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4:5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

第一篇: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the Chinese legal thinking syllabus 课程编码:013A2180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一、课程教学对象

适用法学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是本科法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开设本课程,旨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高等本科教育的要求,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依据客观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阐述和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律理论和观点。通过对中国历代法律思想的教授,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基本内容,从中吸取有借鉴意义的东西,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同时,努力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课程:大学语文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36)

正确认识和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这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通过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了解中国法律的演变和发展。

第1章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2学时)1、夏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

(A)2、商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

(A)3、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A)

第2章

维护宗法等级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

(2学时)1、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礼治

(A)2、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

(A)

第3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2学时)1、管仲的改革旧礼和以法统政思想

(A)2、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

(A)3、邓析的“不是礼义”思想

(A)第4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

(2学时)1、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演变

(A)2、孔丘以仁、礼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A)3、孟轲以“仁政”为中心的法律思想

(A)4、荀况的礼法统一观

(A)

第5章

墨家的法律思想

(2学时)1、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观

(B)2、墨家的立法和司法思想

(A)

第6章

道家的法律思想

1、《老子》以道为本、无为而治的法律思想

(B)2、《庄子》对严刑峻法的批判和法律虚无主义思想

(B)

第7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

1、法家的法律观和“法治”思想

(B)2、商鞅变法和“法治”思想

(B)3、慎到的尚法和重势思想

4、韩非的“法治”思想

(B)

第8章

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1、秦朝“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B)

2、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B)3、《淮南子》中的法律思想

(A)

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A)

5、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

(A)

第9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

1、晋代律学和刘颂的法律思想

(A)

2、拓跋宏政治改革中的法律思想

(A)

第10章

隋唐时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

1、杨坚除削烦苛的立法和司法主张

(A)2、李世民及其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A)3、《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A)

第11章

理学的兴起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理学的兴起及其对封建法律思想的影响

(A)2、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A)

第12章

宋明时期改革家的法律思想

1、范仲淹“革故鼎新”的法律思想

(A)2、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法律思想

(A)3、张居正“信赏罚、一号令”的法律思想

(A)

第13章

辽、金、元各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2学时)(2学时)(2学时)

(1学时)

(2学时)(2学时)(1学时)(1学时)

1、完颜雍严格治吏的法律思想

(A)2、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A)

第14章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2学时)1、黄宗羲的启蒙法律思想

(A)2、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思想

(A)

第15章

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2学时)1、龚自珍的“更法改图”思想

(A)2、魏源的“因势变法”理论

(A)

第16章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2学时)

1、曾国藩“一秉于礼”的法律思想

(A)2、张之洞以“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A)

第18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2学时)1、康有为的“变法维新”论

(A)2、梁启超的变法图存思想

(A)

3、谭嗣同“冲决一切封建网罗”的法律思想

(A)

第19章

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的斗争

(2学时)

1、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A)2、沈家本“会通中外”的法律思想

(A)

第20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2学时)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学说

(A)2、章太炎的法律思想

(A)

五、教材及参考书 理论课教材

武树臣 中国法律思想史[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鹤皋 中国法律思想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崔永东 中国法律思想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曾宪义 中国法制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六、考核方式

以闭卷考试为主(占70%),结合平时作业(小论文)和课堂表现(占30%)综合评定成绩

执笔人:钟健仁

编写日期:2007-3-16 3

第二篇: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 执笔人: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法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法律思想史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gal Thought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42 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12 学 分:3 开设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之一,是针对法学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中国法律思想史是关于中国古代、近现代法律思想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者、哲学家李泽厚说,之所以对传统保持尊重和敬意,是为“保存本民族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丰富资源对于今天的法治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思想更是法律文化的核心。中国人对法律的认识,对待法律的态度,在处理法律与其它社会关系的关系时的选择,比如法律与政治,与权力,与伦理,等等,也都可以从传统的法律思想中找到答案。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国民性格,都可以从这里面发现它的遗传基因。掌握中国法律思想史,对于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法律思想的发展,掌握一些重要的学派思想和价值理论,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分析研究各种法律思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为今天的法治提供有益的经验。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3课时)教学要点: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神权法和宗法思想占统治地位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本章学习的目的是了解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奴隶主“天命”“天罚”思想的内容和神权法思想的变化,以及周公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一、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概述

二、神权法思想的特点及其功能

第二节 西周对于夏商神权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明德慎罚思想

二、礼治思想

三、周公思想的影响 考核要求 掌握:

1.夏、商、西周奴隶主“天命”“天罚”思想 2.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的内容 3.何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思考:

1.为什么说周公法律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源头

2.中国夏商周时期神权法思想与西方神权法思想的有何变化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12课时)教学要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这时的学术界学派林立,思想活跃。本章的学习目的就是要掌握儒、道、墨、法的思想,研究其法律思想,探索其理论价值。掌握本章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注意各学派之间的比较研究,比如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道家对于人定法、对于礼德的态度,儒法对于道德和法的不同态度;二是要注意先秦诸子思想对于当今法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儒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孔子

一、礼与仁结合的思想

二、德主刑辅的思想

三、为政在人 第二节

孟子

一、仁政思想

二、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

三、尊贤使能和徒法不足以自行

四、重教化、省刑罚

五、性善论 第三节

荀子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礼法起源论

二、重礼思想

三、重法思想

四、贤人治国论

五、性恶论

道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老子和庄子

一、崇尚自然法

二、抨击人定法

三、无为而治和愚民政策 墨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五节

墨子

一、兼相爱交相利

二、法律起源论

三、立法原则

四、司法原则 法家学派的法律思想 第六节 商鞅

一、重法思想

二、垂法而治的法治论

三、刑无等级的思想

四、重刑思想和以刑去刑

五、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第七节 韩非

一、韩非法制观的理论基础——历史进化论和人性论

二、以君为主,法术势结合

三、韩非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韩非法治观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考核内容 儒家学派 掌握 孔子礼与仁结合的法律思想 2 孔子的德主刑辅思想 3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 4 孟子的仁政思想 5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 6 荀子的礼法起源论 思考: 孔子为政在人思想的影响 孔子父子相隐思想对于当今诉讼制度的借鉴意义 3 荀子对于孔孟思想的发展 4 孔子无讼法律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 道家学派 掌握: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 2 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 思考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墨家学派 掌握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法律思想 2 墨子一统天下义的法律起源论 思考: 比较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 2 墨子法律思想的消极因素 为什么作为显学的墨家法律思想后来失去了影响力 法家思想 掌握: 商鞅刑无等级的思想 2 商鞅的重刑思想 3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韩非以君为主,法术势结合 5 韩非的人性论 韩非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思考: 法家法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法家的法治思想与我们今天所谈的法治的不同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6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过程。由秦朝的法家思想,到汉初的黄老思想,到汉武帝时期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法律思想。这一思想的最终确立,使得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封建正统思想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以三纲五常为立法和司法的指导原则;二是主张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第一节 秦始皇与李斯

一、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二、维护极端君主专制

三、崇尚法治,推行严刑峻法 第二节 贾谊

一、民为国本和攻守异势说

二、礼法结合,以礼为主

三、黥劓之罪不及大夫的特权思想

第三节 刘恒

一、奖励农耕,轻徭薄赋

二、约法省刑,去严除苛

三、严于律己,虚怀纳谏

第四节 董仲舒

一、罢黜百家与独尊儒术二、三纲五常说

三、德主刑辅说

四、《春秋决狱》与原心定罪 第五节 王充

一、批判君权神授与天罚论

二、主张德主刑辅,反对专任刑罚

三、法律观上的命定论 掌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说 2 何谓春秋决狱 3 何谓原心定罪 4 王充法律上的命定观 思考: 董仲舒对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 如何理解《春秋》决狱对于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影响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3课时)教学目的:从东汉到隋朝的建立,是中国封建制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要掌握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正统的法律思想以多样的形式出现,先后出现了强调名法、崇尚玄学和注重律学等不同的理论主张。重点掌握张斐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曹操

一、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政为先

二、唯才是举与选明达法理者持典刑

三、赏罚分明,以法治军

第二节 诸葛亮

一、审势立法,厉行法治

二、科教严明,赏罚必信

第三节 杜预

一、“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二、立法“必审刑名”

三、“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例”

第四节 张斐

一、“以理统法”与“以礼率律”

二、《刑名篇》的内容和意义

三、若干法律术语的界定

掌握 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2 “以理统法”与“以礼率律”

思考:1 中国古代律学与西方中世纪注释法学的区别 2 张斐对于律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3课时)教学要点: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隋唐时期,已经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法律思想也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立法趋渐完善,礼法结合已用法典形式固定下来。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唐代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了解李世民、柳宗元、刘禹锡法律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唐太宗

一、“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

二、法务宽简的立法思想

三、纳谏任贤

第二节 韩愈

一、道统说与人性三品说 二是“自生”说

三、礼法兼用,以礼德为先

四、“君言必信”,“法令大行”

第三节 柳宗元

一、国家、君主与法律起源论

二、反对天罚论和司法时令说

三、礼法统一论

四、定经界,核名实,均赋税 第四节 刘禹锡

一、刑、礼、道迭相为用

二、先富后教,止狱措刑

三、理大罪,赦小过

四、慎选司法官吏

掌握:1 韩愈性三品说的法律意义 2 解析柳宗元的司法时令说 刘禹锡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法律思想上的体现 思考:柳宗元的礼法起源论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法律思想(6课时)教学要点:我国的封建社会到了宋朝开始已经进入衰落时期,与宋元时期的社会状况相适应,在法律思想方面有几个特点是本章的学习重点,其中要注意朱熹理学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宋时期改革法律思想家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

包拯

一、立法当以恤民为本

二、肃吏治,选清官

三、执法严明、不避权贵

第二节 王安石

一、革除弊政、因时立法

二、创立善法,抑制兼并

三、礼法兼用,德主刑辅

四、“有司议罪,惟当守法”

五、“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

第三节 朱熹

一、“法者,天下之理”

二、德治与重刑并用

三、变法改革与人治

四、义理决狱,明谨用刑

五、恤民与省赋

掌握:1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2 朱熹法律思想的内容 3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4 义理决狱

思考:为什么说朱熹的法律思想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封建社会晚期的主要形态

第七章 明末清初的法律思想(5课时)教学要点: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进一步衰落的时期,统治者加强了思想上的钳制,法律思想方面也进一步显示出各种文化的冲突,学习本章后要求学生在理解明清时期背景的前提下掌握这一时期的法律思想的特点,尤其是黄宗羲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丘浚

第一,圣人制法的起源论和“养民”、“安良”的目的论。第二,德礼刑政,始终相成的立法并用说。第三,立法为民和“明理”守法论。第四,“民穷犯法”的犯罪论。

第五,原情定罪、慎刑恤狱的刑罚论。

第二节 黄宗羲

一、批判君主专制

二、君臣共治

三、学校议政

四、立“天下之法”,去“一家之法”

五、工商皆本 第三节 顾炎武

一、唯物主义哲学

二、批判君主专制

二、思想与经世致用之学

三、立众治之法,以礼为先,疏法省刑

第四节王夫之的法律思想

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与“天理寓于人欲”说。

二、“趋时更新”,因时立法。

三、“必循天下之公”的立法原则。

四、“法贵简而能禁,刑贵轻而必行”。

五、任法与任人结合,严以治吏

掌握:1 黄宗羲“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法律意义 2 黄宗羲学校议政的思想

思考:明末清初中国法律思想启蒙与西方近代法律思想启蒙有何异同 第八章近代的法律思想(5课时)教学要点: 自1840年到191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近代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强烈影响的时期。本章的学习就是要理顺中国近代历史上法律思想变革的脉络和历史背景,主要掌握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思想和君主立宪思想,沈家本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和“权能分立”说。

第一节 梁启超

一、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思想

二、提倡民权和君主立宪

三、法治与人治相结合的思想

第二节沈家本

一、重视法理学研究

二、中西结合的修律思想 第三节 孙中山

一、法治与民主相结合的思想 二、五权宪法与权能分立

三、锐意改革法律制度 掌握: 沈家本中西结合的修律思想 2 孙中山权能分立的思想 思考: 沈家本对法律文化近代化的历史贡献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与西方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异同

第三篇:中国法律思想史演讲稿

1.“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明朝之所以没能好好的治理,是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开始的。

2.“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天子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天子认为错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即便天子也不能把自己的是非作为判断标准,而应当在学校公议事情的是非。

对于学校功能、作用的看法,是黄宗羲民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说:“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也。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明夷待访录·学校》,以下只注篇名)这就把学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说得十分清楚了。学校不仅是养士的地方,还要让“治天下之具”都出于学校。天下的大是大非,不是天子说了算,而是公之于学校。两者的意见相冲突时,以学校的意见为准。

3.“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宋诸生伏阙槌鼓,请起李纲。” 东汉的时候,全国有大学生三万人。他们议论国事既尖锐又深刻,不替既得利益集团开脱。当时的高干们都很怕被他们议论。宋代的时候,大学生们跪在国务院门前,击鼓请愿,要求正直的李纲同志出来主持工作。

4.“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 太学祭酒,即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由货真价实、数一数二的学者而不是靠抄袭论文评上教授职称的“学术混混”担任,其地位和宰相同等,每月初一,他都要给包括皇帝在内的中央领导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同时对政府的失误提出批评,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的职责。需要说明的是,赋予学校一定的政治功能,不等于学校“政治化”,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粗略地说,学校“政治化”有两种情形:一是荒废学业,天天搞运动,学校沦为政治斗争的场所和工具。其二,运动是不搞了,但没有学术自由,一切按“最高指示”办,用黄宗羲的话来说,就是“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知识分子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丧失了对权力说不的勇气,学术沦为政治的附庸和婢女。

5.“一方之财,自供一方”;“一方之兵,自供一方”

目的是将中央的财权和军权分派于地方,用扩大地方权力的措施,减少中央集权之弊。

6.“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我们出来做官,是为天下百姓服务,而不是为君主一人服务;是为万民苍生工作,不是为一姓一朝工作。

7.“臣不与子并称乎?曰:非也。”

有的人说:“臣子难道不应该与人子一样吗?”“不是的8.“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治理天下,就像牵拉大木头一样,前面的人出力喊“耶”,后面的人就要跟着出力喊“许”,君主和臣子,就是一起拉木头的人啊!如果手不拉紧绳索,脚不踏稳地面,在前面带路的人(指君主)只是在嬉戏,而在后面跟随的人(指臣子)还认为是对的,那么就会荒废了牵拉木头的工作。

9.“出而仕於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如果出仕成为了君王的臣子的人,却不能以天下大道为行事准则,那么也不过是君主的仆妾罢了;但如果是能够以天下大道为行事准则,那就可以算是君王的帝师挚友了。

10“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其实天下的安定混乱,关键不是在于皇室一姓的兴亡,而是在于千万百姓的忧患安乐。

11.“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法愈疏而乱愈不作,所谓无法之法也。”

“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所谓“天下之法”,是为天下人民谋利防乱的公平之法,而 “一家之法”,则是专为帝王一家谋私利的专制之法。

黄宗羲所谓 “藏天下于天下者”,一方面包含着天下是人民之天下,应由人民共同治理的民治思想,另一方面则包含了治理天下之法为万民之公法的思想。

由于立法是为天下之人而不是为君王自己,法并不是君王拿来对付老百姓的,而是协调百姓之间的关系,共求大利,所以不须将法律弄得十分细密严苛,只需简约明了即可。这一法治环境就显得十分宽松和谐,因为它不是建立在君民对立的基础上,而是体现了两者根本利益的一致。

12.“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

三代以下之法,一言以蔽之,是一个私字,是为帝王一家立法。法是君王拿来维护自己一家的利益、对付臣下和百姓的工具,因此,越是细密严苛,对君王就越有利。但这一做法只是君王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这个一家之法是建立在君民对立、为君王一家牟利、损害百姓和天下之大利的基础上,其法越是细密严苛,这种对立状况就越是剧烈,所以黄宗羲说,天下之乱就生于这一非法之法中。一家之法乃非法之法、是乱世之源的说法,是对传统法家思想的彻底摒弃。

13.“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自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有所设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于苟简,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冶法而后有治人。”

考“治人”“治法”之说,倡自荀子。《荀子》书称:“有治人无治法。”② 论者以为,荀子的这一论断与黄宗羲的“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恰好构成反命题,二人的观点是对立的。事实上并非如此。

何谓“治法”?何谓“治人”?荀子称:“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③ 又说:“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④ 可见,“治法”,即“良法”。具体所指,便是荀子、黄宗羲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法”、“三代之法”、“天下之法”。“治人”,即“君子”,或者说,指有德有能有位的人,亦即黄宗羲所说的“能治之人”。⑤荀子之世,去古不远。他总结三代至战国的历史经验,认为三代有圣人创制之“治法”,又有“治人”来实施这种“治法”,故而天下大治。战国之世,天下大乱,问题不在于没有“治法”,而在于缺少“治人”。所以,他说:“三代虽亡,治法犹存。”⑥ 因而,致治之方,不是“急得其势”,重新立法,而应急得其人,充分发挥像他那样的“大儒”、“治人”的作用,切实贯彻执行三代之“治法”。

黄宗羲意识到,他生活的时代与荀子之世已完全不同:“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⑦ 他的结论是:“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⑧ 这里的“无法”指无“治法”,或曰无“先王之法”、“天下之法”,有的只是专制君主的“一家之法”,这是一种“非法之法”。他指出,在“非法之法”的桎梏下,即便有“能治人之人”,也难以有所作为。因此,黄宗羲疾呼,当务之急是恢复先王之“治法”。

荀子在“治法犹存”的时代重视“治人”,黄宗羲在“治法”“荡然无具”的情况下强调恢复“治法”。这两位相隔1800年左右的思想家从思路到结论都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和发展的。

首先,他们在治国先应有“治法”这一点上相同,只是荀子认为,三代“治法”在他的时代原本就存在着,黄宗羲则看到他的时代全无“治法”,须先一一恢复之。

其次,他们关于“治法”的价值标准是一致的,都推崇三代“先王之法”。

最后,他们还都认为,“治法”须得“治人”才能发挥作用。黄宗羲说,有了“治法”之

后,“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⑨“其人是也”的“人”,指“治人”。有了“治人”,“治法”才“可以无不行之意”,达到良好的实施状态。荀子也曾说,“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⑩ 两人说的是一样的意思。

梨洲所抨击的不是倡言“有治人无治法”论的荀子,而是死抱着1800年前的“有治人无治法”这句话不放的与他同时代的“即论者”。用时下的话语来说,这“即论者”就是不折不扣的教条主义者、思想僵化者。其《明夷待访录》之旨,正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荀子的“治法”与“治人”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以解决时代所面临的新的问题。

提出该设想的原因:

封建社会里,充斥着崇拜上帝和皇帝的迷信,维系宗法、强行族权、重视血缘的偏私,讲出身、凭门第、定尊卑的特权

君权是罪恶之源,是祸乱之本。君主自私自利,将天下视为自己的私产,无情的剥削,压榨民众。

黄宗羲认为君主应是为天下人兴利除害,而不为自己谋私利的恢复宰相,以分君权

贤明的宰相,倘若天子之子不贤,尚能以之补救。明太祖废除在想的制度是腐败的开始,宦官控制了入阁大臣,入阁大臣无法起到宰相的作用,宦官攫取了宰相的实权,导致了朝廷黑暗。所以,只有加重相权,才能避免朝廷的黑暗,是国家更加的安定。

学校议政,以限君权

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应当是表达民意、议论朝政、帮助天子治理天下的机构。应当继承东汉、北宋时期太学生议论和干预国事的传统,提高学校的政治地位。

君主应定期亲临太学,体察民情、听从劝谏

地方分治,以治集权

分封制不利于中央政教通达与地方;郡县制易造成天下征伐不息

倘若在边境重地设立地方分镇,可以克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弊病,对内可以促进发展,对外足以抵御防患,而且有利于防止君权的过度膨胀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君臣共治,以弱君权

天下之大,非君子一人所能治理君臣应当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黄宗羲反对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反对君主独断专行,强调君与臣应当相互协作,共同向天下人负责。大臣不可以只向君主个人效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本质共同点包括:

1.“经世致用”思想:

主张学以致用,关注现实问题.针对明代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主张“工商皆本”.明末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明末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影响: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2.君主批判思想:

君主的横征暴敛和专断加剧了王朝的危机,他们逐渐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诸多弊病的根源,从而无情地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影响:以顾,黄,王为代表的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第四篇:中国法律思想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表。A30、安人宁国

B1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B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42、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C56、春秋决狱P271

C8、《春秋》决狱

D18、兼相爱,交相利

D63、道法自然P115

D64、道统P116

D74、道统论P357

F16、父子相隐

F52、父子相隐P61

F68、法令滋彰,盗贼多有P124

H17、化性起伪

H25、黄老学派

J45、节制资本

J53、兼爱P100

J72、禁奸止过,莫若重刑P174

K65、康有为P529

L1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L5、律学

L6、理学

L67、律学P292

M4、明德慎罚

M49、明德慎罚P14-15

M75《明夷待访录》P455

M76天罚

Q54、齐物P135

Q58、丘浚P401

S

26、三纲五常

S10、神权法

S24、事皆决于法

S37、师夷长技以制夷

S44、三民主义

S55、赏誉同轨,非诛惧行P158

S62、尚同P98

S66、三民主义P569

S69、三不足P424

T19、天志

T34、天变不足畏

T40、托古改制

T41、太平之世不立刑

T48、天命

T73、天人感应P265

W14、为国以礼

W15、为政以德

W20、无为而治

W27、文武张设

W46、五权宪法

W51、五伦P45

W70、五权宪法P578

X22、信赏必罚

X57、玄学P309

X60、循名责实P42

Y1、以德配天

Y21、以刑去刑

Y28、以礼率律

Y29、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Y31、德礼政刑

Y32、原情定罪

Y35、一家之法

Y36、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Y43、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Y50、以德配天

Z13、《竹刑》

Z2、宗法

Z23、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Z3、周公制礼

Z33、祖宗不足法

Z38、《资政新篇》

Z3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Z59、中体西用P522

Z61、子产P28-29

Z7、铸刑书

Z71、章太炎P58

3问题解答与论述题

D11道家的法律思想

D6、试述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

F5、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H14、试评黄宗羲的启蒙法律思想。

J10“兼相爱,交相利”在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具体L1、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L24、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P43 L4、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M3、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令思想有哪些内容。M7墨家的法律思想S15、对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应如何评价。S16、试评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S20商朝的神权法思想T9 天志是墨家的理想法W13、试述王安石变法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W21、试论述我国古代法律思想中民主性因素W25、论述我国封建正统的法律思想有哪些内容? W3、试综合分析评价我国近代法律思想家对“代议制”的态度。P531、P539、P540 X19 夏朝的神权法思想X2、为什么荀况法律思想具有儒法合流的特点。X22、试论先秦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异同。P43+P142 Y8“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Z12、试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法律思想。Z17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形成的原因Z18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历史形态

五、材料题

1、试根据下列材料,分析韩非法、势、术相结合的法律思想,注意分析韩非为什么不赞成单纯的法治和势治。P193

2、分析明清启蒙思想家法律思想中包涵的民主因素。

3、阅读以下两段文字材料,指出它们会别是谁的法律思想,分析其中所阐述了怎样的法律思想,对它们作也评述,并指出它们的区别。P271、P296

4、刑书、铸刑鼎的材料题

第五篇:中国法律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社会的构建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最令法学界兴奋和充满激情的,莫过于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从开始的法治合法性认证,到现在的法治进程与方案的初评研究,法学界对建设法治国家和建构法治秩序表现出了特有的浓重情怀,诸如中国法治的道路和模式选择、对法治本土资源(包括民间法)的关注、司法改革的探求等等,这些洞见无疑对当下中国法治里程起到了重大的理论推动作用。

对于今日中国而言,民主与法治已成为一种主流话语,尤其在政治生活领域和社会精英层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尤其在立法、司法制度改革等方面。它代表着中国摆脱”边缘化“而进行世界性平等对话、实现强国富民蓝图的已久欺盼和渴望。然而,冷静地观察、体验和分析难免会使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法治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答案似乎并不十分乐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法治的“表层化”现象。

法治是在既定规则之下实现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它是体现自由平等和正义精神的秩序化、总体性的社会生活状态。而我们在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决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表层化”现象。由于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往往把“依法治国”简单地等同于法治,就难免出现了“法律工具主义”和“法律实用主义”的不良倾向。大量迅速的立法不仅存在着与现实脱节而难以实施的状况“即只是”纸面上的法律“而非”生活中的法律“),而且还存在着明显的”权力扩张法律化“现象(包括部门、地方争分权力、扩张权力的一些立法);司法体制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虽然警察和检察官都穿上了新制服,法官也法袍加身,但他们的职业思维、工作程式、法律操作技术等等即便不是依然故我,也是无根本性的改变;虽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上升为治国设计图,但是在一些领导者、执法司法者的思想意识中,还是把具有官本位倾向的“依法治理”等同于以自由、平等权利保障为轴心的法治,缺少权力在法律之下的观念,而社会公众也缺少限制权力和维护权利的信念等等。于是,在从“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乡”等等的“依法治理”热潮中,出现了“治上不治下、治外不治内、治民不治官”的“三治三不治”现象。就是说,民主和法治的呼声不断充斥于耳,而民主和法治的现实却未能映入眼帘,更难以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很多情况下是“新瓶装旧酒”,真正的法治社会离我们还有相当的距离。导致这种法治“表层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只偏重于法律制度的建构(尽管这是十分必要的),而忽略了法治的运行机制及其得以生成,运行和发展变化的社会根基。许多转型国家的法治化进程也表明,仅是简单地移植和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体系并不能必然带来法治。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组织原则,如果没有其得以运营的社会根基和缺少赋予这些制度与组织原则以真实生命力的现代心理基础,也会变成一堆废纸或导致畸形发展。由此看来,探寻和构筑法治的社会根基就

成为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

众所周知:中国一个有着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从封建社会结束到现在还不到100年的时间,封建思想在中国人民的思想中依然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可见,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法治根基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人们法律意识发生偏离,这主要是受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是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枝,并深深植于我国经济基础的土壤里,受到政治、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封建经济的土壤中孕育的封建文化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历代统治阶级主张道德治国,隆礼抑法。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统治者要寻找一种与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相适应的调整社会关系的模式和结构,这就是礼,是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是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秦汉以后,儒家学说大力宣扬三纲五常,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君权、族权、夫权父权融为一体。家庭和人类关系的伦理居于主导地位,其结果导致个人丧失独立的人格,以家族意志代替个人意志个人完全成为了附属物。可以说,历代封建王朝无不将儒家经典奉为教义,成为传统封建文化的核心学说。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崇公非私,“存天理,灭人欲”,片面追求道德价值,竭力否定和贬低个人利益。“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成为千古古训舍利求义,大公无私成为国人的行为准则。传统文化将“义”和“利”严重

对立起来,反对个人拥有自己的物质利益认为利乃罪恶之源。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严重窒息了个人的权利观念,义务本位大行其道。第三,我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而实现“大一统”则要依靠国王。因此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君是现实世界代替天统御臣民和万物的主宰。宋明理学使儒家学说更加哲理化。理学家把“天人合一”观又向前推进一步,他们不再停留在直观地讲“天”,而是把“理”(天理)或“吾心”(良知)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在这多重立体的封建思想压迫下,国人顺从统治,逃遁现实,进而追求内心的完美和自身的完善。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是:“礼法结合”,并且以“礼”为主,以“刑”为辅。礼是积极的规矩,“礼以劝善”;刑是消极的制裁,“刑以惩恶”。即所谓“出礼入刑”。礼是维护以尊卑、贵贱为基础的等级制度的社会伦理体系,其精神原则是“亲亲父为首”与“尊尊君为首”。礼治精神深入人心,对家尽“孝”,对国尽“忠”,成了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要求。可见,礼所强调的是特权、顺从、义务,而不是平等、自由、权利等现代法治观念。古代的“法”主要指刑,其主要作用在于镇压百姓,而不是维护权利。一般百姓会谈“法”色

变,对法充满了恐惧感,认为诉讼是“丢人”、“不光彩”的事情。惟恐避之不及,更勿论对法律的信仰。“无讼、息讼”是其目标,“和睦”、“和谐”是其向往的境界!久而久之,百姓逐渐对法律失去了认同感、依归感。他们无正义的观念,只有服从的义务。

正是以上情况的存在,使中国具有浓重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国家主义兴盛而社会权利明显阙如。在国家利益(皇权利益)至上的同质社会中,根本不存在多元利益、多元社会权利对国家利益、国家权力的分享、分割与制衡,人们的权力思维和伦理思维优于权利思维和法律思维,乡土礼俗的生活方式浓重而法理社会的生活方式式微,造成了“人治”的文化传统、思维历史惯性。这是中国法治进程的最大障碍和法治“表层化”的深层原因。

但是要推进中国法治进程,就不能只注重于制度建构、观念启蒙或本土资源挖掘,而更重要的则是应构筑法治的深层本土社会根基。这就要求大力推进市场经济和加速社会结构转型,尤其要加速市民社会走出国家综合状态的分离、解放进程,培育进多元利益、多元群体、多元价值追求并存互竞的异质社会的形成,培育和促进多元社会权利(包括个人权利、经济组织权利、民间组织权利、新闻媒介权利、民主党派权利、基层自治权利、地方自治权利等等)的生长、壮大并对国家权力进行分解、分割和制衡,借此形成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的社会条件与基础。在此之上,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关注中国的法治本土化因素,培养领导者、执法司法人员和全民的法律意识和信仰,从而使法治早日在中国大地生根和发展。尤

其是要把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信仰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用现代的教育、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来消除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使人民对法律能有一种归属感,让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载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答题.

    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答题 1.简述西周“明德慎罚”思想。 答:西周统治者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提出“明德慎罚”说。“明德”,就是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的意思。周公认为统治者应勤......

    中国法律思想史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周公制礼”记载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补充,整理,制定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礼不下蔗人,刑不......

    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5篇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 教学大纲 葛荃 编著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零零九年九月 目录 绪论 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的总体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章......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二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了( )和"无为而治"的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百家争鸣",其中在法律思想史上最重要......

    中国法律思想史 研究论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秦国依靠法家思想富强称霸,统一六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但是,秦朝也因法家思想走向极权统治,加之奸臣当道,二世而亡。汉朝董......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辅导材料(二)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辅导材料(二) (练习作业二) 函授07法学(本) 一.单项选择题练习1.宋代理学代表人物中,在政治法律思想上最有影响的是。A.丘浚B.朱熹C.王阳明 D.程颢 2.理学的最高范畴是(......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辅导一 (1)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律事务专业(专科)《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辅导一教学辅导一的内容包括教材的两部分内容:序言、第一章,教学重点在第一章。序言着重介绍了中国法律思想......

    中国法律思想史 选择题[范文模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选择题 1.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 )。AC A.亲亲 B.仁 C.尊尊 D.爱 2.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 C A.男尊女卑 B.氏族同婚 C.嫡长继承制 D.分封制 3.明德慎罚”中“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