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论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江西省分宜中学 朱金平
生命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近年来,青少年轻生自杀现象频频曝光,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不得不让人深思“轻生”背后的“真凶”: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高,忽视其他品质的培养,导致其责任感的缺失;学校教育教学方面也难辞其咎,应试教育下,师生升学压力太大,师生关系也易紧张,教学内容单一化、脱离生活实际等等;另外,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成长中的不稳定期,缺乏自我调节、自我应对问题的能力,在混乱的社会价值观影响下,思想迷惘,以至于产生轻生念头。如何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避免或减少中学生自杀现象?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生命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新课程在强调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还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生发展最主要的目标列在首位,要求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3(贺仕英)因此,我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科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适时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二、生命安全教育的含义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对生命教育进行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学界对生命教育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生命教育是一种强调生活化的教育;一种强调终极关怀的全人教育;是一种实现自身幸福和价值的教育。1(徐鸿跃2010)这些观点都强调生命教育要在个体生命自然、生理的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2(王丁惠2009)
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并珍爱生命,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找到生命的价值,为实现生命价值做好准备,同时提升生命质量。因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了解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回馈社会。
而作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的语文具有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优势:语文在本质上是一门有关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语文在启迪心智和健全人格方面具有显著功能,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就成了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是渗透生命教育的最好载体。而且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语文学科具有普遍的联系性,其外延是生活,和生命教育息息相关资源。1(徐鸿跃2010)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呈现形式与实施途径
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课堂呈现、活动呈现、主题呈现三种类型。
课堂呈现
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方便的呈现方式就是课堂呈现,即结合语文教科书上的具体阅读文本内容,教育学生认知自我,尊重他人,探索大自然与宇宙生命以及探寻人生终极意义等等。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安排:第一、二单元的话题就是人生,即关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童趣》、《蝉》、《贝壳》和《紫藤萝瀑布》等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理想》、《我的信念》、《论语十则》等教育学生人要树立远大理想,生命的旅途中要有信念的支持,“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这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语文教师如果真的能让理想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滋长,那么生命安全教育就是成功的,因为“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活动呈现
生命教育课程的活动呈现是指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呈现生命教育的内容,以期通过语文活动来使学生受到生命教育。由于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生命教育的活动呈现方式的选材将是无比广阔的: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关珍爱生命,追求生命意义的演讲辩论赛,作文竞赛等;或者组织观看电视节目《感动中国》、纪录片等;或者组织学生瞻仰烈士纪念馆、名人旧居等感受伟人的高尚人生;或者组织学生出有关遵守交通秩序、尊重宝贵生命的黑板报;或者组织学生接受“受挫”教育。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百般呵护下成长,欠缺基本的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差,而实践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学生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通过语文课文扩展活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品味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并让其感悟到生命的珍贵。
专题呈现
在语文教材中除了单篇的课文之外,还有很多专题版块,这些板块的设计有利于教师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中就安排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题版块,其中有“这就是我”、“我爱我家”、“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等版块,这些专题就是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过程来设计的,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相关作文,了解其思想动态,有助于对其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生命安全教育目前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因而生命教育课程只有通过具体教学指导才能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指导来实现的。
生命安全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阅读是人生的基本状态,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基本途径,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生命安全教育也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其表现有如下方面:
以人物演绎生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了很多带有传记色彩的文章,展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与热爱。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就有“两弹”元勋的《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等文章。另外,教科书中许多文章的作者背后都隐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有老骥伏枥,烈士暮年而犹壮心不已的曹操,有面对挫折与不幸,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实现人生价值的张海迪、司马迁,有面对人生豁达,乐观,超脱的李白、苏轼,还有身在草野心忧天下的杜甫、柳宗元„„通过引导学生这方面的文本,学生“在文本中感受人性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灿烂与辉煌,领略世界的丰富与神奇,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育理论与实践,2005.(6):55.
4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 .教以自然解说生命
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如《小石潭记》、《斑羚飞渡》、《华南虎》、《飞翔的鹰》、《石钟山记》、《雨中登泰山》、《行道树》、《珍珠鸟》、《紫藤萝瀑布》等。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们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景物,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在万物进化过程中,人类走在了前面,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每当我们回望或者走近自然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震惊。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无论周围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顽强生存下去。人们从这些自然生物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人类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灿烂。”5李柳青.论中学语文教育的生命教育[D]:[硕士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31.
以情感体验生命
正如裴娣娜所说“生命教育的实施,正是每个参与者的体验过程。”“情感的提升是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②
以生命诠释生命
生命安全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生命安全教育教育应该从了解、珍惜、尊重生命开始,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开发生命安全教育资源
第二篇:论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数学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
莫翠群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重于一切。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人员聚集的场所(如学校)伤亡尤为惨痛!知识守护生命,作为数学教师,怎样在数学课渗透给学生一些可以守护生命的知识?怎样将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其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是我们值得探讨的。
安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作为教师,我们要开展并加强安全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维护健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自己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在快乐的生活中健康成长。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努力地渗入生命安全教育。作为数学教学这一特殊学科,怎样渗入生命安全教育呢?
一、努力构建生命化数学课堂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我们要用温馨的教育沁人心脾,润物无声。要用“心”去做,用情去导,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情感交融。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主动、健康发展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内在需求,要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必须意识到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我们要以生命的意识来构建课堂教学。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数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发言,不论答案是否正确,教师都要尽可能找出值得肯定的方面加以赞赏,要用期待和亲切的目光激励学生,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当学生对教师有着深厚的感情时,数学课堂才会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才会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才能使顽皮的学生得以感化,赋予自卑、胆怯的学生以力量,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在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教师面含微笑,眼中流露的尽是期待,身体稍前倾,头微微侧向回答问题的学生: “你还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算的”、“你怎么看的”„„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做到师生呼应,强调生生呼应,用自身的行为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例如,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用a表示人年龄,它可以代表那些数?让学生列举一一出来,当说到更大的数如200,让学生思考人能活到200岁吗?从中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当珍惜时间,学习知识本领,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使有限的生命更加精彩。又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整节课中我选择了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圆形物体、圆形建筑,让学生欣赏“自然中的圆”,欣赏“人文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在探究圆的本质特征时结合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从历史的视野上去丰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用数学的眼光解释生活中圆的应用,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让学生的数学成长与美丽同行。在本节课的实践中,学生对圆的历史、圆的美丽有着深刻的感悟,觉得数学课堂丰厚有趣,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学生觉得数学非常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这样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由于联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无不跃跃欲试,兴趣盎然。通过学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渗透了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小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二、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安全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多数学知识的引入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教学内容以主题图的形式程现给学生,而这些主题图大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如果能适时抓住图中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我校大门口不足5米处是一条主要干道,路窄车多,车速快。曾经发生因为学生不遵守道法要求横穿马路而被车辆撞伤的惨痛事件。因此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较高矮》一课时,就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这节教材的主题图呈现的是街口红绿灯两位小朋友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情景。孩子们站起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老奶奶比小朋友高,有的说他们走的是斑马线。当孩子说到与交通安全有关的信息时,我紧紧抓住孩子的发言反问到:为什么必须走斑马线?不走行不行?什么时候才能过马路?并让孩子亲自上台来表演。通过这样的反问和现场模拟,让刚刚入学的孩子懂得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护自己,建立起规范的过马路等交通安全意识。这样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孩子就受到了一次安全教育,取到的效果非常好。又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学》时,当时我发现图中有限速标志,于是我结合教学,教学生认识交通标志,了解这个标志所代表的意思,特别让家中有汽车的学生在外出时,一定提醒家人要遵守交通规则,绝不超速行驶。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时,这节教材的主题图呈现的是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景。于是引入说明,我国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车。如果你也想参加这样的旅行活动,必须在家长的监护下才可以的。这不李叔叔正骑车旅行呢!”。结合主题图的引入,让学生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亲自参与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常常会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同时这也是进行课堂安全活动教育的有利契机。
例如我在教学方向和位置一课时,要带学生到操场上,实地认识校园里各个方向上的有哪些建筑。因为在室外上课,学生感到新奇好动,调控方面有难度。因此在出教室前向学生的提出明确安全注意事宜:
1、按小组排队出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不挤前后距离一臂宽;
2、在操场上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3、不得擅自离队。通过这样对学生纪律的事先约定,能最大限度的调控好学生的活动行为,避免学生活动时因为无明确纪律约束而产生的无法预计和及时控制的危险行为。
又如我在教学面积认识公顷这一课时,带学生先测量100米的长度,再想象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有多大。上课地点由室内延伸到了室外。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测量,4人小组员互相协作,两人拉尺子的,一人记录,一人计算。最后引导想象感悟一公顷有多大。在这个过程中,人人有事做,避免孩子因无所事事乘机捣乱而发生安全事故。
四、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我们的课堂有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会有一些突然发生的情况打乱预定的教学计划,需要教师利用经验和机智来解决这些突发情况,体现教师的认真、耐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孩子受年龄和心理的限制,自我防护意识较弱,很需要教师进行关心和指导。近段时间正值秋冬交替气温下降,小孩子抵抗力弱,在课堂上时有学生出现发烧、呕吐等现象。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通常会把课停下来,请其他学生在座位上先静息,然后询问生病的学生哪里不舒服,需不需要给家长打电话等,并请能干的学生班干部到办公室请来没有上课的教师把生病的孩子带到学校医务室,最后还要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强调时令变化时要注意增添衣服、课间休息不要跑出满身大汗、早上要吃早餐增加营养、增强体质等生活常识。虽然这样做会耽误一些上课的时间,打乱教学计划,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教师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守护神。让学生懂得了有教师的关心和爱护,自己也学会去关爱别人。
现今,学生安全已成为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学生安全涉及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诸多方面,如食物中毒,交通事故,体育运动损伤,触电,火灾,溺水等,它们极有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殃及学生的生命。因此,不管是课内还是事课外,对学生不断地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每位教师决不能马虎松懈的工作。这项工作应常抓不懈,做到警钟常鸣,防范于未然。
第三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摘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受到关注,在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学生 法制教育 成长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我们所教的学生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里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那么如何才能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既学到了知识,又不走错路呢?我想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应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
一、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树立学生的法制观念
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篇目中都蕴含着法制教育这方面极为有利的因素,只要适时的挖掘,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如:在一堂语文课上,我请学生用“赡”组词,一生回答“赡养”,此时我加以表扬,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又如第九册《捅马蜂窝》一文,作者写了自己小时候捅马蜂窝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对马蜂誓死保卫家园精神的崇敬和对自己残害无辜生命的忏悔。在组织学生读文本的时候,我就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收集表现生命伟大的事件,并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对待生命,怎样珍爱生命,怎样呵护生命。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白了生命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我们不仅需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还要珍惜别人的生命,呵护每一个生命。这样无形中就把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种植到了学生心田里,相信在日后某个日子里,孩子们回忆起这节课,他们就会更加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热爱生命。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我在讲三年级上册27课《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一文时,大家看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消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同学们都为之叹息,惋惜。大家都说小山村的人们呀,你们真的不该这样做,多么美丽的村庄就这样毁于一旦。使学生深深地知道了不爱护自然,就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从而知道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讲课文的过程中也讲到了毁坏森林就是违反了《森林保护法》,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在教学新课《翠鸟》时,学生与我进行了一场辩论。初读课文后,学生们纷纷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能把翠鸟抓来养着,我们照样给它吃喝,好好保护它,不会伤害它啊?”对于这个疑问,我备课前不曾想到,于是就对学生说:“这是国家针对动物保护有专门的法律规则,比如说禁止伤害益鸟;不能随意抓养鸟类等等。”面对这样我自以为完美的解答,学生还是一脸狐疑,一双双亮晶晶的小眼睛充满了对这“新鲜事”的不满和疑惑,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但是我们并不伤害它,抓它来是为了保护它啊,这不是更好吗?”这位同学的观点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符合道:“就是就是,抓它来又不伤害它,可以与我做伴,挺好啊。”“又没有人看着我,我想抓就抓咯。”更有一学生激动的炫耀:“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抓到好几只鸟呢。”……面对孩子们这些突如其来的辩驳,我一时语塞,真想斥责一番,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也是不允许的,它是有法律依据的,以后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在发生。然而理智战胜了冲动,因为这童言无忌带给了我沉重的思考:在我们这个法制意识谈薄的国家,孩子们的“真情告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怎能片面的要求他们在这样的社会“出淤泥而不染”呢?来自学生深处,根深蒂固的无视法律尊严的思想仅仅靠一番说教就能改变?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到底还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是鹦鹉学舌般地告诉他们;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还是让学生昧着“良心”,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思想了,我一定做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显然也不是!当一个个对策都被我否定后,我理清思路:应积极面对现实,接受认知冲突。将转变牢牢植根于学生的内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于是,我引领学生深入研读,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从孩子们的喜欢翠鸟体现对翠鸟的爱,再通过一个老渔翁的劝告,体会到孩子们不抓翠鸟并不后悔,而是希望翠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的生活空间。更深层次体现了孩子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通过“你赞同孩子们的做法吗?”“喜欢这些孩子们吗?”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看似简单的“赞同不赞同”、“喜欢不喜欢”这样的问题,却蕴藏着思辩的火花。这是是与非的判断,是善与恶的鉴别,更是他们如何做人的一次考验。随之,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发问:“你们喜欢这些孩子们吗?为什么?”“喜欢,喜欢,因为他们懂得爱护鸟类。”学生大声回答。我又反问:“可是这样他们就不能天天看见漂亮的翠鸟,多可惜啊。”“但是这样是为了让翠鸟有更幸福的生活。”“对啊对啊,我们也是社会的小公民,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假如说我们平时上课不遵守纪律,那课堂不是乱套了。”……学生的回答声声是那样悦耳动听。听着孩子们那一声声稚嫩而又深刻的陈述,我的脸上欣慰无比。因为我见证了学生们想法渐渐深厚的全过程。
二、口语交际中谈论法治现象,迁移学生的法制认知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口语交际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深化对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的认知。通过交际他们会从事物的表象认识到事物的内层,会在自己的心理形成一种强烈的认知。但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呢?我经常引用生活中的、报刊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因为这些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例如直面惨不忍睹的交通肇事案件,孩子们小小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感慨,表述自己对事件本身的看法;面对明目张胆的偷盗抢劫案件,他们往往会咬牙切齿地表达自己对受害人的同情,对犯罪者的痛恨和对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义愤„„那么在学生激烈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时,老师只需要再往深处引导一下,学生便会“向青草更深处漫溯”,思考产生这种案件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而然地就把他们的思维转向了对规则的认知上来,学会尊重规则,尊重法律,遵守法则,遵守法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深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知。
三、综合实践中模拟法制现场,形成学生的法制道德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腿、动口、动脑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而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搞教育讲师德,当医生讲医德,做艺人讲艺德,当然法制教育也必须讲法制道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道德。此外还有环境保护调查、制作法制手抄报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
开展语文活动,创设浓厚的法制氛围,也是进行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活动的内容要丰富,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比如,在对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进行教育的同时,可以做一个身临其境的游戏: “今天我来指挥交通”,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再让学生亲身实践,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处: 他可以使行人和车辆有条不紊地通过。也可逆行而施,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人人都随己心愿,任意在十字路口穿梭,想怎样开就怎样开,就会引起很多的交通事故。并告诉学生这只是演艺,真实的现实是很残忍的。学生通过游戏,了解了许多的交通法规,增强了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终身受益。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
教育好下一代,不光是使他们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小学阶段就要对他们进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教育学生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健全的法治素质也是其中内容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理由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法治在线》《天网》《大家看法》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育好下一代,不光是使他们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小学阶段就要对他们进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教育学生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健全的法治素质也是其中内容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理由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我作为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第四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便是法律。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就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普遍存在方法呆板枯燥、内容脱离中小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法制教育,这样不但未能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甚至还造成了学生以消极方式抵触,从而背离了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初衷。开发新的学校法制教育资源势在必行。“能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呢?”一个大胆而富于创意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因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能在巩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深度,又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性,能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对我们实际生活的积极作用。
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目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语文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语文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建议。
一、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例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选录的《威尼斯商人》便是一个最佳范例。课文节选自莎士比亚原作的第四幕第一场,这是一场完整的法庭审判。选文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原、被告双方激烈的法庭辩论的全过程,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惩恶扬善的深刻主题、领略莎翁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更了解了西方法律的基本概貌:以法官为行使法制权力的中心、以法律条文为裁决的依据和准绳、以诉讼双方的法庭申诉和辩论为审判的主体,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公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打击剥削、欺诈、陷害等罪恶。总之,这篇闪烁着西方现代文明初期法制的耀眼光辉的文章,用最直接明了的手段,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在他们的脑海里构建了一个完整、明晰、坚固而严密的法律框架,勾勒了现代文明社会即法制社会的思维雏形。这对于中学生走上社会后法律意识的养成不能不说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除了带领学生们了解作者、分析形象、理解主题、品味语言之外,还给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西方法制史、经济法、民法等法律常识,又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有关法律书籍、撰写法律文书、写出心得体会等,从而把从课文中得到的法律理念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思维意识的深处。不过,语文教材中像《威尼斯商人》这样直接表现法律事件的课文并不多。但只要深入挖掘、刻意引领,我们便可以随时抓住课文中的点滴细节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斑羚飞渡》一课中,在优美的文字、令人震撼的情节、斑羚超乎常人想象的智慧和团队精神中却渗透着一种法律知识那就是捕杀斑羚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此外,如《变色龙》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奥楚蔑洛夫的做法符合法律程序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法制进程呢?”《孔乙己》一文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丁举人对待孔乙己的方式合法吗?如果把他的行为放到当今社会,他犯了什么罪?将受到怎样的惩处?”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我’的母亲被五叔恶语中伤后,气得大哭,然后选择当面质问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如今的法制社会,你能为她指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吗?”
二、挖掘课程资源,让“法制”服务于“语文”
教材中的课文能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那么,课本以外的“法制”能否反过来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要教师善于从生活和法律文书中挖掘课程资源,就能找出对学生学习语文大有裨益的“营养”来。
1、利用法律条文的语言特点,引领学生品味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准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说明文是文体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明文的教学、尤其是事理性说明文的教学则因其枯燥、乏味而让大多数语文教师头痛不已。其实,法律条文便可以成为我们教学事理说明文的最佳助手。例如,指导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可以从中体会其法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简明性以及法律条文特有的严肃性、严密性;此外,还可以抓住某几句具体的法律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章第29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和第五章第35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求学生揣摩其中“应当”、“不得”、“鼓励”这几个词在条文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认识到说明文用词准确、严密的要求,并揣摩在写作说明文时锤炼词语的技巧和方法。
2、利用法律文书,指导学生学习记叙的表达方式在议论文、应用文中的合理运用。由于学生长期写作记叙文,养成了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渲染、铺排、夸张、加工、虚构等细节刻划手法的写作习惯,而这些在议论文和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中是不妥当的。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个写作思维的转变,可以找来一些诉状、辩词、判决书之类的法律文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懂得,在特定文体中的叙事要做到客观、准确、清楚、明了、简洁、平实。由于有了最为形象、直观而典型的范例,学生们便能很清楚地区分叙述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用法了。
3、搜集《今日说法》标题,体会作文拟题技巧。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深受大家喜爱,它的成功除了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外,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这是向我们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好办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定时观看,同时搜集新颖、别致、深刻、醒目的标题,并按照拟题的不同角度分门别类,从中体会拟题的技巧和方法。有化用歌名、书名、影视剧名来拟题的,如《贪官现形记》的名字来源于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富爸爸,穷爸爸》这个题目马上让人联想起那本轰动全球的同名畅销书,还有改自经典电影《魂断蓝桥》的《魂断清明》,借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的《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想有个家》等等;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拟题的,如《谁为我作证?》、《他是英雄吗?》中运用设问,《变脸》中运用双关,《古树的叹息》、《“长腿”的湖》中运用拟人,《传销“鼻祖”现形记》中运用反语等;有利用逆向思维、出人意料来拟题的,如《危险的保险箱》中,用“危险”来修饰“保险箱”,令人诧异,《小偷告失主》中一反常态,引人注意。学生看得高兴、学得轻松,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语文活动,创设浓厚的法制氛围
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是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绝佳途径。例如在学完前文提到的《威尼斯商人》之后,举办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诉状和辩护辞,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学生一定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形象而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
此外,在学习《那树》时,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我为‘老树’写诉状”的活动;在学习《羚羊木雕》时,可以组织学生召开辩论会“谁动了我的羚羊木雕”;震惊全国的“阜阳假奶粉”事件发生后,可以要求学生举行“我为‘大头娃娃’做律师”的综合实践课„„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地在法律的殿堂里呼吸文明的空气,在语文的世界里酣畅淋漓的遨游。
搁笔沉思,猛然惊觉:语文与法制,这样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经过教师稍加点拨和引领,便能如此密合交融、浑然一体。这不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科之间的整合?由法制而推及其他领域,如经济、医学、艺术、乃至体育、军事等等便该是语文与社会的整合、与生活的整合!倘使用一个词来描述那个美好境界,那一定是:大语文!
第五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礼仪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礼仪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仪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今天的小学生将是21世纪建设的主力军,文明礼仪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那么,应如何在小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呢?以下浅谈个人看法。
“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说明良好的文明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为此,我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师生应做到:文明用语、声音洪亮,举止大方、仪表端庄,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一、青少年品德修养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中的焦点,没有兄弟姐妹,父母的溺爱,养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性格,他们很多都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分享,不懂文明礼仪。从“大学生硫酸泼熊”的事件到马加爵案以及大学校园里面时不时出现的因为感情、奖学金、出国机会、学生干部评选等问题伤人和自伤的事件,都可看到他们道德修养的缺失。但,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缺失。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
族命运。
叶澜教授说:“童年时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热爱学习,学会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并热爱学校、集体,做学校、集体的小主人,旨在为今后的学习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不断发展。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道德修养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至高点对教育提出的使命。
二、语文学科教育中人文性的重要地位和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
教育是什么?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可见,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本源。教育的根本不仅在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更在于塑造学生完美健康的人格。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实说的也是教育的作用。从这一个层面上来说,教育是生命活动的需要,教育应以人为本。学生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也不只是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心灵、完善人格。语文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人文性是它的基本属性。《新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
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础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位。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美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尽管课程改革进行了一拨又一拨,但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仍摆脱不了工具性过强,刻意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教与学的目标,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流于形式,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作用没有有效得发挥出来。古语说:“文以载道”,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优秀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体悟生命的范本,从文章中流露出的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珍惜,对不幸的豁达,对朋友的真诚,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这一切,都可通过教师的教学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浇灌他们的心灵之花,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和雨露,懂得感恩和珍惜,礼让和宽容,豁达和坚忍。从而真正体现语文课的人文价值。如朱自清的《春》教会学生去感受生命的勃勃生机,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让学生学会坦然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豁达的心境;学习莫伯桑的《项链》让学生明白虚荣心的危害,过分虚荣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四、语文学科中品德修养教育的方式方法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全国特级语文教师程红兵曾说:“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
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何为“师范”即“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慈爱的心,有悲天悯人的胸怀。试问一个自私自利、毫无爱心、品德低下的教师能教出品质高尚的学生吗?只有爱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放飞心灵,教师应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就象我们在很多回忆老师的文章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心灵美好,品德高尚的老师是如何影响他的学生的,在学生的记忆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象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她是博学的,豁达的,淡定的甚至是天真的,而正是她的博学厚德博得学生的尊敬并施之以深远的影响。
其次,语文教材经典篇目经典读。我们应紧抓教材文本。文本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我们语文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有大量的经典篇目,里面有关于人生的思考,道德的品评,志趣的追求。语文教学更多的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在解读作者作品的同时也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启迪智慧,如从季羡林《永久的悔》中我们学到了感恩,从《“两弹”元勋邓稼先》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的爱国情操,从《空城计》中我们学到了诸葛亮处事不惊,随机应变的智慧。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使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圣人先
贤的命运遭际、生存状态、心理情感和灵魂世界,看到他们身上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能够追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切症结所在,弄明白人类只配或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命运,由此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对人性中 的虚浮、懦弱、迷信和懒惰保持必要的警惕,经常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与堕落作斗争,努力提升我们的灵魂,把握命运的走向。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审美阅读,从中读出人生的真谛,陶冶美好的心灵。
再次,突破教材,进行延伸阅读。我们教材中的课文虽然都是精挑细选的,但因篇幅所限,只是茫茫书海中之一粟,有的只是整部作品的一小部分,因此,进行迁移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我们可以以点带面,以一篇课文带动对整部作品的阅读.如,我们读了丰子恺的《山中避雨》就可叫学生去阅读他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感受作者虽贫亦乐,生活中没有大鱼大肉却不乏欢乐;学了《范进中举》就可去看看原著《儒林外史》,认识何为虚伪,何为美丑;感受了孔子的《论语十则》,可以再去读读孔子的《论语》也可去听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修养自己的品德,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定位„„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品经典之文来吸取经验教训启迪智慧,读圣贤之书来丰富心灵和品德以怡养性情。唐代
柳宗元和宋代周敦颐明确指出:“文者以明道也”,“文所以载道也”。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们要成充分发挥名著经典中的美育作用,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样,大量的阅读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而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去指引他们阅读的方向和阅读的方法,并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从中获益。
最后,走出教材,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之一,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会生动活泼起来.”美国教育家科勒涅也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布置一些家庭作业,用给妈妈洗一次脚,为长辈过一次生日,学会感恩;让学生去做一次志愿者,学会帮助别人并从中体验到快乐;提醒他们在平常接人待物中讲礼仪,在公共场所讲文明„„让学生把他们的优秀品德修养融入生活,化为生活中的点滴,去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从规范行为习惯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需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最关键,因为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必须把握这黄金时光,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以尽快提高学生的、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