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细跳月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阿细跳月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以法衣哨村调查为例
摘要:自古以来,人依环境而存,环境因人造而变。一定的环境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与环境的相互适应是文化与环境持续存在的原因。为适应和改造生态环境,彝族阿细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化。阿细跳月的发源彝族阿细人的生存环境、民风习俗存在紧密联系。阿细跳月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壤中勃兴起来,并坚实地和那土生的土壤联系着。
关键词:阿细跳月、环境、变化 1田野调查点概况
弥勒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门,全县辖区面积404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回、苗、傣、壮等21个民族,现有人口53万人,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2%,其中彝族(阿细、阿哲、阿乌、撒尼、大小黑彝、大小白彝)有16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仅彝族阿细人就有6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弥勒既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又是世界上唯一与“弥勒佛”同名的县,山水园林别样俊秀,人文景观瑰奇秀美,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蜚声中外的《阿细跳月》、古老神秘的《阿细祭火》、彝族(阿细)口传传世史诗《阿细先基》等,承载着深厚灿烂的弥勒民族文化。
弥勒县西一镇、西二镇、西三镇,即当地所说的西山一带是彝族阿细人的主要聚居地,同时也是阿细跳月的诞生地。法衣哨村隶属弥勒县西三镇蚂蚁村委会,是一个拥有彝族传统文化的彝族阿细人山寨,除了阿细跳月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外,还存有刀叉舞以及村民自编的阿细山歌等。法衣哨村地处红河州北大门,东与戈西村委会相连;南与马龙村委会相连;西与散坡村会委相连;北与大麦村委会相连。辖区面积11.31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有耕地1,502.38亩,其中人均耕地1.90亩;有林地12,950.4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18户,人口798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地理环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奇峰异石林立,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树木繁密,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高。
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其中缺水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喀斯特地貌致使雨水易渗入地下,地表水和地下水极为缺乏。由于村里没有水田,村民种植的多半是旱地作物。20世纪90年代前,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村民一直以来都严格地按照农作物生长的自然周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被紧紧地禁锢在土地上。受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大,文化知识落后等突出问题。法衣哨村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传统生态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展现出一派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人和村兴的景象,被誉为“阿细文明的发祥地”,以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被列为州级“民族文化生态特色村”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县级“文明村”,成为红河州北大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阿细跳月起源的环境因素
与其他阿细村寨一样,法衣哨村一直沿传着阿细跳月。阿细跳月是彝族支系 阿细人最具神韵与民族风情的民间集体舞蹈。阿细跳月在彝族阿细语里叫做“嘎斯比”也叫“阿博比”意思是“欢乐地跳”,其由来无文字可考。关于阿细跳月的起源,众说纷纭。
一说源于劳动。传说很早以前,彝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奴隶生活,每当春耕时节,他们白天给土司头人干活,夜间才能借着月光赶种自己的“火地”。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人们光着脚板劳动,脚被烫疼了就抬起来跳两下,还“啧啧”地喊两声,这就形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1]法衣哨村村民的生存环境和状况是艰苦的。他们生活在山林里,居住的地方分三个层次,下面可耕,中间可居,上面可牧。改革开放前,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村民们还从事着畜牧和狩猎活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狭小的可牧区域,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狩猎也不能解决生存。然而,村民在生产生活中也总结了规律,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阿细民间也流传有布谷鸟开始唱歌,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春不种,秋无收。村民必须赶节令耕种,他们居住的地方土地贫瘠,就要放火烧荒,进行耕种。据村里老人讲,他们那时能穿上最好的鞋子,是自己用橡胶订制的凉鞋。橡胶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昂贵的奢求。有的甚至没鞋,就穿自己编的草鞋。下地劳动时,为保护鞋子,他们不穿鞋。地里的火桩荆棘刺到脚底,就会不断地抬脚,形成舞蹈的基本步伐。阿细跳月是阿细人适应刀耕火种生活的产物。
村里以及阿细民间,更为广泛的流传来自阿细创世史诗《阿细先基》。唱道:远古的那一代,远古的那一年,阿细山上住着一对爱神 :男的是勇敢顽强的猎人阿者。女的是像月亮一般美丽善良的阿娥,过着蜜一样的幸福生活。可是后来,大地连年干旱,一对饥饿的公羊竟然为了一匹枯草而大动干戈,四只猗角撞击而出的火星点燃了焦灼的大地。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阿者惦念家中织布的阿娥,于是,他心急火燎的呼唤:“阿娥——!阿娥——!”面对滚滚而来的大火,在家织布的阿娥心系在山上打猎的阿者,于是,她柔肠寸断:“阿者——!阿者——!”这些阿细的先民们,在阿者和阿娥的率领下,不断地交换着左右脚,躲闪着跳跃着身子扑打熊熊燃烧的大火。三天三夜后,这场蔓延大地的野火终于被扑灭了。他们就这么欢呼着,拥抱着,跳跃着,就连残肢断臂的伤者也跳起了笨拙的舞蹈。在欢跳中,阿者偶尔弄响了背在背上的弓弦,悠悠的弓弦声十分动听,于是就引起了阿者的联想,于是就造出了最初的助跳乐器三弦。从此之后,每当月明风清之夜,阿细人就点着燃篝火,追忆起这段感人的故事,就跳起了欢乐的“阿细跳月”。从此,阿娥和阿者的故事就写进了阿细人的生活;阿娥和阿者的故事就写进了举世著名的《阿细的先基》。[2]阿细婚恋自由,对象在节日跳乐或在公房里与异性对歌中物色。每逢节日或摔跤会,男女青年成群的跳乐,双方借机选择意中人。若双方确有心意,在跳大三弦时脚会自然而然勾起来或以目传情。跳大三弦结束,男青年可以邀请女青年去谈情说爱。阿细结婚很简单,不请客不送礼。结婚这天早晨,男的扛锄头、斧子,女的带日常用的镰刀、背带、蓑衣到约定的地点相会,同到男家地里劳动。到早饭时,男的带工具,女的背烧柴回男家认爹妈和家中亲人。下午继续下地劳动。第二天男的在一个小伙伴的陪同下,跟着女的到妇家认岳父岳母和家中亲属。男的给女家挑三挑水,就和女方家一起下地劳动。女方照样不请客送礼、不喝酒。当晚男的一定赶回家,不许在女方家过夜,以后两人就可以在男方家共同生活。阿细人的婚礼是那种虔诚于劳动的精神。于是,每当阿细小伙子邀约小姑娘们“跳阿细跳月”时所唱的第一句歌声是高亢嘹亮的“阿娥——!” 阿细姑娘应答小伙子们进行“阿细跳月”时所唱的第一句歌声是舒人心绪的“阿者——!”阿娥和阿者是阿细人永远的一对爱神,阿娥和阿者是阿细人的楷模!如今的阿细人,都是阿娥和阿者的一脉相传的传人,每一个阿细人都是能歌善舞的阿娥和阿者;每一个阿细人都是急公好义的阿娥和阿者!生活中阿娥阿者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我爱你”之意,“阿娥,阿者”正是男女双方表达的爱慕之意。
阿细跳月的产生与阿细人的历史也有传说。传说“阿细人”是古代的“古莫” 部落,曾与纳西族先民“磨蛮”部联合成立了“越析诏”。公元736年,唐朝派内给事王承训到南诏,协助蒙舍诏“同破剑川”,“遂平三浪”后,把越析诏的辖地送给南诏管理。从此,阿细先民成了南诏的“奴隶军”。那时,在南诏的西北部,有一个进行畜产品和药材交易的重镇叫“铁桥”,常受吐蕃侵扰。吐蕃占领该镇后沿山筑城,城岩相融,易守难攻。南诏军多次攻打,都无功而返。南诏王皮逻阁便派“奴隶军”去攻打。“奴隶军”首领“莫拉”命大家赶来一群羊,每个羊角上都捆上火把,点燃后赶上铁桥城。羊是喜爬悬崖的动物,加之头上燃着火,便拼命往上爬。没一袋烟功夫,整个铁桥城和山上都燃起熊熊大火,吐蕃兵于是溃不成军。“奴隶军” 乘势攻占了铁桥城。“奴隶军”熄灭火下山时,打闹着,嬉笑着,追逐着,明火烫伤了脚(以前阿细先民从不穿鞋都打赤脚),就换脚单跳,还高叫着“阿止,阿止,阿止吾止阿止”(意为阿哟,阿哟,阿哟依喂阿哟),一路冲下山去。那以后,“奴隶军”常跳“打火舞”自娱自乐。到明朝时,由于民族压迫深重,阿细人举行了大大小小数十次反抗斗争,最为壮烈的“十八寨起义”失败后,阿细人退居到了那时还是深山老林的弥勒西山。首领阿采担起重任,带领阿细人度过艰难的岁月。为使阿细人解脱悲哀,振作起来,阿采还叫阿细人跳“三弦舞”,后来又对“三弦舞”进行了改善。[3]就这样,西山开始繁荣起来,阿细人也有了笑声和欢乐。
以上传说虽还不能完全囊括流传于西山区的所有传说,但却最具代表性。从整个传说系统来看,终有一条没有变,那就是与“火”有关。传说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共同记忆。凝集着一个民族、族群的自我认同感。透露出阿细跳月与火的关系。火与舞蹈之间,存在着某种心理上和艺术上的联系,将两者作为审美对象来看,则共同凝集着人类生命的情感体验。对火的崇拜根源于彝族的自然崇拜。彝族人崇尚火, 从生下来在火塘边进行的命名仪式,与火离不开的各种活动, 一生都与火结缘。[4]他们认为, 火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带来了熟食, 驱走了凶猛的野兽。人们渐渐认识到火的种种好处,于是想办法把火种保留下来。但由于不能对火加以很好地控制和利用, 不是火种被雨淋熄, 就是山火肆虐。人们开始对火的功能和威力感到惊奇和神秘, 对火又敬又怕, 自然想象出有一种神灵在主宰着火。
文化发展离不开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而自然基础主要是地理环境。没有地理环境,人不能生存,更不可能有什么文化创造。人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就需要适应它,这种适应就是文化创造文化适应。这种适应首先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地理环境提供人类生活的生活资料,也提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类只有在创造物质文化基础上才创造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阿细人创造的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山区人民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他们战胜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世代生活在这里,战天斗地、勇武奋发。阿细文化消极的一面却成了自然环境致命的打击。受山区自然环境限制,山区人们小农经济思想浓厚,视野不开阔,目光短浅,传统意识固执,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因为山地多,相互隔绝性好,各民族聚居一方,来往不方便,相互干扰少,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其文化的传统性和历史继承性表现得较为突出,这样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3阿细跳月的发展与人文因素
阿细跳月是阿细文化的代表和艺术的最高形式。阿细跳月最显著的特点是穿戴节日盛装和大三弦。
阿细男子,无论老幼,都喜欢穿“麻布褂子”,布料为阿细妇女自种、自砍、自晒、自泡、自撕皮、自纺、自织、自制的麻织衣裤,以利在山区荆棘密布的羊肠小道上行走和布满石头的红土地上劳动。特别是小伙子,内穿一件雪白的衬衣,外套一件钉有十一排红扣的麻布褂子,加兰色青布裤子,穿白色球鞋,算是阿细人的帅哥美男子了。“红排扣子麻布褂”,成了阿细男子衣服的明显特征。阿细人常居深山,以虎为伴,视虎如神,虎是男子勇猛、威风的象征,所以才把虎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打仗时,扛的是虎旗;娱乐时,耍的是虎舞;家里的装饰品,大都刻有老虎形状。就连房子顶上,也要立上一尊威猛的老虎。“麻布褂子的十一排红扣”,实际就是守护和保卫阿细平安的十一只猛虎。相传阿细人长途迁徙的时候,有十一位专司保卫部族安全的首领,他们蓄长发,吊大木耳环,戴银手镯,肩扛长矛,腰佩弯刀,身披羊皮毡,脚穿羊皮制凉鞋,身穿“麻布褂”,头戴青色布带,又“野”又“猛”。部族大部分安全到达目的地,十一位勇士却先后牺牲在迁徙的路途中。为纪念阿细人的十一位勇士,女人们就在男人穿的“麻布褂”上绣上十一只形状像老虎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纺织成的扣子,并想方设法把男子打扮成十一位勇士的形象,以保村寨平安,家人安康。
妇女头饰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县文化馆彝族阿细支妇女毕华同志,在领导和阿细群众的支持下,作了必要的改进,以塑料包裹上黑绒布并加了花朵再把零星的装饰品联成一盘,既美观又省事。上身饰用麻布或棉布做衣,都是长襟,前襟较短,后襟较长,前襟左边镶绿布,右边镶红布,后襟两边镶绿布。衣服颜色搭配:后背为蓝色,前面左部为蓝色、右部为黑色,两袖为黑色,袖端绣白底红、绿、黄花。手袖较短,适应劳作。衣领、衣胸,纹花绣朵,非常美观。肩背阿细妇女用手工精制的刺绣花卉高精工艺小挎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阿细妇女的裤脚较短,裤料为棉布,呈黑色,裤口镶有深绿色、金黄深红的花边。阿细妇女身腰系红绿腰带,多系绿色棉布,它的作用是防寒护体,在劳动时还用于插带镰刀,在跳乐时增添异彩。
服饰上的金黄色、银白色体现阿细人的自尊、自重。黑色、蓝色体现阿细人的勤劳、朴实。红色、绿色体现阿细人的勇敢、文明、欢乐。英俊潇洒的阿细男青年和容貌端庄的女青年的服饰中,白底黑线条花所显的是阿细人的诚信,白底红花所现的是阿细人的热情,白底绿彩所表达的是阿细人好客之心情。
4环境变迁中阿细跳月的变化 阿细跳月是集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根植于阿细人的社会生活中,伴随着阿细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变化,它的产生和变化与阿细人的发源、迁徙以及阿细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很多村里的老人很难清晰地描述阿细跳月,只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在其先祖辈就有了,他们也是听老人们讲,跟着长辈们学习。他们不知道这一舞蹈如何而来、有着怎样的渊源。
透过缤纷各异的传说或隐或现地勾勒出阿细跳月的起源与嬗变的轨迹。早期阿细人的跳乐, 还处于男女老幼同场共舞的形态男舞者持小三胡、葫芦三弦、树叶、四弦等乐器边奏边舞。舞步简单, 左右脚交替走“ 跨颤步” 一步一拍掌,身激前附, 逆时钾边歌应舞一盆后又顺时针跳一圈, 无限反复。民初以后, 阿细乐器有了长足的发展, 出现了大中小多种制式和高中低音的竹笛。原来的葫苦三弦已逐渐演变成木质小三弦, 并出现了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制式。年青人已感到原来的跳乐过于古板缓慢, 并逐步把一步一拍掌的双腿跨颤步, 改为一跳一拍掌的单腿“颠跳步气稍后, 又试着把这种单腿颠姚步与双腿弹跳步交替运用而发展成阿细青年舞的基本舞步— “ 弹跳步” , 并在传统圈跳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排跳的形式。青年人发现, 这种男女相对的排跳形式, 颇能起到交流情感传递心灵信息的微妙作用。1921年, 西山凤凰村的阿细青年段显王, 在具备了中小三弦的基础上, 独自造出了第一个大三弦, 并首次运用到跳乐里, 憾未流传得开。1930年,西山烂泥箐村的小伙张崇仁又继段显王十年之后造出了第二代大三弦。在一次两村交界的阿细青年跳乐比赛中,张崇仁所率二十四名小伙, 除去少数竹笛吹奏外,其余全都清一色背上大三弦。其磅礴的气势, 恢宏的律韵, 显示了大三弦从此将在《跳乐》中占领伴舞伴奏的特殊位置而迅速传遍了阿细人聚居的村[5]村寨寨。在解放战争时期,经过血与火战斗洗礼的阿细人,特别是阿细青年,在边纵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指导下,对阿细跳月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们在原单脚弹跳的基础上改为双脚弹跳,并加快了动作节奏。男的由一人带队吹哨,其余拨弦引笛,女的拍掌相迎,一进一退,起落有致。其风格粗犷豪放,欢快热烈,爆发性和感召力特别强,给人以跃跃欲试之感。[6]1950年,阿细跳月作为国庆节献礼节目,进京演出;1954年,阿细跳月作为优秀的民族民间文艺节目被带到了华沙的“第三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这是它首次被推向世界。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阿细跳月被作为“四旧”封杀,几乎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阿细跳月又迎来了它的新生。1986年美国乐坛把阿细跳月乐曲列为最受欢迎的世界十大乐曲之一;1992年,作为唯一的一个农民业余文艺团体——阿细跳月艺术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专场演出;同年阿细跳月参加了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展演并到北京参加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再次将阿细跳月带到了北京;1999年,在中国’99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天地浪漫曲”中,阿细跳月以第四章整章的容量,豪华的阵容,令参加开幕式的中央领导,外国贵宾和两万多的观众为之动容;2000年中国春节期间,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中,阿细跳月乐曲成为了全世界的贺岁节目。阿细跳月不仅是阿细人的一朵文化奇葩,更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宝。
5结语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阿细跳月像一朵盛开在云岭高原上妍丽的山茶花,美丽着一方神奇的红土地。虽然“阿细跳月”这一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现在已有了很大影响力,但它本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却没有受到广泛关注。苏珊·朗格说过:“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探索舞蹈的文化意义有利于我们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阿细跳月.baike.baidu.com/view/88417.htm,2010-12-22.[2]张彦鑫.阿细跳月[J].中华民族,2005(5):52-53.[3]常汉林.“阿细跳月”的传说[J].今日民族,2002,(2):34-35.[4]孙杰.阿细跳月[J].科学大观园,2007,(14):26-27.[5]李运禹.《阿细跳月》200年[J].舞蹈,1994,(1):45-47.[6]姚艳.文化传承的困境——阿细跳月的个案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4-108.
第二篇:阿细跳月说课稿
《阿细跳月》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阿细跳月》这一课的教学方法,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的欣赏内容,下面我分以下几部分来说明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欣赏作品中具有明显民族风格的共计二十首,本年级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经接触、积累的作品十四首。今天欣赏的这首作品是由我国著名民乐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根据彝族传统歌舞音乐创编的同名民乐合奏曲。作品吸取了传统“跳月”的民族音调,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表现了彝族阿细人民跳月时欢乐热烈的歌舞场面。
乐曲节拍采用了别致的四五拍,节奏富于动感,旋律是五声宫调式,素材简洁活泼,起伏跳跃。
乐曲共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是一个短小的引子,紧接着乐曲以第一小节为动机展开形成主题,运用竹笛等不同乐器的音色和力度、速度的对比,多次变化重复这一主题,显示不断变化的舞蹈场面。最后以快速合奏将全曲推向高潮连接尾声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这首乐曲列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在世界青年大会上获极高评价、代表中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对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随年龄增长对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在逻辑思维、查阅资料、对音乐感悟和表现等能力均比低年级有了一定提高,同时具有了初步的创作能力,根据前测得知各班参与艺术社团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15%,多数孩子的音乐知识获得来源于普通课堂。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具有初步认识和积累,但对本课涉及的彝族阿细分支的相关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对本课出现的四五拍还需要在本课的学习中加以理解。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特点和欣赏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轻松的氛围中初步感受四五拍子的乐曲,熟悉其节奏型。
2、能够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感受音乐中的欢快、热情的情绪。
3、能够记忆主题旋律并在音乐中听辨。初步了解彝族舞蹈“跳月”的简单舞步。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乐曲主题,听辨并记忆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学习四五拍子,掌握本作品的基本节奏型。
五、教学策略:针对前测应紧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
一、激发学习兴趣,注重主体性、参与性、愉悦性;运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
二、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引出新知,结合音视频等辅助手段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三、在欣赏的基础上鼓励探索与创新,为进一步学习与活动打下基础。
六、教学过程(主要环节)第一环节:情景导入,走近彝族
1、在师生问好后,首先观看图片,让学生看看猜一猜,他们在庆祝什么节日?通过观察讨论初步感受民族风情,接着让学生谈谈对少数民族、特别是彝族的了解。明确彝族重大节日是火把节,今天就欣赏彝族乐曲《阿细跳月》点出课题
2、解释阿细、跳月(板书)
【设计意图】课程初始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通过欣赏图片带给学生初步感受,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边看边思考,帮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风格,进而理解本课阿细及跳月的意思,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节奏模仿,解决难点划拍读一读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条节奏,第一条节奏引出四五拍的节
奏特点出ppt节奏、现场拍,第二条节奏练习阿细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出ppt节奏、现场拍,【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节奏这一枯燥的环节上不感到乏味,设计节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入有趣的词进行练习,在这一环节上基本解决教学难点。
在此基础上出示第一小节动机划拍唱一唱
【设计意图】切分节奏与四五拍结合成为难点,学生前期学习从未接触,可能出现击拍不准。采用在乐曲中听、对比听辨、自主学习、分组学习来掌握节拍规律、熟记音乐动机。第三环节: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聆听前提出问题:
1、这首乐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2、思考乐曲的演奏形式?学生回答
3、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学生通过聆听回答: 速度:较快
情绪:热烈的、欢快的、活泼的、热情奔放、欢腾跳跃.....演奏形式:民乐合奏
乐器:笛子、二胡、琵琶、笙等
(出示乐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几种主要乐器)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对音乐的速度、情绪、演奏形式和乐器等有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逐步养成聆听习惯。第四环节:乐曲简介,逐步了解
1、讲解乐曲创作背景(图片)
师:本作品由我国著名民乐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根据彝族传统歌舞音乐创编的同名民乐合奏曲。作品吸取了传统“跳月”的民族音调,表现了彝族阿细人民跳月时欢乐热烈的歌舞场面。
2、详细介绍传统跳月歌舞的由来:提问:阿细人为何跳月? 跳月起源有多种传说,但大多与阿细人对火的崇拜有关,比较常见的说法是....阿细人每到播种的时候,为了抢时间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了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摆动、形成了三步一跳、拍掌、跳转等主要动作,节奏鲜明,情绪欢快。进而逐渐发展成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一种交流和娱乐形式,成为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
【设计意图】学生不了解阿细跳月这一音乐形式的起源,在提出疑问的基础上,根据疑问先自主讨论,教师进一步根据学生问题介绍
3、讲解乐曲结构
师:乐曲共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是一个短小的引子,紧接着乐曲以第一小节为动机展开,以起承转合的常有形式形成主题并运用不同乐器音色和力度、速度的对比,多次变化重复这一主题,显示不断变化的舞蹈场面。
最后以快速合奏将全曲推向高潮连接尾声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设计意图】在前面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介绍和学生看、听、想、答等进一步了解作家和跳月起源以及作品结构。第五环节:深入欣赏,学唱主题
1、在聆听的基础上哼唱主题,通过师生问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发现变化重复结构,进而完成主题旋律的视唱,加深对主题的记忆(别点)
第一步:聆听并哼唱 播放音乐,划拍用lu、la等衬词哼唱 第二步 点找找唱一唱:找出1、2、4小节中的不同音,了解变化重复的位置,学生通过探究会发现节奏完全重复,这三小节在二三拍都是切分,且除了第一拍外后面音高完全一样。
第三步 出示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发现虽然有一定变化,但也只在二拍和四拍的前半拍音高不同,节奏还是一致的
2、用主题做声势练习,加入跺脚、捻指、拍手等动作 肢体语言参与体验音乐变化
3、进一步创编动作:让我们用创编的动作来表现它,你们想用什么方式?
4、学习跳月动作 : 师:让我们看看彝族人民怎样表现音乐的?让我们也来随着他们跳一跳吧 生:观看阿细跳月动作并模仿
【理论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本课运用动作体验音乐的变化,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通过模唱、视唱提高学生对主题的记忆,解决本课重点。在欣赏中感知审美对象独有的风格,形成对作品的完整印象,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5、完整欣赏并回答:这首乐曲主题旋律一共出现几次?
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关音乐素材的创编,找出比较好的创作作品大家学习,在互相学习中共同提高。
【理论依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给人们带来的音乐创作空间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提高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七环节:小结本课,拓展升华
师:这首乐曲列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在世界青年大会上获极高评价、代表中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对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为我们的民族艺术感到骄傲自豪,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以上是我对《阿细跳月》的说课设计,感谢各位领导与老师的聆听。
七、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本课时除了让学生欣赏到《阿细跳月》的音乐外,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让学生通过探索了解音乐基本结构、学习一些关于“跳月”的知识,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音乐的特点,不断提高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此外还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根据老师要求和提供的素材进行大胆创编与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节《阿细跳月》的欣赏课教学,基本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
目标。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还学习了四五拍的节奏,掌握了“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学习了彝族舞蹈的简单舞步。
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氛围良好,对本课教学内容学生能够较好把握,个别弱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大家的帮助,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提高。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对于少数民族音乐,还应加以更多重视,不断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第三篇:阿细跳月教案
阿细跳月教案
教学内容:《阿细跳月》
教学目的:
1、欣赏《阿细跳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2、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用身体地动作感受彝族民歌地特有韵味。
教学重难点:
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歌唱问好。
二.节奏练习:
1、导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条节奏,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2、找学生读。
3、让学生边拍节奏边读。
4、根据节奏创编动作。
三、新课导入
1、(出示图画,学生描述并理解,教师引导。)
师:晚上的景色美吗?老师这儿有二个对形图分别像什么? 生:月亮、花等等。
师:“月亮婆婆露出笑脸放射出光”,听赏《月亮月光光》请你们用 动作和表情来告诉老师。
2、了解彝族的特点
1)导语:小朋友们欢快地舞蹈把一些小客人引来了,这些小客人穿着漂亮地民族服装,你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
2)教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辨认。3)教师向学生介绍彝族。
3、感受音乐阶段:
1)导语:听彝族小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一段音乐,它表现了怎样地情绪?
2)再听:让学生用动作感受出节奏。
3)再听:让学生边听边哼唱音乐。
4)教师启发:你们听彝族小朋友跳得多高兴啊,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跳起来吗 ?
5)边听音乐边看插图,学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随音乐表演(用动作来感受音乐,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大方、自信、乐观的性格。)
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做得真好!继续努力吧!
第四篇:《阿细跳月》说课稿
《阿细跳月》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低年级,他们已经初步撑握了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的知识也接触的比较快,并能对所学充分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能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对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引导的关键时期。本课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愉悦性,通过欣赏、创编等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艺术的启迪。
三、设计理念
云南是一个风景秀丽、民族众多的地方,有着瑰丽灿烂的民族文化,堪称“歌舞之乡”、“音乐海洋”,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民族音乐开始逐步成为孩子们自觉追求的对象。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明显增强,喜欢欢快的节奏,而民族音乐又大多具有明快、清丽、旋律优美等特点。只有植根于民族土壤的音乐艺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为此,这节活动我意在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领略彝族阿细人跳月的风俗,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从而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喜爱之情。并能感知由简单的几个音和一种特定的节奏性就能构成一首如此美妙的音乐,进而让学生一旦听到这样的音乐,就能马上反应出这是彝族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
在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乐曲中,初步感受彝族“跳月”独有的欢快、热烈情绪,想象音乐所表现阿细人跳月时的欢乐情景,并乐于与同伴一起分享音乐创作的喜悦。知识与技能:
1、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能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并知道力度、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用多种形式感知、表现《阿细跳月》的节拍特点。教学重点:
感受民乐合奏《阿细跳月》特有的音乐情绪特点 教学难点:
能合着《阿细跳月》的音乐节拍,进行即兴表演
五、说教法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了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如激趣故事法、多媒体演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运用练习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在活动中我改变了过去学生机械模仿教师进行练习的单一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引探尝试教学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独立获取知识,从而对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学生将运用观察法、游戏练习法、多种感官参与法等,在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学一学、跳一跳中来完成本节活动的教学任务
六、学法指导
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心主动参与,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如律动法、主题演唱法、模仿表现法、综合表演法、自主活动法等。
七、教学流程
1、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一开始便引用“跳月节”的神话故事,唤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彝族生活劳动的场面,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被欢快热闹的场面所吸引时,自然走进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使后面的活动都围绕满足学生的需要展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动听结合,激情引趣
乐曲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按照情绪,我把它比喻成了女孩子“欢快”的,男孩子“奔放”的,男孩女孩“热烈”的三个部分。
首先在第一部分部分的欣赏中,设问让学生感受这是谁在跳舞呢,并总结出这一部分的情绪“欢快”。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舞蹈是跳了几下,拍了几下手,引出四五拍子,并能合着音乐一起舞蹈,跟琴声轻轻的哼一哼乐曲的主旋律。接着请孩子们自己创设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动作来表现女孩子的欢快的心情。
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感知男孩子的“奔放”,先欣赏主题部分,让学生想象,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呢?”引导他们从力度强弱等方面感知。学生说完以后,教师总结出“奔放”这一情绪特点。再分别让学生听出月琴和竹笛的音色,并能用动作模仿演奏,表演完以后总结出这就是中华民族乐器,《阿细跳月》就是一首由中华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
第三段音乐的欣赏主要是从音的快慢强弱上感知主题的再现,引出这是跳月节的音乐,这是男孩子女孩子共同在舞蹈,所以才那么的“热烈”。为了营造热烈的气氛,启发学生用欢呼声为音乐伴奏,用鼓声为音乐伴奏,使情绪推上高潮。
最后安排了三遍全曲欣赏,第一遍安安静静的欣赏,用动作和表情分别区分开三段音乐;第二遍出示乐谱,观察用得最多的是哪几个音,并能演唱演唱。第三遍在愉快的音乐中快乐的舞蹈总结升华结束本课。
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倡导人文性,多元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尺,对学习的效果按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并对量化的结果做出价值性的判断,尤其是对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尤为重要。因此,我制定了自主性、探究能力、探究品质三个评价标准,通过学习方式实行自评、互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入状态,有明确的任务意识、问题意识或目标意识,使教学评价更合理化,规范化。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第五篇:《阿细跳月》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阿细跳月》、了解彝族的音乐特点以及与他相关的风土人情,增强对祖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2、通过欣赏《阿细跳月》让学生感受乐曲欢快跳跃的节奏特点,掌握节奏“×× × × × ×× ×”。
3、能感受《阿细跳月》的基本情绪,能用彝族舞蹈基本舞步进行表演,并大胆的进行创编。
教学重、难点:
1、欣赏《阿细跳月》了解其音乐主题,掌握其典型节奏型。
2、能用彝族舞蹈基本舞步进行表演,并大胆的进行创编。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学生在《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声中走进教室
师:小朋友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还记得吗?一起跟着唱一唱吧。
(师生一起唱)
师:彝家娃娃们能歌善舞,小朋友们,你们了解彝族吗?
二、介绍“彝族”(边欣赏图片边介绍)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人的服装色彩艳丽,他们习惯佩戴很多首饰,这些首饰多是用金银及玉石做成。彝族人们个个能歌善舞,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彝族“火把节”的热闹场面。
彝族的“火把节”是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六,这天彝族人会身着盛装,白天在一起搞一些庆祝活动,夜晚围在一堆篝火周围唱歌、跳舞。
彝族的“火把节”场面?人?
三、欣赏《阿细跳月》
1、整体聆听,初步感知。
师:彝族盛大的火把节你想参加吗?我们先听听彝族火把节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听音乐)
师:这首曲子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说。
师总结:这首曲子热烈,欢快,感觉像过节一样,很热闹。
2、学节奏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彝族火把节,感受这欢快的气氛。
(1)、出示节奏
5/4 ×× × × × ×× ×
(平时我们接触的大多是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而这个五四拍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常常用到它,它能够很好的体现我们民族音乐的特点)
(2)、学生互相讨论,互相说一说节奏(边划拍边说)
分析:我们之前学过“×”是几分音符?唱几拍?“×”呢?
那像“× × ×”的节奏我们叫它?
(引导学生说出“切分节奏”)
(3)、师生交流,拍一拍节奏
a、师:你会拍这个节奏吗?拍給旁边的同学听一听。
谁来试一试?
师:拍得好不好?(好的话给与掌声)
我们一起来拍一次。(学生拍)
b、师:很好。听老师拍一次。
(教师拍,渐强)
师:你觉得声音有什么变化?
生:由弱到强。(渐强)
师:再听一遍,听听是不是这个效果?
你们来试一下?
师:你会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现渐弱吗?试一试
生做。
c、师:除了我们刚刚用到的这种方式,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强弱变化?
(学生说,并做一做)
(4)、表现快慢
师:刚才我们通过强弱表现了这个节奏,下面老师加上旋律唱一唱,听!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说。
师:我们来试试!
4、再次聆听,继续感知。
师:你们表现的真棒!刚刚我们了解了这段音乐的特点,接下来再欣赏一遍,把你听到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唱一唱、动一动。
四、创作表现
1、了解“阿细跳月”
师:这就是彝族音乐中非常有名的《阿细跳月》。你知道“跳月”是干什么吗?阿细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讲“阿细跳月”的故事)
传说在很早的时候,阿细人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打了九天九夜还打不灭火,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就不断地换着脚,或单只跳着打,大火终于扑灭了。为了庆祝胜利,大家吹起笛子、弹起三弦、拍着巴掌、摹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舞。以后每逢丰收,在明媚的月光下,阿细人就载歌载舞地庆祝。后来汉族人就给他们的这种舞蹈取名 “阿细跳月”。你们想不想学“跳月舞”?
2、学跳基本舞步
左、右、左、蹬、蹬
右、左、右、蹬、蹬
(学会后跟着旋律跳一跳)
3、舞蹈欣赏
师: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段《阿细跳月》,看看他们有什么好动作?我们一起跟着跳一跳。
4、师生随乐舞蹈
师:他们跳得好开心,我们也一起来。
师:火把节没有篝火可不行,老师这有几把扇子,我想请几个小朋友来用扇子表现篝火(边说边做动作)
老师这还准备了铃鼓,谁来敲响我们节日的鼓点?(边说边敲铃鼓)
我们其他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圆来跳“跳月舞”。
(师生同乐)
5、小结
学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