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人类长期以来超负荷利用生态系统,生态欠债式的发展,已经累积形成明显的生态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河流污染与破碎化、海洋酸化等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变革现有的生活与生产模式,才能减缓地球自然资本退化趋势,并确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生态系统的安全。山西省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经济,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仅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而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加重了环境容量的负荷力,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理论,同时引入生态足迹相关指标如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生态协调系数、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标的研究,尽量全面客观地反映人们的需求活动所带给山西省生态环境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后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山西省2007-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年份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动态演变分析,对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2007-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1.4334ha/人增长到1.62275ha/人;2007-2011年间山西省人均生态承载力比较平稳,维持在0.82ha/人。可见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速率较快,从而导致2007-2011年间山西省生态环境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2)在2007-2011年间,从山西省各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的变化趋势中可以得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都各略有盈余,其他两类土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尤其以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赤字最为突显。最后,本文针对缓解生态赤字,实现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机制建设,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转变消费模式,在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倡“低足迹”的消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循环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自然资源,在增加生物承载力,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为自然留下空间;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绿色投融资。【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山西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22;X321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1绪论12-181.1选题背景及意义12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1.2.1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12-151.2.2生态足迹理论的研究现状15-171.3研究思路及方法17-181.3.1研究思路171.3.2研究方法17-182相关理论基础18-232.1可持续发展理论18-192.2生态足迹模型19-232.2.1生态足迹相关概念19-212.2.2生态足迹模型的评价21-233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分析23-283.1山西省区域概况23-253.1.1自然条件概况23-243.1.2社会经
济状况24-253.2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分析25-283.2.1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253.2.2山西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284山西省生态足迹计算及结果分析28-524.1生态足迹模型的计量方法及步骤28-304.2基础数据的来源304.3数据的处理与计算方法30-324.3.1指标的选取方法30-314.3.2数据的处理方法31-324.4山西省2011年生态足迹计算及结果分析32-364.4.1生态足迹的计算32-344.4.2生态承载力的计算34-354.4.3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分析35-364.5山西省2007-2011年生态足迹动态演变分析36-474.5.1生态足迹演变分析37-404.5.2生态承载力演变分析40-424.5.3生态盈余/生态赤字演变分析42-464.5.4生态赤字原因分析46-474.6生态足迹相关指标分析47-524.6.1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分析47-484.6.2生态协调度分析48-504.6.3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分析504.6.4万元GDP生态足迹50-525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52-555.1加强机制建设,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525.2转变消费模式,在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倡“低足迹”的消费模式52-535.3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循环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35.4保护自然资源,在增加生物承载力,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为自然留下空间53-545.5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绿色投融资54-556结语55-576.1结论55-566.2本文的创新56-57参考文献57-62致谢62-63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3-6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衡水市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衡水市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写一段引言:写写大背景、写衡水湖,尽量和河北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一、调研背景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是衡水市唯一可以做大、做强、做亮的资源。利用衡水湖的环境优势,衡水市成功举办了首届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以赛事辐射性带动其他产业的整体发展,吸引了资金项目、集聚了人气和财气。2012年,衡水市以其区位优势、产业发展态势、生态优势加入环京津经济圈。其中,衡水湖的生态优势在维护华北平原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周边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且蓄洪防旱防涝,能有效调节衡水湖周边区域乃至京津地区的气候环境。可以说,衡水市的发展要靠改善生态环境,尤其是衡水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摆在全市发展的突出重要位置。为此,我们小组充分利用时间对衡水湖环境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以便能够为社会做贡献尽快地实现中国梦。可结合以下几点去写:
1、研究意义:(1)有利于促进衡水湖旅游业的发展;(2)有利于保护衡水市的生态环境;(3)有利于实现衡水湖的可持续发展;(4)有利于提高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研究背景:(1)(2)当前该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3)该市衡水湖生态环境的破坏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本文对河北省衡水市衡水湖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对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调研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2014年9月1日至11月30日 调查地点:衡水市衡水湖周边村庄
(三)调查对象
本文衡水湖附近人民群众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500人作为调查问卷的样本。
(四)调查方法
本文调查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1)问卷调查:由于调查的基数比较大,所以我们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本次调查问卷,共14道题目。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实际发放200份,收回200份,收回率100%。经整理得到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达98%。(2)走访座谈:对衡水湖附近的村民采取随机抽取、随机走访座谈的方法,以便了解衡水湖近几年来生态环境有何改变?(3)文献研究:搜集历年来人们对于衡水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整理的数据,并进入大学生论坛与其进行谈论研究,进入当地论坛更好地了解人们对于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及看法。
三、调研过程
自9月1日以来,历时2个月的时间,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对河北省衡水湖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一)前期准备
为了能够做好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小组成员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针对此次调研活动的安排及调研内容作了详细的计划,小组成员都分别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首先,我们网上搜索关于衡水湖近几年生态环境研究,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可持续发展目前的研究状况;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我们需要调查的对象以及调查地点。其次。我们针对调查对象的特点及调查内容认真撰写调查问卷,并安排好现场的发放。再次,我们准备了一些访谈的问题,以便及时应对调查时的突发情况。
(二)活动进行
为期几个月的调研,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事先安排好了任务,无论是在现场收发问卷还是随机访谈,每位队员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自的工作任务。同时,为避免信息遗漏,我们现场收取问卷,现场记录访谈内容,虽然很累,但是收获很大。另外,为保证调查问卷的数量,我们将无效的问卷剔除掉,同时保证每一份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三)活动结束内容
(四)活动小结
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份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作为总结,为此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将网络上查阅到的衡水湖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此次活动做深刻有效的总结,提出更有利于提高衡水湖的生态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向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有关反应。
四、调研结果分析
1、衡水湖的基本情况
2、衡水湖目前的生态环境
3、衡水湖附近居民的日常行为
衡水湖湿地处在环京津、环渤海、沿京九铁路和大广高速公路的位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区和冀州古城之间,距北京市、天津市均为200多公里,是华北平原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和惟一保持水域、沼泽、滩涂、草甸、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京南第一湖”、“华北大地的绿明珠”、“燕赵最美的湿地”等诸多佳誉。国际湿地组织将其喻为“东亚地区的蓝宝石”。在持续干旱的华北及京、津、冀地区,衡水湖被赋予了比南方水乡湿地更重的内涵和承载。衡水湖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降解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于调节京津冀气候及生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另据相关资料显示:衡水湖蓄水面积75平方公里,宽广的水域和独特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经专家鉴定有植物382种、鸟类310种,鱼类34种、昆虫416种,两栖爬行类17种,哺乳类20种,在众多的资源中,鸟类最为特色。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金雕、白肩雕等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等46种。在全球八条鸟类迁徙通道中,衡水湖湿地位于第五条即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的中心部位。2006年10月,经亚太迁徙水鸟保护委员会批准,衡水湖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
五、衡水湖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发展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由于连年干旱,加之衡水湖周围社区居民的开垦,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植被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干扰和破坏了野生动物原始的栖息环境。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越来越大,使保护区的压力逐年增大。湖区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林业和渔业等,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保护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系统,任务艰巨。
(二)、水环境质量问题依然严重
衡水湖湿地水环境质量是衡水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保护衡水湖水质,1994年关闭了上游水汇流渠道入湖口,2003年开始逐步取缔了湖区和引水线路上的排污口。2007年底东湖大库所及引水线路上的排污口全部取缔,大库开始停止养殖活动。2008年8月前,全面停止湖区养殖行为,并清除养殖设施,当年衡水湖大库水质明显改善。目前,湖区主要污染源为旅游污染、湖底污染、湖区蒲草污染等。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组大概分为了三个方面:
(一)、交通方面
a.衡水湖作为衡水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交通方便应是满足旅客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经过衡水湖的公交车却仅仅只有一辆,甚不方便。为此,负责该方面的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整顿,不仅能满足旅客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做到大力宣传衡水湖的目的;
(二)、建设方面:
a.走进衡水湖时,由于没有路牌指标,很多人都会走错方向,对此很多旅客都抱怨;b.在通向衡水湖的过程中,由于工人正在衡水湖周围施工,不仅路面泥泞、狭窄,声音嘈杂,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该负责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整,尽最大力度保障旅客安全;
(三)、环境方面:
衡水湖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在这个酷暑的夏日给旅客带来了丝丝凉意,但是衡水湖中却仍有许多垃圾,这些垃圾似乎就是白纸上的一个污点,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可以做到完美无缺,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遵守道德的人进行处罚,让每位旅客都为保护衡水湖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出一份力,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出一份力量;
为了衡水湖的发展,我们应破除体制制度,认真贯彻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统筹保护利用,坚持保护优先,纳入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统筹考虑,刚性落实保护区总体规划,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杜绝非法捕捞、违章建设等破坏湿地资源和环境的不法行为;积极培育以生态旅游为带动的区域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尽力形成2-3日游的规模,使衡水湖生态旅游成为衡水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衡水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七、衡水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题
2、具体的对策
(一)、加固堤防,完善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积极搞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宣传力度,我们应破除体制制度,认真贯彻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统筹保护利用,坚持保护优先,纳入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统筹考虑,刚性落实保护区总体规划,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二)、加大上游污染源治理力度,减少入湖泥沙淤积。利用枯水期积极进行湖底清淤,保持和提高湖泊蓄水调洪能力。同时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口管理制度,实现达标排放,对于违反者要加大惩处力度,最终实现零污染。要与衡水湖上游和周边地区搞好协调,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合理利用和调度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节水工程。调整高耗水产业,停止新上高耗水项目,农业用水上当地相关部门应该灵活多变,可以打造机井等方法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减小对湖水的使用。
(三)、积极开展湖内生物治污工程。在湖中种植河藕、菱、水葫芦,充分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同时,还可以将植物的叶茎回收,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压缩湖内人工水产养殖面积,充分利用湖外池塘进行水产养殖,以减轻因渔业生产对湖水的污染。杜绝非法捕捞、违章建设等破坏湿地资源和环境的不法行为,严格保护现有的湖滨带,严禁围湖造田,对影响和破坏湿地生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湖还湿,防止湖泊萎缩、湿地破坏。对散布于湖边的零星湿地,要加快合并建设,增加湿地面积。
(四)、政府加大管理力度,重视旅游管理。除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政府加大管理力度,重视衡水湖的旅游管理。积极培育以生态旅游为带动的区域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尽力形成2-3日游的规模,使衡水湖生态旅游成为衡水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地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势头,必须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借助衡水湖身后的文化底蕴,将产品转向商业化。可在各种宣传品和旅游产品上广泛使用旅游总体形象的宣传口号和图形标志,如:广告栏、名片、导游图、旅游手册、手提袋、太阳帽等: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交易会和博览会,摆摊设点,广为宣传。确定区节、区花、区树和吉祥物等,举办节庆,进行宣传教育活动;选择适当日期作为湿地节,或开展垂钓比赛等;向主要的客源地派发促销团等。
(五)、保洁随机巡查随时打扫,提高群众环保意识。道路两侧增加果皮箱、垃圾箱,保洁人员每天清扫4次,每日保持随机巡查随时打扫;同时,相关部门通过分发传单、开展清洁家园等活动,努力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建设沟渠泵站水位监控系统,做好湖周边片区污水主、次管道的连接工程建设,避免污水排入湖区;相关部门对湖周边污水达标排放进行监督,并做好西湖公园水质监测。
(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密度大,与其他同类保护区相比高出许多,加之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人口相对密集、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使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得到落实与推广,把衡水湖建设成京津冀最美湿地。
鉴于衡水湖湿地的重要性和衡水湖湿地存在的问题,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理顺和拓宽湿地自然保护区投入渠道,提高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平,引导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居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降低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压力,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时的。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承认湿地具有重要生态功能,要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样对湿地的生态效益给予补偿。对于生活在湿地区域或其周边的人,限制和规范其生产生活方式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必然会使其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通过政策支持给予一定补偿。多年来,衡水人民坚持自觉走生态文明之路的做法应予以鼓励,对衡水在保护湿地过程中遇到的自身无力解决的困难应予以关注。
作为家乡的一员,真心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湖水变得越来越净,每个人都能够为建设家乡,保护家乡出一份力,从而为能够继承十八大精神,尽快实现中国梦做一份贡献,衡水加油,中国加油!
第三篇: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危机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 快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 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财富。然而,随着人 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 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 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 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 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 类对自然的胜利。”[1]全球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 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多年梦想。近30 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这在很大 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环境恶化的速度,然 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 已出现危机:中国的SO2和CO2排放量,尽管人均远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排放总量却十分显著;一些 城市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库水域 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 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 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物种数量减少,有些 物种濒临灭绝。[2]
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 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 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 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 恶化;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 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 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 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 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 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 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 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 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 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
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
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
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
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
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界的资源匮乏和环境
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
·11·
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相
互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
调,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1980年3月5日,联
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
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3]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
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环
境与发展问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4]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
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
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
遍接受。我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1994
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以此文件来指导我国社会经
济未来的发展。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
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
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
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
先,它使人类改变了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否定
了人与自然的完全对立,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
体,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
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源于环境保护,是人们对以
往所持有的传统发展观及发展模式的扬弃。它主要解
决的问题就是“为谁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
题。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新型工
业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经济
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使国民
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5]要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富裕的国家,必须协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防止片
面追求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思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
设,才能促进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思想面对当前的环境危机,站在全球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为我们找
到了一条既适合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
路,为当前人类乃至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
向。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才能顺利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促进社会全面
进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得到全球广泛的承认和接
受,但是各国如何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实际目标、计
划、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起来却并
不容易。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明白:只有必须坚持
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一)政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强环境的立法管理。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
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制定更
加有效、明确的环境保护法,从法律和制度的源头上
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保护法在促进可持续发
展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各地方、各部门在制定区域经
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绝不能走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随着世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先后出台
了许多法规条例,使环保工作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
托和保障。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生态保护工作,如进
行了治沙治水、植树造林,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
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然而,有些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
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将迫切需要我们政
府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制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环
保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用;二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的力度。虽然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提倡可
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依然存
在“经济第一,环境第二”的观念,他们往往受眼前
利益的驱使和诱惑,而不顾长远的、全社会的整体利
益。例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即将可能变成为一
条干涸的小溪。这很大程度是人为造成的,是由于人
们大肆砍伐森林、过度浪费水源、大量开垦湿地等各
种原因所引起的。我们应加大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在各自辖区内应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做
到分工明确、权责明细、各司其职,将环境质量的改
善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
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绝不姑息手
软;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让更多的违法
环境行为和不良环境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三要控
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持续性与人口的数量
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人口增长的数量与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资
源、环境才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人
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的过度增长将导致森林消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耕
地不足以及粮食短缺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
增长,整个国家就会形成“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
境破坏—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严格
·12·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少生、优生。努力提高人口
素质,教育人人有环保意识,使人人关注全球危机的大问题,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这对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是极有裨益的。
(二)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加强自身建设
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到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
方式上来。在过去的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成本
换来的,这使本来有限的资金、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同时还产生了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环境危机等一系列
十分严重的后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就必须要
改变观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应当开发和节约
并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路子。环境危机的解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应当大力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科
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做到清洁生产,如果不
彻底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将难以继续。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对人类传统的片面地追求产量、产
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企业应该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创新和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同时,企业应该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谁利
用谁补偿”原则,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严
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反对资
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开发与节流并重,合理使用有限资源。企业应当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设备,坚决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对污染严重而
又缺乏有效治理措施的厂家,坚决实行关闭停运的政
策。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耗低效的粗放式增长转变
为高效低耗集约式增长;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保护
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保护。否则,总有一天我们的资源将会消耗殆
尽,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面临沉重的灾难。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环境危机的解决有赖于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保
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
长远发展的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需要广大公众的积
极参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历史的事实
已经证明:如果人类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自然就将会反作用地报复人类。然
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环保意识缺乏,他们往往是破坏
环境、浪费资源的罪魁祸首。甚至一些地方领导依然
思想僵化,没有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
味片面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快速增长,只重视眼前利益,而没看到长远利益,经常做出一些有损于环境的事。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解决环境危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
传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人类与自
然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如果再不转变原有对自然
和环境的观念,就必将自食其果;宣传环境保护与经
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宣传破坏环境必将最终导
致人类自身毁灭的道理;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
责”,坚持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些
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意识。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决
策者的环境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提高综合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各级决策者和企业负责人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越早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
一个良好的环境,认识到消除环境污染和防治生态破
坏、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就越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最后,我们还要继续在中小学校和高等院
校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启蒙、环境知识灌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
丰富的课外和校外活动,使他们正确认识环境及环境
问题,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环
境保护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地参与保
护环境的行动。[6]
结 语
环境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只有促
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
才能做到可持续。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宁可
暂时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不应该破坏我们赖以生
存的环境。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决不能超出自然所能
承受的程度,任何为所欲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
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因此,我们在对待生态环
境问题的态度上,应当做到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爱
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
时,注重其质量和效益。总之,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和自然和谐
相处,共生共荣,才能保证我们当代以及子孙后代安
居乐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2]张坤民,朱达.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1998(01).[3]刘东辉.从“增长的极限”到“持续发展”[A].可持续发展之路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4]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台北:台 湾地球出版社,1992:34.[5]程鹏.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意义及策略[J].云南环境科学, 2006,25(增刊).[6]陈鸣.保持环境的净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J].长沙铁道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01).·13·
第四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发展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发展
经过我搜索大量的文献,总结出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可持续是系统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自然环境可持续是系统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社会环境可持续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者结合, 并同时并进。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首要的工作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协调和缓解彼此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不能只强调发展城市经济,而放任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也不能单纯追求优质的城市生态环境而降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治理“三废”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工业布局合理、产品生产的高质量、人口适度发展、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有效利用等等,与社会经济问题密切相关。具体地讲,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要根据城市环境容量,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提高控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能力,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转变发展模式、更新发展观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减少城市生态失调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地把人类和动植物的废弃物回到土壤,把工业废弃物分别加以分解或再生,以保持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和支持郊区农业发展,降低经营成本,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还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我国农业作为传统的第一产业, 历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和破坏比较普遍, 农业环境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素, 主要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环境, 农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要素的影响另文讨论, 本文主要讨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以期引起重视, 求得正确的解决途径。
第三、西北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工程院于2001年初启动了“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咨询项目,经过考察、研究,完成了“西北水资源”项目综合报告。报告提出:为了保证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思路,以及10"项战略对策。
西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地方的水土资源已经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地方已呈现生态危机。在今后的大开发中,如何在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经过对各方面问题研究后认为,只要坚决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坚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并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是可以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条件在10年内使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此,提出了10项战略措施,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用水的效率与效益。这不但需要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高水平;也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端正认识,调整规划,完善政策。“西北水资源”项目综合报告的目的,是希望就以上问题,推动各方面取得共识。
第四、海岛旅游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海岛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特有的海洋文化和丰富的海鲜产品等特性吸引了大量游客。目前,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海岛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岛屿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岛旅游业已成为许多海岛地区的支柱产业,海岛旅游开发是解决一些海岛传统产业衰退,发展海岛经济的重要选择。然而,由于海岛生态环境脆弱,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缺乏控制及过度发展下,游客的游憩质量将下降,旅游目的地本身相对自然、独特和真实的优势将逐渐丧失,这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冲击。
目前,海岛旅游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有关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成为焦点,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海岛旅游发展模式比较、海岛旅游环境负荷评估(生命周期法)、海岛旅游活动中交通环境影响评估(生态足迹指标)、可再生能源与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海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法等;国内有关海岛旅游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无居民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海岛开发利用风险评价、海岛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评价等。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较系统评估的研究成果较少见。本文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方法,构建了海岛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提出了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框架。
[1]杨士弘,郭恒亮.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1):74-83
[2]张晓辛,付锡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可持续发展,2006
[3]刘音.我国农业环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2.[4] 钱正英.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专题研究,2003
[5] 肖建红, 于庆东等.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估[J].地理学报,2011,66(6):842-852
第五篇: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这几十年来,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前所未有。我们的环境恶化程度已经触目惊心。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少一点破坏,要求我们的决策尽可能科学、客观,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该将保护环境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符合自然规律,要求我们的破坏控制在地球能够容忍的范围内。本文首先介绍了从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最后针对性地对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几个发展思路。
关键词: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大量初级产品的出口,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都高居世界前列,我们消耗的各类非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也高居世界前列。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具体说来,沙尘暴、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台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泥石流、地震、地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北京、中国东部比较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人民群众出门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河流污染严重,鱼类在品种和数量上急剧减少;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河流枯水期延长,部分湖泊面积锐减;土壤污染严重,全国有毒土壤面积不断增加,东北黑土地的厚度迅速变薄,土地沙化情况严重。
这一切都是我们在主观上对地球进行改造的结果,是我们的建设、贪婪、过度消费引起的灾难。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未来,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地球对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我们用沉重的代价明白了一件事:地球并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并不会被动的任由我们掠夺,它会将我们对它的破坏变成对我们的灾难。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有机统一的。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航仪。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沉重代价。实践证明,那种以追求GDP为目标、以资源消耗为依托、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变。生态文明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理念、评判标准和目标方向。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然而长期实践证明,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为推动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建设生态文明蕴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以环境保护和治理为主的环保产业,以资源回收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以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以有机无公害产品为主打产品的绿色产业,以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府近年来的工作内容 幸运的是,党和国家对生态问题足够重视。
在十八大报告中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五体一位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让人民看到希望。要做好气象、地质、地震等方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指出,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对于北京、中国东部比较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进行治理。
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十条35项具体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等要求,掀起了以防治大气污染为目标的全社会行动。与此同时,重点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有序推进。
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是实际上就是从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生态管理的视角创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现在,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地球规律的必然要求,这是功在千秋的决定。
四、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并付之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赖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
第二、必须意识到我国的生态危机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人类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去发展,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防止自然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在利用生产过程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从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可以忽视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否则,人类将自食苦果。
第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恩格斯就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弊端以及对社会造成了难以预计的影响。“如果说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多少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为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就更加困难得多了。”恩格斯的论述启示我们,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障碍,而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则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
我们除了在理论上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还应该从具体措施方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切实抓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原来的数量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的集约增长方式转变,建立一个低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缓和资源的供需矛盾,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能源、农业、林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体系。扶持和发展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加快产业升级进程,实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提高自身绿色竞争力。
(二)从源头抓环保,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结构体系
首先,应考虑通过价格政策,取消不合理补贴、开征污染税等经济手段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从而引导企业生产行为,纠正那种竭泽而渔、片面追求产值而不顾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倾向。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应将工作重点从“关闭”污染型企业转向帮助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来,这样既可以减少因关闭企业造成固定资产不必要的浪费,又不会使失业增加出现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再次,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环保有关的外贸法规体系,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力度,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三)改变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的状况
在经济发展途径上,我国应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战略。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业,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争取后来居上。大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资源深加工型出口产业的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改变我国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的状况,既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又防止了发达国家对我国资源的间接掠夺。
(四)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构筑国际污染转移防线
首先,积极从政治角度谋求发展中国家利益,将防止国际污染转嫁的措施写入相关的国际公约及双边或多边协议之中。其次,积极倡导世界各国都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利用大国身份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监督发达国家遵守国际公约。再次,要认真研究国际环境壁垒政策,找出差距,提高标准,防止国际环境污染向我国转移。
(五)建立地方干部生态政绩考核制度
目前,我国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经济,行政领导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政治体制无法短期内取得突破性改革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政绩考核尤为重要。很多领导干部为追求政绩或迫于招商引资考核一票否决的压力,在发展经济时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求得短期利益,还在招商引资时,缺少环境评估或者根本不顾环境损害。这些短视行为一方面给国际环境污染转移提供机会,另一方面造成后代人生态环境转移支付,牺牲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应修改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生态政绩考核,以减少国际环境污染转移机会,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课程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发展方式,又事关人民福祉。无论是着眼于当前的环境恶化现实,还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我们都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统筹发展经济和环境治理的问题,寻找更为有效的制度性解决方案。
当然目前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仍充满机遇。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生态资源破坏和恶化所形成的外部约束力形成了较强的“倒逼”机制。而且,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形成共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长期努力,推动包括生态文明体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定就会实现。
七、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3.11.12 [2] 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3]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4] 李荣刚,陈新和,吴昊.发展生物质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6.