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范文模版)
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福建泉州南安东溪中学 黄春雷(***)邮编:362300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当然,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设疑新颖。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迂回战术。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这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不易形成思维定势。学习《孔乙已》,主题的提示有一点难度,教师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思索的深度,请看下列:(1)作者通过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造成孔乙已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孔乙已的悲剧是孔乙已一手造成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以上三问,都是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1)过于平实、直露,外开了作品的审美成分,程式化的设计,没有太多的吸引力。(2)与情节结合,学生会关注人物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和社会原因,问题的设计照顾到学习因素。(3)则从表面“责任”的追究入手,更多关注情节,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通过对作品的表象本质的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它好就好在激活兴趣,引发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正确的引导学生鉴赏,分析文学作品,而不是机械地贴上“标签”。这样的问题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三是抓住关键。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家里行问,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4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四是拓展比较。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因素是很多的,仅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比较,文体的比较,内容的比较,主题立意的比较,写作技巧的比较等等。同是送别诗,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抒发的离别情绪大不相同。通过比较足以建立起信息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辨的习惯。
五是递向思维。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误解或混淆的问题,不是从正面引导,而是从反而假设,刺激学生递向思维,通过比较,启发联想,分析矛盾来解决问题。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学生容易混淆,“早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一表述,很多学生认为是下定义,实际是作诠释。用概念揭示的办法过于抽象,不利于初中学生接受,我们可以采用递向设问的办法来解释,“同学们现在在骨头和龟甲上刻上字是甲骨文吗?”显然不是。下定义是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面对甲骨文的解说并不严密,是作诠释而非下定义。递向设问改换了思考的角度,从矛盾的对立面设问,利用矛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六是平中问奇。语文教学之所以是高难度教学,就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是母语,语文材料明白如话,似乎不学也懂。教学中就要针对这种心理,独具慧眼,去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挖掘语文课的魅力,提高教学效率,《范进中举》是一篇略读课文,很多老师和学生对这样的文章不屑一顾,无兴趣学习。教学这样的文章,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品写的范进,当他清醒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这对表现他一见报贴喜得疯起来,有什么作用?”“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家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中哪一处透露像范进那样喜极发疯的并非他一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经过一番阅读,思索和讨论,它涉及文章主题,写作特点等许多重要问题。如果我们按传统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讲下去,就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热烈讨论的兴趣,也不可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七是发散型思维。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第二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作者:谢明珍 小河初级中学校 邮编(405803)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有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提问 艺术 阅读教学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则寓言说,一只猴子摘桃子,往前走,看见地里有西瓜,于是丢掉桃子抱西瓜;再往前走,看见一只兔子,于是又丢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猴子一无所获,某地一道考题就是让学生就上述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多数作文的立论就是批评猴子见异思迁以至劳而无获,另有一篇则赞扬猴子永不满足,虽受挫而精神可嘉,可谓新颖、独到。但评分先生不给后者及格,因为后者偏离了标准答案。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二)难题中的问题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已回答,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养成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参考文献:《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宁鸿彬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聚焦新课程》李建平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内容摘要: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的“导演”艺术,其中较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提问艺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关键词:提问 艺术 阅读教学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棋道中有句俗话:“一子下错,满盘皆输。”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也往往有此惊人的联动效应。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使阅读教学的提问具有艺术性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这里举《滥竽充数》的三种提问设计为例:
第一种:a.南郭先生是怎样钻进乐队滥竽充数的?b.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究败露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第二种:a.南郭先生为什么能够滥竽充数?b.南郭先生是怎样离开齐国的?分析他的心理活动,并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种:a.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究败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b.同是一个南郭,为什么齐宣王在位时他可以得到很高的待遇,而到齐缗王时只好偷偷溜走?
《滥竽充数》的题旨,似应建筑在两个方面:一是南郭先生主观上不学无术,为混饭吃而装腔作势,滥竽充数,实不足取;二是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充数,外界提供的很大的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以上第一组问题未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教材,只是一味地谴责南郭,“追究”其主观责任。第二组问题大概受某些时文的影响,强调客观因素,意在揭示南郭自愧且发愤的心理,从而为南郭“平反昭雪,落实政策”。这也未能按照教学目的妥善处理教材。这两组提问,就问点的整体属性而言,都存在着偏颇和缺陷。相比之下,第三组问题既能准确体现文章重点,又扣住了该单元“看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训练要点,同时引发了学生的拓展思维,显然比一、二组问题要优化得多。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孔子说:“不愤不徘,不启不发”①。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3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比如讲《祝福》一课时,在老师分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的哪句话时,问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经过思考,学生仍然答不上来,老师可采取绕道法,暂且存疑,从侧面问道:“同学们想一想,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学生中有的可能说,“死了”,有的说“老了”,老师问“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说死了?”学生可能答道:“因为他忌讳极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亡一类的事情。”老师问:“那鲁四老爷为什么又不说‘老了'”?学生可能说“因为老了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问到这里,鲁四老爷这个即不能犯忌讳,又不能丢了传统的老朽形象也就活脱脱地站了起来,至于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 4 “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
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则寓言说,一只猴子摘桃子,往前走,看见地里有西瓜,于是丢掉桃子抱西瓜;再往前走,看见一只兔子,于是又丢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猴子一无所获。某地一道考题就是让学生就上述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多数作文的立论就是批评猴子见异思迁以至劳而无获,另有一篇则赞扬猴子永不满足,虽受挫而精神可嘉,可谓新颖、独到。但评分先生不给后者及格,5 因为后者偏离了标准答案。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导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二)较难的问题
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已回答,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养成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注释:
[1] 孔子.《论语·述而》 参考文献:
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建平.《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C.M.Pelletier 李庆等译.《成功教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附录: 注释:
[1] 孔子.《论语·述而》 参考文献:
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建平.《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C.M.Pelletier 李庆等译.《成功教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后记:
这篇论文做得辛苦,它不仅是我学习的总结,也凝结着很多人的心血和期许,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便没有这篇论文的问世,请允许我向我的导师道一声感谢!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从何老师的身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何老师不仅在论文思路上悉心指导,而且帮我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鼓励我、督促我克服困难,认真走好每一步。为我提供忠恳的指导意见,一字一句认真批改我的论文„„这些不仅成了我美好的回忆,而且将成为我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令我受益终生。
第四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臵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臵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则寓言说,一只猴子摘桃子,往前走,看见地里有西瓜,于是丢掉桃子抱西瓜;再往前走,看见一只兔子,于是又丢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猴子一无所获,某地一道考题就是让学生就上述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多数作文的立论就是批评猴子见异思迁以至劳而无获,另有一篇则赞扬猴子永不满足,虽受挫而精神可嘉,可谓新颖、独到。但评分先生不给后者及格,因为后者偏离了标准答案。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二)难题中的问题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已回答,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养成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受降镇中学 王琳
第五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马上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一、有效提问的原则
几乎无一例外,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仿佛学习就
第 1 页 是一件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一些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善问“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第 2 页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类:是多何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例如:一位教师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提问道: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例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这位老师利用“善问”十字诀;有效的提问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三、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
第 3 页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四、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1.热情.
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和求信仰传达给学生. 2.期望.
第 4 页 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只抱有期望,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只有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成功,有成功体验.要使教师期望促进学生成功,除了语言,更需要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 3.可信任感.
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二是教师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
五、做一名有效教师 1.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
第 5 页 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2.提问方式转变.
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70—80个问题,这样学生怎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
3.有效教学设计.
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作好准备.这种准备活动最初称为“备课”,后来发展成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它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案的理想和价值.比如有效“讲授”和“提问”.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
第 6 页 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