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时间:2019-05-15 04:2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第一篇: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马王堆小学 姚硕

摘要

阅读了大量的体育教学环境方面的文献资料,同时通过自身的小学体育教学经验,针对体育教学环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来阐述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为小学体育教学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上协调好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学环境 小学体育教学.前言

[1]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与教学、教育不同,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而教育、教学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即对人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虽然环境影响是自发的,但对人的影响有时表现更为深刻,更具有吸引力。体育教学环境也正因为他的重要作用,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环境,是作为按照发展人的身心教育要求组织体育教学的活动空间领域,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2]体育锻炼而主动利用环境的产物。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概括地说,体育教学环境就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所有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它是按照一

[3]定的体育教学规律,在符合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情况下组织起来的环境。体育教学环境也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学环境理所当然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环境与教学系统是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当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中普遍存在教学环境较差、没有很好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达到其整合功效、没有达到教学环境子系统要素的最优化组合从而发挥系统最大能量、教学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教学效果。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是因为任何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环境对教师的[4]教和学生学产生影响,并从外部特征上把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体育教学环境,能动地创造并调控体育教学环境,使体育教学环境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为体育教学服务就成了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研究的课题。教育活动应当适

[5]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学校体育教学为了实现学科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的双重功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紧密围绕育人宗旨,转变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的角度来综合评价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而要

[6]达到这一目的,体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创造对其将产生重要作用。体育教学环境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教学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2.体育教学环境

在我国对于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查阅了期刊网上有关体育教学环境的文献不过30余篇。近年来虽然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研究者们大多是从概念、特点、要素、影响及优化设计等理论方面进行研究,进行实证研究很少。对于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也有所不同。一种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影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它是一种增强学生健康的教学环境;第二种是指进行学校体育教学的所有客观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第三种是指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影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条件和人文条件总和;第四种是指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环境。姚蕾在《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中指出学校教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是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以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学校教育环

[7]境本质上是一种人工环境或者叫人文的环境。金晓阳在《论体育教学环境》中指出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概括地说,体育教学环境就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体育教学活动中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从体育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指体育教学活

[4]动的场所,各种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相关图书资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概念的概括的准确性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国内个专家的界定观点不统一。本文通过对所查阅的有关体育教学环境的期刊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本文认为体育教学环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要求和体育教学需求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的总和。2.1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2.1.1体育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体育教学环境物质环境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一刻也离不开环境的依托,各种环境因素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参与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预着教学活动的进程与[8]效果。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着体育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体育场地内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所以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例如几十个人在一个篮球场地练习和在多个篮球场地进行练习的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各种体育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不仅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以自身的外部特

[9]征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刺激。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不同风格造型、颜色均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和影响。如体育场地另类设计,体育器材的布置整洁有序,则能给人以愉快、轻松的感觉。宽敞明亮的体育场馆,可以给师生一种意气奋发、蓬勃向上的感觉。教师熟悉教材然后联系实际对教材进行加工,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则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练习环境,可以作为外界刺激参与教学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积极反应,使学生学习和练习时心情愉快,而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2.1.2体育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的组成

体育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由体育教学场所与体育教学器材两方面组成。2.1.2.1小学体育教学场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的特性对教学场所的要求超过了任何一门学科对教学场所的要求。体育场地是学校体育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它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备件之一,同时也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学活动需要依赖体育教学场地进行,例如篮球的教学就需要篮球场,乒乓球的教学就需要乒乓球台。没有体育教学场地体育教学就无法顺利完成。2.1.2.2小学体育教学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器材开展体育活动的工具。学生在单纯的走、跑、跳、翻中无法感觉到体育的趣味性与快乐性。而体育器材的运用可以是单纯枯燥的体育练习变的有趣。体育器材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2.1.3小学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一般包括学校体育传统风气、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学校体育传统风气是指学校体育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而慢慢形成并流行的集体行为它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对学生的体育态度、爱好、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对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1]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是指班级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包括教师的态度与情绪波动和学生的态度和情绪波动。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人际关系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的好坏直接反应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气氛和体育教学效果的反馈中。从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及效果。

2.1.4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的组成

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由体育教学传统风气、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和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三个部分组成。

2.1.4.1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传统风气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传统风气是指学校体育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而慢慢形成并流行的集体行为它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有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对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态度、兴趣、积极性等都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2.1.4.2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环境气氛即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的状态。诸如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关系互动等。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可以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并且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教师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水平。2.1.4.3小学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叫做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种无形的特殊环境。这种环境对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际关系是构成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还是学生练习技术动作、掌握练习方法的动力。2.2结论

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开展以及体育教学的发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时刻关注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利用体育教学环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有利影响升华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体育教学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影响自己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马凌燕.论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系统的关系[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4):81.[2] 杨娅.浅议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J].观察思考.2009,9(2):110-111.[3] 陈中林.体育教学环境的表现特征及价值向度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20(3):357-360.[4] 金晓阳.论体育教学环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1,1(2):76-78.[5] 陈俊.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2(16):49-50.[6] 周卫.论体育教学环境的创建与优化[J].体育科学研究.2004,8(4):79-81.[7]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6(5):649-651.[8] 时飞.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影响[J].体育教学.2007,3(2):20.[9]刘扬.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101-104.[10]姚蕾.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4,24(12):68一73.[1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2-354.[12]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25-128.[13刘扬.体育教学环境对课堂信息交流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2,21(1)121-125.[14]薛红梅.体育教学环境探析[J].科技信息.2007.(5):182.[15]张振丰.论体育教学的环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3):74-75.[16]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65-270.

第二篇:体育教学中

1.2014年新推出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旧《标准》的差异有哪些?

1、取消原《国家标准》(2007版)中“运动能力”指标

2、提出“共性”与“个性”评价指标的理念

3、取消原《国家标准》(2007版)“同类”指标的“选测”,设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4、选择体重指数(BMI)替代身高标准体重

5、选择肺活量替代肺活量体重指数

6、小学5-6年级保留50米×8往返跑,取消400米跑

7、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设立统一的“类权重”

8、微调身体素质类指标的权重

9、实行“附加分”的做法

10、身体形态评价等级:取消“营养不良”,修改为“低体重”

11、取消“较低体重”的评价等级,将其与“正常体重”合并;重新确定体型评价等级与对应的分值范围

2.体育教学中,必须要遵循的教学规律有哪些?

体育教学过程要遵循人体活动和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特殊规律。首先是“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其次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另外还有“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

3.在当前电子游戏泛滥的情况下,你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一、运用独特的教学方法,集中课堂注意力如在课堂加入小游戏,通过教学知识的竞答会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等,都可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兴趣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兴趣是先导,做好任何事都需要兴趣。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多期望、多表扬学生的表现欲与学生们参与体育学习的意识有着直接关系。

四、改善课堂师与生的关系,师生、生生互动较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有促进作用

五、提高教师执教水平,活跃教学氛围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其教学能力关系着课堂氛围。

一、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二、丰富课的组织形式。

三、改变体育的评价标准。

四、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

4.谈谈如何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什么才是有效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1.学生与教学内容的适应程度 2.教学策略得当与否

3.时间、场地、器材的保障

三、相关对策

第一,教师要善于反思 第二,要重视教学的细节 教 第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四,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5.简述前滚翻动作要领:

蹲撑,两腿蹬直,同时曲臂、低头、提臀、团身向前滚翻。前滚时,头的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着垫时,迅速屈小腿。上体与膝部靠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动成蹲立。背对滚翻方向蹲撑

6.在进行动作技术分解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划分技术要科学、合理、艺术。

二、教学顺序要确切,重点、难点要突出。

三、要与完整教学法互相配合运用。

四、要符合学生实际。分解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要达到理想效果,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动作结构、技术特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进行分解教学。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具体如何合理运用分解教学法;除考虑到以上注意事项,还要根据所学动作技术的难易程度、学生水平、接受能力和教学中出现的 具体问题来定。

7.简述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时要关注哪些问题? ㈠布置要整洁、美观: ㈡布置要合理: ㈢布置要新颖: ㈣利用错觉心理:

㈤布置的场地要符合安全原则,课前应周密检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8.设计“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科学性原则。设计大课间活动项目,首先在时间控制上掌握好科学性。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和特点,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活动时间,一般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时间太长,学生活动运动量太大,对学生身心发展不利,时间太短达不到活动的效果。其次在内容上要选择学生便于活动,学校便于操作的内容,最好选择一些民间传统项目和学校传统项目。诸如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和学校传统项目等。最后在设计时可将学生按体育水平段分设为水平

一、水平二和水平三(针对小学),这样在活动时间和内容时安排就可按照学生的水平段来进行设计。

2、全员性原则。大课间活动是全校师生都参加的活动,项目设计必须考虑到全员性。不能单靠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单方面组织活动,要让全体教师都参加到学生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可行性原则。大课间活动项目的设计必须要遵循可行性原则。无论在时间的安排上,或是内容的安排上都要便于组织实施。特别要注重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如场地小、器材少可采用分班分期分类进行安排,诸如一些班级安排于室内活动,一些班级安排于室外活动。另外在内容安排上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等,通过实践一段时间后,学校掌握一定的组织经验,学生达到一定的活动能力后再安排一些难度的活动内容。

4、教育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一方面是让学生到阳光下参与体育活动,达到锻炼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益智、审美等教育功能,所以在活动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活动过程的教育,重视其教育性。

5、创造性原则。大课间活动项目设计,要充分发挥师生的集体才智,在内容上要集思广益。诸如跳绳活动,学校可安排先让学生单跳,当学生掌握一定基础时,让学生创造一些跳法,如单人前后跳、双人配合跳、多人游戏跳等。另外教师也可创造一些将艺术和体育融为一体的活动内容。这样设计出来的大课间活动项目,内容才能丰富,才能行成独自的特色,才能长足发展。

6、安全性原则。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又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避免任何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9.体育教学的常规要求有哪些?

1、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实际,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以及学生情况、气候、场地、器材条件等制定教学进度计划,编写教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体育教师要提前到岗,认真检查和安排场地器材设备;上课注意教师仪表,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课间不得擅自离岗,集中精力完成课的任务;对突发的伤害事故,必须及时救助,妥善处理。

3、课前体育委员应同教师取得联系,了解上课地点和内容,并协助教师准备好上课场地和器材,打了预备铃,组织同学在教室门口排队带至指定地点上课。

4、上课学生必须穿运动鞋(球鞋地),不许穿皮鞋、塑料凉鞋、面棉鞋等。服装要轻便,不许带小刀、剪子等一类的硬物,冬季也不许围围巾、戴帽子、穿大衣上体育课,练习时不带手套。

5、体育委员整队要严格要求,做到“快、静、齐”。在切实检查人数后,发“立正”口令,向老师报告。(报告词为:“报告!本班应到*人,实到*人,缺席*人,报告完毕!”)报告后发“稍息”口令。跑步归队。在教师宣布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时,全体学生必须“立正”注意听讲。下课时老师必须说“立正”、“同学们再见”;同学们说“老师再见。”

6、学生因病不能上课时须写好请假条向任课教师请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般情况需随班见习,特殊情况可回班休息。因事迟到,或早退须向教师“报告”经允许后,方可进队或离队。(排尾)

7、正确使用和爱护体育场地、器材,注意不损坏运动器材。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各项练习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检查场地器材外,要按照教师的组织教法的规定,进行有秩序练习,散点练习时体育教师要指定练习范围并巡视指导。

8、体育课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合理安排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评价学生身体素质考核主要标准之一。

9、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五项教学目标要求制定考核标准,不得擅自改变评价标准。

10、主动搜集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意见,注重教学案例的记录与整理,认真写好教学小结与教后反思。

10.体育活动中如何防止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1、教师在开学第一天就要了解学生的情况,那些人是不能参加体育运动的,要心中有数。此外,每堂课,要问清有没有身体不舒服的学生。如有,不能强迫他进行体育运动。

2、教师必须体育课前认真备好课,了解学生的情况,合理计划安排学生运动负荷,防止过大的运动量导致学生过度疲劳,造成伤害事故。

3、课前教师要检查运动场地是否平整,有没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尖锐物,小石块等等,检查运动器械是否安全。

4、抓好课堂常规管理,平时上课要求学生要穿好运动衣裤,运动鞋,口袋里不放小刀,笔,徽章等等,防止刺伤身体。上课时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课堂纪律,不得肆意打闹,追逐,防止事故由此而起。

5、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教师除了看看场地是否平整,有没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尖锐物,小石块等等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并加强医务监督。学生自行组织的比赛,要得到领导和教师的认可,并最好有老师在场。

6、体育活动课,教师一定要在场,上课不能放羊式。如果场地上活动的学生过多,要合理分散,以防拥挤而发生伤害事故。

11体育科研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说 3验证假说

4得出结论

1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哪些方面对学生体质进行评定,怎样进行等级评定与登记?

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评定与登记

1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2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3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4.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5.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附表7),存入学生档案。确实丧失运动能力、被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13.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1何谓个体差异

何谓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只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人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每个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背景都存在着差异。1关注学生的身体条件差异 2.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 3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差异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生理发育,心理状态等,针对他们间的差异性确定各自的学习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选择有弹性的学习内容,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信心,增强自信心,并自学主动愉快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体育运动中去体验学习,享受成功,感受体育。

14.一份完整的体育教学计划应包括哪些方面?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有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 学年教学计划:根据水平目标分解为年级目标,根据年级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合理的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规定一定的教学时数。 学期教学计划:按一定的教学时数,将各学期的教学内容按周次课时顺序排列成教学顺序的方式。(进度)

 单元教学计划:把一个单一教材,根据教材的性质,合理的分解成几个课时并形成系统性。

 课时教学计划:根据本节课教材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组织形式、制定教法、学法、预计运动负荷等教学因素形成计划。

15.体育教学的方法有哪些?举一例说明,在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语言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处方法、学法和心理调控法等。举一例 示范法 应注意 1、示范要正确

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3、示范位置要适当 4、示范要紧密结合讲解

16.目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普遍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何好的策略?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仍然突出 1.肺功能指标维持低水平2.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 3.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

4.速度、力量素质增长趋于停滞

5.耐力素质低谷徘徊、柔韧素质成绩向好 6.血压调节机能不良比较普遍 策略

全面改善学生体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国人对学校体育的认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运动。

2、正确引导孩子,把孩子从电视、网络中拉出来

3、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4、增强学生健康饮食概念,促使学生改正不良饮食习惯

17.如果你校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作为体育教师,你对学校有哪些建议与举措?

一、引导全体师生树立先进的体育理念

1、把“健康第一”的理念融入到教学管理中去

2、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融入到师生的各项体育活动之中。

3、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带入校园,推动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二、抓好体育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师素质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奠定基础。

三、创新体育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是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生命线。

四、打造学校体育特色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新坝中学的足球镇江第二)

18.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示范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1、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感知觉的准备。

2、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感知规律,突出观察的对象。

3、示范要正确

4、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

5、示范位置要适当

6、示范要紧密结合讲解

19.体育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环节要具有针对性,请你谈谈如何体现这一要求? 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是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内容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作用于普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在选择内容方面,主要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即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练习,使身体各部分能进行全面的活动。例如,把身体各部位上、下肢和躯干的不同性质动作互相交替地穿插在一起,并加以合理的组合,同时增添些适当的力量练习和肌肉伸展练习的内容。这对于提高肌肉温度,改善肌肉功能和预防肌肉拉伤具有一定的效果。建立在一般性准备活动基础上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它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在选择练习内容方面要有所侧重,需针对教育内容,做到与教材的结构、节律、强度相类似。例如,课内容是器械体操,单杠或双杠。这项目主要是上肢和腰腹力量来完成的,所以准备活动内容的安排,应有意识侧重于上肢、肩带和腰腹部位的练习。当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较差时,可以选择能够发展该项素质的练习,作为专项准备活动的内容,这样就不容易使准备活动出现动作机械化、公式化,不容易与课的基本部分相脱节,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动作形成有一个认识过程,即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较容易接受和掌握难度大,较复杂的技术动作。

我们知道,准备活动内容极为广泛,但各种基本技术,身体素质的练习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在研究制订准备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应主要动作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的特点。考虑到该项目与其它教材的有机联系,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采用分解、辅助和诱导性的方法,选用与该项目相类似的练习作为准备活动的内容。如在跳箱的教学中,把带有竞赛性的跳山羊游戏作为专项活动的内容,这样不仅突出了准备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先行掌握了踏跳技术,为基础部分教学铺平了道路。

20.体育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可分为几个阶段?其相关教学要求有哪些?

1、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初步掌握、体验技术动作,动作学习以分解模仿、徒手学习为主。

2、联系形成阶段(分化阶段):深入理解肌肉活动感觉,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动作规范,基本上建立动作定型。

3、自动化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形成牢固动力定型做动作熟练、省力、自如

要求

一、认知-定项阶段。学生在开始掌握一种技能之前,要形成掌握这种技能的兴趣,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技能的表象,这就是技能的认知-定项阶段。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前滚翻时,首先应向学生示范前滚翻的连贯动作,并将动作分解开进行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关于前滚翻的知识,形成前滚翻的动作表象。动作表象的形成在技能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表象能帮助学生顺利的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动作表象,技能的学习就会出现偏差,清晰而正确的动作表象,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动作以及技能学习者对示范动作的正确感知。另外,学生们根据自己学习的动作知识,也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必要的动作表象,并促使其主动地学习和表现某种技能,校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二、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在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学生开始把各个动作环节或不同动作结合起来,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动作,或者学生会在了解一种技能的大致特征之后,对其中的个别动作做更多的练习。这时,他们的注意力将从认知转向运动,从个别环节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这是把个别动作系统的关键。

三、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各个动作环节与各种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系统。他们在完成动作时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已完全消失;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整个动作系统从始至终几乎是一气呵成的。

第三篇:浅谈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生命科学学院200911202941唐隆

三自橄榄球(周三3、4节)

浅谈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升学考试中一些不正确指导思想的影响,在部分教师和学生中,注重智力学习,忽视体育锻炼的情况十分严重。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与十年前相比,衡量学生体质,体能的几个主要指标,如胸围,肺活量,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明显下降。

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完整体系中,体育是一门特殊类型的学科,它具有其他学科的不同的学科规律。

体育课程可以分为体育专业教育的体育课程和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体育实践类课程。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主要针对非体育专业学生,通过有效的身体练习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门课程。自然科学课程学习的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这些规律是必然的,有序的。情意类课程是指通过课程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其中就有很多偶然的无序的因素。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进一步形成感性认识,通过思维又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但主观世界却是通过生活的体验,在一系列的情感冲突中不断升华。这些情感的升华,会对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正是情意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情意发展依赖的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人的情感在体验中培养,在冲突中升华。

体育教学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需要层次不断提高,体育事业也随之得到进一步推进。我国有学者把体育作用拓展到了健身、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社会情感、教育、政治6个方面;也有人把体育的效能归纳为生物效能和社会效能两大类,生物效能具体包括了健身、健美、保健、延寿4种;社会效能包括了教育、娱乐、政治、经济4种。

体育学习不论是技能掌握还是一般的概念掌握,它们均会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但是,体育课和其他文化课相比较,由于体育课有直接的经验体验与身体体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因此,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这是其他一切文化课无法比拟的。

体育课程的作用包括本位作用与延伸作用。体育课程的本位作用是与体育课程直接相关的、直接反映体育学科性质与特点以及直接反映学生发展领域的那些作用,包括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的延伸作用是与体育无直接关系的那些作用。

体育课程的本位作用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完善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并增进健康,顺利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

(2)体育教育能使大学生获得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技巧和

方法,提高运动能力。这既有利于完成未来的专业活动,又有利于丰富生活内容,过着健康而文明的现代生活,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牢围的基础。

(3)体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人朝气

蓬勃,充满活力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4)高校体育可以为国家培养体育骨千和优秀人才。

体育教学的地位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教育的构成要素,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对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具有积极作用。

体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是由体育的作用及社会对体育的要求所决定的。体育运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儿童时期体育游戏中角色的变化帮助儿童适应生活,同时肩负着体育文化传递和重建的作用。通过体育规范、规则等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强化人们遵守社会生活行为;引导人们形成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宏观上讲,体育对整个社会的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随着通讯网络的普及,体育运动更加成为一种富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精神力量。国歌、国旗和体育健儿们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他们能激发国民的爱国热忱,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教育人们与国家和社会保持一致性,总之,体育在国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体育教学有责任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带来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类越高,健康的新概念不再是仅仅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体育对于促进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此同时,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也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评价,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和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体育教学环境(定稿)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综述

一、体育教学环境的慨念

毛振明在《体育教学论》[1]一书中提出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他把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分为两大类: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包括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信息、班级规模和队列队形: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包括校风与班风、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和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姚蕾在《体育教学论学程》[2]一书中提出体育教学环境是指与体育教学有关、影响体育教学并通过体育教学影响师生因素的总和。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分为两大类: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教学的场所和体育教学设备。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包括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体育教学心理气氛和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张振丰,董亚玲在《论体育教学的环境》[3]一文中提出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是指学校为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一定的体育教学规律,在符合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情况下组织起来的环境。从教学的角度看包括两种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场地设施及分布,各种教学设备,相关图书资料,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为学生创造的各种练习条件。社会环境包括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氛围,良好的校风、班风,师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学习氛围,社会交往,社会经验,社会信息等等。可以看出人们对教学环境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体育教学环境所下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把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分为:物质(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体育教学环境的本质含义,从广义、客观的角度规范了体育教学环境。不同的研究对体育教学环境各有不同的表述。

二、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综述

王振茹,袁文玉[4]在《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的评价》中指出,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得分偏低的环境因素的改进与提高,充分地认识和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环境,发现和控制各种不利因素,并努力创设最优化的环境,使体育教学环境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从而促进天津市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有效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体质服务。

张文华[5]在《对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思考》中指出,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不发达地区院校对体育课堂教学环境感知存在差异;总体看,沿海地区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感知度好,内陆地区比较差;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高职院校的客观实际提出适合高职院校的以个性、职业协调发展教学模式,没有形成符合自身规律与特色的体系模式;各高职院校课堂规范明确,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主要以他律为主;课堂氛围中的民主性、开放性、多样性和愉悦性存在欠缺。

隋燕[6]在对《和谐理念对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途径》研究中得出,优化教学环境,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优化教学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生成;优化教学环境,是摒弃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的重要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是素质教育理念得以传承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可见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性。

成守允[7]在《合肥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环境现状调查与初步研究》中运用实证研究了本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环境现状,研究表明该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受降水量影响较大,室内场馆数量不足,场地、器材设备面临着生态失调的压力,体育课教学时数明显失衡,教材内容选择存在重复现象,将成绩评价定位在“达标”的结果上。通过现状分析提出改善体育教学环境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这是第一次具体的研究了体育教学环境的实证问题。

张小龙[8]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浅析》中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和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建议。建议认为,第一,树立整体或全方位的体育教学思想,将高等体育教育的事业扩展到大学生的体育生活中去,营造出良好体育教学环境的社会因素。第二,要合理利用和精心选择适合于体育教学活动的环境,避免环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充分发挥多种环境因素的正面作用,为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服务。张小龙对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更进一步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充分提倡体育教学环境对教学带来的正面作用。

张振丰[9]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了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而提出了构建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新思路,认为旨在合理配置体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沈财利[10]的《试论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阐述了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特点以及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和方法。

刘亚云[11]《大学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优化》论述了教学环境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同等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一个注重体育精神培育、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突出人文教学评价并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环境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刘亚云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和谐人际关系的环境,并突出人文的教学评价。

蒲小玲[12]《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及其科学利用》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组成、构成因素以及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论述, 阐述了在智力、教育等因素作用的情况下,由多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将对体育教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软硬环境的优化将有效地解决许多困扰教学实际的疑难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促进高校体育的全面发展。

李桂英[1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及影响》论述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信息主要由三类信息构成:第一类是体育知识信息。第二类是体育教学状态信息,第三类信息就是体育教学环境信息。

卢竞荣[14]《“长三角”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指出要正确理解体育教学环境的本质,首先必须把它与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教学环境等概念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同时,由于教学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构建而成,使得体育教学环境系统随着整个教学系统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必须具备整体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才能认识和把握体育教学环境的内涵和外延。体育教学环境是指体育教学活动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社会和心理等各要素的综合。它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体育教学环境两种。前者指一切制约体育教学活动的物质、社会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后者则仅限于与体育教学活动直接关联的具体的物质、社会和心理因素的综合。这是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比较具体的提出了体育教学环境的定义。

小结:有上述可知,目前对教学环境全面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而体育教学环境方面的研究也较多的停留在理论阐述阶段,比较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模式的构建,多数学者的研究只是针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必备的场地、器材设施现状进行探讨,而理论及实证研究比较匮乏,对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实证研究较少;还没有把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系统的其他要素一样,将其提于同等的高度。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某一要素的研究相对较多,而整体性的研究不多;尽管有学者对体育教学环境要素构成进行研究,但是体育教学环境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或要素,没有一个明确的范畴;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研究的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在微观层面,即体育教学环境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缺乏对体育教学环境优化途径的研究“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相对体育教学环境而言,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或者是体育教学环境在特定的普通高校中。

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体育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找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途径,是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学校体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新的环境发展观引起了人们对学校教育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研究的关注,尽管人们对学校体育环境的整体研究目前还不多见,但实际上人们已经对学校体育环境作了许多局部的研究。

唐炎、周登嵩在《体育教学社会环境的构成及其影响——关于体育教学的社会学分析》中从物质层、社会层、制度层、观念层,四个层面的社会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影像表现,分析得出:学校制定课程方案要考虑地区环境特征,国家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要本着“统筹发展”的观念,加强学校体育的监测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建议[2]。

姚蕾在《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中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做了探讨,提出了良好教学环境有陶冶、激励、健康的功能,并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做了设计,他指出体育设施的规范、舆论宣传、体育传统风气、体育课堂气氛、学生的集体意识等都是体育教学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3]。

陈巧弟、高小爱《在人文关怀视角下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一文中,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建设,从人文视角下提出了一些见解: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在物质上应重在巧妙选择、综合利用,在人文上应重在沟通融洽、协调整合[4]。

王书栋,孙奎焕在《浅析营造和谐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指出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包括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和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要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要从体育意识环境、参与意识环境、竞争意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卫生保健环境、课外活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5]。

石振国,田雨普在《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学环境的系统观》中,把体育教学环境分成了大的系统观和小的系统观。在大的系统观内,指出了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与社区条件都在教学环境之内,而小的系统观就是传统的教学环境的内容即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最后在信息传递的角度下,提出了在信息化时代下,提高教学效率,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几个策略[6]。

对有关体育教学环境的文献进行整理时,发现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上,主要包括体育设施,体育经费,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管理,体育课堂气氛上的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和争鸣阶 段“表现为: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概念体系不够规范,研究领域有待拓宽, 缺乏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研究方法单一,手段过于简单,缺乏行之有效的实 证研究;研究成果不够显著,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理论体系”对一个省市!一 个地区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并提出切合地区实际的发 展对策的研究尚很少见"

参考文献:

[1] 毛振民.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14-318.[2] 姚蕾.体育教学论学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126-127.[3] 张振丰,董亚玲.论体育教学的环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9):74.[4] 王振茹 袁文玉.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的评价[J].学校体育学,2012 ,2(9):44—46.[5] 张文华.对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45-49.[6] 隋燕.和谐理念对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103-104.[7] 成守允.合肥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环境现状调查与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506-508.[8] 张小龙.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浅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2(1):53-54.[9] 张振丰.高校体育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109-110.[10]沈财利等.试论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3):113-115.[11] 刘亚云.大学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优化[J].体育学刊.2007(5):86-88.[12] 蒲小玲.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及其科学利用[J].体育教学与研究.2007(17):98 [13] 李桂英.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及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14] 卢竞荣.“长三角”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82.

第五篇:体育教学环境论文 教学环境论文

体育教学环境论文教学环境论文

体育教学环境的调控与优化探析

摘要: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法,对环境、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构成要素等基本问题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控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教学环境;体育;调控;优化1

一、环境、教学环境和体育教学环境的定义

1.环境的定义:从哲学角度来看,所谓环境,主要是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们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这个外部条件的综合,既包括人在生活中的条件和时间关系的综合,也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综合。

2.教学环境的定义: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 [1]。教学环境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社会制度、家庭条件、社区条件等都属于教学环境。狭义上讲,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如校园、各种教学设施、校风、人际关系等。我们一般所说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狭义的 教学环境。

3.体育教学环境的定义:体育教学环境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体育教学活动中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校系统内部的所有事物,几乎都可以认为是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其中,直接作用于体育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活动效果发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硬环境和软环境。

1.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主要包括:(1)各种物理因素:空气、温度、光线等。(2)各种体育教学设施:体育教学设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性设施,如桌椅、实验器材、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设施等;另一类是体育器材设施,如各种场地、各种器材。这些设备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对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

2.体育教学的软环境。体育教学的软环境主要有:(1)班级规模:许多研究发现,班级规模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有影响,而且对师生双方的课堂行为以及个别化教学的实施也有极大影响。(2)人际关系: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如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师生的关系、教师间的关系、学生间的关系等,都与教学有密切的关系。(3)校风班风:校风是指一

个学校的社会气氛。是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也是一种巨大的潜在教育力量。班风是指班集体的所有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它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不仅能塑造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又能影响他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4)课堂教学气氛: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状态,它集中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和班集体之间的关系。积极地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体育教学环境的调控与优化

(一)体育教学环境调控与优化的依据

1.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社会大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等。社会大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成为影响和改变教学环境的客观因素。在中国“举国体制”影响下,体育的发展呈现出重竞技体育轻大众体育。面对体育环境的变化学校体育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紧随时代脚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创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抵制各种不良之风和不利因素对体育教学环境的负面影响。

2.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校体育目的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化。体育目标对体育教学活动有指导作用,同时各级各类学校有着不同的体育目标。因此,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就必须充分考虑学校体育目标。

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的过程之中,在发展的过程中当然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也并不是所有的环境影响都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只有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环境才是有利的。因此,在创设良好体育教学环境时,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

4.学校实际情况。中国各省市、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造成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因此,在创设良好体育教学环境时,要立足于自己学校的实际。只要能充分考虑并利用本学校的现有条件,并不断改善体育教学环境的面貌,都有可能创建成有自己特色的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二)调控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

1.学校体育教学硬环境的优化策略。(1)加强场馆建设。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场馆、器材等,是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也是影响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直接制约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也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所以,学校要根据教学的规模和学生人数的需要,加大对这些硬件的投入,以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进而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2)体育教学设施的整体协调。体育教学设施的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全面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依据,学校上下都树立全局观念,把各种体育教学设施有机的协调为一个整体,使它们向着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

素质任务。(3)合理布局体育教学设施。体育场馆的建设布局要合理、空气要通畅、光线要明亮,各类器材应摆放合理。场馆的建设和美化一定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规律。在体育场地周围多种植树和草,并根据自然环境的周期变化、学期循环的规律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合适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和场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使学生真正热爱体育,充分享受到体育课所带来的乐趣。(4)因地制宜,利用本校的优势。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事实是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学校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充分利用本校的有利环境,通过科学的设计、巧妙的布置各种器材设施,才有可能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从而给教学环境的建设带来突破。

2.体育教学软环境的优化策略。(1)信息的筛选。学校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社会上的一些信息会不时的传入学校,尤其是现在的信息社会更是如此。这些信息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的,也有对教学起到反作用的。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选出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信息,预防、抑制不良信息在学校中的传播。(2)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校特定范围内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的情趣、学习的行为与动机、学习的效果与效率,从

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3)建立和谐的宽松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共同参与,互相合作”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具有其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协调优化各教学要素,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1.[2]孙卫卫.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4):124-127.[3]高云,唐艳婕.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37-339.[4]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9).

下载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运用

    多媒体在聋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张应华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就暴露无遗,特......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作用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作用 娄底经济开发区涟滨中心学校周德 【摘 要】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能使学生轻松、快乐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娱乐、健身、教育功能。多年的教学实践......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围棋

    1.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围棋。比如说:《认识方位空间》。让幼儿先分清自己身体的左和右。 然后在体育活动或游戏中,带幼儿到大操场上(大型的围棋棋盘)。让幼儿统一站在棋盘一端的线......

    在体育教学中转化后进生

    转化体育后进生的教育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张建忠 摘要: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

    “教学反思”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反思”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体育课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特意提出要培养小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不同于室内教......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体育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根据新课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在体育课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求乐、求趣的愿望。游戏深受少年儿童所喜爱,形......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