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第4章教学辅导

时间:2019-05-15 04:3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绪论-第4章教学辅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绪论-第4章教学辅导》。

第一篇:绪论-第4章教学辅导

绪论

内容提要(一)广义文化

广义文化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狭义文化

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三)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与方法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及当前的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去继承传统开创未来。

学习方法:一是注意历史梳理和逻辑分析相结合;二是典籍研习与社会考 察相结合,三是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练习题

1.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应。”这里的“文化”属于 狭义文化。

2.文化层次本书分为那几个层次 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3. 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 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为广义文化的界定。

4. 民族性、国度性 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5.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

7.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8.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本身。

9.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10.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1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2.学习研究中华文化,要掌握几种方法: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内容提要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疆域:如果将私有制产生、国家建立作为文明的标志,那么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应从夏朝开始。而清王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

政区: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二级政区制,直至唐代前期。唐代安史之乱后至明清时期,基本上实行道(路、省)州县三级政区制。

民族和人口: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缔造。数千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保持在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频繁,人口分布呈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格局。

地形地貌:中国是个多山国家。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台阶。青藏高原是最高的第三级,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华山一线为第二级,再往东是最低的第一级。历史上地形、地貌“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级阶梯内。

气候: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样。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同时给人类发展保留相对广泛的空间。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夏商周中心地区是当时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中国农业区自然条件的稳定,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中国和西方文明中心的地理障碍,保护了中国文化的延续。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地理环境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要辩证地分析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练习题

1.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 国家 的建立为前提的。2.秦汉都实行 郡县制,即由数十个至百余个郡管辖数百个到一千多个县或县级单位。3.在人类社会早期,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的能力非常有限,一般只能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4.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5.漫长地年代里,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明显的有湖泊的发育和消亡、水道和水系的变迁、海陆变迁、黄土高原的变迁。

6.中国气候的特点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7.在今天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了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等几个是在以往从境外迁入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的。8.中华民国废除了府一级政区,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

9.明初洪武六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称布政使司,分别任命三位官员负责民政、司法监察和军务。(×)

10.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

11.在衣食住行方面,中国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久而久之就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

12.中国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内容提要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的南移 中国大陆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自古至今的农耕经济。从考古发现的资料来看,农耕文化的地域广阔,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广,有关的记载 较多。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农耕的特点是安居重土,游牧的特点是流动快捷。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农耕适宜安居乐业,游牧适宜迁徙;农耕比游牧更有利于人的生存。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诗经·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前提下,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就已经产生和存在。《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体现了封建地主经济,孟尝君拥有薛地,可以收租放债,冯谖客命焚券,收买人心,老百姓欢天喜地,这可以看成是一种租赁关系。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中国的地理环境三面为大陆,一面临海,对外交往更多的是通过陆路,对海洋有一种天生的恐惧之情。海洋贸易是农耕自然经济的补充,贸易的目的不是获取利润,而是显示王朝的天威和富足,最典型的是明代郑和下西洋,满载而出,空船而归。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说道:“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显著标志。《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诗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表现了西周以前,土地完全“国有”,土地高度集中,而且不得自由买卖和私相接受,即使是被分封的诸侯贵族,也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东周以后,公田变私田的现象多了起来,“爰田”的出现,表示土地私有成为可能。土地私有之后,一夫一妻的家庭个体生产形式开始普及,土地成为社会各阶层竞相获取的目标。

中国商品经济缺乏独立的发展和特点,商品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而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混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破坏。

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一)农耕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在温饱解决后,往往不思变革,难以形成厚重的资本积累。早熟的经济发展使人们迷恋现有的成就,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这也是经济不成熟的表现。

传统农耕具有保守性和坚固性,同时又具有稳定性和现实性,农耕能够使人衣食无忧,深深的依赖于土地。到了明清,有了专业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之后,不是把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来购置大量的土地,因为成为“地主”是中国农民心中的理想。

(二)恶性经济循环

1.封建政策对经济的人为破坏。明代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有专用于交换的商品生产,如棉花;一些主要的交换场所形成了大的工商业市镇,如于江泾、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

清初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开始放宽,逐步建立了一套管理来华贸易的制度,如“公行制度”和“商馆制度”,对外国人进入中国经商进行了种种限制。

2.人口控制对经济的阻碍。封建经济的严重剥削,使农民长期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自给自足经济的长期存在,排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3.战乱对经济发展的毁灭破坏。《阿房宫》里说阿房宫的消失是“楚人一炬,付之焦土”,战争对资本的原始积累具有强大的毁灭性。

曹操诗歌《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就是东汉末年战乱之后凋敝的社会现实。

元末明初,河南、河北、山东、陕西、陕西等省的耕地大量荒芜,无人耕种,1368年,明令垦荒,所肯荒地就归各家所有,鼓励农民勤劳致富;但是等到沈万三富可敌国时,又对他们的家产仇视眈眈,想尽办法抄家瓜分。俗语说:“有财要藏”,没有一定量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从产生。

4.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民间工商业发展的束缚。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以农耕为根本,商业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贱业,从商的都是“奸人”。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汉武帝大力推行,之后历代封建王朝都依照执行。

统治者执行“重农抑商”,目的在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维护社会健康发展。

重农,能促进农业,保障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中也发挥过巨大作用,比如,商鞅变法时期使秦发展最为强大,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都与此项政策有关。但人为的割裂农业和商业之间的联系,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1.官僚体系对自然经济的压制和剥削。中国是官本位社会,官员和经济被提及最多的词是“官商勾结”,这是个贬义词,意即官僚和经济要么勾结,要么官僚对商人进行压制或盘剥,官员往往以权谋私,只有在清平盛世时,这种压制、盘剥才不显眼。

2.“瞻后”思维对经济主体的束缚和限制。言必三代行必周孔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定式,仰视上古,缅怀过去,依照圣人的榜样来安身立命,不知社会已经越来越复杂,旧的生活模式往往阻碍新的经济发展。

3.区域经济被压制。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强调皇权至上。皇帝为了控制天下,往往压制地方经济势力,地方经济发展超前的,往往要照顾弱势的地区。这种相互的钳制,使经济发展过度缓慢。

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形成中国文化的承受力、愈合力、凝 聚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的争鸣,取长补短,既有对峙又有包容。对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融和创新。对外域的文化能够敞开胸怀,吸收其精华。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练习题

1.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历史风貌。

2.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

泉。

3.中国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的。

4.东周以后,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5.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杭州等城市,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

6.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古代中国形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风格,比如齐鲁文化、楚文化、秦文化。

7.多元的经济结构,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延续注入了活力,从而创造出唐、宋、明、清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繁荣盛世。

8.早在先秦,我国已有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这种民本思想曾受到西欧启蒙思想家的高度赞赏。

9.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10.中国人最早开辟了亚非两大洲之间的海上交通。(√)

11.指南针、造纸术、火药、铁犁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科技成果。(×)12.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游牧经济特别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第二,专制主义严密,延续时间长,且日益强化。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中国先民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始终没有冲破人类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被长期保留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化为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了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等。

1.嫡长子继承制。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康丁以后的最后五个王则稳定下来父子相继的传递方式。自周成王始,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其中有一个正妻,即嫡,其子为嫡子;其他妻子为庶,其子为庶子。继承周代最高统治者即天子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如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即《春秋公羊传》所说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制事先确定了权力的归属,避免了兄弟为争夺王位而互相残杀。它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用血缘亲情维系王权稳定。周天子,从君统看,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从宗统看,是天下的大宗。

2.封邦建国制。即分封制,是由周人创立的。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的具体内容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民授疆土”的仪式;周天子与诸侯有一系列的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诸侯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分封士。

3.宗庙祭祀制度。宗庙祭祀制度,旨在尊祖敬宗,维护宗族团结。其内容是,周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这对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发挥过重要作用,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形成皇宫前“左宗右社”的制度。

二、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春秋以后,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西周宗法制度开始瓦解。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新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行郡县,对血缘宗法制度和观念产生较大的冲击。继秦而起的汉代否定了秦的做法。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由于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一直延续下来,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其特征是:

(一)家天下的延续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最高统治者把国家权力掌握在自己家族的手中。这种家天下思想深深影响了统治者和广大民众。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这个家族就一直统治下去。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

(二)封国制度不断

秦汉以后,郡县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区划制度,但皇帝难以割舍血缘宗法亲情,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地或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这造成历史上多次发生诸侯王叛乱事件。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庭始终非常稳固。战国时期,超姓氏的家族在发展。到汉代,一些强宗豪右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大家族不但在政治上拥有巨大权力,而且广占良田,形成宗族色彩十分浓烈的地方庄园。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制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豪门与寒门的区分,兴起家谱和族谱的编写高潮,以防寒门混入豪门。家族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族权是政权的补充,能起到政权所无法起到的特殊社会作用,故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为理学家所垂青.(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即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家国同构,忠孝相通,忠孝同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都是宗法制度长期遗存的结果。

三、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欧洲与中国政体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不同。欧洲君主专制政体出现在封建社会晚期,阶级基础是僧侣、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一进入文明社会,即已形成,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我们的祖先黄帝的权力,是用武力取得并用武力扩大的,从而形成了一个祖先,一个权力,一个核心。至商朝,代表宗教势力的贞人没有独立的人格,自然难以与商王抗衡。到春秋战国,一种新的专制制度——以郡县制为外在形式的君主官僚政体,取代了旧的专制制度,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只不过,战国时,是区域性的君主专制体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则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2.经济基础稳固。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的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周时期,土地归君主所有。春秋以后,尽管出现了土地多级所有的局面,但在整个封建时代,国家对土地的占有量依然很大,而且官僚、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剥夺非常严重。当土地兼并严重时,统治阶级就会采取措施,限制对土地的占有,以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同时,历代统治者还采取打击工商业的政策。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程度,总的趋势是日益强化。由皇帝和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决策的格局,由于皇帝专制的本性决定,不断发生变化,其

轨迹是:皇帝总是把大权交给身边的亲信侍从,以取代皇室以外庞大的官僚机构。当这些亲信侍从又发展成像丞相那样的官僚机构后,皇帝又从身边找另外一些亲信侍从,委以重任,来取代那些不再是亲信的官僚。皇帝相信的是身边的仆从,而不是正常的决策行政系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和明代内客、清代军机处的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秦汉盛行的宰相制度,到明清终于消亡。朝议制度、谏议制度等,没有对皇帝的否决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补充。

4.对人身控制严密。中国是一个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很早就有一种什伍组织,并实行连坐法,管理百姓。这些制度和法令,使居民失去了流动的可能,国家便可轻易地按郡县、乡里、什伍系统征收赋税、徭役和兵役,帝王的诏令也就很容易达到每一个家庭。中国专制统治者还十分重视用控制生计的办法,把农民牢牢固定在土地上,形成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风俗。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这种范式带来的正面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注重道德修养等;反面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盲目排外心理等。

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这种范式带来的正面是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文人学士的经世致用思想等;负面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迷信,个人自信心的缺乏,文人的影射传统等。

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也大于法律,因而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在中国古代很难找到立足之地。这种价值取向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这一特点自先秦时期形成后,一直被延续下来。中国文化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为坚实基础,组合成一个严密的体系。这个严密体系,只有在近代大工业兴起之后,才逐渐瓦解。

练习题

1.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除受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外来因素的制约外,社会政治结构对其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2.阶级产生以前,人类先是原始群居、氏族、部落。这些组织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冯建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实行编户齐民。4.中国社会结构的专注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5.氏、族、宗是宗族存在的证明。

6.战国时期一些新制度产生并相当成熟,比如:郡县制、官僚制、俸禄制、上计制。7.豪门大族为了防止寒门的混入,十分重视是家谱和族谱的编写,南朝的刘湛、王俭、王僧儒为家族的发展尽心尽力。

8.黄帝实行专制统治,需要百官来辅佐。秦始皇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9.门下省的出现体现了皇权强化。(√)

10.从黄帝传至禹,禹巩固自己的政权多用武力。(√)11.分封制曾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12.宗法制度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

一、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一)中国人的起源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人起源同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

(二)原始物质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表现为石器、木器、火等工具的使用,如磁山、裴李岗等遗址发现的石斧、石镰;北京猿人文化遗址发现的灰烬、木炭等。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为原始宗教,包括自然、生殖、图腾三大崇拜;自然崇拜是先民的崇拜形式之一。如在仰韶、屈家岭等文化遗址上发现的太阳图形的文饰。生殖崇拜表现了先民对自身繁衍的关注。图腾崇拜为高级的崇拜。

(五)原始社会组织

原始社会组织形式为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社会形式经历了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发展过程,父系氏族铜、石并用,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私有制开始萌芽。传说中的五帝就生活在这个时代。原始制度文化为禅让制度,尧让位给舜,舜又让位给禹。

(六)上古文化分布

神话传说、民族学及民俗学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华夏发源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东夷文化分布在山东、河南东南、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苗蛮文化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状态。

二、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本文化

殷商以尊神重巫为特色:按鬼神意旨办事,以卜筮来决定自己的行动。《礼记·表记》记载了这一文化特征:“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商朝出现了象形、会意、形声制字原则的甲骨文,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到成熟阶段。

(二)西周人本文化

西周之际,人们实践经验日益丰富,智力、体力水平不断增进,对神的力量的崇拜逐渐淡薄,西周神本文化开始向人本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商周之际的文化维新。文化维新内容为:一是宗法制度建立——强调伦常秩序;二是确定上下尊卑等级关系的礼制。礼的内容为“亲亲”、“尊尊”,周人确立的礼后被儒家继承、发展。

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们云合雾集,竞相争霸,私学兴起,各家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春秋时期文化突出特征为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墨翟创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老庄创立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法家的代表人物早期为李悝,后期为韩非等,主张变法。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追述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

得到充分展开和升华,中国文化走向了大致确定,鉴于此,称春秋战国文化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四、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秦汉文化处于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的亢奋之中,宏阔的追求、开拓进取,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如秦长城,阿房宫等。

(一)文化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促使文化的统一和思想的统一,表现为: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文化心理 ;统一法律制度等。文化和思想的统一有利于强化专制君主集权,同时也有利于文化发展。

(二)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汉统治者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使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学,并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于是出现了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的 “经学”热现象。由于经学内部因学术派别不一,爆发出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

五、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秦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显著特征为打破了秦汉大帝国所形成的以经学为核心的一元文化格局,出现了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一)玄学的崛起

玄学是探索万物根源、本体等层次观念的哲学体系。糅合儒、道而形成。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魏晋时期,士大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周易》称为“三玄”。主要探讨有无、本末、动静、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阮籍等。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玄学兴盛成为道教和佛教发展的土壤,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酝酿于东汉,发展于南北朝,魏晋时定型。道教关心的是人如何不死和健身的问题,吻合民众厌死的文化心理,所以很快发展起来;佛教从西方舶来,关心的是人死后如何的问题,投合中国人的心理,因此,很快融入中国文化队伍。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玄学中出现了推动玄学向儒学靠拢的修正派。道教也极力调和儒学,将儒学中的伦理精义纳入教义、教规之中。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互相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

六、隋唐: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隋唐政权推行“均田制”、“崇重今朝冠冕”及科举制,使门阀世族衰落的

同时,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参与和掌握政权。这些庶族寒士登上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自信和热情,使唐文化具有一种明朗、高昂、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隋唐不仅继承了南北朝汉族传统的封建文化,而且又采撷了国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又以博大的胸襟吸收了外来文化,如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等,体现出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造就了一个辉煌灿烂时代。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政治上的强盛、宽容、摄取,造就一个丰富热烈的艺术世界。唐代诗歌创作热情高涨,出现了“行人南北尽歌谣”,“人来人去唱歌行”的景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著名诗人。唐诗“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唐代达到了高峰,书坛推出中国书法的宗师——颜真卿与柳公权。散文自由质朴。由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一扫六朝绮丽的文风,创造一种自由、质朴、实用、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散文大家。

七、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一)理学建构

理学是宋文化的标志,理学是以儒学为主体,以伦理为本位,融合道、释思想的哲学理论体系。其特征为:一是强调儒家的伦理纲常;二是提出格物穷理的认识论;三是提出性即理的人性论。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以天理遏制人欲,造成了人心的焦虑和人生悲剧。

(二)士大夫文化

宋词精致细微,词坛上出现了“豪放”、“婉约”两大派别,豪放词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词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文人画潇洒高迈,具有幽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

(三)市民文化 市民文化野俗生动,在勾栏瓦舍里发展起来,如技艺性的傀儡戏、参军戏、杂说、讲史、说书、鼓词等,热闹非凡。

(四)教育和科技文化

两宋教育发达,一是官方教育缩小等级差别;二是重视发展地方学校。教育的发展促使科技的发展,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

八、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双重效应

宋代政治软弱,自立国之始,长期与北方辽、夏、金对峙,造成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产生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忧患,对文化各个层面的渗透。另一方面,因游牧民族南下,汉文化被少数民族吸收。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元蒙统治时期,凶猛剽悍的蒙古人把汉族士人文化践踏得支离破碎,科举中止,文人仕进之路堵塞,于是一部分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出现了著名作家和著名剧作,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元杂剧不仅抨击社会现实的黑暗,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讴歌了非正统的美好。

(三)规模宏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打开了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大门,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迁居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同时为东方和西方旅行家远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1275年至1291年,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南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足迹。同时,西方人的涌入,也带来了异邦的先进文化,如阿拉伯的天文学、数学等,中国的《授时历》就是在此基础上修成的。在外域文化输入的同时,中国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入欧洲。

九、明清:沉暮与开新

明清是中国社会的重大转折时期;旧的封建制度日渐衰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萌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如“天崩地裂”、“海徙山移”的巨大变化由此开始。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正一步一步无可挽回地走向它的终点。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明清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是文字狱盛行。大批读书人因文字之过而遭横祸。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所作《贺万寿表》中有“作则垂宪”之语,常州府 学训导蒋镇所作《贺正旦表》中有“睿性生智”之语,朱元璋均以“则”为 “贼”,以“生”为“僧”,认为是讥讽他参加过红巾军,当过和尚,从而大开杀戒。清代更是制造了许许多多轰动全国的文字狱大案,造成文化界一片沉寂,万马齐喑的局面。

(二)早期的启蒙思想

明清之际从理学分化出一种具有反封建、反专制的民主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代表人物王守仁、李贽,主张“致良知”,认为每个人心中的理就是“良知”。李贽认为追求正当的物质生活就是“理”,穿衣吃饭就是“道”。早期代表人物还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启蒙思潮打破了程朱理学,反叛了正统思想,高扬了人的主体性。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古典文化大总结时期。在图书典籍方面编纂了《永乐大典》《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等书,另外,还出现了科学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明清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小说,产生了许多名著: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四)“西学东渐”中断

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来中国,将近代的世界观念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界,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但到了雍正年间,随着耶稣会土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中断,中国对外大门日渐关闭。清朝大门之外新兴资本主义呼唤工业革命,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到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练习题

1.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2.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

3.火 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4.中华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发生,一开始即呈多元状态。5.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三大类。6.传说中的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等。7.西汉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8.西汉统治者尊《诗》、《书》、《礼》、《易》等为五经。9.佛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

11.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12.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

第二篇:教学辅导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

辅导资料(5)

姜太公的兵学成就

齐鲁文化不仅诞生了博大恢弘的孔孟儒学,而且孕育了绚丽夺目的兵学文化,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神宗元丰年间官修《武经七书》,其中《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四部兵学著作的作者都出自齐鲁大地。其中,姜太公被称为兵家始祖,孙武被称为兵圣,这充分说明兵家文化是齐鲁文化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同时也是齐鲁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相比所独具的魅力和风采。

一、姜太公生平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姜尚的先祖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吕。姜姓的这一支从伯夷起便以吕为姓氏,故姜尚又名吕尚。

姜尚的里籍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为“东海上人”,即今山东省的日照、莒县一带。在归顺周朝之前,姜尚曾在东海之滨过着十分穷困的生活。后来,他来到殷都朝歌,从事过屠牛、贩卖、佣作等劳作,生活困苦。

周族崛起后,素有治平之志的姜太公,与周文王相遇渭水之滨,遂投奔文王,谋划\参与兴周灭商活动。

对姜尚在兴周灭商过程中的功绩,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曾经作过如下概括:“周西伯昌之脱羡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二、牧野大战

公元前1046年,发生在牧野的一次由周武王率领的诸侯联军与商纣王带领的商朝主力之间的战略大决战。

1、战争过程

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为完成文王的未竟之业,决定东征商纣。周军至盟津,各诸侯国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通过“孟津观兵”,周武王了解了自己的号召力和军事势力,认为灭商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吕尚等人的辅佐下,乘商军主力远征东夷之际,率领诸侯联军直捣商都朝歌。

联军兵力虽远少(不足5万)于纣军(70万,一说17万),但因纣暴虐无道,失道寡助,加之其军队为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故军心涣散,战斗力低下。联军方面,武王果敢,姜尚远谋,士卒英勇,将士一心。商军一触即溃。纣王见大势已去,于鹿台自焚。

2、战争结果

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击毙商军十八万人,生俘三十三万人,并交活了大量动物及珠宝财物。随后联军兵分四路,向东南方进发,四处征伐忠于的商朝各地诸侯,驱逐商朝大将飞廉于海滨而杀之。商王朝土崩瓦解。

3、战争意义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姜太公的军事思想

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六韬》流传于世。《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6卷,共60篇。《六韬》虽然是“托名著作”,不是吕望亲笔所书,但旧题“吕望撰”。其成书时间虽然较晚,但其主旨思想源于周代史官所记录的档案资料当无疑问。

1、“文伐”是姜太公军事理论的重要内容

姜太公的文伐,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手段瓦解敌国,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对孙子的“全胜”思想有重要影响。姜太公认为“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因此,他强调不单纯使用武力来实现政治目标。

2、韬光养晦的权谋思想

在灭商阶段,面对商强周弱的局面,姜太公没有公开向商朝挑战,而是积极积蓄力量,暗中设法削弱商纣的辅翼,“阴谋修德以倾商政”,最终实现了

强弱转化、以弱胜强。在《六韬》中,姜太公以修德治、行仁政、以民为本的政治军事思想为主线,突出了“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等韬晦思想,突出了政治重于军事、文伐先于武伐、谋胜贵于兵胜的制胜之道,对韬光养晦作了具体详尽的多角度论述。

3、修德施仁、民心为上

姜太公认为只有修德行善,争取百姓的支持,才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特别强调亲民、惠民,在军事行动中打出了吊民伐罪的旗帜,以赢得民心,将民心向背看作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六韬·文韬·文师》:“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强调国君要行仁修德,泽及百姓,不可暴民、虐民、害民,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真心拥戴国君,国君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六韬》的思想内容丰富广泛、博大精深,不仅仅局限于兵事,也不单纯是一部兵书,而是一部文事武备兼资取鉴、治国理民并可为用的古代典籍,最集中、最全面地反映了姜太公的思想。

第三篇:《知识产权法》教学辅导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知识产权法》教学辅导(3)

第四编 著作权法

概述

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的概念、法律特征,了解版权制度的沿革、著作权的国际保护,明确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贪污享有的权利。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护作者权益为核心的原则

作者是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劳动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由于作者是作品赖以产生的源泉,没有作者,无从谈起作品的利用和传播,更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科学的建设。所以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就是保护创作的源泉。只有作者的权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才会激励人们的创造热情,使社会获得生产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因此,著作权法在调整作者和使用人乃至公众利益的关系中,将维护作者的权益置于首要和核心的地位。维护作者权益在著作权法中主要体现在维护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对侵害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各种侵权行为给予制裁。

二、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

广泛深入地传播作品,使之满足社会公众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的根本目的。作品的广泛传播离不开大众媒体和传播者的劳动。传播虽然不直接创作作品但也需要付出投资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劳动,才能使作品以一种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公众所接受和使用。传播媒体和传播者的投入及产生的合法权益不应被忽视。他们的劳动成果受到应有的保护是著作权制度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便捷,各种新的传播媒体层出不穷。从古代的活字印刷到现代的静电复印、激光照拍、电子扫描,从最初的文字传播、现场表演到现在的广播电视声像传播、录音录像制作及再现,以至于发展到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文字图像声音的传播。著作权法律制度对各种传播媒体的合法权益给予积极保护,不仅是对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著作权制度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新技术飞速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我国著作权法调整广义的著作权关系,第4章专章规定了作品传播者的权利,包括表演者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的及出版者的权利,从而体现了我国著作权法鼓励作品传播的立法原则。

三、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文化财富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承袭性。任何作品都离不开对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借鉴。人类文学艺术本身就是在继承、创新、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因此,作者对其创作成果充分享有人格权、财产权的同时,不能将权利的行使绝对化,以至于妨碍了社会文化艺术和科学事业的进步。另外,从作品的传播和使用来看,作者、作品传播者与广大群众之间产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涉及到各个主体的利益。著作权法不仅要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而且要鼓励公众学习知识,了解信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就需要法律对公众利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提供便利条件。因此,著作权法在保护作者和作品传播者利益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权利进行一些必要的限制,以平衡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原则在著作权立法中,通过作品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规定而得以体现。

著作权的客体

本章需要掌握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明确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著作权法》第3条界定了作品的处延: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4)美术、摄影作品;(5)电影、电视、录像作品;(6)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说明;(7)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作品的构成条件

(一)作品的独创性

(二)作品的可复制性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本章需要明确著作权的概念及其种类,掌握并能运用著作权人的权利,了解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意义,明确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著作权人即著作权主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作者是创作作品的人,是原始著作权人。

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著作权人的权利,也就是著作权法律关系的内容,它是指著作权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著作人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些专有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

财产权是指具有物质内容,直接体现经济利益的民事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通过各种方式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简称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各项具体的著作财产权

(一)复制权

(二)表演权

(三)播放权

(四)展览权

(五)发行权

(六)制片权

(七)演绎权

(八)获取报酬权 著作权的归属

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及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明确著作权的继承及转让。邻接权

本章需要掌握邻接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了解邻接权制度的来源,掌握表演者权的概念及权利和义务内容,掌握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及权利义务内容,明确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出版者的权利,明确邻接权的限制。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表演者权,是指演员和演出单位对其表演活动享有的专有权利。

录制者权,是指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所享有的许可或禁止他人复制的权利。

广播电视组织权,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对自己编排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专有权利。出版者的权利,指图书出版者和报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版式、装帧设计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著作权的限制

本章需要掌握作品合理使用的概念及条件,明确法定许可使用作品、强制许可使用作品的规定。“合理使用”是国际著作权领域通用的术语,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支付报酬。合理使用是法律许可的使用,不视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我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情形规定有12种。

(一)个人使用

(二)引用

(三)新闻报道使用

(四)对政论性文章的转载、传播

(五)对公开演讲的使用

(六)教学使用

(七)公务使用

(八)馆藏使用

(九)免费表演使用

(十)室外陈列品的使用

(十一)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

(十二)盲文使用

法定许可,是指在法律直接规定的范围内对作品进行某种使用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法定许可使用作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许可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第二,使用作品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第三,著作权人未发表不得使用的声明;第四,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和著作权人的权利。

著作权的使用

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了解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种类,明确其主要条款,明确集体管理的概念和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了解集体管理的宗旨和作用。

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限、区域内使用其作品的行为。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

(一)许可使用作品的方式

(二)许可使用权利的性质

(三)许可使用的范围、期间

(四)付酬标准及其方法

(五)违约责任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是指通过著作权人的集体组织授权使用者使用作品而获得报酬的管理行为。著作权的保护

本章需要掌握并能运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理论和构成要件,分析和解决著作权侵问题,掌握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明确著作权侵权处罚的条件和方式,明确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了解违反著作权合同的法律责任。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许可,又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行为,简称侵权行为。

(一)客观上有侵害著作权的行为

(二)主观上有过错

著作权法第45条规定的侵权行为有8种: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行为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行为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行为

(四)歪由、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

(五)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

(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规定支付报酬的行为

(七)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其表演的行为

(八)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对下列侵权行为,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一)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的;

(三)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对其表演制作录音、录像出版的;

(五)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六)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的;

(七)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第四篇:教学辅导工作总结

教学辅导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班学生共49人。学困生有7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入转来学生一人,有两名5名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差。优等生有3人,学习自觉性较高,能力也较强。

二、主要措施:

l.课内外辅导。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不断提高做题能力,扎实知识与技能。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7.充分了解学困生现行的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的稳定和提高。

9.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习惯等进行了解,做到把每个学生装在心里,才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症下药”。其中包括:

(1)向学生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

(2)多与孩子接触,采用谈话、观察等方法,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

三、发挥优秀生的榜样作用

优秀生最易产生骄傲心理。根据各种现象因势利导,告诉他们如何对待学习、生活应该有勇敢拼搏的精神,要谦虚谨慎,不能粗心大意,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能给自已布置作业,除了学习好,还要能当好老师的小助手。

1、让优秀生当老师的助手。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出了朗读较好的学生,担任朗读小组长,每次学生到校后将前一次布置的读书作业读给小组负责人听。

2、根据优秀生的情况,分别布置不同的特长任务。如写字较漂亮的,有兴趣的学生,每月展示一次他们的练字作业。

3、发挥帮带作用。经常让优秀的学生代替老师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并要求这些优秀生要细致,检查完后要签名。

四、注重后进生的优先待遇

正确看待差生,更新教育观念,把更多的爱给后进生。

1、课堂上关注后进生。后进生的课堂听课效果比一般学生要差很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常表扬、常提问。

2、平时注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后进生多数做事慢、反应慢、受挫心理强,多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常提出表扬,把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作为重点转化项目。

3、评选机会优先。每一时期进步大的,就担任小组长,主要负责收发本子,打扫卫生。

4、检查作业优先。每次在过关背诵、批改作业、检查作业时,我都要先检查各组中的学困生,这样,学生就有较多的时间修改作业中的错题。

在一学期的时间里,虽然我在教学辅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待改进,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我要多反思多总结,期待新学期的教学辅导工作会越做越好。

第五篇:分层教学辅导

小课题分层辅导教学计划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个体自主、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关注差异,分层施教”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实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的做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导致他们(无论“优生”还是”困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而感到课堂是那么的乏味,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习,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混乱、课堂效率差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常常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忽视意志的锤炼,忽视价值观的形成,即便是成绩很好的“优生”,也不过是”家长叫我学好”"老师要我学好”使然,毋庸置疑,这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十分的不利。

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总而言之,新课程倡导学生个体自主、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初中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首先就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学校属于农村的薄弱学校,学生已有水平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的差异也较大,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尤其是课堂教学,采用“齐步走”的方法,“吃不饱”“难消化”的现象就会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面向全体,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教学策略,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他们的有效参与度,从而逐渐缩短学生之间在认知领域方面的过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中关注差异、分层施教的策略研究

(一)学生分层、学情分合收放

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源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失,促进学生正常发展。我们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材”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且将各层次学生按一定规律排列,原则是既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授课、检查方便又能兼顾同学之间的协作互助,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为邻桌,使不同层次学生每节课都能各尽其能,学有所获。在实践中,学生分层的做法包括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学生自主定层等模式。随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升降,各层次学生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前进方向的变化,变化的结果是差生逐渐消失,中优层学生不断壮大。

(二)目标分层、课堂优化自主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存在着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只有采取教学目标分层递进的方法,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才能使他们变“被动式(教)接受”为“主动式探求”。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基础状况的摸底、排查。如若简单地根据全班的平均水平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势必会抹煞学生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久而久之,优等生会慢慢失去锋芒,学困生则渐渐失去信心。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分出层次、层层递进,以此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的意识和兴趣。

目标分层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极佳,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我能行,中等生感到我能悟出,同时满足了优等生试一试就会成功的愿望。可见,目标分层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了台阶。

(三)练习分层、能力活化提高

课堂练习是各类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形成迁移能力的有效手段。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便有强弱之别。如果对每个学生的训练都同一标准,会导致强者兴趣过剩,弱者畏难扫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练习设计进行分层要求,设置机动作业,提供给学生选择的空间,这样既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尺码的练习,又有因人而异练习的兼顾,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整体水平。

(四)评价分层、长效激励求知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成功感为前提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分别设计不同的评价尺度:对优秀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点滴进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表扬、奖励的机会,每个学生都会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受到鼓舞与激励,从而促使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向总目标趋近。如在学生的课堂发言方面,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对于平时发言较少的同学,只要能开口,就是成功的;对于经常发言的同学,只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就是了不起的„„从多个角度地去对学生表示肯定、认可、赞同与欣赏,使他们感受到成功就在身边,就在每节课中,就在每一次的动手、动口、动脑中,让他们能在这次成功之后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到来,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五)作业分层、深度巩固强化

作业完成情况是衡量学习目标是否达到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布置作业时,力求定性定量,要区分对待.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要做,选做题由中层学生选做,高层学生全做.由于作业分类,克服了"大统一",使低层学生有兴趣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解决基本题,达到培养基础性学力;中层学生则能拓展思路,在培养基础性学力的同时,提高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实践关注差异、分层施教策略的意义

针对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问题,以“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可以开发的教育资源”为理念,以“认同差异、开发差异、缩短差异”为过程导向,既加强分层理论学习,又进行分层实践探索;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变“填鸭式”灌输为“主动式”参与;变注重标准答案的“一枝独秀”为追求富有创新的“万紫千红”;变混沌盲目的听课记录为针对差异的选择学习。分层优化、复式施教、减负增效,切实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进行自我监控,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增长点上求得最佳发展!

(一)变学生间的差异为语文教学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程资源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人的因素也是其组成部分,学生的差异是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生间的语文学习差异存在于各个方面:学生各项素质的基础和发展水平,与教育目标相比,存在差异;与学习伙伴相比,存在差异;自己目前的学习心理、品质与自己以后的学习心理、品质相比,也存在差异。可见差异是客观存在且无处不在的。因此,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克服差异,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分层施教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分组)教学,是科学的,因而是有效的。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有无穷的潜力。

现代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理论认为:学生是自身的主人,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布鲁姆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关注差异、分层施教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动态分组,还是制定教学目标;无论是选择教学内容,还是设计训练层次,都指向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服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不怕学习了,爱学习了,或许这正是能取得一些成绩的原因。

分层次教学法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两个实验班实验前均为同年级一般的班级,但是,学期结束时的学生,合格率均为98%以上,人均分高于其它班8.4和7.6分。尖子面不断扩大,学期结束时,达到35%以上。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总合格率均高于对比班,在实验阶段无一人违纪。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实行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能够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四、关注差异、分层施教的体会

班内分层教学有很多优越性,但也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是农村一个班学生学习程度不同,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控制,使各层学生互相激励、启发,而不是互相干扰,难度较大。其次是增加了教师备课难度。对同一教学内容,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工作量也是很大的。所以说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由于分层教学的课堂结构需要分类自学与分层指导适时切换,其关键要做好两条:一要做好对小组长的指导和培养工作。二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常规培养和训练。要着重训练学生如何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学、讨论、自查、订正、检测、互批、矫正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下载绪论-第4章教学辅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绪论-第4章教学辅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辅导一

    教学辅导一 第1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2.网络多媒体素材的分类、特点与用途; 3.网络多媒体素材加工的软、硬件环境; 4.从互联网上采集多媒体素材的基本方法......

    教学辅导1

    教学辅导1(第1章)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重点内容 第一、组织的性质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去透视组织,所以对组织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教学辅导三

    《中国法制史》单元辅导(三) (第九章——第十章) 第九章 宋元的法律制度 一、宋刑统及其他法律形式 1.宋太祖建隆四年编成《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它是我国历史上第......

    《知识产权法》教学辅导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 《知识产权法》教学辅导(2) 第三编 专利法 概述 本章需要掌握专利的概念,专利权的性质,了解专利保护的历史及现代专利法的产生,了解......

    教学辅导二

    教学辅导二 三十五.前赤壁赋中央电大文法部 张继缅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 1. 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 2. 熟读全文,认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主旨 3. 掌握重要词语的解释 4. 掌......

    广告学绪论

    第一章 广告学绪论 1.广告的概念:广告是由广告主,有计划地通过公开偿付费用,取得可控制的任何形式的传播媒体,以劝说的方式向目标顾客宣传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优点及特色,唤起消费者......

    报告 绪论

    报告 绪论.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第一章:绪论 生产实习是大学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很是重视,每年都批下大批资金安......

    毕业论文绪论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电力网是一个近乎天然、入户率绝对第一的物理网络,而现有的功能仅仅是传输电能。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潜力,在不影响传输电能的基础上,实现窄带或宽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