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音乐的节奏活动:玩具恰恰恰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幼儿个人意志的发展,给儿童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目前,我们音乐教学中的节奏练习形式单
一、枯燥,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我发现生活中,孩子们对各种不同质地的物品通过敲打发出的声音很感兴趣,并能表现出不同的节奏。因此,我设计了本次节奏活动:通过让幼儿自由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制作简单的节奏乐器,并 进行演奏,充分给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而《玩具恰恰恰》这首歌曲旋律明快、节奏感强,是我园中班早操音乐中幼儿最喜欢的音乐,孩子在做操时通过不同的动作(如拍手、跺脚等),已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特点。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了这首歌曲让幼儿尝试用日常生活的物品来为它进行伴奏,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创造能力。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尝试用日常生活中是物品来制作简单的乐器,并会用节奏 x x xx x、xxxx xxxx 进行伴奏。
3、初步掌握轮奏及看指挥演奏的方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
1、独木桥,城门(进口处贴有节奏符号的标志),图谱、节奏卡、打击乐器。
2、自制乐器材料:罐子、钥匙、碟子、豆子等。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以去“玩具国”为目的,在去的路上(小桥处、城门处)引导幼儿打出节奏 x x xx x,xxxx xxxx。
三、熟悉音乐并配器演奏。
1、出示图谱,请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
2、分析乐曲节奏。
3、请幼儿用响板、串铃、沙锤进行演奏。
四、引导幼儿自制打击乐器,尝试用自制乐器演奏。
1、出示收集的生活物品,引导幼儿制作简单的乐器。
2、幼儿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乐器,教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用自制乐器演奏两遍。
五、随音乐做动作出活动室。
教师小结,舞蹈《快乐舞》出活动室。
第二篇:节奏恰恰恰
《节奏恰恰恰》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节奏训练是通过掌握各种节拍、各种时值的音符所组成的节奏型。理解节奏对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观音乐的能力。在这堂课中我采用傣族当地方言小卜少和小卜冒用声势动作来解决八分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又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二声部节奏训练和卡农节奏练习。【案例描述】(一)看风光导入
1、教师播放西双版纳风光,学生入情入境。引出当地语言文化。
师:小朋友们快看,美丽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一年四季都春色满园,有椰树掩映的多民族村寨、竹楼,还有高高耸立的楼塔,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你们想到西双版纳去看看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下当地的语言文化吧!
2、学生聆听当地方言小卜冒小卜少加上特定的动作做回声式模仿及问答式对话。
师: 在当地称呼男孩小卜冒(呼喊的手型),你们跟我这样做,小卜冒(拍腿)男孩叫小卜冒。
师: 当地称呼女孩小卜少(呼喊的手型), 小卜少(拍肩)女孩叫小卜少。我们怎样才能把小卜冒和小卜少称呼的更准确点呢?注意重音记号。
师:起立,男同学呼喊女同学(小卜少)女同学应答(小卜冒)。加上特定动作。
师:同学们应答的真好,现在由黄老师来问,请同学们回答。谁是小卜冒?
生: 我是小卜冒。(男生)师: 谁是小卜少? 生: 我是小卜少。(女生)师:(第二遍再加手拍)同学们衔接的真好!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配合当地方言的节奏练习再加上声势动作,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重音记号的加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不同的节奏型。】(二)学八分附点音符
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对,“幸福号”列车向我们驶来了,火车司机说只有通过节奏游戏才能去往美丽的西双版纳,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我们看看车厢里都有哪些小音符呢?红色的车厢里和蓝色的车厢?
生: X X
师: 黄色和绿色车厢里藏着哪些小音符呢?哦,原来藏着小卜冒.我们把小卜冒带进节奏里把它读一遍。把小卜冒换成”嗒”来读。配合上语言(小卜冒)拍击,直至学生把语言的辅助内化到心里,可以准确拍击。
师:我们请一位小老师带领着我们读一读。能把重音记号读出来吗? 小老师第一遍带领拍击时不再使用语言辅助,第二遍口读不出声的带读。
师: 我们来做个二声部节奏合奏练习吧!女同学用“嗒”拍手读节奏,男同学用“咚”跺脚读节拍,做二声部节奏合奏练习。再相互轮换。
【设计意图:把节奏型装进火车车厢里,增加了音乐课的趣味性。请小老师带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口读但不出声,有助于学生的聆听。用不同声响和动作练习二声部节奏合奏,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配合。】(三)学切分节奏
师: 我们再看看“幸福二号”火车和“幸福一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生:红车车厢和蓝色车厢是一样的。原来黄色和绿色车厢里藏着小卜少。1、配合上语言(小卜少)拍击,直至学生把语言的辅助内化到心里,可以准确拍击。
2、小老师第一遍带领拍击时不再使用语言辅助,第二遍口读不出声的带读。3、女同学用“嗒”拍手读节奏,男同学用“咚”拍腿读节奏,做相隔一小节的卡农练习。再相互轮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幸福二号”的节奏型。不同声势的卡农形式的节奏训练,有助于学生接触更复杂的多声部配合和对节奏的兴趣。】(四)玩节奏游戏
1、去掉节奏里的若干小节,让学生节奏记忆。
2、伴随音乐,拍击节奏,登上开往西双版纳的火车。
师: 两辆“幸福号”火车一起开来了,我们用30秒的时间把车厢里的音符都记忆下来。我们把八节车厢的音符连续的读出来吧!我们伴随着音乐登上开往西双版纳的幸福号列车吧!
【设计意图:通过限定时间的游戏,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记忆。最后把节奏带进歌曲《火车开了》,达到了学习节奏的目的。】 【案例分析】
1、“小卜冒”“小卜少”是通过配合语言的方法,帮助学生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带有语言词意的节奏片断比单纯的节奏拍击模仿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一问一答的游戏学生练习起来饶有兴趣。
2、切分节奏在于重音的变化,重音本应在小节第一拍,切分节奏时,第一个音符仍为重拍音,但是因为第二个音符的长度,使它得到了一个特殊的重音。所以我运用固定的肢体语言来记忆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3、让学生用不同声势做二声部节奏合奏练习,特别应提示学生相互的聆听、配合,节奏的二声部配合是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的协调配合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这种能力应该尽早培养。通过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接触更复杂的多声部配合和对节奏的兴趣。
4、最后让学生背诵节奏短句,提高学生音乐记忆。将学过的节奏融入到歌曲中,最后为歌曲服务。这也是节奏学习的目的。【案例反思】
本节课从傣族的风光和方言导入,学习八分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通过不同的声势动作来解决二声部节奏合奏和卡农节奏练习。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从中我有所感悟:
1、运用语言来进行节奏训练,音乐的节奏主要来自人类的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本课我就采取傣族方言小卜少和小卜冒作为“节奏基石”,用拍手、拍腿、拍肩等肢体动作来进行节奏感的培养,训练精确的听觉、记忆力以及形式感。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中心环节。奥尔夫还认为“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
2、音乐记忆力是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节奏的训练能够增强音乐记忆力在
节奏训练中,读、打节奏是较为常用的,课上将两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即读节奏型手打基本拍或者是手打节奏脚打基本拍,这种方式从学习节奏开始就一直沿用,对于二声部节奏来讲,更需要借助多种能够制造声响的物质,将节奏训练多样化,增加节奏训练的兴趣。
3、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能给儿童带来欢乐,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还有助于儿童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开发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在音乐课堂中,我以音乐游戏为主线,设计节奏教学。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音乐的伴随和引导下做节奏训练。
第三篇:《快乐恰恰恰》小学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
二、新授:
1、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24页的《木瓜恰恰恰》。
2、学习歌谱:
1)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
2)认识二分音符x-,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
3)视唱歌谱
4)师生接唱
3、学习歌词
1)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
2)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
3)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
4)学生跟随老师唱,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5)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三、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感受印度人们围在水果滩边,叫卖、选购、品尝的热闹场面。
四、课堂小结
第四篇:一年级音乐木瓜恰恰恰
木瓜恰恰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 音乐(简谱)一年级 上册 《木瓜恰恰恰》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能够创造性地表演说唱歌曲。
教学重点: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吗?在集市上卖东西时除了说、吆喝外,还可以用唱的方式进行。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叫卖歌──《木瓜恰恰恰》。
二、学习新歌 1.解释叫卖歌
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体裁──叫卖歌),恰恰恰属于拉丁舞,这首歌运用了恰恰舞的节奏。
2.听歌曲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听后让学生说出感受)3.认识歌曲中出现的水果。
师:这首歌曲中出现了许多盛产于马来西亚的水果,我们来认一认。(播放课件)4.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为歌曲配上集市一角的画面。
5.用节奏的形式来读歌词,了解歌曲内容并为学习歌曲打基础。(恰恰恰属于衬词,暂时不读)6.学习曲谱。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几小节,其余的让学生分组自学。7.教师分句弹乐谱,学生填歌词,不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切分音的地方加以重点练习)8.分小组进行自学。
9.集体跟琴唱。(要求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去演唱)10.男生唱歌词,女生唱衬词。11.女生唱歌词,男生唱衬词。12.教师唱歌曲,找一名学生唱衬词。13.欣赏叫卖歌。
师:除了《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外,你还知道哪些歌曲属于叫卖歌?(歌曲《卖汤圆》《卖报歌》《冰糖葫芦》等等)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歌曲片段让其欣赏。三、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师:除了用衬词恰恰恰给歌曲伴奏外,还可以用乐器为歌曲伴奏。1.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拿出自制乐器沙锤为歌曲伴奏。2.女生演唱,男生用腰鼓为歌曲伴奏。
四、创设情境表演“集市一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川都出产哪些水果吗?请你们用自己熟悉的旋律或自己创作的旋律来推销这些水果好吗? 1.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了解活动情况。2.小组展示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五、小结:
师:叫卖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为我们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音乐,为大家创作出更好的叫卖歌曲。
教后反思:
1.本节课是以唱歌教学为主的音乐课,学生在学习新歌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按歌曲的节奏形式朗读歌词,为学习歌曲打基础;在学习曲谱的过程中,先带领学生唱比较典型的几小节,然后让他们分组自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把打击乐器引进课堂。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在 XX X 的地方除了用衬词唱出来外,还让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现有的乐器──腰鼓,进行伴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在进行创设情境表演“集市一角”这一内容时,学生对本地所出产的水果比较熟悉,有的学生用熟悉的旋律,有的学生用自编的旋律进行创作,使课堂气氛很快达到了高潮。
4.这篇教案设计的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一堂课也不能承载的太多,更存在许多不足,例如能有教师范唱的环节就会更好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课堂上尽量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四年级音乐木瓜恰恰恰教案
四年级音乐木瓜恰恰恰教案
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简介印尼,了解一些“叫卖”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的节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各种水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来放松一下。(播放音乐,学生和老师一起律动。)
过渡语:同学们的模仿力可真棒,现在就让老师带你们去市场上转转,看看那里都发生了哪些新鲜事。
二、导入:
.教师拿报纸表演卖报的情景。
师: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那你们说说老师是卖什么的?
生:卖报纸的。
师:回答正确,那告诉老师,我是用什么方式叫卖的?
生:唱歌的形式。
师:对。那你们是不是觉得很新鲜呀?
生:是。
师:这种方式和我们平时说话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有旋律感、生动、嘹亮、悠长。
师:这种流传在民间的以唱歌的方式来叫卖的歌曲就叫卖歌。
2.(出示叫卖歌曲含义)师生齐读共同了解其含义。
过渡语: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首叫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看这首歌曲是卖什么的?
三、学习歌曲
(一)听一听
.(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歌曲)生仔细听。
生:这首歌曲是卖水果的。
师:它的主打产品是什么水果?
生:木瓜。(出示木瓜图片)
2.生描述木瓜的形状、颜色、味道。
(二)了解印尼
.你知道木瓜生长在哪儿吗?(多媒体展示画面,师讲解)
木瓜主要产地在印尼,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由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13667个大小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人们称为千岛之国。由于那里的火山十分活跃,所以被称为火山之国。印尼小姑娘漂亮的服饰和翩翩的舞姿都令人赏人悦目。印尼最有名的旅游胜地巴厘岛,那里风景如画,景色怡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有神仙岛、花之岛的美称,那里盛产水果,有芒果、番石榴、榴莲,还有木瓜,看,我们来到了热闹的水果市场,如果要让你来卖水果,你会怎么叫卖?
(生:我高兴急切地吆喝:我的水果好,快来买呀!)
2.那我们来听听还有哪些水果?听录音范唱。
3.师范唱。
4.体验歌曲带来的感受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听听这首歌,听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生:活泼、欢快、喜悦……
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木瓜恰恰恰》(出示歌名)。
5.感受恰恰韵律。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这首歌哪儿最有特点?
生:恰恰恰
师:这个恰恰恰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出现在每个乐句的前面还是末尾?(师生一起说“恰恰恰”。)
6.师生一起随着歌声唱唱轻快的“恰恰恰”。
7.如果让你给这段歌声加上伴奏的话,你觉得在哪儿加比较合适?(生略)让我们拿起自己制作的沙锤来为这段音乐加上伴奏。
8.大家仔细看,我随着音乐加上了恰恰恰的动作,大家可能发现,不管我手上的动作怎样变化,我都随着音乐在扭胯,让我们来试试吧。
9.我们一起边说边做,看谁的动作既能合上音乐的感觉又和别人都不一样(师生共同扭胯)。(发现较好学生,请她上台带领同学们再来一次。)
0.刚才我们又唱又跳,真开心!
(三)唱一唱
.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出示歌谱放伴奏)
2.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师:第一部分的四句节奏是一样的。后部分的两句是一样的。也就是刚才我们的吆喝节奏。
3.学唱第一部分歌词
⑴读歌词
⑵唱歌词
⑶分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4.学唱第二部分歌词
⑴读歌词
⑵唱歌词
⑶分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5.自学第三部分
⑴读歌词
⑵唱歌词
⑶分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6.完整演唱
7.生表演唱并用打击乐伴奏
四、歌曲拓展
师:老师这儿还有些叫卖歌曲,听听这是在叫卖什么呢?
听赏《卖汤圆》《新货郎》《冰糖葫芦》
师:我们刚才听了3首叫卖歌曲,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答)
师:欢快、活泼、幽默、诙谐其实就是叫卖歌的特点。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对叫卖歌曲的学习,了解了叫卖歌曲的特点,这些极富情趣的演唱给了我们极大的艺术享受。其实啊,这些音乐都于我们的生活,只要你多做有心人,你也一定可以创作出动听有趣的音乐。好,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