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正文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其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很薄弱的这一基本国情,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转变带动,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方向,更是我们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高平基本情况
高平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的发生地,也是闻名全国的“煤铁之乡”、“生猪之乡”、“黄梨之乡”。全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约占共和国版图的万分之一,平面轮廓近似方形。下辖16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49万。
2.1 区位状况
高平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东自铁佛岭与陵川县接壤,西至老马岭与沁水县相连,南至界牌岭与泽州县交界,西北至丹朱岭与长子县为邻,东北自金泉山与长治县相接。太焦铁路、二广高速、207国道纵贯南北,高新高速、省道坪曲线横跨东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班车。距郑州国际机场和洛阳机场150公里,距长治机场40公里,区位和交通条件相对较好。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2.2 资源状况
无烟煤、煤层气、石灰岩、铝钒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畜牧、蚕桑、蔬菜、小杂粮、干鲜果等农牧业资源特色鲜明。全市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83%,无烟煤探明储量达66亿吨,年生产煤炭1500万吨以上,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
一、山西省煤化工基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黄梨生产基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为全省文物大市之一。现整理在册的文物单位达91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宋金时期以前的古建筑超过长江以南的总和。比较著名的有北魏、北齐、隋唐时期的羊头山石窟、千佛碑,宋唐年间的开化寺、定林寺、崇明寺、老南院等。乡村人均耕地1.29亩,低于1.83亩的全省平均水平和1.39亩的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8立方米,仅为全国的9.9%,全省的43.7%。
2.3 经济状况
主导产业有煤炭、焦化、化工、冶铸、建材、轻工食品等。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8.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920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6645美元。财政总收入36.4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0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三次产业在全市GDP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4%,73.5%和21.0%。二次产业中,煤炭产业所占比例较大。据有关资料统计,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来自于煤炭,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高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高平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现代经济发展理念,提出了打造七大经济区块的规划蓝图,即煤电化园区、生物医药饲料园区、冶铸建材机械制造园区、轻工食品园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南北两大物流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构想。并先后完成煤电化工业园、轻工食品工业园两个工业园区规划;铺开冶铸建材机械制工业园、生物医药工业园两个园区的规划。以园区为依托,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提高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煤炭加工转化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煤炭、焦化、煤化工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但在高平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步开始显现。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3.1 要素配置问题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客观上存在着要素配置和流动中县域低于城市的状况,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家政策效应影响,各种生产要素加速向沿海开放地区流动,导致高平在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格局中,整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从资金方面看,由于各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增强,贷款权限上收,贷款主要投放于大型企业和项目,存贷差快速扩大。截至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6.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1.23亿元,存贷差高达154.95亿元,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从人才方面看,高平本来就缺少高素质的人才,而在现有的人才流动格局中,基本出于“出大于进”状态。如每年通过正常途径送出去读大学的学生,回乡创业或参加工作的不到70%,加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因发展环境不断外流。高素质、懂技术的人才匮乏使经济的发展不能产生创造力,也就难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信息获取方面看,虽然以宽带互联网为标志的现代信息传播方式与手段已进入众多家庭,但普及率较大中城市而言仍然明显偏低,尤其是在农户中的普及率还不高,广大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手段仍受到不少制约,信息的传递存在一定滞后性。
3.2 产业结构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高平在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拉长煤炭产业链,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新型化和新兴产业的现代化上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资源型经济为主导的畸重型产业结构仍未得到改观。一是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三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1.0%,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小,距晋城市的30.2%、山西省的35.0%、全国的43.1%还存在很大差距,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三次产业中工业和三产服务业发展极不协调。二是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煤炭开采、洗选、焦化、煤化工、冶炼铸造等与煤炭关联紧密的项目迅猛发展,在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产值中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而纺织、服装家纺、食品、包装等轻工业发育不足,第二产业中轻重工业发展极不协调,致使我市工业产品主要集中于煤炭、洗煤、焦炭、尿素、甲醇、铸件等消耗高、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旧的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的矛盾已逐步显现。三是第三产业中,技术咨询、物流、广告、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快,业态体系不完整;商贸流通业中行业和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专业市场缺乏,偏远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滞后;三产服务业企业普遍规模小,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缺乏有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的 3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龙头企业,严重阻碍了三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3.3 劳动就业问题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十分繁重。2011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近22万人,人均耕种面积仅不足3亩,劳动力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近期新增就业情况来看,随着结构调整工作逐步深入,项目建设逐步向高科技含量、高机械化发展,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和现有人员素质不能满足新增岗位专业技术需求的矛盾相互交织。如随着煤矿企业整合兼并重组工作的深入推进,地方煤炭企业年核定产能虽有所提升(由2157万吨提升至2700万吨),但保留的29矿全部为机械化采掘矿井,就业容量减少、对劳动者专业技术素质要求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高平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每年都有数千名农村适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二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据2011年工会抽样调查显示,从文化程度看,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 工人数为406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4.7%;高中文化程度的2086人,占28.09%;中专(含中技)文化程度的815人,占10.98%;大专文化程度的0.54%。从专业技术看,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尚不足10%。劳动力队伍的知识结构偏低,知识型,技术型职工太少,已成为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
3.4 自然资源问题
一是作为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历经多年采掘,众多煤矿已面临3﹟煤资源枯竭,煤炭质量下滑,开采成本加大,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等诸多问题,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发展壮大的煤炭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储量的矛盾日趋突出。二是由于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加上煤矿开采带来的地下水位下降,煤化工这个高耗水行业迅猛发展,地下水常年严重超采,已造成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对高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3.5 环境容量问题
由于高平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南部, 风沙大、雨量小,加上境内山高沟深,地形支离破碎,植被稀疏,动植物生长缓慢、生物种类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身调节能力、自我修复能力差,极易遭到破坏并且难以恢复,属于生态脆弱型。如,多年来丹河流域煤炭资源无序开采,“五小”工业的快速发展,加之近年来初级煤化工等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发展,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沉陷、植被破坏、地表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已日趋 4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突出。研究结论及建议
4.1 研究结论
高平作为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要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转变发展观念,从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着手,在强化现有劳动力培训,深入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主导产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由资源能源消耗的粗放式规模扩张型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推动高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4.2.1 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关键要做到:一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针对高平经济发展滞后于沿海的状况,要加快全市经济发展,使逐步经济走上长期平稳快速发展的轨道。二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尽快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换。通过体制创新和企业改革,建立吸引人才和技术的机制,提升传统资源性产业,延伸产品加工,提升附加值。把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的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少污染多治理、节能高效的轨道上来。三是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四是制定全面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标准。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短期行为,往往是以追求短时期内局部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产值、高利税而获取显著政绩为动机的。因此,考核干部政绩标准不能片面地只看短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而要看增长与发展是否可以较长时期地持续下去,是否可以避免大起大落,同时还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指标统一起来进行考核。
4.2.2 合理选择发展道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必须和地方特色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本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根据高平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紧紧围绕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两转”战略,加快煤电化工业园、轻工食品 5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工业园、冶铸建材工业园、生物医药工业园四个工业园区,东山、宰李两个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文化产业园等园区规划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载体。同时,要依托生猪养殖优势,加快发展生猪产业链;依托种桑养蚕、大麻种植等农业产业资源,加快发展丝麻产业链;依托果蔬种植优势,加快发展果蔬产业链;依托煤炭产业优势,加快发展煤炭产业链;依托冶铸传统产业优势,加快发展冶铸机械制造产业链;依托1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
4.2.3 促进经济上档升级
工业化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发展县域经济应当以工业为主导,以工业化来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各地的成功经验来看,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当前应着力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取向”,培植更多的市场主体,使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的投资主体、税收主体和就业主体。要加强扶持引导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与民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切实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若干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民营企业。二是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大工业配套和优势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项目带动,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引导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集中,推动资产重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工业发展。三是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功能定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开发建设小城镇,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通讯、电力、保洁、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建设。要加强小城镇的管理和环境治理,实现小城镇的清洁、文明、安全、有序。不断完善小城镇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四是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有效开展多种形式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
4.2.4 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招商引资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在更大范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发展自我、带动县域经济壮大、上档、升级的最有效途径。要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拓宽招商引资领域,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 6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资水平,增强招商引资效果。在坚持己有的、有效的各种招商引资的措施与办法的同时,要更新观念,将招商引资从行政的思路切换到营销的思路上来,实施“县市商机行销”。其核心内容是:力求将本县、市视为一个企业,将本县、市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看作是商业机会,以现代市场营销的方法向外界投资者推广。
4.2.5 加强城乡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指导思想,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机制(与市场机制相对应),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从而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在制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综合利用城乡两个方面的资源、要素、技术、信息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在农村内部解决;城市的问题也不仅仅靠城市自身解决。更重要的是,城乡应当成为统筹协调的整体,不能按照传统的思路,牺牲农业和农村的利益以发展工业和城市。城和乡应当形成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其次,应当从思路上、体制上打破过去的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格局,把解决“三农”问题当成十分重要的和优先考虑的问题。城市带动农村,推进农村城镇化,把农村同市场、同城镇紧密联结起来。构建农业投入体系、农村政策体系、农民就业体系和农村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保障城市二三产业为农业提供支持,“反哺”农业。
4.2.6 发展循环经济
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首先,从思想上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效益经济、长远发展的观念,贯彻“节省资源,适度消费,内涵开发,总体调控”的总方针。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使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均衡地发展。其次,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部分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宏观调控的力度,认真执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大力推进“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从严查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严格项目环境管理制度,对治理达标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
4.2.7 提高人口素质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县域人口素质,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本着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强化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工业产品结构升级,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切实抓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抓好基础教育,提高县域人口素质;强化职业技术培训,加速职业技术教育的正规化、实用化、优质化,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县域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 王紫雯:《环境规划、管理与控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年9月出版。[3] 刘仕清:《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抉择》,湖南人民出版杜1993年3月第一版。
[4] 吴秀英:《发展县域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新长征,2007.5。[5]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7] 季建业:《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 刘朝:《县域经济:21世纪中国经济裂变与聚变的关节点》,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致 谢
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中北大学各位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我工作和学习的榜样。有了各位老师的循循诱导和不厌其烦的批改审阅,才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论文,衷心的谢谢她。
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使我重温了所学的管理知识,并使所学与实际得以有机的结合,使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感谢中北成教院高平函授站为学习所提供的优良环境;对论文要求所作的细致讲解。
最后,向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您们辛苦了!
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高平函授站
郭云岗
第二篇: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迅猛地发展,成为民富国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十七大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营经济发展的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依然受到了各种因素制约,发展中遇到了一些瓶颈性问题。
一、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营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未得到重视和解决,逐渐成为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些瓶颈既有来自社会、法律、政策、环境等的外部因素,又有来自企业内部决策、管理、经营战略等多方面的内部因素。
(一)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
1、资金紧缺
资金紧缺是各地民营经济发展的共性难题,它制约着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紧缺问题日渐突出。
2、政府管理体制不顺,主要表现在: 论文发表331072414
(1)政府措施落实不到位,官僚作风严重,办事缺乏效率。
(2)在负责民营经济的职能部门设置上尚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难以加以归口管理或仍然按照城乡、行业等将民营经济划归为不同的管理部门,导致了民营经济出现了多头管理却又无人管理的局面。
(3)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扶持缺乏连续性,也就是所谓先热后冷的情况。在企业投资时,政府的各职能部门给予了各种优惠的许诺且有着很好的服务,一旦企业投资完成,他们的服务也就随之削弱,这种变脸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热情和后续投资的动力,不利于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
3、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据调查,许多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特别需要的创业辅导、项目技术咨询、企业诊断、员工培训等社会服务,或是基本没有或是刚处于起步阶段,相当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深感创业难、经营难,有了问题解决难,处于无助状态。
4、民营经济的国民待遇问题
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正在逐步改善,但民营经济的国民待遇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民营企业的政策不统一,其次是投资领域的开放。
(二)制约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
1、人才问题
人才短缺,制约了民营企业的成长,成为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2、民营企业素质不高
(1)企业规模普遍小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支持,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企业也开始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但整体而言,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规模经济难以显现。
(2)管理水平低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性逐步显现,突出表现在家族式经营和集权式管理。
3、产品存在缺位
(1)品牌少、品牌知名度总体偏低,产品中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较少。
(2)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且同质化严重。
4、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不明确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平台,企业应当在其战略管理的框架下加强其基础管理从人治过度到制度化管理。
5、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
不健康的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很多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内部文化现象,比如:个人独断专行、违反市场规则、恶性竞争、不讲诚信、忽视激励、缺乏团队凝聚力等等。
二、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在我国,有关民营经济的全国性法律制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其法制建设十分落后。另外,一些落后的体制文化和法律意识也影响了有关民营经济的法律环境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应加强有关民营经济的立法工作、改革司法制度和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有关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依靠法律法规,引导和保障民营经济,从根本上促进其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2、理顺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论文发表Q331072414
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裁判员”首先应该公平地对待市场经济中的各方参与者。在经济发展中,政府部门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将直接的行政命令转变为间接的管理和直接的服务,将行政干预转变为政策引导,做到“放”和“管”的有效结合,其经济职能和作用应当体现在规划、引导、协调、整合和规范、服务和监督等方面。
目前在许多地区还存在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如某些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政府制定支持民营经济的财政政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资本性支出;第二,增加对民营经济的有偿资金支持;第三,安排一定比例的政府采购配额。建立支持民营经济的税收政策体系。因此,要想推进民营经济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政府理顺其行政管理体系,转变观念,给民营经济“国民待遇”,在税收和财政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多的支持。
3、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企业发展中经常面临一些困境,如资金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弱、人力资源不足、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引导支持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援助,是弥补民营经济自身不足,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措施。我国民营企业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求主要集中于金融支持、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领域。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民营经济的客观需求,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面的社会服务体系。
4、努力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通畅的融资环境和竞争的人才市场环境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体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与国有经济相比,目前民营经济在许多问题上面临歧视性待遇,不公平的歧视性待遇不利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在经济转轨时期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必须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因此,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应着重抓住两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为完善市场机制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强市场中介体系建设,使之切实成为市场供需的结合点。论文写作发表 寇寇331072414
TEL ***
参考文献:
[1].王传芸.巢湖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07.[2].杨有柏,马凤莲.关于加快青海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攀登,2005年第6期.[3].潘淑范.吉林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7.[4].胡绍华.论发展民营经济[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8月.
第三篇: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梁晓龙 汤嘉辉 雷晓东 李媛媛
摘要:本文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时通过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的调查,总结出应该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环境保护
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总政策。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一场根本性的转变,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199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9.0%和8.7%,中国的国民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中国经济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多数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增产,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增强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进入世界前列;国家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了一批关系到今后发展能力的骨干项目,包括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7万亿元,粮食产量达到4.67亿吨,油料产量达到2244万吨,肉类总产量5000万吨,水产品2525万吨,乡镇企业实现产值达3.9万亿元;原煤产量达12.92亿吨,原油1.49亿吨,天然气176亿立方米,钢9297万吨,化肥2587万吨,汽车150万辆;进出口总额达到2808.5亿美元。
然而,在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在生态环境上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主要表现在:
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也给中国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带来压力。据研究,中国土地资源的最大生产能力可承载最大人口数为16亿人,而中国目前的总人口已超过12亿人,在严格的人口控制之下,人口数量仍将增长,估计最高人口数可达15—16亿人。
2.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挑战。中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很低。中国是人均耕地拥有量很少的国家,许多重要资源如淡水、森林、矿产等的人均拥有量也很低,大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此外,由于经济技术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
3.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另一方面是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消费方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日显突出。如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83万平方公里,严重退化草地面积达7300万公顷
4.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中国的大气污染一直随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特别是在大城市和工矿区,大气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相当严重。与此同时,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导致的水体污染也十分严重,固体废物污染也由于排放量的日益增多而日趋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装备简陋、工艺落后,污染型乡镇企业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首先详述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来源,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一)、大气环境污染
1.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一直以煤烟型为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在1999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中国占了7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太原市,而太原正是典型的煤炭主产区。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目前已有62.3%的城市环境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了三级标准。-些大城市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疏浓度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标准的2~5倍;
2.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危害最为严重,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和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出现频率在80%以上.西南地区以南充、宜宾、重庆和遵义等城市为中心的酸雨区,近年来有所缓解,但仅次于华中地区,其中心地区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南至厦门的沿海地区,该区域酸雨污染程度较弱,但分布范围较广;华南地区的重污染城市降水年均pH值在4.5~5.0之间,中心区域酸雨出现频率在60%~90%范围;广西地区的酸雨污染较普遍,大部分地区酸雨出现频率在30%以上。长江以北地区以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为主。目前酸雨波及的面积达100多万乎方公里,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区域占全国面积的40%。长期的酸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加速土壤酸化过程。
3.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即沙尘暴越来越多。强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二)、水污染状况严重
随着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7大水系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1、2类的占32.2%,符合3类的占28.9%,属于4、5类的占38.9%。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由于水污染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损失,同时威胁到人民的健康,人群流行病中有80%是由污染水传播的。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较差,赤潮频繁(中国赤潮20世纪60年代以前平均每五六年发生一次,70年代每两年一次,80年代平均每年增至4次)。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随着域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不少城市由于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受到“垃圾包围城市”的困扰。固体废物污染 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污染相当严重。目前,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已 达59.2亿吨,占地5.5万公顷,其中占 用农田3700公顷;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1993年全国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2亿吨,2/3的 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完成后,每年可 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600万 吨,有效地缓解生活垃圾对城镇环境污 染的压力。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 用项目完成后,每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利用量和处置量4000万吨,可少占土地 约400亩,节省大量的建财原料,比较有效地防止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污染事 故的发生。
下面是有关环境污染损失的估算 :
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由于中国环境污染加剧,使得环境事故迭起,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
在中国主要城市,估计每年有17.8万人因大气污染的危害而过早死亡;
来源于生活及取暖用煤和生物质燃料燃饶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每年约造成11.1万例早亡;
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
在沈阳、上海及其他一些主要城市,受调查的儿童血液中铅含量平均超过被认为对智力发展不利水平的80%左右,由于环境污染导致中国经济损失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
1990年环境污染损失为367亿元左右,约占当年GNP的2.1%;
1992年公布的污染损失为1096.5亿元,占当年GNP的4.5%;
1993年的环境污染损失佑算的结果为1085.1亿元,占当年GNP的3.16%;
1997年世界银行统计,仅中国每年空经济损气和水污染造成的失高达540亿美元,算是相当于中国内内生产总值的3%~8%。
由此可见,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已经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毫无疑问,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采用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工业整体水平和质量不高,结构也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益较差,产品质量不高,实际上是在走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低产出的经济发展道路。例如,单位产值能耗中国是发达国家的3—4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约30%,而工业发达国家在40%以上,矿产资源利用率只有30%。这种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使经济发展本身缺乏后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包括: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作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发展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产权关系尚未理顺,政企不分问题也未彻底解决;健全、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协调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特别是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还刚刚起步;健全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特别是计划、财政、银行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以社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严重制约了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进。
(2)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较低和支持性配套措施不力等。表现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布局分散,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导致带来巨大环境代价,农产品市场不健全,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很不平衡,需要帮助落后地区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工业方面,设备陈旧,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基础产业,特别是能源、交通、运输部门的“瓶颈”制约加剧,资金不足;第三产业方面,总体水平落后,结构配置不均衡,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沿袭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损害,而且使经济增长本身难以持续。
在这种情势下,中国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应当逐步走上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那么,如何正确把握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减少环境破坏的反作用;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就是我们通过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1. 从全局和长远讲,两者是统一的。
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经济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了,也难以为继,后果不堪设想。环境保护可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强调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2. 从局部和眼前讲,两者又有着不相统一的一面
一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一边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会导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农业化肥、农药、助长剂的使用,虽然增加了农业收入但其过量使用却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和人居环境污染,不但给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影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如发展养殖业,可以调整农业结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丰富食品结构,但是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全面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发展与环保“双赢”。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已成为保障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一项意义重大深远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和解决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要把环保和生态治理放到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相适应的位置,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这是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所在。
其次,应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淘汰、关闭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和产品。同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积极开展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重视退耕还林,大搞植树造林 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工程。
"
二、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一个大产业进行经营、开发
生态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保护环境、进行生态建设并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纯公益性事业,也不是政府和社会的包袱,而是潜在的巨大资产、资源和效益。实践证明,哪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和经营,那里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环保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地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例如,调整能源结构,利用再生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以形成环保产业。例如我国部分农村已实现庭院经济高效化、家居清洁温暖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沼气用于农户烧饭、取暖,沼肥用于农田,沼液经集中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实现了生态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创造新机制,注入新活力,切实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步伐。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样需要比现在更多的投入。政府投入主要起引导作用,而完善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包括吸引外资则是投入的大头。“十五”期间,全国污染防治的投资需求就达7000亿元 政府不可能包下来,必须创新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生态环保投入机制。
四、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全面推进。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战略任务制定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应有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切合实际的目标,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有明确的部门职责和监督检查制度。违背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既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搞好总体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规划制定之后,要分步实施,并严格执行。这是确保经济、社会生态环保同步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应怎么规划才合理呢?
1.规划要包括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以利于从源头上把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关口。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的项目上马建设。
2.规划要强调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产生量和资源、生态损耗量。对于造纸、水泥、医药、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浙江重视淘汰作坊式的传统工艺,通过鼓励和支持这些行业改进技术,推行清洁生产,改变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提高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变传统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等,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在降低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这对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城市、农村、企业、学校和社区、家庭,都应当注重典型示范。
4.加强协调和统一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宏观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特点,必须加强组织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提升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总体水平。
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难度非常大的事业,更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既包括治理技术,又包括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要通过汲取世界生态环保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技术,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路子。
要重视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目前国际上环境治理的成熟技术很多,但成本往往比较高,有些技术也不适合在我国运用。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更要重视我国适用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如成熟的沼气、太阳能、垃圾发电和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既经济,又有效,应当积极推行。
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估价环境形势、确定工作目标,制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都要注重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管理,要实行由单要素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污染防治管理,要实行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大力推行污染监测自动化,生态监测遥感化,环境管理信息化,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广泛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强化科技培训,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六、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管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环境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法律制度。全国人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律。国务院颁布了30多件环保法规,部门规章达70多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起到了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较好的法制环境。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采用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已经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其次要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改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
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1994年; 盛洪,“外部性问题和制度创新”,《盛洪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第四篇: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第七章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工业发达国家在对其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不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单靠一些补救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从源头到全过程考虑。为此,清洁生产应运而生。
第一节
一、清洁生产概念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概念定义如下: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二、清洁生产的意义
实践证明,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经济发展正愈来愈深地陷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两大困境:一是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使发展难以持久;二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政策忽视了全过程污染控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而清洁生产恰能较好地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一)清洁生产一方面用节能、降耗、减污和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一次性投资和设施运行费),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清洁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改进设备或改变燃烧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既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又可节约资源与能源,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清洁生产可以避免和减少末端治理的不彻底而造成的二次污染。因为清洁生产采用了大量的源头削减措施,既可减少含有毒成分原料的使用量,又可提高原材料的转化率,减少物料流失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及排放量,因此而减少二次污染的机会。
(四)清洁生产可最大限度地替代有毒的产品、有毒的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排污量大的工艺和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从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五)清洁生产可改善工业企业与环境管理部门间的关系,解决环境与经济相割裂的矛盾。
三、清洁生产的目标
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降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有不利影响的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因此,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就是使用清洁的原、辅材料,通过清洁的工艺过程,生产出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各种节能、降耗、节水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2)减少废料与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成、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四、清洁生产的内容
(一)清洁的能源
1、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如采用洁净煤技术,逐步提高液体燃料、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水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3、新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
4、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等,如在能耗大的化工行业采用热电联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清洁的生产过程
1、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这就需要在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
2、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
3、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躁声、强震动等。
4、少废、无废的工艺,5、高效的设备;
6、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
7、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8、完善的管理等等。
(三)清洁的产品
1、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
2、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
3、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
4、合理包装;
5、合理的使用功能(以及具有节能、节水、降低躁声的功能)和合理的使用寿命;
6、产品报废后易处理、易降解等。
能源高效率的转化成产品,减少有害环境废物的排出。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物和能源,实行再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三是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或将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四是在商品使用寿命终结后,能够便于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潜在危胁;五是完善的企业管理,有保障清洁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其实施。同时建设一个整洁、优美的厂容厂貌。
五、清洁生产的理论
(一)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物质平衡理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越多,则原料(资源)消耗越大,废料是由原料转化而来。清洁生产使废物最小化,其实质在于原料(资源)得到了最有效利用。生产中的废物具有多功能特性,一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作为另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资源),资源与废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清洁生产最好地体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环境污染无害化。
(二)最优化理论
清洁生产实际上是求解满足生产特定条件下使其物料消耗最少,而使产品产出率最高的问题。此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的最优化理论。很多情况下,废物最小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而清洁生产则是求它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三)社会化大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用最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准则。马克思曾预言: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进步,为清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
一、持续发展的理论使工业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人类应该适应增长和发展的需要,改变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掠夺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不超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清洁生产给人们以全新的概念,即把工业生产污染预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以保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清洁生产谋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设计过程中,防止污染空气、水和土壤,减少废弃物,以减少对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一般认为,伴随经济增长必然产生污染,但必须将污染控制在一种相对能接受的水平。经济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使环境和资源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又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足以支持后代人的潜在需求。与此同时,对环境保护要充分考虑到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支持能力,采取积极可行的环境政策,配合和推进经济发展。因此,清
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案。
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可持续生产的可持续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相互适应、相互平衡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相互适应的理论对于指导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三种生产的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协调需要具体的操作,协调操作就需要有能正确指导操作的理论、准则、方法和技术。要使三种生产的运行关系从不和谐转变为和谐,关键在于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内容,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和谐运行,要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内部运行的目标和机制,以保证三种生产的发展和三种生产之间的正确联系。
(1)加强环境管理
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社会行为通过三种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评价它们对三种生产和谐运行的贡献(正负、大小),并据此对人类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2)开展环境建设
根据三种生产理论,应该开展环境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调配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向,保证环境建设的投入。环境建设不同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它的根本任务不是为人的生产这个环节提供生活资料,而是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关系,保证环境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而从根本上去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性的一个重大的基本措施
(3)协同社会行为人类的社会行为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组成,其中政府行为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各种手段结合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去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去调控人口的增长,改变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并在注意向物质生产投放人力资源的同时,注意向环境生产投放人力资源,等等。当然,政府也可能因为认识滞后或者短期利益的驱使,不顾环境生产的承受能力,去迎合物质资料生产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去刺激公众追求高消费的倾向。这就需要具有自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公众去约束政府的行为。
(一)可持续的生产
(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的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首先要正确鉴别原材料,列出目前和将来能用的组成部分,制订将其转变为产品的方案。
1、实行跨行业协作
2、减少环境污染
3、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三)清洁生产的意识形成与技术推广
1、清洁生产意识培育
要深入有效地推行清洁生产,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特别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了解清洁生产,认识到清洁生产对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环境保护形象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
2、清洁生产技术推广
清洁生产是一种思想,是高层次的、覆盖面非常广的,体现在工业布局、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发展方针和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为了对清洁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非常重要。企业是清洁生产的主体,像环境保护一样,要真正把清洁生产从一种战略变为企业的实践,必须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甚至是全民的自觉行动。
(四)实施清洁生产的政策体系
1、明确机构组织和实施主体
2、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1)
支持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财政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和倾斜。(2)对于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在税收减免方面给予优惠。(3)对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刺激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向清洁生产发展,促进企业推行清洁生产。(4)创建清洁生产的市场机制,培育清洁生产的需求市场。
3、将推行清洁生产纳入法制轨道
(五)工业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1、源削减(1)改进产品设计、调整产品结构。(2)用无害或少害的物料,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3)改革工艺和设备,开发全新流程。(4)加强管理。
2、废物循环利用,建立生产闭合圈(1)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流程中;(2)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替代物返回生产流程中;(3)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其他生产过程的原料回用或作为副产品回收。
3、发展环保技术,搞好末端治理
(1)必须清浊分流,减少处理量,有利于组织再循环,(2)必须开展综合利用,从排放物中回收有用物质;(3)必须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减量化处理。
第三节工业生态系统与工业生态学
一、工业生态系统
工业生态系统是人造系统,它是所有企业、行业和部门的总和,是通过对自然资源加工生产物质资料的事业。工业除制造业之外,还包括采掘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供电、供热、供水等公用事业。工业系统本身是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组分众多、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与工业系统相关联的还有自然系统(土地、农田、森林、等)、社会系统(政治、法律、组织、安全保障等)以及技术系统(厂房、动力、机器、工艺、科技开发等)。工业系统的中心是人,人的劳动组织、人的劳动和智力的投入以及人的消费需求的推动。
工业生态系统动作示意图(见表格)
实现物质转化、能量流动的工业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生物活动类似的。两者都是按取自环境→生物体(企业)→返回环境的方式运作,其本质都是一种代谢的过程。因此,工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在这样的工业生态系统里,能源和材料的消费被最优化了,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
一个良好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是如下的情况:
(一)生态系统惟一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二)浓缩的有毒物质只在当地生成和使用;
(三)效率、生产率与弹性之间必须处于动态平衡,如果过多强调前两点而忽视了弹性就会造成系统的脆弱,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四)通过物种的高度多样性和相互之间复杂的关系,生态系统在遭受变化时能保持一定的弹性,许多关系是通过自我组织过程来维持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
(五)在生态系统内,每一物种都独立活动,然而它们的活动模式与其他物种的模式联合结成网络,合作和竞争并存并保持平衡。
二、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是起源于清洁生产的,是清洁生产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工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产业界都在不断扩展和深化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系统化和一体化的新的环境管理思想。
工业生态学的提法始于1989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部事总裁罗伯特·福罗什和负责发动机研究的尼古拉斯·加罗布劳斯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的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每一道制造工序都独立于其他工序,通过消耗原料生产出即将被销售的产品和相应的废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一种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和种过于简单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那就是工业生态系统。”
我们对工业生态学的定义是:它是一种以可持续为基础来管理人类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第一,设法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进行充分地结合;第二,减少对能源和材料的使用;第三,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可承受程度产生的生态影响。
三、卡伦堡共生体系和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业社区所能获得的效益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还要大。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绩效。包括通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新加入企业和原有经改造过的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作。同时也要为附近的社区寻求利益以确保其积极的发展。
(一)卡伦堡共生体系
卡伦堡是一个仅有2万居民的工业小城市,位于北海之滨,距哥本哈根以西100公里左右。开始,这里建造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随着年代的推移,卡伦堡的主要企业开始相互间交换“废料”:蒸汽,(不同温度和不同纯净度的)水,以及各种副产品。80年代以来,当地发展部门意识到它们逐渐地,也是自发地创造了一种体系,他们将其称之为“工业共生体系”。关于卡伦堡共生系统,我们归纳三点结论: 第一,共生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在商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得到了好处。每一种“废料” 供货都是伙伴之间独立、私下达成的交易。交换服从于市场规律,运用了许多种方式:有直接销售,以货易货,甚至友好的协作交换(比如,接受方企业自费建造管线,作为交换,得到的废料价格相当便宜)。第二,共生体系的成功广泛地建筑在不同伙伴之间的已有信任关系基础上。卡伦堡是个小城市,大家都相互认识。这种亲近关系使有关企业间的各个层次的日常接触都非常容易。第三,卡伦堡共生体系的特征是几个既不同又能互补的大企业相邻。要在其他地方复制这样一个共生系统,需要鼓励某些“企业混合”,使之有利于废料和资源的交换。
(二)工业生态园区在90年代初出现了“生态工业园区” 的概念。在一个园区中,各企业进行合作,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一个企业的废料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不过,“园区”的概念不应使人们理解成一定是某个在地理上毗邻的地区,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完全可以包括附近的居住区,或者包括一个离得很远的企业,如果它是唯一能处理在园区现场不能处理的稀有废料的企业的话。生态工业园区的观念区别于传统的废料交换项目的地方是,它不满足于简单的一来一往的资源循环,而旨在系统地使一个地区的总体资源增值。
第五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也积极向这一主题靠拢。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十分活跃,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目前公认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在于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应实现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然而,由于旅游业“起飞”速度较快,在短短几十年内就一跃成为全球产值较大,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类型,因而对人类经济和思维方式的冲击过于迅猛,致使人们无暇思考发展旅游业的方法论问题。在实践中表现为受趋利动机驱使,将旅游业发展简化为数量型增长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进而引起旅游破坏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对其采取措施,将会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措失。随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针对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采取保护和发展措施,全面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发展旅游业。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发展趋势
实现途径
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战略。而这种战略的提出,却是人类在饱受生态恶化,资源濒临枯竭的报复下,痛定思痛才得以出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而出现。
目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
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 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属性、内容及原则.............................................................3 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7 四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7
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人类社会已经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过了数百年的历史,而二者的背离又突出表现为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短期内可能会降低自然资源的恢复
和自净能力,长期内则会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情况才引起学者的关注。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森(R·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人类关心环境的开始。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就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但由于当时人们尚不能完全体会联合国的呼吁,大部分人尚不能体察到环境的恶化,因此未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足够的回响和反应。直到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之后,才在世界各国中掀起了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浪潮。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各个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不同的阐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如从哲学角度主张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以生物圈及人类的共存与发展为价值取向,转变以人类为自我为中心以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为中心的生态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区域经济角度,强调“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繁荣;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指出可持续发展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等三个方面,是三者协调构成的复合系统,其功能是有效地调控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平衡,使人类在保护节省资源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尽管各学科对可持续发展的阐述各不相同,但都包含了“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思想,而这一点正是对人类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是人类谋求新的发展模式的基础。目前比较公认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定义:可
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划时代思想的出现,基于旅游业在发展中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被提出来。1993年,《可持续旅游》(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在英国创刊,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1995年4月,联合国科教文化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旅游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这两份文件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并为世界各国推广可持续旅游提供了具体操作程序,标志着可持续旅游已进入了实践性阶段。
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属性、内容及原则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人们过于沉浸于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喜悦之中,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因而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造成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旅游盲目上马的恶果,加上对景区景点的粗放式经营和低效率管理,使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此时,旅游界人士方意识到倘若发展与环境之间失去协调,旅游业必将受到致命打击。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使旅游与大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环境和谐地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既满足当前和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又不损害旅游者和旅游地当前和未来的利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成为时尚。而人们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也油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属性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战略,其执行必然要对应于某一特定的区域空间,而区域总是表现为一个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三者于一体的综合体。从这角度而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可避免地具有地域
属性。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
这一属性是由构成特定区域“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形成的复杂系统的本质所决定的,它要求实现综合性和协调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当前需求和后代利益,区域利益和全球发展的统一。整体发展也就是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使各方面能够均衡协调发展。
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差异性
地域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我们甚至在地球表面无法找到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地方。地域之间因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旅游环境适宜状况、地理区位特征、经济基础水平、旅游发展机遇及可进入性等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地域上的差异。另外,人员参与地域活动的主体,地域之间人们受教育水平,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持态度等的不同,也会导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差异。
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来源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性,在全球地理范围内,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使某些区域成为旅游热点,而某些区域相对成为旅游温点或冷点。各旅游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竞相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在时空上最为适宜,在经济上最为划算的旅游资源,以吸引旅游者对该旅游地的选择。正是这种的“非胁迫、自由任意”的状态,体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
4.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节律性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节制地使用旅游资源,以免给后代的旅游业造成困难,使旅游资源的供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环境的一种,同样具有稀缺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必须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潜力。而且,这也是一个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节律性。
(2)技术进步的节律性
技术进步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它总是从低级阶段各高级阶段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具有节律性和规律性。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使旅游
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了节律性属性。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1.增强全社会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负面效应的理解,树立和强化全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
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正负面效应,前已述及,不再赘述。然而如何处理旅游业发展,经济增长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坚持经济中心论,还是坚持生态中心论;能否实现鱼与熊掌二者兼得,即既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又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如何实现;这些问题正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要研究的内容。
2.提倡公平发展
强调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所强调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整体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发展均衡与公平性。
3.提高旅游业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会对旅游地带来诸多利益,如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美化居住环境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兼顾旅游地社区和居民的发展与利益,只有这样,旅游业发展才能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
4.提高旅游容量和旅游产品质量,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和体验 旅游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没有旅游者,旅游业的基本发展都无法得到保证,更不用于可持续发展了。在当今旅游业激烈竞争的今天,能否提高现有旅游地旅游容量,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关系着旅游地未来发展的生死存亡。
5.树立全新的理论观念,保护好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要求人类从生态的观念出发,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使后代人发展旅游业仍有可持续发燕尾服的旅游资源。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旅游业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发展具有不可逆性,广泛性以及自然—经济
—社会的复合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发展是重点,需要与限制共存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在“发展”上,发展是旅游业的重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探索发展途径、发展方法、发展重点等一系列问题。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旅游者追求高品位旅游经历的需要,是为了满足旅游地居民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为了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对旅游资源等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旅游环境的利用加以限制。这种限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2.可持续性原则
旅游可持续性是指旅游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干扰时,保持其自身发展的能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核心是旅游发展不能超越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发展”一旦超越承载力这一临界点就会导致自身的衰退。
3.公平性原则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同一代人的横向公平性。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发展作为全球两大主题之一,号召全世界共同发展。而目前世界的现状是两极化,贫富差距悬殊。在这种状况下,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强调给世界各地区人民以公平的发展权。旅游业作为世界产业的一部分,也应当体现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2)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世界上不可能再生的旅游资源都使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只顾自己的需求而过度开发使用有限的旅游资源,而是应当给后世以公平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4.共同性原则
“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共建共享我们的家园”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公平,重发展,可持续性原则是全人类应当恪守的共同原则。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联合行为。正如《里约宣言》之中所述:致力于达成即尊重所有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国际协定,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
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但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却不容乐观。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动人口增加。
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弃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致使景区污染严重,旅游景观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掠夺性开发破坏了旅游资源。
在一些地区为了追求其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业,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者环境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
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的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即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四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坚持以教育为主,法律手段为辅的原则
旅游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活动,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因此,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包括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在内的“人进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教
育,使他们在涉及旅游的各种活动中,都能自觉地恪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对于旅游者而言,能否获得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经历取决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旅游环境的受保护程度。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渗透到旅游者的头脑之中,培养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此外,还要帮助旅游地政府提高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迫切性的认识,以获得当地政府的最大支持。不可否认,无论宣传教育做得怎样到位,总有一些人不惜以破坏环境、毁坏资源为代价来获得个人私利。因此,必须出台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制止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
(二)以旅游承载力为依据,判断旅游开发与决策是否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虽然旅游承载力因具有季节性,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准确化,但它是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在确定承载力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对旅游地进行开发,才会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做到环境保护,又能为旅游者提供难忘的旅游经历,还能最大程度地造福于旅游地。因此,生态旅游是目前和未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
(四)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原是美国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一部分,后来逐渐应用到各行业中。环境是旅游产品的载体,旅游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旅游产品的质量。将环境评估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中,能够将旅游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的冲击和影响做准确的评价和估计。以评估结果作为理论依据,可以帮助旅游投资商,旅游开发商,旅游地的管理部门减少或取消对一些将严重破坏环境,且发展潜力小的项目投资,避免资金的浪费。环境影响评估,是环境管理的有效工具,是一套对环境问题惊醒识别、分析和评估的总和系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五)转变旅游开发观念和经营模式
摒弃以往规模开发旅游资源的模式,以及片面追求旅游经济增长的开发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为指导,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走集约化发展旅游
经济的道路。
结束语: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其发展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传统旅游业在给旅游地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负面效益。这些不良后果使人们从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喜悦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旅游业的发展。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织策划委员会提出了“旅游发展行为战略草案”,阐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框架和主要内容。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旅游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制定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实际议程”,确定了行动纲领和采取行动的优先领域。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等引入到旅游业中来,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评估旅游业给旅游地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仍在继续,准确地说是刚刚起步。展望未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旅游业必将迎来一个美好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