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精品学案
25.《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学习重、难点】
1.重点:朗读背诵文言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预习提纲】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2.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3.熟读并尽量背诵。4.整理重点字词,写在下面。
【合作展示】 《咏雪》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 3.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 4. “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 5.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6.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或者你给雪来一个恰当的比喻。《陈太丘与友期》 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3.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讨论并归纳: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检测反馈】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分)
2.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3.释词:(4分)日中:()
舍去:()无礼:()
引之:()
。(3分)
4.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分)
5.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
6.“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3分)
7.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4分)
(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1.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4分)2.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大未必佳(大: ⑵韪大))
。(3分)
(大:
⑶人以其语语之(语:
语:)⑷诣门者(诣:)))⑸奕世为通好(奕世:
⑹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4.译文:(4分)⑴莫不奇之。
⑵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5.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4分)
6.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4分)
【学习心得】
25.《世说新语》两则
【合作展示】 《咏雪》
1.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2.指子女,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3.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4.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喻而“笑乐”。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5.有两种相反的意见。(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6.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像鹅毛漫天飞舞;像蒲公英子 《陈太丘与友期》
3.(1)他认为客人“无礼”“无信”谴责他,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颖、机智,懂礼识义;(2)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4.有两种看法。(1)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2)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检测反馈】
(一)1.元方,语言和行为 2.守信用、讲礼貌。3.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 4.“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5.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6.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二)1.陈韪;聪明 2.年老未必佳 3.⑴大:长大⑵大:非常,表程度深⑶语:话;语:告诉⑷诣:前往,到⑸奕世:累世,世世代代⑹盛名:很大的名望 4.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不正确,孔文举是在诡辩。6.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导学案
第25课 《世说新语》两则
总编号:NO.6 七年级语文组
刘均卓
任晓丽
何峥
备课组长:任晓丽
主备人:刘均卓
审批:
咏雪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其作者的文学常识;累积常见文言词语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深入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
学习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学习难点:文中两个比喻的比较
一、情境导入:(2分钟)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词义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2、作者,朝宋彭城人(现江苏徐州),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自读教材:(结合注释,完成下列小题,时间3分钟)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骤()絮()奕()韫()......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⑴内集: ⑵讲论文义: ......⑶俄而: ⑷差可拟: .....⑸未若: ⑹因: ...
三、小组交流,整体感知。
学法提示:
1、⑴朗读课文,同学评议。⑵小组齐读。
2、对照注释,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画下来。(8分钟)
3、翻译词句: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4、翻译全文(提示:组内合作,共同完成翻译,要求文白对照,字字落实。)
5、再次朗读(提示:读出语气,重音,节奏)。
四、交流展示(10分钟)
⑴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⑵“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⑶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五、当堂反馈(5分钟)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兄子胡儿曰:“。”兄女曰:“。” 公大笑乐。
2、解释下列加粗部分的含义。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 ②俄而雪骤________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3、简答。
《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
答:
六、总结提升(5分钟)
华歆王朗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é,即)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入。歆曰:“本(当初)所以疑(迟疑不决),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同“耶”,呢)?”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
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王朗和华歆的人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累积常见文言词语;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的故事;感悟古人的智慧和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点:
1、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一、预习检测 解释加点字
⑴期行:
⑵期日中: .....⑶舍去: ⑷乃至: ....⑸尊君在否: ⑹相委而去: ..⑺下车引之: ⑻入门不顾: ..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⑴朗读课文,同学评议。⑵齐读。
2、对照注释,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画下来。
3、翻译词句:
⑴待君久不至,已去。⑵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翻译全文
5、再次朗读(读出语气,重音,节奏)。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10分钟)
1、文章一共提到几个人?主要人物有几个?陈太丘既然不是主要人物,那么文章第一句能否省略?
2、对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3、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4、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
5、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四、当堂反馈(8分钟)
1、给加点字注音 ⑴尊君在否()
⑵
友人惭()
..2语段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5.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五、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宽,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愿同学们从今天的文言文学习中得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第三篇:人教七年级上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3、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教学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课文前言,然后让学生说说古代有哪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咏雪》(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1、先请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 刘义庆(403——444),南宋人,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作为史实来看,绝大多数无关紧要。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世说新语》的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它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它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二)诵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2、全班齐背,再抽查个别学生背诵。(三)疏通课文大意 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和《词语手册》,自己先把课文口译一遍,然后在班级交流,逐句请学生来翻译。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四)合作研讨
1、文中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文中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就此谈谈你自己的感受。明确:融洽、欢快、轻松。后一问要学生各抒己见。
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文中的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如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三、当堂完成课堂练习,并再次背诵课文。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咏雪》,并当堂默写。
2、文学常识回顾。
3、文中重点字词解释:内集 讲论文义 俄而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二、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读课文,说大意。
1、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至熟练为止。
2、让学生同桌合作,理解疑难词句,并口头翻译课文。
3、请一位学生说说课文大意。
4、之后班级交流,逐句翻译课文。疑难字词,教师加以强调。(二)读课文,说人物。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集体揣摩对话的语气、语调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试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要求准确、流畅和有感情。
3、从文中任选一个人物,根据其言行举止说说自己的整体感受。如:元方——聪明、懂得为人的道理。(三)读课文,说语言。
1、默读课文,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的含义。如:期、舌去、乃、尊君、不、委、家君、则、引、顾。
2、默读课文,理解一些文言语句的含义。(四)读课文,说看法。
1、文中哪两个词语是全文的核心?(无礼、无信)
2、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借陈记义正辞严的斥责,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3、你认为文中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五)当堂背诵比赛。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预 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1、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刘义庆: 《世说新语》:
2、掌握字音:
雪骤 差可拟 无奕女 道韫 陈寔 尊君在不
3、《咏雪》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4、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5、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1、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2、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3、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1、解释加粗的词:
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
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行()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下车引之()入门不顾()
相委而去()撒盐空中差可拟()()
2、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3、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水很活泼
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我说对:“对,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我对:“对。等等,不对!” 天天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她的句子,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别人看懂,□要有自己的语言。孩子的语言如同他们的画,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规范自然是规范了,却也枯萎了。当然这仅是我的说法,老师们未必会这么认为。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字词的规范的习以为常的用法,而不是写诗。老师的心里或许也不认为“水很活泼”就是病句。然而还有监督老师的人。想来想去,事情就复杂了。
我对天天说:“你造的这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 天天一脸不解,问:“为什么?” 是啊,我也想问为什么。
1.对于“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这句话,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活泼”,刻画的是水的泼动 C.“水很活泼”不规范
D.“水很活泼”是作者的心情的反映
2.“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这句话意思是()A.“水很活泼”就是一句诗 B.“水很活泼”诗意还不够浓 C.“水很活泼”是散文的语言
D.“水很活泼”形象、生动、有创意
3.“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我”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A.事情很复杂 B.老师可能会认为这是病句
C.书本上没有这样的句子 D.保住考试的好成绩 4.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5.“活泼一词经常用在人或动物身上,造来造去就不新鲜了”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回归到何处恰当?
答: 6.文中有两处“□”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A.既……又
B.不但……而且 C.又……又
D.并……并
7.文中有一处画波纹线“
”的句子,说法对吗?试用一句话说明你的观点。
第五篇:语文:第6课《理想》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理 想》
教师寄语: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
——(法)蒙田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旨。
3、品味诗歌凝炼、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4、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学习过程: 资料袋:
了解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寂寥()扒窃()玷污()诅咒()洗濯().....缀连()莹莹()船舶()蜕()倔强()......
2、解释下列词语 海天相吻: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诵读感知
3、,学生听读、欣赏。
4、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5、通过朗读课文,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文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
理解探究
6、小组内合作,试着分析本诗歌的结构。
合作释疑
7、这首诗意蕴丰富,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你是否都读懂了呢?请细读诗歌,勾画出自己不懂得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请组长将交流会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纸上,然后全班交流。
8、理想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形象来表达理想的意义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拓展迁移
9、品读课文语言,仿照第一节诗,写几句话。
10、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你应该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重温经典
11、积累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