条件是有目的有计划加以控制的。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使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心理状态比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儿童心理产生的条件,自然实验法的缺点是:由于强调在自然的活动条件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
(三)教育心理实验法
教育心理实验法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这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其重点在于比较不同的教育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潜能,从而为教育改革服务。
用实验法,特别是教育心理实验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常用实验组和控制组(或称对照组)相对比。通过两组比较,测查这种特殊措施(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对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假设的自变量的作用。因为事实上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复杂的,并不像理论上设想的那样,只有一个自变量在起作用。
另外,在儿童心理实验中,客观上不能回避主试和被试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测验的愿望是以同样的刺激看反应的不同。运用测验量表就是为了确定测验时所提供刺激的严格的一致性。编制测验量表需要经过“标准比”过程,制定固定的测验题目、测验程度、用具和计分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取得年龄常模。对儿童进行测验时,以被测儿童得分和常模相比,得出表示其发展水平的分数。
国际上已有一些较好的婴幼儿发展测验量表,如格赛尔成熟量表(1938),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969),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1967)等等。我国早在1924年已有陆志韦修订的《中国比纳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1982年吴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订,该修订本名为《中国比内测验》。近年来,各地还有一些对其它量表的修订。
测验也可以是有关个性方面的,称为“人格测验”。
对学前儿童的测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前儿童的测验都是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2.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3.切不可仅以任何一次测验的结果作为判断某个儿童发展水平的依据。
测验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在较短时间内能够粗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同时测验法也有严重缺点,应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四、间接观察法
所谓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并不是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是通过其它途径来了解。其中包括调查访问法,问卷法等等。
(一)调查访问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调查法可以采取当面访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书面调查的方式。
当面调查可以是个别访问,也可以是开调查会。
调查访问必须有充分准备,拟定调查提纲。调查访问人员还应善于向被访问者提出问题。
当面调查访问与调查访问法均有缺点。
(二)问卷法
问卷法可以说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运用问卷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所问对象主要是与学前儿童有关的成人,即请被调查者按拟定的问卷表作书面回答。
问卷法也可以直接用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幼儿不识字,对幼儿的问卷采取口头问答方式。问卷的内容更多是属于个性方面的,用同样的问题要求被问人回答,报告其在某种情况下的感受或看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公式化的谈话。
问卷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所得资料便于统计,较易作出结论。但是编制问卷表并非容易的事情,题目的信度、效度要经过考验。
五、谈话法和作品分桥法
谈话法也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通过和幼儿交谈,可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儿童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
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幼儿作品分析法,如“绘人测验”。
综上所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各种方法时都必须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由于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研究时也可以综合运用,一项研究用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使所得结果互相补充和印证。第三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我们把入学前分为三个阶段:0—1岁,1—3岁,3—6岁。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小阶段。
第一节 人生的第一年(婴儿期)
人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
一、初生到满月
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
(一)适应新生活
小生命从胎内到出生于人世,是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质变。这种质变是由生理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引起的。
胎儿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安全和舒适的。出生以后,环境骤然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生儿必须独立地进行维持生命的活动。总之,从胎内生活到胎外生活的巨大变化,要求新生儿付出很大努力,他要适应新生活,为维持生命而斗争。
(二)依靠无条件反射
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各种各样的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有十多种。例如,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
(三)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
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条件反射的出现,对新生儿的生活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无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生物性活动,不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的出现也可以说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1)大脑皮质处于成熟健全而正常的状态。(2)具备基础反射。(3)条件刺激物适当的强度和出现的时间。(4)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
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说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4.心理的发生。儿童出生后第1个月,心理已经发生。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也开始和别人交往。
1.认识世界的开始。儿童最初对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感觉的发生和视觉、听觉的集中上。
2.人际交往的开端。儿童作为人的后代,生活在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
二、满月到半岁
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
(一)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二)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三)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四)开始认生
三、半岁到周岁
从半岁到周岁称婴儿晚期。
(一)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2.坐、爬、站、走的发展。
(二)手的动作开始形成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
2.双手配合。
3.摆弄物体。
4.重复连锁动作。
(三)语言开始萌芽
(四)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第二节
1—3岁(先学前期)
1—3岁称为先学前期。
一、学会直立行走
满周岁时,孩子开始迈步,但还走不稳。
二、使用工具
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有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
三、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人类特有的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 岁左右形成的。
四、出现独立性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第三节
3—6岁(幼儿期)
从3岁到6岁,是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故称为学前期或幼儿期。
一、3—4岁
3—4岁是学前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一)生活范围扩大
(二)认识依靠行动
(三)情绪作用大
(四)爱模仿
二、4—5岁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一)活泼好动
(二)思维具体形象
(三)开始接受任务
(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5一6岁
5—6岁是学前晚期,也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一)好问、好学
(二)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四)个性初具雏形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二、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
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敏度和颜色视觉两个方面。
一、视觉敏度的发展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一)颜色视觉的出现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
(二)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实际上,颜色视觉与有关颜色概念的掌握已不可分。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一)胎儿的听觉反应
(二)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三)听觉发生的指标
近年来人们不但通过儿童的大动作反应来判断其听觉表现,还通过他的机体内部变化,如心律、呼吸等的变化,以及眨眼、面部肌肉活动等来判断。有的人如爱玛斯(Eimas1971)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来判断。
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
最早发现感觉协调现象的是魏泰默(Wertheimer,1961)。许多人认为,感知协调现象是后天获得的。事实证明,儿童从很小开始,已出现视听协调现象。
一些实验说明,听觉影响视觉的活动。
三、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2岁以前,触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触觉不但在学前儿童认识物体中起重要作用,触觉在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形成,特别依恋关系的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学前儿童更多依赖于身体的接触来建立依恋关系。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一、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二、口腔的触觉
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后来才是手的触觉探索。
通过口腔的触觉探索可以进行学习。
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
三、手的触觉探索
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学前期是手的触觉探索活动产生的时期,其产生和发展经过若干阶段。
(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儿童生后即有本能性触觉反应,抓握反射即是手的触觉表现。
(二)视触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在眼手探索活动之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开始。其出观大约在生后5个月左右。
四、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也已经出现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五、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六、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六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很小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
鲍厄(1966)对50—60天的婴儿进行训练,结果说明婴儿已形成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范兹(Fantz,R.L.1963)的实验说明,婴儿已能区别两种水同形状。苏联文格尔的研究说明,4个月以内的婴儿具有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实验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鲍厄(1966)研究说明在有一定背景的条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杨期正等的实验(1979),说明,幼儿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比知觉的概括发展晚。
三、幼儿对物体属性感知标准的掌握
根据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规律性趋势,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到了系统化阶段。
幼儿在前几年所积累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反映物体的属性。
第七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
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幼小的盲童已学会依靠声音对物体定位。
幼儿更多依靠视觉、动觉及静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向定位。
皮亚杰等人的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儿童先学会辨别上下方位,然后能够辨别前后,最后才会辨别左右。
(二)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
距离知觉也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它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婴儿很早就有深度知觉。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二、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发射。这也可以说是人小最早的时间知觉的表现。
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换句话说,对事件的记忆是时间知觉和时间表象的主要信息来源。
第八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进入一个较完善的阶段。知觉发展的这种重大质变,3岁后比较明显。幼儿期知觉的最重要变化,是知觉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有相对稳定的目的方向的过程,也就是开始形成有意的、自觉意识到的观察。
一、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
二、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某一事物。
三、观察的概括性
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在幼儿初期还没有很好地发展。
丁祖荫的研究(1964)也说明,儿童对图画的认识逐渐概括化。他提出,对图画认识的发展可分4个阶段。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该研究指出,幼儿对图画的观察主要处于“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四、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的形成,是幼儿期知觉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
幼儿的观察最初是依赖外部动作进行的,以后逐渐内化为以视觉为主的知觉活动。根据苏联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幼儿期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知觉方法。1.知觉认同。2.归入标准。3.塑造模型。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
第二、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并为应付外来刺激准备新的动作,把精力集中于新的情况。
二、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首先,凡是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
其次,注意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三、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儿童对一些并没有集中注意的对象,也能够进行感觉分析。特别是对于熟悉的刺激物,或同注意指向的刺激物有关联的东西,都能产生感觉分析。
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注意能加强行动的力量,行动的坚持性和注意是不可分的。
五、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
儿童集中注意时,学习效果好,能力提高也快。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
儿童出生后就开始出现注意现象。随着儿童的成长,注意不断发展。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
(二)注意选择性的发生发展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儿童的注意最初只有无意注意。
随着语言和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在幼儿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儿童的注意发生更大变化,同时,使儿童心理能动性大大增强。
第三节
新生儿的注意
一、新生儿定向反射的表现
注意,从它的发生来说,是一种定向反射。
几种常用的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
觉醒状态、习惯化、心率变化、瞳孔扩大、吸吮抑制
研究婴儿的注意,一般依靠多种指标。比如,除了记录心率增速成减速以外,还要记录其面部衷情,动作和发声的增加或减少等等。
二、新生儿注意的选择性
新生儿已经对刺激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反应。
新生儿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偏爱。
1.对简单鲜明图案的偏好。
2.对人脸的偏好。
第四节 1岁前儿童的注意
1岁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一、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倾向
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力面,也称为视觉偏好。
(一)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特点
(二)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变化
婴儿注意的选择性也有变化发展的过程。
沙拉帕切克(1975)的研究指出,头3个月婴儿对简单几何形体的注意,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第一,从注意局部轮廓到注意较全面的轮廓。
第二,从注意形体外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
(三)关于婴儿选择性注意的理论
对婴儿注意选择性的解释,有各种不同的理论。
二、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
3个月以后的婴儿,生理成熟对他的注意的制约作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经验开始对婴儿的注意起作用。6个月以后,婴儿的知识逐渐增加,他们对熟悉的事物更加注意。这在社会性方面更为突出。
三、出现动作协调的注意
我们知道,婴儿6个月左右,出现手眼协调动作。这时,婴儿能够既注视物体,同时又用手去摆弄物体,并使二者协调起来了。说明来自两个非常重要通道的注意协调起来了。
第五节 1—3岁儿童的注意
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和儿童认知的发展密切联系,特别是和表象与语言的开始发展密切联系。
一、“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与注意的发展
儿童注意的发展,和皮亚杰所提出的。“客体的永久性”的认识分不开。
二、表象的发生与注意的发展
1.5—2岁,儿童的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和表象密切联系起来。
三、语言的发生与注意的发展
3岁左右,语言真正形成。语词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物,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
语言的发生发展使儿童注意的事物又增加了一个重要而广阔的领域。
第六节
3—6岁儿童的注意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3—6岁儿童的注意仍然主要是无意注意。但是和3岁前儿童相比,幼儿的无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幼儿的无意注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3—6岁儿童,随着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能够发现许多新奇事物和事物的新颖性,即与原有经验不符合之处。在整个幼儿期,新颖性对引起注意有重要作用。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期,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以下特点: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记忆与知觉的发展
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从复杂的空间知觉看,经验在其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二、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
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正是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够把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
三、记忆与语言的发展
儿童学习语言也要依靠记忆。儿童有时说了后面的话忘了前面的,就明显暴露了言语活动与记忆联系的不足。
四、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
儿童记忆的发展也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感从而丰富起来。
儿童的意志行动,也离不开记忆。意志是有目的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必须始终记住行动目标。
总之,学前儿童的心理正在形成和初步发展,这时期各种心理过程逐渐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而在这个过程中,记忆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节
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的发生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
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的指标有关。对前语言时期儿童(即还不会说话的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种不同的测量指标。
1.习惯化。
2.条件反射。
3.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
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以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表明了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
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3—4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从记忆提取的方式看,可以分为再认和再现(回忆)。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
从个体发生看,回忆是在2岁左右逐渐出现的。在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回忆和再认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
(三)记忆容量增加
儿童记忆中所保留的信息容量,起先是很小的,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1.记忆广度。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据研究,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J.A.Miller,1956)。7岁儿童还没有达到7个信息单位的广度。
2.记忆范围。记忆范围的扩大是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和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活动的多样化,记忆范围也随之而越来越扩大。
3.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新旧知识相联系,可使储存的新信息内容或成分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提高。
(四)记忆内容变化
从记忆的内容看,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言记忆。儿童记忆内容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客观趋势。
运动记忆或动作记忆是指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一切生活习惯上的技能、体育运动或其它活动中的动作,都是依靠运动记忆来掌握的。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结或情感的记忆。情绪记忆出现也较早。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形象来记住各种材料。
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作为记忆的内容,这种记忆是在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逐渐发展的。
三、元记忆和记忆策略的形成
元记忆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识或意识的发展。它包括以下方面:
1.明确记忆任务,包括认识到记忆的必要性和了解需要记忆的内容。
2.估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困难,努力去完成任务,并且选样记忆方法。
3.能够检查自己的记忆过程,评价自己的记忆水平。
元记忆的发展表明了记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记忆有意性的发展和记忆策略的形成有密切联系。记忆策略包括对记忆的计划和使用记忆的方法。
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执:
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间接的意义识记。
第三节
3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1岁前儿童的记忆
(一)新生儿的记忆
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新生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
(二)生后头半年
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
(三)生后第二个半年
6—12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地延长。8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工作记忆。
二、1—2岁儿童的记忆
1—2岁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忆(再现)的发展。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1岁半至2岁左右,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也迅速发生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1—2岁儿童用行动表现出初步的回忆能力。
短时记忆由于语言的发生发展而出现重要变化。
延迟模仿也是记忆的一种明显表现。
第四节
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一)幼儿无意识记的发展
1.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3岁前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们不会进行有意识记。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
2.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由于记忆加工能力的提高,幼儿无意识记继续有所发展。
3.幼儿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事实证明,幼儿的认知活动越是积极,其无意识记效果越好。
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下列因素:
(1)客观事物的性质。(2)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3)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4)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5)活动动机。
(二)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
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儿童的有意识记并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在生活的要求下,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
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区别在于对记忆材料理解程度和组织程度的不同。幼儿期是意义记忆迅速发展的时期。
(一)幼儿的机械记忆
幼儿相对较多运用机械记忆,可能出于两个原因。第一,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下痕迹。第二,更重要的是,幼儿对事物理解能力较差,对许多识记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
(二)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许多材料证明,幼儿对理解了的材料,记忆效果较好。原因为:
第一、意义记忆是通过对材料理解而进行的。第二、机械记忆只能把事物作为单个的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的单位或系统。
(三)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在整个幼儿期,无论是机械记忆还是意义记忆,其效果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一)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在儿童语言发生之前,其记忆内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记忆。在2岁以后,儿童语言发生后,直到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
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来识记材料。随着语言的发展,语词记忆也逐渐发展。在幼儿的记忆中,逐渐积累不少语言材料。成人往往用语言向幼儿传授知识经验,向他们提出各种要求。但是,从记忆效果看,形象记忆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优势。
(二)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幼儿期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三)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两种记忆效果差距之所以逐渐缩小,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的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相互联系。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区别只是相对的。
四、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语言的参与,使记忆过程的意识性和条理性都有所提高。
幼儿起初不能自动把记忆形象和语词联系起来,不会用语词去帮助形象记忆。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自己会用语词帮助形象记忆。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儿童想象发生的年龄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记忆和想象过程都是运用表象的过程。记忆是头脑中已有形象的重新出现,即表象恢复活动的过程。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本材料,对已有表象加以改造的过程。想象活动与表征活动密切联系,儿童想象最初出现的年龄和表征的发生年龄相同。也就是在1岁半至2岁左右。
1岁半至2岁儿童出现的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二、儿童想象的萌芽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表现为下列特点:
(一)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表现。
(二)简单的相似联想
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
(三)没有情节的组合
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在2岁以后,他的想象就迅速发展。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
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的心理成分首先是想象活动。幼儿经常把实际生活变成想象活动。幼儿听故事时,想象随着故事的进程而开展。幼儿听音乐,也依靠积极的想象活动。幼儿的绘画,搭积木,各种造型活动等等,也都离不开想象。想象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二、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一、幼儿的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幼儿的想象常常没有自己预定的目的。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的主题往往是从看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如果要求幼儿在活动开始前想象活动进行的目标,幼儿初期的儿童往往不能完成任务。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幼儿想象进行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想象的方向常常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
(三)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由于想象的主题没有预定目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的内容是零散的,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的联系。幼儿绘画常常有这种情况。
(四)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幼儿的想象往往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进行的过程。游戏的特点乃是不要求创造任何成果,只满足于游戏活动的过程,这也是幼儿想象活动的特点。
(五)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二、有意想象的荫芽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但是,总的来说,6岁前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低。
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再造想象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在再造想象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一、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
(一)幼儿再造想象的待点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儿童最初的想象和记忆的差别很小,谈不上独立的创造。最初的想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幼儿期仍以再造想象为主。
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是: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
(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幼儿期的想象,大量是再造想象。
(三)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密切相关的。再造想象的发展,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象形象,在它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幼儿的再造想象可以转换为创造想象。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
(一)创造想象发生的标志
儿童创造想象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独立性。2.新颖性。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幼儿期是创造想象开始发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创造想象有如下特点。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这种最初级的创造,严格说来还不是创造。
2.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可以说,既是模仿,但又不是完全的模仿。
3.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
(三)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有六种水平。
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一、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喜欢夸张。
(一)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幼儿在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
(二)混淆假想与真实
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
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一)认知水平的限制
(二)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三)幼儿想象在认知中地位的制约
(四)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2—3岁的想象
(一)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二)想象过程进行缓慢
(三)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四)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五)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六)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二、3—4岁的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
(一)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二)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想象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
三、4—5岁的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
(一)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二)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三)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四)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四、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
(一)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
(二)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
(三)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
(四)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
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二、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它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三、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四、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第二节
儿童思维的发生
一、儿童思维的概念
二、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
接照人类典型的思维的概念,个体思维发生的时间要在6、7岁以后,即学龄期。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三、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的标志。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直观的概括、动作的概括、语词的概括。
第三节
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一)直观行动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又称直觉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
(二)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
(三)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使用概括、通过判断和推理进行的。严格说来,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二、思维工具的变化
儿童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的。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感知和动作,具体形象形家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表象,而抽象逻辑思维所用的工具则是语词所代表的概念。
柳布林斯卡娅(1959)的研究指出了不同年龄幼儿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动作和语言的关系,以及它们作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二)语言伴随动作进行
(三)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三、思维活动的内化
儿童思维起先是外部的、展开的,以后逐渐向内部的压缩的方向发展。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其活动过程依靠具体动作,是展开的,而且有许多无效的多余动作。在实际生活中,儿童对自己的行动结果不断作出分析和评价。
四、思维内容的变化
由于依靠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进行,思维的内容仅限于感官所能及的具体事物。因此内容是表面的、片面的。这种思维所反映的往往是事物的非本质特性。随着思维的内化,思维在头脑内部进行,其内容逐渐间接化、深刻化,逐渐能够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关系和联系,范围日益扩大。由于思维的概括化内容逐渐形成系统,所以越来越灵活,并且反映事物的本质。
第四节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
皮亚杰(1896—1980)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皮亚杰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他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或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或把运算阶段分为独立的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六个小阶段。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前运算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到概念性智力阶段(运算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又称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这个阶段又分为两个小阶段。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7岁以后,儿童思维进入运算阶段。所谓运算是指在心理上进行操作,是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动作(操作)。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五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思维的直观行动性是思维发生阶段的主要特点。
(一)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二)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概括化
(三)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
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成为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三、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的思维的典型方式。幼儿期还不能形成典型的人类思维方式,但是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第六节
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一、幼儿分析综合的发展
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而在头脑中获得对客观事物更全面更本质的反映的过程。在不同的认识阶段,分析和综合有不同的水平。对事物感知形象的分析综合,是感知水平的分析综合。随着语言在幼儿分析综合中作用的增加,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分析综合。
二、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
学前儿童对物体进行比较,有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
(二)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三、学前儿童分类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分类的类型
(二)学前儿童分类活动的发展阶段
儿童解决类包含问题经历了3个认知发展阶段:
1.子类跟子类比(或部分与部分比)。2.直观上能将类跟子类相比较。3.能在抽象水平上将类和子类相比较。
四、学前儿童概括发展的特点
幼儿概括发展的特点,除了表现在分类活动中,还表现在其它活动中。实验结果说明,幼儿的概括水平是处于表面的、具体的感知和经验的概括到开始进行某些内部的、靠近本质概括的发展阶段。
第七节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股特点
(一)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儿童掌握概念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二)学前儿童概念的一般特点
1.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的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2.外延不适当,往往是失之过宽或过窄。
二、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
(一)以低层次概念为主
(二)以具体特征为主
三、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萌芽(二)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掌握空间概念的特点
(一)幼儿掌握左右概念的特点
(二)幼儿掌握长度、面积、体积概念的待点
五、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对时序的概念明显地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的延伸与当日时序的认知
(三)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
(四)学前儿童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
(五)幼儿说出时间词语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互相促进,但不同步
(六)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经过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六、学前儿童掌握科学概念的特点
学前儿童所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概念,而不是科学概念,日常概念可不经过专门教学而在日常和别人交往中或个人积累经验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要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
学前儿童主要依靠亲身经历来领会概念的内涵,他们通过和成人或其他儿童交往,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就掌握了有关的概念。
第八节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
(一)判断形式的间接化
(二)判断内容的深入化
(三)判断根据客观化
(四)判断论据明确化
二、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
(一)最初的转导推理
(二)幼儿的演绎推理
(三)幼儿的类比推理
(四)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九节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二、从主要依靠具体想象来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
三、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四、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五、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一节 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阶段
一、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
儿童学习语言是从理解词开始的。大约在6个月以后,婴儿已能“听懂”一些词,1—1岁半儿童能理解的词的数量猛增。但是,儿童一般在1岁左右才能说出少数几个词,而在1岁半以后,才“开口说话”。
二、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
(一)前言语阶段
(二)言语发生阶段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第二节 儿童对语音的掌握
一、语音形成的阶段
(一)出现嗓音
(二)出现啊咕声
(三)出现喃喃语声
(四)开始发出语音
二、语音模仿的发展
三、语音发展的顺序
(一)各民族儿童语音的发展有共同的普遍规律
(二)语音发展的扩展和收缩趋势
(三)儿童掌握元、辅音的顺序
四、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
1.幼儿期(3—6岁)是能够掌握全部语音的年龄,发音不准的幼儿人数的百分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2.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辅音,而且集中在zh,ch,sh,z,c,s,l,此外,还有f,n,g,er,r,ang等,但所占比例较小。
3.同一被试,在发出单个的音和说出用同样的音组成的音节中,错误有所不同。
4.发音的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幼儿之所以不能正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除了受生理成熟的影响外,还有其它原因。语言环境是影响幼儿正确发音的重要因素。方言对4岁以上幼儿发音的影响更为突出。
五、对语言意识的发生
(一)语音的自我调节机制
(二)语音意识发生的表现
(三)自觉掌握发音活动的水平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标志之一。词汇量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学前儿童的词汇量,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l岁左右,孩子才开始说出词,最初说出的词数量极少。到入学时,孩子已能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也就是说他的词汇已足以保证他用口语和别人交往。
二、词类的扩大
(一)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和儿童智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二)词类的运用
幼儿词汇中各类词使用频率有以下特点。
1.词频率最高的是代词。
2.使用动词的频率多于名词。
3.幼儿使用名词的频率较高。
三、词义的深化
同一个词,儿童对其含义的理解水平是不同的。儿童最初掌握词时,往往对它理解不确切,以后逐渐确切和加深。
四、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
(一)形容词的掌握
(二)空间方位词的掌握
(三)指示代词的掌握
(四)人称代词的掌握
(五)量词的掌握
第四节
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
一、句型的发展
(一)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1.不完整句。最初,儿童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儿童的不完整句包括单词句和电报句。
(1)单词句。(2)电报句。
2.幼儿的完整句
(二)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1.简单句,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
2.复合句。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三)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四)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二、语句结构的变化
(一)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二)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三)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三、句子含词量的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的趋势。也就是说,句子的含词量逐渐增加。
四、语法意识的出现
幼儿掌握语法结构,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往,模仿成人说话而进行的。幼儿对语法结构的意识出现较晚。
第五节
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对话语言的发展和独自语言的发生
口语可分为对话式和独白式。对话是在两个人之间交互进行谈话,独白则是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
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共同交往中才能进行。幼儿期对话语言有进一步发展。
3—4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是在集体(如全班)面前讲话往往不大胆,不自然。4—5岁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5—6岁不但能够系统地叙述,而且能大胆而自然地、生动和有感情地进行描述。
二、情境语言的发展和连贯语言的发生
对话语言常常带有情境性。
连贯语言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够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不必事先熟悉所谈及的具体情境。
三、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讲述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四、掌握语言表情技巧
(一)语气的掌握
(二)口吃的心理因素
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由生理原因造成,更多则是由心理原因所致。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
幼儿的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
第六节 学前儿童语言功能的发展
一、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
儿童的语言为交际而产生,在交际过程中发展。
二、语言概括、调节功能的发展
(一)语言对认识过程的概括作用
语言的参与,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
(二)语言对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语言对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即自我调节功能,是和它的概括功能,即自觉的分析综合功能密切联系的。
三、内部语言的发生发展
(一)内部语言的特点
1.发音隐蔽。2.语句简略,不完整。
内部语言更重要的是它在功能上的特点。
1.内部语言是对自己的语言。
2.内部语言更突出表现了自觉的分析综合和自我调节功能。
(二)内部语言的发生
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发生的。
(三)自言自语
说出声音的自言自语,是内部语言发生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它既有外部语言的特点,又有内部语言的特点。自言自语出现在4岁左右。
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
1.“游戏语言”。2.“问题语言”。
自言自语在功能上也带有过渡的性质。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
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五、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情绪的发生和变化
一、原始情绪反应
(一)本能的情绪反应
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
(二)原始情绪的种类
1.怕。2.怒。
3、爱。
二、情绪的分化
(一)布里奇斯的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Bridges,K.M.,1932)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她通过对一百多个婴儿的观察,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的模式。
(二)林传鼎的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7—1948年观察了500多个出生后1—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54种动作的情况(1963)。提出自己的理论。
(三)伊扎德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在当代美国情绪研究中颇有影响。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情绪也逐渐增长和分化。
总之,可以认为,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1岁后逐渐分化,两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三)表情的社会化
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所谓情感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是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所谓情绪和情感的深刻化,是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加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三)情绪和情感从外露到内隐
第四节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哭
二、笑
(一)自发性的笑
(二)诱发性的笑
三、恐惧
(一)本能的恐惧
(二)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三)怕生
(四)预测性恐惧
四、依恋
安斯沃思提出1—1.5岁儿童依恋行为发展的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无顾虑的依恋。
第二种,回避的依恋。
第三种,反抗性的依恋。
第五节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二、美感
三、理智感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有关社会性的一般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什么是社会交往
交往又叫传播或沟通,它指人们利用一定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送给他人的过程。交往过程包括信息、信道、传送者、接收者四个要素。人类的交往即为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联系活动。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人际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协调相互间行为,以及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其社会交往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同伴之间关系的能力上。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三)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婴幼儿与父母的交往对其各方面心理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父母的示范、行为强化和直接教导等途径实现的。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不同父母在教养儿童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影响不同。
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父母的教养行为归结起来主要在两方面表现着差异,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其二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提出了家长教养方式的四种主要类型,即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并对每种类型对应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亲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着来自亲子双方及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通过父母一方间接地影响着亲子交往的状况。
再次,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
此外,亲子交往还受着家庭以外的其它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
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由于父母之间在性格、体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父亲与儿童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父亲与儿童在一起时多进行游戏活动,而不像母亲那样用大量时间照料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父子间的交往多身体运动,观察发现,父子一起进行的游戏活动往往比母子游戏活动具有更大的刺激性,运动量更大,且更具有新异性。
正是由于父亲与儿童交往的独特特征,使父亲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的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
二、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三、同伴交往的类型
(一)同伴交往类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可了解某一儿童在同伴社交中的地位。这样可以判断某个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从而判断其同伴社交地位的类型。
(二)同伴交往的类型
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二)儿童自身的特征
(三)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一、社会性行为概述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
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反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
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第一类是指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的侵犯性行为。第二类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行为作为手段。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
四、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认知因素
五、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一)移情训练
(二)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三)善用精神奖励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个性形成的开始
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
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主要标志。
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五、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一)传统的气质类型
传统的气质类型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提出的。他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巴甫洛夫发现的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传统的类型相吻合。
(二)根据基本生活活动模式划分的气质类型
切斯(Chess,H.1967)等人把儿童(主要是婴儿)划分为三种类型。
1.易带的孩子。2.难带的孩子。3.迟缓的孩子。
与此相似的类型划分,还有布拉泽尔顿(Brazelton,T.B.1969)的三种气质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
二、学前儿童气质的变化
(一)气质的变化
儿童出生时已经具备一定的气质特点,这些特点在整个儿童时期 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气质也不是不变的。
(二)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气质无所谓好坏。但是由于它影响到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对待,将会成为形成不良个性的因素。
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在于第一,使成人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第二,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培养和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性格和气质有密切联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同气质类型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类型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一、儿童性格的萌芽
儿童的性格是在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气质差异对婴儿性格的萌芽有所影响。
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两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
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个性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是辩证统一的。
幼儿期的典型性格也就是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幼儿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
(一)好动
(二)好奇、好问
(三)好模仿
(四)好冲动
三、学前儿童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
学前儿童的性格已经开始形成,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性。
性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主要受环境的影响。和气质特征紧密联系的性格特征,更多受遗传的影响,是比较稳定的。由此形成儿童性格与周围环境相互的循环性影响,使最初形成的性格特性不断得到加强而逐渐稳固。
可见,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对幼儿的个性形成起重要的作用。这时性格虽然还没有定型,但它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
第四节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能力的结构
学前儿童的能力,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
(一)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
(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三)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
二、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一)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能力(包括智力)和知识不可分割地彼此联系着,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对学前儿童来说,知识和智力教育都不可偏废。
(二)能力和性格的关系
能力和性格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力也会影响人的性格特征,如爱好倾向,自信心等等。
三、学前儿童智力结构的变化与发展
(一)智力分化论
(二)智力复合论
(三)智力内容变化论
四、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一)智力发展的高原期
人的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停止或接近停止。在这个年龄之后,智力趋向衰退。有的研究指出,智力到26岁停止增长,26—36岁之间保持不变,随后则下降。由此形成一条智力发展曲线,其中最高的一段称为高原期。
(二)入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速度
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是最迅速的时期。由此形成先快后慢上升的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布鲁姆(Bloom,B.1960)搜集了本世纪前半期多种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纵向追踪材料和系统测验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儿童智力发展有一定的稳定规律。各种测验的时间和条件虽然不同,其所得曲线却非常相似,经过统计处理,得出了一条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曲线。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4-8岁,其速度比头四年显然减缓,以后速度更慢。
(三)特殊才能的早期表现
儿童智力发展速度和成熟年龄,有个别差异。有些儿童具有特殊才能的早期表现。
有人提出应该区分“早熟”与“天才(超常)”。
第五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意识是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区别之所在。个性的形成有赖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是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意识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调节。它包括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狭义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内我调节。
二、自我认识的发展
(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2.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
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
4.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
5.名字与身体联系。
(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
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婴儿从知道自己的名字发展到知道“我”,意味着从行动中实际地成为主体,发展到意识了自己是各种行动和心理活动的主体。
三、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可以包括三种形式: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作出评价;自我检验,或狭义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左右开始出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
(一)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二)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三)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四、自我调节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或监督上。自我调节包括许多方面,如起动或制止活动,动作的协调,动机的协调,活动的加强或削弱,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缓,积极性的加强或削弱,行为举止的自我监督和校正等等。
总的来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并且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由此逐渐形成自我满足、自尊心、自信心等等性格特征。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则总是在进步。学前儿童的记忆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思维的发展也是如此;无论是心理过程式个性方面,都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偶尔也出现短肘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只要耐心等待和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是孩子在前进中的倒退,他在酝酿着新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1.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
3.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
一、发展的高速度
变化迅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一。儿童的变化可说是名副其实的日新月异。
二、发展的不均衡
高速度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规律,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又不是等速前进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下列方面;
(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二)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三)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三、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一)发展的整体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虽然在速度上是不均衡的,发展有先有后。但是,从横的方面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各认识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与发展之间,都有着不可分的联系。
(二)发展的连续性
从纵的方面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前后发展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儿童心理发展是由不断的量变和质变组成的。儿童心理发展时刻都在发生量的变化,而量变又是和质变处于辩证的统一过程之中。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统一的,在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质变,构成了发展的阶段性,阶段特征之间的交叉又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和其他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是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
心理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激化或缓和,使心理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形成了发展的阶段性。在各个发展阶段,矛盾表现为一定的特殊性和质的特征,构成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待征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起来的。
3.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中概括出来的。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情况有各种差别,构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3.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对的,表现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化,其变化是有限度的。
在处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问题上,要反对片面性。只有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相互关系,才能够真正把握住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三、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1.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
2.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复杂性
(二)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2.以种系演化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3.以个性特征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4.以智力结构的变化作为划分儿童心理的依据
5.以主导活动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6.我国现行的划分标准
第四节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一般说来,儿童心理发展是以渐进式变化的。但是也有一些时候,儿童心理出现了飞跃式的变化。这时儿童心理急剧发展,在短时期内变化非常明显,心理的矛盾高度激化。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我们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各种否定性行为,所以,转折期往往被称为危机期。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或最佳期
(一)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二)敏感期和最佳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三)最近发展区
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前者水平不及后者。这一段距离或差距,称为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的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五节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主观因素则指儿童心理本身的特点。主客观因素又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中。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一、生物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一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代。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正是在遗传素质的物质基础上,开始形成和发展儿童的心理。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第一,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第二,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成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上述成熟规律对儿童心理发展都有制约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格赛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说明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的有力例证。
二、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就是儿童所处的环境。环境可以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所谓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和儿童的脑及儿童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分不开的。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作为自然物质前提的遗传和成熟因素和作为心理反映源泉的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着。
(一)遗传决定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霍尔说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二)环境决定论
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三)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被统称作“二因素论”。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四)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我们认为,不应该陷入历史上长期以来的遗传和环境作用大小的公式化争论。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应该强调的是:
第一、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第二、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第三、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总之,可以认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第六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以外的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因素影响的过程。儿童心理本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这个发展过程。儿童年龄越大,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越大。幼儿期,儿童心理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已经相当明显。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
儿童心理活动的各种心理成分或因素之间既是不可分割的,又经常是对立统一的。儿童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互相依存的。一方面,儿童的需要依存于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另一方面,一定的心理水平的形成,又依存于相应的需要。教育的任务就是根据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提出恰当的要求,帮助儿童产生新的矛盾运动,促进其 心理发展。
第七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弄清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一、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前面所谈的主要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客观因素对主观因素的作用。必须强调,不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如何变化发展,矛盾的双方都是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环境和教育的反映。但是,环境和教育只有在充分调动儿童心理内部积极性、因势利导时,才起作用。
二、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
(一)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
(二)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
三、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
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
四、活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相互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发生的。只有通过活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要求才能成为儿童心理的反映对象,才能转化为儿童的主观心理成分。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需要才可能产生,新需要和旧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形成。同时,也只有通过活动,儿童才有可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活动。
各种主客观因素在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作用的具体情况也不相同。
各种因案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婴幼儿起作用的情况也各有不同。
第三篇:《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教案
授课教师
一、学科性质:学前教育专业课
二、教材:陈帼眉编:《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课时:64课时
四、参考书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B.C.穆欣娜著,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M.B.加梅佐、M.B.马秋欣娜、T.C.米哈里契克:《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5、武久著,李静译:《孩子思维与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6、孟昭兰著:《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7、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学前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学习要求:
1、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3、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4、掌握并懂得运用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对象: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三、研究任务:
1、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表现(知其然)
2、揭示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机制(知其所以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类型:
按研究时间分: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按研究范围分:整体研究(系统研究)
分析研究(专题研究)
按研究课题分:差异研究
相关研究 因果研究
按研究任务分:双生子研究
跨文化研究
二、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结论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四)伦理性原则
尊重、有益、公正三原则
三、研究方法
按普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哲学方法(指导思想)
新生儿从几乎完全无能到人类心理逐渐完备的过程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只能揭示关系,不能揭示关系的性质
不允许从“期待”出发,采用符合期待的结果
不能出示与教育目的相违背的问题
美国国家卫生部于1993年颁布了《保护人类被试行为规范回顾指南》,要求将实验对参与者可能产生的生理、心理伤害降到最小
2、一般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谈话、问卷、访问)
实验法(实验室、自然实验)
测验法
作品分析法
3、特殊方法(研究技术)
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互补方能在效
第二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习要求:
1、了解三岁以内婴幼儿的心理及动作发展特点;
2、理解婴儿无条件反射的意义和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
3、掌握婴儿常见的无条件反射的种类;掌握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掌握三到六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节
人生第一年
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现象开始萌芽的阶段。
一、初生到满月
新生儿期是人类一生中唯一能观察到纯正的先天本能行为表现的时期。
(一)适应新生活
简介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神经系统特点:新生儿面临生死存亡的斗争;身体软弱,娇嫩,神经系统简单,功能还不完善。
为适应人间生活逐渐产生人的心理: 生存方式的变化:寄生——独立
生活环境的变化:恒定舒适——变化无常
(二)依靠无条件反射
这些无条件反射均在婴儿长到几个月时相继消失;若到时不消失,反而是婴儿发育不正常的症状。
1、无条件食物反射: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2、无条件防御反射:眨眼反射
3、无条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
4、返祖性反射:
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4——5个月消失 巴宾斯基反射,6个月时消失
P23
晴天时,产院的婴儿象向阳花面向太阳
惊跳反射(莫罗反射),3——5个月消失 击剑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4个月消失 行走反射(迈步反射),2个月消失 游泳反射,6个月时消失
所举的无条件反射,前三种对新生儿维持生命和保护自己有现实意义,后一种没有,但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可能曾经是有意义的。如抓握反射,反映了人类社会需用爬树来保护和维持生命;无论是否有意义,都是最初学习的基础。
无条件反射的意义:
保证了新生儿基本的生命活动,是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
局限性:具有刻板性,不适应变化;数量有限。
(三)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发生
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弥补无条件反射的不足,是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的新机制;
标志着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
2、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 健全的大脑; 基础反射; 条件刺激物;(出现的时间与强度)
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多次结合。
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
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4、心理的发生:
出生即有,可追溯到胎儿期。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1、认识世界的开始:感觉的发生;视听的集中;
2、人际交往的开端;产生交往需要
二、满月到半岁(一月一变样)突出地表现在视听的发展,眼手协调,定向探究,开始认生。
(一)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起来 会主动寻找视听目标
婴儿早期就能表现出视听协调活动;声音定向是靠两耳接收信息的时间差形成的,而小婴儿头小,两耳距小,时间差小于成人,但仍倾向于对声音进行视觉定向。
(二)定向反射作用增加
无条件食物、防御反射对建立条件反射的作用减少,现时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强;依靠定向反射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条件反射。
(三)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经常伸出的手可能预示其习惯用手
只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固定的反应
大脑皮质的成熟健全
非条件反射和已巩固的条件反射
个体差异较大
3-7个月的婴儿对音唇一致的人脸注视更久
1、本能的抓握:动作混乱
无意抚摸
无意抓握
2、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3、手眼协调的抓握
与坐姿有关,是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探索物体的萌芽
(四)开始认生
1、表现:找妈妈;摆脱生人
2、意义: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发展的标志;
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方面的重大变化
三、半岁到周岁
主要表现在动作更加灵活,出现语言的萌芽,亲子依恋关系的巩固。
(一)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往往能说明其心理水平的发展,因为人的动作主要由高级中枢支配,其动作发展与心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①整体——分化
②上部——下部(首尾规律)③中央——边缘(近远规律)④大肌肉——小肌肉(大小规律)⑤无意——有意(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2、坐爬站走的发展:
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一致,是儿童从躺着的姿势解放出来的时期,是其摆脱成人怀抱的时期
(二)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1、五指分工:大拇指的分工
2、双手配合
3、摆弄物体
4、重复动作
(三)语言开始萌芽
1、练习发音;音节清楚但无意义
2、听懂指令
3、用发音进行交往(前语言的交往形式)
(四)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孩子和成人开始相互理解
第二节
1——3岁
这时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幼儿完成了几大任务:学会走路、说话,使用工具,有了自我意识。
一、动作的发展;
两眼不协调,手乱动
照视线去抓;简单的动作目的;不相干的动作;神秘的中线屏障
三翻六坐九来爬,周岁会走叫妈妈
牵一发而动全身
抬头-俯撑-翻身-坐-爬-站-走
头、躯干-双臂、腿-手、脚 臂、腿-手、脚 3、4个月,手弯成大钩子 打破中线屏障
针对物体,带有目的性 开关盒子24次
喜欢练习,只为发音愉快 语调决定理解
分离焦虑
(一)粗大动作的发展(大肌肉运动)最主要的是学会直立行走。1岁:会走;
2岁:攀爬,活动积极性高;
3岁;越障碍,兔跳,上下楼梯。
(二)精细动作(小肌肉运动)
主要是手的动作;逐渐学会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比较灵活、准确、熟练地运用物体。其过程分四个阶段:
1、完全不按用具特点动作
2、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延长
3、有意重复有效动作
4、能根据用具特点来使用它
二、心理的发展
(一)语言真正形成
1岁以前:语言准备阶段; 1——1.5岁:语言理解阶段; 1.5——2岁:开口说话阶段; 2——3岁:积极练习阶段;
3岁以后:基本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思维的发生
1、表象发生:1.5——2岁左右出现表象,记忆进一步发展;
2、想象萌芽:2岁左右能根据物体进行想象性活动;
3、思维出现:2岁以后开始理解事物的意义及联系,是初步的直观动作思维。
(三)自我意识的萌芽
突出地表现为出现独立性,也称为“人生第一反抗期”,表现为:
1、好动,喜做事——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2、语言上学会使用“我”第一人称
3、反抗成人控制 意义: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标志着人类心理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3——6岁
一、小班幼儿(3——4岁)的以下心理特点
(一)生活范围扩大
1、生理的发展:身体更结实
精力更充沛
2、大小动作自如
3、语言的发展
(二)认识依靠行动(直观动作思维)思维依靠行动,记忆、注意也如此。
(三)情绪性强
1、心理和行为无意性强;
2、情绪作用大。
(四)爱模仿
1、模仿表面现象;
2、行为习惯的形成依靠模仿。
二、中班幼儿的(4——5岁)心理特点
(一)活泼好动
儿童都好动,但中班特别突出;因为:
1、熟悉环境,有交往经验
2、生理进一步成熟,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
(二)思维具体形象(依靠表象)
1、思维更多依赖表象;
2、对语言的理解局限于具体生活经验;
3、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易于认识。
(三)开始接受任务(活动目的性增强)
1、心理活动有意性发展增强;
2、有了最初的责任感。
(四)会组织游戏
1、游戏组织能力迅速发展,2、出现同龄人的伙伴关系。
幼儿从此不再局限于亲子、师生关系,人际关系由成人向同龄人过渡。
三、大班幼儿(5——6岁)的心理特点:
(一)好问、好学
1、活动兴趣内化,格外好奇;
2、认识(智力)活动积极性高;
3、有为求知而导致的破坏性行为。
(二)抽象能力开始萌发
1、思维有了概括性;
2、开始掌握抽象概念;
3、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1、认识活动开始具有有意决策;
2、自我控制能力增强;
3、尝试用手段巩固认识。
(四)个性初具雏形
1、有了较稳定的态度和兴趣;
2、心理活动开始形成系统。
小班相同玩具数量应充足 利用示范组织纪律 提供良好的榜样群体
童言无忌
小班幼儿仅凭兴趣
小班游戏角色平行、分散,中班游戏角色多样,有组织 有“好朋友”了
喜欢提问 猜谜 拆电器
能分类
但常出错
自觉控制注意 回家复述有关要求
兴趣有分化 重视他人评价
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习要求:
1、理解感知觉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了解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感觉发展的水平;掌握婴幼儿的触觉探索形式;
3、掌握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特点;理解物体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
4、掌握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复习和导入:
1、复习:心理现象的分类;感知的意义;感知觉的种类;感觉的生理机制。
2、导入:感知觉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
感知觉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1、感知觉的重要性: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2、人类新生儿已具备完善的感觉器官和成熟度较高的神经系统,从而使他们的感觉和知觉能力出现得最早,发展得最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接近甚至已达到成人的水平。
这不仅打通了联系外界环境的道路,也直接或间接地为其它认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语言形成之前,婴儿靠感知觉认识世界。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记忆、控制、反应四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整体结构。不同年龄段,各组成分、相互关系及地位是不一样的。婴儿期,由于思维、言语、表象等心理现象都还未出现,控制力量微弱,反应以动作为主,决定了婴儿的认知结构只能以感知系统为主。
1、普莱尔的研究:0-3岁末,主要研究感觉;
2、皮亚杰的研究:0-2岁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是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依靠感知对环境作出反应,若未直接感知支,则认为它不存在。有三个特点:
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认识;
逐渐形成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逐渐形成有目的的行动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
1、认识活动中受感知左右,且感知是思维发基础;
2、情意活动中
3、控制自己行为(反馈机制)
0-2:感知运动阶段 2-7:前运算阶段 7-11:具体运算阶段
11岁以上:形式运算阶段
(第二信号系统弱)
如视觉区域功能障碍,会影响思维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人最主要的感觉通道。对婴幼儿来讲,视觉作用更大,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常需要视觉形象作为支持。
(一)视敏度的发展
1、视敏度的含义;调节机制(P60)
2、发展状况:发展迅速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3个月时,婴儿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的婴儿视敏度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10岁时,儿童视觉调节能力最强。3、6个月以下是视力发展的敏感期。(P60)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1、颜色视觉的含义
2、颜色视觉的出现
出生后不久即有辨色力,且有“视觉偏好”。新生儿喜欢彩色,不喜欢灰色; 1-2个月时,能区分各种颜色;
4-5个月时,能分出相同但深浅不一的两种颜色;同时能把各种颜色归于红、蓝、黄、绿四个范畴;
3、颜色视觉的发展
3岁前不能很好地辨别近似色; 4岁后逐渐发展
二、听觉
人类依靠听觉辨认事物的发声特点,欣赏音乐,学唱歌曲,学习口语。
(一)听觉的发生
1、胎儿的听觉反应
2、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传统观点:认为新生儿没有听觉,理由是羊水堵塞及耳管粘连;
现代观点:正常健康的新生儿听觉与生俱来。
3、测试指标:习惯化(去习惯化)
(二)听觉的发展
随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三、触觉(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重要性:认识物体
形成人际关系(依恋)
促进动作发展
80%
矫正视力最好在学龄前
喜欢波长较长的暖色 不喜欢冷色
研究方法:配对法、指认法、命名法
色盲:男7-8%;女0.5%
注意听觉有缺陷的儿童 注意幼儿听觉器官的保护 卡西摩多
(一)触觉的发生
出生即有;若干反射均是具体表现;湿尿布婴儿哭闹也是证明
(二)触觉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触觉探索活动的形成,以及触觉与其它感觉的结合。
1、触觉探索:口腔探索
手的探索
口腔探索:当其它方式未发展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手的探索发展后,退居次位,但仍是补充。手的探索:婴儿期形成,分三阶段:本能触觉反应
眼手协调
有目的的探索
3、触觉与其它感觉的结合:视触协调
听触协调
四、其它感觉
(一)味觉
生来就有,反应各异,对味觉差异敏感。糖水——吸吮(长时间)奎宁水——做怪相(痛苦状)酸味——嘴紧闭
(二)嗅觉
与生俱来,有自我保护功能。香蕉精——兴奋
臭鸡蛋——皱眉、转头
(三)痛觉
新生儿感受性极低,痛觉感受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P75)
(四)动觉
动觉的发展使婴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三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物体知觉的发展
物体知觉是反映物体各种属性的知觉。有些一种分析器参与即可,有些则需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1、很小的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形状。2、3岁的儿童已能正确地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
3、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能力有差异
4、幼儿期,形状知觉与图形辨别逐渐与掌握图形的名称结合
(二)大小知觉的发展 1、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且有大小恒常性 2、2.5-3岁是大小知觉发展关键期,能判断大小,此期间注意保护:儿童玩具应避免过小(易误食卡住)、过长(戳伤)、有毒
成人应鼓励幼儿活动,不宜过分限制
5个月以下,视觉不能引导和调节手的动作,手和物体争当视觉目标
选择自己偏好的食物;绝大多数婴儿喜甜
与嗅觉一样,有利于婴儿正确选择食物
对母亲奶味敏感 喜闻哺乳妇女气味
幼儿的痛苦比我们想象的要小
1961年,弗朗茨证实出生十几天的新生儿就能分辨物体形状(人脸、假人脸、黑白鸭蛋)
3个月以上的婴儿开始认识人脸图,喜看妈妈相片
并正确使用大小概念。3、3岁后判断大小精确度提高,能以大小排序。
二、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位置及机体自身在空
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方向定位)
1、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例
1、儿童听觉定位能力强于依靠视觉记忆定位
例
2、盲婴依靠发声回响进行听觉定位,证明人类听觉定位潜力很大。
2、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 上下方位:3岁 前后方位:4岁
左右方位:始于5岁,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5-7岁,能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7-9岁,开始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近年来的一些重复实验指出:当代儿童知觉左右方位的能力较上述研究结果发展较早,我国8-9岁的城市儿童基本可达到上述第三阶段的水平,但左右知觉的发展的总趋势并未改变。
(二)深度(距离)知觉的发展
深度知觉: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程度的知觉。
1、“视觉悬崖”实验证明,会爬的婴儿就已有深度知觉。
卡门波斯的重复实验,以心率为指标(1978)
2、鲍厄(1971)提出,2周婴儿对物体靠近自己有反应。
3、经验对距离知觉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沃克(1978):婴儿学爬的年龄影响深度知觉的发展。
三、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其特殊性在于:
1、时间本身没有直观的形象
2、人没有专门感知时间的分析器
(一)婴儿的时间知觉: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二)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儿童的时间知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知觉方位的参照系统:上下、前后均有,左右则缺。
加拿大多伦多,世界最高的电视发射塔
沃克:同样深度,小婴儿爬过去的较多(68%)
5个月-减慢;9个月-增速
但运动经验不能代替视觉在知觉深度中的作用(如斜视)
7-8岁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婴儿最先能理解的是“天”、“小时” 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四、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概括性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一)目的性(分为三级)
一级:有目的,能克服困难坚持观察; 二级:有目的,不能坚持; 三级:无目的。
(二)坚持性
幼儿初期很差,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发展
(三)概括性(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丁祖荫(1964)认为幼儿对图画的认知概括化分四个阶段:个别对象阶段
空间联系阶段
因果关系阶段
对象总体阶段
(四)观察方法
1、最初是依赖外部动作进行,以后逐渐内化为以视觉为主;
2、未内化前,观察无秩序;内化后,方法逐渐形成: 知觉认同; 归入标准 塑造模型
观察中语言指导对提高幼儿观察效果极为重要。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习要求:
1、复习并巩固注意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2、掌握婴幼儿注意的研究指标;理解习惯化(去习惯化)的概念;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三到六岁儿童的注意特点。导入:
一、复习注意有关知识
(一)注意概述
1、定义
2、特性
3、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二)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品质
二、注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能达一级的幼儿比例: 3岁:0;4岁:2%; 5岁:22%;6岁:24%
阿格诺索娃:
外部动作——视觉为主
无序——有序得法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1、使儿童从环境中获得更丰富、清晰的信息;
2、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1、凡是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
2、注意是研究婴幼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婴儿不会用用表达其对刺激的反映,只有通过其注意的表现,来了解其心理反映
定向反射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变化,是研究注意的重要指标。(P95)
①觉醒状态(深度无意识——极度兴奋): 柯纳:规则的睡眠
不规则的睡眠
昏昏欲睡
不活跃的清醒
活跃的清醒
哭闹
觉醒状态与注意水平呈倒U形关系。②习惯化(去习惯化)
习惯化:对熟悉的刺激所发生的注意减退现象。去习惯化:新刺激的出现导致注意增强。标志:注视时间及心率:固定的试验程序
婴儿控制的程序
③心率变化(减速—定向;增速—防御、恐惧)易测、可靠、敏感。
应有准备性测量;避免其吸奶头
④瞳孔扩大
越大注意水平越高;难以实施,可用范围小。⑤吸吮抑制
婴儿常见的是停止吸吮
研究婴儿注意应综合多种指标。
三、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感觉记忆(短暂注意)——短时记忆(持久注意)——长时记忆
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意志坚持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 注意现象自出生始。其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早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知觉的效果取决于注意状态
视觉悬崖;注视人脸
爱情测验
注意的外部表现之一:无关活动停止
分析无意注意的两种形式,回忆相关内容
(一)定向注意的发生
1、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既是生理反应,也是最初级的注意;
2、定向反射性注意是外界事物特点引起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
负诱导:强烈的刺激引起大脑皮质的一定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同时,其它区域或多或少处于相对抑制状态。
生理饱和:幼儿不能长时间保持一定的优势兴奋中心,注意集中于一种对象后,容易发生“生理饱和”,即有关神经细胞发生抑制,于是,注意转向另一对象。
这使儿童注意的方向不断变化。
(二)注意选择性的发展——儿童注意发展的主要表现
其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选择性注意性质的变化:
最初决定于刺激物的物理特点,以后逐渐转变为刺激物对儿童的意义(满足儿童需要的程度)
2、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变化:范围的扩大
对象的复杂化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定向性、选择性注意都属于无意注意。
随着语言和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使幼儿注意发生更大变化,心理能动性更高。
第三节
3——6岁儿童的注意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
3岁前婴儿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3——6岁儿童的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主要特点表现为:
1、客观因素为主(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但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注意易分散。
2、主观因素开始发挥作用(与幼儿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中班兴趣更广;大班感兴趣的游戏持续更久,中止便反抗。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期,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引导。其特点为:
1、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额叶7岁完善)
额叶的发展 小班3-5(良好的教育条件)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中班10(无干扰)
(单位:分钟)大班15(内部言语自觉调节)
它的生理基础是脑的一般觉醒水平
主要表现为“感觉偏好”新生儿期就有
幼儿玩耍持续时间:
年龄(岁)时间(分钟)1.5 5-8 2 10-12 2.5 10-20 3 30-50 5-6 120 识字的孩子:“干”“田”
2、在外界环境,尤其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①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 ②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
3、逐渐学习一些调节注意的方法
4、其有意性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习要求:
1、复习并巩固记忆的的概念及其相关普通心理学知识;
2、明确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并掌握“客体永久性观念”、“延迟模仿”、“幼年期健忘”、“记忆回涨现象”等概念。
4、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和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复习导入:
人的心理的发展,除得益于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外,主要是经验的不断积累。
回顾:记忆的定义、环节、种类、作用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的所有特性都包括了经验的作用。
二、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
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桥梁——记忆表象
1、表象相关知识的复习:
记忆与思维——表象是过渡环节; 记忆与想象——想象的原材料就是表象
2、遗觉表像:又称遗觉像,是感知后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短暂的保持。P137
三、语言学习的前提
听——记忆——说;读——记忆——写
四、影响情意过程的发展
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导入及复习:记忆过程的环节。问:从哪一个环节来考察记忆?它表现为哪两种形式?
一、记忆的发生与表现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
有意注意的萌芽 言语调节,活动参与
遗觉表象研究:
黄希庭(1982)的实验:摄影记忆;
林传鼎:我国儿童:22-30% 穆欣娜:学前儿童记忆特点,过了一定年龄会消失 都布:儿童多于成人,可能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四篇:2014-2015-2学前心理学教案8
淄博职业学院《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案 教师:王可可序号:8 授课时间
2015.04.23周四5、6节——2015.05.06周三5、6节
授课班级
P13应用英语
上课地点
第二语音室
学习内容
第八章学习策略
课时
4课时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典型的学习策略内涵。
方法能力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社会能力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教学中运用具体事例论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目标群体
二年级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小学教育方向。
教学环境
语音室环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示例法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4课时
第八章 学习策略 重点及难点:
第一节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策略——为做好某事而进行的谋划和方略。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学习策略≠具体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或技能,有较强的情境性。学习策略的实质在于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它不仅包含具体的学习方法,还包括对学习的调控。学习策略的特征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学习中的PQ4R法: 预习(preview)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review)
是由托马斯和罗宾逊提出的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学习技术,它是在罗宾逊早期版本SQ3R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有研究表明PQ4R方法对大一点的儿童有效。
PQ4R程序的进行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意义地组织信息、使用其他有效的策略,诸如产生疑问、精细加工、过一段时间后复习等。
1.预览:快速浏览材料,对材料的基本组织主题和副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注意标题和小标题,找出你要读的和学习的信息。
2.设问:阅读时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根据标题用“谁”、“什么”、“为什么”、“哪儿”、“怎样”等疑问词提问。
3.阅读:阅读材料,不要泛泛地做笔记。试图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4.反思:通过以下途径,试图理解信息并使信息有意义:①把信息和你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②把课本中的副标题和主要概念及原理联系起来;③试图消除对呈现的信息的分心;④试图用这些材料去解决联想到的类似的问题。
5.背诵:通过大声陈述和一问一答,反复练习记住这些信息。你可以使用标题、划了线的词和对要点所做的笔记来提问。
6.回顾:最后一步积极地复习材料,主要是问你自己问题,只有当你肯定答不出来时,重新阅读材料。二.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复述策略:重复、抄写
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充分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组织策略:列提纲、图示法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常见的复述策略:复习、过度学习、划线等
1、复习包含:及时复习、分散与集中复习、排除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首位和近位效应)、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自问自答或尝试背诵、实施——在实践中学习
2、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到何种程度最佳? 20% ?
50% ?
100%?
150%?
3、划线包含: 圈出不知道的词 标明定义 标明例子
列出观点、原因或事件序号 在重要的段落前面标加重号 在混乱的章节前划上问号 给自己作注释
标出可能的测验项目 画箭头表明关系
注上评论,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
(二)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信息进行精细加工,以揭示其深层含义的策略。
1、记忆术
(1)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
(2)缩减与口诀法——缩减就是将实际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练习起来。有时还可以将材料缩减成口诀。(3)谐音联想法——对记忆材料进行谐音处理,同时通过联想与相关信息发生意义连接,以提高记忆效果。
(4)形象联想法——对记忆材料进行视觉想象,将其转换成直观、形象的内容进行记忆。(5)视觉想象——要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记忆,给你一组词,想象成一个有情节的故事或场景。
(6)语义联想——包括同义联想、反义联想、上下义联想、语义场联想。
2、做笔记
麦克沃特(1992)认为做笔记有以下步骤:
(1)在笔记的每页左边或右边留出大约三分之一的空白;
(2)做完笔记后,在空白处用词和句子简要总结笔记,也可以写一些问题等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1)讲慢一点;
(2)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3)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4)在黑板上写出重要的信息;
(5)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笔记,让学生参考;(6)给学生提供结构式的辅助手段,如提纲 5R笔记法
又叫做康奈尔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记录 Record 简化 Reduce 背诵 Recite 反省 Reflect 复习Review
3、提问
针对学习材料提出一些促进理解的问题并努力寻求答案。Who、what、Where、How
4、生成性学习
就是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内容产生一个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图解和表格等,以加深对所阅读的内容的理解的方法。生成:
1、课本中没有的句子;
2、与课本中某几句重要信息相关的句子;
3、用自己的话组成新的句子,把所学信息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产生一个理解。
5、充分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实验:让大学生学习棒球和音乐方面的信息,结果发现,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乐的学生,棒球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乐而不熟悉棒球的学生,音乐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
背景知识比一般学习能力更能使教师预测学生能学会多少。
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只适用于人为的情境,知识的可利用性较低——惰性知识 在学习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知道如何及何时使用这些知识,加深理解,提高知识的可利用性。(三)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间、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包括列提纲、图示法等
三、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一)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包含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区别在于:认知策略在于促进认知过程,而元认知策略则在于对认知过程的监控。
在认知活动中,这两种策略在功能上既有侧重也相互作用。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与结果,以及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如何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有关认知者本人的知识、有关认知任务的知识、关于认知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⑴对个人因素的认识 对个体内差异的认识。对个体间差异的认识。
对存在不同层次认知方式的认识。⑵对任务和目标因素的认识 对认知材料的认识。对任务性质的认识。⑶对策略因素的认识
对策略因素的认识,即对在完成认知过程中各种有关策略知识的认识。
2、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在从事认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体验最可能发生在思维活动水平较高的情况下。
3、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就是个体在元认知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和技术。
(1)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者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根据既定的认知目标,计划认知程序,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预测认知结果等。
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2)监控策略: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对认知状况进行及时评价,对认知活动过程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反思,正确估计自己所能完成的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认知活动、各种策略使用的效果。主要有领会监控和注意监控。
具体包括监视注意状况、考察学习环境的变化、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3)调节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和认知策略使用效果的监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充、修正措施,并调整不合适的认知策略。
主要包括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激活相应的学习方法;根据学习情境的变化,及时调节学习方法的使用;根据学习的效果,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并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改进自己学习的重要手段。
(三)资源管理策略
学生对可用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进行合理管理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等。
1、时间管理策略 统筹安排时间
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2、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是指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什么时候求助? 向谁求助?
第二节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一、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1)在学习策略训练中,策略的使用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能力使用策略,通过对学生提问和测查,给予学生评价,并以此给学生相应的成绩。让学生主动去使用策略 内化性原则
在学习策略训练中,要求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在新的情景中加以灵活应用。特定性原则
指学习策略要与学习目标、学生的类型相适宜。生成性原则
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习策略对所学材料进行高度的深层加工,进而产生某种新的东西。
生成性程度高的策略:列提纲、图解要点等
生成性程度低的策略:不加区分的划线、不抓要点的记录等 监控原则
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使用某种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作业
元认知策略的内容有哪些?
教学 反馈
第五篇:学前心理学读书笔记
由于专业的需要和兴趣使然,我在寻找阅读对象的时候都会特别关注与学前儿童有关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认为要想真正地了解学前儿童,走近学前儿童,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陈帼眉在所著的《学前心理学》一书中就详细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指的是3到6岁儿童,主要是幼儿园幼儿。那么,这本《学前心理学》中主要介绍了幼儿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该书提到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1--3岁,幼儿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而3—6岁,则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三年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在这里笔者重点介绍一下3—4岁幼儿的发展特点。
在3--4岁,学前初期,也就是幼儿园小班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主要特点是:
一 生活范围扩大。(一)这个阶段幼儿的生理方面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像先前那么容易生病了。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加强。2 幼儿的精力比以前充沛。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幼儿可以连续活动5--6个小时,日间只需睡眠一次。(二)幼儿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过多的猜测他们的意愿。(三)该年龄段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在一定时间里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使幼儿已经具备了离开亲人去参加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可能性。因此,在这个阶段,多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别人交流,并且鼓励他们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能够使他们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所发展。
二 在这个阶段的幼儿他们的认识依靠行动。
此阶段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性思维方式,因此他们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他们一般都是先做再想,比如,在班上给小孩子玩结构性玩具,他们往往会一拿到手就开始玩,不会提前思考要做什么,而这时若问及他想要做什么,他往往也是回答不了的,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时成人千万不要因此认为是孩子笨,或是不搭理你。其实只要你站在旁边耐心的等待一会儿,等他完成了手中的创作,他会很激动地跟你说:你看,我做的飞机,我做的汽车
此阶段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是自己讲述时,往往也离不开具体的动作。因此,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多运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文字语言具体化。这样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的兴趣,也能够让幼儿更容易记住所学的内容。
对于此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也和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如在幼儿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他们的手里拿着别的东西,或是随便放,眼睛看着别处,注意力就很容易离开老师的讲述,这也就是为什么幼儿园老师在上课之前总是会让幼儿将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看老师的原因。
三 此阶段的幼儿情绪作用大。
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哭,如,我们班上有个小孩子因为自己里面衣服的袖子拉不下来而大哭,还有小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枕头而哭,还有小孩子因为别人跟他说你妈妈不来接你了而哭,而且越哭越激动,还会浑身颤抖。幼儿就是容易激动,这时如果对他们一般的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这时就要用有趣的事情去吸引他的注意力,用行动使他安静下来,如,拿毛巾给他擦擦脸,用抚慰的语调说话,让他感觉到亲切,情绪上不再对立,等他完全冷静下来了才能说理。
还有,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情绪受老师的影响也很大。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他往往只是通过表象去理解事物,他会通过他看到的,感受到的,来判断老师对他们的关怀程度。如,老师表扬他没表扬我,老师抱她没抱我等现象,来判断老师不喜欢他,这样也会影响到他来园的情绪,听课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很久的幼儿园,突然哭着不愿意来了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应该自身检讨,想一想是不是对这个孩子关心不够多。在这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表扬,鼓励,这样你会发现一天下来,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表扬,也许你已经忘了,但是他自己知道他受到了关注。除此以外,还可以抽时间跟那些在班上不是很活跃的孩子聊聊天,或是只是抱抱他们也好。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
四 此阶段的幼儿爱模仿。
此阶段的幼儿往往是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要做,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什么自己也想要。如,在室外活动时,玩羊角球的小朋友看见别的小孩子的玩海洋球也会要玩,看见别人摆高楼自己也摆。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的数量。
模仿也是此年龄段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他们会模仿老师模仿父母,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他们没有很强的判断力,对于别人特别是他们所亲近的人的语言和行为都是没有批判性的,而且因为没有太多的经验,他们往往都是通过成人的表现来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的。如,老师在吃胡萝卜的时候皱眉头,他们就会觉得那是很不好的东西,就不吃了。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要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许自己做了一个不经意的不好的举动,自己都不知道,却已经被孩子学会,并慢慢地养成习惯了。
当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让他往好的方向发展。如,在上课时间,有幼儿没有注意听讲,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表扬另外做的好的幼儿,来引起这一幼儿的注意和模仿,并及时予以鼓励。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多向幼儿传递好的信息,如,跟幼儿说礼貌用语,老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等。这样幼儿通过模仿,时间久了也会成为一种好的习惯。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通过正强化的方式,也就是引导和鼓励的方式,使每一位幼儿向着一个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日常努力工作外,还应该多给自己充充电,多看看相关书籍,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有科学性,适宜性,使自己更能走近幼儿,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帮助幼儿,与幼儿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