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重难点分析-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5 04:2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重难点分析-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重难点分析-教学教案》。

第一篇: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重难点分析-教学教案

一、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1.这是本课的重点

因为:①在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上要求理解这个观点。②中学生学习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在他们没有很好履行责任,使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法律给予保护。这对学生真正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非常重要。

2.学习此观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国家的责任是从整体上制定计划,保证学校办学的物质条件,筹措经费和提高教师素质和待遇。学习这部分时要结合全国的情况和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进行。

②社会的责任主要是维护和帮助执行义务教育,具体就是捐资助学;拒招童工,为保证儿童和少年上学提供条件;尊师重教,为教师更好的工作创造条件;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场地设施。这部分要联系整个社会助教的一些活动来加深理解。

③学校责任主要是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的健康成长,具体是学校要积极组织适龄儿童上学,并不得随意取消学生上学的权利:学校应按照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这部分最好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更好体会学校的责任。

④家庭责任主要是保证子女上学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这部分要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体会学校对自己的责任。

这部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把这几部分内容相混淆。

二、义务教育的特征 1.这是本课的难点

因为:①在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上要求理解这个观点。

②从理论上讲,我国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我国的一件大事。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这就要对青少年进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了解义务教育的特征,对国家、社会,家庭和少年儿童做好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有重要意义。③从实际上讲,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需要一大批各方面素质比较高的劳动者,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就非常重要。少年儿童是义务教育保护的对

象,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使少年儿童能更好地接受义务教育,用法律保护自己享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2.学习此观点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在学习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时,一要知道在我国义务教育是有法律依据的,我国规定义务教育的法律是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当自己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要求法律予以保护。二要知道义务教育的规则制定出来以后,全社会的人都要遵照执行。三要知道凡是不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的行为,都要受到处罚或制裁。

②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一从教育对象来看,凡是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要接受义务教育。二从地区来看,全国各地都要实施义务教育。三从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来看,不管什么性质的学校都要接受国家的管理和监督,都要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

③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要知道我国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但我国具体国情决定,不是免收一切费用。学习这部分时,最好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3.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对强制性不理解,认为上学读书是自己的事,和法律无关,也就和国家强制力无关。对免费性不理解,认为既然免费,为什么还要交钱。这部分主要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要联系实际情况进行理解。

第二篇: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

课时教案

周次

授课人:田慧

学科:民族政策常识

6年级

序号:6 课题: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理解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以及推行阶段。

2、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学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合乎国情、顺乎民心,正确认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教学重、难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及推行阶段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

导入:我们知道曾经在地图上存在的国家,如南斯拉夫、苏联,现已经再也找不到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从而导致国家联盟的解体。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也有一些矛盾冲突,所以如何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至关国家稳定发展的大事。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依据这个原则,我国又将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我国的行政地图

提问: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几个,怎么称呼的?(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提问:5个自治区与其他的一般行政区是否只是称呼上的不同? 提问:淄博有少数民族居住,但是为什么没有民族自治的地方? 设立民族区域自治需要什么条件?民族区域自治有几种类型? 出示材料,学生讨论回答。引出板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

我国民族自治的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个区划等级,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是通过什么机关来行使自治权的?那么在这些地区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有些什么特点呢? 阅读材料后思考回答。引出板书:

2、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以及民族分部的特点。引出板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的。概括: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提供法律保障 提问:为什么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设计问题:

1、少数民族只占全国总人口的9%,是否可以让汉族彻底同化,没有必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要点:历史至今,各民族有相互同化的现象,但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不可能彻底同化或者消灭一个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毕竟是个弱势群体,如果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和民族利益就得不到保证。

2、既然民族之间是平等的,那么我国有56个民族,是否可以设立56个民族自治区?

要点: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小聚居、大杂聚”决定了只有建立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区域自治。

因为有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差异,才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组织,不针对汉族。

3、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的。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有过矛盾、分裂,那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有没有历史基础?

引出板书

(二)、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

1、实践阶段

中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2、确立阶段

时间

法律

3、发展完善阶段

现阶段民族区域体系

课后思考:

回答: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制在我国的推行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阅读:p24 民族的花园

周次

授课人:田慧

学科:民族政策常识

6年级

序号:7 课题: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学习,掌握民族区域自制的优越性及我国民族区域自制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学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合乎国情、顺乎民心,正确认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教学重、难点: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及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

导入:上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的内涵以及民族区域自制的推行阶段。如今社会民族区域自治正在发挥它自己独特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

3、有助于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族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找一找

P25 请在我国的行政区域版图上找出五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说出其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民称和所在地。找出该地区是以哪个民族为中心建立起来的。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以民族作为自治单位,也不是单纯以低于作为自治单位二十两者的结合,缺一不可。每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有一定的管辖区域,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2、建立自治机关

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自治机关,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必备条件。我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机关是地方国家机关。它分为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3、行使自治权

行使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制的核心问题。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依据宪法规定,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自主权。

课后思考:

回答: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课外拓展

P26-27自己阅读大事记和知识链接

第三篇:“数轴”教学重难点分析范文

《数轴》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第四篇: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资源信息表

题: 第六课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第二节

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第三框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教学设计)关键词: 教学设计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描

述:

一、教学目标

二、课前准备

三、教学过程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五、教学设计说明 学

科: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思想政治》 作

者: 教学设计:

徐晓兰 指导教师:

印伟 单

位: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中学 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地

址:

Email:

第六课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第二节

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第三框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景教学、讨论教学、问题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能以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为己任。

二、学前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国关于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民族英雄的事例及相关具体政策。

2.教师:整合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媒体演示】中国地图(要求学生指出我国一些主要的自治区的具体位置)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讨论交流】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生:(略)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知识窗】教材P50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媒体演示】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

马本斋(1901年-1944年),回族,河北献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本斋组织了60人的回民抗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1938年初马本斋和党取得了联系。在吕正操支持帮助下,1938年7月他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在党的领导下,马本斋对队伍进行了整顿,加强了党对部队的领导,队伍很快由三四百人发展到六七百人。同年10月,马本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名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支队司令员。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战果显著,八路军冀中军区授予回民支队“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的锦旗。

【归纳】中国各族人民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和联合起来,才能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3、各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

(1)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同全国其他行政区域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政权机关,是在中央政权机关领导下建立的一级地方政权,必须受上级政权机关的领导。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全国人民同样也是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根本大法,必须共同遵守执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西藏是藏民族聚居区,藏族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95%,汉族和回、珞巴、门巴等其他民族人口占5%。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民主改革后,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各民族和睦相处,同舟共济,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来行使自治权的。

【相关链接】教材P52

【思考探究】 比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的区别和联系。

民族区域自治 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 区别 目的 社会稳定,解决民族问题 和平统一祖国

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

实行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权限

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权 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

范围

主要是五大民族自治区 港、澳、台

主要是沿海开放城市 联系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与中央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不是国家主权实体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思考探究】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重要作用?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管理国家大事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族权利。

【媒体演示】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正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开辟了西藏从专制走向民主的新时代。

在西藏,人民选出的各级人大代表中,以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主,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西藏现有各级人大代表35161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在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占70%以上,在县级人大代表中占85%以上,在乡级人大代表中占95%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力地保证了西藏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利,结合西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行使地方立法权,共制定了23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捍卫国家的统一与安全。

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大大激发了少数民族人民爱民族、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自觉地同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一起,担负起保卫边疆、捍卫国家统一的光荣职责。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

【媒体演示】改革开放以来,藏族和各兄弟民族间的经济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凝聚力。自1995年以来,15个省市已先后派出1200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西藏7地市工作,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大批项目,开展多种形式、各个层次的联合与协作,对口援助西藏经济发展,使西藏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在后藏谷地日喀则,上海市投资援建了日喀则上下水工程、日喀则上海广场等数十个项目,表达了上海人民对藏族兄妹的深厚情谊。在藏民族的发祥地山南地区,湖南湖北两省计划在今后5年共同投资1000万元,为山南培养1000名当地稀缺的各类建设人才......。

【归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优势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对所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一个大致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总结归纳。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生参与各项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培养构建良好民族关系的情感,使学生树立把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为己任的信念。由于新教材的学习内容完全是根据现实生活背景来设置,并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密切联系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现实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情感上的动机转变为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把构建良好民族关系作为自己的一种行动准则。

本节课教学过程,要实现由学生接受式的听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合作,整堂课做到“听”、“做”、“想”、“讲”有机的统一。

教学设计:上海市嘉定区封浜中学

徐晓兰

指导教师: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印伟

第五篇:(专科)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重难点分析

(专科)《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重难点分析(2)

《国家公务员制度》(本科)/《公务员制度讲座》(专科)共有4次平时作业和4次自检自测。因此,本课程的重难点分析也将分为4次。本课程的重难点分析主要是试图通过对4次平时作业和4次自检自测中的论述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达到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重难点问题的目的。

(以下内容,绿色字体部分是参考答案,其他颜色字体为说明。每一题均需在答案的基础上作一定的阐述。)简答题

一、建立公务员考核制度有何意义?并简述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基本原则。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七章第一节中的“建立和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意义”和第二节中的“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原则”这一知识点。

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审题,本题实际上是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在回答时,不要有所遗漏。本题的答题要点如下:

1.意义:

(1)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务员,激励和鞭策公务员提高素质,努力工作,争创一流业绩。

(2)有利于对公务员的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

(3)有利于为公务员管理的其他环节打下基础和提供依据。

2.基本原则:

(1)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客观、公正、公开、民主的原则。

(3)分类考核的原则。即对不同的考核对象使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和方法。

(4)考用结合的原则。即对公务员的考核必须同正确使用考核结果有机结合起来,考核结果要作为调整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和工资以及公务员的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同学们还应注意对有关要点,特别是不易理解的要点进行阐述。

二、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具备哪些条件?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九章第二节中的“公务员晋升的条件”这一知识点。

本题可按以下思路作答:

1.首先回答公务员晋升职务的条件是什么意思。

公务员晋升职务的条件主要是侧重对公务员素质方面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等。

2.回答具体条件是什么。

包括:

(1)要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

1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2)要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3)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

(4)要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

(6)要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团结同志。

同学们在回答本题,关键是要答出何为“公务员晋升职务的条件”。

三、简述公务员奖励制度的原则。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章第二节的“公务员奖励制度的原则”这个知识点。

本题的答题要点如下:

1.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2.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奖励个人与奖励集体并重的原则;

4.定期奖励和及时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5.有错必纠的原则。

以上只是回答本题的要点,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应对每个要点进行简要的说明,这样才能完整回答本题,不至于失分。

四、简述公务员录用的基本原则。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一节的“公务员录用的基本原则”这一知识点。

本题可按以下思路作答:

1.公开原则。主要是指录用公务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2.平等原则。是指公民报考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平等。

3.竞争原则。即公务员考试录用在全社会范围内公开进行,公开竞争。

4.择优原则。即报考者能否被录用,完全取决于本人的政治、业务素质。

本题比较容易为同学们所忽略的地方是只回答四个原则不回答各个原则分别指的是什么,这样的回答是不完整的。同学们应按以上思路作答。

五、简述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的功能作用。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八章第一节的“职务任免制度的功能作用”这一知识点。

本题的答题思路如下: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赋予职责。公务员最主要的义务,就是履行自身职责;通过履行职责保证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实现机

关的职能作用。

2.完善管理。对公务员的管理,体现在身份管理和职务管理两个方面。

3.保障权利。即保障机关和公务员双方的合法权利。

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应注意对每个功能作用进行一定的说明。否则会造成失分。

(专科)《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重难点分析(3)

《国家公务员制度》(本科)/《公务员制度讲座》(专科)共有4次平时作业和4次自检自测。因此,本课程的重难点分析也将分为4次。本课程的重难点分析主要是试图通过对4次平时作业和4次自检自测中的论述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达到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重难点问题的目的。

(以下内容,绿色字体部分是参考答案,其他颜色字体为说明。每一题均需在答案的基础上作一定的阐述。)简答题

一、简述对公务员处分的种类和原则。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一章第三节中的“公务员处分”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题思路如下:

种类:

公务员法沿用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将公务员处分的种类由轻到重依次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原则:

(1)事实清楚;(2)证据确凿;(3)定性准确;(4)处理恰当;(5)程序合法;(6)手续完备。

在回答“公务员处分的种类”时,要答出这个种类的划分是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而公务员法的规定又是沿用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而且,要指出这六种处分是的轻重程度是怎样的。

二、简述公务员培训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公务员培训的特点”这一知识点。本题答案如下:

1.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继续教育,属于“第二教育过程”,是后学历的继续教育,是常规教育的发展和延续。

2.从目的来看,公务员培训主要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3.从内容上看,它是针对工作职责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要求而开展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教育,突出实用性。

4.从形式看,灵活多样,可以脱产培训,也可以在职培训。

5.在方法上,既有课堂讲授和自学,又有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等。

三、简述在具体实施公务员任职回避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三章第六节的“任职回避的原则”这个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1.以低避高原则。

有亲属关系的公务员,职务级别不同的,由职务级别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级别相同的,一般由拟任者回避。

2.工作需要原则。

有亲属关系的公务员。职务级别不同的,个别因工作特殊需要者,经任免机关批准,也可由职务级别较高者回避。职务级别相同的,可由任免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当事人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在特殊部门和特殊岗位任职的公务员,经人事部门批准,可以不实行回避。

同学们在回答这道题时,首先要答出原则是什么,然后再对原则进行一定的说明,不能够只回答要点,否则会失分。

四、何为公务员工资制度?并简述其基本原则。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原则”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公务员工资制度,是指在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后,国家以法定货币支付给公务员个人劳动报酬的制度。

其基本原则是:

(1)按劳分配原则;

(2)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

(3)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合理的工资差距。

以上只是回答本题的要点,有部分同学在回答基本原则时因为只回答了以上的要点而丢分,要注意的是应对每个要点进行简要的说明。

五、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在哪些情况下机关可以辞退公务员?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公务员辞退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本题答案如下: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在以下五种情形下,机关可以辞退公务员:

1.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可以辞退;

2.对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公务员,可以辞退;

3.对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公务员,可以辞退;

4.对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改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公务员,可以辞退;

5.对无故旷工、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以上或者全年累积超过三十天以上的公务员,可以辞退。

本题实际上就是考核“公务员辞退的条件”这个知识点,同学们只要弄清楚了这一点,就能在教材上找到明确的答案。

开放教育(专科)《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重难点分析(4)

《国家公务员制度》(本科)/《公务员制度讲座》(专科)共有4次平时作业和4次自检自测。因此,本课程的重难点分析也将分为4次。本课程的重难点分析主要是试图通过对4次平时作业和4次自检自测中的论述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达到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重难点问题的目的。

(以下内容,绿色字体部分是参考答案,其他颜色字体为说明。每一题均需在答案的基础上作一定的阐述。)简答题

一、简述我国建立公务员退休制度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六章第一节中的“建立退休制度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题要点如下:

1.有利于形成公务员稳定的更新交替机制,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2.既是对公务员享受老有所养权利的保障,又是对公务员履行退休义务的督促;

3.是调节公务员领导职务管理的重要方式,避免出现公务员领导职务终身制;

4.是激励广大公务员努力工作的制度措施,有利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

以上只是本题的答题要点,同学们应在以上要点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说明,才能完整回答本题,才不会失分。

二、简述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的性质。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七章第一节中的“申诉控告制度的性质”这一知识点。

同学们回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公务员申诉是在对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不服时提出的;公务员控告则是公务员对机关及其领导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上级机关或其他专门机关提出的指控。公务员申诉和控告的性质实际上是一致的。

本题可按以下思路作答:

1.保障性。公务员申诉,在客观上有纠正机关错误或不当人事处理行为的作用;因此,申诉与控告制度对公务员、对机关来说在性质上都有保障性。

2.监督性。在有关机关对公务员的申诉控告进行处理时,焦点始终集中在机关或其领导人的有关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和适当上;因此,公务员申诉和控告制度是一种纠错制度,是一种监督制度。

3.预防性。申诉和控告制度的确立,可以促使机关对公务员进行谨慎调查后,再作出人事处理决定。

4.程序性。申诉与控告制度主要是程序性的规定,程序公正是申诉与控告案件得以客观、公正处理的重要保证。

虽然本题在教材上有明确的答案,但需要同学们注意不要只是回答要点。大多数同学因为只回答要点而失分。

三、简述我国公务员提出控告的程序。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七章第三节的“控告的程序”这个知识点。本题的答题要点如下:

1.提出控告;

2.立案;

3.调查;

4.作出处理决定;

5.执行处理决定。

以上只是回答本题的要点,需要同学们对每个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才能完整回答本题。大多数同学因为只回答以上要点而失分。

四、简述人事争议仲裁的含义及应遵循的原则。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八章第五节中的“人事争议仲裁的含义”和“人事争议仲裁的原则”这两个知识点。本题答题思路如下:

1.含义:

人事争议仲裁是指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申请仲裁的人事争议案件依法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活动。处理因履行聘任合同而产生的人事争议,是职位聘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原则:

(1)合法原则。即在对人事争议进行仲裁时,承担仲裁职责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争议案件进行审查和处理。

(2)公正原则。即公道公平地处理争议案件。

(3)及时处理原则。一是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申请仲裁的案件,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及时受理、抓紧审查和作出裁决,按时结案;二是人事争议仲裁的结果,当事人不履行的,要及时进行解决,以保证案件的顺利处理和处理结果的最终落实。

本题在教材上有明确的答案,但是在回答“人事争议仲裁的原则”时,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只是回答三个要点不进行简要的说明而丢分。

五、违反公务员法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九章第三节的“违反公务员法的主要情形”这一知识点。本题答题要点如下: 违反公务员法的主要情形有:

1.不按编制限额、职数或者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和晋升;

2.不按规定条件进行公务员奖惩、回避和办理退休;

3.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以及考核、奖惩;

4.违反国家规定,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

5.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发生泄漏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的现象;

6.不按规定受理和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

7.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违反公务员法规定的从业限制;

8.违反公务员法规定的其他情形。

下载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重难点分析-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重难点分析-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重难点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难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描写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

    信息系统监理重难点分析

    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重难点分析 2009年03月04日 上午 10:54 1. 考试简介 信息系统监理师是2005年上半年(5月)新增加的考试。根据考试大纲(2005年版),该考试要求考生: (1)理解信息系统......

    散步重难点分析[合集]

    重点研读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

    马说重难点教案

    马 说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寓意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现实。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

    《羚羊木雕》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 学段: 初中学科: 语文教材版本: 人教版年级/册: 七年级上目录: 3 羚羊木雕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目(知识点): 本文记叙了“我”在父母的逼......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 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 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 , 以具体课文为例子 , 引入教学 , 举一反三 , 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