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复习教案

时间:2019-05-15 04:0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复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复习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复习教案

阅读题复习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使学生变“要我复”为“我要复”。

2、在复习中注重知识的查漏补缺、方法的举一反三和能力的逐步提高。

3、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让学生更能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了这份快乐,我们不但要“温故知新”,更要“知新温故”,这才是有效复习的快乐选择。【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对二年级上册的阅读方法进行整理、归纳。

2、通过复习、训练使学生初步知道(几种)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复习重点、难点】 能归纳与整理阅读的方法 【复习准备】 PPT、资料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谁知道2010年是什么生肖呀?老虎大王在虎年来临之际,要选拔“虎年聪明大使”,今天它来到了我们班选拔,我们有信心闯关成为“虎年聪明大使吗?

二、复习规律,灵活运用

(一)第一关:学会审题

1、出示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读一读,你知道我们要复习什么吗?

2、读一读,你能圈出这个题目中最重要的两个字吗?

3、小结:原来做阅读题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先读再答,才能做对。

(二)第二关:发现规律

1、既然你们这么厉害,那就加入到“虎年聪明大使”的竞选行列去吧,请看第二关。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怎样做呢?

放学了,满天都是乌云,就快下雨了。小红和明明来到学校给学校老师送雨伞和雨鞋。传达室的老爷爷看见他们这么懂事,高兴地笑了。1、这篇短文有

句话。

2、天就快下雨了,和

给老师送伞和雨鞋。

2、请你认真地读短文,完成上面的练习。做完的请与同桌的同学对对答案,说说自己的意见。

3、你们太了不起了,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把这道题做正确的呢?学生边交流,教师边小结:

(1)逐字逐句读题目,弄清楚要做什么。(怎样读题目的呢?)(2)读一道题,知道了意思后,读短文,在短文里找答案。(3)做完要检查。

4、你们真厉害啊,老虎大王要送给大家一个阅读锦囊呢!请读一读这珍贵的阅读锦囊!

一读:知题意 二读:找答案 三读:细检查

(三)第三关:运用规律

1、你看,只要我们好好利用老虎大王赠送的阅读锦囊,一定能让我们成功过关的,下面请看第三关。

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露珠儿,晶晶亮。好像小珍珠,挂在小草上。”太阳听见了,说:“露珠是什么样?让我看看。”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太阳呆住了,“咦,露珠儿呢,哪儿去了?” 1、这段话共有()句。

2、天亮了,醒了,叽叽喳喳唱着歌。

3、露珠儿,晶晶亮,好像

挂在小草上。

4、露珠为什么不见了,是因为()

A、太阳出来了。

B、露珠掉在地上了。

2、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太阳一出来,露珠就会蒸干,才书本上看到的,问爸妈的。)

(四)第四关:灵活运用

1、老虎大王说你们太棒了,阅读锦囊用得太好了,现在要加大难度,你们有信心过关吗?请看第四关。

一天,公鸡对青蛙说:“我的本领最大,太阳是我叫出来的。”青蛙说:“你夜里能把太阳叫出来吗?”公鸡边走边说:“能!”

这天夜里,公鸡大声叫起来。过了一会儿,外面真的亮了。公鸡可高兴了。哪想,主人把鸡关了起来。原来,公鸡看到的是电灯的光。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1、文中共有()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2、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①太阳是公鸡叫出来的。

②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3、读了短文,我想对公鸡说:。

2、你觉得这次老虎大王出的题目,哪题是最难的?有谁有好的方法去解决这题?(把自己当作是短文里的一个人物、找出公鸡做得的不对的地方教会它做对为止;可以给公鸡讲道理。)

3、小结:难的题目要多读几次短文。

(五)第五关:轻松延伸

1、你看,老虎大王说:“你们太聪明了,你们棒到天上去了!”相信只要你用刚才的方法去做,肯定能把下面的题目又快又准地完成的。请看第五关。

小猴做新衣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服。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五丈。”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树叔叔请教。松鼠叔叔说:“我看五寸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为难了,决定向山羊阿姨请教。山羊阿姨用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小猴买了五尺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新衣服。新衣服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到湖边一照,啊!合适极了。

1、短文共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2、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中小猴说的话。

3、小猴做新衣服,先请教,再请教

,最后请教。

4、照样子,写词语。

合适极了

极了

极了

5、读了短文,你知道小猴子能穿上合适的衣服,是听了的话。

2、你觉得刚才完成的这道题,觉得哪里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给大家提点建议吧!

(画句子的时候:要画出完整的一个句子;别漏题了;平常要多积累好的词语;一定要多读短文。)

3、你们把老虎大王送的阅读锦囊用得出神入化了,连老虎大王也举起大拇指称赞你们呢,它说,现在还要让大家细心地完成第六关的闯关行动呢!

奇妙的舌头

猫的舌头上长(zhǎnɡ

chánɡ)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的时候总是伸出来的,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长颈鹿的舌头,能把树上的嫩枝叶卷住,这样吃东西就方便多了。企鹅的舌头长着尖尖的牙齿,能逮住滑溜溜的鱼虾。变色龙的舌头比身体还长(zhǎng

chánɡ),平时藏在嘴里,见到飞虫,能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吃掉。蛇的舌头细长分叉,不停地吐进吐出,能感觉周围的动静。动物的舌头多么奇妙啊!

1、请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的牙齿

()的鱼虾()的舌头

()地吐进吐出

2、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3、读完短文,我知道短文主要讲了。

4、我也能像下面的句子一样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动物的舌头多么奇妙啊!

4、你为什么能做得这么正确呢?(出示学生完成的练习题。)

三、总结拓展,课后提升

这节课在老虎大王的陪伴下,闯关成功,也成为了“虎年的聪明大使”。再一起读读阅读锦囊啦!

第二篇: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重在引导孩子们研究、探究的欲望和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识字8 教材分析:本课由8个词语组成,既让学生识字,又让学生了解古老的神话故事和当代的科学成就,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理解课文。

3、使学生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认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教学方法:观察、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要弄懂这些为什么,就要爱科学,学科学。

二、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小组互相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4、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

1、出示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图片:介绍有关知识并认读词语。

2、听四个神话故事。

3、小组为单位讲述四个神话故事。

3、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讲故事、认读词语。

4、将神话故事与现代科技对比:说说感受,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5、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读出韵律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识字写字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接力认读生字。

二、识字写字:启发引导,自主学习。

1、复习熟字。

2、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组成新字。

3、教师重点讲解“宇宙”的词义。

4、写字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卫、宇宙”

三、读课后的“我会读”。作业设计: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我是什么

教材分析:这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在朗读中感悟“落、打、飘”的不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4、激起小学生爱水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教学难点:了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教具准备:课件、白纸、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赞美水

一、画水,交流图画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播放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

2、利用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2)动动脑

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第三项合并为一项来学。

2、自主合作学习,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

(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3)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句子读好?(4)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我会变”

(1)“我学会了字词”“漂浮”、“碰到”、“雹子” 小黑板出示填空:

云在天空中。

一只小船在水上

着。

想一想,“漂浮”和“飘浮“有什么区别?指名回答。(2)“我是小小朗诵家“

指导读第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第二自然段,“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指名读,评价,练读,再指名读。

(3)师: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冰

霜…… 重点指导朗读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想想,水在江河里是怎么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么跳舞、唱歌的。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要读得让大家感觉到水在奔跑,在跳舞,在唱歌。谁能?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我的脾气、背诵课文

一、回顾所学内容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

二、了解“我的脾气”

1、“我学会了字词”(1)出示词语:

温和

暴躁 灌溉

机器

帮助 淹没

庄稼

冲毁

灾害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 “暴躁”两个词语。(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

(3)填空:有时候,我很

,有时候,我很

。我既给人们带来

,又给人们带来了。

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

2、“我是小小朗诵家”

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的脾气还会怎样?

三、我自信,我能背

1、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2、“展示我自己”(1)自由背诵。

(2)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背诵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

四、我要写好字

利用课件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板书设计: 30 我是什么

我会变: 云

雹子

雪(冰 霜……)

我的家: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我的活动:睡觉 散步 奔跑 唱歌 跳舞 开大会(飞舞 慢跑……)我的脾气:温和 暴躁(……)作业设计: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课后词语。教学反思:

回声

教材分析: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初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谈话揭题:你们有没有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这时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

2、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3、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4、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三、识字写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比赛。

3、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4、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5、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6、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一、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二、精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4、教师运用图片,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5、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1)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三、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我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我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板书设计: 32 回

声波)))))))))))石壁(障碍物)

返回来

教学反思: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材分析:太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宇航员,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太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课文题目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地交待了造成“奇特”的原因。全文共分六个自然节,从“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四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了鲜为人知的太空趣事,条理清楚。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

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你会想到什么?在那遥远的太空,有许许多多神秘而有趣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32课《太空生活趣事多》。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课件激趣

播放课件外国人太空旅行的画面。播放范读动画。

二、自读课文

1、师:请大家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吧。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办法解决,再不会可以画下来,我们一起解决。

2、生读书,师巡视指导。

学生通过自己查拼音、问同桌、问老师等各种方式尝试解决识字读音。

3、指名六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4、师:现在,请大家再自由的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5、读后交流在太空生活的有趣。

三、识字写字

1、小黑板出示:

舒服

必须

绑住 通过 水杯 塑料 咳嗽

钩住

一件事

喷头 设计 淋浴 指名读,齐读。

2、师:同学们,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出来了,你会拼读吗?能组几个词呢?请大家先练练,不会的可以向你的同桌请教。

利用课件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1)请学生自己选字拼读、组词。(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现在请大家仔细看一下田字格中的这8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利用课件中的写一写部分,指导书写。(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师生评议。

四、巩固识字

利用课件中的选一选部分,巩固识字。

五、朗读

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

一、导入

出示生字卡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二、朗读

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读的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得惊奇。

2、全班比赛。

三、感悟

1、师: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课文,然后再小组讨论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读课文。

2、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

3、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4、师: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

5、指名说:“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

6、师:这就叫“失重”,那么到底什么是失重呢?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四、扩展

(1)师: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还有哪些趣事吗?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

引导学生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热

情。

(2)以“我要向杨叔叔学习”为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什么?

板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

喝水

失重

走路

洗澡

作业设计: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教学反思:

活化石

教材分析: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国宝------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这些古生物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一、导入新课

板书:化石,问: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齐读。)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活化石”这课,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3、指名读。

4、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5、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6、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7、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三、识字写字

1、看课件、自主识字。

2、交流识字经验。

3、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4、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 代 孙 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问: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先书空,再引导发现写字规律:左窄右宽。)

5、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6、学生描红,临写。

7、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质疑、读文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二、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2、熟读

象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样的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们,大家想不想把这些古生物介绍给别人听,并让大家都来保护他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3、全班整体检查。

四、拓展

假如你是“活化石”,请你任选一种生物,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先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

伴教锦囊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叫化石。板书设计:

33活化石

银杏树——古生物

珍贵

生长慢

叶子像小扇子

大熊猫——古生物

爱吃竹子

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

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我感到 ……

作业设计: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教学反思: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材分析:本课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向学生介绍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观察法、朗读 教具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课件大棚及彩棉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看,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

3、板书课题: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范读动画,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师生评议。

三、识记生字,学习新词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利用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字词。

3、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同学们非常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吧!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2、课堂讨论交流,师板书:杂交水稻、温室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上画了些什么?(2)“兴致勃勃”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语境理解)(3)谁能把“我”当时的心情读出来?(4)谁能用“兴致勃勃”说一句完整的话?

4、出示袁隆平爷爷培育水稻良种的照片:

师:同学们,这位爷爷你们认识吗?他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他培育出来的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是“引人注目”的?

学生读文,指名回答。

师:假如你是讲解员,会用怎样的语气给参观的人介绍袁隆平爷爷的科技成果?

学生扮演讲解员介绍。

5、学生自学第3~5段

(1)师: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第3~5段,想一想,假如你是讲解员,会怎样向参观的人介绍温室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的技术?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彩色棉花: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2)小组交流,评选组内最佳讲解员。(3)班级交流展示。

五、指导书写,展示交流

1、利用课件中的写一写部分,指导书写。

2、范写“纺”“织”,指导写好“绞丝旁”,写好两个“撇折”。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六、拓展延伸,鼓励想象

1、师:小朋友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知道哪些?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指名学生回答。

2、师:假如你是农业科学家,你将会怎样做?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先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8 教材分析:这项练习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孩子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由途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

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教学准备: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一)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

(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

(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展示台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台

(一)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三)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人教语文二年级上册总复习之四字词语

语文课堂网www.xiexiebang.com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总复习之四字词语 时间:

姓名:

jīn qiū shí jié

jǐnɡ sè yí rén

cénɡ lín jìn rǎn :()

()

()dié cuì liú jīn

tiān ɡāo yún dàn

dà yàn nán fēi()

()

()

qiū ɡāo qì shuǎnɡ

shān hé zhuànɡ měi

wú ɡǔ fēnɡ dēnɡ

()

()

()

ɡuā ɡuǒ piāo xiānɡ

chūn huá qiū shí

qiū shōu dōnɡ cánɡ

()

()

()wén mínɡ zhōnɡ wài xiù lì shén qí

jīn ɡuānɡ shán shǎn

()

()

()qí xínɡ ɡuài zhuànɡ

sì hǎi wéi jiā

hé ǎi kě qīn

()

()

()ɡè zhǒnɡ ɡè yànɡ

lǜ shù chénɡ yīn

xiān huā shènɡ kāi()

()

()lái lái wǎnɡ wǎnɡ

chuān liú bù xī

mínɡ shènɡ ɡǔ jì

()

()

()

fēnɡ jǐnɡ yōu měi

ɡāo lóu dà shà

bù yuē ér tónɡ

()

()

()

chǐ yǒu suǒ duǎn

cùn yǒu suǒ chánɡ

qǔ chánɡ bǔ duǎn

()

()

xiānɡ dé yì zhānɡ

ɡuǎn zhōnɡ kuī bào

zuò jǐnɡ ɡuān tiān

()

()

()

yí yè zhànɡ mù

bú jiàn tài shān

bá miáo zhù zhǎnɡ

()

()

()

tú láo wú ɡōnɡ

ɡuā shú dì luò

shuǐ dào qú chénɡ

()

()

()

wú biān wú jì

zì yán zì yǔ

wān wān qū qū()

()

()

duàn duàn xù xù

yáo yáo bǎi bǎi

wú yǐnɡ wú zōnɡ

()

()

()pò bù jí dài

yì běn zhènɡ jīnɡ

èr huà bù shuō

()

()

()sān xīn èr yì

sì miàn bā fānɡ

wǔ yán liù sè

()

()

()liù shén wú zhǔ

qī zuǐ bā shé

bā xiān ɡuò hǎi

()

()

()jiǔ niú yì máo

shí quán shí měi

bǎi huā qí fànɡ

()

()

()

tūn tūn tǔ tǔ

yì lùn fēn fēn

jiào kǔ lián tiān

()

()

()

语文课堂网www.xiexiebang.com

dànɡ lái dànɡ qù

xuě zhōnɡ sònɡ tàn zhù rén wéi lè

()

()

()jī jī chā chā

bènɡ bènɡ tiào tiào

hòu yì shè rì

()

()

()jīnɡ wèi tián hǎi

chánɡ é bèn yuè

nǚ wā bǔ tiān

()

()

()rén zào wèi xīnɡ

hánɡ kōnɡ mǔ jiàn

yǔ zhòu fēi chuán

()

()

()yùn zài huǒ jiàn

xìnɡ zhì bó bó

yǐn rén zhù mù

()

()

bǎi huā shènɡ kāi

kē xué jì shù()

()

yì huā dú fànɡ bú shì chūn yuán。()

bǎi huā qí

fànɡ chūn)

mǎn(,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第一、二单元字词复习(板书填空)阻遏è、锐不可当dāng 寒噤jìn、仄zè歪、转弯抹mò角、(抹mǒ杀、抹mā布)瓦砾lì、箱箧qiè 肃穆mù、荒谬miù、孤孀shuāng 骇hài人听闻、掳lǔ、震悚sǒng、疮疤chuāng bā、诘jié问 奔丧sāng、狼藉jí、簌簌sù、颓tuí唐 尴尬gān gà 伛yǔ、攥zuàn、取缔dì、骷髅kū lóu、滞zhì笨、愧怍zuò 唏嘘xī xū、伎俩jì liǎng、颠沛pèi、吊唁yàn、文绉绉zhōu

二、学生朗读全部背诵部分,今日重点在于:

1、《桃花源记》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复习《桃花源记》先全文翻译,其次以概括练习来学习。

四、通假字: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五、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2、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滋味好)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及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六、一词多义:

1、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2、志:处处志之(做记号)寻向所志(记号)

3、遂:后遂无问津者(就)遂迷(终于)

4、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5、乃:乃不知有汉(竟然)见渔人乃大惊(于是)

七、加点字解释:

1、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2、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5、皆叹惋(感叹惋惜)

6、便扶向路(沿着)(从前)

7、诣太守(到)

8、欣然规往(计划)

9、未果(实现)

10、后遂无问津者(问路,访求、探求。津:渡口)

八、成语:

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怡然自乐:安闲快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处处都可以听到

九、句子翻译:

1、复行数十步,豁朗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十、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忘 / 路之远近

2、问 / 所从来

3、遂与外人 / 间隔

4、问 / 今是何世

5、此人 / 一一为具言所闻

6、不足 / 为外人道也

7、后 遂 无 问 津 者

十一、在括号里填入文中省略的成分。

1、(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桃源人)具言所闻,(桃源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辞去。

十二、内容探究:

1、概括各段大意,归纳本文主旨:

发现桃林(1段)——进入桃源(2段)——访问桃源(3段)——离开桃源(4段)——寻找桃源(5段)主旨:

1、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

2、桃源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生活和平、宁静;

3、在当时赋税极为繁重的阶级社会,这是农民求之不得的好地方,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世界。

4、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寄托作者对美好、自由、和平的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2、第一段描写桃林景色有何作用?暗示下文将出现奇境,渲染气氛,为下文描写做铺垫。

3、作者笔下桃源有何特点?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生活和平宁静,人民安居乐业,是作者心中理想社会。

4、桃源人为何叹惋?为何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外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频,人民生活痛苦。

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6、“处处志之”与“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为何这样写?暗示桃源并不存在。

十三、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5、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十四、作业:

1、抄字词两遍,背诵内容两遍。

2、复印练习,准备小测。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2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估计上节课不能完成21课的复习,继续。学生就练习来展开,然后再小测。

二、复习《陋室铭》

(一)、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住的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内容理解: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学生复习默写:

《长歌行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作业:默写抄两遍,要求完成双基内容(语言运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3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订正《桃花源记》的小测。(见前)

二、学生齐读《爱莲说》,先翻译全文,再引导内容理解: 《爱莲说》 一、一词多义:之:

1、水陆草木之花(的)

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插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主谓插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5、渔人甚异之(指桃花林的奇景)

二、加点字解释:

1、可爱者甚蕃(多)

2、出淤泥而不染(沾染)

3、宜乎众矣(应当)

4、陶后鲜有闻(少)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6、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7、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

8、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三、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晋陶渊明 / 独爱菊

2、予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五、内容探究:

1、理解性填空:

(1)文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同《岳阳楼记》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意义相同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隐喻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句子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比喻君子品质高尚,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赞颂莲花正直又通达事理的名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莲、牡丹各象征哪种人?莲:君子; 菊:隐士; 牡丹: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

3、作者心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品质?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特立独行,正直不阿,豁达大度等等。

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5、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学生默写上节课三首诗。

四、作业:抄《桃花源记》小测内容一遍,未完成双基的继续。复印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4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小测。

二、学生背诵三首诗

《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引导学生复习三、四单元字词,黑板填空: 跋涉bá shè、惟妙惟肖xiào、巧妙绝伦lún 轩榭xuān xiè、丘壑hè嶙峋lín xún、镂lòu空、重峦luán叠嶂zhàng

磬qìng、蟠pán龙、金銮luán殿 帷wéi幕、伧cāng俗 孕yùn育、销xiāo声匿nì迹(候hòu鸟、诸侯hóu、闽侯hòu)衰shuāi草连天、(鬓毛衰cuī、)风雪载zài途、(记载zǎi、)蟾蜍chán chú两栖qī 褶zhě皱、追溯sù、天衣无缝fèng、(缝féng补)藩fān篱、归咎jiù、面颊jiá、喷嚏tì、唠唠叨叨láo láo dao dao、(唠lào嗑、)

四、作业:字词与默写抄两遍。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5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学生默写。

二、复习句子翻译:《核舟记》 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3、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7、嘻,技亦灵怪矣哉。(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大道之行也》 句子翻译: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有归宿。)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三、学生抄句子翻译一遍。其余时间订正小测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6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学生背诵:

《三峡》 郦道元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二、引导学生复习《三峡》

一、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中断)二、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2、绝:绝山献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沿溯阻绝(断)

三、加点字解释:

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日光)

3、至于夏水襄陵(上)

4、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5、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6、不以疾也(快)

7、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8、飞漱其间(冲刷)

9、清荣峻茂(高而陡峭)

10、虽乘奔御风(快跑的马)

11、绝山献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四、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五、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自三峡 / 七百里中

2、自非 / 亭午夜分

3、或 / 王命急宣

4、虽 / 乘奔御风

5、故 / 渔者歌曰

6、其 / 间千二百里

六、内容探究:

1、概括各段大意:(1)三峡山势高峻(2)夏天的三峡水流湍急(3)春冬之时的三峡水缓流清,景色优美(4)秋天的三峡高猿长啸,凄婉萧瑟。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 山——高、大、多 水——夏:猛急;春冬:清绿奇;秋:凄凉

3、用原文回答: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5、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三、复印练习,准备小测。抄默写内容两遍。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7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小测。

二、复习课文:《答谢中书书》

一、加点字解释

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晓雾将歇(消散)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争相)(跳出)

6、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二、句子翻译: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三、内容探究: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山水相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之美。(色彩配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之美(晨昏变化)

三、上节课三首诗默写

四、作业:抄句子翻译一遍。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8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默写: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订正小测

四、复习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词: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到。遂:于是。至:到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

5、月色入户 户:窗户

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三、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四、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五、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七、句子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五、作业:默写抄两遍。完成阅读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9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句子翻译复习: 《观潮》 句子翻译: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2、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6、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而且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空闲。《湖心亭看雪》 句子翻译:

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二、名著指导: 《西游记》 【阅读概括】

一、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主要描写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全书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的故事,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及取经的缘由;第13回--100回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真经,修成正果。

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相关故事情节:

1、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正直勇敢、机智顽强,疾妖如仇。善于和各式各样的妖魔作斗争。

①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神、四海龙王前来效劳;有时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有时对佛祖、观音也常常出言不逊;对人间之王更加蔑视。他对乌鸡国的国王说:“我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九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就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

②不畏惧艰难险阻退缩,失败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如:三打白骨精、在火焰山三调芭焦扇、在盘丝洞斗蜘蛛精。

③明辨是非、除强扶弱、疾恶如仇,机智灵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如:三调芭蕉扇,熄灭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天竺国识破了月宫玉兔变成的假公主,救回了真公主;在朱紫国斗败了观音走失的金毛狮,治好国王的病。

2、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

①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如:高老庄招亲;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变成美女试探师徒四人取经诚心,结果猪八戒上当,愿为女婿,其余三人都经受住考验);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甚至还藏了私房钱,塞在耳朵里。

②忠勇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就改、淳朴憨厚。如: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识破,将怪打死。八戒趁机进馋言,使唐僧终于赶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

3、唐僧:是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时昏庸顽固,是非不分,一遇妖魔就涕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不谢反赶;让孙悟空背红孩儿;盘丝洞七妖作法,唐僧自作主张去化斋,徒弟们好言相劝,无奈唐僧十分固执,结果成了七个女妖的“上门午餐”。

4、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

5、神仙:

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武艺,教给长生法术、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观音(医治人参果树、收服红孩儿、真假美猴王、收服通天河鱼怪、收服麒麟山吼子怪)玉皇大帝(收服黄袍怪、识别假猴王、收服狮驼洞三怪)太上老君(将孙悟空关进炼丹炉、收服独角兕大王)

镇元大仙(五庄观种人参果)东来佛祖(即弥勒佛、降服黄眉童儿)二郎神(捉住大闹天空孙悟空、打败九头怪)

托塔天王和哪吒(征讨齐天大圣、捉住金鼻白毛老鼠精、助降铁扇公主与牛魔王)

6、妖怪:

黄眉大王、六耳猕猴、通天河鱼怪、独角兕大王、白骨精、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狮魔王(假乌鸡国国王)、黄袍怪、九头怪(盗走祭赛国金光寺的舍利子佛宝)

狮驼洞三怪(老妖,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大口能吞十万人马;二怪——峨眉山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三怪——大鹏金翅鹊,被如来收服)吼子怪(抢走抢走朱紫国东宫金圣娘娘)、蜘蛛精、玉兔精(假扮天竺国公主)铁扇公主与牛魔王、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车迟国比法术)金鼻白毛老鼠精(半截观音、地涌夫人,被托塔天王父子捉住)

三、精彩故事情节:

1、大闹天空(第四回——第七回)

2、四圣试禅心(第二十三回)

3、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四回——第二十六回)

4、三打白骨精、智降黄袍怪(第二十七回——第三十一回)

5、真假美猴王(第五十七回——第五十八回)

6、三调芭蕉扇(第五十九回——第六十一回)

7、小雷音遇黄眉大王(第六十五回——第六十六回)

8、朱紫国斗败金毛狮(第六十八回——第七十一回)

9、盘丝洞灭蜘蛛精(第七十二回——第七十三回)

四、阅读感受(推荐语):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三、作业:抄句子翻译一遍。完成复习,要求学生综合复习,准备考试。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上册 假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假如》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情感铺垫

1.(孩子们,想故事吗?)播放《神笔马良》动画片。(多神笔神的笔啊!)

2.你想拥有这枝神奇的笔吗?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叫——假如(板题)谁来读读课题?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读音?(RU)让我们深情地呼唤——(齐读课题)这首小诗就藏在语文书的108面,赶快找到它吧!

二、初读课文,聆听爱

1.刘老师都迫不及待地想读课文啦!想听吗? 2.老师读得怎么样?

3.你们听得真认真!词语朋友都赶来向你们致敬呢!快跟它打声招呼吧!我的词语可会变魔术哦!谁想做魔术师来读读这?看谁的魔术变得精彩。(这条路通向遥远的地方)(小鸟在寻找食物呢!)(真健康的宝宝啊!)(操场上好多人哦!)(小女孩怎么在哭泣?)(好香的谷粒哦!)再来读读这些词语朋友吧!

4.瞧!字宝宝也到咱们教室来作客了,小朋友们好,我今天带了好多神笔呢!想得到吗?(自由读,小老师)

5.还想要神笔吗?来叫叫它吧!(组词)哎,它怎么还不变啊!原来他还有一个名字呢(读组词)6.我这枝大神笔要画一幅美丽的画哦?只要你读对了,画就出来了(火车读)

7.神笔给我画了一幅美丽的画,把字宝宝也悄悄送回了课文,你还认识吗?那就拿起笔,边读边画,假如有神笔,作者想帮助谁?(板书)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1.我们天天生活在快乐与幸福中,但是小树还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小鸟还在苦苦等待妈妈回来,失去双腿的西西还呆呆地坐在轮椅上。(同时:课件呈现三幅图,并配上伤感的背景音乐)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

图2:树枝上鸟窝中的两只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图3: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望外面的世界。预设:

2.看着这些图,你心情怎样?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最想帮助谁? 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T1小节)你来读读写小树的这个小节吧!小树为什么需要帮助?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孩子们,起立,我们就是那棵小树,师:“呼──呼──”北风一阵接着一阵,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课件)

学生亲身体验:全体起立, 在教师动情的朗诵中,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在动作模拟中理解“缩”、“叹息”)角色转换,师生对话:(配头饰)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在叹息什么?多可怜的小树啊!你来读读句话。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3)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让我们一起为小树画个红太阳吧!让我们去看看现在的小树吧!

4)师:让我们坐下来享受这美好的阳光吧,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你还会缩着身子吗?还会叹息吗?是啊!红太阳来了,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多快乐的小树啊!)

(5)看到小树再也不感到寒冷,再也不害怕冬天。小女孩的心里(很开心),我们的心里也很(开心),让我们快乐地读读小女孩和我们的美好心愿。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在师生评议练习有感情朗读)学习第二节(小树成长得多快活啊!你还想帮助谁?)

孩子们,请看小鸟在伤心的落泪,在焦急的叫着喊着。你好像听到它在说什么?

小鸟饿极了,鸟妈妈去哪了?(出示“遥远”)遥远就是指—很远很远。可能到哪些遥远的地方捕食?到遥远的地方捕食,可能遇到什么危险?师引:遥远的途中,鸟妈妈早已筋疲力尽,可小鸟却只能——生:苦苦„„

也许还会到猎人的捕杀,可小鸟也只能——生:生:苦苦„„

3.多焦急的小鸟啊!此时此刻,它最需要什么?是呀,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就会给你画谷粒。(板书)谷粒来了,小鸟在高地叫着,他在说什么?你喜欢吗?你来读读这句话(评价)他给我们送来了谷粒。小鸟小鸟,你喜欢谷粒还是喜欢许多好吃的谷粒?为什么?引读有了许多谷粒,鸟妈妈一再也„„有了许多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4.多快乐的小鸟啊!让我们祝愿鸟宝宝快快长大吧!(齐)(板书)学习第三节诗

(1)出示图(西是个怎样的孩子,让我们去看看西西吧!)

(2)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痛苦?(在想象说话中感悟“不幸”一词)

不能奔跑的西西是多么的—生:不幸 不能游戏的西西也是多么的—生:不幸 不能上学的西西更是多么的—生:不幸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不幸的西西有太多的事不能做,只能(出示句)西西只坐在屋里,„„多伤心、多无奈的西西啊!你来读读这句话。(评价)多伤心的西西啊!你能学看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吗?(看到了不幸的西西,你想对他说什么?)

(3)谢谢你们对西西的关心。小作者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看到不幸的西西,所以作者说——我们也想说——我们更想对全世界说——(出示我一定„„)

(4)西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瞧,他来了,你看到西西在做什么?有了好腿的西还能和我们做什么?是呀!假如有神笔,还会只望着小树吗?还会只望着飞燕吗?还会只坐在屋里吗?是啊!他再也不会„„(课件)

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指名读,师生评议。(板书)

四、自主积累,提升情感

1.作者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她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学生自由背诵)

能不能把三个愿望连起来背一背?老师给你们配上好听的音乐。(配乐背诵)

2.小作者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感悟文末的省略号)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出作者的话没说完吗?是啊!作者的愿望何止这三个,小树是植物的代表,小鸟是动物,西西是弱势群体的代表。

3.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

是呀,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和我们都有如马良一样的爱心,爱心就是一枝神笔!

五、拓展想象,释放情感

1.一个有爱心的人,随时都会想着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生自由说)

2.是啊!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幸等着我们去帮助。提供拓展想象的图片:污水、车祸„„师在一边低沉地叙述(他多么希望自己能站起来。河水污染让一条条鱼儿无家可归。每年有多少人因车祸丧生。一棵棵树木就这样被人砍光了!)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内容说,更可以自由想象说,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愿望尤其加以肯定、赞赏。

3.学生仿写小诗一节。4.贴在“爱心家园”上。

六、板书设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小树 不再叹息

谷粒 小鸟 不再哭泣 好腿 西西 不再残疾 „„ „„ „„

这个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教学主要内容,同时拓展延伸也在板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用心

爱心

专心 4 太阳假如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复习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复习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欢庆 6

    最新版 欢庆 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回声 3

    最新版 回声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4.激发学生探索科学......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教学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五单元) 复习目标: 1、认会46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2、会用多音字“为喝教 背 曲 好 种 行 都 兴觉 重”组词。 3、能够写出带有“疒......

    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学期的知识多音字,各种形式的词语,句子等。 2、能举一反三,列出更多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欢迎来到“智慧大擂台......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模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一、小苍耳的识字乐园1.按要求填空。 “两”字共有( )笔,第三笔是( )。 “海”字共有( )笔,第六笔是( )。 “极”字共有( )笔。第五笔是( )。......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教案

    2013年秋学期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熟记本单元我会认的生字,及各类四字词语。并会用多音字组词。 2、会背默古诗。 3、能够写出带有相同部首的字。 4......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看雪 5

    最新版 看雪 教材简说 隔着海峡,望着宝岛,听着阵阵涛声,想着美丽的日月潭。那里有春节,那里有龙舟,那里有浓浓的乡音,那里有深深的乡愁。只是,那里很少有雪。那里的孩子们多么希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看雪 6

    最新版 看雪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