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梁晓龙 汤嘉辉 雷晓东 李媛媛
摘要:本文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时通过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的调查,总结出应该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环境保护
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总政策。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一场根本性的转变,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199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9.0%和8.7%,中国的国民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中国经济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多数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增产,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增强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进入世界前列;国家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了一批关系到今后发展能力的骨干项目,包括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7万亿元,粮食产量达到4.67亿吨,油料产量达到2244万吨,肉类总产量5000万吨,水产品2525万吨,乡镇企业实现产值达3.9万亿元;原煤产量达12.92亿吨,原油1.49亿吨,天然气176亿立方米,钢9297万吨,化肥2587万吨,汽车150万辆;进出口总额达到2808.5亿美元。
然而,在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在生态环境上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主要表现在:
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也给中国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带来压力。据研究,中国土地资源的最大生产能力可承载最大人口数为16亿人,而中国目前的总人口已超过12亿人,在严格的人口控制之下,人口数量仍将增长,估计最高人口数可达15—16亿人。
2.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挑战。中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很低。中国是人均耕地拥有量很少的国家,许多重要资源如淡水、森林、矿产等的人均拥有量也很低,大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此外,由于经济技术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
3.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另一方面是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消费方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日显突出。如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83万平方公里,严重退化草地面积达7300万公顷
4.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中国的大气污染一直随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特别是在大城市和工矿区,大气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相当严重。与此同时,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导致的水体污染也十分严重,固体废物污染也由于排放量的日益增多而日趋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装备简陋、工艺落后,污染型乡镇企业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首先详述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来源,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一)、大气环境污染
1.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一直以煤烟型为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在1999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中国占了7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太原市,而太原正是典型的煤炭主产区。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目前已有62.3%的城市环境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了三级标准。-些大城市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疏浓度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标准的2~5倍;
2.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危害最为严重,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和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出现频率在80%以上.西南地区以南充、宜宾、重庆和遵义等城市为中心的酸雨区,近年来有所缓解,但仅次于华中地区,其中心地区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南至厦门的沿海地区,该区域酸雨污染程度较弱,但分布范围较广;华南地区的重污染城市降水年均pH值在4.5~5.0之间,中心区域酸雨出现频率在60%~90%范围;广西地区的酸雨污染较普遍,大部分地区酸雨出现频率在30%以上。长江以北地区以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为主。目前酸雨波及的面积达100多万乎方公里,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区域占全国面积的40%。长期的酸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加速土壤酸化过程。
3.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即沙尘暴越来越多。强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二)、水污染状况严重
随着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7大水系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1、2类的占32.2%,符合3类的占28.9%,属于4、5类的占38.9%。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由于水污染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损失,同时威胁到人民的健康,人群流行病中有80%是由污染水传播的。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较差,赤潮频繁(中国赤潮20世纪60年代以前平均每五六年发生一次,70年代每两年一次,80年代平均每年增至4次)。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随着域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不少城市由于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受到“垃圾包围城市”的困扰。固体废物污染 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污染相当严重。目前,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已 达59.2亿吨,占地5.5万公顷,其中占 用农田3700公顷;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1993年全国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2亿吨,2/3的 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完成后,每年可 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600万 吨,有效地缓解生活垃圾对城镇环境污 染的压力。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 用项目完成后,每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利用量和处置量4000万吨,可少占土地 约400亩,节省大量的建财原料,比较有效地防止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污染事 故的发生。
下面是有关环境污染损失的估算 :
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由于中国环境污染加剧,使得环境事故迭起,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
在中国主要城市,估计每年有17.8万人因大气污染的危害而过早死亡;
来源于生活及取暖用煤和生物质燃料燃饶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每年约造成11.1万例早亡;
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
在沈阳、上海及其他一些主要城市,受调查的儿童血液中铅含量平均超过被认为对智力发展不利水平的80%左右,由于环境污染导致中国经济损失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
1990年环境污染损失为367亿元左右,约占当年GNP的2.1%;
1992年公布的污染损失为1096.5亿元,占当年GNP的4.5%;
1993年的环境污染损失佑算的结果为1085.1亿元,占当年GNP的3.16%;
1997年世界银行统计,仅中国每年空经济损气和水污染造成的失高达540亿美元,算是相当于中国内内生产总值的3%~8%。
由此可见,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已经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毫无疑问,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采用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工业整体水平和质量不高,结构也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益较差,产品质量不高,实际上是在走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低产出的经济发展道路。例如,单位产值能耗中国是发达国家的3—4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约30%,而工业发达国家在40%以上,矿产资源利用率只有30%。这种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使经济发展本身缺乏后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包括: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作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发展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产权关系尚未理顺,政企不分问题也未彻底解决;健全、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协调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特别是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还刚刚起步;健全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特别是计划、财政、银行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以社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严重制约了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进。
(2)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较低和支持性配套措施不力等。表现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布局分散,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导致带来巨大环境代价,农产品市场不健全,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很不平衡,需要帮助落后地区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工业方面,设备陈旧,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基础产业,特别是能源、交通、运输部门的“瓶颈”制约加剧,资金不足;第三产业方面,总体水平落后,结构配置不均衡,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沿袭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损害,而且使经济增长本身难以持续。
在这种情势下,中国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应当逐步走上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那么,如何正确把握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减少环境破坏的反作用;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就是我们通过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1. 从全局和长远讲,两者是统一的。
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经济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了,也难以为继,后果不堪设想。环境保护可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强调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2. 从局部和眼前讲,两者又有着不相统一的一面
一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一边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会导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农业化肥、农药、助长剂的使用,虽然增加了农业收入但其过量使用却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和人居环境污染,不但给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影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如发展养殖业,可以调整农业结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丰富食品结构,但是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全面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发展与环保“双赢”。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已成为保障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一项意义重大深远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和解决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要把环保和生态治理放到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相适应的位置,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这是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所在。
其次,应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淘汰、关闭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和产品。同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积极开展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重视退耕还林,大搞植树造林 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工程。
"
二、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一个大产业进行经营、开发
生态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保护环境、进行生态建设并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纯公益性事业,也不是政府和社会的包袱,而是潜在的巨大资产、资源和效益。实践证明,哪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和经营,那里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环保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地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例如,调整能源结构,利用再生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以形成环保产业。例如我国部分农村已实现庭院经济高效化、家居清洁温暖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沼气用于农户烧饭、取暖,沼肥用于农田,沼液经集中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实现了生态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创造新机制,注入新活力,切实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步伐。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样需要比现在更多的投入。政府投入主要起引导作用,而完善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包括吸引外资则是投入的大头。“十五”期间,全国污染防治的投资需求就达7000亿元 政府不可能包下来,必须创新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生态环保投入机制。
四、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全面推进。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战略任务制定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应有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切合实际的目标,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有明确的部门职责和监督检查制度。违背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既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搞好总体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规划制定之后,要分步实施,并严格执行。这是确保经济、社会生态环保同步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应怎么规划才合理呢?
1.规划要包括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以利于从源头上把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关口。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的项目上马建设。
2.规划要强调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产生量和资源、生态损耗量。对于造纸、水泥、医药、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浙江重视淘汰作坊式的传统工艺,通过鼓励和支持这些行业改进技术,推行清洁生产,改变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提高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变传统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等,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在降低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这对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城市、农村、企业、学校和社区、家庭,都应当注重典型示范。
4.加强协调和统一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宏观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特点,必须加强组织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提升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总体水平。
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难度非常大的事业,更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既包括治理技术,又包括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要通过汲取世界生态环保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技术,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路子。
要重视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目前国际上环境治理的成熟技术很多,但成本往往比较高,有些技术也不适合在我国运用。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更要重视我国适用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如成熟的沼气、太阳能、垃圾发电和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既经济,又有效,应当积极推行。
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估价环境形势、确定工作目标,制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都要注重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管理,要实行由单要素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污染防治管理,要实行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大力推行污染监测自动化,生态监测遥感化,环境管理信息化,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广泛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强化科技培训,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六、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管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环境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法律制度。全国人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律。国务院颁布了30多件环保法规,部门规章达70多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起到了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较好的法制环境。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采用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已经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其次要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改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
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1994年; 盛洪,“外部性问题和制度创新”,《盛洪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第二篇: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都由四个要素决定:一是环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二是生产者,即植物,它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生物能,从而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三是消费者,即动物和人,保证种群、环境以及社会平衡运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动物残骸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元素,重新进入环境。所以,要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就要求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网络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与平衡,要求物质和能量及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既在数量上相对接近,又在质量上促进生态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进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总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
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
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 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让我们团结起来“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共赢绿色未来
第三篇: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将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这也是人类社会经过数百年工业文明之后作出的重大抉择。我国特别需要可持续发展,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基数庞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污染蔓延与自然环境恶化等如此苛刻的条件下,中国工业化进程还在小步提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表现出力不负荷的症状。但是,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在体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将可持续发展分解为三个层面,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产生并强化,另一方面又在经济发展中弱化,甚至消除。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敏感主要来自于自然方面的因素,经济发展对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灾害主要是防御和适应,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地位。进入工业社会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兴起,经济增长经常导致环境变化,无节制的经济利益追求又经常导致社会资源枯竭。因此,我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产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及生产力要素的变革, 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程度变得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放弃发展经济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模式也不符合现阶段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如何协调经济和资源环境,使其相互支持,促进整个系统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2.1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1)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能源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展进步的源泉。经济的发展是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2)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持。环境是各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是资源的载体;环境接受来自经济体生产加工过程和人类生活的废弃物,并将其净化处理,是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生产能力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当经济增长过快,使得环境所接受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后,环境质量将急剧降低,影响到资源的存量水平和质量水平,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乃至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使生产效率、人类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蒙受损失,反过来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尽管在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经济体对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排放,但同时经济体又以其物质再生产功能为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资源开发中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培育可再生资源和寻找开发非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开采量;也只有当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够不断提高环保投资和环境改造技术水平,提高环境承载力。可见,资源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之中,只有当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之间和谐一致,协调发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取决于经济体对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对污染的控制(正面影响)与经济体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负面影响)之间的角力,这两种影响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今后经济持续发展所能够依赖的资源环境基础。2.2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1)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经济活动具有两个鲜明特征:其一,它是一种与人类共生共存的活动。其二,它在本质上一种生产活动。如果说第一个特征告诉我们,开发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那么第二个特征则一针见血地指明了经济活动所具有的生产意义。生产实质上是人类关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并直接体现为对待特定劳动对象的改造,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劳动对象更多的或全部以资源的方式存在因此,生产活动与资源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资源与经济密不可分,资源影响制约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影响资源的开发。
但是,人类对于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不存在必然联系。「1」(《发展经济学》郭熙保)库兹涅茨指出经济增长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绝对缺乏所阻碍。理由是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可以从别国进口。如日本、瑞士、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增长的速度快,资源非常缺乏。但是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个系统就会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2」(麦多斯《增长的极限》)可见资源对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资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首先,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能源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展进步的源泉。经济的发展是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
其次,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任何经济的物质的生活,就没有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不会有社会经济制度及其运动。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口数量相对经济需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劳动资源的浪费或劳动工具的闲置,延缓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恰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则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分布合理、密度适宜,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生产的发展。
(2)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持。环境是各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是资源的载体;环境接受来自经济体生产加工过程和人类生活的废弃物,并将其净化处理,是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生产能力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当经济增长过快,使得环境所接受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后,环境质量将急剧降低,影响到资源的存量水平和质量水平,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乃至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使生产效率、人类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蒙受损失,反过来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影响。下面简要的论述一下这方面的关系。
第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引发自然灾害,给经济带来直接的重大损失。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遵循经济的客观规律。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重大的洪涝灾害,雪灾旱灾等等很多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结果。而这些灾害除了给灾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之外,毫无疑问会直接导致灾区经济受损,生产受阻,流通受阻,进而导致供需不平衡,经济的不稳定。
第二,经济的发展依赖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同时环境容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经济要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地影响,“环境容量”是反映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能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直接关系或者说是制约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指标。国际研究表明,国家及地区的发展靠四类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加工(实物)资本和自然资本。自然资本除了自然资源以外,还包括环境容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超出环境容量,自然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 且难以依靠自然的力量自动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就必然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要通过人工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则将付出大于收益几
十、几百倍的代价,而有的环境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将永远难以恢复。
第三,经济发展依赖能源,未来的经济发展尤其依赖的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开发中清洁的无污染的生物能将占很大的部分。已经被应用于实际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给工业和能源方面带来了很大福音。未来的生物能开发中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将会起决定性作用。谁拥有好的生态,谁就拥有未来,就有经济持续的发展。未来的竞争是生命科学的竞争,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基因库,是经济增长的法宝。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占住有利地位。
第四,人才是21世纪最可贵的资源。而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疾病传播,瘟疫蔓延„..等等环境问题造成了很多人的重病和死亡。在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做保证的情况下,人才从何而来呢?人才怎么能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生产,管理和科研上呢?经济发展该指望谁呢?事实表明,环境污染不仅仅对当代产生影响也会危及后代,环境污染物质可使生物发生遗传突变和胚胎受到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要发展经济我们需要人才,然而当环境污染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连畸形儿的出生都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培养人才,创造人才呢?经济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
(3)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尽管在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经济体对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排放,但同时经济体又以其物质再生产功能为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资源开发中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培育可再生资源和寻找开发非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开采量;也只有当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够不断提高环保投资和环境改造技术水平,提高环境承载力。可见,资源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之中,只有当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之间和谐一致,协调发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取决于经济体对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对污染的控制(正面影响)与经济体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负面影响)之间的角力,这两种影响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今后经济持续发展所能够依赖的资源环境基础。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3.1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关系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发达国家所走的发展模式是“高耗能、高污染、高产出”的模式,虽然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但是发展以后所造成的环境的问题是需要花更大的代价和更多的时间来解决的。
资源个过度使用才使得环境更加恶化,具体表现为
(一)土地资源减少、质量持续下降,致使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二)矿物能源濒临枯竭。
(三)森林、草地被破坏。
(四)海洋资源被污染,海洋捕捞过度,一些物种灭绝。
(五)水质污染,可用水减少,城市水荒严重。
(六)空气污染。
目前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还无法解决;水资源污染与稀缺,大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二、发展中国家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问题
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贫困与环境的破坏
农村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压力造成的农村人口的贫穷。穷人是最需要环境资源的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适合耕种的土地供给与人口增长对土地和粮食的需求之间产生矛盾。
(二)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的目标与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仍在于实现工业化,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污水、悬浮颗粒,污染着城市空气;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城市“贫民窟”地区,卫生设施缺乏,无干净的饮用水,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为诱发流行病提供条件;城市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垃圾包围着城市;现阶段还存在着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大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处理。
三、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状况
1、水污染
(1)由于贫穷,特别是在落后农村,卫生设施差和饮水不清洁,对人的健康构成巨大危害
(2)工业扩张,有机污染物大量流入江河湖泊,使饮用水收到严重污染。在许多地区,地下水也受到污染。
2、大气污染
三个主要人为来源:能源使用、车辆排放废气和工业生产。
主要有五种:悬浮颗粒物、铅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室内空气污染。在室内使用生物质燃料而产生的烟气,污染更为严重,受害最深的是女性和儿童。
3、土壤退化
(1)最明显的表现是水土流失。
(2)过量使用化肥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农药中毒也经常发生。
(3)过度砍伐森林,洪涝灾害频繁,水浇地水渍和盐碱化严重。
4、森林毁灭
森林毁灭,沙漠推进,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
5、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结果是环境变化中最难预测的。
四、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1、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维持人类健康;促进生产率提高;给人类带来舒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2、从反面来说,环境恶化则对人类健康、生产率和舒适造成损失。
3、对人类健康损害本身不仅导致人类痛苦增加和寿命缩短,而且也降低了人力资本存量和劳动生产率。
五 全球环境问题的特点
全球环境问题虽然是各国各地环境问题的延续和发展,但它不是各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的简单加和。整体上不寻常的特点有;全球化、综合化、政治化、社会化。
1、全球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耗竭、温室效应和酸雨等涉及到高空、海洋、臭氧层,其影响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远非过去一般的环境问题所能比拟,其影响范围是全球性的,对人类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生态、环境变迁等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2、综合化
过去,人们主要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三废”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全球环境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涉及到了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代全球环境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三废”的治理,而是要将一个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作为一个完整的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活等在内的复杂系统来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才能较好的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
3、社会化
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所以,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全社会共同的关注主题
4、政治化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的提高,各个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已经演化为国家安全问题的一部分,成为需要政党和政治家出来解决的政治问题。
总之,环境问题成为了需要国家通过其根本大法、国家计划和综合决策进行处理国家大事,成为了国际政治、外交、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成为评价政治人物,政党政绩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环境是否安定,政治是否开明重要标志之一。3.2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资源过度使用造成环境恶化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就一直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工业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例如,增加了对能源、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需求;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释放了噪音、电磁波;占用自然空间,减少了林地、草场、水面等。这些压力将通过环境的自我循环和消纳过程而得到缓解。但如果超过了缓解能力,就会导致环境变化;如果这些变化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就形成环境恶化。
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恶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突出,并形成了“贫穷→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贫穷”的恶性循环。这主要是因为:(1)发展中国家对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至今仍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只要经济发展上去了环境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2)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以污染严重的煤炭、柴草为主;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下,许多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就被作为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而且,即使对污染进行了治理,但效果还是很差,甚至有些污染还根本无法治理。(3)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本来就严重不足,用于环境防治的资金就更少了。尽管很多理由可以解释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恶化,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些现象是由于制度安排出了问题,即经济过程中的运行机制,以及经济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和政治力量的运作,不利于环境保护。具体说,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3.2.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在环境问题上表现为市场在以社会最大利益角度配置资源方面的失灵,即市场在引导经济过程走向社会最优化方面的无能为力,从而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市场失灵,首先是市场建立方面的失灵。很多资源的市场不存在或没有发育起来。如空气、地下水的产权是不明确的;大片森林、大量地下矿藏,虽宣布国有,但产权实行时存在困难。产权是有效利用、保存、管理资源和对资源进行投资、资源增值的前提条件,明确的、专一的,可实行的产权,是市场机制正常发
挥作用的基本条件。由于产权的不完备,资源价格难以确定,形成事实上的零价格,因而资源被浪费、被滥用。
有些资源虽在一定意义上存在市场,比如许可使用、按量付费,但由于使用权垄断、价格偏低等问题,没有反映生产中资源耗费的机会成本,市场竞争不足,市场名存实亡,难以有效配置资源,损害了社会利益。
市场失灵,其次是现有市场的失灵。主要原因是外部性的存在:外部效果无法在成本和价格中反映,或者是减少了效用和利润,使得那些并不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或有关活动的当事人的福利受到这些外部效果施加的影响。这里的外部性主要指负外部性。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家,所需考虑的仅自己的、直接的私人成本,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等造成的危害所形成的环境成本,属于社会成本,不在厂家考虑范围之内。厂家受益,他人则受到危害,被迫承担成本。例如,河流上游的使用者砍伐森林污染水体,造成下游水土流失,居民生命受到威胁。下游居民则被迫承担上游居民形成的成本。外部性造成“成本转移”,使环境成本游离于市场关系之外,受益者并无改善环境的压力。
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大家都乐于享受高质量的环境,但任何消费者都不愿意付费。另一方面,受环境恶化损害的往往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而是很多人。这许多人集中起来,形成统一意见,去与危害方交涉,交易费用太高,甚至是不可能的。过高的交易费用,使危害方与受害方难以在市场关系下达成妥协、产生“成本置换”,结果导致市场失灵,污染、损害资源成为现实。
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优化中受益,是未来的事情。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些不确定性和风险既包括由于市场失灵,不能提供价格信息的不确定性,也包括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的信息的不确定性,使用者目前行为的未来结果的贴现率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个人行为规范进行规定和限制的法规的不确定性。这
些不确定性使决策者注重现在利益,偏好当前的资源消费。
外部性是无意识却是有害的行为。资源的使用者的决策从个体角度看是合理的,但有时这些决策可能对社会是有害的。外部性的存在,使市场机制在调节这些资源使用时发生异常。3.2.2政策失灵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当然,政府干预也需要具备两个的条件:
一、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
二、政府干预所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然而,现实中,政府并不都是负责的,当政府没有有效地把产品和资源配置给政府的服务对象,就出现了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指政府干预并没有解决环境恶化问题,甚至加速了资源的减少,增加了环境成本。政府失灵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目标偏差。纠正市场失灵很少是政府干预的唯一目标,其中的环境问题又很少是重视的中心。部门利益、社会团体利益、党派利益等的存在和冲突,往往使环境成为牺牲品。
2、政策的副作用。政府干预在其它方面是成功的,但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为促进农业发展,对化肥、农用水的补贴,可能对土壤和水资源产生不良影响,造成环境污染。为开发落后地区,积极引进资金、放宽污染限制、廉价出租出售土地、发放公共资源使用许可证,这可能引发资源过度利用、废弃物迅速增加、污染加重。
3、人们对政策作用的预期。政策作用于独立决策的个体,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人们对政策的反应。比如,人们认识到随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上升,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管制手段会越来越严,经济处罚也会越来越重。在目前情况下,厂商的对策,则是加快资源利用,不采用或少采用降低污染的措施,以获取环境管制的“时间收益”。
4、政府干预的缺乏。当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时,政府却没有干预。政策措施
4.1资源环境已经实行的政策
一、主要措施
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
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环境问题。
二、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 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
3、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投资方向税优惠:建设污水处理厂、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零税率;
——增值税优惠:对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以及利用废液、废渣提炼黄金、白银等免征增值税;
——建筑税优惠:建设污染源治理项目,在可以申请优惠贷款的同时,该项目免交建筑税;
——关税优惠:对城市污水和造纸废水部分处理设备等实行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享受关税优惠;
——消费税优惠: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标准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
——农业特产税优惠: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而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三、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
3、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强调,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促进环保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进环保产业社会化、环保产业营运市场化、产品标准化等。在环境国际合作政策方面,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环境国际合作交流,强调在认真做好本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以新的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加快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进程;坚持环境国际合作应该尊重国家主权,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4.3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贡献和经验
一、开展大规模生态保护工程。从1998年开始,中国大规模投入生态保护工程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特别是前者的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超过之前20多年环境保护的总规模,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提出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相关理念。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进入以重化工业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在2002年开始出现全面的资源、能源、环境的紧张状态。为了解决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新理念,并通过采取了相应的具体行动落实这些理念,从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这些理念包括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科学发展观(2003),循环经济(2004)、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4),和谐社会(2005),节能减排(2006),创新型国家(2006),生态文明(2007),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200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绿色低碳发展(2011)。其中不少理念是在中国自己实践和认识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的,还有一些是基于国际上的经验,并且很多理念是与世界同步的甚至领衔的。
三、制定了以“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为核心的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实现这些目标在国内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从“十一五”开始,中国制定了提高能效20%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10%的约束性指标,并制定了综合性工作方案和重点工作,通过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一揽子综合措施予以落实。2009年,进一步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充实到节能减排战略中,首次对国际社会承诺自愿的降低碳强度和增加森林碳汇等量化指标。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继续“十一五”的政策取向,提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增加了非化石能源比重等约束性指标,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新政策,促进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和转型。
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目标,中国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水法(2002),可再生能源法(2005),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修订了节约能源法(2007)、水污染防治法(2008);出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管理机构(2008);全国人大还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定”。这些都为落实上述措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正因为上述这些努力,中国“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突出成绩。如“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9.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12.5%和14.3%。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2010年底全国并网风电容量约3000万千瓦,年均增长94.75%(,目前风电装机规模已达世界第一。此外,我国在节能减排一些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洁净煤发电等)。4.4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一、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宏观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
由于中国市场发育不全, 公民环保意识差, 加强政府的有效干预与管理对 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中国现有的管理体制是部门分管过强而统管不力, 综合效率低, 而环境资源基础的维持和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综合管理决策机制。这一机制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环保、土地、水利、矿产、林业、计划、科技产业部门等之间的广泛协商与合作, 尽快建立起一个多方合作、协调一致、反馈迅速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着手建立一个新的综合组织协调机构, 如社会发展委员会。这样的权威高效的综合管理机构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尽快通过应用研究, 修正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用环境资源价值的增减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统计指数和宏观评价体系, 准确反映经济流动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变化。在起步阶段, 可计算每个省的可持续收入指标(净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环境资源价值减少量或加上环境资源价值增加量), 并用间的可持续收入增减来考虑各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在省级应用的基础上, 再编制全国可持续收入核算体系, 以此将经济引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
二、调整经济政策, 运用经济手段推进可持续发展。
经济政策调整的目标应为可持续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 鼓励可持续性产业和经济活动。具体说来: 第一, 在产业政策上, 大力发展有市场潜力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 减少废排放的产业。如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等。促进与环境资源密切相关的能源、交通、工业、农业、林业、水产服务部门的技术改造, 对污染严重、耗费严重的产业, 严格限制其规模和布局范围。第二, 在财政与税收方面,对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的生态工程项目和产业,给予一定倾斜, 以便集中更多资金用于可持续发展建设。第三, 尽快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首先要建立起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包括土地、矿产、水面、荒地、森林等。其次, 产品价格, 应尽可能反映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外部环境成本, 相应提高对生态影响较大的林木、鱼类产品价格, 使环境损失在产品价格中得以补偿。加强信贷政策的调整。由于银行商业化, 原有对环保产业及产品所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难以实施。国家应尽快成立一些政策性银行, 负责实施对持续发展项目的信贷优惠政策;另外, 加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由于环保信贷而造成的损失补偿。
三、加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设, 通过明晰产权关系, 实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 要明确土地、森林、矿产等产权主体, 并将这些主体人格化和实在化, 尤其应明确土地产权主体是村、农户还是国家, 从而避免重要资源成为共享资源而被过度利用和破坏。其次, 对一些共有资源,如: 江河、湖泊、沿海渔业等部门除了明确主体外, 还应根据社区或各区域特点, 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 维护这种共有资源的产权和持续利用。因为产权经济理论认为, 只有排他的、流动的产权才能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四、加快科技进步步伐, 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非持续性, 其主要因素之一是科技水平低, 因而应加快科技进步步伐。首先, 通过技术改造, 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使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 并减少“三废”排放。其次, 通过技术进步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推进清洁生产。再次, 通过技术进步和国际合作, 使环保产业有一个质的飞跃, 把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五、加强和完善法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21 世纪议程》中提出“开展对现行政策法规的全面评价, 制定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体系, 突出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涉及面很广, 作为重点, 首先要把环境和资源保护项目明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 列入工业、农业、水利、资源、交通等各项产业发展目标和人口、教育、科技、卫生、居住等社会发展目标之中, 在坚持污染者付费的同时, 计划财政和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和保证。其次, 取消和调整那些助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上的补贴, 研究“命令加控制”和“激励加市场”这两套政策的有效性并纳入法规中。再次, 要深入研究人口控制、核算体系, 国际 履约配套等问题的立法, 加快立法速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与环境密不可分,我们有时会统称为资源环境。资源环境的产生是由是人们自然资源到环境资源对认识的一种深化,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因子。所谓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可供人类利用的表现为各种相互独立的静态物质和能量。环境资源广义上分为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资源环境,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由此组成的。过度的开发、浪费,对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因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始积极的制定方案,力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这就有了各国广为支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5.1概述
5.1.1持续发展
1、基本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2、基本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
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2)可持续性原则
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4)需求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5)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6)阶跃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5.1.2循环经济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各国的广泛接受和推行,可持续发展逐渐演变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循环经济则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1)基本的概念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2)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①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目前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水平的3倍多;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被列为世界十三个主要贫水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等关系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大宗资源严重短缺,且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资源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耗翻一番支撑了GDP 翻两番。到 2020 年,要实现 GDP 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产品—污染物达标排放”是环境保护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做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则是将环境与经济行为科学构建成一个严密的和封闭的循环关系。在这一体系中,资源与产品之间在符合大自然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关系支配下,实现了生产废物的最大减量化、最大利用化和最大资源化。
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性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发展潜力丧的背景下形成,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谐,消除资源环境在经济增长中的“空心化现象”,使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同时具有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新型发展观,它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全面拓展,使经济增长、人口控制、资源拓展、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社会进步等和谐一致、协调同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发展。它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实现合理的发展。循化经济思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5.1.3低碳经济(1)基本的定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①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②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③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④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
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不可忽视。5.2分述
5.2.1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现状分析(1)人口资源问题突出
①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② 人口地域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差异大 ③ 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城市化在加快 ④ 老龄人口增多,男女性别比偏高(2)水资源困境
① 水资源数量有限,且污染严重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水所覆盖,总储水量约为13.86亿立方米。但在这个巨大的水体中,96.54%水储存于海洋中。在所有水体中97.5%水量为咸水,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且主要分布在冰川与永久积雪中。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人们容易得到的淡水资源只有地球总水量的0.01%。② 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用水量迅速增加,使得缺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因为人口的增长世界各地人均可享用的水资源量下降,欧洲从4000立方米下降至3100立方米,亚洲从5100立方米下降至3300立方米。在20世纪初,水资源主要被用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只占总水量的12%。但整个20世纪,全球用水总量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约20年增长一倍。特别是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增长迅猛,1950年已经占总用水量的22.7%,1985年增加到34.6%,到2000年,总用水量达到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径流量的15%。最近40年来,全世界工业用水增加了40倍,而农业用水只增加了2倍。③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各地水资源丰欠不一,部分地区人口发展甚至生存面临困难 ④ 水资源污染严重,导致水质型缺水
2003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会议指出,目前全世界有半数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的水;每年有500万人,其中包括200万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在中国,已有近1/4的河流、河段因污染而达不到灌溉用水的标准了。有人形容北方河道“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在南方一些降水丰沛、水网密集的地区,则出现了因水体污染而有水不能用的水质型缺水现象。(3)耕地资源困境
① 人口增加导致人均耕地资源下降,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一方面是人口迅速增加,另外一方面是可供开发的耕地资源数量有限和开发成本加大,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在一些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和地区,人均耕地提供的食物已经不足以承载其人口容量了。② 耕地资源被转变为非农业用地趋势明显。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业用地由于比较利益的落差而被转化为工业和商业用地,加剧了人地之间业已紧张的关系。
③ 现有耕地资源不断被破坏,承载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有: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滥垦、滥伐、广种薄收、刀耕火种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过程;二是土壤荒漠化态势逼人。联合国估计,现在每年沙化得耕地仍多达600万公顷;三是土地盐渍化危害巨大。每年有150万公顷农田因盐渍化降低了生产力;四是土壤退化现象广泛发生。“三废”引起的土地污染和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等土地退化现象日益普遍。全球土地退化和破坏的速度在每年1000-1500万公顷之间。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
生物圈是由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部分及光、热、水、土、气等非生物部分所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系。每一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总体。人类开发利用其中任一资源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其它资源,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其中一个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的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最终会导致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急剧增加,就更需要针对子各种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因地制宜,适时适量,合理地开发利用,以保持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相对稳定。
(2)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资源的再生增殖和换代补给相适应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增殖,利用和补给,在客观上有一个平衡关系,亦即有一个客观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对资源要实现多目标开发和综合利用
对资源的多目标开发和综合利用,是现代化生产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必然途径。这不仅是自愿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而且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在客观上提出了需要,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例如,许多河流的开发利用,涉及到灌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渔业等各方面的问题,只有到现代化生产高度发展以后,才提出了对河流多目标开发和综合利用的迫切需要,也只有到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后,才能够使这些需要与可能逐步变成现实。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需要从发展国民经济的总体利益出发,全面考虑,合理规划,有计划地安排自然资源的多目标开发和综合利用,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开发利用要注意开源和节流
在自然界,自然资源是丰富多样的,但不是无限的,尽管有些自然资源可以说是无限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类能够利用的部分也是有限的。目前已有不少资源短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开源和节流同时并举、互相结合。一方面提倡节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现有已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加生产,进一步提高现有已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产量,并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开发利用新的自然资源,来满足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
开发利用要做到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4)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就需要保护、发展自然资源。
对已经开发利用或待开发利用的资源,要采取保护性的措施,即在开发利用时要考虑保护,在保护条件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许多自然资源的存在和再生,离不开适宜的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把保护自然资源与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保护资源,又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5.2.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现状分析
环境问题是指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全球,包括城市和乡村。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成为全世界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由于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过度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就使全球环境朝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工业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据统计,199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将近239亿吨,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资料显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之中。除此之外,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也不可忽视,垃圾处理场受利益的驱动,为降低处理成本,往往不采取有成本的环保措施来处理生活垃圾,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废水挟带着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以及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倾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南海域石油类污染较重,近海的富营养化趋势严重,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淡水湖泊富营养污染严重,其中藻类疯长,水色发绿、发臭,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市整个城市市民的饮水危机。
(2)森林锐减
工业化以来,森林遭到过度砍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了一半。其中我国黄土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5%发展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竟含有泥沙37千克,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黄河变成高高在上的“悬河”。
(3)耕地减少
土地荒漠化严重。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2100万公顷的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全球有100多个国家,9亿多人口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
(4)酸雨严重、臭氧层空洞增大,水资源危机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酸雨四处扩张,愈演愈烈,危害着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材料和人的健康。近年来,作为地球上生命保护屏障的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
(5)物种灭绝速度惊人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速度达到令人惊骇的程度。据研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2000年来,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种鸟类灭绝。在短短的25年间,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在内的淡水动物数量减少了45%,海水动物的数量则减少了35%左右。
总之,从目前环境问题的现状可知,原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破坏了我们未来的生存环境,并且带来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 ①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在迅速的往前推进,带来人口和工厂企业的集中。而大工业生产以及工厂门类和数量的增多,居民使用燃料、工厂采用化工产品排放的大量烟尘,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组成。据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最为突出,而且在排放烟尘的同时,还夹杂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等废气的排放。
②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从而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导致地球表面总体供水紧张。并且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直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表都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危害人们健康。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尤其是各种洗涤剂、洗衣粉、浴液、洁厕液等的大量使用,使城市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的比例上升,再加上一些城市对污水处理和排放不当,使水污染更加严重。③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生物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产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出现失调。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阻断了生物群体之间的通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实环境所淘汰。
④ 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噪声污染。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经济、交通运输等活动都产生的噪声,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人口的急剧增长是环境恶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人口问题,西方学者称为“人口爆炸”,是指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了60亿,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增长的90%。这些地区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差、经济贫困的国家,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3)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首先,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比传统农家有机肥含量纯度高,作物吸收快,能迅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显出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水质污染,化肥含量高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导致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减少直到灭绝。
其次,农药污染近年来也逐年加重。菜农、果农为了追求高产量大量喷洒农药。其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对实施者本人造成了皮肤的污染;长期过量对粮作物施用农药,使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免疫性,还将导致农药的更严重的过量施用,如此恶性循环,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加大,长期食用这种过量使用农药的瓜果蔬菜,对人体的健康严重有害。
最后,地膜覆盖和各种暖房生产的出现,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冲破了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生产限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但是据科学资料显示,现在使用的这类塑料薄膜,埋在土壤中200年也不会腐烂,塑料大棚之类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已经形成了“白色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可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对策来面对今天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政策。5.2.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城市规划,使城市布局合理,通过城市土地价格机制,控制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
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首先,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其次,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多中心的格局、放射壮布局,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
二、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口素质提高,从而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对于少生优生者给予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
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我们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用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治理成本的方法来削减污染,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政府进行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思路。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主要有环境费、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把环保产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具体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在全民中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破除“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使企业树立“清洁生产观”,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
参 考 文 献
[1] 魏一鸣、曾嵘.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规划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02).[2] 张正勇、刘琳、唐湘玲、徐丽萍.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7).[3] 刘小林.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01).[4] 杨静、孙文生.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21).[5] 齐晓娟、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2).[6] 张璞、潘新华.对陕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 1997,(02).[7]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申玉茗 方创林 毛汉英
[8]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境室内 作者 张燕文 [9] 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0]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 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徐华清等.中国能源环境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第四篇: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在中日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上的致辞
2007年12月18日,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学学院共同主办的“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支持会议。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副司长刘友宾出席会议并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在中日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上的致辞 刘友宾
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上来自中日两国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汇聚一堂,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必将增进双方的理解,对推进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把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十七大报告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前进中面临的首要突出困难和问题,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内容,把“环保上互相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党章总纲,标志着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和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已经列入了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紧迫任务。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新时期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传播生态文明观念重要的精神工程。我们要深入思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掌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时代要求,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源头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觉醒,宣言把“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作为共同的信念和原则,这正是日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滥觞。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在重申《人类环境宣言》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2002年9月,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进一步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并将“环境保护、社会与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进一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从“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再到将“环境保护、社会与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30多年来,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正是对解决环境问题的不倦探索,可持续发展思想才应运而生。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它不是就环境论环境,而是把环境问题放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格局中通盘考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互相联系,密不可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指出,“环境给予人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发展的机会”,“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不可分割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强调,“消除贫困、改变消费和生产方式,保护和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人类社会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保障,离开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了根基。必须把环境保护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对环境教育的再认识,是对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加强。
环境保护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教育涉及面广,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可持续发展教育有不同的侧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大为改善。但同时,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改变,一些地方和领导同志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频发,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5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006年4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温家宝总理指出,作好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向人民做出庄严承诺,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消减10%作为约束型指标。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政治意愿和当务之急,成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时代要求和重要内容。
这次研讨会以水为主题,切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污染防治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是首要任务。加强中日之间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国际交流,对形成全社会参与水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水环境形势。当前,我国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要教育公众树立水环境忧患意识。同时,也要看到,水环境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要引导公众用理性的、发展的、建设性眼光看待中国的水环境问题,树立解决中国水环境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让公众了解水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水环境问题。特别是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后,在总结水污染防治的经验教训后,提出“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成为新时期中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部署。
三是在全社会树立保护水环境的道德观。水环境教育,既要传播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更要加强水环境伦理研究。只有保护水环境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才能在公众心中激发起自觉自愿保护环境的热情和动力。
四是积极开展保护水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保护水环境,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开展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要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并把公众参与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参照。
五是加强水环境保护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要积极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在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水环境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发挥其解决水环境问题的特殊作用。
第五篇: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当前我国农产品产地正遭受从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全方位立体污染。人为破坏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农业生态系统抗灾害的自然防御能力降低,农田受灾成灾面积不断增加,我国每年因灾害引起的粮食减产量约400亿公斤。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章力建说,由于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不当处置畜禽粪便、农田废弃物,工业、生活污水灌溉,以及“三废”不达标排放、酸雨等,使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不断累积和加重,构成了从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立体污染,正日益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土壤肥力下降和质量退化现象相当严重,低产农田面积高达40%左右,污染农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农田中有机农药残留量高达50%-60%。水污染也日趋加剧,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数据,全国地表水除珠江水系、长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以二类水体为主以外,其余各流域水资源均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处于农业产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全国大约有650-700万公顷的农田使用污水灌溉。另据水利部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国有40%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危害。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希柏认为,影响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最主要的因素首先是工业与生活废弃物大量排放。其次是滥用农业化学品,单位面积化肥、化学农药施用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三是农业废弃物,约三分之一的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被随意排放和焚烧、丢弃。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正礼说,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染加剧等原因,我国农业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灾害增多。农田受灾成灾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910余万公顷增加到80年代的2000余万公顷和90年代的3110余万公顷。半个多世纪以来,每年因灾害引起的粮食减产量约400亿公斤。
自2002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开展题为《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采样点中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
珠三角调查区域中,重金属超标元素主要为镉、汞、砷、铜、镍。其中,土壤中汞含量明显增高,增加幅度多在70%-150%。镍在珠三角地区的超标现象也比较明显,该地区某城市镍超标达到59.3%。本次调查中约有50%调查区土壤中铅含量水平明显增高,增高幅度大多在3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不过,对照标准,珠三角地区土壤的铅含量并未超标。
该调查项目珠三角区域的负责人、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认为,重金属只是污染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珠三角土壤农药残留物污染、硝酸盐、亚硝酸盐、有机物污染等污染也不容乐观。一些以前很少涉及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氯农药、氯苯、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脂等污染物质,普遍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土壤、农作物、底泥和灌溉水中检出。农作物农药残留污染也十分严重,“六六六”和滴滴涕农药残留普遍检出竟高达95%以上,其它几种有机农药的检出率也都在48%以上,特别是蔬菜中的有机磷、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近几年珠三角工业发展迅速,但是环境治理没有跟上。在一些地方小型电镀厂、造纸厂、火力发电厂的“三废”没有经过规范的处理就直接排放,污染了当地的土壤。还有就是受当地地理特点影响,如在西江流域,镉、镍等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的成土母质中含量很高。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或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造成的后果很严重。而当地农民使用农药化肥极为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农药残留物污染、亚硝酸盐污染等污染,其处理方法相对重金属污染则较简单。
万洪富建议,把好“产前、产中关”。第一是蔬菜产地环境的标准化,即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科学调查产地土壤环境、选址合适优良的产地;第二是种植过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施用的方法和用量。
随着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大量有害有机化合物残留于土壤中,既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又危害了农产品的安全.因此,利用微生物技术,加快新型高效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促进微生物农药的使用,加速饲料微生物学的发展,防治环境污染微生物,利用生物净化微生物,治理农田污染及保护环境,扩大微生物资源来源和开发利用研究,推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据薛惠尹报道,我国城市与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达4×1010吨,其中工业废水排出镉、汞等重金属为2700吨左右,且相当一部分污染物通过灌溉途径进入农牧业生产环境;我国大约有40%的地面水源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直接影响灌溉农田面积约3.2亿亩;全国有8000万亩左右的农田采用污水灌溉,其中约70%主要或唯一依靠污水作为灌溉水源。
灌溉水源中的镉、汞、铜、锌等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就会被农作物吸收,从而残留在农产品中。受污染的水源和农作物还会危及畜禽健康,使畜禽产品受到污染。
另据陈同斌(1998)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hm,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达330多万hm。
(另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统计年报[R].,200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33亿t,其中工业废水203亿t,生活污水230亿t。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44.6万t(包括汞、六价铬、铅、砷、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氨氮),其中汞5.6 t,镉118.1 t,六价铬121.4 t,铅533.9 t,砷463.4 t,挥发酚2445.7 t,氰化物899.5 t,石油类28734.2 t,氨氮413057.8 t。
沈阳张士灌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该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已造成耕地污染面积250多 hm,其中镉污染最严重。天津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2.3万hm农田受到污染。广州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农田污染面积达2700 hm。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北京某灌区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大约60%的土壤和36%的糙米存在污染问题。
据报道,仅浙江省受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就达33.33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浙江富阳郊区及富春江沿岸某些地段因采矿和冶炼活动引起的农田污染面积达数千亩,人和畜禽中毒事件时有发生。22222
2据赵其国院士估计,我国受污染土壤面积达到1×107 hm,矿区土壤有2×106 hm,石油污染土壤有5×106 hm,固废堆放引起的污染土壤有5×104 hm。
土壤遭受重金属污染后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引起癌症或其他疾病,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因重金属污染而引起的粮食减产每年达1000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两者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陈同斌,1998)。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使农产品品质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不少地区已发展到生产“镉米”、“铅米”及“铜米”的程度。
沈阳张士灌区被污染的耕地达250多公顷,该地生产的稻米中镉含量高达0.4-1.0 mg/kg。江西某县有44%的耕地受到污染,并形成670 hm的“镉米”区(陈同斌,1998)。据报道,广西贵港叶菜蔬菜铜污染超标高达11.81倍,广东珠海叶菜类蔬菜镉污染超标20.10倍,天津北排污河灌区芹菜汞超标9.9倍,河南郑州大枣镉污染超标8.67倍,山东新泰羊肉铜污染超标倍数则高达11.03倍(薛惠尹,1999)。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进入21世纪,面对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等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2004年,中国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达到4637万吨,氮肥的使用量占全世界的近30%。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从趋势上看,中国的化肥施用量还在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化肥施用量比2000年增长2.6%,2002年增长率为2%,2003年增长率为1.68%,2004年增长率为5.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使用国。1983年,我国农药的使用量是86.2万吨;到2003年农药的使用量已达到132.5万吨,比2002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农膜使用量已经达到了159.2万吨,比 2002年增长了3.44个百分点。
化肥、农药、兽药、农膜等的过度使用,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农业污染。首先,中国的化肥施用水平早已超过了发达国家所设置的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化肥安全施用上限。而且,中国化肥投入以无机氮、磷为主,化肥利用率相对较低。未被利用的氮、磷元素一部分被土壤吸附,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成为农业污染源之一。目前,中国每年有超过1500万吨的废氮流失到了农田之外,污染了地下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其次,农药过量施用。据统计,目前中国农药的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了50%。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可达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以上。第三,兽药安全性较低,滥用和超标现象严重,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消费也在增加。近年来,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也成为一个大问题。目前,我国每年的畜禽粪便总量达 25亿吨,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倍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处理或回收利用,这些污染物一方面污染周边环境,另一方面造成河流、湖泊、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2、危害 2222
2农业污染已给我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农业污染的危害包括两方面:一是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产生的水土和空气污染;二是农产品污染。
(1)农业污染已经给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带来破坏性影响。全国每年农药、杀虫剂使用量除30%多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3.3万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我国7大水系400多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2%的断面水域属IV、V类水质,近30%的断面属劣V类水质。我国地下水水质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有恶化趋势。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农业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生物进程被破坏。被污染土壤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有时甚至是不可逆的。如在昆明市的斗南镇,由于土壤被污染,这里的农民已经不再种植蔬菜,因为蔬菜的药残太高,已经无法食用。
(2)农业污染已经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首先,我国农产品中药残超标问题依然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2005年4月,农业部组织有关质检机构对我国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20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及磺胺类药物残留、5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情况进行了内的第二次例行监测。监测结果发现,52种蔬菜3845个样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样品318个,超标率为8.3%,豆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禁用农药的使用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控制。(数据来源:农业部2005年第二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报告)药物残留如果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累积,将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其次,农业污染物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加之公共卫生设施落后,农村大量人口饮用水不安全。目前,我国农村有3亿人饮用水不安全,其中有1.9亿是水质问题。另外,我国将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的农业污染和人畜粪尿排放造成的。农业污染使水质变坏,会引发一些疾病,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危害。据调查,累积于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化肥氮磷和农药对至少13个省份、数以百万计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土壤污染也会经过食物链,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和肉类等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第三,畜禽污染物处理不及时和不当,可能传播人畜共患疾病。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畜粪便及排泄物。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随着畜禽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养殖场及动物屠宰场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卫生和环保设施跟不上,畜禽污染物处理不及时和不当,必然带来粪便、臭气的污染和废弃物的扩散。这些污染物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又会对动物体造成污染,特别是畜禽粪便、排泄物和屠宰场、加工厂的污水,还可能造成疫情蔓延。
(3)农业污染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会影响农产品出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技术指标超过外方限量标准,我国出口农副产品不断遭遇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和中止合同等事件,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甚至被迫退出了国际市场。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质量、卫生、安全等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壁垒越来越高,我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如水产品、谷物、畜产品、蔬菜水果、茶叶、蜂蜜等都遭遇过此类问题。
(4)农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元法统计。农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使得超过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农药浪费造成的损失达到150亿元以上。在受到农业污染影响的地区,出现了农作物减产,农作物质量下降,口感降低,一些地方的传统农作物甚至无法继续生产。畜禽养殖场的污染不仅影响周边地区,还极易引发疫情疾病流行,使养殖业的养殖成本加大。农业污染还造成渔业、畜牧业旅游业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