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时间:2019-05-15 04:5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第一篇: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材第二册P10页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回顾准备:

1、复习十几组成

2、拍手组成。

3、创设情景 出示:过年的主题图

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交流:

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会解答吗?

2、整理算式 15-9= 14-9= 12-9=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

4、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1)分组探究(2)汇报成果

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

1、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果子后面是算式)

2、交流经验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

3、出示:迷宫路线图!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学生试算 展示学生作品。

4、出示:

-9=

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5、学习了十几减9,你能发现十几减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教学内容:

P12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

关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

9+()=11

9+()=15 9+()= 12

9+()= 16

9+()=13

9+()=17

9+()=14

9+()=18

二、新课: 1.教学例1。①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板书:9+2=11 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这样,比较快。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根据意思列出算式。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2)教学14-9=5,方法同上。课间活动。3。教学例3。方法同例2。4.教学例4。学生试着完成题目。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1、2题。2.练习一的第1、2题。十几减9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12——15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9+()=13 9+()=16 9+()=15 13-()=9

16-9=()15-9=()9+()=18 9+()=14 9+()=17 18-9=()

14-()=9 17-()=9(2)12-9=()11-9=()

27-9=()(3)听算练习(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8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课堂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11-9-2= 19-9-5= 18-9-7= 17-9-6= 14-9-3= 15-9-4= 15 17

—9= 13

十几减8 教学内容:课本P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圆片13个,表示虚线用的毛线一条。教学过程:

一、基本技能训练:

1、看卡片写得数,做完集体订正(1)8+3= 8+7= 8+4= 8+6= 8+5= 8+8= 8+9= 8+10=(2)13-9= 16-9= 12-9= 11-9= 15-9= 18-9= 17-9= 14-9=

2、说说“14-9”的计算过程

3、出示:

8+()=12 8+()=14 12-8=()

14-8=()8+()=15 8+()=17 15-8=()

17-8=()

二、探索交流:

搽掉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

这里12、15、14、17、都减一个什么数?

今天就是希望大家能自己找到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1.观察主题图:

四人小组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问题解答。2.想想刚才你是怎么算十几减8的? 用小圆片代替金鱼摆一摆。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交流汇报算法

三、自主巩固练习:

1、可以边摆边算。完成P15做一做第1题

学生上黑板边摆边算。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独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第2题。集体订正。四.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训练。

2、限时口算20题。十几减8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做减想加的计算方法,提高十几减8的计算正确率。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

先填()里的数,再计算(指定学生上台练习)

看卡片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12-8= 16-8= 13-8= 17-8= 14-8= 11-8= 16-8= 17-9=

二、练习:

1、游戏!

找凳子,学生手哪算式卡片找到有合适数字的凳子坐下,每组派代表上来比一比哪组又对又快。

2、找朋友游戏。

三四组发算式 一二组发数字卡片 互相找朋友。

3、完成16页第1,2题 先提出问题再列算式解答。

4、第3题 开火车完成。

5、独立完成课本练习第5——8题

三、课堂作业:

四、基础训练:

1、限时口算

2、听算练习。

十几减8减9的混合练习教学内容:十几减8减9的混合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十几减8减9的混合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分析能力。

2、初步掌握求另一个加数的提问和解答,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混合练习:

1、复习十几减9,引导学生找规律。11 12***9 9

依次移动9,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 得数,并填到方格里。

2、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

问:十几减9的得数和被减数的个位数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老师举例说明。3.口算下面各题

13-9= 14-9= 16-9= 11-9= 15-9= 18-9= 12-9= 17-9=

二、复习十几减8: 12***9

依次移动8,让学生填出相减的得数 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8的规律(同上)

3、口算

14-8= 12-8= 16-8= 17-8= 13-8= 15-8=

三、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练习

2、限时口算50题。

四、独立完成: 第22页4——7题

十几减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练习三的第1、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复习用的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制做),12个黄圆片和虚线圈。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题):

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举卡片给出得数。然后变换一下题目的顺序再做一遍”。7+4 7+67+5 7+7 7+97+8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先让全班学生举卡片回答,然后改变顺序再练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7+()=11 7+()=137+()=12 7+()=157+()=167+()=14

二、新课:

1.教学教科书第11页例1。

教师出示绒板或黑板上贴好12个图片的图,接着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12个图片)

提问:“现在拿走7个(同时用虚线用起7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

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12减7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7加几得12,因为7加5得12,所以12减7等于5。)教师对照黑板上的图,再说一遍。教师再问:“谁能再说一说怎样算12减7等于几?”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叫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然后让学生把书上例1中的两个空填好。出示例2左边的题目:11-7=

提问:“要算11减7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7加几得11,因为7加4得11,所以 11减 7等于 4。)再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出示例2右边的题目:15-7=

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可以)学生回答后,再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让学生翻开教科书,把例2填完全。然后集体订正。3.教学例3。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看着例3,教师提醒学生;“下面的3道题大家自己算,算的时候先要想一想,每道题减7,应该怎样想。然后把得数直接填在□里。

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记下来。集体订正时,让有错误的学生说得数,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别的同学发表意见,共同帮助出错的学生改正。

三、巩固练习:

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做第1题。做之前教师说明,要先做左边的两题,再做中间的两题,最后做右边的两题。订正每一组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做这些减法题是怎样想的,它的得数能不能利用上面的加法题来得到。再让学生做第2题。做的要求同第1题。然后集体订正。也要注意让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课间活动。2.小结。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几个减法算式,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7)板书:十几减7。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12-7和15-7),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教师总结说:做十几减7的减法题,要想7加几得被减数。

3.做练习三的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订正时,可以再选

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十几减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和“做一做”,第17页练习三的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脱离直观直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6的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复习用口算卡片,把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制成一组练习卡片,把练习五的第2题制成卡片教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学生举卡片回答。6+5=13-7=6+6=9+6= 7+6= 8+6=17-8=14-8= 6+8=6+9=6+7=15-9= 2.准备题。

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出的数。6+()=126+()=146+()=13 6+()=11 6+()=156+()=10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将例1写在黑板上。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十几减

9、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题,都是想加算减,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学生说出得数后再指名一学生说说想的过程。教师出示“13-6=□。” 提问:计算13-6怎样想?

让学生翻开书,在例1中的括号和□中填上适当的数,再指名中下生说一遍想的过程。2.教学例2。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三道题(手指三道例题),想一想,每道题得数是多少?

教师逐个订正完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十几减6的题怎样算。算十几减6的题目,先想6加几得到这个被减数(可手指例题示范),那么想出来的这个数(用例题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数。

三、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第l~3题。(1)做第1题。

提问:请同学们先看左边这幅图,有多少个小号?圈上6个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右边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然后让学生把算式和得数写在书上。

集体订正,可以了解一下(通过举手)全班全对的有多少,有错误的有几个,以便差生及时得到辅导。

(2)做第2题。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也要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看有什么联系。课间活动。

2.做练习四的第1题。

教师板书出第1题。随便指一个数,学生说得数,反复练习后,让学生把算式列在写字格内。3.做练习四的第2题。教师将第2题中的表格贴在黑板上,手拿6的数字卡片,随便放在一个数字的下方让学生说减法的得数。

说完一遍后,可以再指名让两个学生说,教师指后,看谁说得快,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

4.做练习四的第3题、第4题。

这两题可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5.做练习四的第5题。指定两名学生读题。

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读出算式和得数,并口述答案。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6)板书:十几减6。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11-6和13-6)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总结;做十几减6的题,要想什么?(要想6加几得被减数。)

用 数 学

教学内容:P19——18页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小明起床吃早餐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桌上有12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1、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

用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20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13-4=

15-6=

17-9=

14-7=

11-5= 11-9=

14-6=

16-7=

12-3=

18-9=

2、看图填算式:

?个

(学生动手摆算式)

有15个 12-4=8

12-8=4

15-7=8

二、导入:

出示P20森林动物图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剩几只小鹿?

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15、9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练习: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吃水不忘挖井人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学习“忘、挖、井”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六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毛主席的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激发学生兴趣,歌舞创境

1、(3名男生、3名女生台前准备,一女生主持)

主持人: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六个人想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吗?希望你们能喜欢。(6名同学随着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随曲调拍手)

师:你喜欢他们的表演吗?那么,你都看懂或听懂什么了?

2、教师相机小结,学生认识生字

对!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 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相机出示:主席、领导、革命、解放)。让我们大家在毛主席 伟大品质人格的鼓舞下大声地读出它们吧!愿意吧吗?(生齐读)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

二、板书课题、理解认字。

1、齐读课题

问:看到课题后,你们有话要说吗?(自由发展)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

2、认识生字“忘、挖、井。”

师:谁来当今天的小悟空,用你的火眼金睛把题目中的三个生字挑出来,并用你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读一读吗?(指名)

设计意图:孙悟空是小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一个传奇人物,本课创设这一小小的情境,目的是想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学得有兴趣、乐学。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前面情境大胆猜,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前先说说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完后找出或检验上面问题的答案,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2、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识“战士、时刻、想念。”

意图:在故事情境中识字,降低了识字难度。

3、师指字板。聪明的小悟空们,再来施展一下你们的法力,把这些字在课文中做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好吗?(学生边做标记边认读,再次识记生字)

4、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可互相取长补短。

5、出示句条。老师这有几条句子,看看谁能读一读。(如,“我今天忘记带课本了”;爸爸正在地里挖土„„)生:个别读、齐读、会读的一起读等。

6、出示卡片。词:谁来当今天的小师傅(唐僧)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考考悟空们的认字情况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继续保持朗读的热情。

7、游戏:交朋友

想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吗?那就请你拿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板把卡片贴在你喜欢的方法的后面,心里还要明确为什么贴在那?这样你就能和他们交上朋友了!

(师放轻音乐,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进行识记,教师参与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中,尤其要注意帮助差生识字)

设计意图:全员参与,多感官互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任务。

8、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再读课文,感悟文章。

1、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你想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为什么?(目的是明确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们怎么读?(目的是使朗读的同学能发扬优点,发现不足)

三名同学读课文,教师相机范读学生们容易读错的字、词、句,起示范、正音的作用。3、想象、扩展

出示题目:

a、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b、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

c、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设计意图:调动全员参与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中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4、再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

五、练习书写“忘、想、念”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3、学生独立写其余2个字,随时进行指导。

六、总结、作业

小朋友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辉事迹。下节课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小故事或小节目等准备好,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他的风采!

师生一起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舞中结束。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自己读一遍课文。(学生自读)

1、指名读一遍课文

2、同学自己在书上标出有几段。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2、提问:“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什么意思?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名读第1段

1.提问: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这儿”指哪儿?

2.要求:回答出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

(二)自由读的形式读第2段。

1.讨论: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2.板书:

3.朗读这段,指名3~5人。

(三)齐读第3段。

1.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

2.提问: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四、指名读全文

五、小结:这课书告诉我们什么事?乡亲们为什么立这块碑?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称象2

称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体会曹冲的聪明。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展开合理想像,理解“直”“才”的意思。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体会曹冲的聪明。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展开合理想像,理解“直”“才”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展开合理想像,理解“直”“才”的意思。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曹冲么?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呀?(他很聪明,只活了13岁)

师:你们看他了解的可真多,你是从哪知道的这些知识呀?(书中)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养成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曹冲小时候的一个故事,请大家一起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标好自然段。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个)课文中的词语你们都认识了么?快看他们来了。

出示:称象 秤杆

师:秤和称有什么不同?今天老师也带来一杆秤,你们见过么,在哪见过?(中药房)你真是个认真观察的孩子。那你还知道那些秤啊?(出示图片)看看这幅图,你知道那里是秤杆吗?当秤杆保持水平时,这个秤砣的重量加上秤杆上的标度就是你称得懂戏的重量了。

师:有一个字老师给描成兰色了,为什么呀?那这个字还读什么呀?你能组一个词语么?(栏杆、旗杆)

师:你知道船舷是哪么?谁来指指?(学生指)

出示:又高又大 又()又()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呀?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么?(又大又圆,又黑又亮,又细又长)

评:你们积累的词语可真多。

师:我如果说“又胖又瘦”行么?意思是不能矛盾的。

出示:一()墙 一()秤 四()柱子 一()大象 一()船

师:很好,课文中的细节你们都注意到了,老师想告诉你们括号里的词语叫量词,以前我们学过很多,比如,一双鞋,一张桌子。希望你们能用心记住他们。谁再来读读这些词语?要把括号里的词语读清楚。

三、细读课文:

质疑

师:看来,字词你们已经掌握的很熟练了,那么,请你再读读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么?(用的什么办法?为什么称象?)

师:你们问的问题很好,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听讲,问题一定会解决的。

(一)什么样、哪来的:师:谁来说说?

这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么?你能看着书上的图说说么?

你能把大象又高又大的样子读出来么?

自己练习一下。(指名读)

师:这么大的一头象到底是哪来的呀?课文中有介绍么?谁来读读?

过度:看来,一千多年前,要想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讲述了怎样的称象方法,快看看课文,找找哪些人提出了称象的办法?

(官员们、曹冲)

(二)官员的办法:

师:官员们提出了怎样的办法呢?快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师: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说?

师:官员们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那他们在干什么呢,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说说么?(议论)

师:那你们用几个字概括一下官员们提出来的办法么?(造大秤、宰大象)

师:这两种办法好么?为什么?

(造大秤根本就不现实,因为大象那么大,根本就没有人能把大秤提起来;宰大象就更不现实了,大象都死了,知道重量也没有用了。)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不同意官员们想出的办法,那曹操同意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曹操听了直摇头

师:那我想把这句话改改,谁来读读,哪句话写的好呀?为什么?

(直摇头表示曹操很不同意,如果改了意思就没有这么深了)

师: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呀?你能加上动作么?(自己练习一下)

师:谁来读读?

评:我仿佛看到了曹操摇头表示不赞成的样子。

(三)曹冲的办法:

师:看来,官员们没能想出好办法来,那曹冲想出了怎样的办法呀?自己读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画下来。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4个)

师:曹冲称象的办法你读懂了么?结合课文中的图看看,想想他的办法可以分成几步,在书上标出序号。

师:你能用第一步是、第二步是---这样的句式说说么?小组之间先说说。

师:谁来说一说。(同时放课件)

师:你们看明白了么?你们看,这个孩子只有七岁,却把话说得这么有条理,你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最后”这样的词语说一说么?

师:曹冲用称石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那么,你们知道石头的重量为什么等于大象的重量么?(讨论一下)

师:是的,大象是个庞然大物,我们无法称出它的重量,但是我们如果把大象换成一块一块的石头,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看,曹冲多聪明呀?那么,你们知道曹冲是怎么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的么?(讨论一下)

师:他受到官员的哪些启发了?船当大秤,水当人,一块块的石头就是一块块的大象)

师:看来,他认真思考了。那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呀?(聪明、爱动脑筋)

师:你们说的很对,那他的年龄呢?(很小)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读读。

出示: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师:我想把这句话改改,你们看好么,为什么?

(才七岁说明他的年龄特别的小,但很聪明。)

师:那么,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呀?

(四)结果

师:用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么?从哪看出来的?(5段)我们一起读读。

三、拓展

师:曹冲受官员们的启发想出了称象的办法,那你们如果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你受曹冲称象的启发又能想出怎样的办法呢?你的办法好在哪呀?

(可以不费人力,计算起来更方便。)

评:看来你们也很聪明。

师:科技发展到今天,要想称出大象的重量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那现在我们想想曹冲称象这件事,你又有什么启发呢?

师: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曹冲一样做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一下有关曹冲的小故事。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十几减8

十几减8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能力教学点: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德育教学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圆片13个,表示虚线用的毛线一条。

教学过程:

一、基本技能训练:

1、看卡片写得数,做完集体订正(1)8+3= 8+7= 8+4= 8+6= 8+5= 8+8= 8+9= 8+10=(2)13-9= 16-9= 12-9= 11-9=

15-9= 18-9= 17-9= 14-9=

2、说说“14-9”的计算过程

3、出示:

8+()=12 8+()=14 12-8=()

14-8=()8+()=15 8+()=17 15-8=()

17-8=()

二、探索交流:

搽掉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

这里12、15、14、17、都减一个什么数?

今天就是希望大家能自己找到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1.观察主题图:

四人小组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问题解答。2.想想刚才你是怎么算十几减8的? 用小圆片代替金鱼摆一摆。

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交流汇报算法

三、自主巩固练习:

1、可以边摆边算。完成P15做一做第1题

学生上黑板边摆边算。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独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第2题。集体订正。

四.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训练。

2、限时口算20题。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左、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左、右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二者相比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件等;学生:学习用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课件演示米老鼠智慧交通)指挥交通干什么?我们平时走路靠那边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

(3)米老鼠想做健身操给大家看一看。(课件演示,学生跟着一起做)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肩抖一抖。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肩抖一抖。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脚跺一跺。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脚跺一跺。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放下来。(4)出示手模型板帖。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3.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2)提出要求:

①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② 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③ 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 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⑤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

1.第4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从左往右数你是第()。2.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左、右 左 右 右 左 课后小记:

下载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打印)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第2、3页。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

    一年级音乐下册 咏鹅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咏鹅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咏鹅》。 2.结合歌曲旋律模仿鹅的不同姿态,并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目的:1.学唱由唐诗创编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四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

    一年级音乐下册 小雨沙沙沙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小雨沙沙沙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 3.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

    一年级音乐下册 小动物唱歌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小动物唱歌 【教材分析】 《小动物唱歌》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小动物在唱歌”中的内容。教学中与自然科学常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听......

    一年级音乐下册 乃哟乃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乃哟乃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 指导学生以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乃哟乃》,用身体的动作感受土族民歌的特点韵味。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运用听、写等方法进......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轴对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轴对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过程与方法: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认识人民币1教学内容: 教科书46~48页,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能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